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讀《少有人走的路》心得精品多篇

讀《少有人走的路》心得精品多篇

讀《少有人走的路》的心得體會 篇一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人人可讀,人人可受益的心靈讀物,出自美國心理醫生作家斯科特·派克之手。

斯科特用他的誠懇、勇氣和智慧,通過本書,說出了人們從來不敢提及的話題,面對了人們從爲不敢面對的問題。

自從加入了《財慧美學院》讀書會,會不自覺的把空餘時間浸泡在讀書中,絕不是心血來潮找書打發時間。讀這本書會覺得,自己的心智還很不成熟,精神還過於膚淺,自身太需要這方面的滋養與潤澤。

書中說:人生苦難重重,唯有自律方能消除人生的痛苦,而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是實現自律的四大原則。如果將這四種原則持之以恆地實踐,任何人都能夠使精神、心理和靈魂達到更高的層次。

對此觀點,本人感同身受,特別是"尊重事實"這一原則,好似讓我看到了身邊諸多沒有尊重事實而被困擾或束縛的人和事。

"我們對現實的觀念就像一張地圖,憑藉這張地圖,我們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斷協調和談判。地圖準確無誤,我們就能確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麼地方,怎樣到達那裏;地圖漏洞百出,我們就會迷失方向。"

是啊,任何人來到世界,沒有偉大與卑微、高貴與貧賤之分,上帝也沒有給誰繪製過地圖,但我們在不同的時期,必須給自己繪製不同的地圖,纔會擁有準確的人生航向,愉快的人生旅程。爲此,顯然要付出代價。

很多人,因爲得意於自己的經驗與資歷,從未有過繪製地圖的意識與做法,純憑感覺做事,遇到麻煩,不是積極面對,而是拒絕新的資訊,甚至指責新的資訊混淆是非,因此,常常埋怨人生的道路總是荊棘密佈,障礙重重,好似上帝不公,時時被命運捉摸。

當然,有一部分人,曾有過藍圖,對自我成長有過規劃,但時這境遷,也不更新。原有的地圖日漸窄小、模糊、粗略,對世界觀的認識狹隘而偏激。對於新的信息與資訊,不是難於對付,就是漠不關心,因此,生活中,常處於恐懼與無奈狀態,碰壁也成了尋常之事。

極少數的幸運者,勤於努力,從未放棄過自己的追求與夢想,不斷地更新和調整自己觀察世界的角度,不斷地修訂自己的地圖,對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不會漠然,而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與驚喜。

還會發出如此的感嘆:我們貧窮時,世界是一種樣子,我們富有了,世界又是另一種樣子;社會在前進,我們唯有尊重事實,不停地修訂地圖,方可讓心靈獲得成長,讓心智走向成熟。

每天都規劃好自己要幹什麼,每天把自己要學的東西,要完成的進度都記在本子上,每天都按照自己安排好的計劃來進行學習,生活,工作,運動。

我想這就是自律,通過自律,培養出自我的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在面對麻煩時,能夠以堅毅果敢的態度去選擇,去面對。

讀《少有人走的路》的心得體會 篇二

毫無疑問,這不是一本容易讀的'書,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本無論你話多大精力都值得讀的書。

這本書的作者M斯科特派克,美國著名作家、醫學博士、心理醫療大師,被譽爲“我們這個時代最傑出的心理醫生”。

這本書圍繞着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展開的:

人生錯綜複雜。

這本書分爲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在痛苦中成長

每個人都必須經過成長才能變得成熟。成長之路是充滿堅信,它不是一條平坦的陽關道,而是荒漠沙漠裏的一條小徑,遍佈荊棘、仙人掌和礫石。在這條少有人走的路上,一些勇士正在前行,他們將超越自我,邁向新的天地。

這一部分作者闡述的其中的觀點:成長不僅要學會承受痛苦,還要學會寬恕。從本質上講,寬容是一種非常自私的行爲,因爲它最大的價值就在於能夠治療自己內心的創傷,因此,寬容的第一收益者是寬容者自己,而不是寬容的對象。

第二部分——心靈探索

這一部分是關於自愛與愛。

如果我們活着,卻不知道愛自己,就如同把自己放逐到一間孤獨的、被剝奪了愛的囚室。不幸的是,許多人都對自己很苛刻,都不肯赦免自己,哪怕是假釋。

而愛不是依賴,也不是自我犧牲。真正意義上的愛,既是愛自己,也是愛他人。

書上是這麼說的:愛的重要特徵之一,在於愛者與被愛着都不是對方的附屬品。付出真愛的人,應該永遠把愛的對象視爲獨立的個體,永遠尊重對方的獨立和成長。

第三部分——尋找自己的歸宿

人生是有限的,我們所有人都會走向死亡。作爲成長最重要的一步,我們必須承認這樣一個事實,即每個人都將走向死亡,我們都將鏽蝕,變成廢鐵、灰燼。

但是,生命並不會因爲死亡而變得全無意義的。因爲你與神祕的死亡進行鬥爭時,你將發現生命的意義。

從這本書上,我明白:每個人都必須走自己的路。生活中沒有自助手冊,沒有公式,沒有現成的答案。某個人的正確之路,對另一個人卻可能是錯誤的。生活之路不是有瀝青鋪就的陽關道,它沒有通明的燈火,更沒有路標,它是荒漠中一條坎坷的小徑。我們必須從中尋找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讀《少有人走的路》的心得體會 篇三

