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精品文章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精品文章

《穆斯林的葬禮》一書中以韓子奇的成長經歷爲線索,一兩代人之間的故事情節展開,展示了人世間的冷暖、醜惡、親情、觀念等,啓發人們去思考人生在世應該做那樣的人,即使一生中全是悲劇,悲劇也是幸運的,因爲他畢竟完成了並非人人都能完成的對自己的心靈的冶煉過程,韓子奇畢竟經歷了並非人人都能經歷的高潔、純淨的意境。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參閱。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1

第一次,這麼快看完了一本四五十萬字的書,雖然不是第一次看《穆斯林的葬禮》,卻又一次將自己深深的融入其中,細膩的文字、純樸的情感、悽美的故事……看完了,全身繃緊的神經得以鬆弛,卻仍然是欲罷不能。閉上眼,腦海還停留着裏面的影像,我再次走進了他們的世界!

在這大量文字的背後,讓我碰撞到了生命的美麗!着實讓我觸動的一個人——盧醫生,可畏更可親可敬!像母親一樣呵護着脆弱而堅強的韓新月。以下是她對韓新月所講的一段關於莪菲莉亞的話:“我覺得這個莪菲莉亞不是我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你看,她那麼愛哈姆雷特,卻連表達的勇氣都沒有,只會說,‘嗯,殿下’,面對宮廷裏的陰謀和哈姆雷特的悲劇,她唯唯諾諾,忍氣吞聲,委曲求全,這完全不符合我的性格!尤其令人遺憾的是,莎翁對她的結局無計可施,就讓她瘋,讓她死,這也是令我不能接受的!她死的倒是很別緻,漂在明鏡似的水上,頭戴奇異的花環:毛茛,蕁麻,雛菊,長頸蘭,輕輕唱着古老的歌……是的,很有詩意,很美,可是,這美還有什麼意思呢?我不能欣賞這病態的美,死亡的美,我要看到的是健康的人生,那纔是真正的美,生命的美!”這樣激動人心的鼓舞韓新月的一番話,居然出自一位天天面臨生死早看似已近乎麻木的五十旬的女醫生之口,她對美的定義是那麼不容置喙,她是那樣的堅定心中的理想,堅定着對生命的美的定義!

正所謂“朝如青絲暮成雪”,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總是附加在生命上,無從抗拒也無從躲避,可當這種自然規律落在這樣一個清新可人、聰慧熱情和溫柔善良的純真少女身上的時候,我是那樣的難以接受。她有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着對絢爛生命的渴望,然而,命運之神並沒有被她的純真和熱情所打動,依然無情地帶她走進了穆斯林的葬禮!同時令我潸然淚下的就是這段唯美而刻骨的愛情——楚雁潮和韓新月。他們相遇在北大,他們是師生關係,但是相同的熱愛與夢想讓他們越走越近。可是夢想還沒開始啓航,就要戛然而止。風溼性心臟病即將將她如花一樣的生命送到了穆斯林的終點,楚雁潮的隱隱的愛被病魔催生並迸射出驚人的火花,他無法面對失去她的痛苦。於是他在病榻前終於向她表白。對於一個十九歲的少女而言,愛情究竟爲何物?他也許並不完全明瞭,但是他能清晰的感受到那股來自心底最真切的呼喚,似乎早已註定了一切。我想,能相愛也是美麗的,不論結果怎樣,真的,能相愛,就是美麗的……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樹影旁,響起了輕柔徐緩的小提琴聲,如泣如訴、如夢如煙。天上,新月朦朧;地上,琴聲飄渺……

我嘆息着韓新月的悲苦,感悟着生命的真諦——生命因得到珍愛而美麗!和她比起來我們的幸福何止一點點,我們還擁有着生命,有親人朋友的愛,有陽光暖暖地照着、微風徐徐地吹着,難道這些還不夠嗎?這本書給了我大大的啓發和鼓舞,它教我想要咀嚼出生命的意義,就要把握當下的每一天,善待生活、關愛自己和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論是你的人生之旅正面臨着難以逾越的鴻溝,還是你現在的人生之路正充滿荊棘,都請學會瀟灑、學會珍惜吧,因爲我們不知道自己何時會離開,一如也無法預知自己的到來。我們能做的,唯有珍惜和體驗,用我們充盈的肌膚和鮮活的生命,去感知自認爲美好的一切,微風、晨光、暖陽、貓咪柔軟的毛絨、愛人溫暖的手心……然後,在生命的年輪上,去實現花之綻放的美麗!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2

