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小班幼兒教育心得(精品多篇)

小班幼兒教育心得(精品多篇)

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 篇一

我班晨晨是個調皮搗蛋的孩子,晚上,收到晨晨媽媽的短信,內容是說晨晨今天放學回家後很不高興,因爲不乖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小朋友也不要和他做遊戲。當然晨晨媽媽不是責怪我們老師批評了他,是擔心孩子的這種情緒會影響在園生活,產生對幼兒園的排斥現象。

經過幾條短信的交流,我和晨晨媽媽都認爲晨晨是個喜歡給他戴高帽子的孩子,批評對他沒有什麼作用。第二天晨晨來到幼兒園,聽到他大聲的和老師主動問早,我便就對他進行了這一天裏的第一次表揚,並鼓勵他如果沈老師再發現有第二個表現好的事情,就讓晨晨做小老師,果然,整理玩具的時候,晨晨一改往日橫衝直撞去放玩具的樣子,而是慢慢的像只小花貓一樣輕輕的走過去,等孩子們都安靜下來後,通過晨間談話我表揚了晨晨的表現,並把小老師的牌子掛到了晨晨的脖子上,晨晨接受完這項神聖的使命後,繼續嚴以律己,做好小老師的榜樣。

遊戲時間到了,晨晨不會兩兩尋找好朋友的命運再次上演,由於他的年齡較小,反應也稍比動作快的小朋友慢一點,當週圍的孩子都已經拉起好朋友的小手時,晨晨才反應過來,於是看到眼前有小朋友,便立刻試圖要去拆散一對好朋友,那已經找到好朋友的孩子當然不妥協,久而久之,晨晨心裏不高興的情緒又出來了,覺得自己沒有人願意和他成爲好朋友,當然班中不會找好朋友的孩子不止晨晨一個,他們總是很盲目,如果眼前沒有單個的小朋友,就會傻傻的楞在那裏,每次,我都幫他們迅速牽手,使得每次都很被動,終究還是沒有學會自己主動的去尋找好朋友,各位有經驗的教師,能幫我出出招嗎?

幼兒園教育心得小班 篇二

我國近代幼教專家陳鶴琴(1892——1982年,中國兒童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教授、南京師範學院院長。)說過,“人類的動作十之_是習慣,而這種習慣又大部分是在幼年養成的。所以,幼年時代,應當特別注重習慣。”19世紀心理學家李德認爲:“播下你的良好行爲,你就能取得良好的習慣;播下你的良好習慣,你就能擁有良好的性格;播下你的良好性格,你就能擁有良好的命運。”足見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人的一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於對王鈺潔的行爲習慣養成教育,我現在就自己的體會總結爲以下幾點:

一、在生活衛生習慣的養成方面:主要包括飯前便後洗手、每天刷牙一到兩次、進門換鞋、睡前洗腳、每次吃東西前洗手等等。王鈺潔做得較好,同時我認爲:一般的現代城市家庭在這一方面應該問題都不大。我在網上查了一下相關的數據,能做到的家庭佔63%——67%的比例,其中家長能起到模範帶頭作用的佔98。5%。所以此項教育應該不是一個難題。

二、在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方面:主要包括穿脫衣服、吃飯、大小便、收拾自己的玩具、睡覺等內容。說實在的,在這一點上我們孩子表現不是很好,究其原因,責任主要在我。調查分析顯示:幼兒生活自理能力與幼兒家庭結構有很大的關係。其中有85%是生活在三代同堂的家庭裏。三代同堂家庭中,爺爺、奶奶等祖輩家長視幼兒爲掌上明珠,事事不捨得放手讓幼兒做,幼兒既得不到學習和鍛鍊,又養成了懶惰的壞習慣,所以生活自理能力極差。

