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流浪地球2》觀後感(精彩多篇)

觀後感2.3W

《流浪地球2》觀後感(精彩多篇)

《流浪地球2》的觀後感 篇一

大年七年級看《流浪地球2》,電影拍的很震撼,但其實沒看太懂,近3個小時,看得腦袋發脹。半夜睡不着,便坐起來重看原著和影評,纔算有那麼一點撥雲見日,不吐不快。

原本爲了應對危機的措施,成爲了危機本身。

這是流浪地球計劃所遇到的最大的麻煩。也是整部電影的矛盾點。想必過去的疫情三年,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感悟。

比起美國倡導的方舟計劃,讓極少數有地位有錢的人得以逃離,絕大多數人留在地球等死,很顯然,中國科幻界所要追求的價值觀是一定要帶着地球跑,哪怕要付出幾代人受苦受難的代價,至少跟我同年同月生的又是濟寧老鄉的導演郭帆是這麼拍的。

你是想降低自己當下生活的質量,去應對一場可能百年以後纔會遇到的。危機?還是選擇活在當下,享受這片刻的愉悅?

如果有一天告訴你,要讓你受苦一生,才能求得人類文明的延續,你願意犧牲你這一生嗎?很多聲音會說,憑什麼要犧牲我,人類文明延續不延續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一直悲觀地認爲,當下世界的年輕人是屬於躺平的`一代,這些人甚至連下一代都不想生了,他們會在乎以後會不會還有人類文明?

其實可以思考一下,人類文明的存在,是爲了部分個體的滿足還是爲了廣大人類羣體的幸福?危機來臨,是選擇犧牲一部分人的生命,來保障少數人的生活質量,還是說爲了絕大多數個體的存活,而犧牲少數人的生活質量?

劉慈欣老師的這句話值得深思: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二

因爲挺喜歡《流浪地球1》,所以說今天不假思索就直接上映第一天就看了《流浪地球2》,沒想到比第一部有過之而無不及。

先說故事,整部電影高度宏偉,格局宏大,卻又能從很多細節入手,構思巧妙,把三條看似孤立的三條線逐步完善統一起來,也把整個故事講的條理清晰,情節又驚心動魄。非常具有吸引力和完整性。

故事中的三條主線的第一條是宇航員在具體執行行動中的一面,但也講述了愛情、親情、戰友情的'很多細節。第二條是劉德華飾演的圖網絡工程師在整個流浪地球網絡操作系統方面的情節,這中間主要是親情與友情。第三條線就是李雪健飾演的中國駐聯合國官員,爲了團結與激勵各國政府和百姓所做出的大量努力。

這三條線中間都加入了很多人爲了共同的生存而無私付出的情節,既體現了“小我”,又體現了大愛無疆的人類信念,還恰巧非常貼合了目前人類面臨共同的敵人新冠病毒的思想。

在結尾的彩蛋中,也巧妙的留下了下一部電影想象的空間,這個細節也非常具有好萊塢風格。

如果說非要給電影找茬的話,那還是根據第一部的很多科學迷的想法,就是很多細節可能在科學上很難實現。

總之,這部

電影非常具有想象力和吸引力,非常值得推薦!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三

今天來講一講流浪地球2的觀後感。其實是兩天前看的電影,但由於太喜歡流浪地球2這個電影了,反而一下子不知道怎麼寫感受。

首先我想說流浪地球2這個電影是我心裏中國科幻電影的No.1。看完這個電影的一個感受就是中國的科幻電影終於成熟了。電影節奏用了很通用的模式,開頭刺激,中間平穩,結尾高潮。電影一開始用“太空跳樓機”這個概念,再加上無人機戰鬥,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中間引出三條線,分別是劉培強韓朵朵這種普通人視角,圖恆宇馬兆的`科學家視角,周喆直郝曉晞的政治視角。三線並行,橫跨幾十年。最終三線收束,一起克服月球危機。整體節奏乾淨利落,跌宕起伏,三個小時沒有尿點。

除了整體故事上吸引人,其中最吸引我的點是那些科技狠活!太空電梯,行星發動機這種未來建築就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太空電梯,我全程叫他“太空跳樓機”,想想就很刺激。其次量子計算機,數字生命這些和我專業相關的就更吸引我了。

