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師讀教育類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教師讀教育類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教師讀教育類心得體會篇1

前不久,我參加了黑河市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班。聆聽了各位專家的講座,收穫頗豐。尤其是姜建設、葉靜、二位專家對學科教育、隨筆寫作的準確解讀,讓人茅塞頓開。

雖然學習的方式比較單調,就是靜靜的坐下來聽課,但是,滿眼的精彩讓靜坐不再單調;雖然連續幾個小時讓人腰痠背痛,但是,學得新知的清新讓我的心頭越發溫暖……下面,我就把我本次學習的體會具體談一談:

一、虛心學習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

作爲教師就必須善於接受和消化新觀念、新知識,認真鑽研業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必須積極探索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必須勤奮好學,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學識淵博,業務精良。只有這樣,講起課來才能深入淺出,得心應手;才能使學生產生敬重感,自覺自願地接受教育和指導。

二、轉變教育理念

相信自己的學生一定能成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應立足於學生的成長,教師的教育觀念是其從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這種期望不僅是教師自身工作的理念,更是學生髮展的重要因素。是實現“人人成才”的一個重要基礎,不要忘了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你的教鞭下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麻襯的理目戶配下,教師眼中就沒有差生,只有差異,實施差異的教育,就會有差異的發展。

三、完善教學能力

明確認識到教育不僅僅是技術,更是藝術,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行爲,我們只有善於設計教學,善於研究教材,選擇合理的教法,學法,靈活地運用講解、提問、練習、複習、談話等技術,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才能表現出高水平的教學行爲和教學技術,而且這種教學技術與行爲的發展組合,便會產生一種寓於創造性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甚至學術能達到準確、鮮明、生動的境界。

四、多讀書

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所以我們要博覽羣書,多學習多去了解一些大千世界,充足了電,挺直了腰桿站在學生面前,用知識的力量去守望童心。

學習中的體會實在太多了,讓自己深受感觸的內容也太多。感謝教研院培訓部領導給了我們這樣一個能夠不出家門就能學習的機會,讓我們聆聽到了如此真實的理念,讓我們感悟到了“貴在得法”的教學真諦!

教師讀教育類心得體會篇2

教育部頒佈《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試行)》,這可以說是教師們最希望看到的一部法規。長期以來,教師們最頭疼的就是在實施教育懲戒的時候沒有相關的法律依據,一旦和孩子的家長產生理解上的矛盾,那麼就很可能讓教師處於弱勢的地位。

這部《規則》詳細的規定了能夠實施懲戒的具體情況,同時又對教師嚴厲禁止的行爲,做出了非常細化的規定。《規則》既充分保證了教師的權利,也充分保證了學生不受到體罰以及變相體罰。

個人覺得在這裏面對於罰站的時間的規定,體現了一種人性化和嚴謹性。既可以對孩子起到懲罰的作用,又可以防止因爲過度罰站,引發孩子健康上面的風險。有了具體的時間規定以後,如果教師按照時間規定對孩子進行懲罰,孩子出現了暈倒或者是健康上面的狀況。在責任劃分上面也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最大限度地避免校鬧。

可以讓教師,真正做到,慎用懲戒,敢用懲戒,擅用懲戒。

同時,家長也不用擔心,教師懲戒孩子的時候會用體罰的方式,因爲相關的規則已經明確規定了教師不能採用的懲戒方式:

1、嚴禁擊打、扎針。這意味着戒尺,教鞭等,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懲戒教具,正式退出歷史舞臺。2、嚴禁過度罰站、機械抄寫。這保護了孩子的身體健康,同時又呼應了教育部之前關於禁止機械性重複作業的相關規定。3、嚴禁辱罵。教書育人,如果對學生採取人格上的辱罵,那麼這樣的教師妄爲人師。這是對教師個人道德上面的規範。4、嚴禁連坐。因少數人而懲罰全班這種心理上的壓制性懲罰,損害公平性,也傷害同學團結,被禁止。5、嚴禁因爲成績懲戒學生。進一步貫徹鼓勵教育爲主的教育方法,呼應減負政策。6、選擇性懲戒。維護了教育公平。7、指派他人懲戒。避免教師借刀殺人式的懲戒行爲,避免實施懲戒的學生心理畸形發展。8、其他一切損害孩子身心的方式。爲整個法規留了一個可控空間。

本人爲這部《規則》的頒佈送上一個贊,它詳細規定了教師的行爲,也保護了孩子的利益,既貫徹了減負的政策,也維護了孩子們身心健康的發展。條文中的一些細節,體現了規則設計者的智慧。也爲現在比較緊張的家校關係,起到了調停的作用。相關部門也可以根據這部規則,在矛盾發生的時候,做出更科學的判斷,採取更有效的措施。

