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幼兒教育活動培訓心得

幼兒教育活動培訓心得

幼兒教育活動培訓心得1

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也是一個感恩的季節。在這個美麗的季節裏,我懷着無比期待的心情參加了爲期十天的幼兒教師崗前培訓。這是短暫的十天,因爲學到的知識是有限的;這也是漫長的十天,因爲學習的熱情是無限的。

培訓中,我的心情一直是激動的,或許是因爲之前太久的等待,又或許是因爲對工作過多的期待與嚮往。一直很享受這個培訓的過程,因爲在我的心中,教師這個職業是崇高的、神聖的,它呵護着每一顆幼小的心靈,滋潤着每一棵渴望知識的幼苗。在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以及足夠的知識儲備之前,是沒有資格去從事這份工作的。所以對於這次培訓,我格外的認真,聽好每一節課、做好每一次筆記,用心去學習,用心去消化,爲成爲教師的最後一步畫上圓滿的句號。、

在培訓過程中,我深刻理解了幼兒教育,也更加明白了作爲幼兒教師所需掌握的技能、所肩負的使命。也轉變了很多不合理的教學理念。

首先,幼兒教師必須要有愛心、耐心、責任心。

每個小朋友都是一個小天使,也是一個小惡魔。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去愛小天使,但是也要有足夠的耐心去感化小惡魔,更要有強大的責任心去呵護每一個需要我們的學生。用一顆充滿愛的心去對待每一個小朋友,在他們犯錯誤的時候,包容他們、糾正他們,讓他們在快樂中健康的成長;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幫助他們、愛護他們,讓他們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愛。讓孩子們擁有一個沒有傷痕的金色童年,就是我們最大的光榮,最高的榮耀。

其次,幼兒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職業道德與職業素養。

近年來,教師的高大形象在有償家教以及過節紅包中變得不再高大,少數同行有違教師職業道德的行爲受到了社會輿論的譴責,同時也讓所有從事教育行業的工作者蒙羞,所以,瞭解了教師工作的特殊性,在日後的工作中,必須要嚴格要求自己,要有自己的原則,無怨無悔的爲學生傳授知識,爲教育事業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最後,幼兒教師應與時俱進,隨時更新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這是一個競爭日趨激烈地社會,也是一個變化日新月異的社會,作爲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也必須更新自己的知識,在業餘時間多參加職業培訓、進修,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法,才能不斷適應新的學生、新的時代,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十天的培訓結束了,我也即將迎來新的旅途,在這十天裏,我學習到了所有需要掌握的作爲一名幼教所必須得品質,我感到由衷的喜悅,也爲自己即將上崗而感到由衷的驕傲。

感謝這十天裏所有授課老師,謝謝你們,讓我在這短短的十天裏,擁有了應該有的過渡、轉變、以及成長!

幼兒教育活動培訓心得2

時間飛逝,轉眼四期的近五年內新聘用幼兒園新教師培訓即將結束。作爲一名剛剛踏上教師崗位的幼兒園老師,這次我是帶着迷茫帶着疑問來學習的。在學習中,我每次的感覺都是快樂而又充實的,因爲每一次都能聽到同行內的專家、優秀骨幹教師精彩的講座,他們以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論引領。通過這次培訓,我的收穫豐富、感想頗深,眼界開闊了,思考問題比以前更全面了,許多疑問得到了啓發或者解決。以下是我的學習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對幼兒園保教結合的全新認識與理解。

剛進入幼兒園,我每天都疲於應付孩子們吃飯、睡覺、上廁所有這樣的生活瑣事,每天兩三節課的教學活動、一天到晚的遊戲活動和我想象中的站在講臺上侃侃而談簡直是天壤之別。突然間,我茫然、彷徨、無所適從、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感覺自己已經完全成了一個高級保姆。