我們家因我們夫妻工作都比較忙,所以一直僱着保姆,她在我們家一呆就是五年。當孩子在父母這裏受了氣時,便會求助於“姐姐”,吃飯、睡覺、穿脫衣服更是這樣。一開始時,我還能硬下心來,後來,一想到自己一天疏於孩子,在家呆的有限的時間內,還一直訓斥孩子,這種內疚的心理一旦佔了上風,就使我有點聽之任之,把它作爲疼愛孩子的彌補。當孩子的同類表現在同齡人中位列下等時,我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但“亡羊補牢,爲時未晚”。我深切的體會便是:

“家長教育態度保持一致”,這句話大家都可以聽懂與理解,但要落實,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需要堅持,關鍵的時候,必須能硬下心來;工作比較繁忙的家長,爲了讓孩子多睡一會,時間來不及就會代勞,其實不是家長忙,也是一種變相的溺愛;還有,過分的苛求(比如嫌孩子做的不好)也會使孩子畏手畏腳。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放開手腳、硬下心來,爲了孩子的將來,把小愛化爲大愛吧。

通過一週的實踐,王鈺潔在這些方面已有一定的進步。這些充分說明:不是孩子不聽話、也不是我們的孩子哪方面表現天生就差,責任在我們自己。孩子現在還想橡皮泥,完全在於我們的塑造。家長們,有問題先從我們成年人身上找原因吧。

三、學習習慣的養成方面:包括上課的“坐功”養成教育、定時學習教育、孩子對學習的熱愛程度教育等等。王鈺潔在小班時,上課很難集中注意力,一開始我並沒有把它列爲一個壞習慣的範疇,因爲這說明孩子對外界事物的好奇,我還爲此高興。但是在後來再給孩子講故事時,我總是冷不丁的停下來,問孩子一些故事中的問題,如果她連着兩次回答不上來,我就停止講故事作爲對她的懲罰。後來聽老師反映:孩子在這方面表現有所進步了,我很高興,當面表揚了孩子。還有,在電視上“故事大王”的比賽,我也下了一些其他的功夫,但是沒讓孩子知道。事實上,獲獎的事對孩子的影響是我始料未及的,使孩子從此愛上了演講。科學調查顯示:幼兒學習習慣的好壞與家長的學歷有很大的關係,但也不是絕對的。但我要說的是:如果這個家庭本身的學習氣氛比較濃,孩子一般也會熱愛學習,並能體味到學習帶給她的樂趣,我堅信這一點。

四、在安全行爲習慣養成方面:主要包括日常行爲安全習慣,比如上下樓梯、不和陌生人說話、不吃陌生人食物等等;遵守大型玩具遊戲規則,比如滑梯、鞦韆、蹺蹺板等;交通行爲習慣,比如靠右行、走斑馬線、不在馬路上玩耍等;食品安全衛生習慣,比如少吃油炸食品、不吃過期食品、不吃垃圾食品等;突發事件安全習慣,比如如何應對陌生人來訪、如何應對突然失火、如何應對找不見大人的情況等。這些方面的教育幼兒園灌輸得比較多,家庭的教育是貫穿於日常生活中的、是潛移默化的。王鈺潔性格開朗,能和初次見面我們的朋友打得火熱。這使我們在高興的同時也有隱憂。我的做法是:讓她首先拒絕誘惑——不經我們同意,不準接受叔叔阿姨的禮物、食品,不準隨他們脫離開我們的視線,不準隨便告訴別人自己家的電話及家人的名字等。至於其他方面,我認爲小孩接受還是挺快的,甚至還要比大人自覺。

五、在禮貌待人的習慣養成方面:這體現一個人的素質,一個家庭的教育環境。在我們生活的大院裏,王鈺潔的人緣是非常好的,這主要源於她的“口甜”、“大方”,事實上,這些都是禮貌待人的方面。對於這個方面,我有幾點體會與大家分享:

