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一

以前人們總認爲:師德高不可攀,師德遙不可及。所謂的師德楷模大多是讓我們自愧不如和望而生厭的“苦行僧”,更談不上什麼優美和陽光。讀過《修優美師德,做陽光教師》後,才知道師德可攀,我們的教育實踐就是攀登的階梯;師德可及,它與我們的生活朝夕相伴;師德可爲,它給我們創造的靈感、操作的智慧;師德可賞,它給我們心靈的感動、美的享受。

真正的師德更多的表現是植根於普通的、具體的、甚至是有些瑣碎的職業生活,能夠回答以人爲本的顯現實生活世界的種種拷問。真正的師德尊重和張揚個性人格,充滿創造性。即使同爲對學生的愛,在不同的老師那裏,卻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現:有對學生生命的尊重和關懷,有對學生過錯的寬容和理解,有對學生髮展的責任和義務。好老師是形形色色的,他們的“好”以不同形式體現在職業生活的不同領域。

正像前蘇聯一位著名美學家所說的那樣:付出與獲得平衡是最高的境界,稱之爲“優美”,略高於則是“崇高”,付出大大高於獲得則成爲不折不扣的“悲劇”。因爲這其中有許多我們應該盡力避免的無謂和不必要的犧牲,過分弘揚和宣傳這樣的師德會讓老師們對師德望而卻步。只有優美的師德才是陽光的、親切的、有趣而有效的,因而也是充滿快樂的。

對我感受最深的一點是: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我要做一個陽光教師,我要以我的快樂去快樂我的學生,我要以我的陽光去陽光我的學生,我要以我的品德去影響學生的品德。

教育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二

當張老師一再提醒要在考試之前讀一本教育學專著時,我心中就一直在嘀咕,“教育學專著——苦澀難懂的玩意兒”。然而當我從書櫃中翻出在地壇書市淘的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時,我的心不禁興奮起來。

在網上搜索“蘇霍姆林斯基”,可以看到“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他主張個性和諧發展。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靈去塑造心靈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寶庫中的瑰寶。”

爲了解決中國小的教育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他專爲中國小教師寫了《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書中給教師提出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到一個問題,這中間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真讓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

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段時,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特別是想想自己在幾年後將作爲一名年輕教師的身份走上講臺,肯定總會發現時間不夠用,每天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寫反思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還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他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餘,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着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於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後面追着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於“抱佛腳”。有時爲了應付作業,在網上和雜誌上匆匆忙忙的搜索着相關的知識;有時爲了寫一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後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爲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作爲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爲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運用知識,才能贏得自身的發展,這是將來做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說:“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三

《玫瑰與教育》是竇桂梅老師的教育隨筆集。這本書記錄了她最爲一名教師、作爲一名家長、作爲一名專家對教育顯現的種種反思,和其他一些書籍相比它沒有長篇大論的教育理論、理念論述,而是記錄了她對教育教學的積極的態度,以及對教育的無奈與困惑。

剛拿到這本書,就對書名感到好奇,讀來原來玫瑰是她在“教育在線”的“國小教育論壇”的網名,是桂梅顛倒過來的同音“玫瑰”。她說:“作家冰心只鍾情於玫瑰,冰心老人認爲玫瑰有刺,那是風骨,玫瑰的芳香豔麗就是冠豔羣芳。”“現在,我已用玫瑰的含義要求自己——像‘6朵’玫瑰那樣對待同行,努力做到‘互敬、互愛、互諒’;像‘8朵’玫瑰那樣懷着感恩之心對待‘關懷及鼓勵’我的人;像‘19朵’玫瑰那樣學會在現實中‘忍耐與期待’;像‘20朵’玫瑰那樣,‘一顆赤誠的心’對待自己的人生;像紅玫瑰代表的那樣,對教學付出熱情和真愛;像黃玫瑰代表的那樣珍重自己,祝福別人;像紫玫瑰代表的浪漫那樣,感受心靈的真實和獨特;像白玫瑰代表的純潔一樣,一輩子擁有童年天真;以至努力做到黑玫瑰的溫柔,橘色玫瑰的友情,藍玫瑰的善良……愛事業如同熱愛我的生命一樣。我曉得,要把個人的生命融入教育的使命。”由此可見竇桂梅老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奉獻之情,我不禁爲她的滿腔激情而動容。

