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時代大決戰》觀後感——精準脫貧的五點啓示

觀後感2.63W

《時代大決戰》觀後感

《時代大決戰》觀後感——精準脫貧的五點啓示

看完《時代大決戰》,震撼大方縣喀斯特地質地貌突出,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產業基礎薄弱,長期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滯後,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羣衆生活困難。2015年,大方縣仍有貧困鄉鎮24個、貧困村175個,貧困人口18萬人,成爲全省乃至全國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2015年11月28日,“2015年福布斯500強企業”恆大集團承擔起了結對幫扶大方縣的重任。在全國政協的關心支持和鼓勵下,省、市的全力幫助下,恆大集團與大方縣聚社會之財,集全民之智,經過3年多來的不懈拼搏和不斷探索,產業扶貧更加精準,脫貧效果更加明顯。

主要做法及成效——

第一,大力實施“13555”產業脫貧工程,2萬餘人跳出“貧困線”。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發揮貧困地區及主體自身“造血”能力是精準扶貧的實現路徑。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恆大集團採取政府+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方式,實施100個養殖基地、30箇中草藥種植基地、50個蔬菜種植基地、5個經果林種植基地和5個食用菌栽培基地的“13555”產業脫貧工程。大方縣政府負責產業基地水、電、路等設施建設,恆大集團負責蔬菜大棚、牛圈等建設,合作社負責種菜、養牛等工作。1個貧困村成立1個農業合作社,在1戶龍頭企業的帶動下,根據土壤、氣候等特徵,按照“宜藥則藥、宜果則果、宜菜則菜、宜畜則畜”的原則,從生態種養殖業入手,着力發展山地特色農業,大力實施優質蔬菜種植、經果林種植、以中藥材爲主的特色產業種植工程和大牲畜、生豬養殖工程。

第二,大力實施“產業扶智”工程,“苦工”變“技工”。2016年,大方縣負責組織貧困戶到培訓地進行培訓,恆大集團共投入500萬元,舉辦計算機基礎培訓、天麻種植培訓、食用菌栽培技術培訓、病蟲防禦技能培訓、物業管理培訓、酒店管理培訓、廚師培訓等培訓55期,培訓20800人次。“苦工”變“技工”,9500人在基地從事施肥、剪枝、防疫等技術工作,6200人在省內物業、酒店就業。一是基地封閉式培訓。對有一定文化基礎的青壯年貧困人口,集中到食用菌栽培基地、蘋果種植基地、養牛基地,建立“運營·技術·推銷·管理”全體系、“理論·實訓·實習·就業”全流程培養模式,採取“半軍事化”方式進行種養殖技術培訓。二是講堂教學式培訓。對沒有文化的青壯年貧困人口,集中到鄉鎮的講堂或縣城的酒店、賓館,採取請專家、管理人員到講堂、酒店、賓館進行教學式管理常識培訓,重點講解物業管理、酒店管理等知識。三是田間地頭培訓。對沒有知識文化的老年貧困人口,集中到蔬菜種植基地、天麻種植基地、經果林種植基地,採取二轉手、手牽手、傳幫帶等方式進行種植培訓,推動產學融合,做到學習就是務工,老師就是老闆,強化農作物種植實踐能力訓練。

第三,大力實施產業“育苗”工程,爲貧困戶脫貧致富“強基固本”。實施教育扶貧,是斬斷貧困代際傳遞的“百年大計”。圍繞硬件設施建設、師資培訓、職業教育等方面,採取政府+企業+學校+貧困戶的方式,實施產業“育苗”工程。是政府進行產業教育規劃,恆大全方位補足產業教育資源缺口。2016年,大方縣根據貧困學生人數,對全縣產業教育進行了全方位規劃。恆大集團在大方縣投資新建國小3所、幼兒園5所、完全中學1所、現代職業技術學院1所,爲今後孩子們拓展成長和發展的空間。恆大集團扶貧負責人強調:“留守孩子、困境孩子、孤兒的教育是產業扶貧需要重點解決的社會問題,絕不丟下每一個需要接受教育的孩子。”二是設立產業教育獎勵基金。設立3000萬元的產業教育獎勵基金,每年評選300名優秀學生和200名優秀教師,每人每年獎勵3000元。2016年,首批教育獎勵基金150萬元已向教師和學生髮放。三是尋求智力幫扶提升師資素質。2016年,恆大集團與清華大學正式簽約,清華大學在大方縣實施教育醫療合作扶貧,將重點爲大方縣學校、醫院提供遠程教學、師資培訓、幹部培訓等全方位支持。目前,已培訓340名教師和管理人員。