大約遠在公元七世紀,一些頭上纏着白布的阿拉伯商人來到了東土大唐,他們習慣了神州大地的水土,在這裏娶妻生子。元朝的官方文書稱他們爲“回回”,一個新的民族在東方誕生了。幅員遼闊的中國,是漢人長期生存繁衍的地方,“回回”畢竟是少數,他們不斷地被遷徙,甚至被征討,被殺戮,他們頑強地、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信奉着自己的主。他們相信人生有“後世”,相信“末日審判”,每個人的靈魂被接納進天園或是被投入火獄,一切將由真主判定;他們相信善行必定得到報償,邪惡必定受到懲罰……

在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中,有十個民族是穆斯林。

今天,我們將隨着回族女作家霍達寫的《穆斯林的葬禮》,走進穆斯林莊嚴而新奇的世界。它像是現代中國百花齊放的文壇上的一朵異卉奇花,挺然獨立。這是一部穆斯林聖潔的詩篇,充滿着悲劇的美感。掩卷沉思,餘韻繞樑。

圍繞着一條清澈而晶瑩的玉的長河,樑亦清、韓子奇、樑君壁、樑冰玉、韓新月和楚燕潮等一系列文學畫廊中前所未有的人物羣像,款款向我們走來,血肉豐滿,栩栩如生。

玉,象徵着財富、身份和地位。月,象徵着純潔、善良和明鏡。女作家巧妙地將玉與月作爲線索貫穿整部小說。講述了一個玉器世家三代人的盛衰,命運的跌宕沉浮及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

故事發生在北京的一座四合院。在磨磚對縫的灰色磚牆簇擁着懸山似的門樓裏。門扇的中心部位,是一幅雙鉤鐫刻的金漆對聯:“隨珠合璧,明月清風”。

這是一曲穆斯林人生的詠歎。這是玉的長河,不,是人生的長河,命運的長河,悲劇的長河。

本書氣勢恢宏,時代背景有殃及世界每一個角落的世界大戰;有《何梅協定》、《秦河協定》簽訂時幾千名北大學生的遊行示威;有解放後--時期沉重的背影。

這裏有北大的舊址-----燕大的湖光塔影,有倫敦渾濁的泰晤士河,七十米高的威斯敏斯教堂及作爲全世界標準時間的格林威治鐘聲。

在樑玉清的玉作坊裏,我們看到他彎着腰,流着汗,不停地磨着各種玉器。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然是那艘“鄭和下西洋”的寶船了。船身浮在波濤之上,船頭高昂,船樓巍峨,甲板、絞盤、鐵錨歷歷在目。連天的海浪,流動的雲彩,海鷗翱翔其間,星月出沒其裏,鄭和和文武百官各執其事,活靈活現。彷彿五百年前那震驚世界的航海奇蹟又重現了!可惜還沒有完成大作,樑玉清就勞累成疾,抱憾而去。他的徒弟,韓子奇,責無旁貸地挑過擔子,繼續着他偉大的未竟的事業。

於是,在“覽玉盛會”上,我們看到了每個朝代琳琅滿目的玉器,那翡翠綠如翠羽,白玉白如凝脂,瑪瑙赤比丹霞,青金石藍似晴空,碧璽豔若桃花,交相輝映,燦爛奪目。跟隨着“玉王”韓子奇,我們乘坐英國客輪“海豹”號離開上海外灘,穿過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之間的馬六甲海峽,進入孟加拉灣,最後來到了大不列顛島。他是爲了保護整箱的玉而離開妻兒,遠涉重洋逃到英國的,玉就是他的命。這些在希特勒的殘酷戰火中九死一生的寶玉,顛沛流離,伴隨了韓子奇坎坷的一生,他也爲之奮鬥了一生,然而最終逃不過十年浩劫被全部摧毀的命運。

“一羣身穿軍裝、臂纏紅箍兒的陌生年輕人衝進了“博雅”宅,搗毀了木雕影壁,塗黑了抄手遊廊上的油漆彩畫,砸開了“密室”的門,把裏面的藏品洗劫一空!這個漏劃資本家,私藏着這麼多值錢的東西!年輕的紅衛兵其實不知道,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國寶,任何一件都堪與故宮博物院、歷史博物館的藏品媲美!”

