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社時代楷模的心得體會多篇

社時代楷模的心得體會多篇

社時代楷模的心得體會篇1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省南平市委原常委、副市長、武夷新區黨工委書記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廣大黨員、幹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學習,不忘初心、紮實工作、廉潔奉公,身體力行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和羣衆中去,真心實意爲人民造福。

20多個年頭、7000多個日夜,廖俊波無論身處何種境地,終不忘心之所向;面對紛繁誘惑始終謹小慎微、堅持原則;面對艱難困苦始終直迎而上、步伐堅毅。在全國上下正處在爬坡過坎的攻堅期、有利發展的機遇期、大有作爲的窗口期,爲官者學習廖俊波時代楷模的品質更是振興發展的重要保證。

要學習廖俊波同志捨己爲民、服務羣衆的品質。廖俊波同志在自己工作過的每一個崗位上,始終以黨賦予自己的權利和職責爲信仰,做到了責任擔當、心中有民。他經常深入一線,傾聽羣衆心聲,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待工作需務實、對待羣衆需關愛,對待困難需擔當,展現了他工作第一、心中有民、敢於擔當的優秀品質。這種強大的精神動力,將激勵我們奮勇前行。

要學習廖俊波同志銘記黨章、堅定信念的品質。從入黨宣誓的那一刻,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成爲廖俊波同志工作中永不改變的服務宗旨。共產黨人要有理想信念,共產黨人要有正確的價值觀,任何時候都不能變。廖俊波同志自工作以來,他都以不變的宗旨意識和堅定的理想信念,贏得不同時期的先進性,成爲我們幹事創業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要學習廖俊波同志勇於擔當、走在一線的品質。基層黨員幹部是落實黨的方針政策“最後一公里”,要在各自崗位上盡其責,以擔當盡職盡責、以擔當走進羣衆,履行好主體責任。我們應學習他工作在一線,生活在一線,調查在一線的務實精神,在自身崗位上不忘初心、勇於擔當,用真情和實績來回報羣衆的信任和囑託,同時營造新時代良好的政治生態。

逝者已逝,生者更當有所勉勵,爲官一任,造福一方,老百姓的淚水和懷念,是對這位好乾部的最好祭奠。廖俊波走了,但他的精神還在,政和的老百姓記得他,政和的山山水水也記得他,我們青年幹部當以他爲榜樣,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社時代楷模的心得體會篇2

12月2日,朱有勇榮獲“時代楷模”稱號。多年來,他研發的“遺傳多樣性控制水稻病害”技術,已在全國10省區市推廣6000多萬畝,榮獲聯合國糧農組織科研一等獎;他研發的“物種多樣性控制作物病害”技術,已在國內外應用於3億多畝旱地作物。這兩項技術都可以減少60%的農藥使用,並能增產20%~30%。

這是堅守初心的科研示範。

30多年來,朱有勇帶領團隊在生物多樣性研究中不斷創新突破,從利用物種多樣性創建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技術體系,到如今把生境多樣性研究應用在三七、冬季馬鈴薯、早熟葡萄、冬早蔬菜、檸檬等特色產業,每一項科研成果都讓農民得到實惠。

有人說,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萬物,是人類的衣食之源。而朱有勇總是難以割捨對土地的感情與牽掛。正如他所說:“我是農民的兒子,農民需要什麼,我就研究什麼。”

減農藥控病害

遺傳多樣性研究世界難題

追溯世界農業歷史,依賴化學農藥控制作物病害不足百年。然而在幾千年的傳統農業生產中,農民靠什麼控制病蟲害?這是朱有勇的研究生導師段永嘉先生留下的“一道不會回答的考題”。爲了解答這道題,朱有勇開始了數十年的科學探索之路。

