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參觀井岡山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第一篇:參觀井岡山心得體會

參觀井岡山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井岡山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以毛澤東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領導創建的中國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素以“天下第一山”、“中國革命的搖籃”著稱於世。1927年10月,毛澤東同志率領秋收起義的部隊來到這裏,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岡山精神是中國人民革命鬥爭事業的寶貴精神財富,這種精神不僅在當年是井岡山軍民克敵制勝的強大精神支柱,而且激勵着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前仆後繼,在改革開放的新的歷史時期,學習和發揚井岡山精神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此次井岡行,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艱”、“堅”。

所謂“艱”,就是革命工作面臨多重艱難。一是生活艱難。陳毅後來回憶說“有時真是到了極度”,毛澤東驚呼“吃飯大難”,“打倒資本家,天天吃南瓜”,冬天穿一件單衣,食鹽奇缺,一律吃五分錢的伙食。二是道路艱難。“?(收藏好 範 文,請便下次訪問)鬥爭的布爾什維克黨?的建設真是難得很”(毛澤東語),有的人發出了“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問。三是鬥爭艱難。敵人是殘暴的,井岡山斗爭中有近五萬名革命烈士,其中大部分至今不知姓名。

所謂“堅”,就是我們黨堅定信念、矢志不移,在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中鑄就了井岡山精神。毛澤東認爲“邊界紅旗子始終不倒,不但表示了共產黨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統治階級的破產,在全國政治上有重大的意義。”正是在這種堅定信念的指引下,廣大紅軍將士敢

犧牲、講奉獻:盧德銘英勇捐軀,馬奕夫身堵機槍;肖勁塞腸衝鋒,謝開甲寧死不屈;劉真慷慨就義,曾寶華全家護印;楊開明壯烈犧牲,張平化滿門英烈;伍若蘭大義凜然,聶槐妝巧計送鹽。

一次井岡行,終生井岡情。這次紅色之旅,我們重溫了革命歷史,緬懷了死難先烈,在心靈和精神上接受到了進一步的洗禮,雖然艱難,但只要意志堅定,革命定能勝利。井岡山精神不但是革命勝利的根源,同樣也是實行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功的一個根源。我國正處於戰略機遇期,作爲一名現代農業規劃人,應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努力學習業務知識,形成“把論文寫到大地上、成果留在農民家”的樸實工作作風,敢闖新路,銳意進取。

第二篇:參觀井岡山心得體會

參觀井岡山心得體會

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1927年10月,毛澤東同志率領秋收起義的部隊來到這裏,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岡山精神是中國人民革命鬥爭事業的寶貴精神財富,這種精神不僅在當年是井岡山軍民克敵制勝的強大精神支柱,而且激勵着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前仆後繼,在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的歷史時期,學習和發揚井岡山精神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1月4日晚,在人事領導的帶領下,我們一行20人踏上了開往江西的列車,經過火車和汽車的長途顛簸,終於來到了井岡山境內。此時一路上的想象,一路上的描述全都變得不再重要,讓我驚詫的是這個“燎原星火”、這個“紅色聖地”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卻是滿眼的綠,千百種綠深淺交錯被雲霧配合着形成了美妙的層巒迭嶂。但當我走近觀察可以發現,這裏的土壤又是紅色的。不知這是否早就預示了這是一片紅色政權蓬勃發展的土地。

當天下午我們參觀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系統、全面地記錄了中國工農革命軍從1927年9月直至1930年期間的整個過程。我們在館內一步一步走着,目睹着井岡山怎樣從一塊默默無聞的土地發展成爲中國革命歷史上最偉大的革命根據地。此刻,我們邁出的每一步,都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與生命鋪墊而成的。我的腳步因此變得沉重而緩慢了,不願放過這博物館裏的每一個細節。可以說,參觀後得到的東西遠比我想象的要多,既看到了革命鬥爭的腥風血雨,又看到了根據地建設的欣 1

