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電影《等風來》影評觀感(精選多篇)

觀後感1.93W

第一篇:電影《等風來》影評觀感

電影《等風來》影評觀感(精選多篇)

電影《等風來》影評觀感

影片的開頭,程羽蒙就在一羣富二代或貌似被包養的女人面前裝,對飯菜的評頭論足,對燈光的挑剔,使她在衆人的驚訝中得到了一絲虛榮心的滿足。爲了不讓人知道自己住得寒磣,拒絕了別人的相送,花三百塊租了一輛車,最後由於囊中羞澀,還是坐地鐵回到簡陋的出租房。這樣的人在現實中也見到過,而且還真不少,幾乎每天都在上演現實版程羽蒙的故事。曾經有一個人戲謔地稱這類人爲:裝逼販子。這樣的人大都出自並不富裕的家庭,因爲周圍環境的改變,極力地想融入周圍的圈子,想讓人看得起,所以才拼命裝出一種符合所在圈子身份的樣子。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外表強勢,內心脆弱。這種人沒有什麼堅持,更別說信仰。他們在隨波逐流中迷失了自己,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裏,戴着面具生活,活得擰巴是情理之中的事。我曾經跟不止一個這樣的程羽蒙們在一起共事,看她們在我面前表演,裝闊,炫耀,擺出趾高氣揚的樣子。

初看片名《等風來》,還以爲是一部很爛的古裝武打戲,看到影片的最後,才明白導演及編劇的良苦用心:別瞎折騰,沒什麼用。靜下心,做自己,等風來。這是我看完《等風來》的感受,貌似我有點後知後覺,有點愚鈍。但是片中倪妮飾演的程羽蒙好像到最後也只是明白了要靜下心等風來,並沒有找到自己內心裏真正想要的東西。因爲自始至終她都沒有堅持做自己,而是一味地裝。

說到裝,誰都會。從古至今,遍及城鄉。遙想當年,80、90年代,家裏剛買了黑白電視的時候,每天下午我從學校飛奔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看那種根本接不上頭的電視劇,逮着哪集看哪集,現在想想都特佩服自己,無論從哪一集開始看起,只需十到二十分鐘的時間,我就能掌握整個劇情的脈絡。而鄰居家的一個比我大很多的姑娘,每次到我們家看電視,都要問我,這個是誰,那個是誰,他們又是誰的誰?一開始我很煩,因爲她老是打擾我,後來,我在給她講解劇情的過程中,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慢慢地開始在她跟前裝,偶爾有自己也不明白的地方就只能瞎編,自己都不信,卻把她哄得一愣一愣的。現在想想那時候的我何嘗不是在裝,以滿足小小的虛榮心,作爲對她平時老欺負我的反擊。

其實想想,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在現實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任何角色一旦投入太深,演得太過,就像極了現實版的程羽蒙,就是裝了。生活就是這樣豐富多彩:爲人父母要在孩子面前裝作不但有愛而且一本正經的樣子:爲人師表要在學生面前裝作無所不知的淵博樣子;人民公僕要裝出兩袖清風,浩然正氣的樣子;做生意的人要裝作很有錢很闊綽的樣子;比別人多看幾本書就裝作很文藝的人也不勝枚舉。在這裝的過程中,有責任也有無奈,無可非議。凡事有度,不要太過。如果在自己不具備的情況下,不計成本不惜代價地誇張炫耀,真就成了裝逼販子。

在我們這個地大物博,人口衆多的國度,不管是書本上還是影片中,還是我們生活的周圍,這種虛僞和做作都俯拾皆是,隨時可見。歸根結底,是傳統文化使然。這就是我們活得擰巴的原因——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i have a dream ——每個人都活得真實。唯有真實,才能灑脫。

第二篇:電影《贖罪》觀感影評

電影《贖罪》觀感影評

第一次觀看《贖罪》是在西方文化與文學的課上,老師給我們放的碟片,純英文,夾帶些法語,對於英語水平極爛的我來說,這簡直是聽天書,所以在根據人物動作表情還有電影氛圍等一切除去語言的種種要素綜合之後,我猜測着可能的劇情,並且邊猜邊看了一個小時,最後實在看不下去才放棄。不過,我隱約的通過這一個小時察覺到,這個故事會很長,並且非常吸引人。

