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多篇)

觀後感1.45W

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多篇)

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 篇1

也許,人到了一定年紀,便喜歡懷舊。最近,由於紀念父親去世20週年的原因,到南寧書城買了《高山下的花環》DVD,再看一遍,流了淚。多年沒有好好流過眼淚了。第一次看電影《高山下的花環》,應該是在國小。百度一下,該片於1984年開始放映。掐指算來,30年已過去。

父親參加了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那時,父親在前線;母親帶着我,在廣東某部隊隨軍生活。依稀記得,戰爭期間,母親不時和我到軍部,千方百計探聽前方情況。當然,一同前往的,還有不少家屬。大家緊張、焦急、憂慮,生怕聽到自己的親人犧牲或負傷的消息,氛圍令人窒息,似乎可以聽到急促的心跳聲。有家屬扛不住壓力,突然就哽咽,突然就捂住臉,突然就痛哭。一幫人便陪着抹眼淚。也有堅強的,但緊鎖眉頭、神情嚴肅的樣子,令我銘記至今。從小經歷過這些情景,使我具有較強的抗壓能力,至今面對許多別人認爲是“很大事情”時,都能夠從容淡定。工作中如此,生活中如此。

父親好好地從戰場上凱旋歸來了。16年過後,也就是1995年4月22日,父親去世。那時,我參加工作不到一年。家庭的變故,母親和我、妹妹着實茫然無策許久。

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中,樑三喜、靳開來等同志爲祖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的親人,不向國家多索取一分一毫。我流着淚想,如果僅是期盼着軍功章和豐厚的獎金,他們會那麼勇敢地、那麼義無反顧地奔赴戰場嗎?如果沒有對國家、對人民的深厚感情,他們是絕對不會扛槍上戰場的!

2007年,家族重修族譜,明確了十條家規祖訓,其中第一條就是“熱愛祖國,響應祖國號召,依法履行應盡義務,完納應交課稅”。我的族人和親屬,參加了抗日戰爭、抗美援朝、對越自衛還擊戰,保家衛國,不怕流血犧牲。此外,第六條:務正業,戒劣行、壞習慣;第七條:切戒借公濟私;第八條:切戒挑撥離間,瓦解集體;第十條:切忌侮辱尊長,欺凌孤寡——這幾條訓誡,對於公職人員來說,仍有較強現實意義。

這與當前中央所強調的反腐倡廉,其實是一脈相承的。和平時期,需要大力弘揚主旋律,需要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需要全體中國人愛崗敬業、樂作奉獻。我的族人和親屬,無論是將軍、博士、億萬富翁,還是農民、職員、普通百姓,他們安分守己,走在擁擠的人羣中,也許並不顯眼。但是,該爲國家挺身而出時,沒有人甘做縮頭烏龜。我想,“中國夢”的實現,也許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

這篇文章,有些凌亂。沒有認認真真寫電影觀後感,沒有認認真真寫父親。我也不是太清楚真正想寫的是什麼。父親的一幅畫作忽然浮現我的腦海:山水間,松樹傲然挺立。畫作兩邊是對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這的確是父親的真實寫照。

做人做事有原則,該怎樣就怎樣吧。

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 篇2

星期四,我看了一個經典紅色影片《高山下的花環》,講述了革命戰爭的故事。

連隊的一位指導員拿上一個花環,獻給了可敬可愛的連長。記者採訪指導員,指導員回憶起當時的場景:

當時,連長吳三喜把指導員介紹給其他軍人,並讓他擔任指導員。有一天,指導員浪費糧食,把一個雪白雪白、乾乾淨淨的香饅頭扔進了水溝,連長全體教罵了所有軍人:不能浪費糧食,要節約。解散以後指導員坦白的告訴連長,饅頭是自己扔的。後來,指導員的媽媽寄信給兒子:你們軍隊要打仗了,十分危險,你趕緊撤離軍隊吧。指導員也很想逃跑,便和連長說:“我不參加這場戰鬥了!”連長當着全體軍人的面罵了指導員,說他是膽小鬼,就知道當逃兵……指導員聽了連長的教訓後,決定參加戰鬥。

連長對所有的軍人說:“每個人不能做逃兵,要去和侵略我們中國的人抗戰到底。如果犧牲了,要讓自己的兒女當抗日英雄。”指導員聽完後,把手指頭咬出血,在布上寫了6個字——我決不當逃兵。

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許許多多的人犧牲了,連長犧牲了,副連長犧牲了,還有一些戰士也犧牲了。