這幾本書被封存了近一年,書頁有些溼潤了。但還是沒有失去嶄新的封面,也沒有一點翻動的痕跡。

在這個新年,偶翻出這套書來,共四本,看看有點多,也沒想能看完。不知不覺翻動中,卻就這樣看完了。我想主要原因就是這書值得一看。

第一本是心智成熟的旅程。看着裏面的內容,我被吸引了,工作了近一年,心理難免有些趨向,而這書,直指心靈深處,剖析人性。人生苦難無邊,而我們應該去承受這些痛苦,逃避痛苦,逃避問題,都將是心理曲化,只有面對痛苦,面對問題,纔是一個人心智成熟的正確旅程。然而,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沒有面對,導致這是一個少有人走的路。

我們必須認識到,人生本是痛苦的旅程,是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構成的人生,才能正視,才能解決,才能享受。文中講的規矩,並不是簡單的條條框框,而是一種人生尺度。先苦後甜,承擔責任,忠於事實,保持平衡,是心理真諦。

第二本勇敢的面對謊言。從案例告知我們面對心理最深的脆弱,直擊內心的謊言,我們能否勇敢面對。到這,必經的前提,那是一條愛之路,一條所有心靈末端的真實感知。在第一本後部分探究的就是愛。它讓我們深刻領會內心的心智旅程,而不是簡單的嘴角語言。誰不說謊?誰能拆穿自己的謊言?讀過這本,你將明白怎樣去面對自己的謊言,而不是一個又一個的不停編制,成就謊言的一生,導致心理陰影,影響自己,家人,孩子。

進入與心靈對話,講述的各個我們所害怕的一些性格,憤怒,害怕,責備一系列多數人明明不停表現卻還毅然否決的心境。在這第三本書,讓我們暢享心靈的不願意。

很快書的完結本是一幅心靈地圖,就像你所見的地圖那樣,有農村的乏味平淡,落後,貧瘠,同樣有城市的繁華美麗,先進,富有。高低不平的山脈,就是那時強時弱的心脈,一望無垠的水簾,就是那心靈開闊的視界。只要認真面對心靈,認知這複雜錯綜的人生,哪裏都一樣美麗。

看完這套書,我曾一度萎靡的心靈,找到了出口,流淌着勇氣,夢想,拼搏的力量。感謝這位外國心理學家的奉獻,感謝這個心智成熟的旅程,儘管在書中我是已經認真走完,而真正的,纔剛剛開始。

最後,我總結了這本書的精髓,就兩個字,面對。你狠狠的面對,就是給人生苦痛的致命一擊,而你收穫的將是心靈的真正成長。也許這是所有心理學的前提,其源泉是愛。

關上這書,想起這是大三那年買的,至今纔看,難免有些許遺憾,而至今能看到,又頓生一種慰藉。好書難得,好的人生,就是勇敢面對一切苦痛,問題。得到的並不是失敗或成功,而是心智的成長。與放棄絕緣。

讀《少有人走的路》的心得體會 篇四

看完《少有人走的路》,感覺作者派克先生還真是很了不起啊,這個系列寫得很深刻透徹,也很有趣,竟然可以讓人在覺得釋懷的同時又感覺到壓力。就好像派克所說的,精神的追求大家知道是相似的,可是個人卻可能以爲自己的心靈旅程是獨一無二的,而派克告訴我們,其實這依然是雷同的,自我所感受到的,其實他人亦然;沒有絕對幸福的童年,把一切歸咎於童年受到的傷害其實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所謂人性,並不是指一成不變的某種特質,其實是在不斷的調整和變化的;人們會覺得始終保持思考太累人,因此往往更容易追求精神而忽視心靈;而當心靈被忽視壓抑得太久,就會通過別的症候表現出來。呵呵,這篇讀後感其實幾乎還是抄錄的派克先生的話,我不過是按我的需要把它們串聯了一下。

我覺得派克很了不起的原因之一,是覺得他非常睿智豁達,也非常平和包容,他說過其實人未必一定要去找心理醫生,某些心理醫生其實只是把你改造成社會所接受的模式,而讓你徹底失去了自己——這個例子在亦舒的一部小說中已經表現過了——“現代心理治療目標是讓患者恢復‘正常’,用統一標準規範人們的生活,結果只能令個性萎縮,變得淺薄而蒼白。”而且心理健康也並非總是陽光活潑,毫無陰影。

事實上,“抑鬱造成的空虛,乃是思緒和情感的溫牀;年齡的增長和衰老,可以促使我們關注心靈;死亡讓人更強烈的瞭解到生命的意義;深刻體會眼前生活的空虛,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讓我們失去一部分的純真,這對心靈也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