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學習大別山精神心得體會【多篇】

學習大別山精神心得體會【多篇】

學習大別山精神心得體會 篇一

“八月桂花遍地開,鮮紅的旗幟豎呀豎起來……”這是革命民歌《八月桂花遍地開》裏一段歌詞,從小對這首歌就耳熟能詳。這次有幸到這首歌的創作背景地鄂豫皖大別山地區參觀學習,現場感受到那一段不可抹去的歲月往事,追溯那一段可歌可泣的紅色記憶。沿着革命前輩的足跡,我們先後參觀鄂豫皖蘇區將帥館、紅四方面軍總部舊址、許世友將軍故里等地。踏在這片承載厚重歷史的土地上,對革命先輩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想如今和平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都是他們憑着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革命精神換來的。而今天,作爲一名農商行中層幹部的我,迴歸本源,更需要學習和推崇的就是革命先烈們身上那“四種精神”。

學習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內涵,是一個歷史性的範疇,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具體內容。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愛國主義主要表現爲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反動統治的鬥爭,把黑暗的舊中國推向爲光明的新中國。結合工作,就我們農商行而言,我們也需要大力弘揚“愛行主義”,他是當代民族傳統美德的進一步延伸和體現,我們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狠勁,以“等不得”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鬆不得”的責任感、“停不得”的使命感,把紅色血液融入到農商行發展中、根植到骨髓中、銘刻在腦海中,通過樹立“行興我榮,行敗我恥”的思想觀念和“主人翁”意識,來更好地維護農商行、愛護農商行。

學習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無論是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勇士們,還是黃麻起義犧牲的英雄們,有誰是爲福利待遇而衝鋒,有誰是爲一己私利而犧牲?與這些“向死路求生”的紅軍將士相比,比起他們這樣的大無私精神,我們今天加班多一點,假期少一點,又算得了什麼呢? 而作爲新一代農商銀行人,我們更要發揚革命先烈們的無私奉獻精神,真正樹立爲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思想。只有真正發揚奉獻精神,才能在關鍵時候頂住壓力、經受風險、戰勝挑戰,才能在服務羣衆過程中做到想羣衆所想、急羣衆所急,密切幹羣關係,樹立農商行良好社會形象,從而更好地詮釋“服務三農、改善民生”的企業使命。

學習他們的艱苦奮鬥精神:千里豐碑,英雄風骨,革命先烈這種艱苦奮鬥的精神就是一盞不滅的明燈,爲後人點亮行程,指明方向,鼓舞我們堅貞不屈,永遠向前。在目前農商行轉型升級、爬坡過坎、追趕刮越的關鍵時期,我們需要的也恰恰是這種艱苦創業的精神,提振精氣神,匯聚正能量。艱苦奮鬥他是幹事創業的源泉,是時代發展的旗幟。戰爭年代的勝利,靠的是艱苦奮鬥,建設時期的成就靠的是艱苦奮鬥,現代化強國靠的更是艱苦奮鬥。如今,我們農商行要想從實現“三步走”戰略中成功蛻變,何嘗又不是需要這種艱苦奮鬥、不屈不撓的堅毅精神。不管是國家,抑或是農商行,幸福生活的擁有,都離不開艱苦奮鬥的精神。

學習他們的不畏犧牲精神:通過講解員飽含深情的講解和當年戰鬥場景的模擬,昔日的硝煙戰火彷彿歷歷在目,我親身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爲尋求真理而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壯舉。論如今,雖然沒有了硝煙,沒有了鬥爭,但是他們那種對黨和人民忠貞不渝的氣概,仍值得我們去學習,那就是對農商行的事業做到無比的熱愛和無比的忠誠。在工作實踐中要把這一堅定的理想和信念落實到我們的行動中,體現到我們的工作崗位上,不畏犧牲,不辭辛苦,腳踏實地,把農商銀行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在“爭創一流業績,建設一流銀行”的“雙一流”主旋律上,爲他奮鬥不止,繪就藍圖。

