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學習改革精神心得體會多篇2021(精品多篇)

學習改革精神心得體會多篇2021(精品多篇)

深化改革個人學習心得 篇一

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

將改革進行到底,必須把好“方向盤”。抓改革,方向比速度更重要。方向正確,改革事業就能開拓前進;方向不正,小錯也會鑄成大錯。因此區司法局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爲主線,站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謀劃未來,明確公共法律服務的發展目標,結合司法部2018年一號文件《關於加快推進司法行政改革的意見》(簡稱《意見》),明確了總體目標,着力將司法行政各項工作“往前趕”,着力補上“欠賬”、補齊“短板”、補強“弱項”,結合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區司法局制定2018年工作計劃,確保穩中求進推進司法體制改革。

將改革進行到底,必須打通“中梗阻”。當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解決好“最先一公里”的利益調整和“最後一公里”的落實落地,打通改革“中梗阻”。2018年區司法局將以建設標準化區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爲總抓手,理順司法行政各項工作的思路,把社區、律師、公證、司法鑑定、法治宣傳、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和隊伍建設等司法行政工作總攬起來,使司法行政各項工作綱舉目張、協調推進、綜合發力,讓人民羣衆、各類社會主體在需要時都能獲得普惠、精準、及時和有效的公共法律服務。

將改革進行到底,必須爭當“實幹家”。在深化國家機構改革的遠征中,我們要爭當改革促進派、實幹家,馳而不息、久久爲功。新時代人民羣衆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長。區司法局在法律全覆蓋工作走到了前列,開創性的組織了“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一學校(幼兒園)一法律顧問”活動,通過法律全覆蓋制度將法律的陽光照進了千家萬戶。建立司法局、鎮街、村委三級微信羣,通過這種線上線下的法律服務體系,讓老百姓在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司法鑑定等涉及任何法律問題的諮詢,都能得到更專業、更精準、更便捷的法律服務,足不出戶就能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問題。

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大幕已經拉開,區司法局深刻認識到新時代變化,結合區委區政府的工作要求,司法局努力爲人民羣衆提供實在而不是空泛的、普惠而不是小衆的、精準而不是粗放的、高品質而不是低水平的公共法律服務。同時理順司法行政工作事項,精簡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新時代,擔當起新使命、新職能,使人民羣衆對全面依法治國的成果有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發展無窮期,改革無止境。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我們慶幸,司法行政人遇到了千載難逢的好機遇、深化改革的新時代。司法行政人已經做好了準備。司法行政事業、公共法律服務前景廣闊、未來可期,事在人爲、重在擔當,大有可爲!

學習改革精神心得體會 篇二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會公報高瞻遠矚,繼往開來,不但承繼了35年來改革開放的歷史邏輯,又有新的視角和立意。尤其是公報上將教育領域的改革,描述爲“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三個“最”完全體現了黨對教育事業發展的關懷,表明了對民生問題的持續關注,更加明確了教育徹底改革創新的鮮明態度。公報中在教育領域的改革敘述中,首次使用了“綜合改革”的字眼,這實際上是拓展了教育改革的範疇。這不僅意味着基礎教育、義務教育要強化履行政府的法定義務,還意味着技能教育、高校教育將向更加註重教育規律,注重創新的模式轉變。

在學習中,我深刻體會到作爲一名教師,在工作中要緊緊圍繞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要求,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圍繞“教育改革”主線,自覺參與,積極創新,立足本職,恪盡職守,聯繫教學實際,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要認識到教育的責任重大,任重道遠,必須在工作崗位上認認真真施教,踏踏實實育人,積極參加課程改革,做到求真務實。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用素質教育教學理論指導實踐,不斷創新,充實提高自己。作爲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師德,爲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感染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到淨化健康發展,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用自己淵博的知識去引導學生,進行師生互動,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獲得知識、形成能力。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還要做到文明執教,育人爲本。要尊重和關愛學生,言傳身教,爲人師表,教書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領學生,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幫助學生成長爲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2、教育牽繫着民族興衰和國家存亡,教育牽繫着學生的未來。因此教師平時要克服急躁情緒,從細微處入手,從點滴做起,用賞識的眼光看學生,注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對待待優生要有耐心,不要歧視他們,注意發現他們的優點,予以表揚,鼓勵他們樹立自信心,開啓他們沉重的心扉,給他們創造展示自我的平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人,有着對學生無私的愛心,精心營造和優化育人環境,積極爲他們的騰飛創造條件。