玉的悲劇,同樣在主人公身上體現。北大的優秀學生韓新月與年輕的老師楚燕潮純潔地相愛,楚燕潮深情地對新月說:“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當兩顆心經歷了長久的跋涉而終於走到了一起,像鏡子一樣互相輝映,彼此如一,毫無猜疑。當它們的每一聲跳動都是在向對方說:我永遠也不離開你!那麼,愛情就已經悄悄地來臨,沒有任何力量把他們分開了!”新月患有嚴重的心臟病,不得不離開她心愛的北大學校,然而這並沒有阻止楚燕潮愛的腳步。他悉心照顧她,給她春天的希望。他們的愛情正悄然萌芽,卻被新月的母親-------那位撲朔迷離、似親生非親生的母親無情地斬斷了。因爲楚燕潮是漢人,回回是不可以嫁給漢人的!宗教的威嚴、人性的真諦在這裏碰撞,遭遇了無比的困惑!純真少女的愛心像一塊無瑕之玉一下跌的粉碎。他們是那樣的絕望,新月的病情開始加重……

本書最大的懸念便是韓新月的母親-----樑君壁,她表面上顯露着壓人的威勢,其實內心隱藏着一腔悲痛。有時自私,有時無奈,在愛與恨中苦苦守着這個完整的家。當看到她對待女兒新月時好時壞的矛盾態度中,我們和新月一樣,產生了疑惑,她是誰,爲什麼會這樣?這個家有着什麼不可告人的祕密?作者故弄玄虛,賣弄關子,牽引着你一步一步地往前看,不能遺漏任何章節,直到最後結尾,才真相大白,原來新月不是她的親身女兒,是丈夫和妹妹的孩子!結局是令人震撼的,但也是悲情的。韓子奇與樑冰玉有着深刻的愛情,但最終躲不過世俗、倫理、道德的偏見,他們天各一方,永遠分離。只有遺憾的淚水伴隨着他們一生一世。

新月死了,她的死是祝英臺的死,是纏綿的,又是壯烈的,令蒼天泣血,萬物悲憫。她臨終前終於弄清了自己的身世。她化爲一縷月光,飄飄渺渺,緩緩升騰,她想去尋找自己親生的母親。啊,母親,照片中的母親,是多麼慈祥美麗。

清真寺上空的紅燈亮了,成千上萬的穆斯林都在仰望着天上的新月。神情肅穆的阿匐和鄉老,在“伊瑪目”的率領下緩緩走進“博雅”宅,爲新月舉行葬禮。新月躺在“旱託”上,接受最後的洗禮。

“啊,安拉!你賜福於穆罕默德和他的追隨者吧!就像你賜福於易卜拉欣和他的追隨者一樣!你確是應當讚美和稱頌的!”

“啊,安拉!寬恕我們這些人,活着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人,男人和女人。”

“啊,安拉!在我們當中,你讓誰生存,就讓他活在伊斯蘭教之中;你讓誰死去,就讓他死於信仰之中!”

穆斯林共同默默地爲亡人祈禱。

穆斯林的葬禮,肅穆,莊嚴……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3

玉,象徵着財富、身份、地位。

月,象徵着純潔、善良、明淨。

《穆斯林的葬禮》是回族女作家霍達的長篇小說,曾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這一次看時因爲有了大體模糊的印象所以看的比較快。作者給全書設置了一個帶有神祕色彩的宗教背景。巧妙地將玉與月作爲線索貫穿整部小說,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

