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育學學習的心得體會多篇

教育學學習的心得體會多篇

教育學學習的心得體會篇1

7月26日,我有幸參加了由江蘇省文明辦、江蘇省教育廳主辦,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承辦的江蘇省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暑期培訓班。在整整四天的學習培訓活動中,我和來自全省各市的教育工作者一起,認真聆聽了心理教育專家們爲我們作的生動精彩的講座,不僅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一個理性的認識,而且就實際工作中經常遇到的一些問題,得到了專家們耳提面授的零距離的指導。這次培訓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它讓我有機會靜下心來重新審視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重新審視我們習以爲常的各種教育行爲,它讓我獲益匪淺,同時也萌發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使命是促進學生走向成功、快樂成長、全面發展

教育究竟是什麼?法國著名思想家盧梭言簡意賅地向我們道出了教育的真諦——“教育即生長”,教育就是要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長。教育的真諦我想就是在提醒我們所有教育者:教育應該珍視孩子生命的訴求,教育應該站在孩子的立場。

教育的真諦也決定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使命,那就是幫助全體學生擁有積極陽光的心態,以促進他們走向成功、快樂成長、全面發展。爲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有急功近利的心態,不能簡單地學科化、知識化;醫學化、技術化,它需要老師用心與學生進行溝通,解開學生糾纏的心結,驅散學生心頭的陰霾。

二、“瞭解學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與基礎

爲人父母、爲人師長者,大都有這樣一種觀點:只有上好大學才能找到好工作!大家站在成人的立場上,規劃孩子前進的方向、前進的步伐,甚而前進的速度。可是,孩子究竟是怎麼想的?學生究竟需要什麼?我們爲孩子做出的規劃是否符合孩子的身心發展?這些問題被我們一再忽略,甚至扔到了一邊。於是,鬱悶、焦慮、脆弱、自卑、孤僻、逆反。一系列心理問題在成人的主觀臆斷、行爲干預下,進駐了孩子的內心。

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師生間的溝通與理解,作爲心理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研究學生生理特點、瞭解孩子心理需要與訴求。我們必須明白,青少年時期是孩子生理各方面快速發育的時期,矛盾動盪性是其心理基本特徵,青少年認知旺盛,自我意識迅猛發展,情感豐富且不穩定,開始出現了許多成人需求,同時開始出現心理反抗。只有瞭解了孩子的這些特徵,我們纔有可能對孩子的行爲表象做出理性的分析,從而找到孩子心理問題的癥結所在,並做出適當干預。

同時,不同孩子身上出現的心理問題,可能有其共性特徵,但必定有其個性特點。作爲心理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蹲下身子,站在孩子立場更多關注他的個性心理特點,這可能會花去我們很多時間與精力,但我想,心理教育工作是“心”的事業,倘若缺乏水滴石穿的耐心、改天換日的信心、愚公移山的恆心,心理教育工作就只能流於形式,有的只能是蜻蜓點水般的膚淺與無力,而最終遺憾的,還將是我們的孩子,或許還有他們的人生。

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講究方法和藝術

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輔導教師必須採用一定的方式和手段。選擇什麼樣的方式,採用什麼樣的手段,直接關係到心理教育目標的實現和任務的完成。方法得當,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可以有效落實;方法不當,預期的教育效果不但難以實現,還可能抵消其它教育的作用,甚至干擾以後的教育工作。例如,大多學生身上存在着學習方面的心理問題,問題的癥結在哪裏?心理輔導老師必須仔細研究,是家長的過高要求導致的?還是學生身體狀況因素導致的?抑或是學生自我意象上存在缺憾?教師必須準確做出分析判斷,並採取合理的方法進行心理疏導,進行相應的行爲訓練。

心理健康教育還要講求藝術,要會聆聽、能接納、有效引導、使人內心悅服。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遵循“無條件積極關注”的原則,必須“真誠”,必須設身處地、感同身受,具備“同理心”。心理健康教育還有很多“大忌”:簡單判斷、主觀臆斷、過於理智、出言不遜……

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孤軍奮戰,必須建立“戰略聯盟”

影響學生健康心理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固然要有科學的方法,要具有專業資格的人來實施,但我認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應只是一兩位心理健康教師的事,它還需要全體教師的重視和參與。學生在學校中,接觸得最多的還是班主任和各科老師,如果學校的所有老師都能關注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能及早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時與心理輔導老師溝通,共同分析研究,配合心理輔導老師做好工作,我想這更有利於幫助學生儘快排解心理問題,形成健康心理。