3、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注重自身師德形象。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學生一定要充滿愛心,無論任何時候,都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用心育人。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師最偉大人格魅力的體現。育人不能僅僅憑熱情和幹勁,還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教師的舉止言行,就是學生學習的楷模。作爲一名教師,一生要淡泊名利,甘爲人梯,把自己畢生精力獻給黨的教育事業。用我們的智慧和能力爲年輕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創造一些體驗,多賦予一些憧憬,讓我們的生命在發現和喚醒生命的潛能中發出光和熱。

4、堅持以人爲本、不斷學習、勇於創新的教育改革實踐,關注細節、追求和諧的教育價值觀,確保教育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這是我們應盡的職責。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進一步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水平。在工作崗位上高標準,嚴要求,認真履職,注重實效。每天備好上好每一節課,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潛力,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5、緊跟全國課改的新形勢,積極參加課程改革,深入開展探究式教學的實踐,在以導學稿爲載體的探究式教學改革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能量,做改革的先鋒者。在工作中認真學習教育改革理論,用素質教育教學理論指導實踐,不斷創新。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是教育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爲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新的理念和路線,更深入更全面的教育改革的春天即將到來,讓我們站在新的起跑線上,去迎接教育改革新時代的曙光吧!

2022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 篇三

深化教育改革,育學定性評價。通過學習《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我深深感受到,量定情懷下,它是一種能力的構建,育學的花開,更是個人融入到社會情感價值的塑造,真爲羣體的家國本心,教育初懷,精神家園。一如教育字面上,教,上所施下所效亦,育,養子使作善的執手,它以一種親情,一種溫暖,述說着教育之根,燃火之源。

青春,向達,吾學唯樂。新時代,新教育,新發展,新起力,我們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精神,根據時代需求,全身心投入課學,大教,以人文本,引入導模,以新的量定和標準,要求自己,刻量自我,對準目標,全方位做好教育的前沿與大觀,完善,完整好教育改革體制,班級文化教育教學機制,立本,立標,立德,立學,立爲,做時代的評課人,授學者,教育體,來立成一種風格,文化,學爲和教育!

科學執語,導育花開。所以我們說,時代背景下的教育就是生命體新型的改革,以生長爲維力,增源,助力和幫扶,它不是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高職高稱,而是加進我們教育能力的刻度提高的水平線,以專業高度化,成長育體化,來推進的教育現代化,以教興國,以學強國,做人民的公僕,人民的子弟兵,讓家長滿意,孩子樂意,教育提力,努力,向上,每一天!

文件中27條,每一條都書寫着教育人的初心大夢,它是一種引領,更是引風而上的文化支體,育人的場所和場域,這裏沒有紛爭,不存功利,更不會以分數論分值,用文憑來壓制孩子的學習力,努力給孩子營造成長的環境,根據自我身體機能,快樂中學習,努力中進步,作爲教師,一定要全力牽好這根引線,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用生活中的點滴,來凝聚成人生的三大觀念,積極,努力,奮鬥,價值創造價值,讓孩子們在周邊氛圍中,不斷地去自我創造,自我營造,觀念,信仰,目標,腳踏實地,不騖高遠,絕不以升學而升學來打壓孩子的心理,一定要全身心爲孩子營造寬鬆,和諧,愉悅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情態,風源物化,快樂成長!

所以,教育的本質從來不物質,孩子面前更沒有功利可談,它是一種精神,更是社會人標杆立體的形象,多能,多彩,不以文憑看高低,要以能力論英雄,沉心踏步,務實求幹,真正的以體及能我去論學術,創大爲。教育教學形式上一定要多樣化,思維化,改變單一模式,創新育體學堂!同時還要正視升學規律,不片面追求升學率,絕不以分數高低給孩子貼標籤,下定位,決不把升學率視爲獎懲,評先論優。不打狀元牌,不將國外學習經歷爲限制條件,不以論文數,項目數,課題經費與指標與績效工資獎勵掛鉤!但一定要突出質量導向,重點評價學術貢獻,社會貢獻及人才培養,讓精神指標永遠熠熠生輝!

