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老炮兒觀後感影評多篇

觀後感9.32K

老炮兒觀後感影評多篇

老炮兒整部影片講述的,或者說懷念的,正是北京男人的情懷,正是這種情懷,才讓北京這座城市在快速發展中,仍然保留着它的底蘊,仍然有那麼一些人仍舊試圖並始終努力着把這種精神、這份情懷傳遞下,因爲,精神不死,信念長存。下面是本站的小編爲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老炮兒觀後感影評

嚴格來講,這其實是一部方言電,它其中的對白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普通話。所以,電影院裏會出現一些奇妙的狀況,在北方人聽起來無比正常的兒化音和俚語搭配,卻讓另一些笑不可支。某種程度上說,他們聽着馮小剛和張涵予板着撲克臉唸叨着局氣、揍性、你們丫的時候,就如同很多人聽天津相聲,語調本身就有一種陌生化和文化想象搭配而來的天然喜感。從這個角度上講,這部看似極具商業賣相的片子,其實還是挺大膽的,因爲在這個人人都爭取用鬧劇俘獲全國觀衆的時候,管虎捯飭的這部電影,有可能因爲方言而失去一部分觀衆。北京話在《老炮兒》中其實是一個角色,而對於很多南方人來說,如果這口足夠釅的京片子沒能被充分領會,這電影就失去了一大半神韻。

不久前,徐浩峯用《師父》講述了規矩和時代變遷,某種程度上講,《老炮兒》是一個當代版的《師父》。規矩,是《老炮兒》一直提及的一個戲核兒,從這個角度來講,這部電影有一部分講的是時代變遷和人心流轉。斗轉星移之後,有些東西徒有其表地留下了,就像馮小剛每天斜腰拉胯地提籠架鳥,仍舊住在祖上留下的院子裏,借街坊一根蔥,吃鄰居一碗餃子,但實際上,這不過都是他自己營造出來的一個小小的烏托邦,他出了那個院子,一切新鮮的氣味就都撲面而來,那些霓虹璀璨又浮誇的酒吧,35塊錢一瓶的啤酒纔是這個消費主義時代的正版logo。六爺端着的範兒,走起的面兒都是自己撐着給自己看,老街坊互相給個臉而已,其他人對他其實連不屑的意思都沒有,因爲他一直是被忽略的。

六爺的真實身份不過就是個破落小店的店主,內心卻還覺得自己是個頑兒主。因爲自己的兒子捲入了麻煩,他才得以知道,當下這個時代其實也還有頑兒主存在,只不過已經改朝換代,不是他們這幫自以爲是卻窮困潦倒的老玩兒鬧了,而變成了那些非富即貴的人們。那些人彬彬有禮,出沒在廳堂和電視上,從不與人橫眉立目,但他們對人進行生殺予奪的不是刀和棍子,而是錢和權力。這一點纔是讓六爺最不適的。影片最初,有個不懂事的南方小孩找六爺問路,連招呼都不會打,六爺不樂意,但後來,他遇到了一個“懂得禮貌”的人,那個權勢方的打手問他,“我能問個路嗎?”這禮節講究得毫無差池,但最後問候他的是拳腳。你看,這就是轉變,一切都不同了,哪種是“好人”,哪種是“壞人”呢?

六爺他們小的時候,講究的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現在,即便殺人也都於無形。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裏,連混混兒都迭代了。以前的規矩,無非混雜着一點對於人心的敬畏和蠻力的比拼,現在的規矩,更多的構架在實用主義的基礎上。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以前的規矩像個笑話,抱持着老規矩的人更像個笑話。在那座停放着豪車的改裝車間裏,打雜一氣之後,張涵予哭着對馮小剛說,“咱什麼時候受過這個,真憋屈。”是啊,這不是你們的時代了。人最無法言說的痛苦有兩個:心有餘力不足和生不逢時。這兩個,六爺趕在一起了。他爬在許晴身上,突然就不行了,他用自己的辦法想鏟事兒,突然也不行了。他成了個廢人——生理意義上和社會意義上都是。但他有自己的尊嚴,也有維護尊嚴的方式,所以,這電影的下半段,變成了一個男人重新尋回尊嚴的故事。

