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太空旅客觀後感多篇

觀後感9.47K

太空旅客觀後感多篇

太空旅客觀後感 篇一

太空旅客是一部歐美電影,科幻的場景吸引了我的眼球,同時在飛船上發生的事感觸深刻。

太空旅客講述了一艘載着200多名乘務員和5000多名旅客的星球移民飛船,途中因爲隕石撞穿了飛船的核反應堆而導致某個休眠倉出現了問題,提前把那位旅客喚醒了,然後他覺得自己生活在飛船上太孤單,於是他用技術手段打開他喜歡的人,後來也有過沖突,但最終兩個人共同修復了反應堆,而女主角在男主角死後不久救活了他,令人跌宕起伏的故事和愛情的旋律感動着人。

起初只是看這部影片找找科幻的感覺,後來我不僅認識到不僅僅科幻的背景吸引人,同時他所表達的情感感動了我,當旅途漫長時,不要總惦記着目的地,還要享受旅途中的生活,說明人要活在當下,不要好高騖遠,這樣才能達到成功。

太空旅客觀後感 篇二

老公的評論:

由一名、兩名演員出演的電影不是沒看過,但是作爲一部角色很少的電影,我認爲《太空旅客》拍的真的很不錯,這部電影雖然沒有什麼讓人震撼的場面與特效,但是整體來說,很真是那種可以把觀衆情緒代入到場景之中的真!

看電影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像男主人公那樣陷入一個孤獨的境況當中,我會做怎樣的選擇呢?或者,如果我是男主,我會不會隨便替別人決定命運,從而喚醒一個人來作伴呢?又或者我會不會更陽光一些,把所有幾千名乘客都喚醒,讓大家輪流值班以保證輪流休眠,這樣就可以全體順利到達目的地呢?在電影的最後,如果男主和女主輪流休眠,會不會是另一個故事呢?

與很多輿論的觀點不同,我並不認爲這是一部愛情片,我認爲女主對男主並沒有真正的愛情,女主對男主的感情,應當是人類在孤獨時尋求夥伴的一種本能,換句話說,男主也不可能在一開始就對女主有愛意,他只是隨機挑選了一個認爲適合自己的夥伴來喚醒。我認爲這種作伴的感覺,實際上一種親情的感覺,或許男主女主有一些激情的行爲,但我依舊認爲那並不是愛情的表現,只是本能。

當然,我也不否認兩人在後來幾十年的時間裏會產生愛情,但那顯然不在本文的篇幅之內了

開頭略有些沉悶,但是對心理描寫非常深刻的一部電影,不夠爆米花,但是絕對值得一看!

老婆的評論: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就是一部愛情片,把太空背景換成荒島什麼的也是可以的。

要說這部電影出場的人物可真的很少很少,卻把電影拍成這樣,我覺得導演和編劇和主演都是非常厲害的。

回到故事本身,我覺得片尾那部分解說挺有道理的,人們都是在追求結果,就如吉姆(克里斯帕拉特飾)和奧羅拉(詹妮弗勞倫斯飾)剛開始在飛船上醒來,總是想着他們要回到休眠倉他們的目的地是太空殖民地家園2號,所以當休眠倉再好不了時,他們都要崩潰了,不過,剛開始只有吉姆時,我覺得的確容易讓人崩潰,一個人溺水總想拉上一個。

當吉姆把奧羅拉喚醒後,一起生活還是挺快樂的,可奧羅拉知道是吉姆喚醒她後,這兩個人成了仇敵了,再也不能一起玩了,後來飛船出現大問題,吉姆差不多是用命來修飛船,奧羅拉救活吉姆後,兩人又在一起了。

最後,這個治療倉可以讓一人休眠,吉姆讓奧羅拉休眠,最終這兩人就在飛船上過完了一生。

太空旅客觀後感 篇三

“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心中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減的讚歎和敬畏——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這句人類思想史上最氣勢磅礴的名言之一,刻在德國哲學家康德的墓碑上。

由莫騰·泰杜姆執導,詹妮弗·勞倫斯、克里斯·帕拉特領銜主演的《太空旅客》無疑是這句名言的最好解讀。“你是誰?你從哪裏來?你要到何處去?”在116分鐘裏講述一個最困惑人類、哲學上的終極問題,我們不得不佩服莫騰·泰杜姆的影視鏡頭表達。

我毫不掩飾自己對這部影片的推崇。毫無疑問,影片《太空旅客》中對時間、生命的洞察和認知已然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至少,僅就這點上,這部在爆米花商業大片的糖衣下,包藏着對人性太多的哲學反思,《太空旅客》你真看懂了嗎?

