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幼兒教育心得(精品多篇)

幼兒教育心得(精品多篇)

幼兒教育心得 篇一

三、四歲是一生中最好的教育時期,孩子們剛剛對這個世界有了懵懂的認識,這個時期同樣也是幼兒養成教育的最好契機。家長是孩子永遠的老師,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也必須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孩子的成長也會不斷帶給我們新的體會。下面簡單談一下我們教育孩子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首先教孩子學會愛、學會做人。

家庭被稱爲“創造人類健康人格的工廠”。健康的人格,不僅關係到孩子身體的正確發育,而且決定着他們今後的人生走向。人格的魅力要勝過任何地位和金錢,所以首先注重的是對孩子人格的培養,通過讓孩子看動畫片、看書,給孩子講故事,教導孩子做人要大氣,不要太計較利益,對人要有愛心,善於寬待別人,做個情商豐富的人;取得成績不要驕傲,碰到困難不要氣餒,樹立與人爲善,以誠取勝,樂觀向上的人格。

二、從小事做起,培養良好的習慣。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讓孩子學習自己吃飯,自己大、小便,並知道餐前、便後要洗手,不吮手指,不咬手指甲,不隨地拋垃圾。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自己穿衣服,自己摺疊衣褲,把衣服鞋子放在指定的地方。玩好玩具後能歸還原處,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家裏做簡單的家務,例如拿碗筷等。

3、養成文明禮貌的好習慣。教導孩子使用禮貌用語(早、再見、謝謝)等,見到客人會主動打招呼。做到不隨便翻弄別人東西。

不要總以爲孩子小,太多事情做不好,或不放心他做。當遇到困難時,可以提示孩子動動腦筋,也可以鼓勵他實踐,通過鍛鍊使孩子獲得自信,增強戰勝困難的意志力。有時候要設置一些小小障礙,放手讓孩子去解決,培養孩子獨立做事,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能力的培養對孩子將來有很大的幫助。

三、言傳身教,把握時機。

孩子成長的過程,其實很多的言行是仿效家長的,因此做家長的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比如當着孩子的面,用孩子的口吻待人接物,儘量靠近孩子耳邊,讓孩子意識到你是在教他。不要當着孩子表現出任性和發脾氣,特別不要說髒字。要經常給予孩子鼓勵和幫助,有進步應肯定,不吝嗇地給予表揚,遇到挫折要疏導,幫他分析道理,找出問題所在,以鍛鍊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在困難面前不低頭的堅強意志和性格。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看時間和場合,把握好時機,儘量不要在人前批評孩子,別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對孩子,別輕易許諾,一旦承諾,就要兌現。

四、放飛心情,留點玩的空間。

孩子是在玩中學習思考、完善自己對身體的控制能力、探索他周圍的世界的。玩,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方式,也是我們認爲最佳的教育方式,在玩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讓他們獲得無盡的樂趣,還可以學到各種知識,通過遊戲還可以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苦惱,所以,得留給孩子有一定的玩的時間。作爲家長要在孩子的遊戲中做好配角,對各種玩具的玩法只負告知,但不要過多幹涉孩子的創意,你會驚喜的發現幾乎每種玩具在他手上都能發展出多種功能。在節假日要適當帶孩子外出,或遠,或近,或公園,或遊樂場,讓孩子深入地體驗生活, 增加知識面,減輕壓力,創新思維,以現實生活中的榜樣激發孩子的積極情感。並主動帶孩子外出,愉快的心情,將帶給孩子生活上,學習上更多的收益。

幼兒教育心得 篇二

控制孩子是最不正確的教育

如果你只是把全部的認知教給孩子,孩子最好也不會超過你;僅有孩子自己才明白,什麼對他是最好的;看見孩子的前提,是看見自己;父母是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愛與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父母是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