2022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 篇四

據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筆者在此結合自己所學專業淺談兩點學習體會。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是一根指揮棒,這根指揮棒一定要擺正方向。《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重要舉措,是新中國第一個關於教育評價系統性改革的文件。《方案》立足全局,堅持整體謀劃、系統推進,針對黨和政府、學校、教師、學生、社會不同主體,提出了改革措施。

以立德樹人爲主線,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

在黨政工作評價上,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爲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緊緊抓在手上,貫穿學校教育管理全過程。

在學校評價上,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爲根本標準,將落實黨的全面領導、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加強和改進學校黨的建設以及黨建帶團建隊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識形態工作等作爲重要評價內容,堅決克服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質等片面辦學行爲。

在教師評價上,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爲第一標準,把師德表現作爲教師資格定期註冊、業績考覈等的首要要求,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

在學生評價上,堅持以德爲先、能力爲重、全面發展,堅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完善德育評價,強化體育評價,改進美育評價,加強勞動教育評價,嚴格學業標準。

在用人評價上,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要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爲導向、以崗位需求爲目標的人才使用機制。

這些舉措都進一步明確和強化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任務要求,有利於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加快形成。

由過去評價黨政、學校、教師、學生四個維度,變爲評價黨政、學校、教師、學生和用人五個維度,並提出了相應的評價內容和指標。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教育改革難,不只有會考和大學聯考的原因,也和現在社會上的用人導向有關。很多用人單位限制學歷文憑,甚至非名校、海歸不要,因此導致中大學聯考學生壓力大,以及“唯分數”“唯名校”“唯學歷”等情況的出現。《方案》提出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要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爲導向、以崗位需求爲目標的人才使用機制,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作爲限制性條件。選人用人政策變了,那麼用人單位就會形成以品性能力選人、靠崗位需求取人、憑實績貢獻用人的導向和環境,基礎教育就會得到真正的減壓。

2022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 篇五

10月14日上午,校黨委在科技樓會議室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專題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研究部署學校學習貫徹意見。校領導吳彬鏹、李順興、鍾發亮、何紹福、蔣一婷、林致遠、張龍海、戴福康出席會議,校辦、組織部、宣傳部、學科建設與研究生工作處、教師工作部(人事處)、教務處、科研處等相關單位負責人蔘加會議。會議由校黨委書記吳彬鏹主持。

與會人員深入學習了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和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印發的《貫徹落實工作清單和負面清單》提出的改革目標、重點任務和實施要求。學科建設與研究生工作處、教務處、科研處、教師工作部(人事處)負責人結合工作實際,圍繞主題作了交流發言。

會議指出,《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是新中國第一個關於教育評價系統性改革的文件,爲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遵循,是指導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各單位要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把教育滿分作文網評價體系作爲學校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整體謀劃、上下銜接、系統推進,以教育評價改革爲牽引,推進學校辦學模式、管理體制、育人方式等綜合改革,全力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

會議強調,各單位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出臺《總體方案》的重大意義,深刻理解“爲什麼改”“改什麼”“怎麼改”三個關鍵問題,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要切實抓好學習宣傳,把學習宣傳貫徹《總體方案》作爲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加強統籌協調、宣傳引導、督促落實。將學習貫徹《總體方案》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論述、與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等相結合,堅持融會貫通學、帶着問題學,在深學細讀、學深悟透中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要切實落實改革責任,堅持破立並舉,細化具體任務,紮實系統推進。相關職能部門要對照《總體方案》要求和福建省工作清單、負面清單,結合學校實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研究制定具體改革方案,切實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確保教育評價改革各項任務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學習改革精神心得體會 篇六

__屆三中全會已經落下帷幕了,這次大會主要涉及到各個方面的改革,其中有關教育改革尤其引人關注。我們都知道現在我國教育面臨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十八大以來的種種改革舉措,已經充分彰顯了進入“深水區”、啃下“硬骨頭”的決心,那麼__屆三中全會又給我們哪些力量和信息呢?