這樣一來,一旦當執拗變成了執着,那些只有他們老哥兒幾個還相信的規矩,就成了一種信仰。最後,馮小剛在冰湖上扛着軍刀衝上去的戲,爲什麼能如此打動人?就是因爲信仰。六爺爲了信仰,把命送了。這在一個實用主義的時代裏,像個神話般令人感佩。中國大銀幕的電影裏幾乎沒有信仰的位置,《老炮兒》讓我們看到了一種中國特有的、世俗化的信仰。

除了規矩和時代劇變。這電影還講了父子,兩代人的失散與和解。六爺經歷過一次父權的崩塌,他尋找兒子,並且企圖與兒子和解,是對父權的重建。只不過,後來重建的父親身份與之前有了本質區別。之前,他一直以父之名行控制之實,後來,他還原了父親本來的應有意義。 這電影發展到後來,由一件年輕男孩兒間的糾紛演化出了另一件事,如果說前一件是作爲父親六爺替兒子解圍,重建了家庭意義上的父權系統,那麼後面的一件,就把父權擴大化了,變成了某種帶有正義感的東西。就像馮小剛說的,“小老百姓,有些事,也得辦。”當然,這是馮小剛的火候兒掐得好,管虎在這個時候也按捺住了沒把煽情的音樂推起來,所以,聽着就很像個樣子,他沒說什麼公民意識的話,只是說了一句平民意識的話。其實這挺有意思。中國銀幕上的英雄雖然脫離了高大全,但也沒有幾個真正像樣的痞子英雄式的人物。更遑論那種特別貼閤中國現實的,亦正亦邪,半黑半白的人物。比如勞倫斯-布洛克小說裏的那種硬漢偵探是一種特別有趣的大都會產物,這些男人沉默、冷酷、把事憋在心裏,殼子堅硬,內心柔軟,這種形象,在中國,翻譯過來,就是六爺的這個樣子,講究、局氣、有外面兒。他有他自己的規矩和底線,比如,看見裝瞎子要飯的,他也不拆穿,還跟人家逗悶子,看見小偷,教育一聲拿錢走人可以,證件給人家寄回去,要懂得盜亦有道。但是他的底線又始終在那裏擺着,有時候甚至比很多看似善良的人高出很多,比如,看着有人跳樓,那些看似體面卻內心猥瑣的人,都起鬨,只有他義憤填膺。六爺一直熱愛念叨着“好人”和“壞人”,在這個時代裏,仍然用這樣古樸的方式區分周遭的人,本身就是一種純真。他有一種小心翼翼隱藏的、生怕別人窺見的、本能的善良,只不過他不好意思直接表達柔軟,他只懂得用一種爺們的方式泄露這些。

這電影不是沒有問題,最大的問題,其實是許晴。這個演員有一種揮之不去的嬌嗔感。她並不是六爺口中的那種“有靈氣兒的北京丫頭”的典型。她在戲中散亂着頭髮,斜着眼睛說話,也沒能讓自己變成一個真正徐娘半老的北京大妞。她確實太讓人齣戲了,她的形象和氣質就與衚衕兒無關。對於兩個小鮮肉來說,這次使用其實是一種聰明的實驗。吳亦凡自不必說,他飾演的角色即便浮誇一些也能講得通,李易峯的口音已經修煉了很多,但還差着一些東西,也算過得去。其實,從《闖入者》票房慘淡,王小帥發牢騷開始,就有人提出過這樣的建議,他們說,如果那些年輕人的角色,讓鹿晗、李易峯等人出演,會對票房產生怎樣的結果,又會對電影有怎樣的損害。不可否認,管虎這樣選角,肯定有商業策略的考量,但這一次實驗的結果基本是加分的。

總體而言,《老炮兒》真是一部近年來的驚喜之作。管虎用另外的角度和呈現方式描摹了對一座城池、一個時代、一羣人心的改變。如果說賈樟柯的《山河故人》中,有一種濃稠的雄渾,人們的命運從縣城滾滾而過直奔未來的大洋彼岸,那麼《老炮兒》則只在一座城市中,同樣寫盡了無法言說的滄桑。

這是一部到處充斥着菸頭和髒話的電影。有的時候,髒話是一種對對方的羞辱,有的時候,是一種語氣,《老炮兒》中的髒話屬於後者。這幫老爺們一嘴一個你丫,我操,其實都是用髒話鞏固着自己不斷流逝的荷爾蒙和漸漸散失的自信心。可能也是因爲領會到了這層意思,再加上某些大咖的影響力,這一切都沒有被剪掉,這真是萬幸。不然,這電影的對白一旦文縐縐起來,也就徹底沒了意義。