之後,我在網上搜來這部電影重新的認認真真的看了一遍。雖然劇情和自己原來猜測的迥然不同,但我的感覺還是不錯的,這的確是一個很長很吸引人的故事。

布里奧尼幼時犯下滔天大錯,這個錯誤改變了或者應該說毀掉了羅比和塞西莉亞的一生。她懷着難以擺脫的愧疚生活,也因那次的無知給自己的生命蒙上了陰影。布里奧尼無疑是一個善良的人,她有責任感,纔會有負罪感,纔會幾十年的懺悔,直至寫作終結生命盡頭還是念念不忘。記得電影裏有一個情節,布里奧尼長大後,有一次去她的姐姐家裏,參加軍隊的羅比竟然在那裏。並且,原本沉睡的羅比竟然衝出來對布里奧尼破口大罵。在看到這一部分的時候,我隱隱的感到有些唐突,後來繼續看下去,才知道這部分僅僅是布里奧尼的想象。那時心頭一陣苦澀,猛然體會到曾經的錯誤給布里奧尼帶來的折磨是多麼難以消解。

贖罪,沒有身體上的痛苦,心卻已遍體鱗傷。

由此我想起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類似的事情。剛來濟南的時候,其他方面還好,就是水喝不慣。記得大學一年級的第一個月自己幾乎喝的全都是瓶裝的礦泉水。費錢,尤其是想到要四年都這個樣子心裏就一陣惱火,會時不時的抱怨。那時宿舍裏有一個濟南本地的小女生,脾氣很好,我的抱怨有時候被她聽到了,她總是很抱歉的樣子。雖然我並沒有怪罪她的意思,但我知道,她的心裏是不好受的。我忍着不再在宿舍裏表現出對水的不滿,但那個濟南姑娘總是常常關照我。誰知一個多月以後,我居然能夠像在家喝水一樣把濟南的水喝慣了。我沒有再對這裏的水做出任何不好的評價,後來我和那位可愛的濟南姑娘成了好朋友,每天形影不離的。時間一長,我也就忘記了水的這件事。然而,一年半以後,也就是最近,我新買了一個熱水瓶,用熱水燙了好幾遍,來回換了好幾瓶水,而且還不放心的過了七八天才敢把它裝的水拿來喝。但是,剛喝第一口,一股熟悉的味道就涌進了我的記憶——好難喝!於是猛的醒悟,曾經以爲的難喝的水原來不是水的問題,而是裝水的容器出了問題!

明白這個事實之後我心裏難受的不得了,想到自己當時的表現真想狠狠地扇自己嘴巴。於是深深地自責,臉漲得通紅不肯原諒自己。想去找那位朋友當面道歉可已經分班了,許久未提及的往事她也許並沒有記在心裏。但是終於有機會相見,我輾轉一番將話題引到當時,怕會尷尬所以半開玩笑的終於表達了我的歉意,她擺擺手像原諒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一樣原諒了我。頓時釋然,陽光明媚。

我比布里奧尼幸運的多,因爲雖然有錯但還有機會贖罪,有機會被原諒,但布里奧尼過錯中的男女主角都先於她的致歉而去世,布里奧尼能做的,只剩下懺悔,和無法得到受害者原諒的瀰漫終生的折磨。

故事很長,很能打動人。氛圍很好,伴隨贖罪的一生。

第三篇:《等風來》影評文章

《等風來》影評文章

生活與工作

如果沒有原著小說《遊記,或是指南》補充的話,電影《等風來》很難算得上是一部成功甚至完整的影片。情節鬆散,人物性格勾勒不明晰,連故事表達都並不完整。於是,我只能安慰自己,也許這是導演要讓觀衆自己頓悟些什麼吧……

無關文藝青年的旅行意義,無關仁波切或者苦行僧,也無關“佛光籠罩,幽靜深遠”,小說的全部在我看來,只是讓讀者思考一個問題:生活的本質應當是怎樣的?

