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少有人走的路》1000字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第一篇:《少有人走的路》讀書筆記400字

《少有人走的路》1000字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這是一本關於心靈和精神方面的書,很多時候它讓我不舒服,因爲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爲解決問題而付出的努力,會讓思想和心智更成熟。”我喜歡這句話。

平心而論,我是個害怕麻煩的人。很多事情只要不影響到我基本的正常生活,我都會選擇視而不見,直到拖到不得不去解決的時候。至於,別人口中所說的熱心的幫助別人如何如何,基本與我無緣。我得承認很多時候,我是個冷漠的人。爲了躲避很多無謂的麻煩,我會盡量避免跟別人有更進一步的接觸。就我工作的環境而言,或許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對於生活嘛……我的朋友曾直言不諱的告訴我:“你不是一個容易接近的人,有時候話也不多,又理性,真是很難交到新的朋友啊!”

或許,我該嘗試着去改變一下,多和別人交流,多接受一些別人善意的邀約,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時候去幫助別人,甚至,偶爾去請求一下別人的幫助。

當我選擇面對問題而不是逃避的時候,大腦就會就會產生一種自我壓力,潛意識裏swot分析法就會運作,自動選擇一條針對當前環境下的最佳答案。當動力戰勝惰性行動起來的時候心裏更加有底。久之,自信就會回來,而當精、氣、神都有的時候,人離好運還會遠嗎?

第二篇:《少有人走的路》讀書筆記

《少有人走的路》讀書筆記

作者首先提出:人生,是一個不斷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面對一個一個接踵而至的問題時,每個人的選擇都是不一樣的,大的來看,一是解決問題,二是規避問題。作者認爲,解決問題,是痛苦的,但在痛苦中,伴隨着能力的增長和心智的成熟,而規避問題,往往不會使痛苦消失,持續的逃避還會使心智退化。那麼,如何才能做到積極、主動的解決問題呢?這就是自律。自律,包括四個方面:1.推遲滿足感,2.承擔責任,3.尊重事實,4.保持平衡。

1.推遲滿足感,即所謂先苦而後甜,苦盡則甘來,先解決困難的問題、難以解決的問題、麻煩的問題、重要的問題,而後,享受解決問題帶來的快樂,及之後面對其他小問題的輕鬆。

2.承擔責任,即應該勇敢的說出“這是我的問題,由我來解決”,敢於面對問題,直面問題,承擔問題帶來的痛苦,也承擔“承擔責任”帶來的痛苦。

3.尊重事實,即莫要自以爲是,莫要以爲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自己的知識體系是完美的、是正確的、是不可改動的,莫要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系統裏,應推陳取新,尊重事實,不斷完善、修正自己的世界觀、知識、人格和心智。經常內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知善知惡,之後存善去惡。

4.保持平衡。中庸之道,學會放棄,學會有所爲亦有所不爲,承擔放棄帶來的痛苦。應注意的是,你必須在擁有某種事物之後,才能放棄,一味放棄就以爲着放棄人生。

第一章最後,作者提到,也是幾乎所有類似書籍都提到的,最簡單,也是最難的一句話:“持之以恆的堅持。”

作者在第一部分中,多次提到父母的教育對子女的影響,這個方面,本次閱讀的時候沒有仔細看,以後根據需要可以再重新讀過。

作者在全書第一部分裏提出,想要解決問題、消除痛苦,就要做到自律,並提出了自律的四個基本原則: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在第二部分裏,他深入論述,爲什麼“愛”是自律的原動力。

首先,作者給出了“愛”的定義“愛,是爲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願。可以看出,作者在這裏對愛的定義,是從其心理醫生角度、經驗及世界觀形成的一種認識。

其次,作者提出了一些不是愛的“愛”,包括:墜入愛河、依賴性、自我犧牲、只說不做。墜入愛河,是爲了突破“自我界限”而形成的正常反應,但並不能使心智得以成熟,只是爲了排解寂寞。依賴性,是一種消極的人格失調症,他們往往不在乎對象是誰,他們需要的僅僅是找到一個可以依賴的對象。比如,剛剛失戀的人,往往很快就會找到新歡,他們只是爲了找到一個下一個可以依賴的人。自我犧牲,其實是在追求一種“道德的優越感”,做出犧牲的人,往往不是受害者,他們其實在內心深處是喜歡犧牲,喜歡道德上高人一等的感覺。只說不做,愛是行動,是真正的付出,而不是僅僅一種感覺。

