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電影《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1000字(多篇)

觀後感3.08W

電影《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1000字(多篇)

紅色影片《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 篇一

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觀看了影片《高山下的花環》。這部影片以對越自衛反擊戰爲背景,通過一系列感人的畫面,熱情歌頌了以樑三喜、靳開來爲代表的人民子弟兵。我坐在靜靜的影院裏,銀幕上英雄的身影時時催我熱淚盈眶。當戰鬥打響後,九連連長樑三喜帶領他的戰友擔任了穿插任務。他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可是,當他們攻佔主峯後,隱藏的殘敵向他們開了槍。在生死關頭,他用自己的身軀掩護了指導員,而他卻永遠地倒下了。在那些滿腦子銅臭的人眼裏,烈士的功績似乎可以成爲換取家人榮耀的本錢,但是,他這位沂蒙老區農民的兒子,在部隊開赴前線之前給妻子的信中卻這樣寫道:“·…“如果我犧牲了,望你按政府的條文規定享受烈屬待遇,切切不可向組織提出半點額外萎求。

……國家也不富裕,我們要多想想國家的難處:”一聽着這感人肺腑的話語,怎能不令人淚流滿面啊!我不禁想起魯迅先生的一段話:“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象樑三喜這些“位卑未敢忘憂卿”的戰士,不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樑嗚?我們中華民族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爲有着英雄的人民、英雄的軍隊呀。

望着銀幕上樑三喜的高大形象,我聯想到生活中另外的一‘種人,他們幹什麼都講價錢,把人生看做一筆交易。有一位小青年眼看着一位老人掉在河裏卻無動於衷,並習於呼救的人說:“我下去救人,給多少錢?,,這種人和樑三喜相比,真有天壤之別!如果每個人都能象樑三喜那樣,每時每刻都想着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我們的“四化”大業還愁不能實現?電影結束了,我隨着緩緩的人流走出影院,陣陣涼風吹拂着我的面頰,樑三喜的話語久久縈繞在我的耳畔:“祖國是你的,也是我的。”我覺得這話是對我們每一個人說的。是的,祖國也是我的,我要加倍地努力學習,用我的智慧編織出最美麗的花環獻給祖國和人民,來告慰那些獻身祖國的英雄。

紅色影片《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 篇二

今天我看了《高山下的花環》這部電影,剛看到題目,我就產生了疑惑,爲什麼叫高山下的花環呢?看完電影,我終於明白了,原來在高高的山腳下,駐紮着一個部隊,旁邊埋葬着犧牲的烈士們,每個烈士的陵墓上都放着大大的花環。因爲正好處於高山腳下,所以高山下的花環。

整個故事講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解放軍第九連的戰士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連長樑三喜和副連長靳開來在戰場上英勇犧牲,以及犧牲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連長生前家境貧寒,他的妻子和娘來悼念他的時候,不捨得坐汽車,走了10天10夜纔到軍營。他們到了部隊不僅是爲了來悼念樑三喜,也是爲了能完成他的遺願,還清債務。他們拿出了撫卹金,賣了家裏唯一一頭豬,才攢足了620元,終於將債務還清。他們這種誠實、有責任、有擔當的精神使我感動。

故事中,最令我感動的情節是,副連長因爲當時戰士們沒有水喝,有的渴暈了,有的渴死了,他再也看不下去,去下面農人們種的甘蔗田裏,採甘蔗給大家吃,可是在回來的路上,不幸踩中地雷,身負重傷,可是當被戰士們揹回來,奄奄一息的時候,他還在說,快點給戰士們吃甘蔗吧。他當時沒有顧得上自己,只是想着戰士們,他說完就犧牲。副連長捨身爲人的精神名垂千古。

這部電影不僅情節感人,它的意義更是深刻。從這部電影中我知道了,戰爭是殘酷的,我們要珍愛和平、珍惜烈士們爲我們打下的和平世界。將來爲祖國的繁榮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紅色影片《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 篇三

平凡的歲月,不少平凡的英雄;崢嶸的年代,更不缺硝煙中的英魂。《高山下的花環》觀看已久,每一個鏡頭卻仍歷歷在目。它以最精簡的手筆,最樸實的鏡頭,帶我們穿越時空,看向那硝煙滾滾的時代。