教師讀教育類心得體會篇3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事業”。教師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爲人師表。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爲的規範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當我認真接受了繼續教育後,聯繫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評課”與“議課”的區別:

“議課”是圍繞觀課說收集的課堂信息提出問題、發表意見。“議”的過程是展開對話,有“主”“客”之分;“議” 是參與者圍繞共同的話題平等交流,“議”要超越“誰說了算”的爭論,改變教師在評課活動中的“被評”地位和失語狀態。“評課”主要將“表現、展示”作爲獻課取向,執教者重在展示教學長處;“議課”活動以“改進、發展”爲主要獻課取向,不但不怕出現問題,而且鼓勵教師主動暴露問題以獲得幫助,求得發展。

二、“評課”不能流於形式:

在教學中,各自形式的公開課、觀摩課等等,常會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出現,隨之而來的評課卻往往流於形式,有的是在設計好的表格上打個分,有的是表揚爲主,做好好先生,還有的是被動發言,敷衍了事,說幾句好話,提一點希望,這些現象在我們的教學中可能很多人都碰上。我覺得在教學中,作爲我們一線的老師聽課評課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實踐,爲了更好地改進教學,如果都說些沒有意義的話,那評課還有什麼意義呢?課堂教學終究是一線老師自己的事情,我們需要的是評課者真實的心聲,能得到大家的認同,有所理解,同時有所接受,並能在今後的工作中付諸於行動。

三、“議課”非常有意義。

“議課”是圍繞觀課所收集的課堂信息討論問題、發表意見,“議”的過程是展開對話、促進反思的過程。“議”強調了彼此的平等,都有自我表達的權利和傾聽、理解對方的義務。“議課”我覺得更能讓老師得到提高,更能有說服力,因爲有時評課者並不瞭解學校的情況、學生的情況以及教學進度等情況,往往對上課者提出的要求過高,這樣如果只評不議,也許會讓老師覺得委屈,甚至不理解,從而打擊了積極性。在平等交流的基礎上,讓授課者說話,讓評課者更能點中要害,不僅可以得到參與者的充分信任和理解,更是對教師改進課堂、促進專業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四、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

“愛國守法、敬業奉獻、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爲人師表”。短短的幾個字卻很精練的寫出了作爲一個合格教師應有的職業道德!

教師的道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教師職業理想的翅膀,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爲基礎的。“育苗有志閒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是要甘於寂寞,甘於辛勞的。這是師德的首要條件。有人把教師比作紅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是對教師的崇高評價和美好讚譽。世人給教師帶上了如此美麗的“花環”,我們更應當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爲這頂“花環” 增添光彩。作爲一名教師,最重要的是要熱愛教育事業,只有充滿了對教師職業的無限熱愛,纔會在教育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同時,作爲一名教師,應該熱愛學生。 熱愛學生,就必須對每一個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偏愛一部分學生,而冷淡或歧視另一部分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的性格,這就要求我們做思想工作時應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來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愛,師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學生感覺到教師的溫暖,產生愉快的情緒,激發學習的興趣,感受到別人對他的希望,集體對他的信任,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再次,教師要處處事事嚴格要求自己,敢於正視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給學生樹立好的榜樣,凡是要求學生不做的事,自己堅決不做,以免給學生留下壞的印象,言傳身教比單純說教有效百倍。

五、愛生應有九需要:

1、智慧 2、尊重3、寬容4、懲罰藝術5、教育藝術6、批評藝術

7、發現8、鼓勵9、微笑

教師讀教育類心得體會篇4

通過這次繼續教育培訓學習,我積極學習,認真聽講座、學習教學相關策略,認真做筆記,聆聽四位老師的精彩的講解與分析和各學員老師的評論,我學到了許多新知識,使我在教學理論和教育觀念上得到了大量的補充。教學業務素質和自身素質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培訓學習使我更新了觀念。

通過本次培訓,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拓寬了教學思路,對新課程的認識與實踐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我深深體會到,一位老師,不單是教書,傳授知識,還得教育學生怎樣做人。教師是新課改的具體執行者,執行者的意識和素質是很關鍵的,所以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並自覺進行教學反思,發揚繼承優秀的教學傳統,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努力實踐、探索,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自己在教學除了有很強的敬業精神之外,還得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在教學中融入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這樣才能提升學習綜合實踐的興趣。

二、培訓使我重新認識教師的角色。

我懂得了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課堂上要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要充分體現以學生髮展爲本的精神。在注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更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方法。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把課本的內容化繁爲簡,化細爲粗。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動學生的主動性,新的教學理念更強調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中實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