“我們自己想象孩子應當是什麼樣,然後再想象出對付孩子的辦法”,這是十分可怕的育兒觀。那麼,什麼是正確的育兒觀呢?——其實,我想說的是:親子關係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大家都聽過“性格決定命運”,那什麼決定性格呢?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我們童年遭遇的親子關係會內化到孩子的心裏成爲內在的關係模式,這一整套內在的關係模式就構成了我們的性格,決定了我們的命運。

母嬰依戀關係奠定了孩子的生命底色。童年的關係模式,與我們今日的事業,婚戀,親子關係,有着絲絲入扣的對應。這麼說好像人生是決定論,實際上親子關係決定的是我們人生的起點。

孩子需要被看見

我們先說說孩子的“存在感”。存在必須在關係中才能產生。如果嬰兒對媽媽笑,媽媽沒有反應,嬰兒就傻掉了。他會想,“我存在嗎,媽媽存在嗎,這個世界怎樣了?”如果嬰兒的各種反應得不到媽媽的迴應,那嬰兒會活在一個感覺裏,就是整個世界都是支離破碎的。

那麼,通常的迴應有哪幾種,並分別有哪些後果呢?

第一個就是重複對方話語中跟情感有關的詞。

比如說寶寶跟你說,“媽媽,這個小狗好可愛啊!”那媽媽能夠迴應說“媽媽看到了,真可愛!”

這就是重複他說的話。重複對方表達出來的情緒或者你感受到的情緒,去確認它,彼此都會很幸福。

第二種是無關反應。

比如一個小孩子說“媽媽,我剛纔看見了一隻狗,好可愛的!”。有的媽媽會說:“你作業寫了沒?”。

如果孩子在最初和媽媽的溝通中,經常得到無關反應,那麼,長大後,他就會感覺到跟別人溝通是一種很愚蠢的事情,於是變得冷漠。當然,他也可能會十分聰明,在自閉在自己的世界中的時候,思路很清晰,但他覺得跟別人聊天是很無聊的事情。

第三種是情感逆轉。

“媽媽,這個小狗好可愛啊。”“報紙上剛報導一個人因爲狂犬病死了!”。等等類似這種反情感的話,你們會感覺到你的能量出去了,被活生生地擰回去。

當我們成年之後,我們不會記得這個憤怒的,但這個憤怒一向藏在心理,之後就會經過情感逆轉表達出來。

第四種,就是不想回應。

我不明白大家有沒有做過一些惡夢,比如自己掉坑裏了,或者是遇到其他的危險,就會呼喊“媽媽”,可是媽媽沒有迴應。這讓孩子會感覺“要死了,媽都不會來救我”。

如果你想暫時自己存在自己的世界中,不願意迴應孩子,你能夠跟孩子說,“我明白你想跟媽媽互動,你的要求很好,但由於媽媽自己的原因,媽媽想自己待一會,這不是你的錯。半個小時後媽媽再陪伴你好嗎?”

教育幼兒心得體會 篇三

隨着夏季的到來,灣甸壩的天氣一天比一天熱了,防溺水成了幼兒園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爲了提高幼兒的安全防範意識,增強家長對防溺水知識的重視,灣甸鄉中心幼兒園開展了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班級內開展了主題班會,老師們以觀看溺水視頻、圖片、講故事等多種形式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做到六不一會。小朋友通過老師的講解基本掌握了防溺水的相關知識。

對家長進行幼兒防溺水知識的傳授,家長是幼兒的監護人。通過層層簽訂承諾書讓家長明確監護人應盡的義務和職責。承諾書的簽訂率達到了100%。大一班郭繼超小朋友在國旗下進行了珍愛生命,預防溺水爲主題的講話,生動形象地告訴小朋友防溺水的重要性。講話結束後值周教師進行小結,豐富了全園老師和小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預防溺水的知識。教育是安全的前提,安全是教育的目的。我園將始終堅持把幼兒的安全教育工作放在首位。當然,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僅僅靠一兩次活動是遠遠不夠的,從小事抓起,堅持不懈、長此以往地抓下去,杜絕溺水事故的發生。青少兒童年是祖國的明天,民族的期望。提高青少年兒童的綜合素質,異常是少年兒童的學習本事、生活本事、生存本事,都是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課題。如今的社會裏,車禍、中毒、溺水。剝奪了許多寶貴的生命,尤其是溺水最爲嚴重了。其實溺水是能夠避免的。