程羽蒙,一個在小城市長大的女孩兒,原本純樸善良的她,曾經也和李熱血一樣傻傻的有着一副熱心腸。然而這些都隨着她來到大都市之後逐漸的改變。工作的壓力和生活的艱辛讓她在這個浮躁的環境中慢慢迷失自己。虛榮成爲了她與人接觸時的心靈面具。然而在一顆虛榮的心裏面永遠都有一個卑微、無助的自己。所以,當程羽蒙越來越懷疑自己是否過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之時,陰差陽錯的,她也開始了一段尋找幸福的旅程。

結局,像一面鏡子。

“不管你有多着急,或者你有多害怕,我們現在都不能往前衝,衝出去也沒有用,飛不起來的,現在的我們只需要,等風來!”相信當程羽蒙在魚尾峯等待滑翔之時,每個讀者也會把自己置身其中,思考着什麼。而我,彷佛也從程羽蒙的身上看到了一個虛虛實實的自己。

自多年前從小城市初來乍到,到如今入臺已是10年有餘。10年,當年的我現在已然爲人妻、爲人母,生活上從照顧好一個人變作料理好一家人,繁瑣中帶着甜蜜;10年,在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當初弱不禁風的小女子已然成了能獨擋一面的女漢子!10年,物是人非,卻不忘初心。若不是抱着堅定的工作信念和理想,這段人生旅程何以一走就是10年!

程羽蒙尼泊爾之行的任務最後其實並未完成,但是她找回了自己,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作爲一名新聞工作者,其“幸福之旅”也讓我在工作方面頗受啓發。

首先,深入羣衆才能獲得新鮮的題材。少唱四季歌,增加“體驗式報道”。記者的“參與”和“體驗”,能讓報道更立體,現場感突出。報道更有說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更能體現“三貼近”。要深入採訪,融入感情,抓住體驗的過程並感知、感受,才能讓受衆有更好的現場感。

其次,“深度報道”越來越成爲讓受衆從信息量巨大卻顯單薄的新媒體迴歸傳統媒體的有效途徑。我們可以做精做優“深度報道”,把21視點打造成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品牌欄目。

誠然,環境可以改變人,而人也可以突破自我,不斷的適應環境。所謂適者生存,大抵如此。而這,也就是生活吧。(可樂媽)

第四篇:等風來影評觀後感

等風來影評觀後感

當累的時候可以停下來歇一歇,學習不是一味的學習課本知識,有時候一部電影會使你頓時大徹大悟,誰的青春沒有迷茫過呢?《等風來》講述了一個剛大學畢生的女孩很嚮往美好的生活,獨自在一個城市闖拼。上學時老師教他們要敢於說真話敢於實事求是,結果現實生活完全不是這樣。她剛在一家編輯雜誌工作,終於又一次機會可以去自己夢想的城市,爲了這個夢想她收集了許多資料,即將去的時候主任告訴她讓她去尼泊爾,她一時接受不了。不過最終還是去了尼泊爾,在那裏她將每天真實的生活感受寫給主任,但是主任說她寫的太真實,讓她重新寫,往好的方面寫,不可以寫真實的東西。()最後因爲遇到一些事讓她大徹大悟,不在那麼的裝,不敢接受現實,而是要勇敢的面對生活。結尾有一段講述了那個女孩想去飛,但是沒有風,就有(請收藏好範文 網)人說等到風來了再飛,着急、悲傷是沒有用的。

看完之後,有許多感受: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着急只能是一種心態,好事是急不得的,需要一步一個腳印來走完的……我們行走在人生的荒原上,不需要太多華麗的包裝,只要做好自己看淡利益,生活是很有趣味的。浮躁是需要拋棄的,機會只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最後的時間最後的幸福還是要靠自己來創造,爲了更好更有趣味的生活,抓住眼前,不要好高騖遠,不要眼高手低,在努力拼一把!

