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驚悚城堡讀後感

第一篇:驚悚城堡讀後感

驚悚城堡讀後感

《驚悚城堡》讀後感

作者:李驥騰

《驚悚城堡》是英國作家伊恩·奧基爾維的《男孩米賽》系列中的第二本。

米賽是一個很普通的小男孩,他曾被一個巫師關在一個房子裏,這是他父親和母親的遺產,而巫師卻是米賽的可他的監護人。可米賽的父親和母親呢?這個巫師,將米賽的父親和母親變成了石像,最後米賽靠自己的能力將巫師打敗,並解救了爸爸媽媽。他們一家人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可是,米賽雖然是個普通的孩子,但他的爸爸媽媽並不普通,他們都會魔法,而且都是很正直的人,因此,邪惡的巫師總會爲了除掉他們一家,將米賽的爸爸媽媽騙到了巫師法庭,並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他們關押了起來。就在米賽帶着妹妹和他的小狗沒命的逃跑時,他們遇到了另一個邪惡的巫師託比·扎古,可米賽並不知道。這個巫師幫助米賽逃脫了追捕,並說自己是他父母親的好朋友,當他邀請米賽去他的城堡避難時,米賽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可誰知,這一去纔是恐怖的開始。當米賽看清了託比·扎古的身份時,立刻帶着妹妹逃離這座城堡。

在讀這本書時,我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跟着米賽在一個詭異、奇怪的城堡四處奔跑,四處躲命。故事情節的發展扣人心絃,我每一刻都在想着:米賽能不能逃出去啊?米賽會不會被託比·扎古抓住啊?米賽能救回自己的父母嗎?帶着這些疑問,我將這本書讀完了。

最後,米賽逃出了城堡,救出了自己的父母。米賽還在這座城堡中認識了一個朋友,他和米賽差不多大,總給米賽添麻煩,即使如此,米賽依舊把他當最好的朋友,這個最後帶他逃離這座恐怖、令人驚悚的城堡。

讀完了這本書,我從中學到了生活小常識,當我們遇到綁架時,要冷靜去面對,要像米賽一樣,不能慌張,要仔細思考如何逃出去。我還明白了在遇到困難時,不能丟下朋友,要一起去面對。

第二篇:城堡 讀後感

《城堡》讀後感

牛凱

我在迷宮裏迷了路,這座迷宮的主人是弗蘭茨·卡夫卡。

k來到城堡腳下的村子,來到了一個荒誕的世界,來到了一個只有謊言的世界。一切的人,一切的口信,一切的行爲,一切的命令,一切的一切只要暴露在城堡下時,都披上了虛假的外衣。俗話說“真真假假”,但在這裏只有“假假假假”。黑魆越的城堡威嚴地注視着腳下子民的一舉一動。村民們帶着枷鎖,忍受着城堡及其走狗的監視,無法逃脫,更無法反抗,永無天日。他們只能用巴結的方式求生存,任何與城堡的聯繫,哪怕只是不起眼的一絲一縷,哪怕是陣年舊事,也都會成爲村民們重視的珍寶與炫耀的資本。

《城堡》這本書裏面有真情嗎?我覺得是有的。唯一的真情就在弗麗達對k的感情裏面。雖然弗麗達接近k更多的是爲了讓這唯一的外人把自己帶離這壓抑的村莊,逃脫那無處不在的城堡的眼睛。雖然弗麗達一直在幫助k走向城堡,但是她曾經真情流露向k哭求離開這個地方。就在這個過程中,弗麗達對k的堅忍不拔其實是傾慕的,在個人目的之外,她確實是喜歡k的。旅館老闆娘也對k說過,弗麗達就像她的親生女兒,希望k照顧好她。

讀到一半的時候,我初步的解讀是卡夫卡在影射當時的奧地利。像城堡一般嚴密,高高在上的哈布斯堡家族堅守着自己絕對高貴的血統,與世隔絕,同時又用暴政統治着奧匈帝國。這樣的解讀,我認爲比較符合小說的背景,但是無法解釋k爲了進入城堡而進行的努力。

然而卡夫卡的好友布洛德卻從宗教角度出發,將城堡看作堅固的天國,k爲了取得神的眷顧使盡渾身解數。奧林匹亞山近在眼前卻尋不到登山的道路,要謀求見到山上的神卻不得要領,山下的人對這樣的生活早已習以爲常,k爲了自己的目標,只得從山下的村莊開始,一步一步向神山頂峯進發。對於這樣的解讀,我沒有感同身受的體會,自小接受無神論教育,對於“神”,我只知“子不語怪力亂神”,帶點敬畏,獨缺虔誠。在即將結束這本書的閱讀的時候,我大膽做了一個假設,其實就是我狗尾續貂,自己想出來的一種結局。k如願以償成爲土地測量員,成爲克拉姆那樣身處重重迷霧背後的老爺,這時,又一個曾經的“k”他進村子,k也加入到阻撓新人的行列。k徹底同流合污了。

當我真正讀完這本書的時候,卻失去了狗尾續貂的勇氣,因爲這座迷宮太複雜,走進去之後,不僅前方沒有出路,等你回頭時連進來的路都消失了。我最終走出了迷宮,不是從出口,而是這迷宮尚未完成,我只是從死衚衕進入到一片空白,心中也只剩下慶幸與些許慼慼。