少年兒童天性好動,他們對生活的一切新奇反應敏感,好奇心強,喜歡冒險,同時由於他們缺少生活經驗,對周圍事物、環境可能構成的危及安全的因素認識不夠,因而他們往往在突發事件中最容易受到傷害。例如,幾個同學一齊去江邊游泳,這很危險:如今江水污染嚴重,對皮膚不好,再加上採砂使得水域情景複雜。會游泳者,如果發生小腿抽筋,要堅持鎮靜,採取仰泳,用手將抽筋的腿向背側彎曲可是痙攣鬆懈,然後慢慢遊回岸邊。

溺水的主要原因是不知水深淺,失足落水,酒後溺水;一些人去游泳有救生圈覺得安全了,素不知這些簡易救生圈一紮就破;對水下情景不明可是危機四伏,危險重重。在水邊玩耍,一旦失足,那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我們別到河邊游泳。尤其是郊遊、旅行時由於不知水情深淺緩急,極易發生溺水事故。學游泳時必須有專職教練或者會游泳的大人在場指導與保護,並且帶上救生圈,如在海邊,最好有救生衣。會游泳者在下水前也不能忽視準備活動,並且不能逞能,不要太疲勞。坐船時注意安全,別掉入水中。青少年兒童游泳時,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導致溺水事故層出不窮。另外城市下水道井蓋丟失現象嚴重。期望大家提高安全意識,防患於未然。爲增強幼兒安全意識,保障幼兒生命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發生,5月17日我園開展了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

活動一:各班教師組織幼兒觀看防溺水安全教育《讓愛不溺》警示片,讓幼兒形象直觀地瞭解玩水的害處,並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利用PPT、故事、案例等形式深化防溺水安全教育,使幼兒掌握自防自救知識,提高了幼兒自我防範意識和自護、自救及互救的能力。

活動二:通過LED燈滾動播放防溺水安全提示語,提高家長對防溺水安全的警惕性,增強家長對孩子的責任意識和安全保護意識。

通過此次活動,幼兒充分認識到了防溺水安全的重要性,瞭解了自防自救知識,家長進一步提高了對幼兒的監管意識,爲保障幼兒的生命安全構築了堅實的防線。生命對人來說是最寶貴的,生命對任何人來說都很重要。就像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一樣,雖然他是一個生活中的強者和偉大的戰士,但他在旅途中遇到了許多不幸:失明和癱瘓。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放棄對生活的追求和對健康身體的渴望。也許正是因爲如此,他才高呼:“生命之火萬歲”!學習過程中,有專業人士給我們講了溺水救人的方法,以及游泳和防溺水的一些常識。這些方法增加了我們的日常安全知識,讓我們意識到日常生活的危害。

中小學生游泳四不要:

1、不要一個人游泳。和大人一起走。

2、不要在沒有救生人員的水域游泳。

3、不要在海、河等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游泳前要了解水下環境。

4、不要立即下水。先準備水溫。

在炎熱的夏天,游泳是最受歡迎的活動。除了室內外游泳池,還有迷人的河邊、沙灘和小溪。但是在享受幸福的同時,請注意隱藏的危機。因爲任何時候,惡魔的手都會把你拉入深淵。下水的那一刻起,它就一步一步地向你逼近,只是你沒有察覺而已。事前多一份預備和考量就可以帶給我們無限的歡笑,減少悲傷和遺憾。水就像一隻兇殘的老虎,一不小心就會成爲它的“獵物”。還有數不清這樣的“意外”,所以請同學們珍愛生命,這就如同孝順父母。假如要想游泳,必須在家長的陪同下,到有救生員,安全設施完善的游泳池進行活動,不獨自一人或和朋友成羣結隊地到河邊游泳。上學路途中要多加留神,留意安全,不要被一時的涼快所吸引,而到路旁的池塘去玩耍。下水前先活動活動筋骨,清楚水的深度,才進行遊泳,避免游泳時抽筋。身體弱的同學,不應到深水區游泳。有鑲牙的同學,應先除下假牙,避免游泳時卡住呼吸道。