欣向榮。兩年零四個月,在歷史長河裏只是短暫的瞬間,毛澤東在井岡山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所開闢的中國革命道路,卻續寫了跨世紀的輝煌;海拔不過千餘米的井岡山,與三山五嶽相比,並不算巍峨挺拔,但卻吸引着越來越多的人不斷來探訪。究竟是什麼力量支持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現在我終於有了不虛此行之感,因爲我終於明白了這種力量就是“井岡山精神” 。帶着這種釋然的感覺,我們來到了井岡山之行的第二站──革命烈士陵園。在這裏,我們又一次體會了革命鬥爭中壯烈犧牲的烈士們的光輝業績和無私奉獻精神。來到井岡山,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輩的鮮血換來的這句話的份量。

到達井岡山的第二天,沿登山公路盤旋而上,我們趕往慕名已久的黃洋界,尋訪革命前輩戰鬥的遺蹟。讚歎的是這氣象萬千,林海雲海一處;驚呼的是這峭壁千仞,山路如此崎嶇。難怪毛主席曾經發出“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的感慨。如今站在昔日地勢險要、防守森嚴的黃洋界哨口,再也看不見戰旗飄動,聽不見吶喊聲震天,但山頂的炮臺和紀念碑,彷彿在默默地講述着幾十年前軍民齊心協力,以不足一個營擊潰敵軍兩個團的歷史佳話。黃洋界上最受歡迎的恐怕就是那門具有傳奇色彩的迫擊炮了。據介紹,當年它用僅有的一枚炮彈擊中了敵軍指揮部,讓敵人誤以爲遇到紅軍主力而倉皇撤退。於是,每個人都想在這裏留影紀念,但由於時間關係,最後演變爲一批批的合影,並且每次擺好鏡頭以後都有人不斷擠進去,這是不是有點紅軍戰士當年爭先恐後打擊進犯敵人的勁頭!

沿着山路目送黃洋界漸漸遠去,便到了井岡山紅軍造幣廠。房屋是簡陋的,但當年發揮的作用是重要的,有點人民銀行前身的味道。隨着暮色漸漸來臨,隊伍回到了駐地。迎接我們的是神往以久的紅米飯、南瓜湯。也不知是同志們太累了,還是這紅軍飯太香,用風捲殘雲來形容絕對是再恰當不過了。晚上躺在牀上,呼吸着井岡山清新、溼潤的空氣,感受着井岡山的恬靜,相信同行的每個人在享受這份恬靜時都會同時想到她的來之不易。

至此,這次紅色之旅可以說完滿結束了。我們重溫了革命歷史,緬懷了死難先烈,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領悟了一種精神──井岡山精神。這種精神不但是革命勝利的根源,同樣也是實行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功的一個根源。如果每個團員幹部都能發揮一點井岡山精神,那麼我們的工作一定會做得更好,真正成爲黨的好幫手和後備力量。

孫琴

2014年11月15日

第三篇:參觀井岡山學習心得體會

參觀井岡山學習心得體會

以前,總是在耳裏聽到、嘴裏唸叨着紅色精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次總算有機會去親身體會一下這紅的概念。9月14號我們武平紫金黨員紅色旅遊團,在塗副總的帶領下,經過一天的奔波,我們終於來到了“魂飛夢繞”五百里井岡山下,這是多麼激動人心的時刻!紅色之旅就從這裏開始了。

“燎原星火”、這個“紅色聖地”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滿眼的綠,千百種綠深淺交錯被雲霧配合着形成了美妙的層巒迭嶂。但你走近觀察可以發現,這裏的土壤又是紅色的。不知這是否早就預示了這是一片紅色政權蓬勃發展的土地。

江西是革命的搖籃。這個說法緣自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這是中國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建國之後,人們對井岡山更是敬仰至極,正是井岡山這個搖籃,纔有後來革命的延續。我們在這一片紅土地上探尋歷史的足跡,希望獲得先人們的精神傳承,這是最寶貴的財富。