第五篇:《天註定》觀感影評

《天註定》觀感影評

賈導你到底想什麼呢? 這次連我都沒法理解了,如果一句話概括電影《天註定>觀後感,我就想說 "千萬不要帶女孩一起看,不然出來連吃飯的心情都沒了。" 賈樟柯的天註定是一部完全完全犧牲了票房成就了導演寂寞的片子,以前聽老師說片子如果不美好就沒人看,感覺就沒人也會有個一半吧,今天我深深體會到了片子不美好到底是多少個沒人了,本來首映應該是紅紅火火的,而今天的這場整個電影院就坐了不到九個人,然後隨着時間的推進,爲數不多的韓國人就全走完了,後來結束時就剩了五六個人。

是啊,觀衆不喜歡去電影院遭罪尋找不開心,這是一個反面教材,教導我們一定要拍積極向上有希望的片子,觀衆真的不喜歡聯繫現實引人思考的片子,我要想以後自己在家慢慢思考,但是我的片子一定要讓大家開心幸福。 電影人如此少的去看是第一次見,看着看着不斷要往出走,也是第一次見,我就兩個想法,第一賈導不缺錢,他完全背道而行也很無所謂……第二如果觀衆把電影硬憋着堅持看完可能也不是一件好事,有損身心健康。上上禮拜看的法國電影叫什麼什麼的選擇,也是陰沉的不行,節奏慢的要死,可是至少結尾時,表現了英雄的無畏和鎮定以及命運的不可抗拒,我還流了淚,而且覺得那導演是個天才,覺得電影很帥,可是天註定看完之後,結尾還是一個陰沉思考性的結尾。這個線路不是大衆可以接受的,如果人人都看了天註定,肯定會出幾個人命,或者奮發出幾位拼命,而這個結果很難被電影去認同,就好比一個班坐了三十個人,大家都差不多都叫電影,而一位特別憂鬱特別陰暗特別悲痛,他也坐在教室,他也叫電影,可就是朋友不多,難以靠近。

如果說好電影的標準,就一個,是帥,當你去電影院看電影忽然人都一個一個離開了坐席,而且看電影的人都難受萬分,那麼很明顯這個電影就不帥,沒有導演想看到自己電影是這種下場,除非他有病或者另有目的,這點虛榮還是很正常的。如果你去了電影院全場都歎爲觀止,看完了電影可能也平平淡淡但每個人因爲電影發現世界原來是這麼美好欣欣向榮的話,那麼很明顯這就是一個帥氣的電影。總有這樣那樣的電影,而唯一的標準就是大家看了心裏舒服不舒服,喜歡不喜歡,憧憬不憧憬。好比拍危險關係的導演,它的電影在韓國其功力可謂第一二,可是內容太陰沉,就算一個很好的片子也只有區區二三十萬票房,韓國兩千萬人口,一般三百萬票房就是很正常的片子,而這位大導的票房從來沒過過三十萬,片子好啊,沒人否認,可是大家不愛看,因爲沒人希望自己從電影院走出來,有希望的變沒希望的,開心的變痛苦的,隨意的變嚴肅的,積極的變頹廢的,把這種轉換反着拍,那就很賣座了。想什麼,回家自己想,思考什麼,自己去思考,觀衆要的是一個答案,一個誠實的簡單的善意的答案,而不是讓編劇讓導演把大家帶入一個反省的困境。沒人傻到不懂道理,沒人不知道電影是幻覺,也沒人不知道自己是能夠很開心的,哪怕世上最傷心的人也心知肚明自己可以特別開心!

大家去電影院就是花錢買個被騙。誰騙得好騙得真騙得落花流水紫氣東來,誰就是時代的寵兒,大家就愛誰,小丑不能哭,這是原則問題。凡大家愛看的片子,開始肯定是一個感嘆句,高潮肯定是一個又一個及其肯定句,結尾肯定是無數個肯定句和感嘆句。大概就是,總結一下這種賣座電影的流程就是 "啊!對對對! 啊! 真對!" 或者 " 哇!!是這樣的是這樣的我就知道!! 嗯嗯 沒錯就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