假如我們在游泳時抽筋,應用力蹬腿或拉扯抽筋部分,同時頭向上仰,並用手緊緊抓住岸上的東西,如樹枝石頭等,然後立即向旁邊的人呼救。讓我們吸取血的教訓,敲響長鳴的警鐘,預防溺水事故,共建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吧!

幼兒教育心得 篇四

小容和小韜漸漸長大,快三歲了,心眼越來越多,翅膀越來越硬,自我意識越來越強,越來越會磨嘴皮子了,沒有三招兩式的,保準抓狂,我做爲奶爸也不例外。

但我不想濫用父親的權威來壓制孩子,並且我也不喜歡大聲說話,我喜歡讓小容和小韜自我去認識和學習,而不需要我時時督促和提醒。我期望長大以後,他倆能夠自覺的去做某些事情,那樣,我既簡便,省得跟他倆說話生閒氣,又能讓他倆的自我意識健康發展起來,對於培養孩子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也十分有好處。

奶爸和媽媽最大的區別就是奶爸是男人,很多人認爲男人哄孩子,孩子因爲比較害怕爸爸可能更聽話,事實卻是剛好相反,很多男人一般比女人缺乏耐心,態度粗暴,找不到哄孩子的方法,最終的結果往往是孩子哭鬧任性,男人站在一邊,束手無策,乾着急,如果讓愛心氾濫的媽媽看見了,對這個場面會既抓狂又心疼。

當然,孩子越來越大的時候,如果爸爸作風嚴謹而理性,會越來越體會到父親不一樣於母親身上的那種威懾力。可是,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奶爸們怎樣也能夠修煉一下權威或者威懾力,而避免孩子在你面前隨意任性呢?

一要學會尊重孩子。孩子內心的世界不一樣於大人,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就會成爲孩子的知心人。這一點十分重要,孩子喜歡玩,所以爸爸們就得多抽出點時間陪孩子玩耍,就會十分容易走進孩子心裏,讓孩子一天見不到爸爸就想。

但陪孩子玩,必須嚴而有度,不可什麼都依着孩子。我看小容和小韜比較多,雖然喜歡陪他們玩,但也有感覺無聊的時候,所以,當媽媽下班一回家,我會立刻讓媽媽陪他們。媽媽比我心軟,有時候會無原則的滿足他們的要求,比如能夠爬窗臺,能夠站在上頭,但我是禁止的,所以,我扮演的是嚴父的主角,而媽媽是慈母,可能將來會有一段時間,兩人怕我,會跟媽媽更親近,但等真正懂事了,心還是會跟我最親近。因爲尊重孩子也要有個度,不能沒有原則的一味遷就,否則就是溺愛。溺愛的孩子學不會尊重他人,他們的眼裏僅有自我。

幼兒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五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兒童的教育問題與常人一樣,都可以歸結爲自我認知和自我引導這兩個問題,但不同的是成人有一定的自我引導能力,而兒童還不夠成熟,因此,成人對兒童的引導至管重要。但是這裏最大的問題在於人們不懂如何正確引導兒童,對於成人而言,要了解自己的愛憎悲喜已經夠難的了,要了解兒童,並用正確的知識引導他們,更是難上加難。

關於自我認知和自我引導,有的成人做的就比較好,有的成人做的就非常差,自己的成長完全是一種無意識的。兒童在一定的引導之下,在自我認知和自我引導方面也會做的非常好。尤其是愛閱讀的兒童,他們在讀書中可以獲得好多的知識,加強自我的認知,同時也對自我進行了引導,所以現在好多學校和老師都特別重視學生們的閱讀。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加強自我認知和自我引導的途徑。