三、學用結合,在實踐反思中提高教學水平。

在培訓中研討了很多問題,傾聽了很駱遠新、王淑娟、杜永寧、等教師的講座,我感受很深,不斷反思,我覺得再不能用老一套的方式教學了,我們作爲教師在課堂上要更多的引導學生參與,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一節課就四十分鐘的時間,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多了,老師的講授時間必然減少,在有限的時間內,怎樣讓學生把要掌握的知識學熟學透,這也是老師要思索的。所以作爲老師一定要認真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努力提高自己專業知識。 我一邊學習一邊實踐,把所學和所悟運用到教學實踐中,能讓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應手。結合培訓,我始終堅持

把課程學習與教學實踐結合起來考慮。同時,也運用教學實踐檢驗所學理論的科學性,從而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和課堂教學藝術,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素養。

總之,在學習中,我學到了很多,隨着現代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教師的角色已經在不斷的發生改變,要想做一位領導信任、學生喜歡、家長放心、社會滿意的好教師,我們必須努力學習,終身學習。

教師讀教育類心得體會篇5

作爲現代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切實強化師德教育上,教師的職業是神聖的,擔負着培養、教育下一代人的艱鉅繁重的任務,教師用知識的力量去激勵學生求知的慾望,以嚴愛之心架起師生之間友誼的橋樑。我國規範現時期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有以下幾方面: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廉潔從教;爲人師表。歸納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要熱愛教育事業

教師的道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教師職業理想的翅膀,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爲基礎的。“育苗有志閒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是要甘於寂寞,甘於辛勞的,這是師德的首要條件。

第二、要熱愛學生

教師必須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他們在品德、智力、體質各方面都得到發展。朱小曼曾說:“離開感情層面,不能鑄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首先應該是溫暖的,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愛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其各方面給予關注,愛將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的關係,變成了“我們”的關係。愛使教師與學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達到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歡樂,分擔挫折的煩惱。和諧的師生關係,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強勁動力。因此,教師要做到能愛、善愛。要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微小“閃光點”,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

第三、要學無止境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就要有一條河。要有終學習的理念,學海無涯,處於“知識爆炸”時代的學生們,無論在知識的來源渠道,知識的種類範圍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方面,都非同尋常。這就要求教師在不斷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的前提下,不斷學習,使自己具有“一條”源源不斷的“活水”。明代思想家黃宗羲曾說:“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之過矣。”因此,教師應當勤奮學習,走在時代和學生髮展的前頭。

第四、要爲人師表

孔子書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重要視孩子的行爲習慣,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業,先樹人”。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他們的精神世界起着無聲無息的作用,就好比一絲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因此,教師一定要用自己的模範作用,爲學生樹起前進的旗幟,指明前進的方向,點燃他們心中的火種。教師不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學生所敬佩,還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況和行爲表現,積極地影響教育學生,使他們健康成長。

第五、要樂於合作,善於合作

現代教育是一種集體協調性很強的職業勞動,教師的工作需要競爭,更需要合作。競爭促進了教育發展的繁榮,爲教育增添了活力。但教師又要樂於合作,善於合作。

教師的工作就是奉獻,讓我們牢記學無止境,爲人師表,讓我們用行動去播撒愛,讓我們用愛去培育心靈,讓我們站的新的歷史高度,在教育、教學的工作實踐中,用高標準的師德觀念,規範自身的行爲,提高自身的素質,讓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

教師讀教育類心得體會篇6

教育不僅是科學,而且是藝術。看起來一件件小事或一件件繁瑣的`平凡事、調皮事、搗蛋事、認識糊塗的事、行爲偏差的事,都可以關係到學生的成長,都是大事,都要悉心研究,高度重視。小事處理得當,引導得好,就能構成育人的大文章。

寒假中讀了於漪老師主編的《心靈的對話——我和我的小天使》,感受頗深。書中針對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學習、生活展開探討,許多教師覺得艱難、困惑難以解決的問題;許多家長雖用心良苦,卻又往往感到束手無策的問題都可以在這裏找到答案。

書中的每一位作者都用第一人稱寫出了自己教育或教學的真切體驗,內容具體,實在。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闡發育人的道理。讀着讀着,你會覺得書中的許多人和事都似曾相識,有的就好像發生在家裏,發生在學校,發生在教室。家庭裏的、師生間的、同學間的、親友間的;學習的、考試的、生活的、思想的、性格的、習慣的,五花八門,林林總總。有的曾使您焦慮;有的曾使您困惑;有的曾使您煩惱;有的曾使您“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讀罷掩卷,你會受到啓發,會發現更佳更妙的方法來贏得學生的信賴,贏得學生的心。

教育是人與人心靈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觸,這是其中一篇《成爲孩子們的朋友》的引言。在我們平時的工作中,怕於跟孩子接觸,懶於跟孩子溝通的現象也有,這樣就不能和學生打成一片,當然也做不了他們的知心朋友。而作者潘老師(還是一位男老師)爲了縮短與孩子們的距離,主動和孩子們做遊戲、邀請孩子們到他家作客,他的這些做法,正努力改變着長久以來教育工作者認爲師生之間的關係只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關係。孩子們覺得和老師在一起是件快樂的事情,老師覺得和孩子們在一起更是件快樂的事情。