家庭是學生棲息的港灣,家庭成員是孩子最親密的人,他們與孩子之間的生活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因此,與學生家長結成心理教育“戰略聯盟”是很有必要的。在南京市金陵中學蘇華老師的心理教育案例中,我注意到她利用家長會向家長介紹與孩子溝通的理念,如果老師果真能說服家長改變自己對孩子的錯誤理解,改變自己固有的家庭教育觀念,改變與孩子溝通的方式方法,那對於孩子心理問題的疏導,無疑是最有利最有效的。

五、加強理論學習,維護教師自身的健康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遠

要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不能把目光只停留在學科教學的理論研究與實踐上,我們要做的是重新拾起被我們丟在一邊的心理學相關論著,並與時俱進地學習一些具有現實意義的學生心理輔導專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要致力於這方面的學習與研究,我們要時刻記住的是,當一個孩子坐進你的心理諮詢室,你責無旁貸地要爲他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診斷與疏導。你面對的是一顆亟待你幫助的心靈,你肩負着引導他走向快樂與成功的重託,這份沉甸甸的擔子,容不得你在工作中有一絲的馬虎,半點的不專業。爲此,我們要學習、學習、再學習!

加強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更離不開教育者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良好的個性品質能增進師生間的和諧交往,教學效果往往比較明顯,每個學生也容易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這將有利於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和良好個性的形成。同時,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還會直接影響學生個性品質的發展。我們設想,如果教師本身性格多疑怪癖,情緒喜怒無常,對學生賞罰無度、冷漠無情,又怎麼能使學生的心態平衡、情緒正常?因此,教師必須重視自身心理健康的維護,必須樹立有利於自己生存與發展的職業觀,具備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掌握調節壓力、整合職業情緒,學會心理問題的自我認識與疏導。

教育學學習的心得體會篇2

本學期我校組織了“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工作”的培訓。此次學科滲透法制教育培訓由我校德育處黎倦老師主持,培訓雖短,但給我留下了十分難忘的印象,我認真聆聽了就中國法制社會、職務犯罪、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以及證據的基本理論等知識的講解,增強了我的法律應用潛力;在學科教學中如何滲透法制教育均使我受益匪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體會。

一、透過培訓,使我進一步認識到法制培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加強中國小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門、校園、教師的法定職責,是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加強公民意識教育的重要基礎工作,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及法律常識辦公室明確規定把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作爲對學生實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徑,要求“將法制教育與學科教學相結合,滲透到相關學科教學中”。這一要求,闡明瞭今後校園的法制教育實施方式和教學方法,對我們今後的教育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性。

二、透過培訓,使我進一步運用所學知識提高工作潛力和方法。

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應當遵循尊重教學、科學導入,分量適中、目標恰當,有機統一、一箭雙鵰的原則。滲透法制教育要創設適當的情

景,要找準切入點,頻率不要過高。

從具體到一節課的時間佔用來看,最簡單的,只要求告知學生法律法規名稱,最複雜的,佔用時間也一般不會超過5分鐘。其次,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在方法上有明確的要求,即“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並作了相應設計。只要堅持這些原則,學生理解法制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主動、快樂的學習過程,甚至於有時是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即已完成法制教育的任務,既不會增加學生的學業負擔,也不會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更不會傷害學科本身。

三、透過這次的培訓,讓我深刻認識到當今法制教育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滲透式教學刻不容緩。

讓我更明白教師“教書·育人”的真正含義;讓我認識到學生不僅僅知識水平的高低跟我們教師有關,他們的自身素質、道德觀念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我們教師對他們教育了多少。所以,現代的教師不僅僅要傳授給他們文化知識,還要時時進行滲透法制教育,將教學與法制教育有機地結合,讓我們一齊共同努力,建立一個新型法制型社會,從校園開始。

總之,法制在學科教學中的滲透是一個大課題,有待於我們廣大數學教師去探討和研究。我們要切實按照這次培訓所提出的要求去做,在法制滲透方面探索一些可行的途徑,把傳授科學知識同法制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全面發展,爲社會主義教育培養合格人才。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懂得最基本的自我保護,同時懂得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是非意識和犯罪意識。

教育學學習的心得體會篇3

經過一個階段的高中數學繼續教育遠程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總的說來通過緊張而又認真的學習所獲得的感想與心得體會可概括爲以下幾點:

