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200字(精選多篇)

觀後感2.67W

目錄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200字(精選多篇)
第一篇:中國合夥人觀後感1000字第二篇:《中國合夥人》觀後感第三篇:《中國合夥人》觀後感第四篇:中國合夥人觀後感第五篇:中國合夥人觀後感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中國合夥人觀後感1000字

電影《中國合夥人》觀後感1000字作文

調成泛黃色調,溫火熱煮青蔥歲月,《中國合夥人》裏有舊時代熱血青春;三個青年從一無所有到身家萬貫,這是一部勵志大片;橫跨幾個年代,裏面有時代的斷截面;還有始亂終棄的愛情,有始至終的友情……陳可辛想說的東西很多,但什麼都沒講徹底。或許,其實是這樣,他並不想說這麼多,他只是覺得要堆砌這麼多,因爲這些對票房可能有益。經過《武俠》和《血滴子》(監製)或小或大的失敗教訓,他對失敗產生前所未有的恐懼,迫不及待想找個機會消除挫敗感。

陳可辛擅長刻畫情感,以及更大一點的羣體情懷,他所有的電影都在圍着情感打轉,即便在嘗試拍攝中國式大片時,類型電影的框架也壓制不住他對情感的突出關注。這是陳可辛最大的優點,他懂得人性的複雜,情感的美好與哀愁。可惜在《中國合夥人》裏,他並沒發揮出上好狀態,成冬青、孟曉駿和王陽三人的性格和關係變化,包括他們各自的愛情,除了偶現的動人妙筆,幾乎全靠旁白幫忙。在講述方式上,我沒見過這麼笨、這麼匆忙的陳可辛,旁白多得令人厭煩,簡直退化到早期作品《雙城故事》的地步,旁白甚至比之更氾濫。設想一下,假如抽掉三人相互交叉的旁白,僅藉助於畫面和情節,他們三人的性格和情誼差不多會坍塌。過於依賴旁白,就像強行灌輸的評述,生硬地爲觀者構建對主角們的印象。作爲北上拍片的港區導演,對於影片營造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代質感,當給予一些表揚,這也是陳可辛從不失手的地方。不像別的香港導演到了內地,港味與陸味倉促雜交,如蹩腳的國語配音一樣令人難受,陳可辛的《如果·愛》、《武俠》,包括這部《中國合夥人》,並沒出現不自然的怪異問題。當表面功夫做足,就要深入內核精神。王陽是個文青,留着長髮,有觀衆向陳可辛提問,王陽是否有海子的影子,他坦承,不知道詩人海子是誰。這個無關緊要的事實,泄露了很多祕密,可解釋三個人物沒有人格(不一定是高尚的)魅力的原因。陳可辛終究對人物的外在和內在設定有距離感,他做了功課,但視野和經驗不夠。王陽的文青範,孟曉駿的世家子弟樣貌,成冬青艱難求學的漫畫式描述,均流於類型片的套路化,儘管他們的形象借鑑了現實人物。

校園、創業、泡妞、決裂,自從預告片曝光,就可推斷《中國合夥人》可能和大衛·芬奇講述facebook創始人故事的《社交網絡》有關聯。出來的成品,果然證實了這個猜測,《中國合夥人》偷了《社交網絡》不少東西,這真令人尷尬。成冬青三人和美方律師對峙的戲及對整個電影的牽引作用,和《社交網絡》如出一轍。甚至可以再一步推斷,《中國合夥人》的誕生,就是《社交網絡》催生的產品。主創照着《社交網絡》的樣子,找適合的故事,左轉右拐到了新東方俞敏洪他們的頭上。