學習大別山精神心得體會 篇二

學習期間,我遵循活動要求和培訓計劃,和大家一起積極參加了課堂教學、現場教學、體驗式教學、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特別是穿紅軍服,走“志仁小道”、激情唱響紅歌、紅色故事會等等教學活動給我們大家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憶,毫不誇張地說是:處處都能感受到精神的洗禮、和純樸的民風;處處彰顯紅色文化持久傳承的無限魅力。通過學習培訓,我深刻感受到了大別山“堅守信念、牢記宗旨、顧全大局、勇於擔當”的精神,理想信念更加堅定,爲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更加牢固,加強修養、提高能力的目標更加清晰。具體來說,這次學習培訓我有以下四個方面的收穫。

第一個收穫:是理想信念進一步堅定。中國工農紅軍經過二萬五千裏的長途跋涉,戰勝了各種艱難險阻,寫下了一部驚心動魄而又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一個人,要有信念,一個團隊、一個組織、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更需要有一種信念、一種精神把民衆團聚起來,這樣才能形成合力,克服困難,走向成功。

這一點,從犧牲在敵人槍口刀尖上的13萬烈士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從大別山戰鬥過的349位將軍英勇戰鬥故事上我們看到了,從大別山滿門忠烈的黃德躍這一家人身上看到了,大別山地區28年紅旗不倒的光輝歷史,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信念的力量。

見證“中國力量”、激揚“民族信念”,需要我們黨員幹部率先垂範,身體力行。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弘揚傳統、堅定信念、鍛鍊作風,吃苦耐勞,全心全意爲學生服務,銘記習總書記“走在前頭、作出表率”的要求,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永葆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的政治本色,爭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

第二個收穫:是服務羣衆意識進一步提升。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實行羣衆路線,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爲羣衆的自覺行動。”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我們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在革命戰爭年代,大別山的共產黨員用鮮血譜寫了親民、愛民、爲民的英雄讚歌、大別山的羣衆們也用行動保護了革命的火種、支持並參與了對敵的各項鬥爭。通過學習“大別山精神”,我深深明白,要有認真工作的意識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態度。不要處處計較報酬,紅軍前輩當年不要工資,不要生活費,還要進行革命工作,而且還冒着拋頭顱、灑熱血的危險,有的一家幾十口被殺,傾家蕩產還要進行革命工作,我們現在在和平的幸福年代工作,就不要再嫌報酬少了。

第三個收穫:是人生的目標進一步明確。通過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系統學習,特別是這次“大別山精神”的學習領會,對照戰爭年代的革命先輩、對照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黨的好乾部、對照改革大潮中的人民公僕,我再次思考:革命前輩爲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惜流血犧牲,我爲社會做了什麼?我也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與不足,找到了作爲一名普通人民教師的努力方向,人生目標更加明確。

第四個收穫:是團結協作顧全大局的胸懷。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是由鄂豫邊、豫東南、皖西三塊根據地逐漸發展起來的。在發展過程中,各根據地人民爲了革命的利益,顧全大局,相互協作,相互支援。學校是一個整體,僅靠一己之力是辦不成事的。俗話說,團結就是力量,協作才能共贏。我們要培養良好的團隊精神和協作意識,牢固樹立“一盤棋”的思想,增強團結協作的能力。在工作中與同事互相配合,取長補短,齊心協力。努力把教育教學工作做好,形成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

總之,一次學習就是自己精神風貌的洗禮!是自我進化和超越自我的過程,在實際工作中,我一定結合工作實際情況,將這次學習“大別山精神”的結果轉化爲激勵工作的思想動力和源泉,不負教育黨總支的期盼和重託,將人民滿意的教育思想貫穿始終,始終以“我是黨員”嚴格要求自己!