最後,指導員回到了家中。把連長唯一留下的紙條遞給了連長的父母,還到墓地給連長獻了花環。

軍人是多麼的偉大,爲了百姓能過上安定的生活,勇敢地犧牲了。

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 篇3

《高山下的花環》是一部讓人難以忘懷的老電影,它在壯麗的悲劇中,熱情謳歌了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飽含着對解放軍戰士無私奉獻的讚美與歌頌。影片中描寫了普通軍人對祖國高尚的赤誠之心,塑造了像樑三喜一樣來自普通百姓的優秀的解放軍戰士,也刻畫了愛開小差的趙蒙生經歷了戰場中血與火的洗禮,最終爲戰爭的勝利立下了功勞的形象。

電影的拍攝人員也滿含真誠,電影表達手法質樸,忠於原著,男主角的扮演者呂曉禾對樑三喜的把握可以看出付出了很多心血,是用他最真誠的感情去演繹樑三喜這個中國農民最優秀的兒子的,呂曉禾把自己當成了樑三喜,我也覺得銀幕上的樑三喜就是小說中的樑三喜。

《高山下的花環》中既描寫了普通軍人對祖國無私高尚的赤城之心,同時揭露了一部分軍隊中的上層領導以權謀私、官僚作風嚴重等醜惡現象,唐國強扮演的角色趙蒙生的母親借自己的權利和影響要把自己的兒子在臨戰時從前線調走。靳開來作戰優秀,就因爲直來直去說了幾句實話得罪了上頭的領導,一直得不到升遷,卻在臨戰時“給了一個送死的官”被任命爲副連長。在戰爭最艱難的時刻,他爲了給飢渴的戰友們解渴,冒險去砍了幾捆越南人的甘蔗,不幸踩雷犧牲,就有人以違反不拿羣衆一針一線的紀律爲由,不給靳開來立功,連一塊勳章都沒有。脾氣火爆的雷軍長大罵:不給靳開來立功,天理難容!再一次感動於中國軍人關心民族命運和國家前途的情操,堅強的革命信念和偉大的獻身精神。

在新時代下,我們都應該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做有血性、有靈魂、有本事、有品德的新時代消防軍人,用自己的信仰、知識、技能守護一方平安。

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 篇4

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觀看了影片《高山下的花環》。這部影片以對越自衛反擊戰爲背景,通過一系列感人的畫面,熱情歌頌了以樑三喜、靳開來爲代表的人民子弟兵。我坐在靜靜的影院裏,銀幕上英雄的身影時時催我熱淚盈眶。當戰鬥打響後,九連連長樑三喜帶領他的戰友擔任了穿插任務。他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可是,當他們攻佔主峯後,隱藏的殘敵向他們開了槍。在生死關頭,他用自己的身軀掩護了指導員,而他卻永遠地倒下了。在那些滿腦子銅臭的人眼裏,烈士的功績似乎可以成爲換取家人榮耀的本錢,但是,他這位沂蒙老區農民的兒子,在部隊開赴前線之前給妻子的信中卻這樣寫道:“……如果我犧牲了,望你按政府的條文規定享受烈屬待遇,切切不可向組織提出半點額外萎求……國家也不富裕,我們要多想想國家的難處。”一聽着這感人肺腑的話語,怎能不令人淚流滿面啊!我不禁想起魯迅先生的一段話:“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象樑三喜這些“位卑未敢忘憂卿”的戰士,不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樑嗚?我們中華民族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爲有着英雄的人民、英雄的軍隊呀。

望着銀幕上樑三喜的高大形象,我聯想到生活中另外的一‘種人,他們幹什麼都講價錢,把人生看做一筆交易。有一位小青年眼看着一位老人掉在河裏卻無動於衷,並習於呼救的人說:“我下去救人,給多少錢?這種人和樑三喜相比,真有天壤之別!如果每個人都能象樑三喜那樣,每時每刻都想着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我們的“四化”大業還愁不能實現?電影結束了,我隨着緩緩的人流走出影院,陣陣涼風吹拂着我的面頰,樑三喜的話語久久縈繞在我的耳畔:“祖國是你的,也是我的。”我覺得這話是對我們每一個人說的。是的,祖國也是我的',我要加倍地努力學習,用我的智慧編織出最美麗的花環獻給祖國和人民,來告慰那些獻身祖國的英雄。

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 篇5

10月2日下午,根據安排,我隊全體官兵組織觀看了《高山下的花環》教育專題片。該片生動展示了戰爭情況下,戰士們爲保衛祖國做出的巨大的犧牲,啓示我們:作爲每個中國人都應牢記“中國是我的,可也是你的”這一道理。

