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學法心得體會(精選多篇)大綱

第一篇:學法心得體會

學法心得體會(精選多篇)大綱

學法心得體會

法律知識,主要學習的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分裂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根據學習要求,下面談談學習以上法律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通過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了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保持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的法律基礎,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制保證。新憲法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寫入憲法,把十六大確定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寫入憲法,爲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提供了憲法保障。確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願,體現了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有利於鞏固和發展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世紀、新階段繼續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憲法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肯定了十一屆三中金會以來,我們黨指導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科學理論、正確路線和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爲堅持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中取得的成功經驗,提供了法律保障。進一步學習和貫徹實施憲法,對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二、通過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法》明確了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這就很好地區分了治安管理處罰法與刑法之間的關係。此法還充分體現了人民民主。

三、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學習,知道舉行升旗儀式時,在國旗升起的過程中,參加者應當面向國旗肅立致敬,並可以奏國歌或者唱國歌。全日制中國小,除假期外,每週舉行一次升旗儀式。要

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升降國旗、奏唱國歌時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一個國家的國旗就是這個國家的象徵。他是不能隨意更改的,《國旗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五星紅旗是建國時毛澤東等老一輩國家領導人親自審定,並經過中央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公佈的。國旗旗面紅色象片革命脈,是無數革命先烈前赴後繼用鮮血染紅的,大五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五角星代表全國各族人民,象徵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大團結。

四、通過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分裂法》知道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海內外全體中國人的共同心願和神聖職責。這不僅是一個多世紀以來中華民族爲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而不懈鬥爭的歷史總結,也是面向新世紀實現偉大復興的重要保證。然而,自冷戰結束以來,世界形勢和兩岸關係都發生了深刻變化,祖國統一事業面臨着極大的挑戰和變數。特別是近幾年來,臺灣島內分裂勢力不擇手段,不斷加快把臺灣從祖國分裂出去的步伐,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面臨嚴重挑戰。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分裂法》 正是面對這樣的現實危機和巨大挑戰和出臺的,這不僅對外表明中國人民統一國家的意志,對“臺獨”勢力和企圖插手臺灣事務的外國反華勢力也是一個強有力的威懾。旅居海外的中國人身處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着不同的信仰和生活方式,但共同的文化傳統、歷史命運、現實利益和“血濃於水”的手足情誼,使我們對祖國統一存有特殊的關切和期望。歷經磨難、受盡欺凌的中國人決不能容忍自己的祖國再次被分裂宰割。《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分裂法》的制定更是使祖國統一有了重要的法律依據,完備了現有法,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

五、通過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進一步明確了對加強教師管理和對教師的要求,如“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充分發展”等等,這些需要教師以更敬業、更負責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學校首先要教會學生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同時還要因材施教,讓學生主動發展、全面發展;讓學生學會與人相處、學會生活;讓學生了解社會、開闊

視野;培養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水平,關注和迴應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情感需求,調整教育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尊重、理解和關愛學生。

六、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的學習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到作爲教師,知法是重要的權利義務,學法是重要的必修課程,守法是重要的師德內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護法是重要的基本職責。教師的人格力量來自於學術水平與道德情操的完善統一,不僅要在自己講授的課程中學識淵博,循循善誘,更要通過言傳身教,通過榜樣,無言的力量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使學生樹立堅定的信念和遠大理想。在學生的眼中,教師具有無可懷疑的威信,教師是一切美好的替身和可效仿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對每一個現象的態度,都通過這樣那樣的方式,對學生的各個方面產生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與學,互爲關聯,互爲依存。一個好老師會將學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們,尊重他們,視他們爲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夥伴。新形勢下新的理論知識層出不窮,業務知識學習不能僅停留在學過、看過、聽過即可,如果鑽研不深不透,特別是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上做得不到位,就會對工作產生不可預知的影響。我們應該時刻記住,只有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不斷加強業務進修,才能滿足新時期對教師要求的“從經驗型向知識型研究型的轉變”,才能更好地做好服務於教育教學這項本職工作。 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我還要繼續認真學習相關法律知識,堅持以人爲本、以德立教、愛崗敬業、爲人師表,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從思想上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

