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家聽教育講座心得體會多篇

家聽教育講座心得體會多篇

家聽教育講座心得體會篇1

花了兩天的時間,我認真地將特級教師----《高中語文教學藝術研究專題》講座聽了一篇,覺得深受啓發。這次視頻講座涉及的內容有《讓我們的教學充滿詩意》《教師的幸福感從哪裏來》《建設一個動態的課堂》《從學生需要出發進行教學設計——多媒體教學促進語文教與學》《要教書,先讀書——不斷充盈教學藝術的源頭活水》《教科研是教師專業化的捷徑》,應該說非常豐富。下面我就個人在聽講座中的一點體會來談下我對現在高中語文教學的一些認識與看法。

相信每一位高中語文教師都希望自己的語文教學能夠充滿詩意,然而現實的操作卻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語文的博大精深,對語文老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自身素質的差距決定着我們很多人無法自如地駕馭課堂。在這裏我們強調的自如駕馭,並不是那種強制威懾下的語文課堂,而是能夠充分展現教師智慧和風采的語文課堂。然而真正做到這一點,又豈是簡單的?我曾經很努力地進行着自我素質的一種提升,可是有些東西是急不來的,我們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好。詩意地教學,詩意地生活,這是我們每個人的理想。然而理想與現實的差距總是存在巨大的落差。人民教師的艱辛追求與美麗夢想,總在現實面前逐漸殘酷地破滅。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我不是憤世主義者也不是悲觀主義者,我只是一個平凡的語文教師,或許還是不合格的語文教師。

--說:“要建設一個動態的課堂。”語文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是強調學生、教師、文本以及教學環境的交互作用,使教學立足於當前又指向未來;要求充分尊重師生生命活動的多樣性和教學環境的複雜性,把每節課都視爲不可重複的激情與智慧的和諧建構過程。這一點也是一種追求。動態生成使語文課程成爲師生張揚個性,愉悅心靈,提升素養,和諧對話的精神家園;使語文教學充滿了詩意和魅力。

--教授說:沒有教師的生命質量的提升,就很難有高的教育質量。沒有教師精神的解放,就很難有學生精神的解放;沒有教師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沒有教師的教育創造,就很難有學生的創造精神。教師必須要提高自己的素質,一個最好的辦法就是讀書。樑捷說:“要教書,先讀書!”正如我們平常所言的,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是一桶水。我其實很疑惑:這一杯水到底有多少的量?自己擁有的一桶水又有多少的量?並且這杯水是否純淨可以引用?很多所謂的教育名家都講過:“教師要上出非常有個性的語文課堂。”嗚呼哀哉,個性就這麼容易做到嗎?如果不是這麼容易做到,何以如此叫嚷着要有個性。這不就是:天上的星星很漂亮,你去給我摘下來。誰人不知天上星星漂亮,可是,有幾個人可以做到?我不是否定,只是面對無謂的說教的一點感慨。

確實應該看到,教師的個性化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對此我深信不疑。讓我們先來追尋歷史,陶行知、朱自清、豐愷……一座座永不褪色的豐碑依然矗立在我們的心中。歷經歲月地淘洗,他們的形象爲什麼仍舊光華熠熠?透過層層的光環,我們不難明白一個樸素的真理——惟有以崇高的精神爲依託,名師的豐碑才能屹立在人們的心中。正是延續着這條精神的血脈,時時處處抱定對教育的熱愛和奉獻,對學生有真誠的關心和尊重,又有對民主和平等的踐行,於漪、錢夢龍、魏書生、李吉林、孫維剛、邱學華……這些有着獨特魅力的教師,他們把自己的名和信念鐫刻在中國教育的史詩中。名師獨特的教學個性,創造了他們輝煌的教學人生,同時也激勵着年輕一代語文工作者不斷前進的步伐。只有個性才能發展個性;沒有教師的個性,便談不上學生的個性。學生的個性發展教育需要以教師教學個性爲基礎,教師教育力量的源泉在於教師的教學個性。教師是學生行爲的示範者,學習的榜樣,學生對任何客觀事物的印象,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都間接地來自於教師。沒有教學個性的教師,他(她)的存在價值是有限的。也可以這樣理解:失落了教學個性往往意味着教學的失敗,教學生命的死亡。烏申斯基告誡我們說:“在教學中,一切都應當以教育者的個性爲基礎,只有個性才能影響個性的發展與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培養性格。”新課標上的“使他們(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並不是什麼一紙空話,而是時代發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回過頭來,我們必須去思考一個最初和最基本的問題,即語文教學的目的是什麼?或許有些教師還認識不清。讀書學習當然不僅僅是爲了考試上大學,假使那樣,將是我們整個民族教育的悲哀。解讀新課標,會讓我們明白:語文教育的真正目的乃是爲了培養大寫的“人”,培養一個德智體美和諧發展的生命個體。我的心中其實很明白個性的巨大作用,只是說歸說,做起來的實際情況另當別論。