學習大別山精神心得體會 篇三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調研時指出,“大別山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肯定了大別山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的重要地位。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大別山軍民在黨的領導下,浴血奮戰、前仆後繼,革命鬥爭不斷、革命火種不滅,創造了“28年紅旗不倒”的革命奇蹟,孕育了彪炳史冊的大別山精神。黨領導大別山軍民長期的革命鬥爭實踐,決定了大別山精神的形成與發展,鑄就了大別山精神的豐富內涵。

追求理想、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

大別山精神的核心是對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對中國革命必然成功信念的執着追求。俄國十月革命後,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先驅董必武、陳潭秋、惲代英等就開始在大別山區傳播馬克思主義。1921年11月,中共一大代表陳潭秋在湖北黃岡成立了中共陳策樓小組,爲鄂豫皖邊區第一個黨小組,此後大別山區黨組織不斷髮展,鄂豫皖蘇區根據地成爲我黨重要的建黨基地。在黨的領導下,大別山共產黨人和革命羣衆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在艱難曲折的鬥爭中,無論處於順境還是逆境,始終保持對黨忠誠、堅守信念的高貴品質,“一根筋,不二心”,初心不改,不屈不撓。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第四次反“圍剿”失利,紅四方面軍主力被迫離開大別山,向西實行戰略轉移。紅軍主力轉移後,留在根據地的中共鄂豫皖省委確立了獨立堅持鬥爭的方針,重建紅二十五軍,創建紅二十八軍,進行堅持和保衛根據地的鬥爭。在敵人重兵“圍剿”,根據地人力、物力枯竭的情況下,省委奉命率領紅二十五軍長征,向其他地方轉移。留在根據地的紅二十八軍在長期與黨中央失去聯繫、根據地屢遭敵人“圍剿”“清剿”的情況下,獨立堅持了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從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到解放戰爭時期,大別山先後經歷4次主力部隊轉出,每一次主力離開後仍然有武裝力量在大別山堅持鬥爭。他們靠着對理想的執着和革命必勝的信心,愈挫愈勇,一次次從磨難中奮起,革命的紅旗始終在大別山上高高飄揚。

革命戰爭年代,大別山人民堅持革命鬥爭,爲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巨大犧牲。從1921年至1949年,大別山區爲革命犧牲近百萬人,僅在冊革命烈士就有130351人,可謂“山山埋忠骨,嶺嶺鑄忠魂”。大別山革命的播火者董必武在其90歲生日的詩作《九十初度》中寫道:“遵從馬列無不勝,深信前途會伐柯。”這是大別山人堅定理想信念、不屈不撓鬥爭的最好註解。

胸懷全局、勇挑重擔的奉獻精神

大別山的黨組織和革命羣衆對黨和革命事業無比忠誠,在革命鬥爭中始終能夠以革命大局爲重,爲了革命需要和全局利益勇挑重擔,犧牲小我,無私奉獻。

1935年7月,爲了迎接黨中央、與中央紅軍會師,鄂豫陝省委決定率領紅二十五軍西征北上策應中央紅軍。在出徵動員大會上,軍首長吳煥先、徐海東對戰士們講:“這次的行動,我們這幾千人就是犧牲完了,也要牽制住敵人,保證黨中央和中央紅軍順利北上。”1935年7月16日,紅二十五軍在鄂豫陝省委率領下開始了第二階段的長征。其西征北上的戰略行動,吸引和牽制了川陝甘邊界的敵人,有力地配合了黨中央和中央紅軍的北上行動。10月19日,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入冬後,中央紅軍物資補給面臨極大困難,毛澤東向徐海東借2500元解決中央紅軍吃飯穿衣問題。徐海東立即從部隊僅剩的7000元中拿出5000元送給中央紅軍,並命令部隊節衣縮食,從人員、物資上全面支援中央紅軍。徐海東說:“我們就是不吃、不穿、挨凍受餓,也要支援黨中央!”

1947年,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決定晉冀魯豫野戰軍以半個月行程直出大別山,建立根據地,以破解國民黨對山東解放區和陝北解放區的重點進攻。對這場關乎解放戰爭全局的戰略任務,劉伯承、鄧小平始終從戰略全局出發,把是否對全局有利作爲取捨的首要標準。鄧小平向中央軍委明確提出:“我們在大別山背重些,在三個月內,陳粟、陳謝能大量殲敵,江漢、桐柏及豫陝鄂區、淮河以北地區能深入工作,對全局則極有利。”1989年,鄧小平在會見編寫二野戰史的老同志時講,解放戰爭時期有很多重擔,最重的擔子是挑挺進大別山這副擔子。