迷宮式的結構,前無光明後無退路的抉擇,峯迴路轉又急轉直下的情節,醒目而不突兀的支線,百川入海的網狀發展趨勢??一般的小說只要做好其中一點就可以成爲傑

出的作品。當這些精彩的寶石串成一條項鍊,雖然沒有最終完成,但也無礙它成爲最傑出的小說之一。

《城堡》是卡夫卡最具特色,最重要的長篇小說:土地測量員k受命赴某城堡上任,不料卻受阻於城堡大門外,於是主人公k同城堡當局圍繞能否進入城堡之事展開了持久煩瑣的拉鋸戰。城堡就位於眼前一座小山上,可它可望不可即;它是那樣冷漠、威嚴,像一頭巨獸俯視着k;它代表了一個龐大的官僚機構,那兒等級森嚴,有數不盡的部門和數不盡的官吏,可又有數不盡的文書塵封在那裏,長年累月無人過目,得不到處理。面對這座強大的城堡,k很無奈,直到最後也沒有進入城堡,也沒見到城堡當權者。本書自始至終籠罩着一種神祕的、夢魘般的氣氛;寓意深刻,令人回味無窮。

城堡是個明顯的暗喻,大家對這一點似乎沒什麼意見,但他具體代表什麼?它可以代表當時的主流社會,卡夫卡生活在布拉格,他踏不進捷克人的圈子,因爲他說德語,他融不進日爾曼文化,因爲他是猶太人,所以他註定難以融入主流社會,而他被認爲是卡夫卡的城堡順理成章;它可以代表在當時信仰根基已有所撼動的宗教世界,人民拼命在追求它光芒四射的榮耀和心靈的庇護時發現,它始終離我們有那麼一段不可逾越的距離;它也可以是正義,真理的化身,處心積慮的追逐卻發現那是個沒有入口的房間;甚至,它或許可以代表卡夫卡那封建家長作風的父親或者兩度訂婚卻不能理解他的未婚妻.對卡夫卡來說,他們也是渴望進入卻不能遂願的城堡.更加開闊一點理解,城堡是否可以象徵人們一切的渴望和追求,是人們一切行爲的目標和動力?比如幸福,比如財富,比如智慧.

卡夫卡的不尋常之處是他深切感受到世界的荒謬性,他的作品的一個重要價值是揭示了現實的異化和存在的尷尬,試圖用另一套敘述方式與技巧來展示我們人性內部的黑暗王國。卡夫卡從小就感到世界的陌生,他始終都不接受這個世界,他認爲這個世界不過是上帝的一個“惡劣情緒”而已,而我們都“誤入了其中”。因此他的全部文學活動就是對這個世界的巨大質疑。重新審察這個世界成了他終生的使命,越到晚年他越感到緊迫。

卡夫卡帶着曖昧的身份幽閉在自己的小世界裏,關注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比如個體在一個異質的世界面前的孤獨、不適與絕望。卡夫卡性格敏感、怯懦、孤僻,神經質的卡夫卡根本承受不了存在的壓力,常年生活在恐懼、恥辱和負罪感中。卡夫卡的作品大多氣氛陰鬱、神祕,情節離奇荒誕,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隔絕、陌生、不可理解,無所不在的人的異化成了他着意闡發的一大主題。《城堡》中,他把這種人生的荒誕感發揮到了極致。

《城堡》中的土地測量員k在厚厚的積雪中走來,皚皚白雪又覆蓋了他的腳印,是否暗示了這是一次沒有回去的走來?因爲k彷彿是走進了沒有謎底的命運之謎。賀拉斯說:“無論風暴將我帶到什麼麼岸邊,我都將以主人的身份上岸。”卡夫卡接着說:“無論我轉向何方,總有黑浪迎面打來。”瀰漫在西方文學傳統裏的失落和失敗的情緒感染着漫長的歲月,多少年過去了,風暴又將k帶到了這裏,k獲得了上岸的權利,可是他無法獲得主人的身份。

在有關卡夫卡作品的論說和詮釋裏,有一個聲音格外響亮,那就是誰是卡夫卡的先驅?對卡夫卡的榜樣的尋找凝聚了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瓦爾特·本雅明尋找了一個俄國候爵波將金的故事,博爾赫斯尋找了芝諾的否定運動的悖論。人們樂此不疲的理由是什麼?似乎沒有一個作家會像卡夫卡那樣令人疑惑,我的意思是說:在卡夫卡這裏人們無法獲得其他作家所共有的品質,就是無法找到文學裏清晰可見的繼承關係。當《城堡》中的弗麗達意識到k其

實像一個孩子一樣坦率時,可是仍然很難相信他的話,因爲——弗麗達的理由是“你的個性跟我們截然不同”。瓦爾特·本雅明和博爾赫斯也對卡夫卡說出了類似的話。

同時,這也是文學要對卡夫卡說的話。顯然,卡夫卡沒有誕生在文學生生不息的長河之中,他的出現不是因爲後面的波浪在推動,他像一個岸邊的行走者逆水而來。很多跡象都在表明,卡夫卡是從外面走進了我們的文學。於是他的身份就像是《城堡》裏k的身份那樣尷尬,他們都是唐突的外來者。k是不是一個土地測量員?《城堡》的讀者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同樣的疑問也在卡夫卡生前出現,這個形象瘦削到使人感到尖銳的猶太人究竟是誰?他的作品是那樣的陌生,他在表達希望和絕望、歡樂和痛苦、愛和恨的時候都是同樣的令人感到陌生。這樣的疑惑在卡夫卡死後仍然經久不息,波將金和芝諾的例子表明:人們已經開始到文學之外去尋

找卡夫卡作品的來源。

這是明智的選擇。只要讀一讀卡夫卡的日記,就不難發現生活中的卡夫卡,其實就是《城堡》中的k。他在1913年8月15日的日記中,用堅定的語氣寫道:“我將不顧一切地與所有人隔絕,與所有人敵對,不同任何人講話。”在六天以後的日記裏,他這樣寫:“現在我在我的家庭裏,在那些最好的、最親愛的人們中間,比一個陌生人還要陌生。近年來我和我的母親平均每天說不上二十句話,和我的父親除了有時彼此寒暄幾句幾乎就沒有更多的話可說。和我已婚的妹妹和妹夫們除了跟他們生氣我壓根兒就不說話。”

