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育法》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教育法》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教育法心得體會 篇一

爲了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根據憲法,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並於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通過學習教育法,我更加深入地瞭解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更是讓我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和應該改善的地方,以及要努力的方向。

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規範自己的思想和行爲。用心去教好每一位學生,不能夠把自己的情緒帶進課堂裏,應該剋制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當學生很吵,課堂紀律不好的時候更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向學生宣泄自己的不滿,而應該保持頭腦清醒,用平和的方法緩和學生的情緒,抓住控制課堂的主動權。

言傳身教,對老師來說非常的重要,有很多東西我一時間不能夠把它教給學生,但是我們可以接住自己日常的行爲教導學生、引導學生,真正做到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爲感染學生,帶動起學生,以求達到目濡耳染作用。

在管理班級的時候應該制定好嚴厲的獎懲制度,讓學生有章可循,有矩可守。對學生不能一致用軟的方法,應該軟硬兼施。培養好班幹部,讓他們成爲自己的左右手。

在教導學生的時候,方法要多樣,唯一不變的就是要耐心。不同的學生要用不同的方法教導,對於比較內向文靜的學生就應該語氣平和地教導他們,先讓他們找到自己不好的地方,再鼓勵他們把缺點改正過來;而對於調皮搗蛋的'學生,對他們就應該要嚴厲。一把鑰匙就只能開一把鎖。

教育和學習都是無止境的,我應該不斷地學習、總結和反思,在實踐中不斷取得進步。

《教育法》心得體會 篇二

想讓孩子成爲天才,那就用天才的方法去教育,這是俄國塞德茲在《俗物與天才裏》表明的觀點。該書介紹了塞德茲在教育兒子時的做法,他運用天才教育法將小塞德茲培養成了少年天才,11歲就考入了哈佛大學,並最終獲得了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他的這種教育方法對於我們更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一、音樂造就出“天才”

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音樂往往能夠造就出天才”。當然這裏的天才已經超出了音樂範疇,而是說孩子接受音樂教育不僅爲他成爲音樂家提供了可能,也爲他其他方面的發展創造了極佳的條件。塞德茲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始終把音樂教育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上:初生時,就用音樂去薰陶,當孩子哭鬧時,就用音樂去慰藉;長大後,孩子有時心情不舒暢時,鼓勵他用音樂去排遣……慢慢地,小塞德茲喜歡上了音樂,音樂也不斷開啓着他的智力,二者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二、“玩”出“天才”

生活中不是不讓孩子玩,而是引導孩子在玩中鍛鍊思維,在玩中有所收穫。書中寫塞德茲在引導孩子玩時,給他講了磁鐵的兩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道理;又寫在帶領孩子走在去鄰村的路上觀察周圍景物,自己做一個地圖,然後和真正的地圖作一下比較,肯定好的,彌補不足,使小塞德茲從小就對地理充滿興趣;他還送給兒子一個小玩具,用橡皮筋作動力可以飛往空中。小塞德茲非常喜歡,馬上聯想到它與飛機的相似之處,他照着仿製了幾個都能成功飛起來,並由此明白了飛機飛上天的原理,從而開始製作航空模型……由此可見,我們不光不能限制孩子玩,而且要鼓勵孩子進行有意義的玩,在玩中鍛鍊思維,玩出水平,最終引導孩子玩出知識和探求知識的興趣。

三、從心理上培養“天才”

一個天才的孩子必定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在教給兒子豐富知識的同時,塞德茲更注重孩子的心理狀態:

1、引導孩子對自己的行爲負責。

一次,小塞德茲受到了欺負,他據理力爭,並用銅壺砸住了那個孩子,事後,經過父親的教育,小塞德茲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表示非常後悔,塞德茲趁機說:“兒子,你不應該後悔,事情已經發生了,就只能自己去面對它,你光後悔不行,想想該怎麼辦?”在他的啓發下,兒子終於找那個孩子道了歉,並最終成了好朋友。

2、消除孩子恐懼。

遇到陌生的事物,孩子自然而然就會產生恐懼,我們的做法不是去加重,而是巧妙地消除。小塞德茲第一次盪鞦韆時,站在那裏怕得不行。塞德茲親自給孩子演示,當兒子敢上去蕩一下時,他趕緊說:“兒子,你比我強多了,我第一次上去時比你還要害怕,根本不敢動一下,相信你用不了幾天就會蕩得很高很高……”小塞德茲果然不一會兒在鞦韆上發出哈哈哈的笑聲。由此可見,孩子恐懼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沒有自信心,只要幫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和良好的自我感受,那可惡的恐懼心理自然就會消失掉。

