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畫家人心得體會多篇

畫家人心得體會多篇

畫家人心得體會篇1

我們都是新世紀的小學生,我們都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百般寵愛下成長,在他們的眼睛裏我們都是永遠長不大的小孩子,從來不會讓我們做一件家務活,我們都是生活中的“小皇帝”、“小少爺”。

但是,放暑假時,老師佈置了作業,要我們回家都做一天家長,體會做家長的辛苦。回到家後,我和媽媽商量了,一定要讓我當一天家,讓爸爸媽媽輕鬆輕鬆,媽媽爽快的答應了我。

第二天,爸爸媽媽給了我十幾元錢和鑰匙後就出門有事去了。我先用掃把把地上的灰塵打掃乾淨;然後用拖把把屋子裏都拖了一遍;再把滿了的垃圾袋從垃圾桶裏拉出來;我看看時鐘快十點了,我扔了垃圾後就去買菜了,在路上我在想媽媽愛吃什麼菜,爸爸愛吃什麼菜,我愛吃什麼菜……不知不覺地來到了菜市場,看着菜場琳琅滿目的蔬菜,我隨便的挑選了一些菜就急急忙忙的往家趕。回到家後就開始做飯了,我把米淘好後,就蓋好鍋蓋,放在煤氣竈上開始煮飯了,在煮飯時,我就把菜和肉切好,等到一定的時間後就打開鍋蓋,一股香噴噴的熱氣朝我撲來,我想:今天中午的飯一定很好吃!飯煮好了,我接着開始做菜,我把蛋打好,開始做炒蛋,我先往鍋裏到了一些油,然後把打好了的蛋倒進鍋裏,然後炒,再放一點兒鹽和味精再炒就可以了,接下來,我還做了許多的菜和一碗湯,一併端到餐桌上,爸爸媽媽回來後,看見家裏乾乾淨淨的,垃圾桶裏的袋子沒有一點垃圾,餐桌上擺好了三雙筷子三個碗,飯也都做好了,媽媽問我:“家裏有人來過嗎?”我說:“沒有人來過,這都是我做的!”媽媽聽了高興的說:“咱們的兒子長大了,會自己做飯啦!”我聽了心裏比吃了蜜還甜。

全家樂陶陶的吃着飯,吃完飯後,爸爸媽媽還對我做的菜做了點評,媽媽說:“炒蛋裏的鹽放得多了點,煮湯的時候要讓湯沸騰才能起鍋……”聽着媽媽的話我心裏暗暗的下決心:下次一定要做出更好的菜來讓爸爸媽媽嘗一嘗。

畫家人心得體會篇2

20__年7月4號,我和幾個同學踏上了南下蘇州的打工之旅,雖然已經有過幾次暑假打工的經歷,每次都有不同的體驗,不同的感受,對這個社會也有了新的認識,但這次的經歷依然讓我觸動很大,他讓我懂得了更多的東西,明白了更多的社會現象,它給我帶來的決不是那身體上的病痛和一點點的工資。

在校大學生利用假期打工的現象已經不算是什麼新鮮事了。在校大學生利用假期打工、尋找兼職的原因,最主要的有兩條:一是由於家庭經濟情況不太好,想通過暑期打工來緩解父母的壓力;二是想通過打工來獲得一定的社會經驗,來認識社會,瞭解社會,以便以後能更好的順應社會。而在其尋找工作的過程中,也會因爲不同的原因有着不同的遭遇,最終收穫的也不盡相同。

雖然有些人對大學生打工持反對態度,但我還是比較贊同大學生在暑假期間打工的。通過打工,大學生們能夠驗證本人所學的學問,豐富閱歷,更容易認識到進修的重要性,也從而對讀書的目的性更明確。如果把大學生的暑期生活分爲出外旅遊、再進修和打工三類,打工應該是最好的選擇,它能夠讓大學生提早積累一些就業經歷和工做經驗,在今後走向社會時,更容易爲用人單位認同。