第二篇:學法心得體會

學法心得體會

隨着依法治國方略的不斷深化,依法行政成爲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客觀要求。行政執法人員和公務員是依法行使政府職能,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我們能否運用法律手段來規範和引導依法行政,將直接影響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順利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新時期要求行政執法人員和公務員必須增強自身法制意識,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真正實現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才能潛移默化地爲經濟發展和廣大人民羣衆提供法制引導和示範,做到研究問題先學法,決策問題遵循法,解決問題依據法,言論行動符合法,依法保障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

一、 積極參加各類法律學習,推進依法行政

積極參加各類法律的法律知識培訓,參加培訓了公務員法、行政許可法、行政訴訟法、行政處罰和行政複議法等法律培訓。通過參加嚴格的培訓、考試,增強了我自身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提高了學法用法的積極性,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在工作中,真正做到依法行政。

二、學用結合,提高自身的法律水平

學法的最終目的在於自覺遵守並嚴格執行法律規定,表現在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等各個方面。一是“四五”普法和“五五”普法通過開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學習教育活,使我自己認識到法律是管理經濟社會、處理各種疑難

複雜社會問題最有力、最有效的武器。使我從學法用法的具體實踐中感受到自身法制素質有所提高,學法用法熱情也越來越高,使我從不主動學法到主動學法,增強了學法用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二是依法行政意識和水平有了全面提高。使我在工作中形成了“遇到問題先學法、決策之前找專家”的工作思路。

三、 今後學法用法的努力方向

一是在學法用法中,要積極主動學習各類法律,掌握各類法律知識,在工作中,要有創新學法意識,切實增強學法的實效性,提高學法用法的能力和水平。真正體現依法行政,嚴格執法,規範工作行爲,不斷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二是在使用法律過程中,要以用促學,學用結合。我要把用法作爲學法的着眼點和落腳點,真正做到學用結合,在“學”字上下功夫,在“用”字上出效果,模範地樹立憲法和法制觀念,增強法律素養和專業素質,提高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要努力遵循“重大決策依法、開展工作合法、遇到問題找法”這一思路,將法律意識貫穿於整個審計工作中,做到規範執法,依法行政。

第三篇:學法心得體會

學法心得體會

普法工作是依法治國的基礎性工程,是一項系統性、社會性、全局性活動,是一項提高幹部和廣大人民羣衆法律意識的“民心工程”,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需要長期不懈地抓下去。新時期新形勢下,必須堅持以人爲本,使普法成爲公衆的內在需求,在全民中樹立法文化觀念,全面推動普法教育活動的開展。

普法是全民普法。普法不只是普法職能部門和普法工作者的"專利"。公民本身既是施教者也是受教者。普法不是由一羣人向另一羣人灌輸法律知識,而應是一種互動的、雙向的交流活動。此外普法是爲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保障公(請你收藏好 範 文,請便下次訪問:)民依法辦事依法維權,而意識的形成是自覺的主動的,不可強迫的,這就要求在普法活動中樹立“以人爲本”的理念,體現人文和民本精神,使普法活動成爲一項“民心工程”。“以人爲本”就要注重“因材施教”。普法教育的對象,範圍廣,層次多,接受能力千差萬別,因此要根據不同對象的特點,針對性設置與其社會角色相近的內容,採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突出地域特色、羣體特點、個性風格,做到量體裁衣,分類施教。

“以人爲本”還要堅持把握普法的時間性和空間性,增強時效性。人們的思想和華考範文網增強普法的科學性。20年的

普法,使廣大公民從對法律的無知,到對有關法律知識的耳熟能詳;從過去把法律置於"事後",到現在把法律置於"事前",都說明廣大公民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有了極大提高,他們已不再滿足於學一點法律條文,而是希望把"法治"精神貫穿到他們的生活中。所以,普法要及時適應這種變化,不能總是停留在"灌輸條文"上,要提升層次,更新觀念,把宣傳法治理念、弘揚法律文化、倡導法治思想,作爲普法的目的,貫穿於普法工作始終。