第三,作者進而闡述,何爲真正的愛,及該如何去做。包括:真正的傾聽,坦然接受死亡,敢於追求獨立自主,勇敢做出承諾,不輕率的與別人發生衝突,自我約束,尊重對方的獨立性。這裏不沒一條都記下了,但是的確每一條都是足以讓人思索和深思的。如,“敢於追求獨立自主”這一節,作者有一句話“人生唯一的安全感,來自於充分體驗人生的不安全感”。確實,隨着年齡的增大,我和我身邊的人,似乎都更喜歡懷念過去,喜歡自己熟悉的環境、人和事物,對陌生的、未知的、需要花力氣學習的東西在本能地排斥。其實,就像書裏面寫的一樣“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件、不同的感覺,對於心靈而言,都是極好的滋養。”其實我們內心也都明白,固守陳規是不好的,只是沒有勇氣去做。

第二部分讀畢,第三部分計劃在1月30日讀畢。同時,對於前兩部分的重要內容,通過《學習這回事兒》裏學到的方法,加以記憶。

我自己創業一年的心得是——很多事,只有你幹了,才知怎麼回事;很多事,只有你幹 1

了,才知跟想象中完全是兩碼事;很多事,只有你幹了,才發現其中有很多機會,你不幹永遠遇不到;很多事,只有你幹了,纔會被迫去解決因之引發的各種問題,解決了你能力就提高了。

我對孩子的教育觀念有點特殊——我不會花重金找關係讓他上最好的學校,那樣性價比很低;我會讓他上比較好的學校,成績也不要求拔尖,只需跟上即可;現在應試教育那一套,我不喜歡;對比自己以前,我發現被灌輸過很多無用知識;互聯網時代已是知識爆炸的年代,成績再好,畢業幾年後知識就落伍了;未來的人們,將會不用再記住那些知識(也難以記住),而應懂得去哪裏尋找知識;所以,我會重點培養他的尋找知識的能力,而不是牢記知識本身;最重要的,是培養他生存技能、思維能力,兼顧道義與實用的正確三觀,健全的心智,樂觀的性格,豁達的心胸,堅韌的毅力,積極的態度,以及美學修養(音樂與美術方面)——這些並非應試教育所能給予的。當然應試教育也不能完全忽視,至少會教給他很多基礎知識。但對應試教育的弱點也需高度重視,特別要注意找出教科書裏穿插的各種謊言(主要是歷史和政治方面)並予以戳穿,防止孩子被洗腦成當權者的奴才。

人若想成功,必須對自己有個客觀清醒的評估——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你們也可以根據對自己的認識,向我們提要求——你有什麼?你適合幹什麼?你想幹什麼?這些問題一定要想清楚。我已經想了半輩子,現在還在想。

我們每天都會產生無數念頭,這些念頭是實現理想的路徑。就比如,這個點是原點,那個點是理想,中間這條直線就是我們實現理想的路徑。它就是一系列念頭組成。每實現了一個念頭,我們就離理想近了一步。

但實現理想會走彎路,這世上大部分人會淪於平庸,無法實現理想。那些理想,最終也就成了空想。爲什麼會這樣?有的人理想本身就不切實際不具可操作性,這叫目標錯誤;有些人定了理想,行動卻南轅北轍,這叫路線錯誤;有些人以爲自己有理想,其實他根本就沒有理想,這叫自欺欺人。還有一些人就比較令人惋惜了——他們知道理想是什麼,但實現理想時遇到太多阻力、冒太多風險、付太多代價,以至於不得不中途放棄。所以光有正確理想、正確方向、正確路線還不夠,實現理想是要付代價、有堅持的。