我們武平紫金黨員一行人正是帶着這樣的崇敬心情上山的。

當年,毛澤東在湖南的秋收起義慘遭失敗,5000人的隊伍僅存1000人,竟出現了槍多人少的局面。行軍至羅霄山脈中段,聽聞此處井岡山的兩大地頭蛇袁文才和王佐的經歷,決定用他的雄才大略去教育他們,送給他們急需的槍支。這二人對毛澤東的人格魅力異常讚賞,接納了這支隊伍,讓他們休養生息。那時國民黨不滿井岡山武裝,數次圍剿,傷員很多,於是有了我軍的一個醫院,小井紅軍醫院。國民黨對此區實行經濟封鎖,根本弄不到西藥,只好完全用中醫的方式

來治療,真正是靠山吃山,據史書記載這片大山裏採出的藥材不僅供給傷員用,一些居民也到這裏來買藥。傷員的草鋪挨着,條件艱苦,吃的食品是紅米飯、南瓜湯,這些東西在當時已是上等的飯菜了。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成功了,但僅僅幾天之隔,8月7日即被迫離開,於是朱德部隊遙遙來到井岡山,實現了偉大的匯合。不管是贛南三整還是三灣改編,都不僅是歷史課本的符號,而且是現實中我黨我軍領導管理的一次良好經驗積累。至於後來的九月“洗黨”,由於三六九等的人物混進黨內,使黨的威信遭到質疑,他們毅然決定洗黨,純潔了隊伍,鍛造了作風,更是展現了高超的領導風範,對於黨員的管理起了很好的作用。由於朱毛會師,隊伍壯大,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進入全盛時期。

天時、地利、人和,井岡山以它的溫厚和博大的情懷養育了革命隊伍。秋收起義失敗後,毛澤東沒有接受瞿秋白的邀請進城,而是進入深山,紮根農村,融入羣衆,制定出“農村包圍城市”、“槍桿子裏出政權”的革命策略,這些思想含蘊於青山、淬火於實踐,指導着工農紅軍的方向。

走進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沒有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人民武裝反抗國民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建立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

走進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是中國共產黨在全國開闢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它證明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是中國革命的正確

道路,它告訴人們只要代表人民的利益,革命的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

井岡山紅色之旅結束了。這些革命紀念地,承載着深厚的革命歷史,紀錄着光輝的革命事蹟,弘揚着燦爛的革命精神。歷史的紅色旅程結束了,紅色的精神、紅色的文化依然在心頭激盪。這是紅色精神的延續,我們從先輩們的手中接過這光輝而又沉重的一棒。我們要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立志做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識、有體力的武平紫金人。

第四篇:參觀井岡山學習心得體會

回顧黨的歷史,我們不能忘記井岡山.井岡山被譽爲"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1927年,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裏親手開創了中國革命第一個農村根據地,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岡山因此被載入中國革命的光輝史冊。

巍巍井岡山,綿亙五百里.井岡山地處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地勢雄偉,山幽壑深,奇峯峻嶺,古木參天.在爲期五天的考察學習中,我懷着崇敬的心情,不怕疲勞,以飽滿的熱情,參觀了老一輩革命家在井岡山地區戰鬥,生活過的遺址遺蹟,在參觀中,我的思想心靈一次又一次受到撼。80年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裏把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在土地革命,黨的建設,政權建設,人民軍隊建設,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等方面取得了具有獨創性的重大突破,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率先在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條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上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豐富,發展了馬列主義.井岡山是以毛澤東同志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建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的鬥爭,代表着中國革命的正確方向,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革命道路,實現了中國革命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井岡山時期是我黨我軍創業的艱難階段,條件艱苦,生活物資極爲短缺,人員武器嚴重不足,加之敵人的嚴密封鎖和多次圍剿,使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處於非常困難的境地,但是,在我黨的正確領導和指揮下,堅定的紅軍戰士保持高度的團結與旺盛的革命鬥志,團結廣大羣衆,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種種困難,自力更生,百折不撓,英勇奮戰,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勝利,建立了第一個紅色革命根據地,開創了中國革命新的篇章。一九二七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白色恐怖籠罩全國。毛澤東在湘贛秋收起義失利的情況下,毅然率領起義部隊向反動統治薄弱的農村進軍,把黨的工作重點由城市轉向農村,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翌年四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餘部和湘南農軍轉戰到井岡山,實現了朱,毛兩軍的偉大會師,組建了中國紅軍第四軍,根據地進入全盛時期。年底,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紅軍五軍部分主力上井岡山與紅四軍會合,壯大了武裝力量。在井岡山,毛澤東同志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在武裝鬥爭,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等方面,都有獨創性的重大建樹,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光輝思想,爲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革命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堅實基礎,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