堅持“以人爲本”目的是爲了滿足人們的內在需求。只有滿足人們的內在需要時,普法教育才能持之以恆和深化發展。從心理學角度來將,只有普法的內容、形式符合普法對象的個人需要時,他纔會對其產生親和力、認同性,從而引發積極的態度。所以,我們在工作中要堅持以人爲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衆,用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喜聞樂見、寓教於樂的形式,培養公衆對法律的興趣,對法律知識、法律文化、法律思維的探索願望,從而贏得廣大民衆的主動參與,使普法有機地融入公衆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成爲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再是爲了普法而普法。 ]增強普法的科學性。20年的普法,使廣大公民從對法律的無知,到對有關法律知識的耳熟能詳;從過去把法律置於"事後",到現在把法律置於"事前",都說明廣大公民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有了極大提高,他們已不再滿足於學一點法律

條文,而是希望把"法治"精神貫穿到他們的生活中。所以,普法要及時適應這種變化,不能總是停留在"灌輸條文"上,要提升層次,更新觀念,把宣傳法治理念、弘揚法律文化、倡導法治思想,作爲普法的目的,貫穿於普法工作始終。堅持“以人爲本”目的是爲了滿足人們的內在需求。只有滿足人們的內在需要時,普法教育才能持之以恆和深化發展。從心理學角度來將,只有普法的內容、形式符合普法對象的個人需要時,他纔會對其產生親和力、認同性,從而引發積極的態度。所以,我們在工作中要堅持以人爲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衆,用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喜聞樂見、寓教於樂的形式,培養公衆對法律的興趣,對法律知識、法律文化、法律思維的探索願望,從而贏得廣大民衆的主動參與,使普法有機地融入公衆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成爲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再是爲了普法而普法

阿迪拉什

2014.3.5。

學法心得

通過學法用法,我對法律條文由表面理解到深層次內涵的深刻領悟,有了質的變化。對照所學的知識,結合本職工作,聯繫到執政爲民、依法辦事上,真正覺得法律對一個基層審計幹部來說,既是護心鏡,又是當家寶。

一、領悟學法的重要性

普法教育已經開展了十幾個年頭,隨着法律知識的不斷普及,公民法律意識的明顯增強。我深深感到:法律意識淡薄和執法的蒼白,是那樣毫不留情地阻礙着發展。因此法律知識學習,對我是個很大的鞭策,更是一個很大的收穫。我不僅一掃缺少法律知識帶來的困惑和迷惘,更收穫了增長法律知識帶來的巨大財富。所以說,學法重要,用法必然,執法關鍵。

二、堅持學法的自覺性

作爲一名教育幹部,在日常生活中加強法律法規學習,不斷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提高自身法律素質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是關係到廣大人民羣衆的切身利益和黨委政府在人民羣衆心目中形象的大事。我深深體會到,搞行政事務要學好《公務員法》、《行政許可法》;搞審計業務要學好《審計法》、《審計法實施條例》如此等等,每一項工作都涉及到法律法規。要學深學透,靠上級安排不行,必須形成自

覺的、有序的、重點的學習風氣和習慣,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充實,不斷領悟,依法履行職責的觀念才能得到增強,自身法律素質才能明顯提高。

三、提升用法的技巧性

學法的目的是爲了更好地用法。通過從書本學到實踐學,我深深感到,只有把學習法律知識與依法辦事緊密結合,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與羣衆關心的熱點問題緊密結合,在涉及經濟建設、社會發展重大問題決策時,才能做到充分論證,依法決策,才能運用法律手段解決改革、發展、穩定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我體會到,要想辦成一件事,還必須把握好“三道關”。一是法律關。法律是準繩,法律至上、法律至尊、法律至貴;學法律充實自己心中有數,用法律保護羣衆深得民心,依法律辦事得心應手。二是公開關。公開是依法行政的窗口。三是行政關。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最有效的行爲。幹部在工作中的每個具體的行爲都能反映政府的形象。在具體工作中必須做學法榜樣,當用法先鋒,行法定職權。行政權的運用,最經常、最廣泛、最密切地關係着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個人利益。學習法律知識,樹立法制觀念,崇尚法制權威,是實現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克服以言代法、以權執法的有效途徑。