大別山軍民以對黨和革命事業的絕對忠誠,始終把全局的利益放在首位,勇於犧牲,甘於奉獻,深刻詮釋了胸懷全局、勇於擔當的大別山精神。

依靠人民、萬衆一心的團結精神

大別山區黨和軍隊從誕生之日起,就同人民羣衆同甘苦、共命運,與羣衆建立了血肉相連的黨羣、軍民關係,築起了打不破、摧不垮的銅牆鐵壁。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大別山黨組織緊緊依靠羣衆、充分發動羣衆,在發動武裝起義和創建根據地之初,即着手建立革命政權。在根據地逐漸形成了省、特區(道)、縣、區、鄉、村六級蘇維埃政權,大別山廣大窮苦人民第一次成爲社會的主人。蘇區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制定了土地分配政策,農民幾千年來第一次分得了土地。蘇區的政治、經濟、教育、衛生各項事業在黨的領導下蓬勃發展,老百姓在政治上、經濟上翻了身,文化教育上得到解放。黨一心爲民,成爲人民的主心骨;人民一心向黨,成爲黨的鐵靠山。羣衆紛紛參軍參戰,爲革命凝聚了巨大力量。“小小黃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黃安戰役中,數萬羣衆組成擔架隊、運輸隊、救護隊、送飯隊、洗衣隊,不分晝夜地支援紅軍。三年游擊戰爭時期,紅二十八軍便衣隊紮根於羣衆之中,打擊惡霸土匪、救濟貧苦百姓,被羣衆稱爲“流動的蘇維埃”。在國民黨實行“堅壁清野”的惡劣鬥爭環境下,羣衆依然想方設法掩護和支援便衣隊。白天外出勞動時,老百姓自己餓着肚子,把飯藏在田邊,讓便衣隊來取。他們把鞋脫下留給便衣隊,自己光着腳回家。正是羣衆的無私支援,紅二十八軍才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徐向前在回憶大別山革命鬥爭時說:“紅軍的力量在於民衆之中。有了羣衆的支持,紅軍如魚得水,任我馳騁,這是弱小的紅軍能夠生存發展、克敵制勝的根本原因。”

大別山黨和軍民團結一致、萬衆一心,凝聚起人民戰爭的磅礴偉力,這是大別山28年紅旗不倒的關鍵所在。

自強不息、排難創新的進取精神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各個歷史時期,大別山黨和軍民面對艱難曲折的鬥爭形勢,始終能夠保持自立自強、求實創新的寶貴精神,把馬克思主義與大別山鬥爭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形成了山溝溝裏的馬克思主義。

黃麻起義後,由於國民黨軍瘋狂反撲,起義部隊決定轉戰木蘭山區,保存和發展革命力量,開展游擊戰爭,後開闢了以柴山保爲中心的鄂豫邊革命根據地,在長江北岸率先豎起了武裝割據的旗幟,是以毛澤東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的重要實踐。

在游擊戰當中,徐向前等人總結出了“集中作戰,分散遊擊”“敵退我進,敵進我退”等游擊戰術7條原則,與毛澤東在井岡山提出的“十六字訣”游擊戰術異曲同工。紅四方面軍以“智勇堅定,排難創新,團結奮鬥,不勝不休”爲訓詞,在軍事上進行了大量創新,比如圍點打援,“反四路圍攻”“反六路圍攻”等。

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後,在大別山實行土地改革。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區分鞏固區和游擊區採取不同的土地政策,以及保護工商業等政策的建議。毛澤東指出:“小平所述大別山經驗極爲寶貴,望各地各軍採納應用。”“大別山經驗”爲黨中央制定新解放區的土改政策提供了寶貴經驗。

大別山黨和軍民從當地革命的具體實踐出發,探索新的規律和方法,堅持長期鬥爭,獨立自主解決問題,展現了大別山區軍民自強不息、排難創新的進取精神和革命智慧,是革命取得最終勝利的最堅實保證。