通過四十多天的工作經歷,讓我更深地認識到社會的複雜,人心的複雜。 同時,我也可以深刻地體會到錢的來之不易。然而錢要賺,更要懂得自我保護。大學生在打工時由於求職心切很容易受別人利用。如果大學生在勤工儉學中,遇到剋扣工資、不按許諾計酬,或者因公受傷不予賠償等勞務糾紛,首先能夠讓校方出面與企業商量,如果協調不成,還能夠向法院起訴,通過法律途徑處理問題。還有在勤工儉學時,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和用人單位簽訂用工協議。

暑期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是在這段時間裏,我們卻可以感受到有些商家總喜歡把大學生看成是廉價勞動力,這是我們最不能容忍的!雖然累,可生活還得繼續,還得面對學習,面對走出校門,面對找工作......不過,讓我們體會一下工作的辛苦,鍛鍊一下意志品質,同時積累一些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這些經驗是一個大學生所擁有的“無形資產”,爲以後走向社會,起到一個鋪墊的作用。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和快速發展的社會,我覺得大學生應該轉變觀念,不要簡單地把暑期打工作爲掙錢或者是積累社會經驗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藉機培養自己的創業和社會實踐能力。

在實踐期間,我們能涉及的活動其實是很多的,各個方面都會有。而我們能學到的東西則是更多的,關鍵是要看你有沒有真心的爲之付出和保持一種好的的心態。不管處置什麼,我們在期間不單單只是爲了工作,機械的運動永久只是停留在那一步,不會創造更大的價值,我們需要的是創新和開闢。冷靜、周密的思維和優良的心態才能使本人有所成就。在實踐活動中,也讓我慢慢體會到:你不去進修,就不會有進步;不去嘗試,就不會有成功;不去付出,就不會有報答。

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在校的理論學習有一定的差距。在這次實踐中,這一點我感受很深。在學校,理論學習的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幾乎是面面俱到的,而實際工作中,很多時候會遇到書本上沒學到的,更可能是書本上的知識一點都用不上的情況。或許工作中運用到的只是簡單的問題,只要套公式就能完成一項任務,有時候你會埋怨,實際操作這麼簡單,但爲什麼書本上的知識讓人學的那麼吃力呢?也許老師是正確的,雖然大學不像在社會,但是總算是社會的一部分。我們有了在課堂上對知識的認真消化,有平時作業的補充,我們比別人具有了更高的起點,有了更多知識去應付各種工作上的問題。

在工廠裏面,我感受到了什麼是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感受到了實際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在這裏,那些沒有上完國中的員工也可以是你的老師,你幹活的能力是不能和他們相比的,把他們比作賽跑者,那你只不過是剛剛學走路的小孩,儘管你是大學生,有很多的知識。因爲他們比你接觸這個工作更早,操作的時間更長,經驗更豐富。

當今社會就業的壓力很大,在校大學生都願意在暑假的時候深入社會去體驗生活,從中獲取一點工作經驗,從而可以在以後的就業時有一定的基礎,可以減少就業的壓力。並且老師們也鼓勵學生們深入到社會去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爲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後畢業後能真正的走向社會,並且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記得老師曾說過學校是一個小社會,但我總覺得校園裏總少不了那份純真,那份真誠,儘管是大學高校,學生還終歸保持着學生身份。而走進企業,接觸各種各樣的客戶、同事、上司等等,關係複雜,但你得去面對你從沒面對過的一切。社會實踐讓走出校園的我們,更好的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加入到社會中。它有助於我們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和知識。同時,社會實踐中有很多我們在學校裏無法學習到的東西,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和表達能力。社會實踐能夠加深我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了與社會的距離,也開拓的視野,增長了才幹,能更好明確自己的奮鬥目標。希望以後還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從實踐中得到鍛鍊。