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紅色根據地在這裏建立,黨的領導在這裏得到加強,中國革命從這裏走向勝利。在這裏,無數革命先輩爲革命勝利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不惜拋頭顱,撒熱血,粉碎了敵人一次又一次圍剿,壯大了革命隊伍。井岡山的革命鬥爭史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年零四個月,但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朱德同志爲此親筆題詞:"天下第一山".踏上紅色聖地,我懷着對一代偉人和革命先烈無比崇敬和緬懷之情,在革命博物館聆聽了井岡山革命鬥爭史,看着眼前呈現的那一張張真實圖片,一件件歷史實物,感到時光流轉,我彷彿又回到了那硝煙彌散的革命歲月,眼前彷彿浮現出井岡山革命先烈們在炮火中英勇戰鬥,前赴後繼的鬥爭畫面;彷彿看到了毛主席在房中點着油燈才思泉涌,奮筆疾書,憂國憂民,日夜操勞的身影;彷彿看見了軍民團結共同抵抗敵人進攻的場面,那一聲聲槍鳴,一陣陣炮響在耳邊是如此的清晰.我不由自主地敬仰起那種堅定的信念,就是在艱苦鬥爭的紛亂年代裏必勝的信念;珍惜實事求是的可貴,就是凡事都腳踏實地,踏踏實實做起;崇拜卓越的創新精神,就是創造性地開拓革命事業;讚歎堅持羣衆路線的方針,就是黨堅持站在廣大人民羣衆的立場上,緊密與羣衆結合在一起……井岡山的羣山沉穩得如同一位老者在靜靜地注視着我們,注視着這片土地上曾發生的點點滴滴,像是在對我們訴說着那久遠的歷史.硝煙已散盡,人們的心情也已平復,但那段血淚的歷史卻無法忘懷,我們借這個寶貴時機來抒發感慨,緬懷先烈,感嘆過往,展望未來。

踏着井岡山革命先烈的足跡,重走朱毛紅軍挑糧小道,進行體驗式教學;觀看《井岡豐碑》錄像,重溫井岡山革命鬥爭歷史,進行音像教學;參觀茨坪毛澤東舊居,大井朱毛舊居,小井紅軍醫院,三灣改編舊址,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朱毛會師紀念館,茅坪八角樓,黃洋界哨口等革命舊居舊址,進行現場教學;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小井紅軍烈士墓敬獻花圈,緬懷革命先烈業績,進行激情教學。所見所聞,催人淚下,感人肺腑,大家無不爲井岡山精神強烈震撼。每到一處,大家無不感到革命的勝利是那樣的來之不易。登上黃洋界,隆隆炮聲仍猶在耳,革命先烈英勇奮戰,抗擊頑敵的景象再次浮現眼前,深深地激勵着每一位站在紀念碑前的人們。紅色的種子已經播下,參天大樹業已長成,並深深紮根於每個人心裏,這次井岡之行使我終生難忘。"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當偉大領袖再次登上井岡山,抒發出"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萬丈豪情,井岡山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中國建設也取得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