經過這次培訓,我幡然悔悟:遊戲是人的一種本能,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遊戲是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有機地整合幼兒園遊戲和教學的關係,把遊戲作爲幼兒園教學的基本途徑,讓幼兒在遊戲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是“幼兒園以遊戲爲基本活動”的本質涵義。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通過角色遊戲、建構遊戲、智力遊戲、體育遊戲、音樂遊戲、表演遊戲等,在遊戲中玩出智慧,玩出學問、玩出習慣,玩出一個小交往家。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孩子們,讓孩子們在更多的遊戲活動中自由嬉戲,快樂成長

二、明確了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的目標與方法。

很多人認爲,幼兒教師不過就是哄哄孩子,知識含量要求不高,人人都能幹。以前,我也是上述很多人中的一員。可當自己真正成爲一名幼兒教師時,才驚訝的發現,即便是專門的幼師學校培養出來的老師要做好都不容易,更何況我這個非師範專業的“門外漢”。反思與迷茫充斥着我的內心,直到這個培訓才讓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要成長爲一名專業的幼兒教師首先必須樹立敬業、樂業的教育觀;把幼教當成職業來幹,努力追求稱職;把幼教當成事業來幹,努力追求最好。

其次,關愛兒童,認可兒童,平等對話,與孩子形成學習的合作共同體,善於接住孩子拋過來的“球”。再次,具備紮實的吹拉彈唱、讀寫畫描等多方面的藝術才能,掌握多元的學習方法、善於適時合理的策劃、組織、實施活動。最後,要不斷的踐行反思,不斷的向同行前輩學習,善於總結,勇於創新,做到終身學習。

三、幼兒教師要培養職業幸福感

當我們每天重複同樣的工作的時候,當我們面對不講道理的家長的時候,當我們面對孩子調皮的軟硬不吃的時候,當我們付出努力沒有回報的時候,職業倦怠感多多少少都會浮現在心頭。是啊,誰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可是,作爲教師的我們,是離天使最近的人,面對那一張純真幼稚的臉龐,我們怎麼忍心不負責任?我們怎麼忍心傷害他們?所以,我們要調整心態正確面對職業倦怠。

首先,擺正心態,調整慾望。因爲慾望一旦過高,當我們達不到的時候總是會煩惱和疲倦,保證一顆平常心,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隨遇而安好了。其次,珍惜擁有。我們之所以痛苦那是因爲我們只看到失去的,從來沒有認真審視過得到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上帝是公平的,此時你的世界也許大雨傾盆,但你怎麼知道下一刻不會現出美麗的彩虹呢?

培訓活動是短暫的,但是我在這次培訓上收穫的東西卻是無價的。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專業上,對我而言,都是一個很大的提高。專家、優秀骨幹教師的精彩講座,爲我們教師的健康成長又一次指明瞭方向。願我們的教師像大海那樣敞開胸懷容納百川,像太陽那樣,不斷地進行新的核聚變,積蓄新能量,做一支永遠燃燒不盡的蠟燭,去照亮人類,照亮未來。爲了我們的教育,爲了我們學前的幼兒,也爲了我們自己,時時處處都要注重自己的師德修養和人格塑造,並加強自己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提高,一切從實際出發,切實擔負起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幼兒教育活動培訓心得3

20_年9月13日9月15日的三天國學培訓課程,讓我感觸頗多,受益非淺。其實生活中許多樸實無華的道理看似很簡單,但就是沒有真正去體會其中的含義。國學文化可謂博大精深,簡短精悍的文字,蘊含着無盡的智慧,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靈。

現代化帶給人們更多的物質享受,卻並沒有帶給人們更多心靈的快樂,反而帶給人們的是更大的空虛和壓力。面對這煩躁的社會,許多人的生活失去了方向,心中少了那份寧靜與自然。當全社會都只是以追求物質的享受爲樂,而精神卻變得一片荒蕪時,這是很危險的事情。