人的一生中,學校並不是真正永久的學校,而真正的學校只有一個,那就是社會。大學生社會實踐是指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的優良形式;是促使大學生投身改革開放,向工農羣衆進修,培養鍛鍊才幹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於我們在校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學問。

打工的日子,有喜有憂,有歡樂,也有苦累,也許這就是打工生活的全部吧。我不知道多少打工的人有過這種感覺,但總的來說,這次的打工生活是我人生中邁向社會的重要一步,是值得回憶的。

現在想來,四十多天的打工生活,我收穫還是很大的。我所學到的生活的道理是我在學校裏無法體會的,這也算是我的一份財富吧。經過假期短暫的社會實踐,雖然很是疲憊,但也感覺自己變成熟了好多。同時感覺到自己身上的壓力非常大,不僅來自父母、學校、社會,還有自己本身的期許。而這也成爲我不斷向上、前進的動力。

畫家人心得體會篇3

剛開始我是懷着如此期待的心情來到我所工作的工廠——福永太陽能燈具廠。(雖說名爲燈具廠,可是產品貌似沒有見到與燈有關的……)中間過程心情比較複雜……不過,最後回想還是沒有讓自己失望的。

我最深的印象是帥哥美女真的好多啊!!!賞心又悅目。 我所在的工廠位於福永工業區,所以除了我們廠的帥哥美女,其它廠的也很多啊~~·~嘿嘿————大部分都是跟我們一樣擁有花樣年華的青年。不同點在於我們還在讀書消費父母的,而他們已經開始承擔起生活的幾乎全部責任。還有不同環境影響到思想和言行上的一絲迥異。與他們交談中除了玩笑還會有對我們這類讀書人的些許羨慕,他們認爲我們這類大學生很不錯,也有後悔自己當初錯誤的選擇。或許,我真該慶幸一下~~我們這類讀書的孩子都該慶幸,無論是自己的努力,還是父母的強求。

一些長輩們與我們談話的時候會盡量避免不好的話題,而苦口婆心的講一些讓我們好好讀書的話。這些話很好, 不過,我更喜歡聽他們通常的閒話,大部分時間是無厘頭的“低俗”(在課本中或者“文明”人的世界裏所認爲的低俗)的搞笑內容。 之所以喜歡,除了這樣有更輕鬆活躍的氣氛外,我也能從中瞭解到他們的生活,他們生活的圈子,還有一些各地的風俗等等。 但是他們偶爾“正經”的說話,卻能如此深入人心。他們的無奈及對生活的堅持,他們有後悔,有自卑,但是還是盡全力讓自己活得很快樂,很強大。有時候不太理解他們的不反抗,有時候似乎也懂得他們之所以"自甘墮落"理由……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一個只屬於他們自己的快樂的生活圈子。那些所謂高尚的人是永遠不會懂的。他們的鄙視在他們眼中只是一種矯情和做作。

他們會很真誠的讚揚並教育我們這些“有前途的年輕人”,每次有人稱讚我很了不起考上大學的時候,我都是低頭笑而不語。自己明白自己到底有多“優秀”。明白我們這類大學生的數量也是多麼的驚人。

還有我記憶深刻的就是那裏的小吃街,種類繁多,價格便宜,分量大。(只是算不上物美價廉……)四元的飯兩葷兩素!強吧!但是就在不遠的深圳市中心,四元還不夠吃一個漢堡。可是還有人選擇吃一元一份的炒粉或者稀粥。而且是幾乎天天這樣吃。雖然那些飯讓人吃了一頓就不想吃第二頓 ,但是總比那些炒粉稀粥有更多營養一些的。我嘗試過吃幾天炒粉和粥,我的感覺是我是難民。真的不知道能有一個什麼更好的詞來形容~

再就是工作,我們打暑假工的工廠是一家外企(先前說過的),工作時間相對而言還算好的,每天白天工作八小時,上午:8:00——12:00 下午:13:00——17:00 晚上想加班的話一天三小時,從18:00——21:00。雙休日不上班。相對於附近的很多其他工廠而言,我們是非常輕鬆地,工作環境還好,所做的工作也是比較輕鬆的。但是,我們暑假工還是很不適應,也確實覺得比較辛苦。記得我當時就在秋秋簽名上寫過一句“曉宇以後要乖乖聽話,好好讀書”那絕對是當時最真心的話!

