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研究的心得體會多篇

研究的心得體會多篇

研究的心得體會篇1

這一段很忙碌,一直在爲河南省農村學校應用性教育科研課題申報做準備。通過做課題,知道了不容易。課題的過程:申報立項書 通過文件 中期報告 過程性材料 結題報告書。 首先確定立項申報的課題名稱,我所研究的內容:教會七年級學生記住單詞。大家知道雖然國小開設英語,但形同虛設,大部分時間上自習。進入中學後,英語仍然是家長煩惱、學生苦惱、老師困惑的一門“老大難”的課。爲了幫助學生記住單詞,我們課題組全體成員結合自己多年來的教學體會和經驗,總結了一套讓學生通過字母、音素、音標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繫上,看其形讀其音,聽其音寫其形的直拼法教學模式。困惑是:課題名稱的確定,開始用《七年級語音教學的有效策略》,感覺題目太大,又用《直拼讀在農村中學七年級英語單詞教學中的應用》題目又太長,最後經過討論採用《農村中學七年級英語直拼法教學探究》這個題目比較滿意。

第二 關於國內外本課題研究的概況和趨勢,上網查詢大量資料及身邊的書籍,也很有限,深感書到用時方恨少,以後多學習多積累素材。

第三 關於研究課題的方法,10月份的作業真是雪中送碳,活動中步驟二告訴了我們做課題的研究方法:觀察法、調查法、文獻資料法、教育實驗法、經驗總結法、比較研究法、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反思研究法和質的研究法等等 學習後採納使用,解決了燃眉之急。感謝國培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更感謝輔導老師們的辛勤勞動。

第四 做課題最難的方面就是收集材料和整理資料。往往爲了某方面的東西,費心費力的眼熬紅了頭擡不起來了,可是還是徒勞無功。學習學習再學習積累資料非常重要。

總之通過做課題,體會到了難處。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終於完成了河南省農村學校應用性教育科研課題申報 評審書。

研究的心得體會篇2

今天有幸在分院參加了這次課題培訓,聽取了兩位教研員的課題研究分享,也聆聽了專家對課題研究的指導意見,對學科課題研究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

美術教研員高英老師的分享,從各校實際情況、教材分析等方面入手,介紹了美術學科如何多角度地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就能充分挖掘美育的功能。這對我們做課題研究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學科教學不能侷限在教材裏,要充分挖掘教材內容與課外知識的勾連點,確保課堂教學內容豐富有意義,體現學科的工具性特點。以我校“開學第一課”工作爲例,交流會上,李佳豔老師介紹瞭如何從開學第一課入手,給學生滲透歷史學科素養,讓學生明白學習歷史並不只是瞭解歷史事件和人物,而是要培養學生正確評價歷史人物,通過對歷史信息和史料的有效分析對事物發展進行正確判斷,把學生從記住時間、地點的事實性教學,提升爲形成時空觀念的素養教學。邢浩老師把暑假參加清華高端培訓學習的心得和物理學科相結合,宏觀思考物理學科教學中物理觀念、科學思維、實驗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之間的關係。

需要在授課時候以多種方式,儘可能去體現本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周歡老師發言的題目是“關注主題意義,落實核心素養”,從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的角度設計展示課的內容,教學力求以主題意義探究爲引領,依託語篇,通過活動有機整合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文化知識、學習策略,在提煉、整合、分析、比較、概括、評價語篇意義的過程中,學習語言,形成結構化知識,促進學生的認知建構與發展。彭緣碩老師的發言從自身感受和學生反饋談起物理學科的核心能力培養,將自己對核心素養理念的不理解到充分認識的變化過程展示出來,提煉出理科核心素養的關鍵詞:觀念、思維、探究、責任,並以此爲基礎,設計好自己的一堂展示課。對於物理或理科,需要在繼續強化知識的同時通過更多的實驗與探究,提升學生們的科學觀念,使他們形成思考一般問題的方法和能力,培養他們成爲一個具有科學的世界觀和責任觀的合格公民。

學校做課題研究,不能假大空,必須依託學科教學實際情況,確保課題研究有效,內容落地,讓學生在課堂上生成自我正確認知。課題研究是我們提升學科教學的重要抓手,重視課題研究方能保證學科教學有序前進。