3、擺脫失意的情緒。

請相信,孩子也有失意的時候,當和小夥伴合作不愉快時,當回答不出老師提問的問題時,當在比賽中沒有獲獎時,甚至莫名其妙地心情不好時,孩子都會是正處在失意中,失意中的孩子更需要恰當的幫助。家長最好的做法就是幫助孩子去分析原因,指明不足,通過和風細雨式的交流,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讓孩子內心豁然開朗,情緒也會隨之振作起來。

親愛的朋友,學習了塞德茲的這些方法後,希望對你和孩子有些幫助。去掉生活中條條框框,讓孩子在有意的引導下自由地發展、自由地成長,相信自己的孩子就是一個天才,奇蹟就會出現了。

《教育法》心得體會 篇三

新的《責任教育法》更加突出公益性,還有一致性和強制性。這三個根本支點,儘管不是直接的教育行爲,可是對於教育作業者轉變觀念卻十分要害。新法清晰了對責任教育質量的要求,第一次將素質教育清晰寫入法令,提出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開展,強調要把德智體美有機地一致在教育的活動中。這些材料必定影響到教師的教書育人行爲。一起,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也有必要肩負起提高責任教育階段質量的職責。

教師是一個很一般的職業,是一個不同於其他的作業的作業,她神聖、巨大、崇高,國際全部讚許的詞語都可以用在她身上。當我是學生的時候,我學習的是《守則》《標準》;當我成爲教師的時候,學習的`是《教師法》。我國於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透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長期以來《教師法》儘管存在着,但許多侵略教師合法權益的工作時有發作,例如毆傷、謾罵、詆譭教師、拖欠工資等等的工作發作,而教師迫於年代和社會的壓力,可以主動使用這件法令武器去保衛自己的人卻不多,這說明教師只知法、遵法是不夠的,由於用法也是咱們根本的權力。教師作爲一支具有高素質的社會部隊,學好、用好法令是一件重要的工作,是咱們教師必修的一門功課。

透過學習教師法、責任教育法,我不僅僅更新了自己對法令的知道,更是清楚的瞭解到自己的法令地位,以前的我以爲教師就是爲社會爲學生效勞的,吃點虧是可以吞下去,那此時我不會再怎樣以爲了,由於,每個人都享有有必要的權力,相等的標語不應是嘴上說說而已,落實到實處才擁有優點,否則有法也等於無法了。

一起我也知道到作爲一名教育前哨的教師所應盡的職責和責任,《教師法》不僅僅幫助教師得到她們的所得,也讓教師有了行爲上的準則,只有學習好它才幹確保教師享有自己的權力。另外,教師在享有權力的一起,也應履行有必要的責任。在學習了《責任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後,讓我更清晰了,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該履行的責任和遵守的行爲標準。在作業中,嚴格標準自己的思想和行爲,全心全意爲學生效勞,讓學生滿足,家長放心,社會認可,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不挖苦,譏諷,不威脅、責難家長。時刻以教師的道德行爲標準來要求自己,不穿奇裝異服,處處身正爲範。

對於後進生,不拔苗助長,不挖苦譏諷,耐性教育。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特色,對症下藥。學生將不再是常識的容器,而是自主常識的習得者。應對常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年代,我意識到:有必要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教師常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爲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常識儲量成爲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澱學養。有句話說的好: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複教的作用有天淵之別。

教書和學習的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師的人生,還就應有創新精力。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而咱們的學生亦是如此,由於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色。對症下藥的目的是爲了調集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用心性、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主動地、活潑地開展。在安排教育中把整體教育、分組教育與單個教育結合起來;在教育過程中,貫徹單個對待的準則,講究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學生們像一朵朵幼嫩的小花苗兒,但每一顆都有異乎尋常的可人之處。因而便更需求咱們用不同的辦法用愛心去澆灌、呵護。用《教師法》、《責任教育法》來標準和鞭策自己,在傳授科學文化常識的一起,還要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開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這樣才得以使咱們的事業走向輝煌使咱們的教育對象健康成長。