爲了自己能像“冰心玫瑰”那樣絢麗和高貴,她一路拼搏,一路汗水。一個吉林師範的中師生,先從吉林一實驗國小,再到北京,而且當上了北京清華大學附小副校長,其間受到過國家政治局的接見,參加過國家教育報告團,出版了不少教育專着,這些成就肯定包含着她的心血和汗水,也是對她的付出的彙報。從她對自己的成長和成名的描述,雖有被“逼”之感,但更多的是自己在堅持自己的教育理想後,所做的許多工作是很令人佩服的。

讀到“要追求文章朗朗上口,要能夠在大庭廣衆中大聲朗讀,能讓讀者不僅聽見聲音,而且還能看見作者的笑貌——”我似乎真的看見了竇桂梅的爽朗而熱情的笑貌!她說:“無論如何也要“擠”時間也閱讀,並用筆促進自己的思考——這是促使自己成長的科學途徑。”“寫作,記錄着我教育生命一次次開花的軌跡。”詩意的語言,真切而熱情,文如其人。

“愛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這是竇老師所喜歡吟誦的詩句。作爲一個從事語文教學的工作者,字裏行間常常自覺或不自覺地流露出對文學的愛好,並時常有意識地扮演着“拉近朋友、學生親近母語、親近書籍”的角色。更讓人感動的是:她此舉目的竟是“讓人在親近文字的腳步裏抓到愛。”

品味這朵這芬芳的玫瑰,她爲我們每一個熱愛教育、獻身於教育的人做出了做好的榜樣。

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四

有機會翻開了那本藍色封面的《新教育之夢》,思想如脫繮之馬,讓我在過去、現實和未來之間穿梭往來。我的腦海中彷彿是一片寬闊的海洋,朱永新作者在平靜的海面上投入一塊石頭,擊起了層層漣漪,向外擴展久久不能平息。而緊緊抓住我的是那一句樸素而卻又有粘合力的話語:“一個理想的教師,他應該是個天生不安分的、會做夢的教師。”

該書從十個方面談了作者理想中的教育。它有着清新、樸實的語言風格,而字裏行間無不浸潤著作者對教育理性的思考,充滿着對教育熱愛的激情。這深深地感染了我,讓我對教育書籍有了不同的認識!該書摒棄了“書齋式”研究,紮根教育的沃土,圍繞構成現代教育諸要素的核心詞彙——德智體美勞課程、學校、教師、校長、學生、父母等,以對教育的至愛、激情、理性和建設態度,向我們描繪了理想的“教育圖景”,闡述了作爲教師、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員的教育主張。

這是一本寫給“教育”的書。它的大部分章節都是從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現象入手,然後分析其弊端,並給出瞭解決問題的方法,即作者理想中教育。它像一盞明燈,爲我們的教育導航。如《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一篇中這樣一段話:一名理想的教師,應該不斷地追求成功,設計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擊成功。因爲人來到世上並不知道他會成爲什麼樣的人,只有去撞擊每一個可能成功的暗點,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教師有這樣或那樣的衝動,有這樣或那樣的撞擊,是難能可貴的。當一個教師停止了撞擊,就意味着他對生活失去了意義,對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給了我激勵和希望。從作者的自我簡介中知道,特殊的時代給了作者特殊的經歷,他能從一個普通人成爲一位教育家,這是他撞擊成功的結果。爲什麼我就不能呢?我怎樣去撞擊成功呢?我應該怎麼提高挑戰自己?我正在思考着。這些都是我以前所沒有想到的問題,它給了我啓示,爲我今後的教育生涯找到了目標。我的目標是不斷尋求突破,找尋適當的教育方法。其中又有這樣一段: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後重複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複了一輩子的,他們的成績是不一樣的。給了我警示和啓迪。年輕的我應該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學中的得與失,做一個實實在在地教書的人。

“只要不讓年輕時美麗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面前。”對於我們所有年輕教育者來說,這既是作者的真誠規勸,更是作者的殷切期望。從本書裏,我還讀出了作者成功的祕訣——不要羨慕別人,不要感嘆時運,要做起來,要不停地做下去,哪怕不順,哪怕艱難。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書中說的那樣“當我們的學生離開校園的時候,帶走的不應該只有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