研究的心得體會篇3

教科研是衡量一個國家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重視教育教研已經成爲當今世界改革與發展的潮流。教育改革與決策必須依靠教育教研,教育教研必須爲教育改革與決策服務,已經逐漸成爲世界各國共識。11月13日我們在三亞市豪威麒麟大酒店二樓聽了幾位專家做的專題講座:《中國小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及二位老師優秀課題展示,受益匪淺。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我掩卷沉思:教師搞課題研究是一個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長的過程,在成長的過程中也發現了許多的不足與存在的問題。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堅持得不夠好。當然,這個堅持得不夠好並不是說我們沒有做,我們做了,但做的深度上不夠好。當我們發自心底的想要做、必須要做的時候,我們才能品嚐到她帶給我們的快樂、幸福!下面就談談我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促進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中國小校教育要發展,就必須改革;中國小校要改革,就必須研究。現代教育技術課題研究對改革傳統的教育體制、教育思想、教學方法起了較大作用,研究成果爲學校各學科的綜合改革提供了寶貴的實驗數據和可供借鑑的研究方法。中國小校教育既應堅持“常規體系”高效率地運行,又要構建未來教育的框架。因此,現代教育技術課題研究不僅對學校今天的整體教育水平產生重大影響,而且對學校明確未來的教育思路,實現教育的現代化都有着極其深遠的意義。

二、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向教育科研要質量”。現代教育技術課題研究與教育教學實踐緊密結合,已經成爲中國小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趨勢。對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探索、研究和實驗,有助於揭示教育規律,解決教育問題,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可以說,課題研究水平的高低,決定着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幅度。

三、有效提高教師隊伍素質。

教師是辦學諸因素中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尤其是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才能使學校在現代教育中辦出特色,才能使教育質量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教育實踐表明,優秀教師的匱乏,直接影響到教育質量的整體提高。因此,要重視和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

研究的心得體會篇4

如何展開課題研究,這是一直困擾着我們一線教師的難題。如何確立課題,確立了課題又該如何開展?在講座中李教授向我們介紹了自己探索出的以素質教育爲指導思想和基本內容的教學及課題研究總體框架。這個總體框架以“三小”、“三大”的新認識和新實踐爲主體內容。“三小”、“三大”即是:把目前的學校教育看成是“國小校”,把學生未來生活的社會看成是他們的“大學校”把現在學生語文學習的課堂看成是“小課堂”,把當地廣闊的農村社會看成是“大課堂”;把學生在校學習的課本看成是“小課本”把他們現在的和未來的社會實踐和生產實踐看成是“大課本”。“國小校”是爲了學生以後在“大學校”裏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服務的;“小課堂”是學生進入“大課堂”前的基礎訓練;學生學習“小課本”的目的是爲了將來能讀懂無字的“大課本”。李教授認爲,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促使學生由“三小”向“三大”過渡,向“三大”方向發展,爲當地兩個文明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中國小教育科研課題主要有兩大來源,一是教育實踐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另一是教育理論文獻中提出的關於教育的理論問題。前者主要體現研究的實踐價值,後者主要體現研究的理論價值,兩類課題都離不開教育的實踐,因而都具有現實意義。教育實踐是教育科研課題的源泉解決教育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問題是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任務,對廣大教育工作者來說,更是研究的重點。對教育實踐中的問題,我們一線教師研究的主要是微觀領域的問題,主要指教育某一具體方面或者一定範圍內的問題。對教育工作者來說,這些往往是選題的直接來源。對這類課題又可以概括爲以下幾方面:

1、教育管理研究。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質量是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觀點。如何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效率、管理質量、管理體制、學生管理、師資隊伍管理、後勤管理等方面,其中包含着大量的研究課題。

2、教育理論文獻分析是教育科研課題的重要來源。從現有的教育理論文獻中,從前人構造的教育理論體系中,我們可以尋找並填補其中的空白區,可以繼續他們提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的研究,也可以對前人理論發出懷疑,經過研究提出新的見解和主張,還可以參與學術上的爭鳴、討論。

總之,從實踐中找課題與從理論文獻中選課題,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在一個具體課題中往往既有實踐價值,又有理論價值。從實踐中產生的課題如果很值得研究的話,往往都是理論上沒有解決的問題。因而實踐研究所解決的具體實踐問題,往往又有一定的理論意義,豐富和發展了理論。

研究的心得體會篇5

大學兩年的體育課即將結束了。幾個學期,用三句話總結這幾個學期的學習過程與感受就是:在開心中運動,在運動中流汗,在流汗中健身!