面對戰爭,並非人人都生來是英雄。指導員趙蒙生也曾企圖逃避,他畏懼,他迷茫,這也正是未經歷戰爭的大多數人的寫照。可戰火與死亡不會因此消退,而是逼迫人們成長。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不少英雄都是這樣歷練而來。面對生死的離別,情同手足的兄弟犧牲,再怯懦的靈魂也會覺醒,再柔弱的羔羊也會咆哮。而放眼未來,我們雖身處和平年代,但戰爭卻並不曾遠去。我們未歷經死亡,但我們有軍人的血性;我們或許畏懼傷亡,但我們絕不退縮;我們並非生來英雄,但濃烈的硝煙終會帶給我們重生。

面對戰爭,人人又都生來是英雄。無論是心直口快的靳開來,還是無私奉獻的樑三喜,他們都在時代的洪流下被推向戰爭。每一名戰士身後都有幸福的家庭,牽掛的父母,可面對戰爭,他們都義無反顧的放下一切,衝鋒在前,以血肉之軀築起鋼鐵長城。靳開來說:“乾了這碗酒,烈士陵園見!”面對生死未卜的戰爭,爲了身後千千萬萬家燈火,無數戰士前赴後繼,用鮮血與生命將“英雄”刻印在祖國邊疆。

戰爭殘酷,卻也造就了烈士真情。面對斷水的危機,副連長靳開來冒着違反紀律的風險爲戰士砍甘蔗,也最終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正是這“生命之水”解決了連隊的燃眉之急,爲部隊的勝利鋪平了道路。面對戰爭的爆發,雷師長義無反顧的將獨子“北京”送上戰場。他才華橫溢,卻又默默奉獻,雖然年少,卻鬥志高遠。這樣優秀的人才,並沒有擺架子,比後臺,而是紮實工作,立根基層,卻不幸犧牲在戰場。在戰爭年代裏,正是有無數像他們這樣捨己爲人、無私奉獻的革命先輩做爲中流砥柱,我們的部隊纔會在千百次戰鬥中攻堅克難,帶領全國走向勝利。

當然,英雄史詩永遠傳唱,但我們也不能忘記血與痛的教訓。趙蒙生的母親曾數次力圖調動兒子遠離戰爭;組織領導因不喜靳開來的心直口快而扣去他烈士名譽;“北京”甚至爲兩顆早已過時的。臭彈而獻出自己的生命…這些我們都不能忘記。即使是在新時代的當下,這樣的情節也時有發生:位高權重的官員爲孩子“開後門”;喜歡甜言蜜語的領導厭惡真正有益的逆耳忠言;日常後勤的疏忽令戰士們在訓練中傷病百出。站在時代的浪潮前,我們更應銘記歷史,銘記這些先輩用生命換來的教訓。一支強大的軍隊,永遠是一支善於總結的軍隊,只有克服這些陋習,肅清軍隊風氣,才能使我們走的更高更遠。

身爲新時代的軍人,我們肩負祖國建設的重擔。我們或許並非生來英雄,但定要在時代的浪潮中爭當英雄。我們要將將祖國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將奉獻與拼搏記在心間。無論是在硝煙中浴血的戰士,抑或在和平時期爲國奮鬥的百姓,他們都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的力量,教會我們中國人的自豪,我們又有何理由不努力學習,刻苦訓練?牢記前人的經驗與教訓,傳承先輩的意志與精神,祖國的希望就寄託在我們身上,我們定會不負使命,砥礪前行!

紅色影片《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 篇四

也許,人到了一定年紀,便喜歡懷舊。最近,由於紀念父親去世20週年的原因,到南寧書城買了《高山下的花環》DVD,再看一遍,流了淚。多年沒有好好流過眼淚了。第一次看電影《高山下的花環》,應該是在國小。百度一下,該片於1984年開始放映。掐指算來,30年已過去。

父親參加了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那時,父親在前線;母親帶着我,在廣東某部隊隨軍生活。依稀記得,戰爭期間,母親不時和我到軍部,千方百計探聽前方情況。當然,一同前往的,還有不少家屬。大家緊張、焦急、憂慮,生怕聽到自己的親人犧牲或負傷的消息,氛圍令人窒息,似乎可以聽到急促的心跳聲。有家屬扛不住壓力,突然就哽咽,突然就捂住臉,突然就痛哭。一幫人便陪着抹眼淚。也有堅強的,但緊鎖眉頭、神情嚴肅的樣子,令我銘記至今。從小經歷過這些情景,使我具有較強的抗壓能力,至今面對許多別人認爲是“很大事情”時,都能夠從容淡定。工作中如此,生活中如此。

父親好好地從戰場上凱旋歸來了。16年過後,也就是1995年4月22日,父親去世。那時,我參加工作不到一年。家庭的變故,母親和我、妹妹着實茫然無策許久。

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中,樑三喜、靳開來等同志爲祖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的親人,不向國家多索取一分一毫。我流着淚想,如果僅是期盼着軍功章和豐厚的獎金,他們會那麼勇敢地、那麼義無反顧地奔赴戰場嗎?如果沒有對國家、對人民的深厚感情,他們是絕對不會扛槍上戰場的!