伊斯蘭教和他的信徒穆斯林對大多數的讀者來說是一個神祕的事物,所以這也成爲吸引我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文中看到了一個個描寫細緻的宗教場面,瞭解了有關穆斯林的許多風俗。作者本人是一個虔誠的穆斯林信徒,但在書中她並沒有故意神化宗教,而是用一種清新流暢的筆觸緩緩的記敘描繪,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一種十分純淨的感覺。同時書中的另一個背景是故事發生在一個和玉器有關的家族中。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玉是風雅高潔的象徵,古人多以玉來形容比喻自己的品德、氣節。例如有“君子比德於玉”。所以全文中隱隱流露出一種雅緻寧靜,與世無爭的氣息,但是玉同時也是一種財富,君子愛其品質,當然也會有人因爲其價值而做出令人不齒的事情。文中作者分別用“月”“玉”爲線索,分別描寫了民國初期到解放前和--前到--結束社會復甦的兩個時期跨越六十年的歷史。在這段複雜紛亂的歷史中,不管是對兩類人物衝突的正面描寫還是側面描寫,都流露出作者本人鮮明的愛憎之感,同時這種情緒也深深地影響着讀者的情緒。動盪的社會中容易產生悲劇,六十年中家族興衰變遷,三代人命運沉浮,最終是一個個令人痛惜的愛情悲劇。讀後會產生一種壓抑的情緒,但卻觸及讀者的心靈,令人有蕩氣迴腸的舒暢,同時使人產生對歷史對社會深沉的思索。僅僅是這單薄的一遍已經令我的心緒久久無法得到寧靜了。在這大量文字的背後,更讓我看到了知識的可貴,姐妹情深的碧玉兩人,皆因爲所受的教育不同,對於愛情,對人生竟也產生了天壤之別。玉兒對於愛情的執着,對於自由的渴望,她的大膽,果敢與無畏,正體現了新時期中國青年的新氣息!而作爲一代婦女的代表,碧兒的迂腐和落後,以及對於愛情的盲目和對於生活的依附,又是我不得不爲之悲哀……

讀完這本書感觸很深。她文筆的傾訴,讓我這個一直對伊斯蘭教淡漠的人,對它肅然起敬……我瞭解了許多回民在生活中的傳統禮節和常用的阿拉伯語,因爲文中的回族人對至高無上的真主安拉格外信仰。回想書種種,不知該怎樣評價書中所展現的血肉豐滿的人物。因爲,霍達以她深刻的內涵塑造出的人物形象都是讓人蕩氣迴腸的。我爲成熟、漂亮、處處透漏出現代女孩兒特點的韓新月和才華橫溢、賦有責任感的楚燕潮的愛情悲劇而深深的惋惜,爲樑君壁事事追求完美,吝嗇的毀掉兩對人命運的行爲而遺憾。但一方面,也覺得她很可憐,畢竟韓子奇曾給予過她傷害,她有權利爲所欲爲。樑冰玉呢?我覺得他因該是本書中最值得同情的人。因爲那個曾經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個性的女孩兒,最終卻成爲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孤單的獨自漂泊他鄉。

現實生活中,能無限信奉真主的人比比皆是。但是真正能做到聖人穆罕默德傳下的古蘭經裏的條約少之甚少。曾經看過一點兒古蘭經,覺得很吃驚。那些傳統思想的條約太嚴格了。和現實生活相提並論,那我們的罪過可大了。不做禮拜,不分齋,連這最基本的都沒做到,怎能踏上前往聖地麥加的征途呢?說到這裏,也不禁爲做一個回民而自豪。因爲,天下穆斯林共同敬仰的聖人穆罕默德在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一百名人排行榜中,成爲領先人物。因爲是他最初創建了伊斯蘭教,是他編寫了古蘭經,至今影響人類的生活,與社會緊密結合。因此,這個排行是名副其實的。

很厚的一本書,拿在手上,感覺沉甸甸的。很厚的一段情,讀完之後,心裏沉甸甸的。穆斯林的葬禮,展現奇異而又古老的民族風情,和栩栩如升的人物品性,是值得我用時間和心靈來感受的。俗話說:“一部偉大的作品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文學對於一個人一生的影響確實是顯而易見的。由此說來如何讓自己更具文學修養和文學素質,是一個仔細考慮的問題了。就當下來看,當然理應從基礎做起,踏踏實實的走好自己現在的每一步,從而使自己以後的人生走的更加從容和瀟灑!擁有生命,便是人生最大的樂趣。與書中的主人公比起來,我們不幸福很多嗎?最起碼,我們還活着,還擁有着生存的權力,這樣說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抱怨生活,抱怨命運呢?也許,你的人生之旅正面臨着難以逾越的鴻溝,也許你現在的人生之路正充滿荊棘,但無論境遇如何,請學會瀟灑一些吧!珍重生命,只要你還呼吸,就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將你打敗!除非,你選擇了自我放棄或是自我毀滅……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4