體會一份艱辛,才明白生活的來之不易。我們沒有理由如此揮霍,揮霍父母的血汗錢。有本事就該揮霍自己的,更了不起你給錢讓父母揮霍。更偉大者,捐錢讓更多的需要幫助的人得到生活的保障。在這一點上我得承認,之前我是慚愧的。希望不要有很多人跟我一樣也是慚愧的。

再說說工廠的一些事吧。對於那些產品的生產過程怎是一個細心了得。稍不留神太陽片就會破了,那些買進的產品,一點點刮痕可都是不合格的。成品是很神奇的,生產線上的工人即使你懂得如何做每一道工序,也不知道產品的原理究竟是什麼?爲何在燈光或者太陽光下那個小鐵人就會自己騎自行車呢?那個蝴蝶就會飛起來呢?那個……呢?或許,這就是爲什麼該廠的辦公室人員比生產線上的工人還要多的原因。

先前說到是一家外企,那就說說我瞭解到的有關該該企業的情況,該廠於二十年前由一位英國商人建立,企業辦公樓設在香港,那裏都是辦公室人員,而生產部門在深圳,就是我暑假工作的地點。產品主要外銷,大客戶在美國和德國,而深圳廠區的高層中就有幾位foreigners,所以經常能看到他們,有時候聽到他們的交談並且是說有關專業化的問題……雖然四級過了,可幾乎完全聽不懂~~~~~按照國際化的發展形勢,英語確實是越來越重要了。可我們不能總是隻爲應付考試。除了英語,所有的課程也應該都是這個理。

本來,還有一些可以寫下的人事物,有個概括也就不一一列舉了,並且,我認爲還有一些我們也只是理論上的知了~~有些東西還不適合我們,在這樣美好的青春年華,也不該讓一些東西腐蝕了我們的心靈。還有很多道理是我們每個人都懂得的,也沒有必要去再囉嗦的說上那麼多。比如身體健康很重要。比如,多親近自然。

最後補上一段,如果我以後學工程,成爲一個像那個胖胖工程師一樣的無用者,還是……找塊豆腐撞死得了。生產過程中實際問題的解決全靠那些有經驗的老師傅。至於拿着秒錶和紙筆到處跑記時間的工程師,我想說我是確實鄙視的。所以社會實踐是重於理論的。能把理論很好的用於實踐,那可就真的不錯~(嗯……這句是聽人說的)。難怪招聘單位總加上一句:有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

畫家人心得體會篇4

一轉眼寒假實訓就要結束的,時間真的過得好快。這一個月的實訓讓我們學到很多知識,回頭想想實訓這幾天我們確實有很大的收穫。感觸最多的也應該是我吧,畢竟我在樓上樓下兩個部門都呆過。

接觸到社會後,才發現自己很弱小,這個社會是很現實的,一定要勤學好問,多與人交流,強化自己,脫穎而出。要想做好一方面的工作單靠這幾天的實習是不行的,還需要我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一點一點的積累,不斷豐富自己的經驗,我們就像一塊乾燥的海綿,需要充足的水分來滋潤我們,而這水分還要靠什麼自己去尋找,去爭取。