第二篇:《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中國合夥人》講述了“土鱉”黃曉明、“海龜”鄧超和“憤青”佟大爲從1980年代到21世紀,30年的大變革背景下,三兄弟爲了改變自身命運,創辦英語培訓學校,最終實現“中國式夢想”的“屌絲逆襲”故事。其中,“土鱉”黃曉明有“大學聯考失敗、泡妞失敗、教書失敗”的不平,“海龜”鄧超則遭遇“出國受挫、事業受挫、野心受挫”的尷尬,“憤青”佟大爲歷經“姑娘走了、兄弟走了、夢想走了”的悲劇,但他們最終攜手創造了商業奇蹟,謹以二b和牛b的歲月,致他們終將牛b的青春。 想法這個東西太奇妙,下一秒可能就再也不會在你的一生中出現了。

今天去看《中國合夥人》這部電影,公平的來說:很喜歡。首先贊一下中國的導演們。最近看了不少國產電影,第一個感觸就是國產電影的質量真的是越來越好。帶有商業的性質但是脫離了純商業的束縛。說是營銷到位也好,說是作爲中國的主流的80後。so現在越來越多的電影拍的是80、90年代的劇情讓人感同身受也好。但是至少他讓我們感悟了,體會了,重燃了,即使是下一秒都不知是什麼了。

看了這部電影,我只是看到了兩個詞:堅持和尊重。在堅持中獲得尊重,在尊重中堅持。雖然是中國夢,美國夢甚至沒有夢。但是爲了尊重能讓自己堅持下去。電影免不了成功,但是我們學會的是堅持不能有電影中的成功但是卻可以有你堅持下去的果實,

朋友的情義 !

尤其一點很喜歡電影最後的那一幕加上讓80的人一聽就掉眼淚的音樂(至少我是這樣),重燃了你的激情。我很喜歡趙寶剛說過的一句話:我可以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但是一定要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也許我們現在很迷茫,我們不知道自己下一步的路在哪裏,有甚現在營銷應用廣泛,什麼事情都喜歡用上營銷二字,將就長遠利益總想着目標確定,御劍似的向着目標飛。但那是我想我門也應該知道長遠的目標都是由現在的一步步積累起來的。你以爲大學和美國紐整天混是白混的。至少口語很牛逼。你說當時泡美國紐的時候他能知道自己以後靠這個吃飯嗎? 我想是不知道。

中國夢要有夢,但是不要爲了夢而夢,那真的會成爲一個夢!

還喜歡一句話“現在的你是由過去的你造就的”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你,那麼你就要忘記過去的你。走好自己當下的每一步。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情。

我們做事情的時候,並不能完全按照我們預期的來,有些時候甚至是逼出來的,沒辦法了。回來的時候看到每個路口都是紅燈。我在想今天運氣不好,但誰又能想過下一個肯定是綠燈。

出電影門前。腦子裏有好多好多的想說的,回來打開電腦,敲下字的時候,才發現能打出來的隨着鍵盤的響動是越來越少。

一句話:電影不能看一篇,要看好多好多遍。他能燃起你內心的火。

第三篇:《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新夢想”——心·夢想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是否許久不曾關心節日?許久不曾舉首仰望天際,關心夕陽的玫瑰色畫布,關心星星的或明或昧?聽說,北京、上海還一直陰霾,中國人常常找不到一個葵花色的心態來撫慰自己。因爲這是一個喧囂浮躁的時代,這是一個迷惘困頓的時代。夢想,常常還未起航,就已經降落(版權歸本站:)。

良辰美景奈何天,多少夢想已付諸笑談中。

然而此刻,《中國合夥人》成了一劑靈魂的解藥。

最初窮困潦倒、文弱膽怯,曾經戀愛無望、簽證屢試屢被拒,最後卻創辦“新夢想”,成爲最大的股東。這就是主人公成東青的追夢旅程。據說,他成功的路其實就是“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的翻版,到底是一個風雨兼程的歷程。面對夢想與現實的落差,他似乎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退縮和放棄。這鮮活的形象,足以給我們正能量。