劇透一下:在遙遠的未來,一艘運送五千人到遙遠殖民地星球的太空飛船發生了技術故障,該本該再沉睡90年的工薪階層旅客乘客吉姆提前從冬眠中醒來,歷經精神折磨幾乎處於自殺邊緣的吉姆絕望中孤注一擲,把美女作家奧羅拉的睡眠艙弄短路了,讓她也從沉寂中醒來。在相處過程中,兩人產生愛的火花。不過,隨着吉姆擅自弄醒奧羅拉這個祕密的道出,這對年輕的情侶再次面臨着生命的威脅和道德的譴責,更嚴重的問題一個接一個出現……

好了,現在問題來了,吉姆的所作所爲究竟是自救還是刻意謀殺?如若站在吉姆的角度分析,星際穿越,漫長的旅行,孤身一人面對浩瀚的星空,吉姆幾近瘋狂,瀕臨自殺之境,奧羅拉的作品喚醒吉姆潛在的慾望,一自之私他喚醒提前喚醒了奧羅拉,可以說,奧羅拉是他生命中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如若站在奧羅拉的立場解析,本來自己生活在平靜之中,提前被喚醒面對苦難之旅,無異於謀殺。在此意義上,奧羅的所作所爲不異於兇手。所以,奧羅拉洞悉真相後的暴怒、狂亂不言自喻可想而知。更何況,自己還愛上一個本不應該出現在自己眼前不法揣測內心世界和真實想法的男人呢?

這本就是一種道德悖論,一個無助人的生,也許就是另一個無孤者的死。或者,遠沒想象的這麼簡單!試想一下,假如這個世界上只剩下兩個人,你想和誰在一起度過你的餘生,如果對方是扼殺你生命的兇手呢?這個沉重的話題,委實不敢想像。

《禪經》中有一則公案,一位禪師曾給弟子講過一個《老虎、懸崖與老鼠》的故事:一個男人被一隻老虎追趕而掉下懸崖,慶幸的是在跌落過程中他抓住了一棵生長在懸崖邊的小灌木,頭頂上,那隻老虎在虎視眈眈;低頭一看,懸崖底下還有一隻老虎,更糟的是,此時他看見兩隻老鼠正忙着啃咬懸着他生命的灌木的根。突然,他發現附近有一些野草莓伸手可及,於是,他拽下草莓,塞進嘴裏,自忖道:“多甜啊!”

生命進程中,當不幸、危難和壓力向你逼近的時刻,你是否還能顧及享受一下野草莓的滋味?很顯然,《太空旅客》中的吉姆就是這樣一個男人。而之於,美女作家奧羅拉則是他生命中出的最後一枚野草莓。既然吉姆知道了生命中最壞的情景就是死亡,惟一的路,就是安然地享受草莓,這樣的想法,是最好的選擇還是自私行爲呢?或者說,此刻吉姆身上所體現出來的更多是對死亡的恐懼,除此之外,他似乎做不了別的什麼,根本沒有太多的選擇。

而之於奧羅拉本人,則無形中被捲入這場詩意而殘醒酷的“謀殺”事件,更多無助,更多焦慮,更多不安。或者說,正是吉姆有意無意將她變成了以上故事中那個“懸崖上的男人”。而她所要選擇的除了報復、反抗、平靜或諒解,似乎也沒有別的選擇。不過,幸慶的是,在隨後的星際旅行中,太空飛般發生保障,兩個終於達成“愛的和解”。這也讓《太空旅客》的精神命題再次昇華。