人們也許以爲寫下這樣日記的人正在經歷着可怕的孤獨,不過讀完下面的兩則日記後,可能會改變想法。他在1910年11月2日的日記中寫道:“今天早晨許久以來第一次嚐到了想象一把刀在我心中轉動的快樂。”另一則是兩年以後,他再一次在日記中提到了刀子。“不停地想象着一把寬闊的燻肉切刀,它極迅速地以機械的均勻從一邊切入我體內,切出很薄的片,它們在迅速的切削動作中幾乎呈卷狀一片片飛出去。”

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故事,簡單到用一句話就可以整得來概括。一個外鄉來的土地測量員竭力想取得認可,實施工作,卻一直被阻撓,荒廢着時間和精力,一切的努力都化爲徒勞。故事來來回回就講述着他是怎樣想盡一切辦法和手段想與城堡取得聯繫,卻又一次又一次以失敗告終,村子裏的人是多麼麻木又無聊,畏懼和崇拜着城堡裏的一切,卑微地生活着,他們又是如何冷漠地對待k這個外鄉人,在這裏,他沒有身份,沒有立足之地,或許他是被一紙空文騙過來荒度一生的吧,他是城堡的可憐的受害者之一。

而這又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故事。複雜到有無數可能的內涵可以被詮釋,被後人反覆咀嚼和玩味。《城堡》無疑是個巨大的隱喻,它到底象徵着什麼,一直衆說

紛紜,有人說,城堡中層巒疊嶂般臃腫的部門和機構,官員和祕書是映射當時官僚機制的陳腐和頹敗,是時代的縮影和諷刺,有人說,“走得越近,反而越看不清”的城堡是每個人理想的化身,是如鏡中花水中月一般可望而不可即的終極目標的實現,也有人猜測,那是猶太人的耶路撒冷,是流浪無根的猶太民族心中的聖地,是作爲猶太后裔的卡夫卡一輩子想去看一眼卻中沒完成的旅途。而終究誰也不知道究竟哪個是作者的本意,哪些又是或許根本就是背離原意的曲解和附會?

我們同k一起,走在這“永遠沒有人影的大街上”,冷眼觀望着這個冷漠的村子,孤獨地堅守着唯一的,又或許是根本沒有的希望,淪落在社會的底層,逐漸看透屬於這裏的真相。或許生活就是這樣的扭曲,只是沉浸在裏面的我們從不曾察覺,從不曾拒絕罷了。村民們對城堡盲目崇拜,女人們即使淪爲城堡官員的情婦也認爲是無限的光榮,有無限的尊嚴;他們遵守着嚴苛的條條框框,每個人按照既定的觀念生活,若是有人違背一點,即使像是阿瑪利亞那樣拒絕城堡官員的侮辱,不論原來是多麼受人尊敬的家庭,也會立即受到背棄的懲罰;在堆積如山的公文檔案裏,腐朽的官僚有忙不完的活兒,表面上無邊的疲勞實際卻“倒是破壞不了的休息,破壞不了的安寧”。我們和k一樣,吃驚地看着這一切,迫切的想尋找一個出路,可惜的是,卡夫卡並沒有給我們答案,一部未完成的小說,彷彿永遠定格在了進行時,一個無解的謎,讓世界來猜。

被一切障礙粉碎的卡夫卡,有人讀出了他的悲觀和絕望。像k的那種無論怎樣努力仍舊在命運面前不堪一擊的無奈和悲壯,讓人想起希臘的那些偉大的悲劇英雄,而不同的是,英雄們高昂着頭顱走向死亡,而更多像k這樣的小人物,卻在長年累月的孤獨與掙扎中消磨一生。卡夫卡敏感地感受到這一點,犀利地寫出人的脆弱和無助,寫出那無處不在的巨大無名的外在力量是如何將一個幼稚的夢碾碎,是如何在人的心裏烙上“明知道自己的前途只會是不斷的失望,還得一個接一個的把它們都吞下去” 的世故、 “誰不服從他,誰就要吃苦頭”的懼怕的印記,還有的,是對抗權威,或者說,對抗霸權的人所要面臨的深深的孤立感,讓人心驚——“似乎那些人都跟他斷絕了一切關係……現在他可以在這兒愛等多久就等多久,贏得了任何人從來沒有贏得的自由,似乎沒有人敢碰他一下,也沒有人敢攆他走,連跟他講一句話也不敢,沒有任何事情比這種自由、這種等待,這種不可侵犯的特權更無聊,更失望的了。”對,我們焦灼、我們掙扎、我們失敗、我們無奈,我們就是要做最後的困獸的鬥,不白白的讓自己被別人牽着鼻子走,不白白的對自己的命運袖手旁觀,我們是不夠強,沒有足夠的力量選擇自己想要的,但我們依然可以拒絕,拒絕而不是忍受,行動而不是等待,希望而不是絕望,纔是人的一生中應該做的事。我讀出了卡夫卡的無奈和痛苦,而他給我更多的感觸,是那種孩子般的天真無畏,連同不顧一切的叛逆執拗,還有勇往直前的深深淺淺的腳印。卡夫卡留給我的形象,是在冰天雪地裏孤獨地向遠處行進的小小背影,而不是瑟縮在角落裏默默哭泣的懦夫。他內向,卻並不軟弱,他懼怕,卻並不屈服。“不管路多麼難走,甚至不管自己能走回家去的希望是多麼渺茫,他也絕不停止前進。”