在樓下畫畫的那段時間,我接觸到了許多類型的繪畫,平時或許注意過,但是從沒有自己去實踐過。當我們去體驗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其中的樂趣還有學問,畫畫也不是簡簡單單一筆兩筆就能解決的事,畫畫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讓人心靜下來,人只有靜下心來,才更容易領悟消化學到的知識。在樓上幫老師做事的那段時間,我更多的是在重複做一件事,就像那個畫雞蛋的男孩,然而,我並沒有他那樣的耐心,我是個不喜歡重複,不喜歡反覆多一件事的人,簡單來說,我不夠耐心,幫老師做了四天的東西,任務很簡單,但是我要一直重複一個動作,時不時還要回過來反覆做這個動作,我整個人就變得很厭煩,煩躁,心也散了,想放棄,不想再繼續,不過最後我還是做完了。當我和老師說我不想做的時候,老師說就一點了,做好就好了,我看到了終點,又有了前進的動力。就像跑馬拉松,你沒說要跑到什麼時候,就說快跑,可能你一會就累了不想跑了,當你一點一點引誘,再跑十分鐘就到了,再跑一百米就到了的時候,你就會有繼續前進的動力了。

畫家人心得體會篇5

從8月10日至8月17日,我參加了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短短的7天培訓轉眼就結束了。回顧培訓期間的日日夜夜,點點滴滴,真的要對本次培訓活動說聲謝謝,感謝國家及省教育廳對農村教師的重視,感謝學校領導給了我這次機會,能參加短期培訓,感謝繼續教育領導及老師們。在他們的精心安排下,讓我們這些來自於農村的老師得以與衆多專家、學者、省內外教育心理學界權威人士面對面地座談,傾聽他們對國中心裏健康教育教學的理解,感悟他們的先進心理輔導教學思想方法;我想本次培訓也一定會藏在我的記憶深處。 縱觀本次培訓活動安排,既有發人深省、啓迪智慧的專題講座、討論互動、觀摩研討、案例評析的理論培訓,也有親近課堂、體驗名師風采的實踐鍛鍊。這些活動都是我們農村教師所關注的但有極缺乏的領域,是我們發自內心想在這次培訓中能得到提高的內容。十天的培訓學習,讓我重新接受了一次系統的理論和實踐提升的機會,受益良多。

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樹擺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師就是學生心靈的啓迪者。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進素質爲的宗旨,以讓學生擁有健康的心靈爲育人理念。

本次培訓,還讓我們這些在家兼職的或專職心理輔導老師之間的互動交流,成爲每位培訓人員提高自己心理輔導課教學業務水平的一條捷徑。在培訓過程中,我積極嘗試與其他學員之間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瞭解到心理輔導課程開展情況,並且注意到他們是如何處理心理輔導課程中遇到的種.種困惑,以及他們對心理輔導課程教材的把握與處理。在培訓中,我們不斷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間的“相長”。也爲學員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研討平臺。在小組討論中,學員們暢所欲言,許多提出的觀點和問題,都是農村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起全體學員的一致共鳴的同時,也得到專家們的重視,他們的回答也給了我們很好的啓示,對於我們今後的心理健康輔導過程中有着積極的促進作用。

學習之餘,我自我反思,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沒有深入思考,自己對心理輔導含義的理解,以及心理輔導方法的選擇和心理輔導方法的正確性、妥善性,課堂觀察或是深入學生心裏等方面,考慮到對學生的有效性了嗎?等等都是我沒有思考的,反思自己的不足,讓我獲得前進的動力,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要主動學習,主動研究。 十天的培訓是短暫的,但是留給我的記憶與思考是永恆的,通過這次培訓,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以及差距所在,我將以此爲起點,讓“差距”成爲自身發展的原動力,不斷梳理與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斷成長;將近半個月來我們經歷了太多的感動,經歷了太多的激勵。回頭去看看自己在十天裏留下的腳印,我相信這不會是學習的結束,而是學習的開始!