作物品種單一化大面積種植易造成病蟲害爆發流行,是世界農業生產的重大難題。如何既減少農藥用量又控制病蟲害?這個命題難倒了全球的農科專家。

人類的智慧往往從“問號”開始。如果換一種思路,在栽培上實現品種多樣性,是否會簡單一些?朱有勇在思考、在探索。

上世紀80年代,雲南很多地方的水稻稻瘟病很嚴重。一次,正爲稻瘟病防控之法苦苦思索的朱有勇出差路過石屏縣,路邊田野裏一個奇異的現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發現,有些稻田出現了稻瘟病,而另一些間栽了高矮不同兩種水稻的田裏患病現象很輕微。“難道稻瘟病的發病率與水稻間栽有關?帶着疑問,朱有勇展開了近千次的試驗研究。

然而,想要走通這條途徑需要回答3個問題,一是能否控制病害?二是控制病害機理是什麼?三是能否推廣應用?

在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中,攻克病蟲害的“細節”慢慢勾勒出來,效果越來越明顯了。經過30多年的研究,朱有勇和他的團隊逐漸掌握了作物多樣性是如何控制病害的科學原理。

2000年,朱有勇的研究成果以“水稻遺傳多樣性控制稻瘟病理論”爲題,作爲封面文章在《自然》雜誌發表。如今,這項成果已大面積推廣到了滇、黔、川、湘、贛等省份,及老撾、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等國家。

“天拉長、地拉寬、站好隊、換好位。”爲了能把這些複雜的機理簡單化,讓老百姓易懂,朱有勇把作物多樣性抗病害的機理,編成了十二字簡單的順口溜。“其實就是改變播種節令,打破傳統的農業結構;以前都是散種,現在排好隊,科學地排列行距和株距;今年這裏種這樣,明年就種另外一樣,利用植物間的相剋相生減少病害,達到優質高產。”朱有勇笑着說。

推廣間作套種

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從引起作物病害發生的寄主品種、病菌和氣象因子“三要素”入手,朱有勇摸清了控病的主要機理,並且在幾萬畝面積的田地也試驗成功了。但能否推廣到更大面積的田裏,更大的範圍?爲此,他帶領團隊在傳統技術基礎上,進行了品種搭配、空間配置和時間優化的技術創新,發明了馬鈴薯間套玉米、玉米間套辣椒、煙套糧(豆)等一系列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新技術。

把成果奉獻給大地,造福雲嶺千萬農戶,是朱有勇的心願。2009年,朱有勇將生物多樣性控病增產技術推廣應用到昭通,爲昭通市糧食生產開創了新的時代。種植玉米、馬鈴薯、蔬菜、蠶桑、烤煙等各類作物,試驗示範馬鈴薯間套玉米、水稻多樣性間栽、煙套豆類等多種間套種模式……間套種技術在昭通陸續推廣開來。“我每次到昭通,都能感受到那裏泥土的芳香,物種的呼吸,大地的律動,人民的歡笑。”朱有勇常常對他的團隊成員這樣說。

“每次來,他總是第一個下到地裏,先是仔細查看作物長勢及病蟲害情況,然後再用鏟子撬開土壤,看看土壤土質、肥力、墒情及農作物根系發育情況。”魯甸縣農技中心糧作站站長鬍興祥說道。“昭通是雲南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也是朱有勇作物多樣性控病增產新技術示範推廣的主戰場。”昭通市農業局副局長趙高慧介紹,在昭通推廣新技術3年中,朱有勇教授團隊近2000人次到昭通市開展生物多樣性控病增產技術研究與推廣應用工作。

自2001年以來,這一被國內外專家鑑定爲處於國際同類研究前沿的技術成果,在雲南、四川、重慶、貴州、陝西、甘肅等省(市)累計應用面積3億多畝,降低馬鈴薯晚疫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螟、魔芋軟腐病等主要病蟲害33.7%至62.1%,減少農藥用量51.6%,促進糧食增產270餘億千克,農民增收300餘億元,爲全球應用生物多樣性促進糧食安全提供了成功範例,並被列爲我省重大技術成果推廣應用。

