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朱永新《新教育》心得體會多篇

朱永新《新教育》心得體會多篇

朱永新《新教育》心得體會篇1

閱讀《朱永新說教育》這本書,祖國未來教育的宏偉藍圖即刻呈現在我的眼前。這本書就像教育路上的一座燈塔,給每一個教育人指明瞭前進的目標和方向。其中,閱讀是新教育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全民閱讀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代,作爲一位平凡的老師,在教育過程中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尤爲重要。我們也責無旁貸。因此,從一年級開始,我就與孩子們一起踏上了閱讀之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年級時孩子們的識字量有限,讓孩子們愛上閱讀並非易事。於是,我在圖書室裏找遍了所有帶插圖拼音版的圖書,每天抽出時間帶領孩子們閱讀。精美的插圖吸引了孩子的眼球,短小精彩的故事讓孩子們彷彿身臨其境。爲了把閱讀落實到實際行動中,我又安排佈置了與閱讀相關的活動任務:第一,每天上課前由一個孩子站在講臺上給大家講一個故事,老師及時給予評價和獎勵。第二,每個孩子每天寫一句話。也許是爲了得到小小的獎勵吧,孩子們的積極性非常大,這都歸功於興趣的功勞。持之以恆,腳踏實地。上了二年級,我想讓孩子們的閱讀再上一個臺階,同時也爲三年級的寫作打基礎。我給孩子們推薦閱讀有關寫日記的書籍,並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寫日記,每人每天寫一篇50個字左右的日記。這是上學期的目標;到了下學期,我把字數增加到了100個左右。孩子們都能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地完成。當然,有佈置就得有落實。每篇日記我都親自批改,並做好批註。每週評選出優秀篇目進行展評獎勵。漸漸地,孩子們不僅愛上了閱讀,也喜歡上了寫作。好習慣終生受益。到了三年級,孩子們已基本養成了自主閱讀的好習慣,孩子們讀書的願望更加強烈,興趣更加濃厚。每天早上七點半,孩子們準時開始早讀,由班長組織進行閱讀;中午,孩子們進行自主閱讀;晚上延時上課之前———每天下午五點半,我與孩子們準時走進教室,開始30分鐘的師生共讀。不動筆墨不讀書。閱讀時,孩子們手不離筆,書上圈畫優美詞句、做標註。閱讀之後把這些內容抄寫到讀書筆記本上,每天一篇,內容包括優美的詞語、句子和自己的閱讀感想。除此之外,我還定期帶領孩子們到學校圖書室借書。付出總會有收穫。三年的努力換來了閱讀速度讓同學們驚歎、佩服的徐馨馨;閱讀書籍種類多、知識豐富的郎乾坤;被大家稱爲“小書迷”的吳夢可、胡慶羽、呂昕陽、劉慧昭等等。閱讀與寫作從來都是不分家的。他們的寫作能力也非常強。他們的作文常被列爲範文在同學們中間傳閱。

“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在這三年裏,孩子們在誦讀經典上也收穫滿滿。一年級時,孩子們每週背誦一首古詩並誦讀了《三字經》;二年級時,孩子們除了每週背誦一首古詩外,還誦讀了《弟子規》;到了三年級,孩子們每週背誦兩首國學經典古詩詞。另外,我還有一個計劃:把《增廣賢文》和《論語100》列入高年級學段的誦讀行列中。曾有家長說,我的孩子雖然在農村上學,但是可比在城裏上學的孩子學到的知識多得多。聽到這句話,我的心裏有了些許欣慰。

三年來,我與孩子們通過閱讀領略了大自然的優美風光,學習了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接下來的日子裏,我會繼續帶領孩子們在讀書之路上手拉手——共讀共寫共進步

朱永新《新教育》心得體會篇2

用了三週的閒暇時間,將朱永新的《新教育》通讀了一遍,並對重點部分做了標記和註釋。

“新教育”一詞,是作者根據多年教學經驗和實踐,逐漸新興的現代名詞。書中講述了新教育的學理基礎、四大改變、十大行動、每月一事等內容,簡言概括爲:不斷提升自我,用心教好每個學生

