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家庭教育方面電影觀後感

觀後感2.63W

《你好,李煥英》中的三個家庭教育理念

家庭教育方面電影觀後感

呂小繪

(長葛市董村鎮中心國小)

前段時間,春節檔電影《你好,李煥英》火了。從口碑上說,贏得了社會廣泛讚譽,人氣和熱度直線攀升;從票房上看,截至3月初,超五十億元,成功拿下了中國影史第三名的好成績。看完這部電影,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前半程笑出了一捧眼淚,後半程哭溼了半包紙巾!可以說,在笑聲與淚水的交織中,電影《你好,李煥英》讓很多觀衆收穫了感動與共鳴。這部電影,由賈玲和母親李煥英的真實經歷改編,通過“穿越時空”的形式,講了一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故事,看哭千萬人。電影內外,這個故事都充滿了感動。感動之餘,我們也影片中透露的這些教育真相,其中隱含的三個家庭教育理念值得與諸位家長分享共勉。

一、面對孩子撒謊,父母要會情緒管理

有家庭教育專家說,“家長的心態,是孩子成長的‘晴雨表’”“家長要將控制情緒放在第一位”。事實上的確如此,情緒積極穩定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你好,李煥英》中,女主人公賈曉玲是個“幹啥啥不行,乾飯第一名”的淘氣孩子,因爲成績不好,母親李煥英總是被老師叫到學校挨批。爲了讓母親在街坊四鄰中長臉,只考上大專的賈曉玲僞造了一封本科的錄取通知書,媽媽高興得大擺筵席慶祝。沒想到在席上,事情意外暴露。不但沒掙上面子,反而丟了大丑。回家路上,賈曉玲害怕母親生氣,帶着忐忑喊道:“我以後肯定有出息!”這句話,她自己說得有些輕飄,沒什麼底氣。母親李煥英面對撒了彌天大謊的賈曉玲,沒有聲嘶力竭地“怒吼”,反而語氣堅定地說:“那肯定的!”眼睛裏已經不見半點責備和生氣,全是笑意。這個“鏡頭”確實讓熒幕前的觀衆吃了一驚,發自心底地佩服她!電影看到後面你也許會發現,賈曉玲面對困難的樂觀、在臺上的自信幽默,都得益於李煥英的性格。

熒屏之下,我們作爲父母,時常會遇到孩子因爲某種事情而撒謊,往往也會因此而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破口大罵或者劈頭蓋臉暴力相加。這是不正確的,甚至是極端錯誤的!爲什麼?因爲“父母如果情緒穩定,孩子長大後,對人間瑣事就會更寬容,也更有幸福感。”孩子會從父母這裏學到情緒處理的方法,建立穩定的心理——而這些影響,會在未來一生中顯現。作爲父母必須要懂得,自己是孩子接觸到的最直觀的人際影像,孩子對於人際關係和社交設定的來源往往來自於自己。父母給孩子的氣定神閒,會讓孩子更有機會,也更從容,更無所顧慮地去走向外面的世界。

父母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把自己的情緒強加給孩子,幫助孩子管理好情緒,那麼我們自己就不會受到傷害,孩子更不會受到傷害,家長和孩子都會變得更陽光、更寬容!

二、面對孩子成長,父母要會放低期許

不少家庭教育專家指出,孩子健康快樂是最簡單也是最難的教育。所以,我們經常會在各類媒體平臺上看到“快樂教育”“健康教育”的新聞報道,受到了越來越多父母的認同。

《你好,李煥英》中,很多臺詞戳中了觀衆的淚腺。比如,當賈曉玲對年輕的李煥英說:未來你的女兒,會考上國外的大學,當導演,月入八萬。李煥英卻看着她說:“我未來的女兒啊,我就讓她健康快樂就行了。”健康快樂四個字,如此簡單純樸,卻是對子女最真摯的祝願。

或許,我們會對電影中的這些“對白”感到疑惑,提出自己的見解:“這也太平凡,太簡單了,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辦到的事情啊,太不思進取了。”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無論我們希望孩子多麼勤奮、優秀,歸根結底是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地過完這一生!

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青少年輕生的極端事件,也在提醒我們:期待孩子成功卓越沒有錯,但一定不要本末倒置。前段時間,四川一小學生因爲學業壓力太大而跳樓身亡。這位國小生在遺書中寫道:“如果你看到了這封信,我大概率已經死了。我不得不說,我活得太累了。你們從小便希望我如同成人一般。現在,又想讓我把早已遺失的‘東西’找回來。……我早已絕望,現在,我只希望,能多‘睡’一會兒。”這份“遺書”中的每一行一句,都充滿了絕望與痛苦,讓人看了忍不住心酸與心疼。這是個例嗎?當然不是!據專家的一項全國性調查顯示,中學生中5個人中就有1個人考慮過自殺,比率爲20.4%;針對上海市的調查顯示,24.39%的國小生有過自殺的念頭。這些數據實在觸目驚心,而更讓人恐懼的是,根據數據統計,中國兒童自殺率竟然世界第一,比國際平均水平高出2.3倍。

家長對孩子持否定與排斥的態度,把自己的人生經歷套用給孩子,爲孩子制定不切實際的人生目標,過高的期望使孩子不堪重負;一味批評指責,甚至諷刺打擊,這樣做的結果是讓孩子更加喪失信心,最後變成一個膽小自卑、唯唯諾諾的人。面對孩子成長,作爲父母,不妨放低一些期許,讓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纔是最重要的教育。

三、面對孩子挫折,父母要會多加包容

孩子從一個咿呀學語的嬰兒成長爲獨立自主的優秀人才,必將會面臨着很多的困難與失敗,所以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十分重要,家長在親子教育中應該有意識地去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要害怕孩子受傷和失敗。

《你好,李煥英》中,當賈曉玲小時候拉褲子的時候,母親李煥英會笑着安慰她說:“你怎麼總拉褲褲呢,那是因爲咱年紀小,那咱年紀小,怎麼還能跟哥哥姐姐們一個班呢?那是因爲我女兒最聰明瞭。”李煥英在面對孩子犯錯,被老師屢次叫去學校的時候,並沒有憤怒。而是冷靜下來寬慰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我能行”!

所有的孩子都會犯錯,而很多家長面對孩子的錯誤,表現出來的憤怒會讓孩子倍感壓力,自尊心受挫。近年來,青少年輕生事件屢見不鮮,且有低齡化趨勢。和父母爭執、被老師訓斥、成績不理想、犯錯怕遭責罵……,甚至是“爸爸不讓看電視”“老師沒收手機”,這樣不能稱之爲“悲劇事件”的起因,竟成了一朵朵鮮活生命凋謝的緣由。我們在感嘆生命教育缺位之時,也必須看到其中不容忽視的因素——孩子人生不能沒有挫折教育。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鼓勵孩子遠遠比批評孩子更加有用,家長在培養孩子可挫折能力的時候,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積極肯定,這樣才能讓孩子樹立起強大的自信心,在面對挫折的時候有勇氣去進行征服。賞識鼓勵和正面管教,是孩子成長中最溫暖的陽光。它使孩子精神強大,自信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