注入科研成果

促農業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眼下是今年冬季馬鈴薯種植的時節,連日來,在石屏縣、建水縣10萬畝冬季馬鈴薯地裏,村民們正忙碌着種下種薯,每一道工序都有條不紊地推進着。

“冬春季節,北京各地餐桌上的洋芋絲,5盤中有4盤是雲南產的。”提起冬季馬鈴薯,朱有勇很自豪。“每年春節過後至5月中旬,國內市場都沒有馬鈴薯鮮薯,雲南發展冬季馬鈴薯可填補市場空白,提高產品效益。”朱有勇說,利用雲南“冬無嚴寒”的特殊氣候條件,避開降雨導致的病害多發期,種植冬季馬鈴薯。從2013年開始,朱有勇帶領團隊在雲南種植冬季馬鈴薯,並迅速推廣了1000多萬畝。由於氣候條件要求嚴格,可種植產地較少,因此冬季馬鈴薯鮮薯的價格是正季價格的5倍左右。種植冬季馬鈴薯逐漸發展成爲山區農民的一大致富產業。

無獨有偶。10月9日,在朱有勇的院士扶貧點,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竹塘鄉大塘子村舉行了林下有機三七競賣。當天,聞訊趕來的商家現場激烈競拍,最終以高價拍走剛挖出土的有機鮮三七。

“三七種植有個難題,就是種完一茬後,十幾年都不能在這片土地上繼續種植三七,農業上稱這種現象爲‘連作障礙’。”朱有勇說,半個多世紀以來,科學家不停地探索解決“連作障礙”的方法,但收效甚微。他表示,大肥、大水的高產栽培纔是導致“連作障礙”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須改變生產方式。朱有勇帶領團隊模仿三七生長最適合的溫度、光照條件以及水肥的需求條件,形成了一套克服連作障礙的人工仿生技術,2015年以來已在石林、尋甸、文山、瀾滄等地示範應用,較好地解決了中藥材種植中連作障礙難題。

近年來,朱有勇結合雲南多樣化的氣候地理特點,將生境多樣性研究成果“注入”特色農業中,葡萄“打傘”的避雨栽培技術,解決了我省葡萄成熟時節與雨季重疊導致減產的關鍵難題;他帶領團隊在香格里拉乾冷河谷區建立葡萄優質高產化標準種植示範基地,推動打造世界級高端優質葡萄酒產業;帶領團隊實現紅河谷檸檬黃龍病的生態防控……一步一個腳印地穿行在田野間,一滴滴汗水撒在農作物上,一份份實惠送到農民手中,朱有勇正用實際行動將一篇篇論文實實在在地寫在雲嶺大地。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比寫在紙上更有價值,看到自己的科技成果漫山遍野開花結果,心裏的欣慰,是發表論文無法比的!”朱有勇常說。

社時代楷模的心得體會篇3

近日,黃文秀的先進事蹟在各大新聞媒體上被廣泛宣傳,引發了社會的熱議。作爲北京師範大學選調生的她,本可以在大城市裏選擇輕鬆的生活,從事輕鬆的工作,但是“固執”的她卻毅然選擇回到她那窮困的老家,因爲她心中始終掛念着家鄉的困難羣衆。

從黃文秀扶貧手記的字裏行間裏,我們不難看出她從一個扶貧“新手”逐漸成爲“熟路”的過程是艱苦的。從家鄉困難羣衆最開始對她的“質疑”,認爲她只是來這裏鍍金的,不會真心紮根這裏幫助大家脫貧,到後來走村入戶,“死皮賴臉”的向鄉親們瞭解情況、收集訴求,全完將自己融入困難羣衆之中,到後來老鄉們慢慢接受她、認可她,這個過程並不容易,也充滿了委屈。她背地裏流過多少淚,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她始終將自己的責任扛在肩上,將自己的使命記在心中。

從黃文秀扶貧手記的字裏行間裏,我們不難看出她從一個扶貧“新手”逐漸成爲“熟路”的過程是快樂的。“我也要讓家裏的孩子在大學裏申請入黨”,讓孩子入黨是她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是她希望將自己未完成的使命和責任繼續傳承下去的希望。25000公里,是她心中的長征,是她在駐村一年時間裏車輪走過的印記,也是她將自己奉獻給基層、奉獻給困難羣衆的永恆記憶。