我喜歡兩個詞——因勢利導、順勢而爲。除去少數特別不着調、一無是處的人外,大部分人都是有亮點的,或多或少。人都有不同個性、不同長處,以及相應短板。一個好平臺除了能提供鍛鍊機會彌補你們的短板外,也應尊重你們的個性,把你們當成各有亮點的人才,而不是把你們當塊“磚”搬來搬去。強扭的瓜不甜,強迫人幹無趣的事會扼殺創造力和激情,會把人才變成平庸之輩。一個由庸人組成的公司必然平庸,那無論我還是你們,損失就太大了。

想到這裏,我開口對大家說:“非常歡迎各位到我的公司裏來。大家看到了,我這裏是個創業的小公司,連個正規辦公樓都租不起。大家肯到我這裏來是對我的信任和高看。我平素不喝酒,但今天一定要敬大家一杯,感謝了。”言畢,我與每位員工一一碰杯,並一飲而盡。放下杯子,我又開口道:“既然大家相信我們的理念,爲了尋求‘共同語言’走到一起,那我想借這個機會說上幾句。第一,是我對你們的要求,也是我對自己的要求,只兩條:理想,誠實。我是商人,講究公平交易,我不提倡什麼無私奉獻,我認爲人都是自私利己的。我開這公司不是免費爲人民服務的——我沒那麼多錢坐吃山空。賺錢是所有創業者的理想,也是我的理想之一。但除了賺錢我還想服務社會,用社會的反哺提升我服務社會的能力。人沒有理想走不遠,若你只爲薪水工作,那你一輩子註定一事無成;一間公司若沒有理想,它一樣走不遠。這是因爲,利益和道義間總會存在衝突,一個短視的、沒有理想的老闆,總是會基於趨利避害的天性選擇利益捨棄道義。但一間公司若沒有道義,它能走多遠?三鹿做了很多年,一朝出了三聚氰胺就垮了。還有很多缺乏道義的公司沒垮,但今天沒垮不等於明天不垮。

只有真正把服務社會作爲自己的理想並指導我們的每一步動作,才能在利益與道義出現矛盾時,義無反顧地選擇道義;也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大衆認同——這才符合我們的根本利益。

我下決心做這麼個公司,絕非爲撈筆錢走路——若那樣我不如不幹,原有待遇足夠我舒服地生活。爲什麼舍了原來那些追求這夢想?因爲我覺得,無論我多努力,一到60歲我就狗屁不是回家遛鳥等死,這種生活太可怕了。那我想幹什麼?我想把這間公司做成百年老店,在我七老八十話都說不清時,我到董事會發言仍能得到大家尊重。若到那一步,我這輩子就算成功了。人終有一死,但死法卻千奇百怪。我是寧可心臟病突發猝死在辦公桌前,也絕不願躺在牀上惶恐不安等死。

這就是我的理想。那你們的理想是什麼?先不必急於告訴我,因爲人弄清自己心靈真實的呼聲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是花了十多年時間,才知道什麼是真實的我。我虛長你們快20歲,我可以用我的經驗和教訓告訴你們——人一定要有理想,有理想的人未必成功,沒有理想的人一定失敗。”

“再說誠實。很多人把誠實說成美德,我不這樣看,我認爲誠實是實現利益的工具。這是過去很多年得出的痛切體會,或者說教訓。一個謊言出口,必須要用更大更多的謊言彌補,一層層套下去,最終還是要被戳穿。爲撒謊我們付出太多腦力,可終究紙裏包不住火,那我們何必再做這等勞而無功的事?撒謊的動機,是逃避問題與責任,而問題不因逃避就能消失。它會越積越多,最終不可收拾。所以我花了很大力氣強迫自己學會不逃避問題,既不對自己撒謊,也不對別人撒謊。當然人在世上混不可能杜絕謊言,我的原則是能不撒謊就不撒謊。我不怕你們沒經驗,但我絕不欣賞不誠實的人。我不怕殘酷的真相,只怕美麗的謊言。一件事再糟,若把實情告訴我,那我基於此可以做出正確判斷和應對,哪怕結果不如人意,也算盡人事,順天命,沒什麼可遺憾的。可若我得到的不是實情,基於謊言做出的判斷一定是錯誤的,而且這個錯誤責任就不在我。