直接點說吧,中國有一種考察好電影的標準,就是看結尾是否要加一段和電影氣質完全不搭的、故意的“明亮的尾巴”,如果有,那麼說明這部電影的正片部分足以令人稱道,以至於不加那個尾巴都無法過審。所以,我們沒必要苛求最後那一小段東西。在我們自己內心的剪輯版本中,六爺死於冰湖上,電影就已經結束了。

當六爺的肉身死於冰湖以前,他其實釋放過自己一次。他在輔路上蹬着自行車,看到了那隻逃竄出來的鴕鳥。在北京的清晨,這一幕充滿了特有的北京式魔幻現實色彩。這個炫耀財富的另類寵物,奔逃出了四合院圍攏的籠子,卻註定被人俘獲在現代化的環路上。這命運就像六爺一樣,他決定從自己後海的院子裏奔逃出來,重新尋找尊嚴和內心的安穩,但註定逃不過劫數。

 老炮兒觀後感影評

養一八哥,顧一小窩,溜冰聽書,在衚衕裏瞎轉悠,個性所致總愛管管閒事,冒出來奉勸小偷拿了錢好歹也把證件給人家寄回去,小販犯了事,牛氣的警察來了,冒出來湊了錢講了理端平了擺一道,兄弟進了牢窩東拼西湊努力給贖出來,一件皮衣,一副臭臉,一口京腔,其貌不揚,氣勢凌人,有理講理,重情重義,曾經名鎮江湖、街坊鄰居都會尊他一聲六爺的一老炮兒,本來清閒得很的六爺卻因爲兒子惹出來的那點事,不得不從陳舊市井的衚衕裏走出來,深入早已面目全非的現代江湖,不再講規矩,權利當道,沒了義氣,多了瘴氣,爲了親兒子六爺懷揣着他那套執着有理的價值觀趟進了渾水之中,結局冥冥中早已註定,但憑藉着執拗的精氣神和堅定的信念六爺爭了口氣。

六爺的兒子曉波碰了飆車富二代小飛的女友,又劃了他法拉利的豪車,被這羣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兔崽子抓了,老爹六爺四處打聽順藤摸瓜找到後,和小飛談了條件,湊錢換曉波,幸得相好話匣子相助,不料婁子越捅越大,兄弟燈罩好心辦了壞事,六爺提了規矩一星期後相約PK,曉波被救出,六爺心臟告急,本以爲這事就這麼了了,沒想到麻煩又找上了門,因爲一張見不得人的賬單,六爺和曉波被圍攻,氣急敗壞講道義死磕規矩的六爺決定扛起軍刀再拼死幹一回。最後在竇鵬悲壯凝重的配樂中,看着六爺舉着軍刀憋着心氣揣着那股子寧死不屈的幹勁倒在冰湖上時,面對這意料之中的結果,就像身後那羣淚眼婆娑操着傢伙準備幹架的老哥們一樣,滿滿的不忍和心酸。

可以說父子關係是這片的主心骨,因爲當年六爺的辜負和不負責,造成爺倆間有了很大的隔閡和間隙,兩人基本沒怎麼相處和交流過,從舊江湖裏混出來的老炮兒,六爺骨子裏流着的就是大男子主義的剛硬血液,對兒子懷有虧欠,關係劍拔弩張沒法多加干涉,任由他放縱生活,愛藏着掖着對兒子的關愛也從不搬到檯面上來做來說,只會囔着“六哥”的八哥也就成了六爺對兒子唯一的精神寄託,兩人一見面好話沒幾句,火星撞地球的火爆場面又炸開了鍋,直到這次綁架後兩人才有機會在餐館裏放下成見溝通一番,兩個火藥桶的怒火就着理此起彼伏的過度相當有意思,心中有愧的六爺最後還是被兒子的理直氣壯給壓了下去,酒後吐吐真言,騎腳踏車畫畫龍,像小時候一樣牽牽手,兩人的關係融洽了不少,兒子幫老爹擋了棍,老爹幫兒子出了頭。但子不教父之過這句至理名言,在曉波和小飛身上真是體現得再貼切不過了。