教育法心得體會 篇四

通過前段時間學校組織學習義務教育法和我在網上閱讀了《義務教育法》的有關規定,使我對《義務教育法》有了新的認識。

《義務教育法》從學生、學校、教師、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等幾大方面闡述了《義務教育法》的主要內容,每一方面與我們教師息息相關,在今後教學中教師有法可依,促使教師有高度的事業心,提高業務水平,堅持“一切爲了學生,爲了學生的一切”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

提高師德修養,是時代向我們提出的要求,也是《義務教育法》賦予我們的義務,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作爲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樹立教育新風。通過學習《義務教育法》,有了深刻的體會。

教育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教育必須有明確的指向性和目的性,主要解決人的發展問題,喚起學生精神世界能動、自主的能力,培養學生成爲社會所需的人才。《義務教育法》要求我們教師應當熱愛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業務水平,愛護學生,忠於職守。教師必須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明白了自己的職責所在,也深感肩上擔子的沉重。身爲一名幼教工作者,必須要做到全身心去愛自己的孩子。喜歡孩子,愛護孩子,服務於孩子,同時也是一名幼教工作者的天職。師魂即師愛。但在實際工作中做到這一點,卻是不易。不管如何,教師要對每位孩子的發展負責,尊重他們的人格,在求知的過程中,幫助他們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共事。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這樣纔可稱得上不辱使命。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師德風範,那就得不斷地更新自己的學識,身爲傳人之“道”,解學生之“惑”,教師必須具備廣博的知識,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知識時代,教師必須隨時代的發展,更新知識。

《義務教育法》對教師提出了以下要求:教師應當熱愛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業務水平,愛護學生,忠於職守。《教師法》告訴我們: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和使命。教師應當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

我明白了自己的職責所在,也深感肩上擔子的沉重。雖然我是一名普通的幼教工作者,卻肩負着爲祖國的未來夯實基礎的重任。身爲教師必須要做到全身心去愛自己的孩子。因爲當你走進幼兒園大門時,你的一切就已經不屬於你自己了,而是屬於孩子們。喜歡孩子、愛護孩子,應當是教師的天職,正所謂:師愛即師魂。可是在實際中真正做到這一點,尤其是做到喜歡每一個孩子,卻是非常不易的。教師不應因爲孩子的家庭背景、人情的親疏、智力水平的高低等因素而對孩子另眼相看,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公正合理地對待每一個孩子。教師只應在乎孩子是否學會做人,是否學會求知,在教學中應本着求真、求善、求美,最後纔是求知這樣一個原則來教書育人,必須把德育放在首位,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通過暑期的學習,我深刻地認識到:要想成爲一名合格的幼教工作者,就必須不斷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實自己,爲形成良好的師德風。

《教育法》心得體會 篇五

教育能夠決定和改變一個人未來的命運,教育也能決定和改變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前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推進自主創新,要變人口大國優勢爲人力資源大國優勢,我們就務必確保九年制義務教育的貫徹落實。

1986年《義務教育法》的出臺標誌着我國義務教育走上了法治化軌道。20多年來,我國在普及義務教育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然而,由於社會轉型等諸多因素,義務教育推行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這是此次義務教育法修訂的時代背景。

受教育權是現代社會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這一基本權利所對應的正是國家和政府的基本義務。制定義務教育法,實施義務教育法,正是國家和政府履行這種義務、落實公民權利的必由之路。對於廣大公民而言,義務教育並不僅僅僅意味着適齡兒童家長及監護人的職責和義務,義務教育首先是國家和政府的義務。採取各種有效措施確保每一個適齡兒童入學理解規定年限的學校教育,是現代政府不容推辭的職責和義務。

制定並實施義務教育法,也是切實提高國民文化素質的客觀需要。在現代社會,透過實施義務教育,普遍提高公民文化素質已經成爲各國政府的共識。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全世界有170多個國家宣佈實施義務教育制度。多方面研究證明,國民的高水平教育對於個人和整個社會都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教育能夠決定和改變一個人未來的命運,教育也能決定和改變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前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推進自主創新,要變人口大國優勢爲人力資源大國優勢,我們就務必確保九年制義務教育的貫徹落實。在這個事關國計民生的問題上,政府責無旁貸。

新《義務教育法》的頒佈實施,對於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促進義務教育的發展,是一件具有里程碑好處的大事。新《義務教育法》的誕生標誌着我國義務教育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對全民族素質的提高和國家未來的發展,都將產生用心的作用。