一、在開心中運動

每學期最激動人心的就是體育課的第一堂課――選取項目。學校爲了豐富我們的課餘生活,讓我們學到我們真正感興趣和喜愛的運動項目,個性選取了這種自由選取體育項目的授課方式。

每學期的第一節體育課前,選取什麼項目就成爲了每個寢室臥談會的主要資料,爲的是做好充分的.準備去挑選自己最喜愛的項目。經過大家精心的備戰和激烈的現場爭奪,絕大部分同學都選到了自己最爲稱心如意的體育項目。因此,大部分同學在上體育課時都有一個愉快的情緒。每節課都能看到大家笑意盈盈,臉上盪漾着青春的笑容。

體育課,感覺就是在開心的玩兒!

二、在運動中流汗

情緒愉快了,每個人自然也能全身心投入。大家忘記了一切煩惱,每堂課緊隨老師的課程進度練習着選定的項目。無論是在寒冬,還是在酷暑,大家都全身心投入,整整一堂課下來,每個同學都是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但儘管如此,臉上的笑意還是不減。

體育課不僅僅僅是讓我們學習某幾項體育技能,更基礎的一個目的就是爲了提高我們的身體素質。因此,必要的素質訓練是不可少的,比如每堂課穿插的跑步、跳遠等訓練。既然是爲了自己的身體好,同學們對這些訓練依然是全力以赴,認真練習。

一個半小時過後,汗流光了,身體頓時也感覺簡單不少!

三、在流汗中健身

進入的大學的學習生活,沒有了中國小每一天的必修課――廣播操,唯必須時定量的運動就是每週一次的體育課了。在缺乏運動的學習生活中,體育課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調節身心的機會。幾乎所有人都很好地把握住了這個機會,在三個學期期末的體能測試中,能夠清晰地看到,大部分同學都持續着成績上升的趨勢,這說明了體育課上的鍛鍊,確實在一點點提高着同學們的身體素質,到達了健身的目的!

即將告別體育課了,其實在體育課上學到最多最有用的是鍛鍊身體的科學的方法。每學期的理論課,以及每堂課上老師爲我們一點一滴滲透的,都是這方面的知識。到了大三,這些知識就將要發揮它的作用了。沒有了體育課,我們也不能不鍛鍊,否則身體會垮掉。利用體育課上學到的知識,進行科學的鍛鍊,不僅僅能夠強壯體質,而且還有利於我們的學習。

告別體育課後,我會懷念我的體育課生活的!體育課沒了,但我體育精神同在!“快樂的體育”是我的體育理念。快快樂樂地體育,健健康康地成長。

加油!爭取在大三的系運會和院運會中再創佳績!

研究的心得體會篇6

去年,我校申請了桂林市級b類重點課題——《農村中學生學習現狀及對策的研究》,我有幸參與其中,可以說是受益匪淺。一年以來,理論學習、培訓及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使我更深地理解了課題研究的意義及思路,也使我對留守學生有了新的認識,給予更多的關注,促使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盡力去關愛留守學生,分析他們的學習現狀,尋找相應的對策。下面就談一談一年多來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開題會議令我豁然開朗

開題會議上由課題負責人作課題開題報告後,市級、縣級各位專家提出了一些精準的問題給我們討論,而後又提出很有指導意義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建議。我清晰明確了我們課題研究的方向及策略,感覺心中有底了。

在我們的學生中有這樣一個羣體:留守學生,他們中的大多數常常是我們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學生”,總是被單獨教育的對象。到底他們的學習現狀如何?思想、生活、家庭情況怎樣?我們很需要去多加關注這些問題。可是我們注意到也有個別留守學生各方面表現非常優秀,令老師也暗暗欽佩。這些表現優秀的留守學生是如何做到的呢?能否借鑑他們的優點去幫助那些學習困惑的留守學生呢?我想這就是我們課題研究的意義所在,也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二、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理論水平