反觀小飛更悲催,有個只顧着賺黑錢的老爹,自個也只顧着坑爹,在速度與激情中找樂子,在金錢和權力搭建起的虛無江湖中自娛自樂,帶着一羣乳臭未乾囂張的毛頭小子充老大,但可以感受到缺乏家人關愛,最後一樣逃不掉被送國外獨自生活的小飛,內心是苦澀的,實際明理的他對六爺心生敬意,有過掙扎陷入頹廢的小飛拗不過老爹的勢力,他邀來六爺和他談條件講規矩,和六爺誠摯的握手,最後看着六爺不屈不饒的舉動流下男兒淚,理解他的身不由己。小飛可以算作當今社會的一個鮮明例子,一個物質上啥也不缺的富家子弟,精神層面卻有着難以彌補的缺憾,天不怕地不怕爲所欲爲的玩轉生活,造成不可預估老爹收爛攤子的後果,成爲下一個“我爸是李剛”的接班人,但重點是在小飛身上還是能讓人體會到他內心的無奈和茫然。

片中融入和穿插了很多明瞭常見的社會現象,除了之前提到過的父子關係,富二代身份,還有小飛撞人駕車逃逸,老爹找關係爲他脫罪的過往經歷;老爹肆無忌憚的賺黑錢,數字大得頓時讓六爺開了眼,純粹的直稱“壞人”;有錢人的大院裏養起了大鴕鳥顯擺,聊得都是見不得光的那些權利方面的事;看到有人跳樓同情和憐憫之心幾乎絕跡,全是站着說話不腰疼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小人;鬧心的事不少正面的情節也不能少了,找兒子時好心的六爺不管真假掏了點錢給路邊的乞討者,最後這姑娘居然奇蹟般的把錢寄給了六爺,加上那封有點畫蛇添足但少不了的舉報,不免有點多餘和刻意,卻又在情理之中,不過面對如今這愈發冷漠的社會現實還真得提倡點這種溫情和正能量,在感嘆江湖早已改頭換面之時,這片也爲觀衆提供了些許反思和感慨的空間。

現在的兄弟早沒了義氣純屬胡混,曉波被抓後,他哥們沒見個人影撇得一乾二淨,再反觀六爺的那夥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話匣子(在感情面前女人有時真夠仗義,身心奉上,不求回報,湊足了錢,關愛有加)、三兒(夠男人,有情有義,和六爺一起騎車哼歌,在車庫他對六爺說的那句憋屈的話挺讓人動容)、燈罩(有點妻管嚴的傾向,不過還是義氣第一),除了這三個知心知底的相好和哥們外,曾經混跡江湖的弟兄們都各奔東西,基本不是爲了自個家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煩惱,就是過着平凡穩定的日子,要麼就是整天想方設法的賺錢,六爺因爲湊錢、湊人幹架找過他們兩次,湊錢時,生活困難的不是藉由推辭,就是實在艱難,看不過去的六爺反倒默默留了點錢,要麼硬着頭皮在情義和生存間端平了湊了點,有錢的只想敷衍了事,後來湊人幹架寫信給他們基本都沒了迴應。

但到了生死關頭,一聽到消息個個不顧家庭,不怕老婆,放下生意,最後還是齊刷刷的聚集到了一起,雖各有各的難處和不易,但這份發自內心的仗義和情理,沒有隨着時過境遷而變得淡薄,看着挺欣慰。身爲活在衚衕裏的老炮兒,有着心氣和名頭的六爺可以時不時的冒出來調解發發善心,仗義相助見義勇爲,看不過眼的就打打嘴炮,可以挺身而出的救兒子,發揮老百姓的價值,但就像賽場上的運動員一樣,再牛逼也抵抗不過年齡和傷病的折磨,六爺也一樣,曾經自個的地盤和風光事蹟註定都會隨風散去,留下的只有一羣年過半百爲生活忙碌和煩惱的老爺們,但江湖特麼是變了,心氣特麼絕不能丟,所謂人活一口氣,精神永不棄,就像那隻擺脫不了自己的命運也要嘗試掙脫牢籠爭取自由的鴕鳥一樣,說什麼也要瀟灑痛快的在馬路上狂奔一次,最後的六爺也一樣,因爲這是生存的本能和信念。