所有的兒童都有着與生俱來的自卑感,它會激發兒童的想象,自己他們通過改善現狀來消除自卑感。自卑並不可怕,每個人都會自卑,自卑還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管理得當的學校常常可以彌補早期教育的不足,理想的學校是家庭和廣闊的現實世界之間的中介,它不僅僅是教授知識的地方,也是教授生活知識和生活藝術的地方。

然而,現實中很多的學校,並不是描述中的理想的學校,這些學校過於重視書本知識傳授,不關注生活知識和生活藝術的傳授,不瞭解學生,進而對學生早期教育中的不足加以彌補。往往是眼中只有分數和考試,似乎只有考試成績纔是評定的唯一標準。判定一個學校的好壞,尤其是中學,不能只看他們的中招成績,而更多的人關注他們培養了多少個具有完整人格的學生。

幼兒教育心得 篇六

不知不覺加入儒家中心的大家庭已經一個月了。作爲一名年輕教師,我對剛開始的工作還有點忙。對新的教育環境,新的教育資料還有點陌生。有太多的東西在等我學習,等我討論。剛住院第一天,張院長帶我熟悉院內環境,消除了對陌生環境的適應。當我感到力不從心的時候,院長給了我一次鼓勵。當我對上課的方法感到困惑時,教學組長認真地向我解釋。當我在教室裏面對不受控制的孩子們時,保健組長耐心地向我傳授經驗,教我如何讓幼兒每天都過得安全。

花園裏的所有教師都毫無保留地幫助我這個“初學者”。漸漸地,事情步入正軌,同事之間也從不知情逐漸變成了朋友。從院長到普通教師,我們總是有很多共同的話題。我們是同事和姐妹上班,談論工作,下班,談論生活中的小點。我的生活漸漸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色彩,對幼兒園的工作也有了全新的認識。

愛是教師最美麗的語言。每天我都會摸他們的頭,親吻他們的小臉,問他們早餐吃了什麼,在路上看到了什麼樂趣等。

孩子們親切地喊着李老師,嘰嘰喳喳地對我說話的時候,快樂洋溢在孩子們的臉上。我會全心投入這份愛,愛孩子們,理解孩子們,照顧孩子們。每天,我都感覺到孩子們已經喜歡上我了。他們不僅尊敬我,還願意接近我,接近我。每當進入幼兒園或走路的時候,耳邊總會想起問候。那聲音“老師好”的聲音好像溫暖的熱氣涌上了我的心頭。

這使我得到啓示,那就是,把愛情的種子撒在世界上,誰都能得到收穫。

有了這樣的想法,我決心嚴格按照優秀幼兒教師的標準要求自我。與此相比,我流的汗很有價值。此刻在那裏寫作,我的心很激動。幼兒工作的核心是“愛”。這是院長經常囑咐我們的話。我想說我選擇了這個職業。我想投入全部身心熱愛這份工作,並說我無愧於這份工作。

幼兒的養成教育心得體會 篇七

“人之初,性本善”,道出了人生的真諦。孩子們一出生時,像一張白紙,爲何在短短的幾年裏,行爲習慣會如此迥異。“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一古語也反映了在幼兒期習慣養成的重要性。除了先天性的一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後天環境因素的影響,如家庭、學校、社會。孩子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同時也是一個有愛模仿的個體,大人們的一言一行,對他們來說,就像一面鏡子,顯露無疑。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將讓他們受益終生。習慣是後天反覆訓練、強化的結果。需要人理性意志控制的行爲,是在後天生活中逐漸形成的。作爲幼兒老師,如何在幼兒習慣養成的關鍵期,掌握好方向,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呢?