教育的力量在於學生對教育者的認同,只有當教育者被學生認同時,教育的效果纔是實在的。教師只要讓自己成爲孩子們的朋友,與孩子們平等的相處,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就一定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工作的快樂。

自然教育是由法國教育家盧梭提出來的,他所提倡的自然教育,歸根到底,就是教育要服從自然的永恆法則,適應兒童天性的發展,促使兒童身心的自然發展。這與當前的教育改革思潮是一致的,而且,對於我們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是很有借鑑意義的。

首先,我們要尊重兒童的意識和情感。兒童雖然不是成人,但也不是成人的寵物和玩物。他首先是一個“人”,有自己的意識和情感的人。作爲教師在一定程度上要尊重兒童,按兒童的意願去做。如今不少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爲了“打好升學的基礎”,也不問問孩子,就要求他們參加各種各樣的學習班,讓兒童不停地學,學一些他們根本就不感興趣的東西,弄得孩子們沒有了自己的自由活動和愛好。如此的教育,在不情願的狀態下,兒童是不可能用心去學,也不會專注於這一方面的學習,相反會給兒童造成厭學的情緒,以及對父母的反感,最終成爲教育的犧牲品。因此我們應該尊重童權,讓兒童的天性真正釋放,根據兒童身心成長的自然規律來因材施教,而不要強迫兒童。作爲老師,我們也要根據兒童的特點開展活動,要把每一個兒童都看成是優秀的,特別不能對一些能力差的兒童抱有任何偏見,培養兒童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使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成爲一個多方面發展的人。

其次,要把兒童看成“兒童”。畢竟孩子就是孩子,他們有自己特有的想法和感情,我們有時不能很好的揣摩他們的心理,也不能瞭解他們的思想。因此,當我們把自己認爲的真理告訴他們的時候,在他們的頭腦中可能灌入的是許多荒唐和謬誤的東西,而非真理。所以,在許多情況下,如果老師的正面引導不能教育孩子時,我們可以對其採取“自然後果法”。所謂“自然後果法”就是讓兒童自己通過切身體驗來認識周圍事物和現象,認識活動和活動結果的意義。我們沒有必要對兒童高談道德、法律、準則,只有他們自己從自身的行爲中接受了經驗教訓,纔會有所認識和改變。例如,孩子把積木都扔到地上,我們不必急着幫他撿回來,就讓那些積木在地上,趁他們不注意的時候藏起來。當下次兒童提出玩積木時,就告訴他們,積木沒有了,在上次被他扔走了,讓他自己去找,結果他不能找到。如此他嚐到了自釀的“苦果”,纔會意識到不對,下次纔不會那麼做。我想這比諄諄教誨循循善誘要有效的多,但必須掌握一定的度。

再次,在對兒童進行教育過程中,可以進行一定條件下的“直觀教育”。我們現在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被長期關置在家裏,不少長期嬌生慣養,生活在狹小的空間中,對書中所描述的大量知識很難轉換成自己的語言和想法,也不能夠真正瞭解書中的含義,因此適當的讓他們到大自然中去捕獲他們所缺乏的知識是非常必要的。如今的孩子都是家裏的“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他們不愛勞動,我們根據以上情況,開展“我是小能手”的活動,讓他們知道勞動的價值並熱愛勞動,同時更加了解父母賺錢的辛苦,更加愛他們的父母,收穫將收益非淺。

第四,人的天性發展是有秩序的,教育必須適應不同時期兒童天性的發展水平。教育必須要遵循這個自然規律。盧梭強調說:“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我們酒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他們長的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兒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簡直是最愚蠢的事情。”教育在適應兒童天性的同時,還要適應兒童的個性差異。我們只有很好地瞭解每個兒童之後,才能對他發展給予正確的指導,使他們身上的天性自由自在地發展起來。

最後,遵守自然的教育必然是自由教育。我們要讓兒童完全自由地進行活動,並儘可能多地給兒童以自由活動的機會,仍他們能以自己所特有的方法去看、去想、去感覺一切事物。教育者的任務就是創造一個能夠促進兒童自由發展的適當的環境,通過仔細觀察,進行適當地誘導,只是在兒童感到經驗上或力量上不足時給予適當的幫助,而不應該強迫他們接受成年人所特有的方式方法。

綜上所述,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順應人的自然天性,崇尚自由、平等和自然,尊重兒童發展的規律,是有其實踐價值的,他對兒童的認識也是值得我們參考,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要更加關注兒童的天性,尊重他們,讓他們更加自由快樂的發展。由此可見,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對我們現如今的教育是有很大的啓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