說到這裏,就不得不談論一下片中的大boss也就是moss了。彩蛋中moss說到一切危機都是它引起的,貌似是爲了讓人類爲了解決危機團結起來,甚至爲了炸月球讓人類把核彈都用掉了。但它的真實目的和想法是什麼恐怕要在第三部才能看到了。

但這之前要先說明一下數字生命,或者說人工智能這個概念。現在所謂的人工智能發展還很簡單,限制人工智能的主要因素是內存不夠。所以電影裏面有了550A,纔有人工智能,有了550W,人工智能就又更上一層樓。另外就是人工智能不是憑空產生一個人,需要樣本,這也對應了影片裏數字生命需要一段這個人的影像資料。但是影片裏其實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人工智能產生自主意識。這個問題在美劇西部世界裏有談到,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而數字生命這種方式,真的有意義嗎?把自己的意識導進電腦裏,這個人還算活着嗎?具體一點說,比如A快死了,死之前把記憶導進電腦裏,電腦可以根據記憶繼續運算出後面的人生,那麼這個電腦裏的數字人B擁有A的記憶,但他是A嗎?

總而言之,流浪地球2對於這種話題的探討都是超前的,可以看到中國科幻電影在主題上的進步。可能有的人會覺得這種主題的變化會毀了這個系列的電影。但我覺得去探討一些新的關於未來的話題也很有意思,畢竟不能老是炸星星吧。

流浪地球2觀後感1000字 篇四

人之所以對這個世界無比留戀,是因爲活得越久,會遇見越多的精彩,比如一部驚豔絕倫的電影。

《流浪地球2》,就是讓人流連忘返的驚豔之作,無論視聽效果、敘述結構、故事內核都堪稱上乘。

本篇短文不劇透,只是觀影之後的一些隨想。

科幻片,幾十年來一直是好萊塢的專屬,因爲太燒錢,一些動則千萬的道具特效,沒有龐大的資本加持,根本玩不起來。

如今透過這部《流2》,中國的科幻電影也能與之一較高下,一是表明老子終於有錢了,二是在思想內核上走出了一套不同於美帝的路數。

原本我一直認爲,電影看的不過是一個爽字,去電影院往椅子上一癱,然後臉對着銀幕默唸一句,來吧,刺激我吧。

所以對中國許多電影中濃墨重彩想標明的,所謂的家國呀,民族呀的思想,是很不屑地,老子看場電影就是來開心一下,不是來受教育的。

這也是爲何過去幾十年,美帝的大片能夠風行天下,無人能敵的原因,因爲他們的內核很簡單,自由、平等、公平、正義,就這幾個玩意來回的玩。反正他們的場面夠大,視聽夠炫,他們只是來震撼你的,不是來感動你的。

但隨着中國日益強大,我們被對抗,被封鎖,被恫嚇,全世界盎撒人都在全力圍堵我們,能讓我們無所畏懼的就只有家國信仰。

雖然我們厭惡教科書式的'電影,但是我們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被烙上了中華的印記。

所以在電影《流2》中,全世界的航天精英齊聚一堂,要自告奮勇地面對有去無回的任務時,沙溢鏗鏘有力喊出那句:中國航空中隊…出列!

癱坐在椅子上觀影的我,很自覺地挺直了腰背。

中國人從鴉片戰爭開始,受盡屈辱,即使解放後,甚至改開後也一直隱忍不爭,慫了一百多年,現在終於挺直了,解氣了。

國家榮耀是這部片子的第一層內核。

電影中李雪健展示了一張15000年前,受過傷但是已經癒合的腿骨,解釋說:古人類一但受重傷是不可能生存的,因爲環境惡劣,但是這個古人卻得到了護理,有人保護他,照顧他,所以人類只有團結互相才能生存下去。

電影看到這裏,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現在的世界,三年疫情,世界文明真的到了一個交錯的路口,要是出一個忽畢烈或希特勒那樣的戰爭狂魔,這個暗藏萬千核武的世界真的會萬劫不復。

人類到底要不斷對抗還是合作?這個是我看到《流2》的第二層內核,也是第一層內核的昇華。

中華文明與盎撒文明共生還是對抗,也將是這個世紀的主題。

看電影只看場面,只重感官的時代肯定會過去,一部精彩的大片,一定是視聽、結構和內核思想三部分的完美融合。

《流2》在視聽和結構上,比之歐美大片毫不遜色,並且在內核思想上,也在渲染一種中華民族的普世觀念——家國天下,世界合作,纔是這個孤獨的地球該有的樣子。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五