記得印度大智者克里希那穆提說:“要改變世界,我們內心則要有新生。”我覺得教師有時候很會自我安慰與滿足。在一切不順利面前,表現出的那種英雄氣概,試問當今天下,有幾人歟?所以我們總是很期盼着詩意地教學與生活。是的,教學本應是充滿詩意的。可是我們卻常常感到教學的乏味、簡單。今天重複着昨天,明天重複着今天,日子就在這枯燥的重複中悄悄地溜走了。那種設想的美好,那種多姿多彩的教學,似乎都是夢境一場。所以樑捷告誡我們說:“對教學的厭倦不是教學本身的無味,而是我們不懂得如何去詩意地教學。”

克里希那穆提說:“缺乏了正確的教育,迷惘便會被視爲真實,於是個人的內心便會永遠存在着衝突。”撫慰內心的衝突,撫平心靈的躁動。我的呼籲是:永遠保持一顆熱愛教學的心吧!只有你的教學充滿了熱情,你才能從教學中得到回報,從教學中體會到很多溫暖和樂趣。

最後以葉瀾教授的那句話來結束:“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課堂教學。”而我也再次呼籲:讓我們詩意地教學詩意地生活吧,做一個幸福的語文教師。

家聽教育講座心得體會篇2

這個週四的下午在學校聽了家庭教育講座,是本市的中英文學校的校長主講的。本次講座是的主題是《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首先彭校長通過幾個小故事講了習慣的重要性,其中講了一個宇航員加加林的故事,十幾個宇航員一起去參觀他們要乘坐的飛船,進艙門時只有加加林一個人把鞋脫下來,就是這樣一個動作讓設計師非常感動,加加林成了人類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宇航員。這個故事讓我們瞭解了成功就是從好習慣開始。還講了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的一段名言:“任何一種習慣都是反射行爲,行爲的習慣有多深,它的反射性就有多大。哪裏有習慣,哪裏就有神經系統在工作。”烏申斯基認爲,經過教育,經過培養,人是可以形成新的習慣,新的反射的,人是可以把握自己命運的。彭校長還講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21世紀教育的使命是幫助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共處“,要學會”四會“首先就是要培養好習慣。

接着彭校長講了習慣培養的重點一、做人的習慣,二、做事的習慣,三、學習的習慣,四、交往的習慣,並根據這四大點列舉了36種具體的習慣。強調了我們家長們在生活中瞭解自己的孩子有哪些好習慣和哪些不良的習慣。然後講了怎樣培養良好習慣,養成一個習慣需要量21天,不同的行爲習慣形成的時間也不相同,時間越長習慣越牢。這也讓我想起了孩子的親子閱讀,上國小前一直和孩子堅持親子閱讀,後來上了國小,孩子的識字量大了,基本就自主閱讀,可是發現孩子自己選書時就常常只選漫畫書,後來就恢復和孩子的親子閱讀,堅持一段時間後,孩子慢慢讀書的範圍就起來越廣。

最後彭校長還講了培養良好習慣的五個步驟及怎樣糾正不良習慣。講糾正不良習慣時彭校長通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人應該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感謝學校讓我們有機會聽到這麼好的教育講座,通過這個講座讓我更加了解了要教育好孩子,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也學習到很多培養好習慣的方法。記得巴金先生曾說過“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讓我們一起從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開始吧!