已經有將近半年多的時間沒有真真正正的去讀一部書。當然,並不是說這半年的時間我沒有讀書,相反的,半年多以來,我一直在讀書,在拼命的讀書。這看起來似乎有些矛盾,其實並不矛盾。這半年多,我一直在讀考在編的書,幾乎把所有能考到的知識全部都通讀了一遍,然後又都一一背了下來。其實,這一直都是我最厭煩的一種讀書方式。但爲了明天,只有這樣。

前段時間我瘋狂的讀起了書,這又彷彿回到了在學校的時候,那時的我恨不得把牀放在圖書室,整天沒日沒夜的讀。這一次讀的是早就渴望已久的一部書《穆斯林的葬禮》。

我早就知道穆斯林是對伊斯蘭教信徒的一種統稱。但是,我卻從未了解過他們的一切。僅有的瞭解也就是信奉真主安拉,不吃豬肉,創始人是穆罕默德。

書的序目是月夢,直到讀到最後我才明白那位從出租車上下來,身穿白衣的女人是樑冰玉新月的生母。

新月有兩個母親,一個是親生母親樑冰玉,而另外一個是她的姨媽樑君壁。而這兩個母親都是她父親韓子琦的妻子,這樣的關係似乎有點兒亂。就連新月也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才弄明白了這一切,弄明白了自己在這個家的位置,也徹底的明白了爲什麼養了她十幾年的母親會這樣疏遠她?

因爲她是不該出生在這個世界上的,他的父親韓子琦,是一位穆斯林。她父親從小就是個孤兒,直到遇到樑亦清(新月的姥爺,韓子琦的師傅)。纔開始了人生的一個新的篇章。樑亦清是北京城有名的玉匠,祖上世世代代都是靠着琢玉這一手藝吃飯,當然樑亦清也不例外。然而他卻膝下無子,只有兩個女兒(樑君壁、樑冰玉)。他一直認爲韓子琦是真主賜予他的最好的禮物。樑亦清將畢生的絕技以及自己的整個家業全部傳給了韓子琦,而韓子琦也沒有辜負師傅的重託,奇珍齋在當時也是名滿京華,而當年的覽玉盛會更是招致外國朋友競相參觀,這也爲韓子琦贏得了玉王的美稱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戰爭將至,韓子琦不得不帶着自己的寶貝遠離故鄉,踏上了前去英國的輪船,這時的韓子琦已經和樑君壁結婚,並且有一個兒子。樑君壁根本不想去英國,然而,韓子琦是下定了決心要去英國,因爲在他眼中英國是個安全的地方,這是在燕京大學的樑冰玉因爲感情問題決定離開這片讓她傷心的故土。就這樣,樑冰玉揹着姐姐偷偷的跟着姐夫韓子琦踏上了前往英國的輪船。然而英國並沒有他們想象中那麼的安全,二戰的硝煙瀰漫整個英國上空,而身在異鄉的韓子琦與自己的妻妹樑冰玉在戰爭中相依爲命。就這樣,這場戰爭拉近了兩人的距離,讓這兩個人走到了一起。而新月就是他們這場不倫之戀的愛情結晶。

黎明驅走了黑暗,戰爭結束了,而他們將要回到中國,然而迎接他們的又將會是什麼?在家苦苦等待的妻子(姐姐)會原諒他們嗎?面對自己的妻兒韓子琦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這一切都將隨着,韓子琦於樑冰玉的回國而揭曉答案。

一場家庭戰爭隨之爆發,姐姐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自己的妹妹竟然和自己的丈夫在一起了,而且還有了一個女兒,而他們竟然還口口聲聲的說着他們之間有着世間最純潔的感情,這一切,讓她在也無法平靜,幾年來的苦苦等待換來的究竟是什麼?她怨命運的不公?還是怨自己當初的選擇?她內心只有一個念頭:她不能讓妹妹把自己等待已久的丈夫給搶走。她把妹妹趕跑了,因爲丈夫說,孩子是無辜的,所以,在丈夫的堅持下,她留下了妹妹和丈夫的孩子。