首先,“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家人,包括我們與公婆、岳父母之間的關係,不起摩擦是不可能的,但即使是善意的爭吵,也要儘量迴避孩子;即使夫妻之間的爭辯,也不要當着孩子的面。我和老公之間每每有不統一的意見欲爭辯時,意看到孩子純真的眼睛,馬上就會像泄了氣的皮球。事實上:給孩子種下善良的種子,我們就會收穫善良;給孩子創造和諧的環境,我們就會培養出與環境和諧的孩子。其次,要讓孩子體味“禮貌”帶給她的快樂。當有人善意的摸摸孩子的腦袋、有人誇孩子很乖時、當孩子能與別人分享自己的食物或心愛的玩具時,我總是在第一時間告訴她:“因爲你對別人好,別人纔會對你好。”每每這時,孩子都非常快樂。說實話,我們現在都是獨生子女,物質條件我們並不匱乏,所以,稍稍付出一些,培養一個不太自私的孩子,我認爲還是非常值得的。

然而,如果我們對待老人的態度本身值得商榷,卻硬要要求孩子禮貌待人,孩子的心裏會非常矛盾。所以,爲了我們的孩子,首先從我們自己做起吧。

六、我們每個家庭、每個家長,由於自己的職業差異、愛好偏差,對孩子的教育都會有所側重,但正如文章一開始所強調的:幼兒行爲習慣養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盡我們所能,把家庭變爲養成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溫牀。

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 篇三

“如果要在正確與善良之間作出選擇,那麼,請選擇善良。”——《奇蹟男孩》

繼《尋夢環遊記》之後,影片《奇蹟男孩》再一次溫暖了我,誠然,這是一部典型的美國勵志家庭教育喜劇片,卻不落俗套的道出了爲人友之善、爲人師之誠、爲人母之責。電影講述了具有先天性面部缺陷的小男孩奧吉,在家人、朋友和老師的幫助下接受學校教育,融入校園的暖心故事。令我意外的是,與以往勵志題材不同,該片竟沒有刻意渲染悲傷,也不以殘酷來煽情博取眼淚,而是分鏡頭向觀衆呈現了不同的人物視角,一股更爲真摯純樸,誘人共鳴的暖流才能流入觀衆心底,奧吉的自卑,媽媽爲孩子的犧牲奉獻,姐姐爲奧吉讓出的父母關愛等等都真實的呈現在熒幕上,讓我們看到,每個人面對生活都會有着不爲人知的掙扎與成長,使之一直堅守的大概也就是影片想要傳達給我們奇蹟之源——人性的真善之美與至純之愛。也許是站在現在初爲人師,將來也要爲人母的立場,影片給予我的不僅是淚水,更是感動之後的深思,爲人師,我們如何引導孩子們善良勇敢;爲人母,我們又如何教導子女成爲溫暖而發光的人。.。.。.

【最好的父母之愛——你從未離開我的視線】

“父母的愛,會爲孩子的靈魂渡上金身”,奧吉的幸運就在於他擁有一個充滿愛的家,爸爸愛媽媽,姐姐護弟弟,每次送奧吉上學也都是全家出動,包括寵物狗黛西。寬容與理解是構成家庭之愛的元素,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即“親密關係”,映射到家庭教育的範疇中來,可簡單的理解爲家庭成員關係的親密程度會對孩子帶來不同程度的積極或消極影響,奧吉健康心靈的成長完全得益於此,良好的親密關係、充足的家庭對話與親子時光於無形中給予了孩子最直接的安全感與爲人之道——善良、自信、勇敢,換言之,在孩子的成長裏,父母從未缺席,以有效的陪伴代替身在心離的無效作陪,則是引導孩子最好的方法。愛有時往往以最簡單的方式呈現在我們面前,爲人父母,愛從未離開,也許我們缺少的僅僅是對孩子抒發愛的時間與心思罷了。如同奧吉的媽媽,爲了縮小奧吉與同齡孩子的學業差距,放棄了碩士論文與事業以給予奧吉堪稱完美的家庭教育,以至於進入校園後奧吉所學遠遠超出同齡範疇,他的喜怒哀樂,媽媽、爸爸、姐姐都努力地瞭解參與,這大概就是最好的一種家庭親密關係了。試着進入孩子的內心吧,也許當你不知怎樣開頭時,一句“今天在學校過得怎麼樣、發生了哪些趣事”就足以打開孩子的心,打開 彼此心靈溝通的橋門,愛就是這樣簡單——無論我怎樣忙,孩子,你從未離開過我的視線!

