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黨員學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多篇

黨員學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多篇

黨員學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篇1

作爲青年黨員的我們應該學習他勇於擔當、吃苦耐勞的精神。1986年,江蘇省軍區成立開山島民兵哨所,當地人武部找到了灌雲縣民兵王繼才,讓他擔起守島重任,王繼才一口答應,瞞着家人登上開山島,一守就是32年這樣的當擔只因他是一名黨員、一名軍人。其實王繼纔是開山島的第五任“島主”。此前幾任呆的時間都不長,最長的13天,最短的3天。島上條件的艱苦程度令人難以想象。淡水、糧食、蔬菜、蠟燭等生活用品都要花錢從岸上購買託人捎帶過來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必須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才能勝任下來。

作爲青年黨員的我們應該學習他的清廉作風。王繼才一家過得很清貧,但面對鉅額的誘惑,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原則。開山島獨特的位置,成了犯罪分子眼中走私、偷渡的“天堂”。1999年3月,孫某找上了王繼才:“王叔,你下島吧,小島讓我來經營,賺錢和你對半分。但不能向上級部隊領導彙報這件事。”“不乾淨的錢堅決不要!”王繼才迅速報告上級。1997年8月,縣裏有個單位的領導,以在開山島搞投資開發爲名,暗中卻搞偷渡,有個“蛇頭”私下找到王繼才,掏出10萬塊現金,求行個方便被他拒絕。多年來,夫妻倆先後報告過9次涉及走私、偷渡等違法事件線索,其中6次被成功告破。這樣清廉的作風正是我們做爲一個青年黨員的榜樣,王繼才前輩在那樣艱苦條件下都能抵制誘惑,做到“一身正氣敢硬碰,兩袖清風不染塵。”比起他那樣的環境我們是多麼的幸運,更應守好自己廉潔自律紅線。

總之,通過學習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蹟,我們深受震撼,我們新時代的國家公職人員就要有王繼才這種愛國奉獻精神,我們要學習王繼才,熱愛祖國、忠於職守,無私奉獻,不圖名利的精神,以他們爲榜樣,腳踏實地、不畏艱辛,立足本職、紮實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愛國、敬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新時代的建設貢獻自己力量!

黨員學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篇2

看完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蹟,我的眼淚溼了眼眶,作爲一名支教結束已經返校的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我深知基層工作的不易,她的故事更是基層工作者的一個縮影,我們都應該向文秀同志學習,學習她對黨忠誠、信念堅定,學習她紮根基層、心繫羣衆,學習她胸懷大愛、無私奉獻,學習她立足平凡、追求崇高,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拼搏奮進。文秀走了,千千萬萬個文秀還在,每一個青年學子都要承擔起光榮的歷史使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投入時代的洪流中,將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同頻共振,最大限度將自己投入到祖國偉大建設當中去。

通過學習“第一書記”黃文秀的事蹟,讓我明白了基層是艱苦的,只有心懷信仰,才能成芳華。努力、陽光、熱情、真誠、有追求,是黃文秀留給所有人的印象,她用赤誠的初心,質樸的奉獻融入貧困羣衆,擔當起脫貧攻堅重任。作爲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學習“第一書記”黃文秀不畏艱苦,奮勇向前的精神。只有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把一脈相承的信仰,奉獻與犧牲的信念,化作迎難而上、登高行遠的力量,鑄成共產黨人無私奉獻、不負人民的魂。

看完黃文秀的視頻,我感慨萬分,她作爲一名共產黨員,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短暫的一生,爲老百姓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踐行了一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鏗鏘誓言猶在耳,壯志未酬淚滿巾。文秀走了,帶着百坭村的扶貧重任和羣衆的脫貧願望、帶着她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羣衆的無限深情,匆匆離去。在她短暫的生命裏,用青春書寫韶華印記,以信仰鋪設腳下芬芳。雖然她走了,但她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裏。她用生命照亮的扶貧路,也將激勵着千千萬萬扶貧幹部不懈奮鬥,繼續前行!作爲一名中共黨員,黃文秀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學習。在今後的支教之路上我將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爲祖國奉獻自我的青春力量。

黃文秀同志勇挑重擔,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本色,我們要學習她身上可貴的精神,努力學習、勤於實踐、不懈奮鬥,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讓青春在爲祖國爲人民奉獻中煥發出絢麗的光彩!

黨員學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篇3

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到來之際,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福建省“漳州110”的先進事蹟,授予他們“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福建省“漳州110”,全稱爲“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直屬大隊”,1990年引領全國建立110報警服務檯和快速反應機制,實現了打擊犯罪、維護治安、服務羣衆功能的有效整合,贏得了當地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羣衆的高度信賴,被百姓親切地譽爲“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漳州110”,推動“110”成爲人民警察隊伍的標誌性品牌。進入新時代,“漳州110”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公安工作系列重要論述精神,堅持黨建引領,築牢忠誠警魂,深化警務機制改革,着力打造“漳州110”升級版,積極拓展建立網格治理“社區(鄉村)110”,進一步提升打擊犯罪和服務羣衆的整體效能,有力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不斷增強人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漳州110”的先進事蹟宣傳報道後,在社會上引起熱烈反響。廣大幹部羣衆認爲,“漳州110”是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總要求的優秀公安基層單位代表,是新時代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守護者,是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踐行者。他們的先進事蹟,集中體現了人民公安對黨忠誠、聽黨指揮的政治品格,一切爲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價值追求,改革強警、銳意創新的奮進精神,克己奉公、無私奉獻的良好形象。廣大公安幹警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警察警旗授旗儀式上的重要訓詞精神,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漳州110”爲榜樣,以人民爲中心,做人民的保護神,不斷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週年,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創造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時代楷模”發佈儀式現場宣讀了《中共中央宣傳部關於授予福建省“漳州110”“時代楷模”稱號的決定》,播放了反映“漳州110”先進事蹟的短片,中央宣傳部負責同志爲“漳州110”成員代表頒發了“時代楷模”獎牌和證書。中央政法委、公安部、福建省委有關負責同志和“漳州110”成員代表參加發佈儀式。