但很遺憾,這個國家很多人習慣於說一套做一套,以至於很多原本很好的理念,因說與做完全不搭界而流於空話。也許你們過去曾遇到過這樣的老闆或老師,也許你們過去不覺得這是什麼大問題,但來我這裏你們會發現這裏與別處不同。在我這裏,言必信、行必果,你我的每句話——你對我的承諾,我對你的承諾——都具合同效力。我會這樣要求你們,你們也可以反過來監督我。

第二,你們覺得什麼是美滿的人生?我認爲其實只兩條——成功的事業,美滿的家庭。還有比這更多嗎?沒有了。兩個都做到,你這一生就成功了;兩個都沒有,你這一生就失敗了。一個成功,一個失敗,你的生命就是有遺憾的。

那麼來我這裏,除薪水外還能提供給你們什麼?我想作爲過來人,我深知在剛踏入社會時學會設計人生道路——事業和婚姻——是多麼重要。你們還很年輕,人生的很多細節自己都沒想清楚,但我相信你們都希望有份成功的事業和美滿的婚姻。而走好這第一步非常重要,起碼要走向正確的方向。方向錯誤,再怎麼努力都於事無補,最終還需推倒重來。這就是我的教訓。我付出了代價,領悟了這些,就不想再讓你們走彎路。所以,我不僅想做你們的老闆,還力爭做好你們人生第一步的引路人。我願爲你們的人生設計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力爭給你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平臺,施展你們的才能。無論你們在我這裏幹多久,無論你們將來是選擇繼續跟我走還是另謀高就,若你們能發自肺腑地感覺:哦,我在共同語言公司還是學了不少東西,讓我的人生邁出至關重要的一步。若能收到這個評價,我就很滿足了。”

第三篇:《少有人走的路》讀書筆記

我想,我周邊看過這本書的人應該不多,我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了這本書的書評,對它萌發了強烈的好奇心後纔看的,《華盛頓郵報》對此書的評價是:“這是一本震驚世界的名著,出版後雖未作任何宣傳,但經人們口耳相傳,迅速暢銷起來,它曾在美國最著名的《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連續上榜的時間近二十年,創下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蹟。這不僅僅是一本書;它是一種出自內心的慷慨行動。”

《少有人走的路》是美國心裏醫師m〃斯科特〃派克一本通俗的心理學著作,他帶領我們清楚的認識到: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正如作品總序中所寫的那樣“本書處處透露出溝通與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時代限制,幫助我們探索愛的本質,引導我們過上嶄新、寧靜而豐富的生活;它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它教誨我們成爲更稱職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歸根到底,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 這本書教會我們變得成熟,用於承擔生活中所出現的問題。“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但絕對不可以拒絕成熟。拒絕成熟,實際上就是在規避問題、逃避痛苦。”成熟是每個人必然的選擇,拒絕成熟,就是選擇痛苦。這本書分爲四個部分。分別是自律,愛,宗教和奇蹟。其中我感觸比較深的是自律和愛這兩部分。

自律,是理性地節制你的感情和行爲。文章的開篇就寫到“人生苦難重重。這是個偉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真理之一。它的偉大,在於我們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實現人生的超越。

只要我們知道人生是艱難的———只要我們真正理解並接受這一點,那麼我們就再也不會對人生的苦難耿耿於懷了。” 既然人生註定苦難重重,那麼我們只有坦然面對了。正視自己,才能發現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才能找尋到適合辦法去克服它。而在生活中的很多時候,當問題出現了,我們會選擇逃避,一廂情願的等待問題能夠自行消失,因爲我們相信時間可以改變一切。可事實上呢?問題不會消失,它們仍然繼續存在,而且它們的存在還會成爲妨礙我們心靈成長的永遠的障礙。

伴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不得不開始承擔這樣或那樣的責任,於是我們又開始手足無措,習慣性的想要逃避。我們開始希望“這不是我的問題”,並且在心裏這樣自我安慰:“出現這些問題,不是我的原因,而是別人造成的,是別人拖累了我,所以我才無法……是我無法控制的社會因素造成的,這不是我個人的問題,所以該有別人和社會來爲此負責。”