讀完這本書,給我的感受就是,書中提出的好多理念確實很好,也有部分學校正在借鑑,但想將它實踐於所有學校,的確有點烏托邦。要想搞新教育,學校、家庭的教育二者缺一不可,但在放眼當今教育,唯分數是論,漠視孩子心靈的成長,家長對孩子德育教育的淡化,無不表現出與新教育相違背的思想或行爲。當然,我也不是將教育矛頭指向家長,學校的確有教育孩子的責任,但不要忘了,家長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就好比蓋樓,地基都沒有,想蓋高樓大廈,那也只是癡人說夢吧。在孩子不同的發展階段,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千萬不要一味地想着未來多麼的美好,而忽略當下。

我常在想,爲什麼現在的孩子德行越來越差?爲什麼天天上補習班還是那點可憐的分數?呵呵,如果在根上出現了問題,那還談何理想,談何抱負?突然想起師父曾和我說的一句話:只顧低頭拉車,不會擡頭看路。如今的教育也是如此吧,盲目地以分數論天下,而忘卻了教育的初衷,前方的路都沒了,還會有光明大道嗎?再加上教師的職業倦怠、家長不注重家庭教育,無一不是將孩子推向深淵的黑手。

因爲自己還年輕,還有一腔熱血,對未來還有憧憬,但單憑一己之力,與大環境抗衡,簡直是大象與螞蟻,自不量力。不管怎樣,還是儘自己所能,管好一方熱土吧。

新教育,故然好,想全面鋪展開來,需要很多對教育充滿激情的家長和教師,願,我能看到那一天。

朱永新《新教育》心得體會篇3

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熱愛,在每個孩子的瞳孔裏,有一顆母親的心;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未來,在傳承文明的長河裏,有一條破浪的船。——朱永新《教育是一首詩》

第一次接觸朱永新的新教育源於一次和朋友的交流,當時我被朋友嘴中所說的新教育理念深深吸引。新教育,意味着教育又要翻起新的篇章,意味着一種實現價值的理想行爲。於是,我利用課餘時間拜讀了朱永新的《新教育》,從而加深了我對新教育的認識,使我心情澎湃。我從中深深感到,朱永新教授是一個教育的理想主義者,對教育有一種宗教般的虔誠和獻身,爲中華民族的教育騰飛,返璞歸真,發起草根新教育行動,令人敬仰。讀後受益匪淺,感受頗多,而且我非常認同朱永新說的:幫助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生活,把教師的發展看作是學校發展的起點,一切爲了教師,爲了一切教師,爲了教師的一切!讓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共同成長,讓教師和學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試想如果教師不能充滿激情地去擁抱他的教育生活,如果教師不能每天用心去發現他的教育世界,那麼教育始終是一種缺陷。一個學校可以什麼都沒有,只要有了爲學生和教師精神成長而準備的圖書,那纔是學校。閱讀是一個習慣,是一種生活方式,就像每天吃飯喝水一樣。人只要有精神的飢餓感,纔會閱讀,一天不閱讀則很難受。

朱永新認爲:我們迫切需要形成新的國家教育價值觀,應該把閱讀上升爲國家的行爲,而不是簡單的教師、家長或者個別學校行爲。我覺得全民閱讀非常有必要,而且閱讀之所以重要,是因爲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少年志,則中國強!隨着新教育的推進,營造書香校園,讓讀書伴隨孩子成長,寫日記和讀書筆記是水到渠成的事。讓孩子寫自己的學習、生活;寫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傾訴自己的感悟;訴說自己的心聲。既可以培養孩子獨立的個性和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也可以鍛鍊他的意志,開闊他的視野,淨化他的心靈。這樣孩子距離成功就不遠了。