1.經過網絡培訓,使我清晰地認識到高中數學新課程的大致內容。通過培訓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高中數學新課程內容的增減與知識的分佈;怎樣把握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即專家們所提醒的在對學生講解時應該把握的尺度;新的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僅要從思想上認識到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從自身的知識儲備上爲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作好充分的準備。對於新增部分大學內容應在最短的時間裏把它們拾起來,不僅要弄清,更要弄透。對於一個高中教師,要想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成爲源源不斷的自來水,知識的更新與深化也是爲了更好地服務於社會。一成不變的教材與教法是不能適應於社會的發展與需求的,對於未曾變動的舊的知識點,考綱上有所變化的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對於新增內容,哪些是大學聯考必考內容,哪些是選講內容,對於不同的內容應該分別講解到什麼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做到面對新教材中的新內容不急不躁、從容不迫,不至於面對新問題產生陌生感和緊張感。通過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高中數學新課程的內容是由哪些模塊組成的,各模塊又是由哪些知識點組成的,以及各知識點之間又有怎樣的聯繫與區別。專家們所提供的知識框圖分析對我們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對於必修課程必須講深講透,對於部分選學內容,應視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高中數學新課程的改革是爲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與人才需求而制定的。爲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與需求,作爲教師理應先行一步,爲社會的發展與變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2.通過培訓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整體把握高中數學新課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體把握高中數學新課程不僅可以使我們清楚地認識到高中數學的主要脈絡,而且可以使我們站在更高層次上以一覽衆山小的姿態來面對高中數學新課程。整體把握高中數學新課程不僅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只有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數學素養才能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只有清晰地認識並把握好數學的主線,才能更好地將知識有機地聯繫起來。所謂的主線即貫穿於某一階段的某個知識點,或者是某種運算,或者是某種思想方法等等。這條主線也許只貫穿於我們的高中階段,也許會貫穿於我們的國小、國中、甚至大學階段。因此較好的整體把握高中數學新課程、清晰地認識並把握好數學的主線,對於一個高中數學教師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將個人的智慧與集體的智慧融於一體是把握數學中的主要脈絡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對待同一個問題的看法與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思維模式會產生不同的講課方式,不同的授課方式就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課方式與方法能使學生輕鬆樂學,如沐春風;科學的思維模式,能使學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當的情景導學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因此將個人的智慧與集體的智慧融於一體進行歸納、總結、交流能促進我們產生更多更好的授課方式、方法,產生更多更新的科學思維模式。這對於我們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非常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3.通過網絡上一些老師具體的課堂案例學習、專家的經典點評,使我認識到應該如何把握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通過網絡上一些老師具體的課堂案例學習、專家的經典剖析,使我們認識到應該怎樣突破教材的重點難點;怎樣才能深入淺出;怎樣才能順利打通學生的思維通道、掌握一定的學習要領,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怎樣才能將一根根主線貫穿於我們的日常教學過程之中。我們已經認識到新的大學聯考越來越傾向於“重視基礎,能力立意”。“重視基礎”,意思就是從最基本的知識出發。從近幾年的大學聯考試題中不難發現,幾乎所有的試題,追根求源,都能在課本中找到它的“根”;所謂“能力立意”,意思是說試題不是基礎知識的簡單堆砌,而是精心巧妙的組裝,通過這種組裝,題目就給人一種新穎、陌生感。“重視基礎,能力立意”不但是高等學府選拔人才的需要,也是莘莘學子將來從事各種工作,研究和解決生活、社會問題的需要。因此,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通過把握課堂教學來達到以下兩個目標:一方面,通過我們的日常教學,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以便升入理想的大學繼續深造;另一方面,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爲將來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新教材的安排與設計充分體現了編者的良苦用心。作爲教師,應該通過自己與集體的創造,更好地爲我們的學生和社會服務。

4.聽了專家的精彩的講解,我深受啓發:在課堂教學中,學會了更好地設計教學,選擇適當的教學模式,如何上好各種類型的課,怎樣追求課堂教學的藝術。通過講解與交談,我體會到,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既然是科學,就要按規律辦事,改革課堂教學,以學生爲主體,提高教學的質量。同時要講究藝術性,儘量上好每一節課。另外要加強說課和評課,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在這一階段裏,我努力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煅煉自己,對課堂教學有了很深的體會和思考。體會一:課堂教學要注重教學的有效性,有效的課堂才能保證有效的教學。體會二:要處理好兩個關係,第一,教材、教師、學生之間的關係,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合作者,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第二,課前、課內、課後的關係,課前要吃透教材和學生,課內要重示範、點評、變式的教學,課後要及時跟蹤、反饋,暴露學生的錯誤。體會三:課堂教學中要體現如下幾條原則,第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教學中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動腦、動手、動口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經歷、去感受,建構自己的數學知識;第二,要能夠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問題的情境中學習,去解決問題,提示矛盾;第三,教師要形成自己鮮明的個性化的教學風格;第四,教學中要有創新精神,要常教常新。