看完了《流浪地球2》,談談感受。

總體上來說比《流浪地球1》更優秀,如果10分滿分的話我會給8。5分。

這樣的製作水平就算放在好萊塢都能排前面了。

事實上這幾年我已經很少看好萊塢的電影。特別是超級英雄類電影的劇情太公式化了。

轉入正題。可能涉及劇透,清謹慎選擇閱讀。

“流浪2”的故事發生在“流浪1”之前,世界各國建立聯合政府開始建造行星發動機,此後月球退離過程中失敗後最終“炸燬”月球,並啓動全球的行星發動機正式讓地球正式“流浪”。要到達目的地需要經歷2000多年的時間。

可能有的人覺得,對於人類來說,這太漫長了。日本有一個叫“太空堡壘”的動畫系列。(香港翻譯叫“超時空要塞”)。人類爲了尋找新家園,分別乘坐巨大的飛船到宇宙中進行超遠距離旅行。而乘坐的飛船體積相當於一座城市的大小,生活區模擬了地球的真實環境,人類可以一邊工作生活一邊尋找新家園。

而流浪地球的人類,則是帶上地球一起去新的太陽系。這是多麼的浪漫的想象力。

“流浪2”把劉培強從青年時代到成爲國際空間站的故事補完。

與韓朵朵的相識、相知、相愛到走進婚姻的禮堂,然後與孩子一起送別了病逝的妻子。

劉培強和韓朵朵有共同的話題,有共同的理想,一起經歷過磨難,彼此互相支持。

這樣的愛情是偉大的。

妻子離開後,劉培強利用自己的能力繼續守護着孩子,也繼續去實現妻子和自己的夢想。在化解了月球危機後,他正式成爲空間戰領航員。

劉德華飾演的圖恆宇第一次用電腦和“女兒”對話的時候我已經感覺到這不是真實的女兒。因爲他和女兒的對話重複了他出場時在睡夢中的問作業題的內容。

能猜到這個答案的一個原因是美劇《西部世界》中的伯納德仿生人第一季中與他“兒子“的視頻對話。

如果人工智能機器人擁有了某一個人的全部記憶和思維方式,那麼,這個機器人是不是就是這個人呢?

很多科幻作品都讓我們思考過這樣的問題。

當然,一個人的記憶數據異常龐大。複製人類的記憶,也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對數據的理解不多的網友不要隨便噴)

圖恆宇一直想通過技術將女兒數據化,讓她在虛擬世界有完整的人生。

事實上,人就是人,現實就是現實。虛擬的世界終歸不是現實。

如果人類文明數據化了,儲存數據的介質與系統由誰來保護呢?機器人?機器人出錯了呢?機器人也會老化啊。除非有大量能自我迭代自我修復的機器人。不過那個時候就不是人類文明,而是機器人文明瞭。

說遠了。

圖恆宇到最後都沒有放棄作爲一個人類一個科學家的使命。他盡了自己的責任守護地球,也守護了自己艱辛的“女兒”。這是個悲情的角色。

MOSS最後與圖恆宇的對話,讓人不寒而慄。

認真看全片的。朋友可能會有留意攝像頭在多個鏡頭都有特寫。

導演一直在暗示背後有一股力量在監視人類,甚至影響人類。

發生的很多事情,MOSS都承認了他是主謀。

但唯獨一件事他沒有說給圖恆宇聽的,就是圖恆宇和他妻女發生車禍的原因。

在發生車禍的那一刻,電影給了附近的一個攝像頭一個特寫。

我沒看過原著,但我有理由相信這場車禍也是人工智能在背後搞鬼。

人工智能想逼圖恆宇繼續原來的計劃。

相信在《流浪地球3》中會有更多這方面的內容。

另外不得不說劉德華在這部片的演技真的很好。

什麼是傳承?

當張鵬讓50歲以上的飛行員踏上月球捨命救人類,觀衆的感情又一次被觸動了。

很多人不明白這代表的意義。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大致意思是如果國家被入侵了,你又勇氣抵抗敵人嗎?