時間悄無聲息的流逝着,轉眼見新月已經長大,到了該上大學的年紀,新月堅持要上北大,因爲那裏是最好的學校。父親是支持新月的,但是母親卻堅持不讓新月去。對於母親的堅持,新月無法理解,因爲她根本就不知道,這個養了她十幾年的母親,不是她的親生母親。當然,她更不理解,爲何十幾年來,母親從未和她十分親近,她也從未像其他人那樣,在母親的懷裏撒嬌最後,是父親的堅持,換來了新月去北大讀書的機會。

然而,去北大成了新月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因爲她在那裏遇到了楚燕潮他的班主任兼英語老師。楚燕潮本是北大的一名學生,但是由於成績較好,被留校了。這一年,他成了新月的班主任。在楚燕潮的眼中,新月不僅僅是自己的學生,更是自己的知音,在新月看來,楚老師對自己的關心,是因爲楚老師的負責,在她眼中,楚燕潮更是自己的大哥。他們之間的關係是純潔的,就像馬克思和燕妮(楚燕潮是這樣告訴新月的)。

後來,新月在父親病重時倒下了,她得的是先天性心臟病,只有韓子琦自己知道,他這個女兒是在戰亂中出生的,因此受了很多的苦。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只有讓新月住進了醫院。爲了不讓新月知道自己的病情,韓子琦、楚燕潮和醫生向新月撒了謊,但是,紙永遠包不住火,最後新月還是知道了自己的病情,這時的新月,沒有被病情嚇到,反而擔心起來自己如何才能夠回到燕園?自己何時才能見到朝夕相處的同學?見到楚老師?所有人都希望新月能夠好起來,但是,當醫生告訴楚燕潮新月所生的時間不多的時候,楚燕潮多麼希望自己能夠幫助新月分擔痛苦,多麼希望生病的那個人是自己。

然而這一切是不可能的,楚燕潮想,他要告訴新月,他要告訴她自己有多麼的喜歡她,多麼的愛她,從他們見面的第一天起,從他們討論翻譯魯迅作品起,從他們討論梁祝起從此,楚燕潮每天都去醫院看望新月,希望在她所剩不多的時間裏能夠快樂的度過。然而,這一切讓新月的母親(樑君壁)知道了,她的母親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即便是楚燕潮再三苦苦哀求,也沒有得到新月母親的同意。楚燕潮的愛並不能夠換回新月,新月走了。但是在她離開之前她知道了所有的一切,明白了爲何養了自己十幾年的母親爲何會這樣對待自己?明白了自己的母親(樑冰玉)現在遠在英國,明白了父親爲何那麼害怕自己的養母?明白了自己的母親(樑冰玉)當初就是在北大上的,明白了自己的母親(樑冰玉)和父親當初是如何在戰亂中相依爲命的?明白了

然而,這一切她都還沒有來得及告訴楚燕潮,只是給楚燕潮留下了一句:我想我母親見到你一定會喜歡你的,一定會祝福我們的。新月走了,帶着楚燕潮對她的愛,帶着母親(樑冰玉)對她的思念。

後來,樑冰玉從英國回來了,然而一切都晚了,姐姐(樑君壁)走了,姐夫(韓子琦<也是自己的丈夫>)走了,就連自己當初狠心留下的女兒新月也走了。她(樑冰玉)這一輩子有太多太多的遺憾了,她多麼想再見一下自己的女兒,然而,這永遠不可能了,她只有到女兒的墳上去看一下女兒,去陪女兒說說話去新月的墳上時,樑冰玉見到了一箇中年男子在這片墳前用小提琴演奏着《梁祝》,但是,她卻不知道,這個男子就是和自己女兒彼此深愛着的楚燕潮。自從新月走後,楚燕潮就每天都來這裏,爲新月演奏這屬於她們兩個人的音樂

當我讀完這部書的時候,流下了淚水,內心非常難過,爲了韓子琦和樑冰玉所謂的不倫之戀,爲了楚燕潮和新月的師生戀情,爲了樑君壁的苦苦等待和費盡心機

穆斯林的葬禮,不僅僅爲了死去的人,更是爲了活着的人,讓他們好好珍惜身邊的幸福。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5

孤冷寂靜的夜空,冷豔刺眼的雜星,無力垂掛的殘月,碧綠如水的玉片閃耀着攫人心魄的幽光,只是,一塊碎了的美玉。樸素神聖的葬禮,將那一段纏綿悽婉的愛情永遠地埋在了幽幽松林下那片黃土之中,只留下一個淒涼的身影。那《梁祝》的娓娓笛聲是在傾訴心中的思念,還是在無力地痛哭?