課題組定期召開會議,組織理論學習。本學期在第一次課題活動時給我們每位成員發一本“課題專用筆記本”,經常性閱讀各類教育教學雜誌,認真做好讀書摘記。充分利用網絡拓展理論學習,及時瞭解當今社會發展趨勢,關注留守學生的概況,學習他人好的經驗。開展課題研究過程中結合教育教學實踐撰寫留守學生教育個案,並由課題組出版專刊。我每一次在總結自己的教育案例時,都得到一次較深的反思,其中有一些令人欣慰,但也不乏感到遺憾。每每過後,我都會不斷督促自己在以後的工作中努力做得更好。

三、農村留守中學生的教育任重道遠

當我越深入瞭解留守學生,我的心情越複雜。他們的境遇令人擔憂,他們是社會上最孤獨無助的羣體,他們的心中渴望理解和關愛。有些留守學生因爲愛的缺失,成績下降;有些留守學生由於教育不當而缺乏自理能力;有些留守學生由於沒有正確的父母導向而成爲問題學生。這些不在父母身邊的留守中學生,大多數時間是在學校度過,作爲學校老師,我們應給予留守學生更多的愛。關心一下留守學生一日三餐是否吃飽;天氣寒冷了,他們有沒有添加衣物。他們學習上有困難時,多給予幫助和支持,遇到挫折時多與他們談心溝通。還可以教育其他同學多幫助他們。讓留守中學生感覺到雖然遠離父母親,卻沒有遠離父母般的愛,從而對學習充滿信心和渴望。

教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農村留守中學生的教育更是任重道遠。需要學校、家長和社會共同關注,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讓他們笑對人生,健康成長!

研究的心得體會篇7

課後作業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延續,課後作業可以檢驗課堂教學效果,幫助教師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利於學生有效鞏固知識,提高應用能力和學科素養。隨着“雙減”政策的實施,教師的作業設計能力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通過參加學校的作業設計培訓,我也有很多收穫與反思。

“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要儘量避免出現機械、單調、重複性無效作業或懲罰性作業,儘量縮減一些死記硬背、反覆抄寫的練習;作業設計要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規律,作業的形式必須多樣化,切忌只有單調的書面作業,應該增加更多的實踐性、操作性等體驗類作業。各種體驗類作業形式不僅是學生所喜愛的,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習困難生的學習興趣;作業設計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兼顧個體差異,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個性化作業的設計,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業設計;教師還要認真批改作業,加強面批面改,做好學生的答疑輔導。

在接下來的作業設計中,我要做到以下幾點:

1、適當控制作業時間,掌握好作業的難度和數量。在沒計作業時,一定要站在學生角度,預計一下完成作業可能所需的時間,可以設計分層作業,在完成作業時間和內容上要分層。因爲學生個體有差異,基礎差的要多留一些時間給他們,基礎好的可以提前完成作業。完成的時間靈活,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作業不再有困難。

2、合理分配作業類型。一般來講,結合每課教學內容自選型和問答型作業佈置頻率應該稍高,而活動型和融合型作業開放性強,強調寫實情景,完成時間較長,可以每隔兩週佈置一次此類作業爲好,也可依次交替進行。這樣既能保證作業的質量,可以讓學生作較爲充足、深入的探究,又能保持學生的新鮮感,增強做作業的積極性。

3、創設作業交流平臺。學生花了大量心血完成作業,如果沒有展示的機會,就會感到失落,以後會喪失完成作業的興趣;而且,如果教師只佈置作業而不看重效果,學生也會產生無所謂的態度,消極應付。因此,通常在完成一週的作業後,教師可以讓學生彙報自己的作業成果,尤其是對於注重過程學習的活動型和融合型作業更需在班級中進行交流,使得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努力正受到別人的關注,從而提高日後學生的參與度和支持度。

4、加強作業評價指導。新課程作業設計固然更重過程,強調答案的開放和多元,但這並不意味教師的權威地位和指導作用下降,相反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於收集資料的作業,教師就應該提供必要的信息渠道,指導學生怎樣去找相關的書籍、報刊和網址;對於實踐型作業,教師應主動聯繫相關社會單位和人員,協助學生走進社會大課堂;對於融合型作業,由於學生知識結構存在侷限性,習慣於單科思維,教師應適時介入,給予評價指導。

總之,語文作業作爲課堂教學的延伸,我們不能滿足和停留於傳統的作業佈置,而應順應教學改革的潮流,融入新的理念,嘗試新的類型,爲生機盎然的語文新課程改革再添一片新綠。

標籤:心得體會 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