我們不要只在那裏感嘆現代社會“道德淪喪”、“世風日下”,現在已經到了該我們靜下心來,研讀先哲的教誨的時候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我們炎黃子孫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靈家園。國學經典則是中國人民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中國人的文化根基,是中華生存、發展和繁榮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動力。讀讀我們國學經典中的語句吧,我們祖先早就通曉關於學習、事業乃至人生的簡單而深刻的道理:“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當,“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道理直到今天,一樣的適用。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出生時本性是善良的。人的本性差距不大,但是由於受到後天外來環境的薰染,差距越來越大。在這個繁華都市,形形色色的事物在給人增添樂趣的同時,也在無形中改變了人們的天性,沉溺於其中從而便有了教育。“香九齡,能溫席。”其中提到的小黃香是漢代一位孝敬長輩而名留千古的好兒童,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我們現在的許多同學家境優越,整天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卻不知知恩圖報,孝敬父母,有的還對父母大吵大鬧,整天這個不滿意,那個不順心,不是把心思用在學習,而是好逸惡勞,學習不努力,喜歡趕時髦,比吃穿。父母爲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學生要學會愛自己的父母,只有愛自己的父母才能愛他人,愛集體,將來長大才會愛社會,愛祖國。教育學生現在力所能及的幫助父母做些家務活,聽父母的話,長大後不僅要很好地承擔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滿足父母的物質生活,而且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的精神生活,抽時間多陪父母聊聊天、說說心裏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懸樑刺股,囊螢映雪。古人沒有我們現在這樣優越的條件,坐在明亮的教室,有辛勤的老師教導着我們,書本都是嶄新的,爸爸媽媽給我們買了漂亮的書包、文具。這麼好的學習條件,是古人所沒有的。如果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沒有刻苦、努力學習,就辜負了父母、老師對我們的期望。我們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將來成爲祖國的棟樑,就必須從現在做起,好好學習,認真讀書,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列寧說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三字經中的榜樣比比皆是,從“溫席的黃香”到“讓梨的孔融”,從“八旬樑灝大廷奪魁”到“天才少年祖瑩、李泌”,這些榜樣都十分明確地告戒我們:向他們學習,就能有所作爲。我們學生要把榜樣作爲模仿的對象,以榜樣的行爲規範自己的舉手投足。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文學家留給現代人的閃閃發光的星星,映着那如太陽般燦爛的中國古代歷史,在我們混沌的內心散發出強烈的光!它猶如啓明星,我們智慧的光輝也終將散發光芒!

通過對國學及《弟子規》的學習,“孝”是我最大的收穫!做人要懂得感恩。對一個人而言,應該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育之恩,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暴走媽媽割肝救子”的故事,短片看完禁不住潸然淚下。想起平日裏父母給予我們的點點滴滴,習以爲常的生活細節包含的滿是拳拳愛子之心,細微之處都是感動。人們都說“兒行千里母擔憂”,想起我每次出門父母都必送我到車站,無論寒暑,風雨無阻。又聽人說,父母給予孩子的是路,綿延不絕,而兒女回報雙親的是線,縱是千里也有終點,不禁頓感心酸。所以《弟子規》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體現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想一想這些都是我們做兒女的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沒有做到,今後真的要多努力了!

“孝”是什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定義,它或是每天早上一句關心的話語,或是一頓不怎麼可口的飯菜,或是我們小小的成就。它或大或小,但有一點是天下父母所期望的,就是自己好好地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

想起了董總兩次哽咽時說出的話,一次是作爲女兒說起自己智力漸衰的母親,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出生都有一個故事,不要在雙親健在時不懂得珍惜,給自己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一次是作爲母親談起自己膝下的兒子,父母其實不需要兒女給予自己什麼,只要兒女過的快樂就是莫大的欣慰。簡單樸素的語言,身份角色的轉變,道出了所有天下父母簡單的心願,也爲天下兒女敲響了警鐘。想想這一天的培訓,哭也哭過了,笑也笑過了,日漸麻木的心情被喚醒,豁然開朗的感覺。告訴自己好好學《弟子規》吧,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東西是歷史沉澱下來的精華,滿滿的都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幼兒教育活動培訓心得4