另外,說到閱讀,“晨誦、午讀、暮省”是新教育實驗倡導的一種迴歸樸素的兒童生活方式。

晨誦,在生命的黎明,你讓兒童吟誦什麼?前幾十年兒童晨間機械地背誦課文的晨讀,引發了極大多數人的反對,然後,數學晨讀,英語晨讀等替代性課程便應運而生。新教育實驗認爲,晨誦的目的主要不在於記憶未來可能用到的知識,不是爲了進行記憶力的強化訓練,而在於豐富兒童當下的生命,在於通過晨誦,既養成一種與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習誦、領略優美的母語,感受詩歌所傳達的感恩、優美及音樂感。

於是我在班裏提倡學生早晨背誦經典的古詩文,希望孩子在每天的清晨與經典古詩文共舞,讓他們的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時間得以舒展,靈魂得以靈動,師生共同傳達一種愉悅、飽滿的精神,並以此開啓一天的學習,三年的堅持下來,我班上的孩子們已經能熟練的背誦《弟子規》、《滕王閣序》、《岳陽樓記》、《長恨歌》、《出師表》、《木蘭辭》等經典名著和幾十首古詩。讓他們在古文裏洗滌了自己的情操,讓他們在每天的誦讀中懂得了什麼禮義廉恥,什麼是忠孝。

午讀,代表的是整個兒童階段的非學科性質的閱讀。其中的核心內容就是閱讀屬於他們自己的童年書籍。然而,爲了孩子更好的成長,他應該讀什麼書?我們該怎麼開始閱讀活動?爲了解決這一問題,新教育實驗自2006年起,開發了“毛蟲與蝴蝶——新教育兒童階梯閱讀研究”項目。毛蟲與蝴蝶項目認爲,不同年齡的兒童,由於心理髮展階段的限制,他們能夠讀懂的童書是相對有限的,我們要從大量的童書中尋找出每一年齡段兒童能夠閱讀的書籍。於是,從一年級起我就開始每個學期挑選幾本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那時候一、二年級的孩子能認識的字並不多,而且很難安靜地坐下來看很長的書籍,我儘量給他們挑選帶有拼音的、有圖畫的書籍,讓他們在閱讀圖畫書,講故事中提高他們的識字能力和表達能力。如《三隻小豬》《灰姑娘》《成語故事》等等,孩子們喜歡這種看了故事,又能繪聲繪色講給別人聽的方式,就連班上最頑皮的幾個孩子也忍不住加入到我們的閱讀隊伍當中。現在我班上已經三年級了,經過兩年多的歷練,孩子的閱讀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習慣,閱讀的能力也加強了不少,這個學期我試着給他們推薦了《少兒版四大名著》《福爾摩斯探案全集》等,而且我還組織學生把零花錢節省下來,放在一起買書讀,現在全班至少每人一本書,每天中午看半小時課外書,這些書同學們之間可以互相交換,也可以互相推薦,另外我在班上還每個月搞了一次,讀書明星的評選,這樣孩子的熱情非常高漲,孩子們快樂,我也跟着快樂了。

暮省,指的是學生隨筆、日記,以及師生通過日記、書信等手段,相互編織有意義的生活。用日記記錄成長,親子之間、師生之間用詞語相互激勵、撫慰,成了新教育實驗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及日常的生活方式。

學生寫日記是老師要求的,不得不寫,並且會帶着一種完成任務的心態,特別是中低年級,需要老師和家長的監督。但是老師自己有時也需要多寫教育日記,時時鞭策自己,才能在教育中獲得成長,而我也會朝着這方面不斷努力。

晨誦、午讀、暮省,將教育迴歸到一個樸素的整體,它既是對學科課程的補充,同時也是對過早精細化的學科課程進行一種矯正。新教育實驗認爲,素質不是知識與能力的拼板,而是一個人的完整的理解力與創造力。如果我們的孩子都能做到晨誦、午讀、暮省,那我們的教育也事半功倍了。我們相信,新教育有望實現素質教育提出的教育理想。