阿迪拉什

2014.3.5

第四篇:學法心得體會

學 習 心 得 體 會

爲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更好地爲家鄉教育服務,近期 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學習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到作爲教師,知法是重要的權利義務,學法是重要的必修課程,守法是重要的師德內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護法是重要的基本職責。

教師的人格力量來自於學術水平與道德情操的完善統一,不僅要在自己講授的課程中學識淵博,循循善誘,更要通過言傳身教,用無言的力量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使學生樹立堅定的信念和遠大理想。對於老師則不可以“家長”自居,應該與學生平等相待,虛心向學生學習,做到教學相長。愛學生就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創造精神,與他們平等相處,用自己的信任與關切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創造欲。

教師作爲一支具有文化的社會隊伍,學好、用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我們教師必修的一門功課。在學習《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的過程中,我不僅更新了自己對法律的認識,同時我也認識到作爲一名教育前線的教師所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教師法》不僅幫助教師得到他們的所得,也讓教師有了行爲上的準則。另外,教師在享有權利的同時,也應履行一定的義務。在學習了《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後,讓我更明確了,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該履行的義務和遵守的行爲規範。在工作中,嚴格規範自己的思想和行爲,全心全意爲學生服務,讓學生滿意,家長放心,社會認可,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不諷刺,挖苦,不威脅、責難家長。時刻以教師的道德行爲規範來要求自己,對於後進生,不拔苗助長,不諷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每一位學生有他自己的人格,都

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愛和理解,也希望得到老師的尊重和肯定。只有讓師愛紮根於育人的土壤,用心去和學生交流,用愛去和學生溝通,建立起師生間的真摯情感,纔會叩響學生心靈深處的琴絃,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讓學生接受你的教誨。用師愛去換取學生的尊重與理解;用師愛去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讓他們在師愛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學生正處於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刻,在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各種困擾和問題,需要我們去幫忙引導。如果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麼教師的愛心是成功教師的原動力。

在教書和學習的過程中,使我感悟到:教師的人生,還應該有創新精神。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而我們的學生亦是如此,因爲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

用《教師法》、《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護法》來規範和鞭策自己,在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要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這樣才得以使我們的事業走向輝煌使我們的教育對象健康成長。作爲一名教師,就要一身正氣,就是要突出“爲人師表”,就是要追求“以德立身”。堅持以人爲本、以德立教、愛崗敬業、爲人師表,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並緊緊圍繞新時期師德素質要求和師德規範,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做一個爲人民服務的教師,做一個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第五篇:學法心得體會

學 法 心 得 體 會

黔東國小蔣敏

近年來,我作爲一名國小老師,通過對法律知識的反覆學習,認爲全民普法教育在推動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正在爲構建和諧社會發揮着法治保障作用。然而,也應清醒地看到,普法教育與我國快速發展的經濟、與人民羣衆對法治的期盼還有一定差距,普法教育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我認爲在第五個五年普法教育工作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五五”普法教育的質量。

一、充分認識普法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是領導幹部學法抓而不緊。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地區和部門的領導存在着重經濟工作輕普法教育、重眼前利益輕長遠利益、重基層普法輕自身學法的問題。會上要求多,會下落實少,對下要求多,對己要求少的現象較爲普遍。由於一些領導幹部對普法教育認識上的偏差和重視程度不夠,導致一些地區的普法教育發展不平衡。二是青少年法制教育質量不高。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在“四五”普法中,各級政府對青少年法制教育較爲重視,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工作運作中還存在着一些諸如講課內容缺乏針對性,且講課形式單一、簡單枯燥,導致有的學校沒有發揮好普法中應有的作用。由於青少年法制教育質量不高,直接影響了一些學校和學生學法的積極性。三是流動人員法制教育難落實。隨着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 1

口流動已成爲一大趨勢。僅新都目前就有外來流動人口10萬多,佔本地人口六分之一。他們一方面爲新都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另一方面也給社會治安帶來了壓力。