通過此次培訓,不僅使自己的眼界得以開闊,而且使自己對高中數學新課程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

教育學學習的心得體會篇4

讀書是一件很美的事,東晉詩人陶淵明說;要珍惜時光,好好讀書;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等人。我帶着一份新奇,帶着一份崇拜,帶着一份激動,細細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看完這本書後,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

明代詩人于謙說得真好,讀書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新教育讓我彷彿找回了當年立下的遠大的教育理想,也找回了當年的那份自信和力量。心中不斷地涌動着一股要戰勝自己、要超越自己的力量。我想那也許就是新教育的力量。新教育又賦予了我新的教育理想。指明瞭工作中前進的方向。新教育意味着一種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詩意,一項教育行動。新教育的四大改變,(改變教育的行走方式,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改變學校的發展模式,改變教育的科研範式)六大行動,(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築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及教育感悟、教育定律等理論、理念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更清楚的明白了今後教育教學的努力方向,俗話說得好:“一日無書,百事荒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些名人總結出來的經驗也是新課改所倡導的一種理念。同時也是新教育所弘揚的一種精神。

新教育明確指出:“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個書香充盈的城市纔會是一個美麗的城市。”由此可見,新教育提倡變閱讀爲悅讀,讓閱讀變成孩子一生的習慣,讓悅讀成爲孩子一生的心靈港灣,是多麼的重要。在新教育語文教學實驗中,我們滲透這一理念,把“小教材”變爲“大教材”。所謂的“小教材”就是至課本。所謂的“大教材”就是指依據課本而拓展延伸課外的教材,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其次,借鑑新教育提倡的營造書香校園,營造書香班級,營造書香家庭,讓孩子們與黎明共舞,晨間誦詩,午間午讀,下午暮省,開展豐富多彩的和閱讀有關的活動,如:晨誦比賽,讀、寫、繪、畫心得交流會,圖書益讀,等。通過多條途徑,讓孩子們喜歡閱讀,讓童書戰勝電視,讓童書戰勝電腦,讓童書戰勝遊戲機。書中自有黃金屋,通過讀書,大家增長了知識,拓寬了視野,開闊了胸懷,培養了品質。

學理想課堂,創優質教學

我認真學習新教育所闡明理想課堂的六個度(參與度、親和度、自由度、整合度、聯繫的、延展度)使理想課堂達到三重境界即(第一種境界:落實有效教學框架。第二重境界:發掘知識這一偉大事物內在的魅力。第三種境界,體會師生生命的深刻共鳴。)同時,新教育還研究出《有效課堂的教學框架表》都給了深刻的啓發。使我明白了語文教學不僅是以前新課改送倡導的三個維度整合,也深刻領悟了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優質教學”,即,師生共同圍繞在“問題——知識”的周圍,進行一次艱苦的探索。新教育提倡創造自己的理想課堂。讓師生把學習視爲一個同時展開的三重對話:人與知識的對話、人與他人的對話,人與自己的對話。

做“科研”型教師,促“專家成就”型名師

新教育中的科研在教室、在課堂,倡導的是一種行動科研。一種行動的研究。其關鍵有兩條,新教育走出來的名師都是情,二是關注教師和學生的生存狀態。新教育走出來的名師都是能夠放下心事,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每日記錄教育隨筆、教育隨思、隨想的教師。朱永新教授稱這些教師都是一本大的鉅作,每一部鉅作都有真切的可行的理論。書中告訴我們成爲一名名師的途徑,那就是從現在起,堅持每天寫教育隨筆、教育故事、教育反思。5—10年後,你抱着自己積累的教學日記時,你就成爲了一位名師。這讓我深深感受到“認真教學”的深刻含義:我們之所以沒有進步就是每天在重複着自己的生活,創新的太少。在創新方面下的功夫太少。

總之,讀朱永新教授的這部著作,是一件很美的事,猶如邂逅好友、知己,心裏迸發出深深的喜悅。我更加堅定的認爲:讀朱永新的新教育,享受的是內心深處的滋,收穫的是人生大廈的穩固根基。今後我還會讀更多的書,讀出壯闊,讀出豪邁,讀出人間萬象,也讀出新教育的真諦。