2007年,家族重修族譜,明確了十條家規祖訓,其中第一條就是“熱愛祖國,響應祖國號召,依法履行應盡義務,完納應交課稅”。我的族人和親屬,參加了抗日戰爭、抗美援朝、對越自衛還擊戰,保家衛國,不怕流血犧牲。此外,第六條:務正業,戒劣行、壞習慣;第七條:切戒借公濟私、貪污腐化;第八條:切戒挑撥離間,瓦解集體;第十條:切忌侮辱尊長,欺凌孤寡——這幾條訓誡,對於公職人員來說,仍有較強現實意義。

這與當前中央所強調的反腐倡廉,其實是一脈相承的。和平時期,需要大力弘揚主旋律,需要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需要全體中國人愛崗敬業、樂作奉獻。我的族人和親屬,無論是將軍、博士、億萬富翁,還是農民、職員、普通百姓,他們安分守己,走在擁擠的人羣中,也許並不顯眼。但是,該爲國家挺身而出時,沒有人甘做縮頭烏龜。我想,“中國夢”的實現,也許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

紅色影片《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 篇五

10月2日下午,根據安排,我隊全體官兵組織觀看了《高山下的花環》教育專題片。該片生動展示了戰爭情況下,戰士們爲保衛祖國做出的巨大的犧牲,啓示我們:作爲每個中國人都應牢記“中國是我的,可也是你的”這一道理。

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以對越自衛反擊戰爲背景,描述了戰爭情況下人物特點及事例,着重把鏡頭重點放在了最平凡的戰士身上,老百姓身上。影片中許多情節讓人觸動:樑大娘的三個兒子老大打鬼子死了,老二文革時被壞人整死了,老三反擊戰犧牲;將軍把自己的兒子送上戰場;老一輩農民子弟兵的戰鬥素養和奉獻精神……還有人物個性刻畫最爲鮮明的靳開來,讓我感受到了作爲一名軍營男子漢應該揹負的責任和擔當,要具備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意志,要有堅決完成任務的毅力和決心。

觀看完畢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電影中表達的情感始終打動着我,戰友情、親情、愛情,以及對國家的拳拳赤子之心,真摯而熱烈。作爲一名消防人,我們應緬懷先烈。我們要牢記保家衛國的宗旨使命,更要加強學習,築牢思想防線,講規矩,繼續發揚湘潭消防全心全意爲人民的優良傳統,綻放消防人的光芒!

電影《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1000字 篇六

故事發生在1979年,中越邊境老山前線……中國對越南自衛還擊戰,故事講述部隊建設的不正之風和連長樑三喜這樣的英雄人物形象,類似的電影很少,這部片子小時候沒看懂,現在找出來看看覺得很有意思。

片中很少涉及戰爭場面,很少描述戰爭過程。這場戰役打得非常苦,有很多原因……文革過後軍事設施軍刷裝備嚴重老化,落後,老一代指揮員指揮水平停留在人民戰爭理論上,解放軍自1962年和印度幹過一戰後未有任何軍事行動……所以這場戰役打得非常辛苦,僅僅慘勝而已。官方稱我方犧牲和失蹤人數8500,受傷2.5萬,至於真正多少數字我也不知道。這場戰役對倆國在軍事,政治有深遠的影響,戰爭過後,越南國力極速下降,至今仍將中國視爲有軍事威脅的第一大國!中國在此戰過後也認清自己軍事上不足,時任軍委主席的鄧小平爲此命令裁軍100萬,提高和發展軍事,把錢花在刀刃上,打造一支現代化的國防軍隊。

《高山下的花環》於1984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爲什麼不是八一電影製片廠呢?軍隊題材就該軍隊的製片廠來拍攝嗎?原來原劇本作家李存葆一再要求不能修改劇本,保持劇本的原創性,就是要揭露軍隊裏的不正之風,這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是了不得的事情。上海電影製片廠一直競爭不過北京電影製片廠和八一電影製片廠,這一回鉚足了勁,專門請了謝晉導遊來導這部片子。