家聽教育講座心得體會篇3

曾經有一個教育者說過:“教育始終應該是一個付出和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感悟和享受的過程!”今天聽了深圳市幼兒教育專家李春玲的講座之後,對這句話理解更深刻。作爲一個老師的確需要不斷地的學習,及時充電,也要無私的奮獻、付出,最重要的是學會感悟!。李教授的“跳出傳統思維做促進孩子發展的教育”和“讓環境說話”這兩個主題的講座真的是讓我感悟頗深,受益匪淺。

首先,讓我真正理解了什麼是教育?教育是一種平衡!兒童發展領域的平衡、教師教育手段的平衡、教育環境創設的平衡,教師應努力實現兒童自由學習和成人指導或幫助兩者之間最優平衡。我們的教育如果出了問題,沒關係,只要我們靜下心來思考一下及時改進還是會有所發展的!看了國外的有些教育圖片,讓我感到平時對自己孩子或者學校孩子的教育中大人包辦代替太多了!孩子會做的讓他們去做吧!要相信孩子,他們有能力做的事情爲什麼大人去幹擾呢?作爲老師或家長要有耐心,孩子就是慢點還是讓他們把自己願意幹的事情慢慢做完吧!其次,讓我知道佈置環境不是單一的美化和裝飾更重要的是讓環境“會說話”《 指南》指出給孩子創設寬鬆愉悅的環境、有教育意義的環境。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幼兒的第三任老師,也是教師的好助手。讓環境 “會說話”常規教育無形中會形成,如孩子排隊搶着往前站、吃飯時亂撒、區域活動時大聲說話等等,如果我們貼有相應的標識標誌孩子就不會搶着喝水、站隊,上廁所,也不會把不愛吃的東西亂撒,會自覺排隊,不喜歡吃的東西放在規定的地方,養成安靜地進行區域活動或集體活動。讓環境話“會說話”幼兒在無意注意中識很多字和認識很多數字,如在椅子上、杯子架、牀頭上貼有自己的名字和學號,慢慢的他們無意識的認識了自己的名字,還有佈置環境牆上的很多字他們慢慢的也會認識。

讓環境話“會說話”幼兒園五大領域的內容就會展現在臉前。環境是實踐一日課程的重要手段,如果我們把課程滲透在區域活動中,幼兒就能在輕鬆的氛圍中愉快的瞭解探索簡單的科學知識、喜歡用語言表達自己看到的或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善於模仿或表演社會知識和舞蹈音樂,並能用手工或繪畫表達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家聽教育講座心得體會篇4

有幸在南昌參加了國培培訓者培訓班德學習,非常感謝培訓管理者給我們請來了全國各地的優秀教師、教授給我們做專題報告,聽了她們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值得我好好反思和學習。

一、邱員太老師主要給我們講了《期待從平凡走向優秀》,對建立工作室的重要性、工作室對教師的幫助提高,進行了分析講解。名師工作室,是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指導下,集教學、科研、培訓等職能於一體的教師合作共同體。名師工作室以名師爲引領,以學科爲紐帶,以先進的教育思想爲指導,旨在搭建促進中青年教師專業成長以及名師自我提升的發展平臺,打造一支學校教育領域中有成就、有影響的高層次教師團隊。

名師工作室是在推進教育公平的背景下出現的。在影響教育公平的諸多因素中,教師是最爲核心的,區域、學校間教育發展的最大差距是師資水平。如何縮小師資水平差距,同時避免大規模的教師流動所引發的負面效應,成爲當前推進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發展的最大挑戰。組建名師工作室,通過名師們帶領農村地區、薄弱學校的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業務能力水平,從而有效推進教育均衡發展成爲一項新舉措。聽了邱員太教師的報告,讓我受到了很大的啓發,特別是從那些經典的事例中,更有許多做法是值得我們去效仿的。

二、南豐的黃行福老師主講的專題是《成爲優秀的自己——草根生命的專業成長》,對教師工作的心態調整、如何成爲優秀的教師,以自己爲例進行講解。一開始,陸教授就幫我們分析了做人的幸福在哪裏?:幸福源於有所期盼,有所追求。你的期盼變成了現實,就是幸福;你的追求,一旦滿足,就是幸福。幸福很簡單,但一定是期望的實現,欲求的滿足。