在井岡山的偉大斗爭中,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等革命先輩們所培育的井岡山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這種精神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共產主義偉大理想的道路上奮勇前進。在今天新的歷史時期,我們更應弘揚井岡山精神,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爲了理想信念而拋頭顱,撒熱血,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他們敢於開拓創新的勇氣.在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偉大歷史過程中,我們應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開拓進取,與時俱進,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弘揚革命精神,民族精神,爲中華民族的偉大騰飛而努力奮鬥,爲實現後勤工作做強做好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井岡山之行雖然短暫,但井岡山給我的震撼是我來井岡山之前是無法想象和感覺到的。江總書記提出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緊跟時代,勇於創新,知難而進,一往無前,艱苦奮鬥,務求實效,淡薄名利,無私奉獻",正是井岡山精神的最好繼承與發展,是新時期發揚井岡山精神的指導與體現。當我瞭解了支撐先烈們英勇不屈的戰鬥精神後再回顧今天,這"奉獻","奮鬥"都被賦予了新時代嶄新的含義。我們雖然不再用身軀去換回和平,但同樣可以爲建設揮灑青春和汗水;我們雖然豐衣足食,但扶貧助弱仍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的作用雖然不如先烈們偉大,但我們幸運的看到了光明,看到了祖國的輝煌前程。我們體會到革命勝利成果來之不易,是許多革命前輩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應加倍珍惜。並堅信井岡山精神與與時俱進的時代品質相結合,熔鑄成新的時代精神,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我們定能"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

這次參觀學習,使我深切感到,毛澤東同志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救了中國,讓中國人民翻身作主站起來;鄧小平開創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道路,帶領中國人民改革開放富起來,古老的中國煥然一新;xx的"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使中國的國力大大增強,國際地位得到顯著提高;新一代領導集體的求真務實,親民愛民,"和諧社會","建設新農村"的戰略思想和"以人爲本"的執政理念促進了人的發展,受到了全國人民的熱烈擁護.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到今天,雖然期間經歷了風風雨雨,走過了曲折的道路,但最終都取得了勝利。這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始終堅持並加強了黨的領導,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指導我們黨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改革開放取得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偉大成就,沒有共產黨,我們將失去使祖國日益強大的前進方向。通過這次參觀學習,進一步提高了我的思想政治覺悟,在今後的工作中,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更加堅定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身體力行地積極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爲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成更加強大富饒的社會主義國家作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這次參觀學習,使我受到了愛黨,愛國的教育,使我瞭解到: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浴血奮戰,艱苦創業,使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發生了根本性轉折,使中華民族結束了舊時代,開始了新紀元.是中國共產黨的勵精圖治,使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使人民從受人奴役到當家作主,使國家從山河破碎到強大統一,從貧窮落後到繁榮富強.使我體會到熱愛祖國並立志獻身於祖國和民族,是每個公民應有的政治素質,是樹立遠大理想和確立爲人民服務宗旨的思想基礎。

這次教育活動,我們每一個人的思想一次又一次得到刺激,心靈一次又一次受到震撼。不僅感覺到老一輩革命先烈的偉大,更覺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在井岡山我們吃了紅米飯、唱了紅軍歌、走了紅軍路、聽了傳統課,這些經歷讓我們終身難忘。歌謠唱道:“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而我們的思緒已遠遠超出了歌唱的意蘊範疇,精神食糧的追求是無往不勝的。通過這次參觀學習,我覺得“井岡山精神”不是一句空話,理想和信念實在太重要了。井岡山精神概括地講,就是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羣衆、敢於勝利。這也是我們今天搞好經濟建設的精神動力。