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以對越自衛反擊戰爲背景,描述了戰爭情況下人物特點及事例,着重把鏡頭重點放在了最平凡的戰士身上,老百姓身上。影片中許多情節讓人觸動:樑大娘的三個兒子老大打鬼子死了,老二文革時被壞人整死了,老三反擊戰犧牲;將軍把自己的兒子送上戰場;老一輩農民子弟兵的戰鬥素養和奉獻精神……還有人物個性刻畫最爲鮮明的靳開來,讓我感受到了作爲一名軍營男子漢應該揹負的責任和擔當,要具備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意志,要有堅決完成任務的毅力和決心。

觀看完畢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電影中表達的情感始終打動着我,戰友情、親情、愛情,以及對國家的拳拳赤子之心,真摯而熱烈。作爲一名消防人,我們應緬懷先烈。我們要牢記保家衛國的宗旨使命,更要加強學習,築牢思想防線,講規矩,繼續發揚湘潭消防全心全意爲人民的優良傳統,綻放消防人的光芒!

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 篇6

平凡的歲月,不少平凡的英雄;崢嶸的年代,更不缺硝煙中的英魂。《高山下的花環》觀看已久,每一個鏡頭卻仍歷歷在目。它以最精簡的手筆,最樸實的鏡頭,帶我們穿越時空,看向那硝煙滾滾的時代。

面對戰爭,並非人人都生來是英雄。指導員趙蒙生也曾企圖逃避,他畏懼,他迷茫,這也正是未經歷戰爭的大多數人的寫照。可戰火與死亡不會因此消退,而是逼迫人們成長。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不少英雄都是這樣歷練而來。面對生死的離別,情同手足的兄弟犧牲,再怯懦的靈魂也會覺醒,再柔弱的羔羊也會咆哮。而放眼未來,我們雖身處和平年代,但戰爭卻並不曾遠去。我們未歷經死亡,但我們有軍人的血性;我們或許畏懼傷亡,但我們絕不退縮;我們並非生來英雄,但濃烈的硝煙終會帶給我們重生。

面對戰爭,人人又都生來是英雄。無論是心直口快的靳開來,還是無私奉獻的樑三喜,他們都在時代的洪流下被推向戰爭。每一名戰士身後都有幸福的家庭,牽掛的父母,可面對戰爭,他們都義無反顧的放下一切,衝鋒在前,以血肉之軀築起鋼鐵長城。靳開來說:“乾了這碗酒,烈士陵園見!”面對生死未卜的戰爭,爲了身後千千萬萬家燈火,無數戰士前赴後繼,用鮮血與生命將“英雄”刻印在祖國邊疆。

戰爭殘酷,卻也造就了烈士真情。面對斷水的危機,副連長靳開來冒着違反紀律的風險爲戰士砍甘蔗,也最終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正是這“生命之水”解決了連隊的燃眉之急,爲部隊的勝利鋪平了道路。面對戰爭的爆發,雷師長義無反顧的將獨子“北京”送上戰場。他才華橫溢,卻又默默奉獻,雖然年少,卻鬥志高遠。這樣優秀的`人才,並沒有擺架子,比後臺,而是紮實工作,立根基層,卻不幸犧牲在戰場。在戰爭年代裏,正是有無數像他們這樣捨己爲人、無私奉獻的革命先輩做爲中流砥柱,我們的部隊纔會在千百次戰鬥中攻堅克難,帶領全國走向勝利。

當然,英雄史詩永遠傳唱,但我們也不能忘記血與痛的教訓。趙蒙生的母親曾數次力圖調動兒子遠離戰爭;組織領導因不喜靳開來的心直口快而扣去他烈士名譽;“北京”甚至爲兩顆早已過時的臭彈而獻出自己的生命……這些我們都不能忘記。即使是在新時代的當下,這樣的情節也時有發生:位高權重的官員爲孩子“開後門”;喜歡甜言蜜語的領導厭惡真正有益的逆耳忠言;日常後勤的疏忽令戰士們在訓練中傷病百出。站在時代的浪潮前,我們更應銘記歷史,銘記這些先輩用生命換來的教訓。一支強大的軍隊,永遠是一支善於總結的軍隊,只有克服這些陋習,肅清軍隊風氣,才能使我們走的更高更遠。

身爲新時代的軍人,我們肩負祖國建設的重擔。我們或許並非生來英雄,但定要在時代的浪潮中爭當英雄。我們要將將祖國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將奉獻與拼搏記在心間。無論是在硝煙中浴血的戰士,抑或在和平時期爲國奮鬥的百姓,他們都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的力量,教會我們中國人的自豪,我們又有何理由不努力學習,刻苦訓練?牢記前人的經驗與教訓,傳承先輩的意志與精神,祖國的希望就寄託在我們身上,我們定會不負使命,砥礪前行!