學習大別山精神心得體會 篇四

仲夏時節,生機盎然,在恰逢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之際,我又一次榮幸地參加了縣委統戰部組織的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爲主題的大別山精神紅色教育培訓班,在統戰部領導的帶領下,我們一行28名學員奔赴全國著名的革命聖地-信陽市新縣。

新縣是當年大別山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蘇區首府,全國有名的將軍縣,在新縣大別山幹部學院我們進行了爲期三天的集中教育培訓,課堂教學和現場教學使我心靈一次又一次受到震撼,特別是現場教學,每到一處精神上都受到一次洗禮,每個點都活生生地展現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蹟和爲了正義自由視死如歸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感動震撼之餘,我靜思體會如下:

一、堅定的信念,虔誠的信仰決定了革命先烈之壯舉

每次現場教學結束後,回到學院住處,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蹟都讓我心情無比沉重,肅然起敬。大別山革命期間,條件異常艱苦,單衣過冬、野菜充飢,革命先烈做到了“怕死不革命,革命不怕死”的無畏之舉。當年,大別山軍民就是從以“共產主義信念”爲堅守,以“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奮鬥,勇當前鋒”的大別山精神,在白色恐怖和及其困難的環境條件下,對黨忠誠、威武不屈、百折不撓,始終堅守在大別山,使大別山的紅旗始終飄揚。一路走來,學習了諸多革命先烈的堅定信念,不怕犧牲,驚天悲壯的感人事蹟:紅田烈士程懷天,箭河烈士程儒香、列寧國小烈士肖國清遭受挖眼割耳、零刀碎割,拔光頭髮的種種酷刑,令人髮指,中國革命的勝利就是像程懷天這樣千萬個革命烈士的生命換來的,新中國的建立就是無數英烈堅守信念,堅定共產主義信仰的結果。

如今,我們的理想就是實現“中國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爲此,我們應從建設“活力、富強、宜居、和諧、幸福”新睢縣做起,緬懷先烈、無怨無悔、堅定信念、忠誠擔當。過去常說“苦不苦,想想長征二萬五,累不累,念念革命老前輩”,這往日曾作爲調侃的話語,通過本次教育培訓,我心內疚、懺悔,我們應嚴肅認真把這句話作爲工作中的座右銘,時刻警醒自己,無論在任何環境下,無論在任何崗位中,都要堅定信念,堅守信仰,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格觀。

二、對學習培訓的新認識

參加工作以來,培訓無數,但都過眼煙雲。本次大別山精神紅色教育培訓,着實不同以以往點名簽到滿堂貫的教育效果,關鍵是這次培訓改變了我對外出培訓學習的錯誤認識,這次大別山新縣之行,我才真切地感受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烈用鮮血換來的”這句話的份量,才體會到無私奉獻的意識在我們當代人心中是如此淡漠,才明白鑄造靈魂、錘鍊信念,對我們來說是如何的重要。

當前,工作生活中,好多人包括本人在內,出現了心理失衡,思想消極,貪圖名利的現象,所有這些都是信念信仰的缺失所釀成,學習革命先烈,傳承大別山精神是時代要求。通過培訓,在黨員幹部中大力弘揚紅色傳統,堅定信念,錘鍊作風,是有很大的必要性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培訓雖然已經結束,但我們對大別山精神的思考不能停止,大別山精神成爲一種鼓舞,應成爲我們努力做好各項工作的動力,發揚大別山精神,爭做一名忠誠擔當、樂於奉獻、創新有爲的人民公僕,爲打造“活力、富強、宜居、和諧、幸福”新睢縣而貢獻力量。

學習大別山精神心得體會優秀範文5篇相關文章:

1.2016講看齊見行動心得體會範文【精選3篇】

學習大別山精神心得體會 篇五

通過兩天的大別山黨性教育專題培訓,時間雖短,但我思想上受到深深的洗禮,靈魂上產生很大的震撼,總的來說,收穫頗豐,感觸很多。在開班儀式上,冉部長闡述了此次學習背景,學習的目的,並從統一思想、把握主題、嚴格紀律等方面對我們學員提出了要求,學習期間,按照學校的要求和培訓計劃,我們學員從參加課堂教學《大別山精神及其時代價值》,到現場參觀鄂豫皖蘇區革命博物館、烈士紀念館 、革命舊址羣。到體驗式教學《重走長征路》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特別是穿紅軍服裝,走“志仁小道”,激情唱響紅歌, 紅色故事會等等教學活動給我們留下深刻感人的回憶,我的內心一次次被激盪、被洗禮、被淨化,兩天來多形式的教育,大別山精神給我以下幾點啓示。