第四,大力實施“易地搬遷產業扶貧”工程,打造“種植型+養殖型+服務型”三型扶貧產業。採取政府+企業+幸福新村+居委會+合作社+貧困戶的方式,恆大集團將居住在深山區、石山區、生態環境脆弱區的貧困戶搬遷到小城鎮,建成10宜居、宜商的幸福新村,安置了500戶貧困戶2000貧困人口。大方縣政府在恆大集團建設的10個幸福新村成立了居委會和產業合作社,並制定大方縣易地搬遷貧困戶種植型、養殖型、服務型“三型”產業扶持方案,將蔬菜種植、養牛、物業管理、酒店、廚師等作爲易地搬遷貧困戶就業產業。是大力發展易地搬遷貧困戶“種植型”產業。恆大集團與大方縣政府在移民安置點就近流轉土地,建成20個蔬菜種植基地,1戶易地搬遷貧困戶配套兩個佔地面積240平方的蔬菜大棚,貧困戶將蔬菜大棚入股合格社,貧困戶與合作社共經營蔬菜大棚。同時,在基地內建立“微田園”農耕場所,滿足45歲以上短時間內難以轉型的搬遷羣衆的農耕習慣,讓每一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有業可就。二是大力發展易地搬遷貧困戶“養殖型”產業。制定貧困戶飼養優質肉牛脫貧致富方案,在“智慧產業扶貧平臺”上建立“牛超市”,把優質西門塔爾和安格斯牛作爲貧困戶脫貧的重要產業。採取幸福村+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建成106個養牛基地,1戶易地搬遷貧困戶配套3頭西門塔爾或安格斯牛,每頭牛繁殖成活一頭犢牛,恆大集團獎勵2000元。引進中禾恆瑞集團建立肉牛飼養、收購、加式、銷售產業體系。三是大力發展易地搬遷貧困戶“服務型”產業。採取混合所有制形成,由恆大集團、大方縣政府共同出資成立易地搬遷扶貧開發公司,喚醒移民安置點門面、房產等政府性資產。2016年,建成學校10所、商場7個、醫療衛生點5個,吸納易地搬遷貧困人口129人從事商業零售、學校食堂管理和到醫療衛生點服務。同時,用扶貧資金入股物業公司、酒店等服務業,吸納易地搬遷貧困人口7597人到恆大物業、園林、酒店等下屬企業和戰略合作企業就業脫貧。

從這些扶貧的效果來看有以下幾點啓示—— 

啓示一:創新舉措,“精準”驅動出“實效”。扶貧,並非簡單的捐錢捐物,而在於找到貧困地區的“貧根”,點穴治病,對症下藥,藥到病除。扶貧開發的成敗之舉在於精準,念好“精準施策、精準推進、精準落地”的“準字經”。恆大集團與大方縣對貧困戶進行精準結對幫扶、精準培訓、精準發展產業、精準易地搬遷,並通過科技手段建立健全了扶貧工作的全過程精準管理體系。產業扶貧就是要在精準上下功失,應用科技手段建立健全扶貧工作的全過程精準管理體系,一個節點一個節點抓,一個環節一個環節推,促進扶貧模式既精又準,貧困戶脫貧既精又準。

啓示二:盯住短板,“扶智造血”強筋骨。勞動力素質偏低、技能水平不高、產業支撐乏力、生存空間狹窄,是貧困地區難以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功能性障礙,不解決扶智造血問題,單純輸血無疑是杯水車薪。產業扶貧需要標本兼治,突出治本,有效增強貧困羣衆的“智慧”,才能增強貧困羣衆的自我發展能力。恆大集團在大方縣政府的支持下,採取基地封閉式培訓、講堂教學式培訓、田間地頭培訓,貧困戶眼界拓寬、技能增強、收入提高。扶貧先扶智,產業扶貧就是要大力實施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實現輸轉勞動力、貧困家庭、新增“兩後生”、中青年農業勞動力和自由創業者技能培訓全覆蓋,促進培訓與就業創業無縫對接。

啓示三:換“窮貌”,培育富民產業“改窮業”。精準扶貧,選準產業是關鍵。爲了提升貧困戶的“造血能力”,恆大集團在大方縣的每個貧困村配置了蔬菜種植小區、養殖小區,持續壯大種養殖等富民產業。爲了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大方縣民營企業家主動到貧困村擔任“榮譽村主任”,依託恆大集團產業基地,利用當地優勢特色資源,開展“一對一”幫扶,幫助貧困戶發展養蜂、種植冬蓀、獼猴桃、魔芋、鄉村旅遊、農村電商等多元增收產業,貧困戶收入大幅度提高。產業扶貧,就是要選準產業,採取民營企業家擔任“榮譽村主任”、“百企幫百村”、“千鳳還巢”等幫扶形式,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戶施法,鍥而不捨、持之以恆地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

啓示四:啃“硬骨頭”,易地搬遷“撥窮根”。我省貧困戶主要分佈在深山區、石山區、生態環境脆弱區三個片帶。這些地方山高坡陡、環境惡劣,嚴酷的自然條件,讓居住在這裏的相當一部分貧困戶無力擺脫貧困。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如何破解這個難題?按照老套路搞扶貧,點多面廣,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就是天文數字。脫貧攻堅,不是“砸錢”就管用,更需動腦筋。2016年,恆大集團構建政府+企業+幸福新村+居委會+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在貧困戶居住地的鄉鎮就近流轉土地修建幸福新村,將零散的貧困戶搬到了一起。貧困戶通過土地、蔬菜大棚入股合作社,發展種植型、養殖型、服務型“三型”產業增加收入,脫貧致富。實施易地搬遷產業扶貧就是要讓農民變股民,讓搬遷的貧困戶把土地入股合作社,合作社依託當地自然優勢,精準發展產業,貧困戶在相關產業就業,並按股份在合作社分紅。讓貧困羣衆不搬出大山,照樣可以“搬”走貧困。

啓示五:激發潛能,“政府企業社會”齊唱聚合力。好的模式能夠讓精準扶貧“彎道取直”,提高效率。恆大集團在大方縣搭建了“政府+企業+社會”的產業精準扶貧平臺,大方縣政府建立產業扶貧機制,恆大集團實施“13555”產業扶貧工程,水西陽光公司、貴州烏蒙騰菌公司等社會力量藉助恆大集團產業基地,帶領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這種“政府+企業+社會”的產業精準扶貧模式,有效地解決了扶貧資源“難以融合”、產業選擇“拍腦袋”、項目資金“撒胡椒麪”等突出問題。產業扶貧就是要把政府力量、企業力量、社會力量統籌起來,注重幫扶力量的合理搭配,盡力做到產業與貧困村資源相匹配,實現貧困村產業全覆蓋。企業需妥善制定幫扶計劃,完善發展規劃,充分發揮幫扶職能優勢,幫助羣衆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難題。政府需制定扶持政策,鼓勵引導企業和社會知名人士投身扶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