他並不樂觀,也不悲觀,只是爲了一件自認爲有合理的事一味的奔波着。即使身邊幾乎沒有一個人能相信他,沒有一個人認爲他會達成所願,一個外鄉人或許永遠不懂其中的機關和奧妙,但他依舊懷揣着“最後的,微小的,正在消失的,對了,實際上也看不見的希望”奮自努力着。書中,他就明確的說過“幹嘛我要對這種捉弄或是官方的忽發奇想屈服呢?”,他對弗麗達說“難道你忘記了一個人應

該努力往上爬,特別是在他處於底層的時候?一個人難道不應該利用一切可能給他帶來希望的機會嗎?”我想,他並不是不知道這城堡的木然與森嚴,而是不想對停滯的生活無動於衷。他在某種程度上,像巴納巴斯一家一樣,做了一個似乎是錯誤的正確選擇,卻像觸犯了某項不知名的條例,被人羣孤立,被迫承擔着痛苦與輕蔑,便用盡一切辦法來贖罪,來挽回,來爭取尊重,並用這些來作爲生活的全部意義,全部勇氣。作者借奧爾珈之口說出一切的無謂的努力的原因——“可能會有障礙,疑慮和失望,但是這隻意味着你所獲得的一切都不是沒有付出代價的,也意味着你必須爲每一個細小的事情奮鬥。”

不管這奮鬥最終有沒有用,對一切若是撒手不管卻一定是坐以待斃的。不用誰來判決,無邊的自由和孤獨也會蠶食掉人最後一點生的活力,不用爭取的人生,像枯槁一樣沉悶呆板。只有矛盾與衝突,爭執與對立,痛苦與悲哀纔是人永遠的前進的動力。這纔是一切的真理,一切的源頭。

k對弗麗達的愛或許就是這樣消失的吧。原本想靠弗麗達與克拉姆的關係與城堡取得聯繫的他,一旦發現弗麗達不能爲他鋪建橋樑,反而成了一個巨大的包袱時,作者不得不產生了這樣的感嘆“她的不可思議的誘惑力是因爲她親近了克拉姆纔有的,而吸引k的又是這種誘惑力,可現在她在他的懷抱裏枯萎了。”在她身上沒有了昔日的驕傲,沒有了昔日在她身上給予的希望,昔日問題的解脫成了一個新的問題。她淪爲一個普通的伴侶,無奈的平淡的苦日子,日益冷淡的愛,最終迫使弗麗達與他手下的一個討厭的助手日久生情,棄k而去了。

感情充滿了變數,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命運更是變幻莫測。城堡還有那些屬於城堡的無數的公文——這個高高在上而又烏煙瘴氣的地方,這些決定一切而又可能一無所用的紙片,或許也是這無常的命運中的一個側影,讓人懼怕,讓人敬仰,讓人擠破頭皮想進去,想弄明白,而其實可能就是不過如此的不可企及的遠方和彼岸,它們可能是任何一種白日夢,任何一種迷途或嚮往。“它們的價值在不斷變化,它們引起的反應,也是無窮無盡。”而卡夫卡自己也是在無數矛盾的價值變化和其無窮無盡反應中的一個佐證——他是失敗者,但他成功了。說不盡的卡夫卡,就像說不盡的哈姆雷特,說不盡的紅樓夢。佛眼看佛,魔眼看魔。卡夫卡的謎,沒有人能猜透。

第三篇:《城堡》讀後感

《城堡》讀後感

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故事,簡單到用一句話就可以整得來概括。一個外鄉來的土地測量員竭力想取得認可,實施工作,卻一直被阻撓,荒廢着時間和精力,一切的努力都化爲徒勞。而這又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故事。複雜到有無數可能的內涵可以被詮釋,被後人反覆咀嚼和玩味。《城堡》無疑是個巨大的隱喻,它的子象徵一直衆說紛紜,有人說,城堡中臃腫的部門和機構,官員和祕書是映射當時官僚機制的陳腐和頹敗,是時代的縮影和諷刺;有人說,“走得越近,反而越看不清”的城堡是理想的化身,是如鏡中花水中月一般終極目標的實現;也有人猜測,那是猶太人的耶路撒冷,是流浪無根的猶太民族心中的聖地,是卡夫卡一輩子想去看一眼卻始終沒完成的旅途。而終究誰也不知道究竟哪個是作者的本意,哪些又是背離原意的曲解和附會?

我們同k一起,走在這“永遠沒有人影的大街上”,冷眼觀望着這個冷漠的村子,孤獨地堅守着唯一的,又或許是根本沒有的希望,淪落在社會的底層,逐漸看透屬於這裏的真相。或許生活就是這樣的扭曲,只是沉浸在裏面的我們從不曾察覺,從不曾拒絕罷了。我們和k一樣,吃驚地看着這一切,迫切的想尋找一個出路,可惜的是,卡夫卡並沒有給我們答案,一部未完成的小說,彷彿永遠定格在了進行時,一個無解的謎,讓世界來猜。

被一切障礙粉碎的卡夫卡,有人讀出了他的悲觀和絕望。像k的那種無論怎樣努力仍舊在命運面前不堪一擊的無奈和悲壯,讓人想起希臘的那些偉大的悲劇英雄,而不同的是,英雄們高昂着頭顱走向死亡,而更多像k這樣的小人物,卻在長年累月的孤獨與掙扎中消磨一生。卡夫卡敏感地感受到這一點,犀利地寫出人的脆弱和無助,寫出那無處不在的巨大無名的外在力量是如何將一個幼稚的夢碾碎,是如何在人的心裏烙上世故的印記。我讀出了卡夫卡的無奈和痛苦,而他給我更多的感觸,是那種孩子般的天真無畏,連同不顧一切的叛逆執拗,還有勇往直前的深深淺淺的腳印。卡夫卡留給我的形象,是在冰天雪地裏孤獨地向遠處行進的小小背影,而不是瑟縮在角落裏默默哭泣的懦夫。他內向,卻並不軟弱,他懼怕,卻並不屈服。“不管路多麼難走,甚至不管自己能走回家去的希望是多麼渺茫,他也絕不停止前進。”