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五

近段時間讀了孫蒲遠老師的《美麗的教育——寫給年輕的班主任》一書。讀完後,有些許感悟。

全書共分爲八章,與其他書不同的是,本書的每章節中又都有若干個以問題爲形式出現的子題目。如:你冤枉過孩子嗎?爲什麼班主任在課間要儘量和孩子們一起玩?學生寫作業磨蹭怎麼辦?爲什麼不要輕易給孩子打壞分數等等。

班主任雖然是世界上級別最低的主任,但班主任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這是我讀完《寫給年輕的班主任》一書的第一感受。誠如孫老師所說:班主任在國小生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說至高無上的,國小班主任對自己的學生影響非常大,班主任的好惡將會成爲這個班的是非標準,班主任的要求將會形成這個班學生的習慣,班主任常說的話會成爲這個班學生的座右銘,班主任的言談舉止對學生氣質的形成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孫蒲遠老師在書中用她自己細膩的愛抒寫了教育的真諦。教育因愛而美麗,因愛而神聖,因愛而光芒四溢。作爲教師,沒有人不知道不愛學生的。但是,怎樣去愛?怎樣用自己的愛來感化學生,讓學生健康成長?孫老師告訴我們:

一、愛是關注

孫老師在《“愛學生”是什麼意思》一文中說道:老師愛學生主要是對學生誠心誠意的“關注”。你要細心的發現他的閃光點,認可他的努力,鼓勵他點點滴滴的進步,理解他的苦衷與需求,關心他的生活與學習,幫助他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充分發揮他的特長,讓每個孩子都擡起頭來走路。這樣的語言是樸實的,這樣的愛是具體的,所以學生能夠感受到孫老師的愛,學生能夠被這樣的愛點燃希望,積極向上。

記得班中的一個很乖巧的女孩。平時上課的時候很認真,一雙大眼睛會很專注地注視着你。雖然成績並不太盡人意,可是她懂事,努力了很多,成績也稍有進步。快臨近期末考了,我把她叫來談話,表揚她的進步,並問她平時的作業爸爸媽媽有沒有幫忙輔導下?誰知,她立刻眼淚汪汪了,哽咽着說道:“他們離婚了。”“啊?”我驚了一下。“三個月前就離了。”是女孩太乖巧還是我忽視了她?平時班級中孩子家裏有點事,總寫在臉上,肯定是我忽視了。只好稍加安慰了幾句。愛是關注,在工作中,往往會以這樣那樣的理由忽視了孩子,包括最重要的那些細節上的關注。

二、愛是寬容

在孫老師的班裏,上課的時候學生也可以去上廁所,這也許沒有什麼驚奇的,但讓我驚奇的是如果碰到去的時間長了還沒回來的情況,孫老師會讓另一個學生帶着手紙去廁所看看是不是那位同學碰到了什麼困難?從這個細節上可以看出孫老師是一個多麼寬容的老師呀,在她班裏的學生真是感到幸福。孫老師的這種做法讓人有些擔心的問:您這麼寬容會不會讓孩子養成一上課就去廁所的習慣?孫老師搖搖頭說:“幾十年的實踐證明孩子沒有這樣,在孫老師的心目中班主任是在用自己的人格來培養學生的人格,是在用自己的靈魂塑造學生的靈魂。

反思一下自己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我總是以一種挑剔的眼光去審視學生,總關注學生的缺點和錯誤。甚至常常氣極敗壞、聲色俱厲:“昨天上課遲到,今天怎麼又來晚了,下午叫家長來吧!”不能容許學生的反覆。再看看孫老師,她的慈眉善目,笑容可掬,是從心靈深處對孩子的理解和關愛,所以她的學生都願意在老師身邊和老師親近。我從中體會到若真想成爲學生的良師,就必須讓學生從心裏接受你。而讓學生接受你,在有些事情的處理上就要向孫老師那樣放下老師高高在上的姿態,真心對待這生,學會寬容,學會理解。

三、愛是理解

一次,孫老師接過學生送來的一團看不出模樣的用畫報貼成的東西時,想笑,看着學生莊重的樣子,她忍住了笑,努力發揮着自己的想象力,終於看出來了:“一個機器人!”“對極了!”學生高興地叫道。試想,如果老師隨意一句:“這是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啊?”會是怎樣的結果呢?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得入木三分,“您不可輕視小孩子的情感,他給您一塊糖吃,是有汽車大王捐助一萬萬元的慷慨。”孫蒲遠老師是理解孩子的,她謝過男孩,並把那個機器人認真地夾在教科書裏。