這幾天,我有幸參加了“國培”――幼兒教師培訓,聆聽了多位專家的講座,收穫之大可謂無言語表。

開班的學員互動,讓我們這批來自全省各地的老師一下子熟悉起來,很快地建立起培訓班學員的同學情,充分感受到羣衆的溫暖。

我既不是教研員也不是進修學校的老師,沒有搞培訓工作的經驗與體會,這學期根據工作需要分管鄉學前辦的工作,充分發揮鄉中心幼兒園對農村教學點的輻射作用,也就是說除了搞好鄉的各項工作,還要經常性地開展農村幼兒教師的培訓工作,所以這次培訓不僅僅僅給了我學習的機會,更是我以後工作的“及時雨”。

張海豫、李冰潔、唐乃香等多位老師關於“幼兒園教育領域的問題與對策”讓我明白了幼兒教育領域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策略,使我明白了這次培訓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培訓的目標是什麼?我需要怎樣做才能成功地開展培訓,使我有實實在在的收穫?

袁愛玲老師的《新時期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講座》,張向葵老師的《幼兒身心發展特點與“指導綱要”落實》更是精彩。要讓自我成爲一位“優秀教師”,不僅僅僅要具備過硬的教師的專業知識與教育教學潛力,還務必走近孩子,學會聆聽孩子的心聲,一個熱愛兒童、善於理解兒童的老師纔會真正成爲孩子心中的好老師。

富有實踐經驗的溫向娟、張愛君、張巖等幾位老師分別作了《優秀活動案例展示》,對我以後的教研工作頗有指導好處,我深受啓發。平時,我們很多老師撰寫教育教學案例,總是侷限在某個教學活動之中,此刻我明白了:教育教學案例的來源包括教學現場的故事、生活活動現場的故事、區域活動現場的故事、遊戲活動現場的故事,這就說明幼兒園值得我們分析、反思的案例很多,在於老師細緻的觀察、分析,如何全方位地去提高自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潛力。

總之,這次培訓我受益匪淺,我十分教育局給我這次培訓機會,我將把這種感激之情化爲一種工作動力,把所學到的知識與感悟運用到以後的培訓和教研工作中去,爲我鄉的幼教事業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幼兒教育活動培訓心得5

海南省直屬機關第二幼兒園小班課堂:《借東西》主講:王飛飛老師

如何與別人借東西?

如何有禮貌的與別人借東西?

課堂流程:兔子姐姐玩玩具?(玩具導入)

如何借玩具?(學會禮貌)

別人不借玩具怎麼辦?(交換玩具)

怎樣和別的小朋友交往?(一起玩具)

課堂,不僅要思考"什麼可以教”

課堂,也要思考“什麼可以不教”

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都是兒童自己的世界,是兒童生活的環境。

在本次培訓活動中更深入瞭解了社會領域的教育。幼兒園社會教育是指教師按照國家的教育目標和一定的社會價值取向,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通過有意識的活動,不斷地向幼兒施加多方面的教育影響,發展幼兒的社會認知、社會情感和社會行爲技能,使他們逐漸成長爲能夠很好地適應社會的、具有自身特點的健康的個體的教育活動。

從某種意義上說,幼兒園社會教育是一種做人教育、人格教育、情感教育。

幼兒園社會教育不能簡單地等同於品德教育。品德教育只是幼兒園社會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包含在社會性之中,又是在其社會性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

在幼兒階段,情緒、情感、習慣、行爲的培養遠遠比知識技能的培養更加重要。它將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行爲模式。而這種形式一旦形成,再改變就難了。

本次培訓讓我獲得這麼一個道理:素養不是天生的,是長期訓練出來的。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羣人可以走得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