朱永新《新教育》心得體會篇4

學校一直在積極倡導新教育,“晨誦、午讀、暮醒”讓師生共沐書香,“靜聽花開的聲音”使教師感受到職業的幸福,寒假我拜讀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朱教授的新教育理念真可謂一字千斤,使我受益匪淺,它從不同的角度爲我們詮釋了教育。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朱永新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新教育這個詞語很早之前就聽說過,但是它真正的含義我未曾深究過。直到最近讀了《新教育》加深了我對新教育的認識,使我心情澎湃,讀後受益匪淺,感受頗多。

在書中,我明白了理想的德育應該架設“德育合力網絡”,築起學生“人格長城”,讓道德教育達到“不教之教”的效果。我也聽到了朱教授對理想智育的呼喚:“教育是人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和認知的堆積”;“以人爲本”;“讓每個孩子擡起頭來”;“用成功激勵孩子獲得更多更大的成功";“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兒童不需要分數”。在書中我也領略了理想體育的魅力,經歷了理想美育“幸福的戰慄",在他理想的勞動教育中明白了“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書中,我看到了孩子們的天堂理想的學校,這是人才的搖籃,人格的殿堂;我看到了理想的教師,他們自信自強、追求卓越,他們充滿愛心,創新合作;我看到了理想的校長,他們胸情寬廣、以人爲本;我還看到了理想的學生和理想的父母。朱永新教授在書中爲我們展現瞭如此美輪美奐的教育之夢,讓人神往。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關於什麼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授從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教育就是生活。教育當然應該面向未來,面對當下。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動的方式。教育本身應該是目的,應該讓所有的與教育關係的人過一種幸福完整的生活。

教育同時是一種特殊的生活。教育必須確保學生的生命獲得充分的成長,必須實現社會對於一個未來公民的希望。這種教育生活,不等同於學校教育生活,如在家庭裏父母和子女的溝通。在職業生涯中每個人的學習,都可以視爲教育的生活。我們理解的教育生活,應該是面向男女老幼的。

教育生活應該是幸福的。教育既然是努力的去促進每一個人過一種幸福完整的生活,它本身就應該是幸福的。孔老夫子早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習的本身就是充滿了樂趣的。只有在愉悅快樂的情景中,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育生活應該是幸福而完整的。在當下的教育中,我們的教育是單向度的,片面的,是唯分數的教育。其中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德行的教育。人應該是完整的,包括他(她)自己個性的完整性。讓人成爲他(她)自己,一個完整的自己,這纔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過去人們都說,教師是蠟燭,默默地燃燒着自己,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別人,直至將自己燃盡;其實這些比喻都是不貼切的。我們教師應該在成就學生的同時成就我們自己,爲學生帶來幸福的同時也應該享受到教育的幸福。因爲“教育是一個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變得更完善的職業,而且,只有當教育者自覺地完善自己時,才能更有利於學生的完善和發展”,沒有教師的幸福感覺,就很難有學生的幸福感受,教師都感覺不到教育的幸福,學生的幸福又從何談起呢?作爲一個教師的幸福其實是無所不在的,雖然我們的工作壓力大,但教師的幸福感也很強,

正所謂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因爲在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莫過於孩子,孩子們有最純真的心靈,最誠實的態度,最善良的願望,他們集真善美於一身。而我們教師,由於工作的特殊性,有幸能天天和最美好的孩子們在一起學習生活。這就是一種幸福。

在這個浮華喧囂的城市裏,我們缺少了一份內心的平靜,唯有讀書,才能讓我們找回一份寧靜。幸運的是,教師這一份工作可以讓我們天天與書爲友,我們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工作時間看書(當然是有益的書),在書海中翱遊。教師有更多“靜”的時間、機會,而一旦平心靜氣了,生活與工作就會是另外一番景緻,人生也將更充實、更完美。這就是一種幸福。