不管這奮鬥最終有沒有用,對一切若是撒手不管卻一定是坐以待斃的。不用誰來判決,無邊的自由和孤獨也會蠶食掉人最後一點生的活力,不用爭取的人生,像枯槁一樣沉悶呆板。只有矛盾與衝突,爭執與對立,痛苦與悲哀纔是人永遠的前進的動力。這纔是一切的真理,一切的源頭。k對弗麗達的愛或許就是這樣消失的吧。

感情充滿了變數,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命運更是變幻莫測。城堡還有那些屬於城堡的無數的公文——這個高高在上而又烏煙瘴氣的地方,這些決定一切而又可能一無所用的紙片,或許也是這無常的命運中的一個側影,讓人懼怕,讓人敬仰,讓人擠破頭皮想進去,想弄明白,而其實可能就是不過如此的不可企及的遠方和彼岸,它們可能是任何一種白日夢,任何一種迷途或嚮往。“它們的價值在不斷變化,它們引起的反應,也是無窮無盡。”而卡夫卡自己也是在無數矛盾的價值變化和其無窮無盡反應中的一個佐證——他是失敗者,但他成功了。說不盡的卡夫卡,就像說不盡的哈姆雷特,說不盡的紅樓夢。佛眼看佛,魔眼看魔。卡夫卡的謎,沒有人能猜透。

第四篇:《城堡》讀後感

我在迷宮裏迷了路,這座迷宮的主人是弗蘭茨·卡夫卡。

k來到城堡腳下的村子,來到了一個荒誕的世界,來到了一個只有謊言的世界。一切的人,一切的口信,一切的行爲,一切的命令,一切的一切只要暴露在城堡下時,都披上了虛假的外衣。俗話說“真真假假”,但在這裏只有“假假假假”。黑魆越的城堡威嚴地注視着腳下子民的一舉一動。村民們帶着枷鎖,忍受着城堡及其走狗的監視,無法逃脫,更無法反抗,永無天日。他們只能用巴結的方式求生存,任何與城堡的聯繫,哪怕只是不起眼的一絲一縷,哪怕是陣年舊事,也都會成爲村民們重視的珍寶與炫耀的資本。

《城堡》這本書裏面有真情嗎?我覺得是有的。唯一的真情就在弗麗達對k的感情裏面。雖然弗麗達接近k更多的是爲了讓這唯一的外人把自己帶離這壓抑的村莊,逃脫那無處不在的城堡的眼睛。雖然弗麗達一直在幫助k走向城堡,但是她曾經真情流露向k哭求離開這個地方。就在這個過程中,弗麗達對k的堅忍不拔其實是傾慕的,在個人目的之外,她確實是喜歡k的。旅館老闆娘也對k說過,弗麗達就像她的親生女兒,希望k照顧好她。讀到一半的時候,我初步的解讀是卡夫卡在影射當時的奧地利。像城堡一般嚴密,高高在上的哈布斯堡家族堅守着自己絕對高貴的血統,與世隔絕,同時又用暴政統治着奧匈帝國。這樣的解讀,我認爲比較符合小說的背景,但是無法解釋k爲了進入城堡而進行的努力。然而卡夫卡的好友布洛德卻從宗教角度出發,將城堡看作堅固的天國,k爲了取得神的眷顧使盡渾身解數。奧林匹亞山近在眼前卻尋不到登山的道路,要謀求見到山上的神卻不得要領,山下的人對這樣的生活早已習以爲常,k爲了自己的目標,只得從山下的村莊開始,一步一步向神山頂峯進發。對於這樣的解讀,我沒有感同身受的體會,自小接受無神論教育,對於“神”,我只知“子不語怪力亂神”,帶點敬畏,獨缺虔誠。

在即將結束這本書的閱讀的時候,我大膽做了一個假設,其實就是我狗尾續貂,自己想出來的一種結局。k如願以償成爲土地測量員,成爲克拉姆那樣身處重重迷霧背後的老爺,這時,又一個曾經的“k”他進村子,k也加入到阻撓新人的行列。k徹底同流合污了。當我真正讀完這本書的時候,卻失去了狗尾續貂的勇氣,因爲這座迷宮太複雜,走進去之後,不僅前方沒有出路,等你回頭時連進來的路都消失了。我最終走出了迷宮,不是從出口,而是這迷宮尚未完成,我只是從死衚衕進入到一片空白,心中也只剩下慶幸與些許慼慼。迷宮式的結構,前無光明後無退路的抉擇,峯迴路轉又急轉直下的情節,醒目而不突兀的支線,百川入海的網狀發展趨勢……一般的小說只要做好其中一點就可以成爲傑出的作品。當這些精彩的寶石串成一條項鍊,雖然沒有最終完成,但也無礙它成爲最傑出的小說之一。

如果說你要是提到卡夫卡,我就會聯想到一個詞語——荒誕。的確,在卡夫卡寫過的文章中,你幾乎是不能用思維邏輯來解讀的。他所寫的內容情節有時候是跳躍的,有時候是虛構的,整體就是讓人摸不着頭腦。

其實在高中的我就已經學過卡夫卡的作品《騎桶者》,那篇文章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文章講述的就是一個窮人騎着桶去煤店討點煤來暖和自己,但是在煤店卻遭到了老闆娘的無視,老闆娘一直聲稱自己沒有看到任何人在外面。最後被老闆娘的圍裙扇到了冰山區域,永遠消失……我還記得老師讓你給我們朗讀完這篇文章後,老師就給我們總結說這是一篇很荒誕的文章,它似乎讓我們什麼都讀不懂。但是其中的人物、事物都有它特定的意義。於是我們就帶着疑惑去了解了一下卡夫卡的生平。