中國的畢業生每年都遭受着就業難的問題,面對中國學校死記硬背的教育方法和社會無比激烈的就業競爭,我們這些追夢的孩子,就像一個個廣漠的天際下一顆顆小小的星辰,多麼渺小、卑微。可是又有什麼關係?影片告訴了我們卑微背後的能量和潛力。在時代激流裏,孟曉駿雖然拿到了夢寐以求的簽證,然而他的美國夢裏只有黯然和落寞,完全沒有前途和希冀。而陳東青和王陽連去美國的機會都沒有。可是他們不信命,他們只相信自己的心。三十年的拼搏浮沉,他們圓夢於“新夢想”。這也證實了一句話:“就算你不能改變這個世界,

至少你要做到不被這個世界改變。”從盲目的美國夢,到自己的“新夢想”,這是一段摸索、漸進的過程,在這無數次摸爬滾打中,他們終於做到了,這大抵就是中國人追夢史的縮影。

張曉風曾說:“給我一個解釋,我就可以再相信一次人世,我就可以接納歷史,我就可以義無反顧的擁抱這荒涼的城市。”我想,《中國合夥人》帶給我們的正能量就是如此。我們都是追夢的人,我們在這個小時代裏穿梭,有迷惘,有哀傷。《中國合夥人》恰恰在此刻爲我們撫平了心頭微起的褶皺,讓浮躁的心有所依附。黑人奧巴馬都當上美國總統了,我們爲什麼不可以是這個嚴密殘酷的黑暗王國裏射出的一線光明?

不論是《中國合夥人》中的追夢者,還是現實中追夢的人們,跟着心走吧!像成東青一樣,就算常常看不清這個虛妄的世界,就算未知的旅途對我們而言依舊是那麼迷惘、黯淡,我也想帶着一顆熱忱的心上路。心在路上,夢想還在路上!

我依舊相信,此刻我們身上擴展着的不甘被束縛的生命張力與激情,是生命中一切的意氣昂揚和馥郁芬芳。多年以後還會折射出閃爍的光芒。

也許,追逐的路上必有苦難、辛酸,心和夢想纔有所附麗。

第四篇: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上一輩的人,尤其電影裏描繪的“成功人士”都很喜歡略帶驕傲地向年輕一輩談論着他們理想主義的八零年代,白衣飄飄、吟詩作賦、散步遊行,大家高談闊論理想和主義,似乎站在憲政、民主、自由的公民社會門口,但最終廣場一聲槍響,關上了所有歡呼雀躍的大門。因而,出國某種程度上也成爲那個時代有識之士必然也無奈的選擇。相比之下,電影裏面簽證處所謂的“我愛我的祖國”簡直就像是舞臺鬧劇。

但是成功人士一般是拒絕敞開談論他們真正的發跡史的,萬事開頭難的創業初期,當然也是成功之後甚至是值得炫耀的部分,但其間經歷的種種可預知或不可預知的路徑,一般也都是.......省略號帶過,然後就淘到了第一桶金、第二桶金以及締造了現在規模化的**帝國、**大王。核心省略號的部分,不僅電影裏不願透入,連理想主義八零年代的當事人,也基本都是想忽略的。但往往這些遮蔽的東西,實則纔是更爲“刻骨”的。八九之後所謂的下海成功,蘊含各種交媾路徑的可能,關閉政治大門繼而讓所有人都瘋狂轉向經濟大潮,不少有幹勁的人只要願意闖蕩,基本都能獲取或大或小的成功(其實也就是掙點大錢或掙點小錢),裏面當然會有絕對光明正大路徑的可能,但更多的“成功”或許也更賴於同諸多深刻反對過的“惡”的“交合”。這種“自閹式”的成功,在我看來纔是那一代“成功”人士最爲可憐可悲可恨之根源。但很遺憾,片中的成功僅源於“三傻”某些所謂的技術層優勢、非常時刻的勇氣以及某種遠見卓識的合力,這些東西在理想化的社會模型中