謝晉者誰也?(這名字好耳熟啊,在明朝朱棣時期有過這麼一個人叫解縉,是《永樂大典》的總編纂。這名字取得好,在不同時期都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人物。不說了,跑題了。)在當時導過《芙蓉鎮》、《牧馬人》、《南征北戰》等等,全部都是當時獲獎作品!謝晉來導《高山下的花環》,李存葆放心了、上影放心了——果然此片上映以後引起社會各界極大發響,一位在自衛反擊戰中獲得一等功的戰士把一等功勳章寄給謝晉說,謝導,你導的影片導得太好了,這部片子真實反應了我們部隊作戰的真實情況,把我們戰士的無私奉獻,不怕死,堅韌、勇敢、善良的品質演活了,這塊勳章非你莫屬!後來謝晉一直很珍惜的保存這塊勳章。《高山下的花環》由此橫掃了金雞獎、百花獎等獎項!

《高山下的花環》感動了當時八十年代的人,曾經有一句口號誰是八十年代最可愛的人,中國士兵是八十年代最可愛的人——他們把青春和生命獻給祖國。他們浴血奮戰,藏身在潮溼、悶熱的貓耳洞裏,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爲國家打響自衛反擊。儘管戰爭目標沒有達到,中越邊境還是沒有詳細劃分,邊境還是不安寧,可是歷史的意義永遠沒有結束…………

紅色影片《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 篇七

星期四,我看了一個經典紅色影片《高山下的花環》,講述了革命戰爭的故事。

連隊的一位指導員拿上一個花環,獻給了可敬可愛的連長。記者採訪指導員,指導員回憶起當時的場景:

當時,連長吳三喜把指導員介紹給其他軍人,並讓他擔任指導員。有一天,指導員浪費糧食,把一個雪白雪白、乾乾淨淨的香饅頭扔進了水溝,連長全體教罵了所有軍人:不能浪費糧食,要節約。解散以後指導員坦白的告訴連長,饅頭是自己扔的。後來,指導員的媽媽寄信給兒子:你們軍隊要打仗了,十分危險,你趕緊撤離軍隊吧。指導員也很想逃跑,便和連長說:“我不參加這場戰鬥了!”連長當着全體軍人的面罵了指導員,說他是膽小鬼,就知道當逃兵……指導員聽了連長的教訓後,決定參加戰鬥。

連長對所有的軍人說:“每個人不能做逃兵,要去和侵略我們中國的人抗戰到底。如果犧牲了,要讓自己的兒女當抗日英雄。”指導員聽完後,把手指頭咬出血,在布上寫了6個字——我決不當逃兵。

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許許多多的人犧牲了,連長犧牲了,副連長犧牲了,還有一些戰士也犧牲了。

最後,指導員回到了家中。把連長唯一留下的紙條遞給了連長的父母,還到墓地給連長獻了花環。

軍人是多麼的偉大,爲了百姓能過上安定的生活,勇敢地犧牲了。

《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900字 篇八

也許,人到了一定年紀,便喜歡懷舊。周未,從網上下載了一部80年代的老電影《高山下的花環》,這部電影和小說都是非常有影響力的。由於種種原因,電影一直沒看過,小說只是看過片斷,記憶裏只有樑三喜、趙蒙生、靳開來、小北京幾個名字和部分情節。

這是第一次完整的看這部影片,電影充滿了崇高的革命精神和氣節,真實地反映了我軍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偉大愛國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氣慨,展現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激動人心。

看電影,我流了淚,我記憶中還沒有因爲看電影電視而流眼淚的,這次我真得流淚了,是被樑母、樑妻、靳妻、靳兒、小金、金父而感動的,樸實的話語、純樸的舉動,不向國家多索取一分一毫,體現了普通的老百姓的無私奉獻和純正高潔。是被樑三喜、靳開來、雷軍長而感動,正是因爲有這樣的愛崗敬業、不怕犧牲、心繫祖國、關愛他人的革命軍人,我們纔有今天幸福、安寧的生活。