當然,這裏的期盼,這裏的追求,都應該是正當的,合情合理的。農村教師,地位、收入均不如公務員,更不如城裏的教師,幸福在哪裏?來自對工作的追求,來自對事業的執著。工作追求一流的質量,事業追求更高的目標,追求的過程便是幸福,願望的實現,則更是幸福。

沒有追求,沒有期盼,便與幸福無緣。幸福源於良好的心態——正視現實,不盲目攀比。當然,不比,不是逃避,不是盲目樂觀,而是一種心態的調整。我們既然來到了農村,來到了落後的區域,我們就得認這個現實,三心而兩意,左右而言他;或者一味地埋怨,一味地浮躁,都無濟於事。

總之,黃行福老師,邱員太老師的講座讓我領會到了許多的教學知識,歸納起來最大的啓示就是:只要肯潛心鑽研,皇天就不會負苦心人。在教學中,除了潛心鑽研教材、教法外,更重要的是鑽研學生,關注學生的發展。

家聽教育講座心得體會篇5

一、做好逆反心理學生的疏導工作

從本質上講,逆反心理是指在必須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對某類事物產生反感情緒,故意做出與該事件發展的常理背道而馳的舉動的一種心理狀態。學生中的確存在這樣一些學生,他們對老師或父母的教育常會表現爲很不服從,告訴他不能怎樣做,他偏要那麼做,甚至公開頂撞。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現。

針對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不一樣成因,我從以下幾方面着手開展疏導工作:

1、確立適合青少年實際的教育目標和要求。過高的教育教學目標,過重的學習負擔,是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對學生進行品德行爲指導時,我認真分析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心理要求,準確把握學生品德發展階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循序漸進,不急躁冒進,儘可能避免師生對抗情緒的產生。

2、爲學生創造良好的教育情境。一是創造良好的班羣衆,充分發揮羣衆規範和正確輿論的教育作用,培養健康向上的班風學風。二是用心推進班級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發揮學生自主管理的用心性。三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羣衆活動中展示才華,修正品德,構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3、提高教師自身素養和教育藝術水平。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構成,很多都與教師的教育方法不當有關。爲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努力提高自身素養,把關心、尊重、愛護學生放在首位,把學生置於與自我平等的地位,善於運用教育機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師生衝突。

4、合理利用學生逆反心理的正效應。大膽利用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用心因素,培養其創新意識和潛力,鼓勵學生提出不一樣見解和解決問題的方案。

二、注意寓教於樂,以多種形式規範學生行爲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理解心理具有廣泛性、多樣性、綜合性的特點,單一的教育管理方式不適合人的理解心理,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於樂中正好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能提高教育管理的可理解性。爲此我充分利用主題班會課,藝術周,科技周,校運會等活動契機,激發學生的羣衆榮譽感,合作精神。

三、有效地進行家訪或電訪

對學生進行家訪或電訪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這項工作開展得好與否,很大程度上影響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與配合,也是班主任與家長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學生的一個好機會,更是班主任與家長相互瞭解的一個重要環節,有利於增強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本學年我走訪了近40多個同學,並與家長持續經常的聯繫,與家長互通信息,共同商洽教育學生的方法,樹立家長對教育子女的信心。增進了師生,師長情感,促進了教育工作。

總之,經過一學年的努力,我班同學在德、智、體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家聽教育講座心得體會篇6

長久以來,孩子的教育問題都是家長最關心也是最困惑的一個問題。作爲培訓機構的老師,不論從目前的工作上還是以後的家庭方面考慮,瞭解家庭教育的方面的知識都是很有必要的。上週,聽了錢老師和陳老師的講座後,讓我更加充分地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通過聆聽講座,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充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

好家長勝過好老師。家長是孩子的啓蒙老師,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長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每週在校的五天教育,老師都是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性格、品行、意志和興趣等等,孩子也易於接受和成長。可是週末的兩天,孩子在家容易受到家長的溺愛,沒有規律的學習和生活,把在學校五天培養出來的好習慣給忘掉了。作爲家長,應該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動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才能成長爲可以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才能成爲對社會有益的棟樑之才。