黨員學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篇4

9日下午,追授黃詩燕同志“全國脫貧攻堅模範”稱號大會暨黃詩燕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在長沙舉行。報告會上,炎陵縣委辦副主任劉明華,炎陵縣人民醫院工會主席、霞陽鎮大源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劉雲慧,炎陵縣黃桃產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譚忠誠,黃詩燕侄兒黃飛,炎陵縣鹿原鎮上村村民張連軍,炎陵縣廣播電視臺記者宋金枝等6位報告團成員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用真摯的情感、生動的故事、樸實的語言,講述了黃詩燕同志紮根基層一線、決戰脫貧攻堅的感人事蹟。

炎陵縣鹿原鎮上村村民、報告團成員張連軍用樸實的語言,講述了黃詩燕同志感人事蹟。

講述

緬懷他,宣傳好先進事蹟

黃詩燕,男,漢族,湖南省攸縣人,1964年7月出生,1983年8月參加工作,1984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1年6月,黃詩燕擔任炎陵縣委書記。

炎陵縣地處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的羅霄山片區,通過抓產業發展、改善基礎設施等,黃詩燕帶領全縣人民不懈奮鬥,於2017年摘掉了貧困縣帽子。

黃詩燕心裏始終裝着貧困羣衆,遍訪了全縣54個貧困村和66個非貧困村,走訪貧困戶1100餘次。2019年11月29日上午,他帶病主持召開全縣脫貧攻堅調度會議,下午因突發心臟病不幸殉職。

“今年我們的黃桃總產量是5.18萬噸,全縣能增收一億元。”炎陵縣黃桃產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報告團成員譚忠誠介紹,炎陵縣黃桃產業發展離不開黃詩燕同志,從幾千畝到如今的8.3萬畝,從過去一個很小的產業到現在脫貧攻堅大產業,“黃書記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他一心撲在爲人民服務的事業上,把農民的事情和老百姓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做。”譚忠誠告訴紅網時刻記者,根據他們的統計,全縣4811戶,14238名貧困人口都是通過種植黃桃而實現穩定脫貧。

“我在黃書記身邊工作了八年多。”炎陵縣扶貧辦副主任、報告團成員劉明華談起黃詩燕同志的事蹟,語氣馬上低沉了許多,“他一心爲黨,一心爲工作的優秀品質,一直激勵着我們。”

劉明華表示,今後,他將會宣傳好黃詩燕同志的先進事蹟,傳承好黃詩燕同志的精神,“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他(黃詩燕)來安置區看我,一進門,就熱情地跟我打招呼。”回想起第一次跟黃詩燕同志見面,炎陵縣鹿原鎮上村村民、報告團成員張連軍記憶猶新。

“他是一個細心周到,很親民愛民的人,對我們貧困戶非常關心。”張連軍仍清楚記得,三年時間,黃詩燕同志一共去了他家19次。如今,他家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變化,“黃書記放心,我們有自己的努力,有黨和政府的幫助,我們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更幸福!”

黨員學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篇5

一是學習老康"一生堅持學習,操守共產黨員精神家園"。老康家陳舊的串架瓦房天樓上,是佈置極爲簡陋的"老康書房"。哪裏有一張用一塊大門板當桌面,一個大缸鉢作支撐的書桌和一根長條板凳。只有國小文化的康富明同志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長期在這張"特製書桌"上讀書學習,寫下20多本,20餘萬字的"老康筆記",並將自家堂屋佈置成爲"老康文化牆"。特別是"老康文化牆",以獨特的學習載體,鞏固了農村黨員學習陣地,給廣大農村黨員學習黨史和黨的方針政策提供了一個好學、好懂、好記的學習的平臺。雖然他人離我們而去了,但人民依然想念他。從他生前點滴,不難看出,他雖是一名普通黨員,但勤奮好學,時刻都展現了他那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二是學習老康心中無"小事"。康富明同志自小家境貧寒,在偏遠大山裏生活過得極爲艱辛,由於深受共產主義思想的影響,從小就立志加入中國共產黨。從康富明擔任"村官"以來,始終把羣衆疾苦放在心上,從關乎羣衆切實利益的小事做起,在行動上向着羣衆,爲羣衆辦實事好事。他的一生,把羣衆當親人,主動幫助困難羣衆,爲五保老人挑水、砍柴、修房造屋,直到老人安然離世;義務撫養孤兒近十年,直至其長大後成家立業;爲困難戶背糧食、犁地,幫助他們發展生產,這樣的鮮活實例一樁樁舉不勝舉。老康同志生前常說:"只要我還活着,作爲一名黨員,我就要爲羣衆多做點事,盡我的全力去做。"康富明同志還說:"自己做的都是些小事,應該做的"。也許在別人看來沒什麼,誰都能做到,可貴的是老康的堅持,他一干就是34年,34年來,他把羣衆當親人,用它那博大的情懷,滋養着紅坪村的土地,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一生助人爲樂,無私奉獻,把羣衆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深受羣衆的愛戴。

三是學習老康堅定的理想信念。從老康身上我們看到了共產黨人的信仰,堅持一生爲羣衆做事,並且是外人看來是一件件"小事",然而正是這一件件小事成就了康富明同志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