這次參觀學習,給我們黨員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使黨員們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同志們認爲,井岡山之行,豐富了我們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內容,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黨性和革命傳統教育,對中國革命的艱難歷程有了更全面的瞭解,充分認識到新時期繼承和發揚井岡山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家表示,一定要發揚井岡山精神,把弘揚井岡山精神與當前深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結合起來,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我作爲一名老共產黨員,一定堅守自己的崗位,愛崗敬業,勤政廉潔,認真工作,發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精神,把自己的滿腔熱情都投入到光榮的人事工作中。

第五篇:參觀井岡山學習心得體會

參觀井岡山學習心得體會

各位黨員,此次組織安排我們一行4人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學習考察,以此見證了革命先輩的光輝業績,使我心靈得到了強烈的震憾,更加堅定了共產主義信念和做好本職工作的信心。下面,我就這次學習情況向各位黨員作一彙報:

一、途中所見、所聞、所事

5月18晚,我們4人懷着對革命搖籃——井崗山的憧憬,踏上了學習考察之路,隨着火車緩緩駛入站臺,我們上了火車,找到了自己的臥鋪下鋪位。我們的臥鋪位上睡着一位病恙恙的老人,一位中年婦女用央求的眼神望着我們,彷彿在訴說着什麼……原來,她是這位老人的女兒,老人得了肺癌,專程從江西豐城鄉下陪同老人來上海看病,因承擔不了昂貴的醫療費用,只能返回老家靜養。婦女懇切地說:“我父親生病,爬不上去,我可以找給你差價”。我們明白情況後,無不爲之動容,我們想這次去井岡山學習考察,不就是爲了學習和體味當年紅軍團結百姓英勇抗敵、無畏無懼、爲人民服務的井岡山精神嗎!學習不能只侷限於思想上和形式上,更主要的是體現在實際行動中。於是,我二話沒說,撫慰着老人繼續躺下,我就爬上最上面的臥鋪。正在這時,我們的屠班長也同樣主動把下鋪讓給了這位婦女,讓她可以更好地照顧老人家。期間我們還經常地勸慰與開導他們兩人,並不時地送雞蛋給他們吃,讓她倆安穩地度過了火車上的13小時,周圍的人看了,都連聲誇讚說:“世上還是好人多啊”,婦女連聲說:“謝謝,謝謝,多虧了你們一路上的照顧”,我們說:“不要謝,我們都是共產黨員,這次爲的是上井崗山學習的就是爲人民服務的思想,下次到上海有困難儘可能來找我們”。儘管住到上鋪有些不方便,但是,我們得到了快樂,思想得到了昇華,境界得到了提升。南昌站到了,父女倆用那熾熱的眼神送我們遠去……

下火車後,我們又坐了汽車,下午13:30,終於到了我們魂牽夢繞的革命聖地——井岡山。

二、參觀學習的基本情況

井岡山,中國革命的搖籃,她如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鑲嵌在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這是一座獨特而又神奇的山,也是一座雄偉秀麗、紅綠輝映的這裏的山山水水,孕育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這裏的一草一木,濺灑過革命烈士的鮮血,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到處留下以毛澤東爲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辛勤的腳印。

雄偉的井岡山,有大小山峯500餘座,形態奇特,峯巒重疊,林木幽深,構成天然險峯。井岡山,它既有華山之險,又有泰山之雄,但比華山更綠、泰山更雄。過去,我們對井岡山認識片面,瞭解不全,認爲井岡山是“窮山惡水”的光山禿頂,其實,井岡山既是“藏龍臥虎之地,儲珍匯寶之倉”。

伴隨着一路的讚歎和驚呼聲,沿登山公路盤旋而上,我們趕往慕名已久的黃洋界,尋訪革命前輩戰鬥的遺蹟。讚歎的是這氣象萬千,林海雲海一處;驚呼的是這峭壁千仞,山路如此崎嶇。難怪毛主席曾經發出“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的感慨。如今站在昔日地勢險要、防守森嚴的黃洋界哨口,再也看不見戰旗飄動,聽不見吶喊聲震天,但我身旁的炮臺和身後橫豎兩塊紀念碑,彷彿在默默地講述着幾十年前軍民齊心協力,以不足一個營擊潰敵軍兩個團的歷史佳話。黃洋界上最受歡迎的恐怕就是那門具有傳奇色彩的迫擊炮了。據介紹,當年它用僅有的一枚炮彈擊中了敵軍指揮部,讓敵人誤以爲遇到紅軍主力而倉皇撤退。於是,我們都在這裏留影紀念,以便能夠把這壯觀的景色帶回來