【最棒的友情——我一直在你身後】

孩子們之間的友情大抵是這世間裏最爲單純的情誼了,也許是因爲一顆糖、一個玩具、一句早上好、一個微笑,簡單卻最真摯。“外表只能決定我們想不想去了解一個人,魅力才能決定我們會不會和他成爲朋友,”這足以讓我們的孩子明白美的標準絕不等同於高顏值,在這樣一個看顏值的時代,我們需要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美醜觀,影片中傑克問奧吉,你爲什麼不去整整容?奧吉傲嬌地回答,“我就是因爲整過很多次,才能變得像現在這樣帥!”頓時心裏爲之一動,一爲兩個小夥伴的真摯友情,二爲奧吉如此樂觀的心態。傑克曾因奧吉的面容牴觸與他交往,但最終被善良的品格所吸引成爲好友。我想,或許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個奧吉的影子吧,每個人的童年都會有自以爲的自卑與孤獨,諸如有的孩子覺得自己不夠高,有的孩子覺得自己不夠大膽,苦惱自己爲什麼比別人跑得慢等等小心思,其實,孩子們的世界是無比簡單的,在大人們眼中不是問題的問題,於他們而言有可能是困擾一整天的糟心事兒,除了家長在心態與觀念上的引導,一個好朋友的善意鼓勵和陪伴更能促進孩子在一些問題上的成長,“善良一點,因爲每個人都在與人生苦戰。”

【最美的你——善良勇敢,溫暖而發光】

初爲人師的我,觀影過後,腦海裏都是班上我那些可愛的孩子們,六歲的他們,時而如跳動的小精靈,時而如奧特曼勇士,時而溫暖如天使。我偶爾會在他們玩耍時靜靜凝望每張可愛的臉龐,不自覺嘴角上揚,因孩子一句童真的話引得彎腰發笑,被孩子突然的背後擁抱感到溫暖不已——“你的扣子扣不上?我來幫你吧”、“你別怕,就像我這樣一擡腳就跳過去了”、“老師我告訴你哦,我的夢想是長大後成爲奧特曼,拯救世界,哼哼,厲害吧”、“不不,我的海底小縱隊才厲害,我要開着章魚堡去探索深海世界”、“老師你不用幫我,我馬上就成爲一名小學生了,這點小事我當然OK”、“老師你看,我跳繩跳得越來越多了,總有一天會超過一百的`”。小小的身體,大大的力量,在我望向他們的時候,他們每個人背後都散發着各自的光芒,耀眼而閃亮,我曾在現實亦或夢中想象每一個孩子長大後的樣子,暢想着多年後他們在做着什麼,講實話,我預見不了未來,但我似乎總能看到一抹光,七彩斑斕,一望無盡。孩子,你的未來是最好的,是值得憧憬的,願你能一直善良勇敢,溫暖而發光!

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 篇四

隨着經濟的發展,成年人的壓力越來越大,現在的的家庭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孩子們的依賴性比較強,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自理能力差。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常常被家長忽略,尤其是爺爺、奶奶他們心疼孩子,怕孩子這樣那樣不好,更怕孩子受苦,常常把孩子應該做的事情由他們來代替做了。

可是來到幼兒園裏,面對這麼多孩子一個老師不能都一一代替,更不能面面俱到了,這樣教師怎能照顧得過來啊,怎樣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成了我們幼兒教室閒來時的話題,也是我們重視的問題。