四是農村法制教育工作還不到位。多年來,在推進全民普法教育中,各級政府一直將農民的普法作爲重點來全力推進。特別是各地以貫徹《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開展“綜合示範村”以及“法律明白人”創建活動爲契機,使普法教育在農村得到了有效推進。但由於農村人口衆多,基礎設施薄弱,地區發展不平衡,加上普法骨幹緊缺和政府投入不夠等因素,使普法工作很難落實到位。

二、用法制提升普法教育質量

在推進“五五”普法中,我們應當下大力氣建立一套有效的法律保障制度,以提升普法教育質量。在建立法律保障制度中,我們認爲,應構建以下四個保障機制:

一要構建普法教育組織保障機制。首先要從法律制度上確立組織保障機制。不僅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都要建立普法組織機構,而且還要賦予其相應的職能和權限,不能讓普法機構成爲擺設。目前,絕大多數單位都有普法的組織機構,但一些單位的普法機構作用不大,工作推進不力,普法教育的質量難以保證。因此,必須通過法律制度的形式來確立普法組織機構的職能和權限,讓它們真正在全民普法中發揮服務和保障作用。

二要構建普法教育責任機制。全民普法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必須要全社會來共同參與。這一方面需要全體公民的自覺行動,

另一方面又需要通過法律制度的形式來明確各自的責任,否則共同責任就會成爲一句空話。因此,必須要通過建立法律制度的形式來構建地區、部門、單位和個人的責任體系,真正做到“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頭上有指標”,這樣才能做好普法教育工作,普法教育的質量才能提高。

三要構建普法教育資源整合機制。在教育的手段上,普法教育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科學文化知識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擁有的資源可以共享。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部門之間不溝通、開展工作單打一的現象比較普遍。因此,必須樹立“大普法”觀念,通過建立法律制度的形式來整合資源,普法教育才能與其他教育互爲侵透,協調發展,普法教育的質量才能夠提高。

四要構建有效的普法教育考評機制。在普法教育的實踐中,絕大多數單位都建立了考評機制,但一些單位考評的效果不是很好,影響了普法質量。因此,要從法律制度上對普法教育的考評機制予以確認,同時從政府的角度解決部門考覈、多頭考覈和重複考覈等問題,把一切考覈納人到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考覈的軌道上來,增強考覈的權威性。這樣,才能夠保證普法教育與其它工作協調發展,才能促進普法教育質量的提高。

三、創新爲確保普法教育質量提供動力

首先,要堅持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我們要構建的和諧社會是變革中的和諧社會,是發展中的和諧社會,是維護公平和公正的和諧社會,是正確反映和兼顧各方面利益的和諧社會,是正確處理人

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係、保持社會安定團結的和諧社會,而這一切都需要努力通過法治的手段去實現。

其次,樹立創新理念,拓展法制宣傳形式。一是在傳統形式與現代手段的結合上突出現代手段。要圍繞人們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以案釋法、文藝作品等人們易於接受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識,宣傳法治精神,做到入耳入腦。二是在集中教育和日常宣傳的結合上重視日常宣傳,使人們在濃厚的法律文化氛圍中切身感悟到法律的真諦,進而提高全民法律素質。三是在法制宣傳教育與法治實踐的結合上注重法治實踐活動。要引導和指導公民積極參與立法活動,領悟法律的本意;推進執法、司法公開,把執法和司法的過程變爲法制宣傳教育的過程;強化和規範各類法律服務,把維權和調處矛盾糾紛的過程作爲普及法律知識、增強法律意識的過程,使法制宣傳教育植根於法治實踐之中。一次良好的法治實踐本身就是最有效的法制宣傳教育,其效果遠遠勝過數次空洞的說教。

其三,要從校園抓起,着力抓好中國小生的普法教育。全民普法是一項偉大的事業,需要大批人才從事這項工作。在“五五”普法中,要通過多渠道、多途徑創建普法宣傳員隊伍,調動各方面的力量爲普法教育服務。尤其要充分發揮老師,特別是中國小教師在學校的宣講作用,着力抓好中國小生的普法教育。通過抓好中國小生的普法教育,爲“五五”普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