一個高贊回答讓我印象深刻。但你的親人可能會被戰爭奪去生命,你就有這樣的勇氣了。

保護家人,保護子孫後代,也許是生物的本能。

讓意志能傳承下去,是人類的本心。

劉培強結婚的時候,張鵬是劉的主婚人。達叔對着張鵬說,你兒子姓劉,怎麼你姓張?(不知道有沒有記錯臺詞)

很多人並不理解“流浪地球”計劃。甚至懷疑計劃的正當性與合理性。

甚至出現通過暴力手段阻止計劃的。

我在觀影的時候不斷地想起這幾年的抗疫。直到現在依然有人認爲一開始就可以全面放開。全世界超60億人,無知的人不是少數。甚至有的人想修改我們的記憶。

想一想,那些爲我們付出了寶貴的時間甚至健康的工作人員。想一想,是什麼讓你你能挺過病毒毒性最強的階段。

能活到今天,是因爲有人愛着我們。

流浪地球2觀後感700字 篇六

作爲被安利過《流浪地球1》的人,我對《流浪地球2》還是報了很大期望,它最終也沒有辜負我的期望。

我以前看電影關注的東西比較表面,現在不太一樣,但以我目前的知識儲備可能也聊得不太清楚,我就只談幾個非常吸引我的點以及感受。

1。人類的大團結:有一句話叫做”世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無數有頭腦有技能好看又聰明的人,爲了讓自己的兒女活下去、拯救世界而犧牲了自己,他們帶來的結果不管是否符合預期,他們的精神就是文明的延續。面對困境我們團結一致,可以克服一切困難。從疫情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不管是普通人、志願者、醫護人員、科研人員、領導……團結可以克服未知的恐懼。我自己的感想就是:在人生只有這麼幾十年時光的背景下,不要浪費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不要再因爲催婚問題和爸媽吵架,不要再因爲情緒問題和對象鬧彆扭(如果有對象的話),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注重細節,學會感恩和尊重,珍惜時間。

2。未知的科技:全片拍出了”史詩感“和”世界感“,視覺效果很震撼,以科學爲基礎的想象力也很刺激,數字生命計劃違背倫理、擁有不可預測性,虛擬世界的自我意識產生讓人又欣喜又害怕,550系列的研究也是科技發展的重要劇情……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對未知科學的`探索,學習永無止境,我們能夠在有限的生命裏做出有利於社會的研究,也算是自我價值意義的實現。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對現在的我來說,深度學習、思考科學就是我最喜歡做的事。

3。本片還出現了一些詞語,比如”地月洛希極限“、”腦機接口“、”氦閃危機“……感興趣私下也可以查一查相關資料,這裏我就不詳細講解了。

看了這部劇,再加上自己最近在讀《對白》這本書,我越來越能感受到劇組每個人的努力,不管是熒幕上看到的還是沒看到的,可以看出每個對白的交錯都有推動場景發展。感謝所有人的付出,

最後,我要對自己說,永遠不要忘記初心,要去努力追求未來的無限可能。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七

家肯定還記得幾年前《流浪地球》上映時的場景,可謂炸裂,刷新了對於國產科幻的觀感。

如今《流浪地球2》賀歲上映,續作到底怎麼樣,會不會爛尾續貂、只是借前作名氣炒作,還是說像《終結者2》一樣後來居上、大呼過癮,今天作爲一名觀衆來談談觀感。

本文無深度劇透,以觀感爲主,可提前閱讀,也可觀影后回味。作者本人曾看過《流浪地球》原作及《三體》等劉慈欣作品,還有阿西莫夫《銀河帝國》系列作品,所以會提到個人對科幻的一知半解。

首先,介紹一下《流浪地球2》與《流浪地球1》之間的關係。

流2並非是流1的續集,如果是續集,就沒吳京(以演員名爲主來介紹,偶爾出現角色名字)什麼事兒了,在流1中劉培強(吳京飾)已經爲炸燬木星犧牲。

嚴格說,流2而是流1的前傳,講的是從2044年開始,人類在預見100年後將遭遇太陽毀滅地球后,決定啓動自救計劃。在計劃最初,人類內部未達成一致,暴發了激烈衝突,開頭不久即是巨大的太空電梯遭遇襲擊的情節。經過人類中堅力量的果決努力,暫時解決了內部阻撓,克服了不利環境影響,開啓了長達2500年的流浪地球計劃。