李易峯和吳亦凡兩塊小鮮肉的加入無疑爲這部講述硬派男兒血氣和唏噓江湖更迭的電影吸引了不少青少年粉絲和廣大追星的女性同胞,爲票房一次性買了兩份八九不離十的保險。兩位演得還不錯,李易峯飾演的兒子曉波和老爹六爺在餐館交流的一段,那種針尖對麥芒氣勢和理氣間的對立、轉換非常棒,主要走星範兒的吳亦凡最後的眼淚也挺走心,不過他倆偶像光環的比重依舊很重,倒是坐我身邊的兩位菇涼本是鮮肉粉看着看着卻對脫去外套露出幹練身材的張涵予發出了果斷路轉粉的驚呼。許晴這一相好的角色雖有些嬌媚但也不算變扭,各位老戲骨看着都挺入戲。片中髒話連篇,夾帶着諸多北京方言,但一點也不會讓人反感納悶,反倒覺得有味道、氣勢足、特正宗,作爲南方人有些字詞還得看字幕纔能有所理解,不過對於從小講本地方言長大的我來說,不管外地人能否知曉其意,但在解決麻煩的時候張嘴就來底氣真足了不少。

翻看馮導異常豐富的簡歷,除了是國內讚賞夾雜着吐槽的知名編劇和著名導演外,他還有一個常被人樂道的頭銜,形象鮮明個性突出的演員,不過一般都是賣個面子撐個場子出來露個臉客串一角,但印象基本都不淺,除了那張刻骨銘心的臉,那強勢的架勢和派頭立馬就能輕而易舉的鑽進觀衆的腦袋瓜子裏,不過這次在《老炮兒》中馮導破天荒的做了回主角,憑藉自個出挑的魅力和自然的本色表演硬是搶了職業演員的飯碗,讓不少本不看好馮導演技的人頓時刮目相看,好感度一路飆升,六爺就像是爲馮導量身定做的角色,那種面對紛亂世俗現象和陰暗社會見聞的硬氣真有幾分他生活中“小鋼炮”的風采,毫不掩飾,直來直往,絕不忍讓。

 老炮兒觀後感影評

這部近期入圍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與最佳男主角提名的大熱影片《老炮兒》,着實是導演管虎與演員馮小剛的實力合作。早先在威尼斯電影節預熱,獲得國內外媒體的一致好評,外國媒體還給出了聯想到《老爺車》的高度讚譽。國內影迷們更是因爲馮小剛導演的再度變身演員,飾演一位跟自己個性相仿的北京頑主,而從對該片是又敬又愛。

在多倫多電影節期間,除了兩位年輕演員吳亦凡和李易峯的缺席,其他主創悉數到場,更是令北美首映會場上,充滿了硬漢大叔的型男氣氛。首映過程中,觀衆們幾次沉浸於緊張的劇情之中,而馮導演的出色演繹,更是令人爲之動容。這樣一部關於北京城裏“老頑主”的故事,背靠城市文化,立足人物個性,刻畫了時代變革的衝突下,小人物的命運。文藝的內容主題,商業的處理手法,可謂是兩頭討喜。

無獨有偶,今年年初日本導演北野武也有一部新作《龍三和他的七人黨》。小玄兒是9月份看《老炮兒》在先,最近纔看《龍三和他的七人黨》在後,突然對這兩部,故事背景不同,但是人物矛盾衝突十分相似的影片,產生了不一樣的看法。可以說,在看了《龍三和他的七人黨》之後,反而覺得《老炮兒》更具獨特的魅力。當然小玄兒並不是要在此類比誰更出色,而是兩部文化背景不同,人物矛盾相似,結局卻又迥然不同的故事,讓我們更有必要去深究其中的緣由。當然,這裏主要還是談談《老炮兒》裏的“六爺”。

你很難從這個花白鬍渣的中年人身上,看到往日裏,那個大人都不在的年代裏,孩子們稱王稱霸,肆意茬架的時期,這位“六爺”到底有什麼本事。而影片的開場,就是一大早,正準備出門遛鳥的“六爺”被一位年輕小哥問路的橋段。對於不禮貌的問話,六爺很是不滿,張嘴就是罵罵咧咧,一副不饒人的架勢,但是最後,還是告訴了人家怎麼走出衚衕。

這位人稱“六爺”的北京大爺,老朋友都稱他爲“六哥”,骨子裏透着:“人家不拿咱當回事兒,咱自己得拿自己當回事兒。”。北京爺們兒硬氣的態度是要堅守的,但是也絕不會在小事兒上,難爲人。那不是大老爺們兒乾的事兒,不去跟年輕人一般計較,更何況是個連路都不認識的愣頭青呢。