相比男主女主,影片中那個忽然醒來的黑人老船員更像一個智者或耶穌式的角色。這個負責甲板的老船員醒後的第一句話就是想到自己的責任,大聲質問一句:“是誰在我的甲板上種了一棵樹?”甲板上這顆樹恰恰是吉姆內疚、自責後愛的表達。也正是這顆“愛心樹”讓奧羅拉看到吉姆柔情的一面。或者說,吉姆本就是一個善良的男人,在罪與罰面前,所有的善意或良善都有着足夠的理由被諒解。而之於吉姆,爲自己的小惡和“原罪”反思之餘,亦學會了擔當。

影片中,黑人老船員教學吉姆和奧羅拉基本技能之後,病發身死,內心更多無怨無悔,對太空飛船上五千條人命更多承當。這本就是一個“救世主”的角色。只不過,在影片中,耶穌式救世主的形象以黑人老船員的方式還原。也正是黑人老船員的出現,吉姆和奧羅拉最終力挽狂瀾。而倖存下來的人們,也在抵達遙遠殖民地星球之後步入新生。而之於他們,新的世界,剛剛開始。

縱觀《太空旅客》這部影片,裏面有着太多的精神隱喻,其中既有佛教中的“生死無常”,也有禪宗裏的“珍惜當下”,亦有莎士比亞“你是誰?你從哪裏來?你要到何處去?”式的哲學反思。之所謂,人性深刻,難以洞察。

不是嗎?生而爲人,你知道人心背後的孤獨和恐懼嗎?你知道道德制高點背後的孤獨和寒冷嗎?你瞭解吉姆和奧羅拉麪臨的艱難處境嗎?有些事,真的不能用“對”、“錯”、“善”、“惡”評價起來那麼簡單。畢竟,相對浩渺無垠的宇宙,人類如此渺小而無力,很少有人能在如此寂寞的時空中仍然堅守在道德的制高點,因此如果不能設身處地的如Jim一樣,就請不要用世俗的道德評判他的對錯。

康德在《實踐理性批判》的結尾中如是說:“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心中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減的讚歎和敬畏——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果真如是。

太空旅客觀後感 篇四

太空旅客是說外星移民的路上,飛船穿越隕石帶的時候,被碎片撞擊了,結果發生了事故,導致旅客倉吉姆的休眠艙被破壞了,吉姆被提前甦醒。而他距離新的生命二號星球,還有99年的距離。

人馬上快被淹死的時候,能抓住一切都是救命的,看到一塊漂浮木除了抱住,別無選擇,這個是船長給女作家奧羅拉解釋吉姆對休眠艙被做手腳的原因。

生存在地球上的人,有強大的後援和生活支持,不會存在生命的邏輯判斷,是生存還是死亡。但是工業事故造成的提前甦醒,確實屬於上帝知道的事情。

人類知道的事情已經做完了,剩下的只有上帝知道了。命運的不確定性,總會留有一部分萬萬沒有想到。我很喜歡船長的睿智,因爲老船長很清楚,提前甦醒的結果,但是他沒有從理性的角度去處理問題,而是從感情的角度處理問題,你們要彼此互相照顧好對方

雖說是一個科幻版的《贖罪》,但人性的力量總是要高於科技的力量。再先進的設備都是爲人類服務的。

太空旅客觀後感 篇五

週二晚上,爸爸帶我去看了《太空旅客》,這部電影深受人們的好評。

電影開始了,充滿神奇奧祕的宇宙展現在我的面前,就如同我也置身在浩瀚的宇宙裏,在那所飛船裏。讓在座的觀衆呼聲一片。

主要講了人類乘坐“阿瓦隆號”太空飛船進行星際旅行,準備前往另一顆星球,主人公奧羅拉、吉姆由於飛船故障提前甦醒、兩人在這所飛船裏的奇妙經歷。

這部電影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說人類將移居到人造星球“家園二號”。在觀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我的腦海裏不斷浮現出《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