關於書籍蘇霍姆琳斯基曾說,學校,首先意味着書籍。“學校裏可能什麼都足夠多,但如果沒有爲人的全面發展及其豐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書,或如果不熱愛書和冷淡地對待書,這還不算是學校;相反,學校裏可能許多東西都缺乏,但如果有永遠爲我們打開世界之窗的書,這就是學校了。”“如果你的你今天所講的不是重複昨天講過的話,那麼,閱讀就會成爲你的學生的精神需要。”朱永新的夢想是,從“書香校園”走向“書香社會”,“從推進閱讀來撬動中國教育改造”。閱讀能讓我們體驗到教育的價值,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在書中朱教授還講到了實施新教育的主體—教師,他說,我心中的理想教師應當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應當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應當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應當是一個非常尊重同事、尊重領導,非常善於幫助他人成長的教師,應當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應當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應當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當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當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我覺得當一個好老師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孔子說過“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無從談起,感情雖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一個好老師要具有深厚的文化素養,形象一點來說,教師的素養就像一個泡菜罈子,不同的東西會泡出不同的味道。同樣,學生在教師潛移默化的薰陶下,會慢慢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從而形成獨特的人文精神。其次一個好的老師需要對所教科目有一個透徹、宏觀、一以貫之的理解,能夠用最通俗的語言講解出最深刻的道理,用最精當的例子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並且言傳身教,把細小的學問昇華到對人生理念的理解。

一個好的老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老師講課講得怎樣最終會從學生那裏反饋出來。如果一個老師只是一個人在講臺上口若懸河,講得眉飛色舞,全然不顧學生的反應,不去思考學生的興趣,即使講得再好,於學生來說,仍然是一堂失敗的課。一個好的老師還要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前途命運。有的老師從來不與學生談心,更不用說交流什麼思想,這樣的老師,即使課講得好,學生也只會產生一股尊敬之情,而不會有敬仰之感。

幸福是一種體驗,讓孩子們享受教育的幸福,讓我們在幸福的教育中成就自我,這是教育的一種境界,就讓我們在今後的共同生活中追求這種境界吧!

朱永新《新教育》心得體會篇5

開學後,我細細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受益匪淺。它讓我瞭解了爲了一切的人,爲了人的一切的新教育理念;知道了只有行動就有收穫,只有堅持纔有奇蹟的行動論;懂得了愛心纔會產生奇蹟的定律等。新教育賦予了我新的教育理念,爲如今有點迷茫的我,找到了今後努力的方向。

一、學理想課堂,走教學新路

我認真學習了新教育所闡明的理想課堂的六個度參與度、親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練習度、延展度,我深刻領會了這六個度的實質,反思以往的課堂,覺得前五個度還做得較好,但延展度還遠遠做得不夠,通過這次學習,更加堅定以後更應該重視延展度,這樣才能拓寬幼兒的視野,才能讓幼兒學到更全面的知識。爲了構築理想課堂,我在今後的每堂課中都要全面執行這六個度,課前讓幼兒做好預習,在預習本上記錄積累學懂的知識,提出不懂的問題,廣泛收集資料;然後在小組內交流。課堂上,教師根據幼兒的預習情況提煉有價值的問題,讓幼兒在小組內討論找到答案;然後小組人員上臺展示成果,教師時時引導,時時給予肯定,給予獎勵,做到人人蔘與,人人評價,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體會到成功。

二、彰顯大語文教學觀,讓閱讀成爲悅讀

新教育明確指出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由此可見,讓閱讀變成孩子一生的習慣,讓悅讀成爲孩子一生的心靈港灣,是多麼的重要。在教學中,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其次,借鑑新教育提倡的營造書香校園,營造書香班級,讓孩子們養成晨誦,午聽,暮省的閱讀習慣,最後以活動促閱讀。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如:心得交流,小小故事會等。通過這些途徑,讓孩子們喜歡閱讀,讓童書戰勝電視,讓童書戰勝電腦,讓童書戰勝遊戲機,讓閱讀真正成爲悅讀。

讀過《新教育》後,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教育不僅僅是幼兒成長與進步的過程,更應該包含教師的成長與進步,缺少任何一個都不能算是一種完整的教育。作爲一個教師,我們各個方面的能力都應該得到提升,那就從閱讀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