而撞見衚衕裏的小偷慣犯,“六爺”也是仗義執言:盜亦有道。譏諷着現如今的小偷,沒有道義,財劫了,身份證怎麼也得給人寄家去。雖然這劫財的禍事已經發生了,但是這順手的人情,“六爺”必須管,而且管的在理,管的硬氣。

 老炮兒觀後感影評

昨晚刷夜到四點,接着考了一上午試被虐得稀里嘩啦,下午看的電影。想想看半年纔看一次電影,還是寫點什麼。剛答完卷子自帶論述題風格莫怪。

首先說說老炮兒所執着的理。個人覺得這是一種和道德有部分重合、但又不同的精神要求與行爲準則。要按規矩辦事,比如小偷偷了錢包要給被害人把證件寄回,問路要叫人,當衆扇了別人耳光要被別人扇回(?),朋友有難須仗義,茬架下手要有輕重、領頭者要能控制得住,聽到看熱鬧者讓人跳下來要喝止,看到別人需要錢時能幫就幫,以及一諾千金。有些是大家心裏的公德,不做就是缺德了;有些是高於道德的要求,可能歸於交往的禮儀和教養,不照做,別人可能不至於質疑你的道德,卻會評價你“不會做人”;有些就是老炮兒混跡江湖對各行各業一些見解了,主要是凡事留有餘地,別做絕了的意頭。

電影想要描述的是這種規矩的喪失,但我覺得,隨着時代的發展,規矩在減弱,但公德仍存。張學軍問曉波除了錢和女人還圖啥,曉波說圖開心,但別人開不開心就管不着了。其實這種價值觀本身就排斥了那些“不會做人”者,交往憑興趣,自己被分到了一個和自己接受度最相近的羣體裏;在不可避免的情況下不得不與“不會做人”者打交道時,如與自身發生糾紛,大可在恰當時機言辭嚴厲地批駁幾句;如是因別人的事看不過眼,不太嚴重的事情,有心的說兩句,衆人心裏其實都有桿秤;無意的便無意吧。這不是老炮兒說的怕事,而是現代社會社會責任加重對公民個人責任的減弱。嚴重的糾紛靠警察解決(由於種種因素不能解決的不討論),各人對各人自身負責。不是每個見義勇爲者都能順利解決問題,自身不受傷害還能領到獎金與錦旗的。各人出於自己的良心做自己能做的就好(比如那個讓人別喊的女孩兒),而這個能做的衡量標準永遠在個人,而不在老炮兒。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的行爲背後有什麼故事。

然後簡單說說角色。老炮兒這個角兒對我來說還是儀式感太強。他對外人有着一套及其嚴格的規矩,對自己卻是“過的事咱不提了”。這樣的內外不統一不應當被自己內心的理所鞭撻嗎?所謂設身處地,這套被他執行了幾十年的規矩,缺乏自省與反思的磨礪必然是難以持續的,那麼這套規矩又是在什麼的支持下沿用呢?自身與外部冷酷的割裂嗎?逃避沒有用,只有人們開始談論某個話題,該話題纔有解決的可能。

小飛給我的感覺是個叛逆的中二少年,缺乏父愛與關注,崇尚俠。最後他流淚的一幕大概是全劇的昇華,老炮兒精神的延續。雖然我個人覺得,要讓一個人懂事何必經歷這麼戲劇化的結果,斷絕經濟來源好好看管上兩年學工作兩年,自己吃過苦就知道社會現實了。當然放出吃苦的前提是根要正了,而我並不覺得老炮兒精神起到了正根的作用(看看曉波)。

曉波最後對着鳥籠的一笑讓我覺得非常惶恐。老炮兒不在了,曉波開始了新生活,開着酒吧養着鳥笑得無比明媚。一切似乎都被遺忘了,大波折沒有在他眼中留下任何沉澱。

再說說演員。馮小剛和張涵予兩位渾身是戲,導演的意圖通過二位的細節展現得淋漓盡至,兩人對戲的時候簡直看到爽得飛起,不多言。吳亦凡感覺被導演開了掛掌管了一個代表劇情走線的角色,於是我們看到他從狂霸酷炫拽到乖巧而順服,從頭帥到尾,表情和動作都還不錯,但仍沒有到行雲流水的地步。李易峯給我的印象就很淡薄了,沒有特別精彩的地方(喝酒拍桌那段本來應該是個爆點的,但戲感還是不夠),不過除了最後一幕的自帶偶像劇畫風一笑出戲(不知是不是角色要求),別的都還好。張一山(沒認錯?)很自然。