黃文秀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她的精神必將長存,必將成爲所有扶貧幹部的標榜。我們要學習黃文秀的先進事蹟,學習她紮根基層,默默奉獻的精神,學習她爲了黨和國家事業,爲了困難羣衆早日過上幸福生活甘願犧牲寶貴生命的無畏精神,她和所有奮鬥在扶貧第一線的基層幹部就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社時代楷模的心得體會篇4

走進黃詩燕在炎陵縣委的辦公室和宿舍,記者有些恍如隔世。

辦公室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平房,工作人員多次要求做簡易裝修都被他拒絕。宿舍非常逼仄,用的牀上用品比一般的普通人家還差。

“書記宿舍裏的東西、熱水器、牀等,都是上一任領導留下來的。9年沒有添置一件新傢俱!書櫃、牀板、抽屜,我都給修過。每次提出換新的,都被拒絕。”黃詩燕的聯絡員、縣委辦副主任劉明華數度哽咽,“一日三餐除了公務接待就在食堂,喝什麼茶、吃什麼菜、穿什麼衣都沒有任何講究。除了接待,一有時間就在走基層,每天都排得很滿,經常是在晚上開會。有時候夜裏十一二點還在辦公室。”

縣委書記是個“高危”崗位,稍不留神,就會被圍獵。黃詩燕對朋友圈、社交圈、活動圈極其慎重。“我在炎陵縣一天,就絕不吃請增加幹部負擔。”黃詩燕來炎陵第一天就表態。多年來,縣裏各級幹部從沒請他吃過一餐飯,誰都請不動他。

“黃書記在炎陵沒有私交圈,我們之間也沒有私交,只有工作感情,我對他很有感情。” 炎陵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楊紅兵說,“詩燕書記常說,‘人和人之間最好的感情就是工作上相互支持,在爲黨工作、爲人民服務工作中交往最好的感情’。”

“這樣的領導還是第一回遇到。黃書記有很多同學在炎陵,但從不參加同學聚會。”縣委辦副主任陳遠見跟黃詩燕共事9年,採訪中,他泣不成聲,“他不在外吃飯,更不搞娛樂活動,可以說是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平時有時間,就一個人在宿舍裏看看書。”

回憶起黃詩燕在炎陵日日夜夜,縣機關事務中心副主任吳崇智情不自已,淚流滿面。“今年8月,黃書記的妻子和家人來炎陵,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書記家人。因爲公務繁忙,書記請我定好神農谷景區的房間和用餐。我想搶着預付款結賬,他一再強調是自己結賬付款。當時,我以爲自己工作不到位,內心非常惶恐,書記一再安慰我,說‘公私要分明’!”

2018年春節,黃詩燕幫扶的貧困戶、天坪村村民張福明致富後,去給黃詩燕拜年,帶了幾斤花生和一條煙。沒想到遭到“一頓罵”:“老張,花生我收下,你買菸幹什麼?我抽菸自己買,你爲什麼要花這個錢?拿回去退了!”

常年在縣裏工作,遠離家庭,妻子、女兒,黃詩燕都照顧不上。不管是孩子上學,還是家裏米麪油上樓,都是妻子一個人做。夫妻倆很少有時間打電話,黃詩燕感覺很愧疚,於是就利用在宿舍洗衣服的時間,邊洗衣服邊和妻子聊聊天。

這些天,黃詩燕的事蹟還在炎陵縣20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傳誦着。

他用8年多始終如一的奮鬥,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莊嚴承諾,堅守着共產黨員的精神高地,詮釋了人民公僕的深刻內涵

社時代楷模的心得體會篇5

通過對我們身邊的英雄韓順軍同志先進事蹟的學習,對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感觸有三。