這裏我也想簡單介紹一下卡夫卡的生平,以便於下面對《城堡》這部小說的理解。 卡夫卡,全名:弗蘭茲.卡夫卡。出生於奧地利一個猶太家庭。18歲時考入布拉格大學學習文學和法律。卡夫卡是歐洲著名的表現主義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美國》、《審判》、《城堡》,短篇小說《變形記》、《在流放地》、《飢餓藝術家》等。他所處的時代是奧匈帝國將要崩潰的時代,並且他的寫作受到了尼采、柏格森哲學的影響,對政治一直表現的是旁觀

的態度。所以他的作品裏大多都是很荒誕的形象,沒有什麼邏輯的情節,從而來表現自己的感受。

這次我閱讀的是《城堡》這部小說。初讀《城堡》的時候,感覺卡夫卡就像是在敘述一個自己做的夢一樣,在整個故事中每個情節之間的連接性、邏輯性都很少,甚至可以說是沒有頭緒的。故事情節荒誕不經。小說主要講的內容就是一個叫k的土地測量員穿越雪地來到一個有城堡的村子,想進城堡的事情。他一直在想着辦法進入城堡,但是正如書裏所說的,他只是在接近城堡,卻走的不是正確的那條路,進入不了城堡。在文章的前面部分似乎已經暗示了這位悲劇的k先生是永遠進不了城的。

在故事第一章中講到初到這個村子的k先生被告知在這個村子需要有許可證才能住下來,而這個許可證需要到伯爵那裏去拿。所以k一直在爲自己沒有許可證會被趕出村子而擔憂。他在來到村子的第二天就開始找通向城堡的路。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因此,他又走起來了,可是路實在很長。因爲他走的這條村子的大街根本通不到城堡的山岡,它只是向着城堡的山岡,接着彷彿是經過匠心設計似的,便巧妙地轉到另一個方向去了,雖然並沒有離開城堡,可是也一步沒有靠近它。每轉一個彎,k就指望大路又會靠近城堡,也就因爲這個緣故,他才繼續向前走着。儘管他已經筋疲力盡,他卻決不願意離開這條街道。再說這個村子居然這麼長,也使他感到納罕,它彷彿沒有個盡頭似的。”。這一小段內容就講了k先生試圖想走到城堡去。但是那條路的前面能看到城堡,卻不通向它。只是無限的接近而已,而k先生卻不停地走着,直到累得受不了了,還是想走到城堡去。如果你單單是理解這裏的城堡爲現實中的城堡就大錯特錯了,試問那一座城堡是無法到達的呢。在這裏的城堡不單單是建築物而已。我們根據卡夫卡的生平就能找到一些線索,來解密這個城堡的意義。在網上有許多關於這座城堡象徵意義的猜測。有人認爲它象徵了資本主義社會強大的國家機器,對於這種解釋我不甚理解。還有人認爲城堡代表了猶太教終身的現身方式:寬恕。對於這種解釋我認爲可能是說k在小說中無法接觸城堡,就像是無法接觸到神一樣。可是我自己在通讀這本小說後感覺這個城堡可能代表的是當時的主流社會。在卡夫卡的生平中我們可以瞭解到他是一個猶太人,他說的是德語,這注定了他無法融入日耳曼文化。在卡夫卡的一生中,決定權都在他的父親身上。她的婚事、事業幾乎就不在他的掌握之中,他能做的只有服從。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也可以認爲那座可望不可即的城堡是卡夫卡所追求的自由、幸福等等。在這部小說中,我發現許多地方都在寫那個村子裏的人對k的蔑視。就比如說“巴納巴斯的身材跟k幾乎差不多,可是他的眼睛似乎居高臨下地望着k,但眼色之中卻又幾乎含着一種謙卑的神情,設想這個人會羞辱任何人,那是不可能的。當然,他不過是一個信使,而且不知道他所傳遞的信件的內容,但是他的眼色、笑容以及舉止似乎都透露着一種消息,儘管他可能對此一無所知。於是k伸出手來跟他握手道別,顯然,這一下(來源 本站)似乎使他感到有點驚奇,因爲他本來是想鞠躬告退的”。這是k與信使在一起的一段描寫,在信使與他道別時,他認爲他看他是居高臨下的,是輕視的。他似乎在向k傳遞一個信息:你是低賤的。但是在前面的描寫中我們也沒有發現信使對k的此類情感,這一切就只是k的幻想而已。再比如說:“他猛地一個轉身,機靈地站到了那個躺着的女人面前。她睜着慵倦的藍眼睛望着他,一條透明的絲頭巾直披到前額,嬰兒已經在她懷裏睡熟了。"你是誰呀?"k問道,女人輕蔑地--不知道是瞧不起k呢,還是她自己的回答不清楚--回答說:是從城堡裏來的一個姑娘。”其實,在故事中更多的是k對自己的不自信。由此我們也能推斷出其實作爲作者自己在面對現實生活時會不會也是那麼自卑,那麼妄自菲薄。

在小說中,k在酒吧裏認識有一個叫費麗達的女孩,她是克拉姆的情婦。當k提出要和她結婚時,她卻不能答應,因爲她是克拉姆的情婦,在未經克拉姆統一的情況下根本沒有權力嫁給別人。從這個情節我們可以看出這個村子裏的女人根本沒有基本的人權。她們隨時會被城堡的官員看上,去做他們的情婦。對於這種情況,女人們只有服從,不然他們就會像