或許可行,但在急速轉型的年代裏,僅靠這些,它的存在則更像是童話了。背棄最初年輕時的“理想”,投抱那些自己深刻反對過的“惡習”,才能抵達所謂的“成功”。這或許纔是那個時代座標體系中,給予這輩人最爲深刻的嘲諷。

片中王陽的痛楚簡化爲美國妞累贅行李式的失戀,蘇梅的離去也僅是因出國而出國,毫無說服力;而孟小峻的美國夢也僅簡化爲某種家族傳統,這些簡化都遙遙地背離了那場槍聲之後灰頭喪氣的悲涼氛圍。至於程冬青後續的“成功”,除卻他臨場時的勇氣,更應有面對時代強權時的“跪氣”,二者合體才能到達這個社會最終弘揚的“成功”。這種成功最終以閹割式的刀法永久地切碎了那一輩人年輕時的呼喊與夢想。

也因而,這一代“閹割式成功”集中爆發到達某個頂點,我們也就不難想象,當年扒火車、赴廣場的那一代人,當他們如今掌控了絕大多數社會資源,站在超乎想象的“成功”巔峯,遙指被他們瓜分貽盡的山河時,居無定所的八零九零們居然還要淚流滿面地鼓掌致敬。

姜合

第五篇: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夢想

夢想是什麼,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夢想是我們人生的航標,指引我們走向成功的終點。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一帆風順到達目的地,但當你意識到失敗只是成功的彎路的時候,你就已經成功了一半了。

電影從一開始就告訴我們夢想的重要性。跪在地上的成冬青被他的老母親一再告知複習考大學讓家裏已經負擔不起了,可他並沒有因爲這句話而放棄自己上大學出人頭地的機會。當母親再次說讓成冬青安心當農民,種一輩子地時,可他還是沒有起來,因爲他深知知識改變命運。最後代表傳統力量的一方屈從了夢想的執着之力,村民們答應讓成冬青重新考試,而他也沒有辜負衆人期望,進入燕京大學學習,走在了實現夢想,改變命運的道路上。在大學,他有自己明確的目標,讀八百本書,去美國。第一次申請簽證他就被拒絕了,這都是可以預見到的,蹩腳的英語發音被認爲是學過日語,沒有自己的夢想,沒有自己崇拜的偶像,缺乏美國人要求的要素,自然是去不了美國的。

經過不斷努力,事實只證明了一件事情,他們沒能改變世界,而是世界改變了他們。夢想的實現並非易如反掌,但他們在失敗中尋找勝利,在絕望中尋求希望。爲了生活,成冬青去給被人帶家教掙錢,卻被人嘲笑侮辱到失去尊嚴,結果卻被學校開除。王陽被美國女人像行李一樣的拋棄掉,生活潦倒。孟曉駿,辛苦來到美國,白天在實驗室工作喂老鼠,晚上在餐館當雜工洗盤子,三人都慢慢地迷失在生活

的牢籠中,失去了夢想。成冬青說過掉在水裏你不會淹死,呆在水裏纔會淹死,只有遊,不停的往前遊,才能生存,才能勝利。當三人都處於低谷時,他們都在慢慢學會適應社會,轉變自己,正所謂窮則思變,大概就是在他們的境況之下吧。在這一階段,他們似乎沒有了目標,只是爲了生存在奔波,事實上他們的目標是一樣的——打破原來的桎梏,追求自己所追求的,而且不只是追求成功,追求自己的尊嚴。

雖然在後來,成冬青只會用麻袋去裝錢,三個人產生了分歧,可是最後他們共同的夢想卻使他們重新走在一起,一起用流利的英語,美國人的思維去戰勝了美國人,爲中國人贏得了尊嚴。

看過這個電影之後,記得他們說的一句話:如果額頭終將刻上鄒紋,你只能做到鄒紋不要刻在你心上。我們渺小的個人力量無法改變世界對我們的改造,我們只需記住我們的夢想,永不止步的爲之而奮鬥。

歡迎閱讀其他精彩範文: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