修訂的《義務教育法》爲學校辦學帶給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在新《義務教育法》中,四處提到特殊教育,充分體現了這屆政府人文化的關懷和親民的思想。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提升對弱勢羣體的法律保障,讓這些有殘障的孩子、這些家庭看到期望,看到黨對他們的這種關懷。從這一點上看,新《義務教育法》凸顯了政府構建和諧社會和以人爲本的理念,讓教育工作者感到振奮和欣慰。

作爲一所普通國小學校老師,讓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學,不因爲家庭條件的差異和學校條件的差距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從這個好處上說,我們是新《義務教育法》的最大受益者。農村蘊含着超多的人才,還有待開發的人力資源,從法律的角度給他們一個平等就學的機會,未來,國家和民族也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以人爲本,保障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孩子、所有學校、所有老師的基本權利,這是我讀新《義務教育法》第一條到最後一條最深刻的感受之一。新《義務教育法》立法的理念有了較大的突破,其中最基本的一個立法理念是以學生髮展爲本,真正給學生以發展的空間,同時給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充分的發展空間。新的《義務教育法》更加突出公益性,還有統一性和強制性。這三個基本支點,雖然不是直接的教育行爲,但是對於教育工作者轉變觀念卻十分關鍵。

新法明確了對義務教育質量的要求,第一次將素質教育明確寫入法律,提出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強調要把德智體美有機地統一在教學的活動中。這些資料必然影響到校長的辦學思想和教師的教書育人行爲。同時,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也務必肩負起提高義務教育階段質量的職責。

在實施新《義務教育法》過程中,我有這樣的思考。:教師應當熱愛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業務水平,愛護學生,忠於職守。《教師法》告訴我們: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和使命。教師應當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

雖然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卻肩負着爲祖國的未來夯實基礎的重任。《新義務教育法》的學習讓我深深感受到:

一、德育是我們工作的首位。

身爲教師務必要做到全身心去愛自己的學生。因爲當你走進學校大門時,你的一切就已經不屬於你自己了,而是屬於孩子們。喜歡學生、愛護學生,應當是教師的天職,正所謂:師愛即師魂。但是在實際中真正做到這一點,尤其是做到喜歡每一個孩子,卻是十分不易的。教師不應因爲學生的家庭背景、人情的親疏、智力水平的高低等因素而對學生另眼相看,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公正合理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師只應在乎學生是否學會做人,是否學會求知,在教學中應本着求真、求善、求美,最後纔是求知這樣一個原則來教書育人,務必把德育放在首位,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已經成爲學校教師勢在必行的工作。

打破傳統教育模式,讓學生在更爲廣闊、寬鬆的學習和生活空間裏,理解全面的培養,獲得真正的全面發展纔是一切爲了學生,那麼除了針對課堂教學加以改革之外,我對學生的作業佈置中也就應丟掉了以前的簡單重複的資料,改爲根據學生的水平差異分層次設置不同的作業。

導致師德失範現象的因素很多,我認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教師教育理念陳舊,其理念還停留在應試教育的框框裏,只注重學生的智育發展,忽視了學生人格培養,沒有注意心靈的溝通。

二是教師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質,而教育學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質,心理品質的缺乏輕者對學生惡語中傷,重者對學生體罰。

三是在利益的驅使下急功近利,缺少愛心,不會關愛學生。

四是教育評估機制,仍以應試成績爲核心,教師應對各方面的壓力,延緩了師德建設的進程。師德構成決非一種表面的具體行爲。任何一種師德表現都能折射出深層的東西,它包含着人才觀、學生觀、質量觀、管理觀、學習觀、評價觀等一系列相關理念在內的綜合觀念。一句話,有什麼樣的教育理念,就有什麼樣的師德表現。

教師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學識。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說當然很重要。因作我們是直接應對學生的教育者,學生什麼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爲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於靜止的狀態,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生着量和質的變化,個性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字時代、互聯網時代的這天。因而,我們這些爲師者讓自己的知識處於不斷更新的狀態,跟上時代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資料和方法,顯得更爲重要。否則,不去更新,不去充實,你那點知識就是一桶死水,終會走向腐化。

透過學習,我深知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務必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出貼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付教書育人的重擔。

這段時間的學習與實踐,讓我深刻地認識到:要想成爲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就務必不斷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實自己。二十一世紀的學校教育需要的是對學生有愛心,對工作敬業,對自身不斷充實的高素質、強潛能和綜合知識潛力完備的教師。期望我能在自己的努力後,早日成爲這樣一名高素質的、合格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