二、幾種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1、言傳身教法

孩子需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些受父母的影響最大。你讓孩子不亂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後卻隨手把衣服扔在沙發上,還口口聲聲地教育孩子,這種效果明顯不會有效。你不讓孩子看電視、上網玩遊戲,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自己卻愜意地看着爛俗的電視劇,玩着網遊,這讓孩子情何以堪呢?所以,以身作則,比千言萬語都更管用。

2、學會賞識教育

都說孩子還是自己的好。所以說,從內心賞識自己的孩子,應該不是一件多難的事情。只是,家長要做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得當,不要因爲孩子一次考試成績的不如意就苛責孩子,更不要因爲工作壓力等原因而遷怒孩子。孩子身上有很多優點,比如孩子的誠實、善良、守信,這些都是很多大人所不具備的。能一口氣說出孩子10條以上優點的家長,纔是合格的家長。平等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讓孩子從小樹立自信,積極樂觀地面對學習和生活。

3、學會有效地與孩子溝通

首先要善於傾聽。只有傾聽孩子的心裏話,知道孩子想什麼,關注什麼和需要什麼,纔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後的溝通變得更加輕易。其次,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家長如果總是高高在上,就很難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談不上真正的溝通。這就要求家長和孩子談話時,要以孩子的心態和孩子能理解的語言進行。再者要有耐心。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年齡、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異,理解需要一個過程。如果過於急躁,溝通就會成爲泡影。

總之,感謝公司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組織了這次培訓,讓我在家庭教育方面受益匪淺。感覺自己需要提高的還有很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家聽教育講座心得體會篇7

10月23日至24日在揭東二中學校報告大廳裏,我有幸近距離的聆聽了教育專家李xx、張x、李x的精彩講座,真可謂受益匪淺。幾位專家的講座深深吸引着我,兩天的講座,聽起來一點不覺得累,反而覺得是一種享受。通過學習,不僅增強了教育的使命和責任感,更深的領悟了一些有助於教育教學的方法與技巧。培訓雖短,但讓我在教育教學理論與教育實踐方面又增加了許多有益的知識,理論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幾位教授的精彩講座讓我領略了一種責任,讓我品味了智慧。

聽了李專家的講座,深受啓發,他的講座深入淺出,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指導意義。一個成功的教育者,一定是一個善於更新知識的學習者。作爲教師,應具有科研精神:

1、勇於獻身、不畏勞苦

2、堅持不懈、鍥而不捨

3、大膽質疑、實事求是

4、虛懷若谷、精細入微。

廣東省名班主任張x的講座激情四溢,收放自如,風趣幽默,她深邃的教育眼光和淵博的知識及廣博的見聞,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讓我油然而生一種教育者的幸福感,她應用了薩特的名言告訴我們“人有選擇的自由,沒有不選擇的自由”,要建立教師職業幸福感,就必須調整個人心態,降低職業期待,專注、投入。聽了她的講座,讓我覺得在這樣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我們除了加強學習,更新理念,不斷提高真的沒有別的選擇。那麼作爲一線教師,一樣與學校的發展和興衰有着直接的關係,如果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能懷揣着對教育美好願景的一份責任和使命,那麼我們的學校就會打造成真正的精品學校,我們的教育就會成爲真正的精品教育,這幾天我一直在想,那麼我的責任除了善教、樂教,還應做到專業化,別人無可替代。

聽了李x老師的講座,讓我明白作爲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是羈絆,這點我深有感觸,因爲我們太多教師因爲過多的實踐經驗而排斥對新知識的接受,雖然能一時地掩蓋新知識的不足,但久而久之勢必造成教師知識的缺乏,而大多數教育者不敢打破已有舊的教育理念、理論和教學方式、方法,去重建一套全新的、科學的、先進的、合乎時代潮流的教育思想體系,我慚愧的覺得我們的教育一線教師,現在最急需的應該是觀念的真正轉變!李楠老師的智慧就在於她善於自我更新知識,敢於挑戰、積極尋找實在、可靠的內在力量,讓大家走近教育、瞭解教育,並在其中享受着教育的幸福。這種執着追求與快樂實踐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使我體會到,即使再平凡,也能憑着信念和追求抵達自己的教育彼岸,我相信一步一步來,步步都會有風景、步步都會是享受、步步都會有發展。