阿瑪利亞一樣受到懲罰。似乎所有的權利都集中在城堡,聯繫到卡夫卡所生活的時代,我們也可以看出當時的統治階級也是如此支配着百姓的命運,而這種生活讓作者感到不能接受,充滿了嘲諷之意。

在後來,k被叫去和一些城堡官員談話,在k進入他們的房間時,都可以看到有一張大牀,似乎官員都是在這樣的房間裏辦公的。如“是間小客房,一張大牀倒佔了大半間,牀頭櫃上點着盞電燈,旁邊放着個旅行手提包。牀上有個人矇頭蓋臉地裹在被窩裏,不安地挪挪身,透過被窩和牀單間一條縫低聲問?誰??這下子k再要脫身可沒那麼容易了,他對着那張挑逗人心、偏巧又有人睡着的牀鋪不滿地打量一通,方纔記起人家問什麼話,就通報了姓名。”。如此的辦公方式讓人咋舌。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這個城堡的統治階級是腐敗的,映射到現實生活,我們可以看出在那個奧匈帝國的崩潰年代裏,官場的腐敗,統治者的無能。在讀完小說後,我對其中的有些情節還是不甚理解,就比如說爲什麼在文中有一段他和別人走路要把自己幾乎掛在旁邊的那個人身上。不過這部小說的給我的整體感覺還是十分明顯的。在看這部小說是我感覺就像一直都在一個只有陰天的國度裏,一直沒有什麼值得興奮的,也幾乎沒有出現過晴朗的天氣。偶爾會升起霧氣,讓k的未來充滿迷茫。作者一直都用這樣的基調:陰鬱而又神祕,向我們講述着一個荒誕離奇的故事。k在其中就有着很不可思議的遭遇——想到達城堡卻怎麼也到達不了。在尋找進城堡的路的過程中,k瞭解了這個村子的男人們、女人們。在對這些人的描寫中,作者也像我們透露出自己對於自己所處的現實社會的感受。那種感受是無奈的,嘲諷的,痛苦的。在這樣的環境中他還是追求着真理,追求着自由,不過在這個沒有結局的小說我們可以看出這樣的追求終究是無助的,會是一個以悲劇收場的故事。

雖然卡夫卡的小說對於初讀者有一定的難度,多數然會認爲他的文章簡直就像神曲一般。我認爲不然,在卡夫卡的文章中每一個人物、道具都可能會有一定的寓意。如果你能結合卡夫卡的生平,以及他在創作作品是環境,你就會發現原來他要寫的是這樣的一個故事呀。

第五篇:《城堡》讀後感

淺析《城堡》的後現代主義特徵

【摘要】卡夫卡的《城堡》是表現主義的代表作。從文學流派上劃分這部作品屬於現代主義文學作品,但它帶有很明顯的後現代主義特徵。無論是荒誕的情節還是模糊的人物形象,包括敘事語言,都帶有後現代主義的不確定性。

【關鍵詞】《城堡》卡夫卡 後現代主義 不確定性

卡夫卡進行文學創作的時期是現代主義文學的高潮階段,但他對現代主義頗有隔膜;他的創作雖然在許多地方得益於傳統文學,但他並不願意沿襲傳統文學的舊習,恪守成規,他的創作在他那個時代是獨特的、難以理喻的。卡夫卡甚至說過:“我同猶太人有什麼共同之處?我與我自己幾乎都沒有共同之處。”正是卡夫卡的這種無所歸屬的獨特性與難解性,迎合了後現代主義文學的某些基本特徵。

後現代主義文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西方社會中出現的範圍廣泛的文學思潮,於20世紀70-80年代達到高潮。後現代主義不僅包含對現代主義的繼續、發展,並走向極端傾向,具有荒誕、垮掉、徹底頹廢之意;另一方面又表現出了“先鋒的”、“最新的”和現代化含義,成爲後現代社會的一種普遍的人文語境和文化傾向。它的另一特徵就是深度模式的消解,即中心的消解。杜威·佛克馬說:“現代主義者力求給他在其中生存的世界提供一種確實、可靠,雖則絕對個人的看法:與此相反,後現代主義者似乎放棄了尋求一種僅爲個體信念和理智所確認的對世界的再現的企圖。”① 美國當代理論家哈桑則將後現代主義的這一特徵概括爲“不確定的內在性”, 即整個西方的話語領域,從社會政治、認識體系到個人的精神和心理諸方面,各種現存的概念和價值觀都發生了動搖和疑問,這一切又都因爲人類賴以把握世界的符號象徵系統(語言系統) 自身的文本虛構性已暴露無遺。

《城堡》所表現的不確定特徵是非常明顯的。它虛構了一個荒誕的世界,這個世界裏所有人的價值觀都顛覆了,他們一直生活在對“城堡”的恐懼中,卻又想接近城堡;一旦接近了城堡,卻又得罪了城堡裏的高官,終生生活在等待懲罰的恐懼中;但這個懲罰永遠不會到來,因爲“城堡”根本與他們無關,等待的盡頭還是等待。這樣的邏輯關係是可笑的,甚至根本不存在邏輯關係。因此整個故①杜威·佛克馬,《後現代主義的諸種不可能性》,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p447

事的發展是無序的,任何一種可能都會出現,但是一但出現了又會被否定,這與後現代作家不確定性的創作原則非常相似。具體來說,這種不確定性體現在四個方面:主題的不確定、形象的不確定、情節的不確定和敘述者情感的不確定。