孫老師的故事告訴我們:愛學生,就要理解學生。詩人泰戈爾說:“愛是理解的別名”。理解有多深,愛就有多深。只有瞭解學生,理解學生,纔能有師生情誼。有了感情,才能溝通,才能解決問題,才能盡到教書育人的責任。

四、愛是尊重

當看到後進生小郭舉手時,孫老師激動地對全班說:“郭某能積極參與學習,我們特別歡迎,他就是念錯十個地方,我也不批評他。”這暖暖的一句話裏,有鼓勵、有尊重,更讓其他同學對小郭也十分尊重。結果這個孩子只在一個地方打了磕巴,沒有唸錯一處!這個孩子爸爸原來幾乎天天打他,家裏幾天就得買一把新掃帚,孫老師及時與他爸爸進行溝通,爸爸就沒再打過他。一天,他突然問孫老師:“孫老師,你哪天過生日?”“你問這個幹什麼?”他哭了,一邊哭一邊說:“您對我太好了……我想長大了報答您……我有您這樣的老師覺得很幸福……”孫老師聽後感動得熱淚盈眶,緊緊地握着他的手。

讀完孫老師的書,我情不自禁地對書中調皮而又可愛的孩子露出了笑臉,也被孫老師的教育方法折服。反思自己,很多時候會怨天尤人,埋怨學生不夠聰明,埋怨學生太調皮,靜下心來,想想平日裏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盡惹我生氣的孩子,原來也都有可愛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是有時匆忙的步履,泥濘的心情遮掩了雙眼;繁瑣的工作,忙亂的頭緒,鈍化了思想;成績的鐐銬,應試的傾向擾亂了心智,所以學生的。缺點在我眼中被放大。可孫老師的學生從沒有見到老師時有畏懼的感覺。他們都願意圍在老師身邊和老師親近,與老師交談,把自己所有知道的事情與老師分享。因爲他們喜歡這樣一個對他們寬容的老師。

孫老師是幸福的,她愛她的學生;孫老師的學生更是幸運的,因爲他們有這樣愛他們的好老師。我想,之所以我不快樂,是因爲我整天都埋頭在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處理學生的問題之中,這些使得我疲憊不堪。我要向孫老師學習,以飽滿的熱情來感染孩子,爲孩子們描繪出美好的未來,激勵孩子們爲創造美好的未來而努力。我要做真正快樂的、研究型的教師,讓學生每天都看到我真誠的微笑。孫蒲遠老師就是是一個終生快樂的形象,這一切都源於愛。愛,使她苦中有樂;愛,使她不斷學習;愛,使她多才多藝;愛,使她與孩子們一起成長。

正如孫老師在後記中寫到的:“學生的進步是我最大的幸福。當我看到膽子小的孩子變得開朗了,攻擊性強的孩子變得文質彬彬了,不愛學習的孩子知道主動寫作業了,情感淡漠的孩子變熱情了……都會從內心產生由衷的喜悅。”教師愛學生,學生感到幸福,老師也會感到幸福;同樣,教師也得到了學生最真摯的愛。這就是所有班主任的幸福,這樣的教育也是最爲美麗的教育。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六

翻開《教育有悟》,初讀感覺這是一本再普通不過的書籍了,這本書是由95篇教育隨筆組成的,裏面描述的,都是工作在教育一線的教師們所記錄的發生在教師和孩子們之間或發生在孩子們自己之間的小事,也是一些瑣細得不能再瑣細的事件:學生考試作弊啦、新生點名啦、教師板書啦、課堂上表揚啦……故事中一幕幕場景,有些我們多麼熟悉的,甚至是自己親身經歷。或許你會覺得這樣的書記錄的事太平凡,但細想,教育,不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瑣碎繁雜嗎?不就是日復一日的雞毛蒜皮嗎?