沿着山路目送黃洋界漸漸遠去,我們下山來到了井岡山紅軍

造幣廠。房屋是簡陋的,但當年發揮的作用是重要的,有點人民銀行前身的味道。值得一提的是這裏可以穿紅軍軍服留影,於是成就了一幅幅“珍貴”畫面:好多“革命”旅遊同志身着戎裝,腰挎手槍,指點江山,目視遠方,革命勝利之喜悅溢於言表。此外還有諸如首長閱兵、紅軍三女傑等多幅“珍貴”照片相繼問世。隨着暮色漸漸來臨,我們回到了駐地。迎接我們的是神往以久的紅米飯、南瓜湯。也不知是大家太累了,還是這紅軍飯太香,用風捲殘雲來形容絕對是再恰當不過了。晚上躺在牀上,呼吸着井岡山清新、溼潤的空氣,感受着井岡山的恬靜,我相信同行的每個人在享受這份恬靜時都會同時想到她的來之不易。

第二天下午我們參觀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系統、全面地記錄了中國工農革命軍從1927年10月直至1930年2月期間的整個過程,一共分爲七個展館。我們在館內一步一步走着,目睹着井岡山怎樣從一塊默默無聞的土地發展成爲中國革命歷史上最偉大的革命根據地。我知道,我們腳下每邁出的一步,都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與生命鋪墊而成的。我的腳步因此變得沉重而緩慢了,不願放過這博物館裏的每一個細節,於是我們就把這一慕慕革命史的圖畫給一一地拍下來。可以說,參觀後得到的東西比我想象的要多,既看到了革命鬥爭的腥風血雨,又看到了根據地建設的欣欣向榮。兩年零四個月,在歷史長河裏只是短暫的瞬間,毛澤東在井岡山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所開闢的中國革命道路,卻續寫了跨世紀的輝煌;海拔不過千餘米的井岡山,與三山五嶽相比,並不算巍峨挺拔,但卻吸引着越來越多的人不斷來探訪。究竟是什麼力量支持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現在我終於有了不虛此行之感,因爲我終於明白了這種力量就是“井岡山精神”。

帶着這種釋然的感覺,我們來到了井岡山之行的終點站——革命烈士陵園。在這裏,我們又一次體會了革命鬥爭中壯烈犧牲

的烈士們的光輝業績和無私奉獻精神,真實地再現了井岡山時期艱苦卓絕的鬥爭生活,頌揚了井岡山的革命精神。來到井岡山,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們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輩的鮮血換來的這句話的份量。

三、主要收穫

這次紅色之旅可以說圓滿結束了。我們重溫了革命歷史,緬懷了死難先烈,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領悟了一種精神——井岡山精神。這種精神不但是革命勝利的根源,同樣也是實行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功的一個根源。如果每個黨員、幹部都能發揮一點井岡山精神,那麼我們的工作一定會做得更好,真正成爲黨的好幫手,起到黨的先鋒模範作用。

在這次“紅色之旅”中,我覺得巍巍井岡山,不愧是中國革命的搖籃,革命的聖山。巍巍井岡山,絢麗的自然風光與革命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渾然一體。井岡山波瀾壯闊的革命鬥爭開創了中國的革命道路,爲中國革命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從中更深地教育我們要繼承革命傳統,發揚革命精神,爭取更大光榮。

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更要弘揚井岡山精神,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羣衆,勇於勝利,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始終保持黨永遠具有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