穆斯林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讀完,已無數次地淚眼婆娑,心中無數次地哀嘆,無數次地質問,最終也只能跟故事中的人物一樣,只有無奈地任憑心中潮起潮伏。也許,悲劇總是唯美動人的,尤其是愛情悲劇,總是能惹得人爲之淚垂。

悲劇之一——現實的愛情不該幻想着浪漫

樑君璧,她與韓子奇之間是基於三年朝夕相處的親情後,又經歷了三年“背叛遺棄”,而又重聚的剎那產生的火山爆發式的愛情。她需要他,那個破碎得只剩下三個女人的家需要他。他韓子奇從流浪而來,爲了報答師傅的收留、授藝和養育之恩而娶了她,她則視他爲困苦時可以依靠的寬厚得肩膀,落魄時能夠重振家業的脊樑。他與她結合了,現實的結合。她的決定沒有錯。雖然她是個穆斯林,雖然她有了堅強的依靠,但她的身上清晰地散發着作爲長女——中國式長女的特有味道:成熟,穩重,能堅忍地撐起一個家庭。少年喪父讓作爲長女的她過早的成熟。她穩重,有魄力,和子奇一起重新高高掛起了奇珍齋的牌匾。她,是個賢良的妻子,同舟共濟讓他們的愛深厚、純淨,讓這個穆斯林的琢玉世家由衰敗而興盛,讓千千萬萬在水凳上琢了一輩子玉,也同時受了玉器商人一輩子剝削的民間的巧手藝人們重又獲得世人的尊重。

如果她安於這種現實的愛情,亦或只是親情的話,那麼,即使是動盪的局勢造成的親人的離散,甚至是丈夫與妹妹的背叛,她也都是能夠尊重和默認的。悲劇就在於她太愛子奇,這穆斯林最忠實的教徒,在這現實的愛情中做的卻是浪漫的夢——夢想着自己的丈夫永遠是她的奇哥哥”,心中永遠只有她一個。卻不知子奇從來對她只是兄長對妹妹的關愛,只是“長子爲父”傳統家庭觀念下一個男人的責任。他們的結合,在她是一種愛情的發展,在他也許只是一種生活的憐憫與相互依靠。

丈夫漂泊海外十年,她在家裏帶着兒子支撐着,堅守着,期盼着。她以一個女人在最艱難的情況下激發的堅韌度過了那十年。因爲,她心中有夢。然而,當日夜思念的“奇哥哥”與不懂事的妹妹玉兒攜手站在她面前時,她慌了。更令她不可饒恕的是,一個是自己的丈夫,一個是自己的妹妹,他們竟背叛了自己,不僅心心相印,還有了骨肉——那個可憐的女孩新月。她怎甘心?女人哪,真是奇怪的動物。當她作爲長女時,面對家破人亡的慘境是那麼的沉着堅強;當她作爲妻子時,在操持家務和協助丈夫創業中是那麼賢良幹練。可如今,作爲一個女人,她卻是再也不能忍了,是再也忍不住了。同爲女人,我發自內心地同情着她,爲她抱屈,替她悲痛。爲了維護這個家,你咄咄逼人趕走了親妹妹也就罷了,可爲什麼連個孩子都不放過!怨恨真是條毒蛇,它借這個原本善良的女人的手逼死了新月,那個親妹妹所生的孩子,喊了她一輩子“媽”的那個純潔美麗,剛剛嚐到愛情的甜蜜卻永遠的失去了的孩子。怨恨真是條毒蛇,它竟讓她親手破壞了兒子天星的婚姻,毀了兒子一生的幸福,它也催促了她曾經深愛着又用一生憤恨着的韓子奇之死。

她的人生註定只能遵從現實的殘酷,可她卻偏偏執着地追求心中的浪漫。最終,只是演繹了一場悲劇,一個家庭,兩代人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