趨利避害,逃避責任,好像已經成爲了很多人的共識。然而如果每個人都開始逃避,不願意承擔責任,社會必然會堆積起越來越多的問題,從而滋生和蔓延出更多的罪惡和安全隱患。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說“我本來可以”,“我或許應該”,“我不能”或者“我做不到”,因爲要改變舊有的習慣是一個艱辛且漫長的過程,所以我們寧願爲自己貼上“失敗者”的標籤,也不願嘗試去改變……

更多的時候,我們爲了逃避責任所帶來的痛苦,心甘情願的

放棄選擇的權利,讓別人來操縱自己的人生。因爲害怕孤獨,所以喜歡喧鬧,以這樣那樣的名義狂歡,而這一切恰恰反應出我們內心的強烈不安。而只有在寂靜的夜晚一個人獨處時,我們纔會聽到那來自內心的獨白。真正的安全,來自於人的內心。只有當我們的內心足夠強大,足夠充實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感覺到安全,纔不至於在這個紛繁的城市中漸漸迷失,也才能夠不被周圍的環境所擾,專注於自己要做的事。這大概就是佛家所言的“外不著相爲禪 內心不亂爲定”吧?

其實,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放棄和不斷獲得的過程。現實的殘酷,我們常常感覺自己不斷努力,人生的意義依然還是蕩然無存。所以我們必須在不斷地肯定自我的同時,爲了保持平衡,又不得不放棄自我。即:消除熟悉的過去,追求新鮮的未來。否則,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將是過去經驗的一再重複。完全的釋放自我,甚至不惜把過去的自我完全打破,說的通俗點就是打破常規,這是自我完善的必經之路。

而在書中,多次被提及的“愛”,則被定義爲:“人類心靈進化的原動力”,是“爲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願。”換而言之,愛——可以使自己和他人感覺到進步。派克的說法,多少有點西方宗教的色彩,有別於傳統意義上的情慾,不過這恰好符合了我一直崇尚的精神戀愛的基本訴求。

但在日常生活中,過於強烈的依賴性,常常被我們解讀爲

“愛”,這是完全錯誤的。例如:家長對孩子的過分保護,並非完全出自於愛,而是以愛之名的控制慾。而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事例:一段感情結束以後,被拋棄的一方,痛苦萬分,甚至打算輕生,他們會說:“我是那麼的愛ta,沒有了ta我活着還有什麼樂趣?!”其實二者的關係已經背離愛的本身——使自己和他人感覺到進步。而他們口中的“愛”不過是過分的依賴感,不再是單純的自我完善的意願。

第四篇:少有人走的路讀書筆記

《少有人走的路》

第一部分:自律

1、 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

2、 神經官能症:寧可躲藏在頭腦營造的虛幻世界裏,甚至完全與現實脫節。

3、 自律:是以積極而主動的態度,去解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則,主要包括: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4、 自尊自愛的感覺,是自律的基礎。自律的核心,就是學習自我照顧,承認自我價值的重要性,並採取一切措施照顧自己

5、 只有解決?忽視問題?這一問題,才能繼續解決其他問題。忽視問題的存在,反映出人們不願推遲滿足感的心理。

6、 神經官能症患者爲自己強加責任,患有人格失調的患者卻不願承擔責任。神經官能症患者讓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調患者,讓他人活得痛苦。

7、 人格神經官能症:神經官能症+人格失調症:在某些問題上,他們把別人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內心充滿內疚;而在別的問題上,他們卻一推了之。

8、 人人都有逃避問題的趨向,哪怕是以微秒的方式逃避。

9、 一般尋求心理治療的原因:感覺自己不能夠‘對付’或

者改變現狀,因此產生恐懼、無助感和自我懷疑。大多數病人力不從心的根源,在於他們總想逃避自由,不能夠爲他們的問題、他們的生活承擔責任。

10、 移情:堅守過時的觀念,對現實漠然臵之,是構成諸多

心理疾病的根源。

11、 我們必須尊重事實,儘管這會帶來痛苦,但遠比我們的

個人利益和暫時的舒適更爲重要。我們必須淡化暫時的不適之感,應該追求真理而不是幻象,並願意承受所有的痛苦。要讓心靈獲得成長,讓心智走向成熟,就要竭盡全力,永遠尊重事實,乃至真理。