1、教育,民生之本,強國之基。教育改革,突破藩籬,提振信心。

一年來,改革訊息頻頻傳來,改革舉措系統深入:各地陸續出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政策,“流動的花朵”就地入學考試的長效機制有望建立;電子學籍系統建立,一人一號,終生不變;研究生教育深入改革,將推進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分類考試;“國小生減負十條規定”劍指“減負”頑疾……

新的改革舉措從人民羣衆反映強烈、制約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出發,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系統規劃、統籌兼顧,抓住突破口,啃下“硬骨頭”,讓進入“深水區”的教育改革紮實穩步推進。

2、讓大學教育更公平普惠

人才培養模式是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之後的重點和難點。能否審慎、科學地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課程設置改革、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事關社會的穩定和人才培養的質量,關乎千家萬戶與民族未來。

9月,開學之初,十多年從未走出過家鄉的王成韜來到了清華大學,成爲一名大一新生。王成韜來自淳樸而閉塞的中緬邊境小城雲南騰衝,能夠進入清華大學,正是得益於“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的改革舉措。與他一樣,全國還有832個貧困縣的3萬名學子,圓了大學夢。將更多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惠及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的農家子弟,正是十八大以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舉措。

與此同時,大學聯考英語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研究生招生改革、通識教育與創業教育、學習成果認證和“學分銀行”也都是十八大以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熱詞”。

各地改革舉措百花齊放,江蘇省構建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銜接貫通的高技能人才培養立交橋,浙江省擴大“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改革試點學校和專業,山東推進各級各類教育體系的銜接和完善,北京中大學聯考改革框架方案公佈……無論是基礎教育階段還是高等教育階段,無論是職業教育還是普通教育,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人才培養朝向“個性化”、“多樣化”邁進,人才成長的立交橋逐漸搭建。

3、依法治校,推進現代學校制度的建立

辦學體制改革和管理體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統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教育資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徑。

8月12日至23日,一則消息引發關注,中國人民大學、東南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6所高校章程覈准稿公開徵求意見。小消息折射大背景,建設現代大學制度是教育規劃綱要頒佈實施以來,全國高校努力的方向,而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已然從積極推進高校章程建設開始。

仔細瀏覽6所高校的章程覈准稿,這樣的訊息躍然紙上:依法對學校管理體制作了全面規定,明確了學校管理的基本架構,促進了學校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規定了學校內部學術權力的組織框架和運行機制,明確了學校辦學自主權的運行與監督機制……

與此同時,其他方面的辦學體制和管理體制改革也是風生水起、穩步推進。改善民辦教育發展環境,江蘇省制約民辦教育發展的學校法人屬性、產權歸屬等突出問題;擴大教育對外開放,我國積極創辦中外合作辦學高水平大學和項目;完善均衡發展義務教育機制,安徽組織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完善農民工子女就學體制機制三項基礎教育改革……

更令人欣喜的是,《關於推進中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出臺,通過品德發展水平、學業發展水平、身心發展水平、興趣特長養成、學業負擔狀況等5個方面20個關鍵性指標,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綠色評價”體系。無疑,這是一次“倒逼”性質的改革,通過評價方式的變革,從根本上扭轉評學生看分數、評學校看升學率的傾向,踐行素質教育和爲學生“減負”將真正成爲可能。共識的凝聚、制度體系的建立,使得教育改革在“深水區”裏挺得住,走得穩。

4、從嚴治師,建設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

擁有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是教育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教師的師德、教學水平將直接影響到教育事業的成敗。教育規劃綱要頒佈實施以來,教師資格認定製度的完善、教師培訓制度的深化始終是教師隊伍改革的主旋律。十八大以來,從嚴治師,培養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成爲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

一年來,《教育部關於建立健全中國小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和《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試行)》先後制定,“以德爲先”旗幟鮮明,“一票否決”措施嚴厲,對師德的強調和評價成爲教師隊伍建設與改革的新亮點。

與此同時,各地基於實際情況出臺相關政策和規定,一些長期制約教師隊伍建設的難題開始得到解決:山東對中學教師培養實行“大類招生、二次選拔、分段培養”模式,國小和幼兒園教師實行全科綜合培養;浙江建立師德師風專項檢查制度,把師德作爲中國小教師水平評價標準的基本條件;建立教師培訓長效機制,陝西建立教師培訓檔案制度;河北建立“個人申請—學校推薦—縣級審查—市級統籌—省級備案”的學員遴選程序。

今天,中國教育面臨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許多問題沒有現成答案,需要在實踐中探索。十八大以來的種種改革舉措,已經充分彰顯了進入“深水區”、啃下“硬骨頭”的決心。