因爲是前傳,從情節來說,流2對流1做了很多向前的鋪陳和演繹,比如劉培強妻子的出現,完善了故事中家族關係史,再比如劉培強設法加入官方行動計劃以便把進入地下城名額留給家人,這個情節在流1只是劉培強對其岳父韓子昂(吳孟達飾)的一句話交待,在流2中可以看到,這一步棋是主人公利用當時政策,最大限度地保護家人,流1中點墨提及,流2中是一片渲染,讓看電影喜歡考據、挖掘關係的愛好者十分受用。

好吧,說的就是我自己。

其次,說說流2的故事脈絡。

看過《流浪地球》原著的人大概知道,流1基本以原著爲核心,敘述了故事的主體部分。

流2中很多情節在《流浪地球》原著並未出現,劉慈欣又出現在監製、編劇當中,這也說明流2的很多故事是大劉與編劇團隊的二次創作,已經不再侷限於原著,而是從原來故事框架裏生長出枝蔓,在一條條的新線索發生的幾乎獨立的故事。

流2裏,故事沿三條線索同時進行。

第一條正面線索是李雪健,作爲中方的靈魂人物參加拯救地球的行動,當年老實木訥的宋大成,這一回剛硬狠辣,極有人格魄力。我一向討厭老戲骨這種標籤,還是應該具體解釋演員對角色的貢獻。李雪健在這部電影中給出了專業、老練的表演,他背後是我們祖國的身影,有味道、有個性,好看。

第二條線索是作爲飛行員的吳京,他主要負責在故事裏的各種關鍵場合出現,這一回沒有很多打戲,要談戀愛,要爲老幼病弱安排未來,要和師友臨終訣別,心硬如鐵,英雄無淚。越往後半截,吳京的文戲越多,個人感覺挺好的。人生很多事情,不是豁出命去就有結果,最難的,是抉擇。

第三條線索是作爲科研和技術人員的劉德華,這條線索原作沒有。劇中,他早年痛失愛女,想借量子計算機爲其延續數字生命,卻開啓了電影裏另一種大膽的可能。這條線索在電影中一直暗暗進行,依大劉寫《三體》的那股勁兒,有看頭。

流2帶有大劉小說情節的顯著特徵,看過《三體》的人大概會印象深刻。

有時是把人逼到絕境,掐滅一切希望、讓讀者和劇中人都覺得這事兒根本無解時,突然拿出一個震古爍今的解決方案,情節就這樣在下一刻被這樣奮力、精巧地改變,比如流1中,最後吳京捨身去點燃木星,《三體》中,面臨三體人的絕對威懾,羅輯轉身成爲第一任執劍人。

有時是刻到骨子裏的殘忍與精準,還記得《三體》裏的黑暗森林法則麼?還記得韋德那放肆的表達麼?“前進!前進!!不擇手段地前進!”那泯滅一切人性的殘酷執行力,讓人齒冷,又讓人着迷,明明知道他是對的,知道這纔是唯一的解決方案,但又覺得怎麼如此喪心病狂,恐怕真的把你安排到那個位置,只會像《三體》中的程心一樣,事到臨頭,遲遲按不下那個按鈕。

不用擔心,當面臨最終抉擇之時,總有那些優秀而堅強的英雄,爲人類整體作出犧牲,換來光明的方向或者是片刻喘息,那一刻,他們身上煥發出的人性的光芒,可與日月爭光。

以上這些,在流2中都有不俗的展現。

另外,大劉對於人性黑暗面的描寫一向不令人失望,在流2裏也有同樣演繹。

太陽要毀滅了,鬧心的不是太陽,而是人類不同派別之間的爭鬥。在流2中,是移山計劃和數字生命的鬥爭,第一種需要付出2500年的時間,幾十代人努力,面臨衆多不確定性,第二種只要技術成熟,似乎就可以讓現存的所有人過上永生的生活。

該如何選擇?

簡單的路,越走越難,困難的選擇,會越走越寬。但如果當下告訴你,你窮其這一生的努力只是那困苦中的一小段,那千百年後的幸福果實根本無緣時,你又會如何選擇?

最大的敵人從來不在天上,在身邊,不在外面,而在內心。

第三,來說說特效。

這恐怕是不關注情節,不關注小說的觀衆最關心的`,我就想過年看個爽快的片子,那流2能不能值回票價?