12、 自我反省和自我審視,對於我們的生存至(本站推薦)關重要

13、 接受心理治療,大概是一種最違反人類本性、卻也最具

人性的行爲。

14、 要使心智成熟,合理的捷徑之一就是接受心理治療。

15、 所謂心理治療,就是?鼓勵說真話的遊戲?。心理醫生

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讓病人說出真話。長時間自欺欺人,使人的愧疚積聚,就會導致心理疾病。

16、 黑色謊言:徹頭徹尾的撒謊,敘述的情況與現實完全不

符。白色謊言:其本身或許能反映事實,卻有意隱瞞大部分真相。

17、 敢於面對事實的人,能夠心胸坦蕩的生活在天地間,也

可藉此擺脫良心的折磨和恐懼的威脅。

18、 在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裏,想使人生順遂,我們不但要

有生氣的能力,還要具備即便生氣、也可抑制其爆發的能力。

19、 抑鬱是一種顯著的信號——想適應新的狀況,就要做出

重大改變。

20、 兼容幷包:意味着既要肯定自我,以保持穩定,又要放

棄自我,以騰出空間,接納新的想法和觀念,實現自我平衡。

21、 消除由個人經驗產生的成見,纔回獲得成熟的認可。這

一過程包括兩個步驟:消除熟悉的過去,追求新鮮的未來。

22、 最好的決策者應該願意承受其決定所帶來的痛苦,卻毫

不影響做出決策的能力。

第二部分:愛

1、 愛,是爲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

我完善的意願。

2、 愛與不愛最顯著的區別之一:在於當事人的意識思維和

潛意識思維的目標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的愛。

3、 愛,能夠幫助他人進步,也會是自我更加成熟。

4、 真正意義上的愛,即是愛自己,也是愛他人。

5、 ?慾望?未必能夠轉化成行動,而?意願?則可成爲導

致實際行動的強烈慾望。

6、 愛的願望不等於愛的行動,真正的愛是行動,是基於靈

魂的行動。

7、 沒有別人的關心和照顧,就認爲人生不夠完整,以致無

法正常生活,這就夠成心理學上的?依賴性?。過分的依賴只能導致病態。

8、 因過分依賴而引起的心理失調,稱爲?消極性依賴人格

失調?

9、 ?消極性依賴人格失調?典型特徵:不在乎依賴的對象

是誰,只要有人可以依賴,就心滿意足。

10、 愛的唯一目標,乃是促進心智的成熟,或者推動人類的

進步。

11、 愛,是一種極爲複雜的行爲,不僅需要用心,更需要用

腦。

12、 真正的愛,須以全部身心投入和奉獻,需要付出全部的

智慧和力量。

13、 愛是行動,不是空想,愛是一種客觀存在,不是頭腦的

主觀意象。

14、 要實現真正的愛,必須付出切實的努力。堅持自我完善,

是愛的基本前提。

15、 擴充自我界限,意味着擺脫惰性,直面內心的恐懼,這

就是說,愛可以使我們勇氣倍增。所以,愛也是獲得勇

氣的一種特殊形式。

16、 傾聽是對他人表達關懷的具體表現。

17、 不熟悉的環境、不同的規章制度、陌生的人、事物和活

動,都可能使我們面對痛苦,並由此而產生畏懼。我們寧可拒絕改變,也不願忍受改變帶來的痛苦,此時,我們最需要的就是勇氣。

18、 完整意義的人生,勢必伴隨着痛苦,其中最大的痛苦之

一,就是面對心愛之人或心愛之物的死亡。

19、 心理治療的價值,在於它能提供恰當的激勵,給予病人

足夠的勇氣,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20、 真正具有愛的人,絕不會隨意批評別人或與對方發生衝