一、身臨其境感受大別山精神

大別山地處鄂豫皖三省交界,是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地帶,也是中國紅軍的重要發源地,其中紅四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都是誕生於此,同時,大別山也是中國紅軍主要活動區域之一。新縣雖然地處山區,村莊稀少,人口不多,但在那個年代,從那裏走出來300多位叱吒風雲的開國將軍,董必武、李先念、徐海東、許世友都是新縣人。來到了大別山,真正感受到了當年紅軍革命鬥爭的殘酷與無情,無數的新縣人民爲了革命的勝利付出了沉重的代價。10萬人的新縣人民,爲了革命犧牲過半,可以說家家有紅軍、戶戶有烈士、嶺嶺埋忠骨。正是在這艱苦的革命歲月裏誕生了“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奮鬥,勇當先鋒”爲基本內涵的大別山精神。戰火紛飛的年代已離我們遠去,但是大別山精神仍具有鮮明的時代價值。大別山精神是顧全大局,勇挑重擔的精神;是艱苦奮鬥,戰勝一切困難的精神;是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是齊心協力,精誠團結的精神;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征程中,爲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時刻牢記大別山革命精神,鬥志昂揚,奮發圖強,盡心盡力工作。

二、大別山精神使我感受到信念的力量

從烈士程儒香受盡百般肉刑卻不爲威脅利誘而改志,英勇就義前對母親說不能盡孝時看到了信念的力量;從大別山滿門忠烈的黃德躍這一家人身上看到了信念的力量;從5.5萬烈士們身上看到了信念的力量;從大別山戰鬥過的349位將軍英勇戰鬥故事上看到了信念的力量;有了擁有理想信念共產黨員和廣大人民羣衆艱苦鬥爭,才換來大別山地區28年紅旗不倒的光輝歷史。那個年代,無論是革命志士,或是勞苦大衆,他們心中都有堅定地的信念,爲了勞苦大衆翻身得解放,他們不惜犧牲自己以及家人的生命。這些真實的事讓我深深地感受信念的力量是多麼的強大。新時代,新起點,新徵程,一個人、一個組織、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需要一個堅定的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而努力奮鬥。

三、大別山精神使我感受到勝利的取得必須走羣衆路線

當聽到烈士吳煥先因爲幹革命,累及家人五口被敵人殺害,母親要飯到門口,得知部隊生活艱難又悄悄離開,妻子想方設法把寶貴的糧食接濟部隊,自己卻病餓而死時;當聽到一位母親爲救王樹聲而獻出自己親生兒子的生命時。.。.。.所有在場的人無不潸然淚下。在革命戰爭年代,大別山的共產黨員用鮮血譜寫了親民、愛民、爲民的英雄讚歌,大別山的羣衆也用行動保護了革命的火種,支持並參與了對敵的各項鬥爭。和平年代的我們,更應該以革命前輩爲榜樣,在自己的工作崗位,盡職盡責,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幹好工作。

四、大別山精神使我感受到團結協作顧全大局的團隊精神

大別山革命根據地初期建立,也是經過鄂豫皖三地共產黨和廣大人民團結協作,共同努力,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拋頭顱灑熱血與敵人殊死搏鬥,才換來了28年紅旗不倒的革命根據地。目前,我們的大中國已走進新時代,由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朝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夢想闊步前進。這是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在幾代領導人帶領下,團結奮鬥,共同努力取得的。作爲基層工作的我們,一定要秉承共同努力的團隊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嚴肅的政治態度、飽滿的政治熱情投身工作,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董店鄉全體幹部職工團結協作共同努力下,圓滿完成交付我們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