人們將在飛船裏沉睡一百二十年,才能抵達“家園二號”。我有一個疑問,“爲什麼我們要去家園二號?爲什麼我們要離開我們的家園地球?”很快我便有了答案,因爲在地球上人們不懂得節約資源,人口太多導致地球超負荷運轉,快速走向枯竭。人們總想着怎樣能讓自己過的好,而讓地球媽媽走向死亡。我認爲仿真機器人亞瑟說的很好,“我們應該多想想怎麼經營好現在,而不是去空想未來。人們在一生的道路中,應該走得慢一點,讓靈魂跟上自己,走一走停一停想一想。因爲我們終將死去,機器人也是會報廢成爲一堆廢鐵。”是啊,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珍惜自然資源,共營生命綠色。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他們可以在飛船上種出“綠色走廊”,而我們也可以保護我們的家園——地球!

太空旅客觀後感 篇六

我們總在接受生活賦予我們的與我們理想背道而馳的現在,未來既然不可預測,那何不享受現在,生活雖然千差萬別,但總有其意義和存在價值。

每個人都身處孤島,孤獨是常態,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沒有金手指,我們不能成爲男主去選擇一個同我們一起溺水的人,我們只能成爲被迫接受的女主。

回顧電影,第一個浮現在腦海裏的還是“廣告就不能成爲現實嗎?”。活在這個時代的我們似乎已經走出了渾渾噩噩,我們厭世,抱怨這資本的一切,抱怨着醜陋的現實,我們卻忘記了我們可以改變世界的能力,至少是我們的世界,同時失去的似乎還有相信的能力。回想起他問她是否相信她時她的眼神,不禁覺得溫柔了時光。

說些零碎的吧,科技發展,機械工的工作被替代,人們總把問題歸結於客觀規律,卻忘了不知不覺間我們也成了“壞了,總想換新的,沒有人再想去修理了”機械是這樣,似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這樣,倒想起來了微博上那個老奶奶口中的舊時的愛情。再者,就是大副說的女孩子都喜歡穿制服的男人,就是大副那樣的人吧,工作即夢想,就像所謂匠人精神,自有其人格魅力。

再說一說男女主的愛情吧,看的時候,我一直在想這是否是愛情,如及時雨一般,再想想也不是很懂,有時,愛情的浪漫就在這迷濛的霧氣中吧。

很多電影中愛情都是在共患難(拯救“世界”)中昇華,總是很遙遠的,畢竟現實生活中,我們總處在關係網中,不停的交互,一個人的世界尚且難覓,何況一個圈起來兩個人的世界,但是,似乎,就如空窗期是一個人的昇華期,兩個人的私人生活在一段感情裏也是必要的,哲人們接受孤獨的能力我很敬佩,可是於我自身,我始終覺得人是羣居動物,我們需要交互,需要第二個人,前幾天纔剛剛聽到ted演講裏一個機器專家說起如今的機器離擁有共情的能力還有很長的路程,我們需要活生生的人,不是機器,就像一位社會心理學家說起來自己第一看見company robot 在傾聽一個老人講自己逝去的女兒,“它彷彿在哭,但我知道它只是被編程成那樣,我覺得這是世界上最糟糕的發明。”就像亞瑟總不能滿足男主。

既然確定了與人相處的必要性,那麼又到了一個我考慮很久的問題,每個人都在強調“個人邊界”,我們該如何與人相處。我們總被告知我們不應該把消極情緒帶給最親近的人,於是我們帶着面具生活,心中難過也要笑;可是,又有人告訴我們,朋友,親人,就是應該互相鼓勵,conquer bad emotion.這兩者之間平衡點又在哪裏?我想這也是我羨慕這個電影中愛情的原因吧,他們可以一起創造美好的生活,也可以一起渡過難關,一起排解孤獨,一起忘記坐困愁城的處境。可是這一切的存在似乎都基於這座潛在的孤島。這就又回到了開篇,可是,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中。

我大概只是圍觀了別人的一場盛宴吧,熱鬧不復,我還是要回歸現實,滿懷熱情。

希望每個人都能遇到自己的小太陽,而不是永遠寄身於黑暗中的孤島,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