這本書分五個板塊,其中第一章節告訴我們,教師不僅僅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因爲學生作爲教師的教育對象,其一言一行莫不形成反饋,使教師從中學習、體悟,不斷調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爲,從而使整個教育成爲一個雙向動態過程。而其中的第三章節是關於針對後進生一些教育的機制,它告誡我們只要目中有人,就沒有後進生。“後進生”不等於“後進人”,事實甚至相反,教師們只要把“生”當“人”,就不會再有“後進生”了。因爲教育的奇蹟在於:教師之光,能使遠遠近近的心都披上絢麗……

書中所寫,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沒有抽象的理論,有的只是生動的教育故事以及故事中蘊含的思考。內容鮮活而真實,文筆樸素而流暢。樸實的文字中包含着真摯的情感,讀着讀着,我被故事內容所吸引,所感動,更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它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我們日常教育教學中存在的諸多不足:你差遣你的學生爲你做私事了嗎?哪怕只是舉手之勞;你注意批評學生的方式了嗎?哪怕只是換個談話場所;你尊重學生的“雜念”嗎?哪怕它有時會擾亂課堂;你能耐心傾聽學生的辯解嗎?哪怕他確實有錯……

它又如一位指點迷津的導師,爲我們解決工作中的各種困惑而指明方向:它告訴我們如何激發中間生的學習熱情;它告訴我們如何讓班幹部樂於奉獻而毫無怨言;它告訴我們愛得不恰當也會造成傷害;它告訴我們什麼是寬容的魅力……

感謝這些教育的有心人。他們讓我們更多的教師分享了他們的成功的經驗與體會,讓我們靜靜地吸吮“名師”們帶給我們的精神食糧,讓我們明白如何使用一個微笑,一句稱讚,一個親切的動作,如何用愛溫暖學生,亮麗自己!

教育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七

近兩日讀了我買過來很久卻未認真閱讀過的唐全騰老師所寫的《教師不可不知的心理學》一書,感觸頗深。

《教師不可不知的心理學》一書全然沒有一般心理學書籍那些枯燥難解的專業術語,沒有刻板無趣的說教,讀之彷彿朋友之間的一次傾心交流。作者利用自己的職業之便,首先給我們提供了很多鮮活生動的學校典型案例,使我們老師感覺到就像在傾聽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然後作者從心理學的專業角度出發,通過列舉心理原理相似的其他案例和心理學實驗,對學校案例進行了深入而淺出的剖析。每每讀到作者那些總結性話語的時候,都讓我有豁然開朗之感,多少年的教學迷惑被他一語道破,讓我遂生相見恨晚之感。書中除對案例的精彩剖析之外,作者還給我們提出了很多解決問題的對策,這些對策非常實用易行,簡直就是一線教師的管理寶典

本學期我讀了好幾本書,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教師不可不知的心理學》,這本書與其他心理學的書不一樣,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理論堆砌,而是運用實例來解釋教育心理學的知識。

其中有二種心理現象引發了我的思考,給予了我一定的啓示。 一、破窗效應: 書中提到,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佈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乾淨的地方,人們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後,人就會毫不猶疑地拋,絲毫不覺羞愧。

由此可以得到啓示,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尤其需要用心,任何微小的變化都有可能是第一扇窗戶。班主任應該爲了樹立良好的班風,應該更加的細心觀察。班級內沒有問題是不可能的,出現問題是正常的,關鍵在於教師能不能及時的引導和教育。希望每一個班級都不會出現一扇破窗。

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八

新教育行動在全國如火如荼的開展,我們也積極的參與其中。又一次的讀了《新教育》這本教育典著,又一次的豁然開朗,又一次的被深深的震撼。

再一次的重讀《新教育》,這一次對它的理念“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這也燃起我對教育的新的期望。教育也可以是幸福的、完整的。這句話,不只說我們教師要過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學生也應該是幸福的。

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一句話是:行動就有收穫。朱永新教授說的是,只要你去做,你就能行;只要你去做你就會成功。是的,在人生的漫漫長河中,我們總是想要的、希望的很多,而實現的卻很少。原因有很多種,自身的惰性,是最重要的是,沒有去行動,沒有去堅持。我們不需要華而不實的話語,我們不需要誇誇其談的口號,我們只需要踏踏實實的去做、去行動,就一定會有所收穫。

而整本書裏,我感受最深的是沒有教師的幸福,就不會有快樂的學生。教師是教育活動的支撐點,一切爲了教師,爲了教師的一切。讓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共同成長,共同發展進步。讓教師和學生一樣,也能享受教育的幸福感和愉悅感。我們校長也常說,一個學校發展的最最核心的的東西就是教師用自己的專業發展帶動學校的發展,進而去影響學生的成長。那就很清楚了,如果沒有教師的成長,也就不會有學生的成長;沒有教師的快樂就不會有學生的快樂。教師不快樂,他就沒有激情去擁抱他的教育生活,那麼幸福的教育生活從何而來?