教育學學習的心得體會篇5

教育就要遵從教育學的規律,因爲教育的本質就是一種培養人的活動。在過去十六週的教育學學習中,我學到了不少的知識,也有了不少的心得體會。細細思考一番,整理出了以下幾點:

一、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規律。

在觀看《教育到底能改變嗎》系列電視節目的時候,很多感觸可以說是不受控制的涌入我的大腦,沖刷着我的神經,讓我深思。教育不應該僅僅是聽課、做題,教育本來就是對人心靈的一種糾正,一種重生。因爲人的發展不僅僅是生理的發展,還有心理的發展。而教育制約着人生理與心理髮展,優質的教育可以促進人身心健康,劣質的,不科學的教育不僅不能促進,反而還會危害個體身心發展。但對於現在的很多家長與老師,爲了追求優質的教育,可以說是把孩子逼迫到了摧殘身心的邊緣。而殘酷的教育不平等現象,更是給家長們戴上了沉重枷鎖,把現有教育制度推向崩潰的邊緣。在節目中,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就已經有了很多樂器、舞蹈、美術、珠算等各種各樣特長的證書,而到了國小,爲了爭上優質的國小,不得不買學區房,北京的學區房甚至達到了三四十萬一平米,一套房則只有七平米。然而,這樣令人咋舌的價格,卻依然讓人們趨之若鶩。節目中一直出現一句話“教育到底怎麼了”,這也是我想問的一個問題,在這樣金錢與物質的高壓下,孩子如何能快樂健康地成長,爲了學習而傾家蕩產,這已經成爲了可能。爲了更好的出人頭地,競爭早早的就開始了,這也爲孩子的心靈套上了沉重的枷鎖。這樣的學生怎麼能夠健康的成長,身心怎麼能得到健康的發展?因此,教育已經不僅僅是競爭優良的資源了,而是和培養心境等方面聯繫在一起,給學生創造一個寬鬆良好的環境了。

二、要明確教育的根本目的。

教育的目的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板與弱項,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最好是揚長避短,當然短處也不能就放棄發展,但對於長處確是需要大力發揚的。但現在的學校卻存在着大量的矯枉過正。比如對於大學聯考來說,過於看重總分,忽視了分析個人各方面的評估,對於有專門特長的人才不夠重視,或者由於某一短板而失去了發展自身的機會。教育法規定我國的教育方針是:教育必須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但對於我們現在的教育來說,缺乏德育與實踐的培養。我認爲,所謂的德育培養,並不是上多少節思想品德課,也不是政治成績佔總成績的份量,而在於教師言傳身教。而所謂的“實踐課”也並不是做多少義工,當多少次志願者,而是在平時多動手、勤動腦,真正的熱愛實踐,比如化學、生物實驗,有效的社會調查等,而不是簡單地做些書本上的小手工。

三、積極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選擇高效的教育手段。

我認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樣的重要,而社會教育對於學生也同樣重要。家庭環境,父母的教養、態度和方式對孩子健康性格發展作用是巨大的。民主、和諧的家庭氣氛有助於孩子生活態度積極、主動,他們能自覺地參與到家庭活動中。父母之間的互相愛護、關心、體諒;父母對長輩的體貼、尊重、照顧;父母對孩子嚴愛適度,有要求,有疼愛,能夠使孩子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控、親切、責任感等積極情感。然而,如果生活在充滿不和睦、不健康的家庭環境中,如家庭成員關係不和,經常吵架,不關心孩子。在這種環境生活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對人不信任,有的甚至會有攻擊性行爲或暴力傾向。首先要做到自己有健康性格,才能去影響孩子。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現代社會中,家長不僅要努力地爲生活而忙碌、工作,回家之後還要面對活潑、好問、好動的孩子,這裏請家長無論如何也要打起精神隨時隨地做兒童的表率,以耐心的態度引導他們,不要以粗暴缺乏耐心的態度對待他們,讓孩子在自由、寬鬆、平等的家庭氛圍中盡情表現自己。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關心指導越多,越有利於良好個性的形成與發展。一個充滿關愛且講究教育方式的家庭,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所以,對於未來教育的發展,還有很大空間值得我們去探索,還有很多觀念和理念需要我們去改正,在未來的教學生活中,我們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去實踐,找到更適合中國孩子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