培訓時間雖短,但收穫頗豐。作爲一名教師,我們應該積極投身於教育教學改革,與全體教師共同尋求現代教學改革的心路,努力成爲教育的智者。記得有位專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眼界決定境界,態度決定高度,思路決定出路,實力決定魅力。”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願開闊眼界,提高境界,轉變態度,實現高度。爲我們的教育教學也爲自己的生命增添新的色彩。

聽完這幾位專家的講座,我覺得自己的不足之處太多,有待於努力的地方太多,今後,我將以他們爲學習的榜樣,不斷的學習新知,不滿足於墨守成規,提高自身的素質,優化課堂教學,做一個博學的、學生喜愛的教師。

家聽教育講座心得體會篇8

5月13日下午,在青園陽春廳參加了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更好地關注孩子健康成長”爲主題的家庭教育座談會後,我深有感觸。

學校能爲我們構建這樣一個好的家長與學校交流與學習的平臺,作爲學生的家長,非常感謝學校!對孩子的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作爲家長的我有很多的時候都是隻能用無奈兩個字來總結,孩子就是隻聽老師的,在家和學校就是不一樣,爲什麼?因爲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神聖地位,老師是最愛他們的,老師是無所不能的,老師說一不二……老師是最會激勵孩子的,孩子什麼時候須要表揚,什麼時候須要幫助,作爲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的父母,我們就沒有學校老師那麼有經驗,那麼有耐心。我覺得當孩子入校的時候,我們的家長也應當入學,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畢業……

根據這次報告精神,結合我們家庭教育中好的做法和存在的不足,經過認真的反思,在今後的家庭教育中我會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關心愛護,讓孩子在幸福的環境中成長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由於我們雙方從事的工作性質,不能抽出很多時間陪伴孩子,孩子從上託兒所開始就在學校全託,現在一年級了也幾乎都是由孩子的奶奶照顧。更爲嚴重的是,雙方不注意各自的情緒控制,在家裏是典型的慈父嚴母型經常出現一些不必要的爭吵、衝突,給孩子一種爸爸在家就可以放肆地感覺,也導致學習成績上不去,這一教訓是極爲深刻的,也是無法彌補的。教育的特點是不可逆轉性。對此,現在我們得做到及時的糾正,首先,雙方做了溝通,彼此理解對方,解除相互間的誤解,多抽出時間陪伴孩子,要想孩子茁壯成長,必須創造一個幸福的環境,讓孩子感到家的溫暖,和父母在一起的幸福。

二、以身作則,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行

首先是雙親一致。夫婦二人在教育原則和思想上要高度一致,不能各自爲戰,使孩子無所適從。其次,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好的習慣使人終身受益。

三、尊重孩子,健全孩子的良好人格

在對待孩子的教育上,要把孩子看作具有獨立人格的主體,尊重孩子,不能一切包辦,更不能溺愛。遇事要和孩子商量,讓孩子參與家庭管理,學會處理一些基本的事務,不要因爲孩子小,就認爲他的意見可以不重視,這是不可取的。人的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自尊、自信。只要做到了自尊、自信,很少會出現心理問題。不把孩子當回事,就根本談不上培養孩子的自尊。要幫助孩子處理好人際關係。在現階段,孩子的人際關係主要是夥伴關係。良好的同伴關係,可以使孩子在同伴中受到尊重,有愛的歸屬感,對培養孩子的自尊、自信至關重要。同時要培養孩子謙虛的品格,把自已放低,學會寬容和。

四、鍥而不捨,強化孩子的素質教育

要強化自立教育。讓孩子學會自已的事情自已做,從小樹立“吃苦”的精神,學會生活自理,懂得生活的艱辛,因此,我們要從小刻意地培養孩子應對挫折的能力。可以從一些小事做起,比如,對孩子的要求先不要急於答應,要讓孩子在“逆境”中成長。要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和愛好。這本身就是熱愛生活的表現,可以促進孩子積極向上的心理髮展,也是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要提供各種條件培養孩子的興趣,特別是讀書的興趣,要選取一些有思想深度的書,培養孩子“深讀”的習慣。

由於我的專業知識有限,以上這些體會非常浮淺,本人建議,由學校通過家長學校這個平臺,定期組織開展系統的家庭教育專題講座,從整體上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配合好學校的教學工作實現協調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