畫家人心得體會篇6

又是一個春節,我也又長了一歲,已經十四歲了。今年過年也是和往常一樣,很喜慶,過年氣氛也很濃郁,家家戶戶都湊在一起,團團圓圓過新年。

一放寒假,我便到了即墨,和媽媽住了一個星期,便回到奶奶家過年。奶奶家不是很熱鬧,只有我們一家三口和爺爺奶奶在一起,但還是能感受到許多樂趣;大年七年級我們便家家戶戶地拜年,收穫當然不少了,腰包鼓了不少呢,呵呵!春節感悟

與奶奶家相比,姥姥家就更爲熱鬧一些。大年九年級,我們到了姥姥家,見到姥姥很是高興,雖然才分開了短短几天。和姥姥閒聊了一會,哥哥和姐姐也來了,家裏頓時熱鬧起來。媽媽嚷嚷着要給我們照相,我們便去了護城河,照了幾張照片,護城河的風景很美,美麗的彩虹橋,清澈的抱龍河,給我們的文登增添了一絲涼爽的感覺。

由於天氣的原因,我們照了幾張便回去了。等我們回到姥姥家,每年必來的遠房親戚們早已在屋裏閒聊了。他們的到來,讓姥姥原本寬敞的房子突然變得窄了許多,但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絲喜慶。

聊着聊着便到了吃飯的時候了,舅媽和姨媽都在廚房裏忙碌了起來,就連不怎麼問廚房之事的媽媽,也忙着拌涼菜呢,據說是美味無比 ,色香味俱全,我們自然也期待一嘗咯!

一番“掃蕩”後,美味的菜餚只剩下空盤子空碗了。我們期盼已久的重頭菜也要出場了!

只見媽媽信心十足的端着“大作”便上來了,看着她這麼自信,我迫不及待地拿着筷子嚐了起來。一連吃了幾大口,姐姐說別鹹着了,少吃點。我細細品嚐了一下,竟一點味也沒有,跟姐姐一說,姐姐半信半疑的嚐了一口,大聲說:“和幹吃一樣啊!”話音剛落,立即得到許多響應。哥哥說:“這就是所謂的重頭菜?”媽媽不好意思地說:“不是你小姑的收手藝不好,而是材料有問題!”大家都笑了起來。

吃完飯,大家也就各自回家了。大年初六,我和媽媽又回到了即墨,繁忙的新年也結束了。仔細回想,過年既熱鬧,又有趣,只是如果再多增加一些中國特色,不再這麼千篇一律,就更加美好了!

畫家人心得體會篇7

改革開放以來,隨着農民工規模的擴大,農民工跨省,跨地區流動已經成爲普遍現象。由於父母外出務工,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處於普遍缺失的狀態之中。而月塘中學,正地處偏遠的革命老區,經濟非常落後,老百姓爲了生活,不得不進城打工。這對於經濟的發展是個可喜的表現,但對於教育,卻引人深思,那麼多家長遠離家鄉外出務工,把打工地作爲他們的第二故鄉,而他們的子女由於無法就近上學,只好留在家裏,教育子女的重擔由誰來承擔?這就出現了亟需全社會給予關愛的特殊羣體——農村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作爲一個弱勢羣體,因長期與父母分離,再加上代管人多爲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愛現象比較嚴重,學習上、思想上與孩子進行交流較差,因此,這些孩子在學習上、思想上、行爲上、心理上容易發生偏差。作爲這些的教育管理者之一——班主任,如何作好這些留守學生的教育工作,關愛他們,幫助他們,讓他們能健康快樂成長,我個人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教育的。