突,他們竭力避免給對方造成傲慢的印象。

21、 真正的愛珍貴而有限,應該倍加珍惜,妥善使用。 第四部分:神奇的力量

1、 人們不經意間說出某些奇怪的話,做出異於平常的舉

動,原因各種各樣,但未必是因爲當事者飽受壓抑,並通過特殊的方式加以宣泄。我們內心被壓抑的感受,隨時都可能流露出來,其中,包括壞的感受,也包括好的感受。他們是客觀存在的。

2、 神奇的力量人人有份,只不過有的人能夠把握,有的人

卻讓機會溜走。事實上,有的人懂得把握機會,有的人卻抗拒神奇的力量,坐視機會消失。有的人不知道神奇

力量的存在,也不知曉某些好運的價值。

3、 我們肉體,可能隨着生命週期而改變,隨着年紀增長,

體能衰老是不可避免的結果,但在人的一生中,心靈卻可以不斷進化,乃至發生重大改變。心靈的能力可以與日俱增,直到死亡爲止。

4、 阻礙心智成熟的最大障礙就是懶惰。只要克服懶惰,其

他阻力都能迎刃而解。

5、 我們踏出任何一步,都需有足夠的耐心,進行細緻的觀

察和深刻的自我反省。我們更應該態度謙虛,腳踏實地。心智的成熟之路,是永不停歇的學習和進步的過程。 心智的成熟之旅艱苦卓絕,無論是思考還是行動,你都離不開勇敢、進取和獨立的精神。你只能自行選擇人生道路,忍受生活的艱辛與磨難,最終才能達到人生新的境界!2014年7月25日孫宇寧

第五篇:讀書筆記-少有人走的路

踏上心智成熟的旅程

——讀《少有人走的路》有感

如果說以前的中國人最大的問題是溫飽問題,那麼,今天的中國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心理問題,而心智不成熟又是心理問題中最大的問題。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個艱苦的旅程。二十多年來,在心智成熟的旅程上,《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陪伴着億萬讀者,也幫助過千千萬萬痛苦的人走出困境。《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學著作,也是一本偉大的心理學著作,它出自我們這個時代傑出的心理醫生斯科特.派克,斯科特的傑出不僅在於他的智慧,更在於他的誠懇與勇氣。他第一次說出了人們從來不敢說的話,提醒了人們從不敢提醒的事,這就是:幾乎人人都有心理問題,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幾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過得病的時間不同而已。

人生是一連串的難題,面對它,你是哭哭啼啼,還是勇敢奮起?你是束手無策地哀嘆,還是積極地想方設法解決問題?斯科特認爲解決人生問題的首要方案是自律。所謂自律,是積極而主動的態度,去解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則,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一、 推遲滿足感,先吃苦,後享受

斯科特在書中舉了一個有拖延工作惡習的財務分析師,每天上班時,在開始的一個鐘頭,她先把容易的或喜歡的事情先做完,在剩下的時間,她總是儘量規避棘手的差事。結果她總是有做不完的事情。反思自己的做事方式,也是缺乏“先吃苦,後享受”的意識。在上班時間,我總做一些輕鬆容易的事情,那些較棘手的工作總留到最後時刻完成。結果呢,我每天必須把工作帶回家,甚至熬夜才能完成。正如作者所說那樣,按一天工作七小時算,我是一個小時的幸福,六個小時的痛苦。如何去改變我們普遍存在的問題呢?作者建議我們不要貪圖暫時的安逸,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對問題並感受痛苦;然後解決問題並享受更大的快樂。

作爲教育工作者也應該向我們的學生傳達“先吃苦,後享受”的意識。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發現許多孩子不懂得推遲滿足感的好處,他們不肯用功學習,導致成績落後,部分極端的學生做事情全憑自己的一時衝動,只要心血來潮,他們動輒曠課或逃課。根據作者的實踐經驗,國小的孩子正確對待家庭作業,是實踐“推遲滿足感”的最佳手段。孩子滿12歲時,無須父母催促,首先做完功課,再去看電視。到了十五六歲以後,他們的實踐更可以得心應手。

二、爲我們的問題承擔責任

爲什麼我們的問題一直解決不了呢?作者認爲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有“趨利避害,逃