作爲一部方言大片兒,吳李二人沒有京腔還是有點難受。吳身份設定南方,不要求口音就不要稱老爺子了;李的京腔沒養起來就說不過了。

整部片子個人認爲畫面最美的四幕:起居室裏白毛衣的脊背(私心),老炮兒赴約時的晨霧與光線(還是霧霾==),冰湖上老炮兒遠景側影;老炮兒倒下,朋友衝上來的俯拍。

這部片子戳我的哭點還蠻多,從三老頭在車庫裏亮刀開始就時不時不可抑制地流淚。但問我爲什麼也答不出來,大概是影片壓抑情緒的爆發多於感動?

總體來說,有吸引人之處但價值觀有衝突吧,所以給三星。

 《老炮兒》觀後感

從前看電影,總是抱着取樂,看熱鬧的心態,片子看過就過了,就算當下有感動,轉眼,便也忘了。看《老炮兒》,也是機緣巧合,不知道是我的心態發生了變化,還是它所帶給我的共鳴如此之大,使我竟從中看出了些許之前觀影未曾發現的感觸。

先說些整部影片給我影響深刻的幾個節點吧:

鸚鵡,它是貫穿了整部影片始末的一個關鍵形象,我在這隻鸚鵡的身上看到了六爺,六爺兒子所灌注的全部情感,它也承載了整部影片的起程轉折,從影片一開始六爺拎着它串衚衕,教它叫“六哥”,通過它引出六爺兒子的話題,再到影片後半部分六爺被抄家,鸚鵡慘死,最終推動劇情到了高潮,六爺找回了失落或者說壓抑了很久的精神,並最終在這精神中找回自我,迴歸圓滿,影片結尾,六爺兒子開了酒館,也養了一隻鸚鵡,教它叫“爸”,鸚鵡的那聲“爸”,既象徵着六爺兒子對六爺的認可,也象徵着六爺的精神最終延續在了兒子的血脈中,並與他融爲一體。

鴕鳥,很大一部分象徵着六爺的情懷,曾經的江湖熱血,曾經的意氣風發。從影片中多次提到六爺偷偷看鴕鳥,與鴕鳥對話,告訴鴕鳥有機會一定要跑,可以看出,六爺對鴕鳥想說的話,大抵也是給自己說的吧,這隻鴕鳥被禁錮在四合院的籠子裏,不能施展,不得自由,這正是六爺近況的真實寫照,六爺作爲曾經京城裏類似“帶頭大哥”般的人物,該是經歷過何等的波瀾壯闊、激烈曲折,他的內心一定是不甘於平靜,不甘於平淡的,但是日子、生活最終將他的心束縛,就像那隻鴕鳥,不甘心,卻又屈服於現實。所以,影片最後,當六爺騎着自行車約茬的路上,看到逃跑而出的鴕鳥,六爺的興奮、激動、灑脫全都洋洋灑灑溢出了屏幕外,他大笑着讓鴕鳥“跑啊,快跑”的時候,不也正是對自己的感慨和擁抱嗎?最後一次,六爺穿着曾經的“戰服”,背上軍刀,遵從內心,直面所有,他也是快樂的吧,彷彿又回到了過,可以自由揮灑、毫不牽掛的歲月。

軍刀,在電影裏只出現過一次,就是在影片最後,影片中由話匣兒第一次提出,告訴六爺兒子,他的父親,六爺,曾經的風光歲月,這把軍刀大概承載了六爺全部的精神,一個北京爺們兒的氣概,一個北京老江湖的規矩,一個男人的靈魂。影片最後,六爺步履蹣跚的走過冰面,走向對方時,他緩緩取下包裹軍刀的布套,緩緩從鞘中拔出軍刀,完全表達了他亮出的精神,也正是這精神,最終在他心臟極度承壓的情況下,支持住了他的身體,並最終重新站了起來!那一刻,我已經熱淚盈眶,鏡頭裏慢慢給了軍刀完整鏡頭,六爺舉着它,彷彿舉着自己的信仰,而那一刻,我知道,這世上,即使軀體不在了,精神卻將長存。我們最終留給這個世界的只有我們的精神,我們的信念。這把軍刀,代表了那個時代北京男人的風骨,代表了所有仍然保持信念,保持精神堅定的奮鬥下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