一個人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閱讀讓我們精神起來!因此我們教師應該把閱讀當成一個自己的習慣,就像每天起牀、吃飯一樣,每天讀每天都有收穫。在收穫中成長,在收穫中快樂,自己快樂,孩子們也就快樂了。

朱永新教授還說過:“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養積極的態度,真正的讓教師、學生和學校一起成長。每個老師都應該有自己的夢,都應該給自己一種挑戰自我的勇氣,一種超越的精神。這樣每一個老師、每一位學生都要成功、都會成功。

爲師者,不斷提高自己,用心閱讀,用心成長,用心總結。讓我們在新教育這條路上,越走越堅定,越走越平坦。

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九

著名教育專家、特級教師孫蒲遠老師寫的《美麗的教育》一書,爲我們展現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師生現實生活。比如孫老師發現學校給三好學生頒獎狀時,校長雙手把獎狀遞給學生,可有的學生卻用一隻手把獎狀隨意抽過去,晃晃悠悠地下了領獎臺。孫老師感到難受,她認爲,這不是孩子的錯,是班主任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從此,她開始培養學生尊重別人雙手接物的行爲習慣,並且每天訓練。每天發作業本時,孫老師總是雙手遞給學生,如果學生忘了,單手來接,她不會遞出去,直到學生伸出雙手。久而久之,她的學生們形成了習慣,遞給來勢的哪怕是一快小小的橡皮,也一定用雙手來遞。孫老師相信,這種良好的習慣會使孩子很有教養的對待長輩。

孫老師在講到有關批評學生的話題時說:“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不批評嗎?不是!沒有批評就等於放縱孩子的不良行爲,但是批評的時候,一定要講清其要害,是在告訴孩子這樣做爲什麼不可以,這樣做對別人、對自己、對集體有什麼不好。”孩子是在犯錯誤中長大的,但這並不等於錯誤無所謂。能否認清是非對錯,是能否成長進步的關鍵。

老師愛學生,學生感到幸福,老師也會感到幸福;同樣,老師也得到了學生最真摯的愛,這樣的教育也是最爲美麗的教育。

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十

這本專着在教我們如何當一個好老師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

一、做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

海納百川,纔有了大海的浩瀚無邊。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就應該是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向前輩學習,向優秀者學習,甚至向我們的孩子學習。"教育在歷史上第一次在爲不可知的未來服務,教師和孩子間的代溝從來沒有像今天那麼大,教師第一次不得不拋去因經驗豐富而擺出的架子,虛心向孩子學。這是我們怕見到而不得不見到的一幅圖景。教師此時有’一桶水’也是不夠用的"。面對我們的孩子,面對他們突然冒出的新花樣、新想法,我們常常會發出感嘆:現在的孩子啊,我們常常有無所適從的感[/]覺。這時,你的腦海裏應敲響警鐘:你已經落後於你的孩子了。

二、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者

人沒有了思想,根本就屬於酒囊飯袋、行屍走肉。教師沒有了思想,就不能稱其爲教育者。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學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萬有思想的一線教師。這具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們的教育行爲,"觀念改變,行動改變;行動改變,命運改變"。二是用思想陶冶學子的心靈。只有思想才能滋養豐富的心靈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熠熠生輝,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豐富、獨到、深刻的思想來鼓舞人心,我們的工作,我們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們才真正無愧於上蒼給予我們的不可重複,不可替代,無比高貴的生命。

三、做一個寬容的智者

在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很欣賞:土地寬容了種子,才擁有了收穫;大海寬容了江河,才擁有了浩瀚;天空寬容了雲霞,才擁有了神采;人生寬容了遺憾,才擁有了未來。寬容意味着承認孩子的差異,承認孩子的未完成狀態。教育應從寬容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