避責任”的心理趨向:“出現這個問題,不是我而是別人的原因,是別人拖累了我,是我無

法控制的社會因素造成的,應該由別人或社會替我解決。這絕不是我個人的問題。”當我們

把問題的原因歸咎於外界時,我們便不會積極去解決問題,問題一直存在。生活中逃避責任

的例子比比皆是,如父母認爲自己的孩子天生頑皮或愚鈍,放棄對孩子的教育,孩子出現了

許多讓人頭疼的問題,積重難返,解決起來自認更加艱難了;老師遇上一個差的班級,自認

倒黴,沒辦法教好,結果差班越差;金融危機下的畢業生認爲自己生不逢時,找不到工作是

難免,於是沒有積極的心態與行動等等。

任何一個問題,即使99%的原因是他人的錯,我們還要看看另外那1%,屬於我們自己

責任的一部分。今學期我擔任班主任,剛接手時覺得很倒黴,我們班竟然有個有嚴重問題的

學生,他說粗口、打架、成績極差,嚴重拖我們班的後腿。只能自認倒黴了,有他在,這個

班不可能成爲好的班。因此,開學初,發生什麼問題,我都心安理得,因爲我認爲這不是我

的問題,是那個學生的問題。後來那個學生轉學走了,我忽然恐慌起來。好好反思,我發現

原來我一直把這個學生當成我管理不好班級的藉口,我一直在逃避責任啊!

人生一世,正確評估自己的角色,判定爲何人、何事負責,既是我們的責任,也是無

法逃避的問題。美國黑人作家埃爾德里奇.克里佛曾說過:“你不能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爲問

題。”因此,當問題來臨時,我們要勇敢去面對,勇於承擔責任,這纔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三、尊重事實

尊重事實,意味着如實看待現實,杜絕虛假。我們越是瞭解事實,處理問題就越是得心

應手;對現實瞭解得越少,思維就越是混亂。我們對現實的觀念就像是一張地圖,憑藉這張

地圖,我們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斷協調和談判。地圖準確無誤,我們就能確定自己的位置,

知道要到什麼地方,怎樣到達那裏;地圖漏洞百出,我們就會迷失方向。

道理很明顯,然而我們很多人並沒有根據實際情況修訂地圖,而是一直沿用原有的地圖。

我們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遠比修訂地圖本身多得多),去捍衛過時間而陳腐的觀念,卻不

去考慮如何更新舊的地圖,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情啊!

作爲教育工作者,尊重事實是多麼的重要。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經常埋怨現在的學

生難教,不像我們當年那樣聽話。有了這樣的觀念,我們只會越發煩惱,與學生的矛盾加深。

其實細細想想,成長在急速變化的時代裏,現在的學生又怎麼可能與當年的學生相提並論

呢?與其抱怨,不如讓我們以開放的心態、積極的努力,不斷修訂地圖,改變我們的學生觀,

改進我們的教育教學方法,以適應時代的變革。只有這樣方能使我們的教育成功,才能使心靈獲得成長。

四、保持平衡

保持平衡,意味着確立富有彈性的約束機制。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以追求誠實爲己任,也需要保留部分事實和真相;我們既要承擔責任,也要拒絕不該承擔的責任;爲使人生規範、高效、務實,必須學會推遲滿足感,要把眼光放遠。還要儘可能過好眼下的生活,要通過適當的努力,讓人生的快樂多於痛苦。

保持平衡適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對我控制情緒方面有較大的啓示作用。我是一個感性的人,情緒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而我不恰當的情緒表達方式讓我遇到了不少問題。作者拿情緒作爲例子闡述如何在情緒表達上保持平衡。恰當表達生氣的情緒:有時需要委婉,有時需要直接,有時需要心平氣和,有時不妨火冒三丈。表達生氣還要注意時機和場合,我們必須建立一整套靈活的情緒系統,提高我們的情商。

如果你是一個渴望成熟的人、一個正在成熟的人、一個因拒絕成熟而導致心理障礙的人,那麼,請你勇敢地翻開《少有人走得路》這本書吧!只要你有勇氣翻開這本書,你就一定有勇氣面對自己的問題;只要你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問題,你就踏上了心智成熟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