2022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 篇七

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從根本上對中國教育評價進行徹底改革。

昨天上午,湖南省召開教育視頻大會,學習與解讀《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會議以視頻方式進行。會議由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王瑰曙主持,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蔣昌忠、省委組織部基層黨辦主任武寧、省委宣傳部李穎、省科技廳副廳長周純良、省人社保障廳於興發等同志分別作了講話。我們在花垣縣教體局參加視頻會議,通過學習,相信教育的又一個春天已經來臨。

一、評價指揮棒決定了教育的導向

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蔣昌忠說:有什麼樣的評價,就有什麼樣的指揮導向。教育的主要頑瘴痼疾,根源在評價上,是不科學的教育評價造成了目前的突出問題。要解決長期以來存在的、人人都看到、人人都想改、卻很難解決的教育難題,只有從教育評價上進行大刀闊斧、革命性的改革,才能達到消除教育頑瘴痼疾的目的。

教育需要評價,教育在很多方面具有難以量化性。長期以來,我們已經習慣於以量化的思維對所有事物進行評價,教育便是其中之一。要對難以量化、在某些重要方面不可能量化的教育進行量化評價,不可能不出問題。分數,是用以量化評價教育部門、學校、教師、學生的主要依據。分數來源於學生的考試結果,也就是說,學生考試的結果不僅僅決定了學生的“成績”,更決定了教育管理部門、學校、教師成績。爲了獲取“成績”,各種怪招層出不窮:“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裏學”,“活着何必久睡,死後自會長眠”,“提高1分,壞掉千人”,等等,在不正確的評價機制下,本應該是教育目的的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工具”。

學生的考試分數高,就是教育質量高,學生的考試分數低,就是教育的質量低。擇校、掐尖、生源大戰、師源大戰、教育發展不均衡就成了必然,教育亂象接踵而來。

評價教育管理部門、學校、教師、學生,應該用不同的內容與標準。但現實並非這樣,蔣昌忠廳長說:用中國小生考試分數評價老師的現象還很嚴重,要改過來,要把師德師風作爲評價教師的第一條件;要破除用分數給學生貼標籤的法,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王瑰曙副廳長說:教育的週期長,舉辦“少年班”是不成功的。我們沒有看到教育的這個特性,以成年人的臆想替代孩子的成長規律與教育的基本常識。

從評價上進行全方位的改革,真正地抓住了問題的本質。王瑰曙副廳長說:湖南省今年大學聯考題目難,原因在於命題上更加突出考覈學生的能力,而不是記憶力(雖然記憶力也很重要)。正如華南師大教授陳友芳說的:新大學聯考命題要讓學生由“做題”轉向“做事”。

二、加強黨對教育的全面領導是教育評價改革成功的最重要前提

黨的教育方針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爲教育的根本任務”,就必須加強黨對教育全面領導,切實做到令行禁止,對落實不嚴、不到位的單位及個人進行嚴厲追責。這是確保教育評價改革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

在用人上,不唯學歷、不唯院校、不唯是否是“海歸”,“學歷不代表能力,也說明不了人品。”

王瑰曙副廳長說:前不久,深圳中學招“高才師”,其錄取的教師中,北大清華研究生、博士生佔了很大比例,並不看好這種現象。很多人看上的是深圳中學的待遇,而不是喜歡教育,喜歡教育職業纔是做好教育的最重要基礎與力量。

各級各類高校每年的招生人數基本上固定,參考人數多,錄取率就低,參考人數少,錄取率就高。如清華、北大這樣的“好大學”資源稀缺,能錄取到985、211高校就讀的考生是少數。王瑰曙副廳長說:絕大部分的孩子要建設祖國、服務家鄉,所以我們的教育要突出培養學生的國家情懷,根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蔣昌忠廳長還說:要傳承紅色基因,讓孩子們從小相信共產黨、擁護共產黨、熱愛共產黨。自2013年來,我們學校每年秋季的藝術體育節都要演唱《長征組歌》,目的也在此。

三、教育評價改革要從系統出發

教育是複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教育評價改革,需要從系統出發,強化整體性,大家齊行動、同方向、共發力。

教育評價改革沒有“局外人”,上級組織、教育管理部門、學校、教師、家長、學生等都要參與其中,形成共識,迴歸教育本質。不急不躁,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讓每個孩子成長爲最好的自己,才能實現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宏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