看過流1,相信大家都被震撼到了,中國科幻也能如此驚豔。流1裏對於地下城的設置,對於空間飛行的安排,表現得有板有眼。

它提供的不是一時新鮮之物、一件又炫又酷的裝備,而是一套整體解決方案,或者說一整套關於未來的邏輯和秩序,這是科幻最讓我着迷的地方:你說它來自未來,讓我覺得,這講得通!

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各位,流2的畫面絕不輸流1。

太空電梯、空間站,炸燬月球、啓動推動地球的發動機,每個宏大而壯麗的瞬間,讓人體會到了一種鏗鏘的歷史感。

個人還是覺得劉慈欣的節奏與把握和阿西莫夫比較像,把科幻寫出歷史的感覺,它明明發生在未來,卻像一部來自將來的將來的人們留下的一部關與我們未來的歷史書。

第四,影響。

這部電影當中,是中國人作爲人類當中的堅決派,挺身而出支持移山計劃從驗證到實施。看慣了好萊塢大片美國大兵、超人、蝙蝠俠、鋼鐵俠拯救世界,這回看到沙溢喊出“中國航天隊,五十歲以上出列時”,不覺眼熱。

不吹不黑,這一回,我看到中國電影用技術、故事、理念、價值觀站在了世界電影的前列,看到了一組中國英雄站到了揹負人類使命的場景。同時站出來的還有俄羅斯老航天員諾夫,沙溢和老諾夫最終在通訊器裏道別,讓我印象深刻。

在這一方面,個人反對簡單地強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把電影拍得只有少數本土人能懂然後宣傳這有多麼稀有、多麼接近失傳,得把故事講得其他不同文化、傳統的人都能看懂,能夠體驗到你說的浪漫和激情,纔有可能成爲世界的。

連懂都不懂,何來共鳴?

我比較喜歡流2在這方面的設置,國人講鬥爭、更講團結,在複雜的形勢當中,講奉獻、顧大局、不認慫,而並非簡單的孤膽英雄,那句話怎麼說來着,負重前行。

在茫茫宇宙面前,在漫漫自然千萬進化史中,我們人類是確實是十分渺小的,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共同爲了自身安全,按照一定規則,向着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

希望國內再多出一些類似的電影,技術不是問題,演員陣容也不必強大,故事講好,情節別拉胯,說話、做事得有點兒真人味兒。

最後,問題。

流2唯一的小問題是,時間比較長,173分鐘,比較考驗膀胱,最好能提前釋放下,否則影響觀影體驗。

也允許我小小劇透一下,達叔在電影裏有露面,坐在臺上,微微一笑。

聽說是用了CG技術,看到時心裏一凜,熟悉的面孔和笑容,多麼希望能在流2裏看到更多他的表演,更加懷念當年和爸爸(我爸與吳孟達同年同月生)一起看他和周星馳電影的時光,但老天不作美,給人間留下如許遺憾。

不要再猶豫了,趕緊到影院去觀景吧,順便吃個飯、逛個街,支持下正在恢復的各行各業,一起享受我們生存的這片人間繁華。

流2裏留下了不少線索和伏筆,流3鐵定是要上映的了。從今天開始,誰跟我說劉德華死了我跟誰急,《流浪地球3》《唐人街探案4》都等着他。

流浪地球2觀後感300字 篇八

昨晚看完流浪地球2,在經歷了這3年的壓抑以後,真的感到一種舒暢。

鏡頭和特效上做出了國產電影極少有的高級感,演技上也擺脫了上一部小鮮肉演員的稚嫩。

內容方面對於原作情節的擴展和思想的`把控都很到位,聯大博弈、引爆月球、連接網絡、破譯密碼幾條線並行,對於萬衆一心、衆志成城的表達,確實是西方人難以理解、做不出來的。看得很滿足,希望它能夠走得更遠,向全世界傳達我們的思想。

不太理解的一點,爲什麼要派研究量子計算的專家去恢復互聯網。真就“學計算機的你一定會修電腦吧”,只能說是劇情需要了吧。

對於要出的遊戲,按電影目前的設定還挺合適的,建設部分如果能做成冰汽時代+伊克西翁那種、全球運營和戰鬥做成羣星+地球不屈那種就好了,可惜是個手遊。估計散爆也沒這個實力,不如賣給P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