小孩子是一張白紙,你把他畫上什麼樣的圖案都可以,但都得需要我們去引導。從不會走到會走路,那時走路的樣子可能很可愛,但這也是人生跨出了一大步。就像他們剛學習走路時,不要怕孩子會不會摔跌,會不會摔疼,因爲那是必須經過的一個過程。

於是,孩子早上來到學校,我們就鼓勵孩子把學習用具自己拿出來,擺放好。中午吃飯,老師示範如何一邊拿勺子,一邊扶着碗吃飯。即使有些小朋友撥撒了一地飯菜,我們也不予責備,而是師範鼓勵他會做得更加好。午休起來,我們會讓孩子自己穿衣服,先不要計較他穿得舒服不舒服,等他穿好後再幫他整理整理。所有的不適應都有一個過程,那是成長過程中必須經過的一個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不怕他們做得不正確,而是協助鼓勵他們完成,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小班教育隨筆簡短 篇五

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隨着經濟的發展,成年人的壓力越來越大,現在的的家庭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孩子們的依賴性比較強,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自理能力差。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常常被家長忽略,尤其是爺爺、奶奶他們心疼孩子,怕孩子這樣那樣不好,更怕孩子受苦,常常把孩子應該做的事情由他們來代替做了。

可是來到幼兒園裏,面對這麼多孩子一個老師不能都一一代替,更不能面面俱到了,這樣教師怎能照顧得過來啊,怎樣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成了我們幼兒教室閒來時的話題,也是我們重視的問題。

小孩子是一張白紙,你把他畫上什麼樣的圖案都可以,但都得需要我們去引導。從不會走到會走路,那時走路的樣子可能很可愛,但這也是人生跨出了一大步。就像他們剛學習走路時,不要怕孩子會不會摔跌,會不會摔疼,因爲那是必須經過的一個過程。

於是,孩子早上來到學校,我們就鼓勵孩子把學習用具自己拿出來,擺放好。中午吃飯,老師示範如何一邊拿勺子,一邊扶着碗吃飯。即使有些小朋友撥撒了一地飯菜,我們也不予責備,而是師範鼓勵他會做得更加好。午休起來,我們會讓孩子自己穿衣服,先不要計較他穿得舒服不舒服,等他穿好後再幫他整理整理。所有的不適應都有一個過程,那是成長過程中必須經過的一個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不怕他們做得不正確,而是協助鼓勵他們完成,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幼兒園教育心得小班 篇六

習慣,是指由重複或練習而固定下來並變成需要的行動方式。習慣的本質是“自覺自動”。國內外許多教育家都十分強調習慣培養的重要性,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習慣,做人做事,需要種。種能力,所以最要緊的是養成種。種習慣。習慣養成的越多,能力就越強。”幼兒階段恰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一個人如果在幼兒階段養成各種良好的習慣將會終生受益。因此,我們根據保教精神,以培養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爲切入點,爲使其有章可循,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開展了一系列的特色活動課程,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現將這一階段幼兒良好行爲習慣養成方面的情況總結如下:

一、幼兒良好衛生習慣方面

生活習慣的好壞,不僅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兒綜合素質的體現。由於幼兒年齡小,認知水平較低,當我們天天對着孩子們說出“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懂禮貌,講衛生”這些要求時,孩子們會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針對這一特點,我們就運用孩子們喜歡的兒歌形式來引導孩子。孩子邊說兒歌邊做動作,通過兒歌不僅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也逐步樹立了良好的理念。

二、幼兒良好生活自理方面

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讓孩子自幼養成獨立和不依賴於成人的性格。比如,開展“誰的小手最靈巧”、“行動大比拼”等競賽,訓練幼兒疊衣物、穿脫衣褲、鞋子、整理牀鋪的技能,讓幼兒的良好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培養,同時,增強了幼兒的競爭意識,使能力強的孩子增強了自信心,也激勵了能力弱的孩子繼續努力。