一、環境來影響幼兒的習慣

我們成人都有一種感受,如在公園去玩時,看見草地上插着“嚴禁踐踏草皮,否則罰款50元”的牌子。我們看了都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很反感。如果換成“請留步,小草也有生命”,我們會很自然的接受。其實,孩子們跟我們一樣,我們可以用孩子們能接受的表達方式“繪畫”來表現。用圖畫把我們的要求表現出來,讓孩子們一目瞭然,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而不是整天在孩子們的耳邊說,這樣做不對,那樣做不行。在孩子們的面前樹立一個正確榜樣,對孩子們潛移默化,正面引導。

如在洗手間,孩子們喝水,我在牆上畫了幾個正在排隊喝水的孩子。這樣,每當孩子們喝水時,牆上的畫,對孩子們就有一個暗示作用,應該像這樣纔對。在孩子心中,會很樂意去接受,爲自己會排隊喝水的這種行爲,感到高興。因爲這樣,可以獲得老師的表揚,孩子們下一次喝水時,爲了再次獲得這種愉快的體驗,他們又會重複出現這種良好的行爲。久而久之,孩子們就養成了排隊喝水的好習慣了。

孩子們的習慣養成,並不是越強制,效果越好。老師抓住幼兒的特點,用一些辦法,來吸引幼兒主動參與,那真的會事半功倍。如:孩子們在進餐後,有的孩子總是忘了擦嘴或不願意擦,如何讓老師的提醒變成幼兒的習慣呢?我想了一個辦法,在牆上爲幼兒貼了一面鏡子,當孩子們一吃完飯,就會爭着在鏡子前,擦嘴巴,並且擦得很仔細,看鏡子裏的自己。這成了一面快樂的鏡子,孩子們都樂意來,也是一面省心的鏡子,讓老師的提醒變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飯後擦嘴,成了幼兒的一種習慣。同時孩子們比以前更注重儀表了,總愛在鏡子前面來照照。這真是一面魔鏡。

孩子們的習慣養成,我們老師要爲其創造良好的環境,讓他們自覺地遵守規則,並且要讓他們覺得這是一件愉悅的事情,樂意接受,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加強“第一次”對幼兒行爲習慣的影響

我們一生會發生很多事情,但令人記憶猶新的往往是第一次,“第一次”“第一次”就象一個規則、一個模式,對人的影響很大。

幼兒期是行爲養成的關鍵時期,會面臨很多第一次,所以第一次對他們說尤爲重要。第一次有良好的開端,將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而反之會帶來很大的負面作用。我們在以後的生活中,會花很多的精力來糾正,並且效果不一定好。

如:我帶三歲的兒子上街去玩,他隨手把糖紙扔在地上,我讓他撿起來,他不撿,然後我說:“你一定要撿,扔在地上不對,應該扔在垃圾箱裏,我們要愛乾淨,要珍惜環衛工人的勞動成果。”終於,他撿起糖紙扔進了垃圾箱,我及時地表揚了他,直到如今,兒子不管在哪裏,都會把垃圾扔進垃圾箱,然後說:“我要愛乾淨。”我對兒子的這一良好習慣感到高興,如果第一次對他的行爲置之不理,現在一定是一個到處扔垃圾的小傢伙。可見,“第一次”的行爲對他的影響有多大,第一次扔進垃圾讓兒子是非分明,明白了怎樣做是正確的,怎樣做是錯誤的。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第一次,老師的要求要明確,要讓孩子充分了解老師的意圖。如:每學期幼兒的橡皮泥的收拾都會讓我頭疼。一學期下來,總有一些幼兒的橡皮泥弄得亂七八糟,我發現,第一次收拾好的幼兒,每次都收拾得好,第一次收拾得差的每次都差,越來越糟。後來,在下一學期開始時,我會專門講解如何收拾橡皮泥,並且給幼兒示範,讓幼兒在對橡皮泥的認識上,有一個正確的方式。讓幼兒明白該怎樣做是對的。

我認爲不管什麼時候,第一次時,老師一定要給幼兒示範,成一把標尺,讓幼兒在面對“第一次”時,心中有一個概念。如果幼兒在第一次做得不對時,老師一定要及時糾正,好讓幼兒是非分明,朝好的方向發展。當他以後面對時,就有第一次來作爲參照,從而養成良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