第一,主題的不確定。所有的評論家都承認《城堡》是寓意性的,但沒有人能確定 “城堡”象徵着什麼。有人說“城堡”象徵着不可違抗的命運,象徵着上帝;有人說“城堡”是卡夫卡對父親的一種又愛又怕的情結,卡夫卡寫《城堡》就是克服自己和父親不愉快的經驗;還有人說“城堡”是卡夫卡預言般看到的法西斯主義。隨着“卡夫卡熱”的不斷升溫,讀者對“城堡”的象徵寓意的解釋更加豐富。社會學者認爲,《城堡》是描寫資本主義勞資關係的,是批評官僚制度的;存在主義學者認爲,“城堡”是“命中註定的自由”;也有人認爲,《城堡》描寫的是現代人的生存危機。《城堡》寓義的複雜性、多義性集中體現了後現代主義的不確定特徵。

第二,形象的不確定。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卡夫卡並不着意刻畫人物性格。從《美國》到《審判》再到《城堡》,這三部長篇小說的主人的名字變得越來越抽象化、符號化:起先是卡爾·羅斯曼,接着是約瑟夫·k,到最後《城堡》的主人公名字就是一個k。這種人物名字上的獨特變化象徵着人物性格的弱化和消亡。本雅明說:“他的長篇小說的主人公就是他自己, 他所做的是, 讓人摸不清經歷者的面目, 把它隱藏在平凡瑣事的中心, 使他顯得渺遠。姓名縮寫k——他的作品《城堡》裏的主人公以此爲名——不過是人們通常可以在手帕上或帽檐內側看到的標記, 而人們無法由此查明已消逝了的主人。”②在《城堡》中,k不但沒有具體的姓名,他的出生背景、外貌着裝甚至他的行爲目的都是模糊的。k來城堡當土地測量員但卻無法接近城堡,他費盡周折,與形形色色的人展開了持久繁瑣的拉鋸戰,甚至勾引城堡官員克拉姆的情婦,但卡夫卡並沒有交代他進入城堡的目的到底何在。

第三,情節的不確定。卡夫卡的小說呈現出一種情節荒誕、細節真實的特點,《城堡》也不例外。與《美國》、《審判》一樣,《城堡》也沒有結局。卡夫卡並非無力完成,而是情節的模糊性導致了“未完成”的必然發生。剛開始的時候,k成功地勾引了克拉姆的情婦弗麗達,還有兩個助手和②本雅明,《經驗與貧乏》, 王炳均譯,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p339

信差巴納巴斯爲他傳遞城堡的消息,讓人感覺k是有希望進入城堡的。但不管k費了多大的心思和努力,城堡都是可望不可及的。甚至後來助手都能進入城堡告狀了k還在原地轉圈。彷彿前面所有情節的鋪墊都是爲了新的情節出現損毀它時有足夠的衝擊力。最典型的一個片段是:一天半夜,k去見城堡的一位祕書埃朗格,他敲開其中一扇門,裏面是張大牀而幾無空地,牀上躺着的官老爺醒過來,二人交談。從這位叫比格爾——也是一位祕書——的嘴中k更進一步得知城堡官員們的辦事習慣和工作狀況。不知說了多久,聽得k有些犯困,小睡一覺醒來後,忽然感覺隔壁有人敲牆,並說讓k趕快過去見埃朗格。原來埃朗格是在隔壁屋子。k出去見到站在門口準備回城堡的埃朗格,他只跟k說了短短几句便走了。但k一直停留在這空落落的過道上。文本中各種因素互相顛覆並且對於同一事物的不同可能性的敘述交替出現,這就是後現代主義矛盾、交替的文學特徵。

第四,情感的不確定。後現代主義不再試圖去表現對世界的認識,既不像現實主義那樣冷靜地觀察批判外部世界,也不像現代主義那樣的去痛苦地感悟內心自我。它注重展示主體生存狀況,從而使讀者成爲小說的主體,可以隨意地解讀,進行再創造。《城堡》通過大量的對話來敘述荒誕的故事,但這些對話沒有摻雜任何的情感因素。卡夫卡總是以最平淡、冷靜的筆調來講故事,甚至任何情節轉折的地方都是不動聲色的。讀者試圖揣測卡夫卡對k與弗麗達的感情到底是什麼態度卻無從得知,因爲卡夫卡根本就沒有介入自己的內心感受,他是以一種非常大膽、非常冷漠的態度在敘事。

卡夫卡創作中的不確定性與他自己身份的不確定性,以及他的思想、宗教、語言的不確定性是分不開的。卡夫卡是一個生活在布拉格的說德語的猶太人,在他生命的最後五年則因爲帝國的崩潰而被劃爲捷克斯洛伐克國民。他沒有什麼一般的愛國情緒,更不是奧匈帝國的衛道士,但當斯拉夫文化取代了帝國時代的多元文化時,他又感到非常失落。“作爲猶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爲不入幫會的猶太人,他在猶太人當中不是自己人;作爲說德語的人,他在捷克人當中不是自己人;作爲波希米亞人,他也不完全屬於奧地利人;作爲勞工工傷保險公司的職員,他不完全屬於

資產階級;作爲資產者的兒子,他又不完全屬於勞動者;但他也不是公務員,因爲他覺得自己是個作家;而就作家來說,他也不是,因爲他把精力常常花在家庭方面,但是在自己家裏,他比陌生人還要陌生。”卡夫卡的身份和歸屬的不確定性必然會影響和制約着他創作中的不確定性。

卡夫卡在評價畢加索的畫時曾說過:“藝術是一面鏡子,它有時像一個走得快的鐘,走在前面。”《城堡》也是這樣的一件藝術品:它在現代主義的巔峯時期預言了後現代主義的出現。

參考書目

【1】

【2】

【3】

【4】 葉廷芳,《卡夫卡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葉廷芳,《論卡夫卡》,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8. 本雅明,《經驗與貧乏》,王炳均譯,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 杜威·佛克馬,《後現代主義的諸種不可能性》,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肖一爲

2014年6月 於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