也許是因爲自己也有過20年軍旅的生涯,對樑三喜一心爲工作、真心愛護戰友,以及對雷軍長剛正不阿、敢於說不的情節,自己深有體會的緣故吧!感覺影片塑造得非常真實。特別是樑三喜,他知道自己可能會犧牲,於是在臨戰前的一封家信裏,叮囑妻子,一定要設法還清自己的欠款。這充分展示了他的無私情感和高尚情操。這樣的一封家書,怎能不讓人熱淚盈眶、掩面而泣?軍長的兒子在連隊當兵,居然沒人知道。軍長要求,絕不能借宣傳兒子而吹捧他。軍長知道了有那麼多從農村入伍的烈士留下了欠帳單後,說要向黨中央報告。軍長正義凜然地要爲英勇作戰而受壓制的靳開來鳴不平,說“不給靳開來立功,天理難容”。這種敢說、敢做、敢當、不搞特殊的幹部,值得我們現在的黨員幹部學習。

樑母有句臺詞,“你是個軍長,你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前線上,犧牲了,我哪怕就只看到了這一個,我總算是看到了,好啊!好啊!中國能興旺啊!”純樸善良的老人,說不出毫言壯語,但這幾句很普通的話,說出了老人家對黨、對國家的信任和期望。

當前,我們進入了新時代,正在實現偉大夢想、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需要樑三喜、靳開來、雷軍長這樣有堅強革命信念和偉大獻身精神的共產黨員,更需要樑妻、樑母、金父這樣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的普通羣衆,既要大力宣揚先進、弘揚正能量,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更要大力懲治腐敗、糾正“四風”,塑造風清氣正勁足的社會良好氛圍,只要人人都獻出愛、人人都心向黨,“中國夢”就會實現。

紅色影片《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 篇九

在我幼年和少年的十年之間,中國被迫進行了兩次戰爭,一次是1969年、針對蘇聯的珍寶島戰爭,一次是1979年開始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只是,前一場戰爭規模小,時間短,後一場戰爭規模大,時間長。

今天,又看了一遍反映對越南戰爭的電影《高山下的花環》,我再一次落淚了。也記不起這是第幾次爲它流淚了。是的,這部電影是很老很老,老得和我以前那個八十歲奶奶一樣(雖然第一次看他的時候,我只有十九歲)。可是,觀衆的留言卻是很新很新的,新得就像是剛剛竣工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一樣。

583條評論無法一一寫出來的。這裏讓我隨便摘抄一些評論吧。

“其實我們就要這種電影,能樸實無華的表現人物的喜怒哀樂,這恰恰是現在一些導演最求的金錢在上的表演藝術無法企及的。”“看着哭着,哭着看着。不由得使我想起了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是那些爲了祖國而犧牲的軍人,他們就是最可愛的人!”“一個不敬仰英雄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緬懷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英烈!強烈建議各大院線重新播放此片!!”,“這部影片比現在任何抗日神劇都好,爲什麼不放呢?84萬的點擊量,與韓劇的千萬點擊量相比,呵。當人們人忘記了戰爭,它就會來臨。”“精品應多播多放;爲何各大電視臺盡播些垃圾劇,應多播些正能量的影視劇,向最可愛的人敬禮!”,“流着眼淚看完這片子,萬分感慨。向烈士致敬!”,“這個電影以前沒看過,現在一看,比現在拍的打仗片好多了,也真實多了,這電影也不像樣板戲,很深刻的刻畫了人性,很好的電影啊!”,“做爲軍人我是流着眼淚看完後半截片子的。”“我哭了,看一遍哭一回。不要忘了這些爲國捐軀的英烈!”“看一次留一次淚,這就是中國軍人的風彩,現在那些編劇導演不好好去在真實的歷史中去挖掘更好的題材來宣揚正能量,讓更多的人知道今天的和平與幸福的來之不易。整天弄些倒人胃口的神劇或鬧劇來糊弄觀衆。”“20多年前看這部影片時我流淚了,今天再次看這部影片時我又流淚了,兩次的眼淚有些許的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運,我是替自己流淚。流着眼淚看完了,特別是最後在樑三喜的墳前真是太感人了!”“看哭了向英雄致敬”。

這樣的電影,這樣的評價,在中國,甚至是在中國電影的歷史上都是很少的。《英雄兒女》、《上甘嶺》、《甲午海戰》固然好看,固然感動人,但是,它們相比《高山下的花環》顯得過於蒼老,所以,看過這電影的人,真的還有必要多看幾次,它能讓我們明白今天是多麼幸福;沒有看過的人,更有必要好好看看這部電影。什麼韓劇,什麼熱播劇,小資情調的,和這個處處充滿正能量的電影是無法相比的,就像是小小墳塋和泰山能夠相比嗎?和華山能相比嗎?和三清山能相比嗎?

《高山下的花環》,一部用淚水澆灌的電影,值得每一箇中國人好好看看,特別值得當今的青少年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