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 篇7

今天我看了《高山下的花環》這部電影,剛看到題目,我就產生了疑惑,爲什麼叫高山下的花環呢?看完電影,我終於明白了,原來在高高的山腳下,駐紮着一個部隊,旁邊埋葬着犧牲的烈士們,每個烈士的陵墓上都放着大大的花環。因爲正好處於高山腳下,所以高山下的花環。

整個故事講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解放軍第九連的戰士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連長樑三喜和副連長靳開來在戰場上英勇犧牲,以及犧牲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連長生前家境貧寒,他的妻子和娘來悼念他的時候,不捨得坐汽車,走了10天10夜纔到軍營。他們到了部隊不僅是爲了來悼念樑三喜,也是爲了能完成他的遺願,還清債務。他們拿出了撫卹金,賣了家裏唯一一頭豬,才攢足了620元,終於將債務還清。他們這種誠實、有責任、有擔當的精神使我感動。

故事中,最令我感動的情節是,副連長因爲當時戰士們沒有水喝,有的渴暈了,有的渴死了,他再也看不下去,去下面農人們種的甘蔗田裏,採甘蔗給大家吃,可是在回來的路上,不幸踩中地雷,身負重傷,可是當被戰士們揹回來,奄奄一息的時候,他還在說,快點給戰士們吃甘蔗吧。他當時沒有顧得上自己,只是想着戰士們,他說完就犧牲。副連長捨身爲人的精神名垂千古。

這部電影不僅情節感人,它的意義更是深刻。從這部電影中我知道了,戰爭是殘酷的,我們要珍愛和平、珍惜烈士們爲我們打下的和平世界。將來爲祖國的繁榮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 篇8

這是一部感人肺腑的電影,它是由原三連的指導員趙蒙生口述的而寫成的。總的來說,算得上是一個在那硝煙瀰漫的年代的悲劇,但它在壯麗的悲劇中,熱情謳歌了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飽含着對解放軍戰士無私奉獻的讚美與歌頌。掩卷回味,我好像也到了那硝煙瀰漫的戰場上。透過那濃濃的戰火,我看到了一個個最可愛的英雄,他們那樣光彩高大:連長樑三喜無私奉獻,捨己爲人;副連長靳開來豪爽大度,身先士卒;戰士薛凱華胸懷大志,才華過人;軍長“雷神爺”嫉惡如仇,一身正氣;愛開小差的趙蒙生經歷了戰場中血與火的洗禮,最終爲戰爭的勝利立下了大功。

連長樑三喜,他是文章悲劇的一個典型代表,他的形象中滲透着農民的簡樸與無奈,在那樣一個環境中,他能以身作則的做到勤儉節約,並不爲他人所動,那種無私無畏,確實也夠苛刻,也怪不得會有人反對他。可是當看到他所留下的欠款單時,那種感動確實油然而生的。試問,有幾人能做到在自己生命的盡頭,還能記得自己所欠的債,並叮囑自己的家人無論如何也要幫自己還上呢?

當我看到連長樑三喜那封遺書時,我的淚水再也忍不住流了下來,你聽他說:“秀:我除了給你留下一張帳單外,沒有任何遺產留給你。幾身軍裝,摸爬滾打全破舊了,唯有一件新大衣……”你再聽他說:“人窮志不能短。再說我們的國家也不富,我們應多想想國家的難處!”都說“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可這封家書,價值何止萬金?

豪爽大度的副連長靳開來,先不說其他的事蹟,就最後,他爲了全連戰士的生死而身先士卒到甘蔗地去取水而被炸死的一幕,也是催人淚下的,也許很多人會想那些連部的長官一樣,認爲他死得不值,甚至是違反了八大紀律,可是,試問,如果沒有那生命之水,又怎會有戰士們的生還?又怎會有後面戰爭的勝利?這樣的人卻連一個勳章也沒有,怪不得趙蒙生他們會不甘心,如果換作是我也會打抱不平的!

戰士“北京”,也就是軍長“雷神爺”的兒子,怎麼說呢這個人,他沒有像其他紈絝子弟一樣,仗着老子的勢力,在部隊不幹正經事,相反他是一個很有才華、卻也沒有架子、默默奉獻的人,怎麼看怎麼讓人喜歡,可是結局卻也是很慘的。

歲月悠悠,歷史的長河奔騰不息。昨天,歷史中的英雄可歌可泣,永垂不朽。今天的和平年代裏,也有無數的英雄爲國獻身。他們用自己的血淚和身軀,推起來中華民族的根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正是無數烈士乃至更多中華民族兒女用鮮血和汗水換來的嗎?這無數的英雄事蹟給我們鼓舞,給我們力量,教我們奮發,催人上進,使我們懂得了做人的尊嚴,懂得了如何做一個合格的軍人!作爲一個新中國的消防戰士,我們只有更加努力奮鬥,苦練業務技能,精進業務理論知識,才能更好的爲國家和人民貢獻出自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