三、幼兒文明禮貌習慣方面

禮貌反映着人的內心修養,體現一個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識。通過禮儀教育讓幼兒從小就懂得見到老師、同伴應該熱情有禮貌的打招呼說:“你好!”,離園時向老師和同伴說“再見”,學會基本的禮貌用語。在班裏,我經常組織幼兒觀看《來客人了》等錄像,讓幼兒觀察人們是怎樣接待客人的,應該說哪些話、做哪些事,引導幼兒學習使用禮貌用語。通過一段時間潛移默化的引導、教育,孩子們在這一方面取得了驕人的進步。

四、幼兒的勞動習慣方面

培養幼兒的行爲習慣貫穿於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孩子們各個活動區都隱含着行爲習慣的教育契機。我們知道,無論是對桌面的還是區域裏的操作材料,活動結束時都要將不同的材料“迴歸原處”,爲下一次活動提供方便。爲此,在班裏每次活動結束後,我都組織幼兒玩“找朋友”的遊戲,幼兒很快便將物品整理好放回原處,解決了幼兒活動後玩具亂扔的問題。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勞動習慣。

五、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方面

在學習習慣中,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是非常重要。當我要告訴幼兒做什麼的時候,會先說:“注意聽,我只說一次,看誰最認真”,如此一來,幼兒就會很專心地聽你講話,養成習慣後,每當老師講話的時候孩子們都會專心聽。同時,適時的評價可以激勵幼兒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也可以達到強化這一習慣的作用。我們要適時地給予幼兒及時的鼓勵,只要我們善用一些激勵性的話語,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幼兒期是行爲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抓住這一關鍵期,使行爲習慣的培養貫穿於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養成各種良好的行爲習慣,從而爲今後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幼兒教育筆記小班短 篇七

週五,我值班的時候,李佳樂的爺爺向我反映這樣的事情:李佳樂在家一直幫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還幫太爺爺倒小便桶(李佳樂的太爺爺年紀太大了,常年臥牀不起),而且從小班一直堅持到現在。我深感震撼,如果說孩子能偶爾這樣做,就已經不錯了。但難能可貴的是李佳樂小小年紀,能長期堅持,我在班集體幼兒面前表揚了李佳樂。李佳樂卻說:“老師,我爸爸在家也是這樣做的。”由李佳樂的行爲,我聯想到:幼兒有很強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們模仿的最直接的對象是家庭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父母言談舉止,觀察最細,感受最強,而且不加選擇地模仿父母的言行。經常可以聽到孩子們爲自己的言行辯解:“我媽媽(我爸爸)就是這樣說的或者做的……”這就對父母的言行提出了要求。因此

,在召開家長會上,我把李佳樂的行爲做了宣傳,並告知我們的家長,注意從自身做起,嚴於律己;凡要求孩子們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讓孩子做的,自己千萬不能違反,一旦違反,要在孩子們面前勇於承認錯誤,孩子就會有一個正確的榜樣示範作用。

爺爺,您錯了

星期五的清晨賈詩雅爺爺把賈詩雅送到班級,我剛想和他打招呼就看他一臉氣呼呼的樣子,我問他爲什麼一來就不開心,爺爺還想說點什麼,但是被她推出了門,她爺爺就走了,我就試圖想了解她生氣發脾氣的原因,可是她擰着頭,也不理我也不看我,我就和她說實在不想和我說也沒關係,等你想好了再來找老師,老師等你。然後就去忙別的事了。過了十分鐘左右賈詩雅慢慢的就說出來了心裏的疙瘩。原來是賈詩雅不想讓爺爺抱着自己,可爺爺卻怕累着賈詩雅,非要抱着她。

事後,我和賈詩雅的爺爺聊了聊,告訴他:孩子已經長大了,要學會放手,不要過分包辦代替,因爲:老師也是這樣教育孩子的,家長要和幼兒園配合,共同教育幼兒。在我的分析下,賈詩雅的爺爺意識到是自己錯了,表示以後不會再發生這樣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