一、敬仰其嚴於律己、對黨忠誠的理想信念

作爲一名黨員同志,他信念堅定,聽黨指揮、絕對服從,奮勇向前。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市“十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以身作則,廉潔奉公,帶頭遵守各項紀律規定,切實做到身體力行、率先垂範,他用自己的行動和生命踐行了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堅守自己的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可圈可點。

二、欽佩其無私無畏、敢於擔當的職業操守

不論是在“512”抗震救災的一線,還是應對突如其來的“8.13”特大山洪泥石流,還是危險重重的禁毒任務,韓順軍同志都迎難而上,義無反顧,將保護羣衆生命財政安全放在第一位,他不顧個人的安危,無私無畏地同突如其來的特大自然災害和非法犯罪活動進行抗爭,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不一樣的人生篇章,並最終奉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可敬可愛。

三、感念其克己奉公、一心爲民的高尚品性。

在韓順軍同志短暫而熾烈的職業生涯中,不管在什麼崗位,不管接受什麼任務,他始終心繫羣衆,爲民服務,將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中,韓順軍不顧個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險將200餘名羣衆轉移至安全地帶,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中,奔赴都江堰救災前線,在餘震和廢墟中挽救36名羣衆的生命,而他的親人卻在地震中遇難,與他永訣。韓順軍同志的無私與爲民奉獻的精神,可佩可嘆。

韓順軍同志作爲榜樣是我們的行爲的標杆,工作的楷模、是砥礪前行中的燈塔,我們應對照先進榜樣,常反省,找差距,見賢而思齊焉。

社時代楷模的心得體會篇6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難,是張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區條件艱苦,再加上張桂梅對工作要求嚴格,很多年輕教師難以適應。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師中有9名辭職,教學工作近乎癱瘓。

焦慮、沮喪的情緒包圍了張桂梅。在留下來的8名教師中,有6名是共產黨員。張桂梅把6名黨員教師集中起來,重溫了入黨誓詞,誦讀了《爲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師眼裏泛起淚花,他們被張桂梅的無私打動,他們要和張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辦好,把大山裏的女孩送入大學。

留住了教師,還要留住學生。家訪成了張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很多學生的家在偏遠山區,有的地方只能靠步行到達,但張桂梅要求自己“要親自到每一個學生的家裏去看看”。

與張桂梅多次同去的華坪縣電視臺記者王秀麗,對家訪的路心有餘悸。“在路上,我害怕得腿發抖,甚至覺得鞋底會被腳趾抓穿。在一些路段停車休息時,我連車都不敢下,害怕自己會不小心跌下山崖。”

張桂梅也害怕。一次,她坐鄉政府工作人員的摩托車上山,“不敢低頭,摩托車稍微歪一點,就會跌下懸崖粉身碎骨”。11年來,張桂梅在大山裏走了近12萬公里,對1345名學生進行了家訪。家訪途中,她摔斷過肋骨、發過高燒、迷過路,還曾因身體虛弱暈倒在路上。

爲了把兒童之家和女子高中順利辦下去,張桂梅不得不四處籌款,但這條路同樣艱難。

一次,張桂梅到昆明某企業尋求幫助,未等她把話說完,企業領導就叫保安趕她走。張桂梅不走,保安就放狗出來追咬,小腦萎縮的她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衣服被狗撕破,腳上鮮血直流。無助的張桂梅坐在地上放聲大哭。

還有一次,她在街頭募捐,被人認爲是騙子,有人還朝她臉上吐口水。離開人羣后,疲憊、傷心、無助的她坐在街頭靠着牆睡了過去,醒來時已是萬家燈火。

後來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邀請她到北京錄製了一期節目,這期節目爲她募到了100多萬元。

然而,沒人知道,她纔到北京就接到哥哥病危的電話,哥哥想在彌留之際見見離家幾十年的妹妹。張桂梅思前想後,最終決定去錄製節目。她怕錯過時間人家就不讓她上節目了,她怕不上節目就會失去籌款的機會。等她錄完節目,哥哥已經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