首先,建立好留守兒童個人檔案。我班有留守兒童10名,爲作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我通過多方瞭解,掌握每名留守兒童學生的家庭情況,監護人的情況,並根據平時的觀察、瞭解,掌握留守學生的性格習慣,建立好個人檔案。通過觀察總結,我班留守學生性格有以下幾種類型:沉默寡言型、過渡活潑型、無拘無束型。對於沉默寡言型的學生,大多是寄養在親戚家中或從小就是家中老人看管,缺少與他人交流的機會,從而養成沉默寡言的性格,即不和同學老師交流,上課回答問題也膽小,不敢舉手發言,針對這一情況,我就經常上課時鼓勵他們發言,鍛鍊他們的膽量,並利用每週班會活動時間,開展活動,讓他多與同學交流,這樣他就慢慢學會與同學交流了;對於過渡活潑型的學生,由於是隔代教育,往往是溺愛現象相當突出、嚴重所引起,常常“自以爲是”,愛排異同學,針對這類學生,我不是一味的批評,我常有意識安排他們爲集體作力所能及的事,幫助他人,讓他在幫助中體會快樂,改掉了“自以爲是”的壞習慣;對於無拘無束型的學生,這類學生大多缺乏組織紀律性,無組織無紀律,想幹啥就幹啥,針對這類學生,我“抓住”他們犯錯的機會,進行當面全班性批評、教育,課後進行個別交流,告訴他們,只有學習上、紀律上進步了,就會受到同學的尊重,並選他們當紀律委員,用以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爲。

其次,組建學習共同體,主動與留守兒童經常性地進行交流,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並且,我還經常與這些留守兒童的父母,通過電話進行交流和溝通,及時反饋這些留守兒童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況,並督促留守兒童的父母平時應多與孩子聯繫和溝通,要求他們經常與自己的孩子通電話,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況。以使學校家庭對留守兒童的影響產生合力,儘量減少由於“留守”而給孩子帶來的不利影響。目前,我班的10名留守兒童與其他學生相處融洽,學習、生活能力、性格發展等方面都呈現較好的發展趨勢。

第三,留守兒童的情感波動性較大,對周圍的反應比較敏感,他們需要平等友善、關心、理解和尊重。由於父母不在身邊,他們更容易被寵壞、更容易形成嬌氣的不好習慣、也更容易在自尊心上受到傷害。作爲主任應當採取措施,使留守兒童經常保持樂觀、穩定、愉快的積極情結,使他們獲得愛的互需、愛的激勵,從而促進其在學校、家庭的學習與生活。並引發全體同學對留守兒童的關心和幫助。比如:我利用寫家信的方式,讓全班的同學都寫一封給父母親的信,往往寫得感情最真摯的是那些留守兒童,因爲他們的心中是那麼的思念父母。而後將好的作文展出或誦讀,讓全體同學都感受一個孩子對父母的真摯的心。這樣所有的同學都深受感染,他們都會用一顆誠摯的心關心身邊的留守兒童,認爲自己應當幫助,體貼父母不在身邊的同學,那麼,我班留守兒童也不再覺得自卑、孤獨、可憐。他們要與同學、與教師、與社會上關愛他們的人親切可以的交流。我班同學也相處融洽,形成了一個和諧的班集體。

總之,對留守兒童的教育作爲班主任,更要具有一顆愛心,還要具有耐心。

畫家人心得體會篇8

通過聊天,我們瞭解了老人們日常的生活。老人們有些是在家呆不住,子女工作繁忙,有些是被子女送過來的。雖然有的剛剛不太習慣,不過時間長了逐漸習慣起來。

老人家在這裏都過得很開心,他們有時間的時候會在樓下的樹陰或者是樓上先房字裏看一下電視或玩一下麻將,也有是到樓下做一些簡單的鍛鍊的。因此,老人在這裏也可算是可以晚年安康。

通過這次跟老人家的聊天,是我們明白的很多,明白到他們過去的經歷,明白他們的辛勞,明白他們對他們兒女的記盼,更明白他們對我們的希望……

老人們平日裏很孤獨,兒女大多不在身邊,有的甚至沒有兒女,他們要的也許不再是簡單的金錢所能代替的,在生活的溫飽要求之上,有人在身邊那是最最開心的了.裏歌詞寫得好,老人要的是有人陪他們聊聊天交流一下心聲。

我們現在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多都已經不在了,所以看到老年人,我們可能會特別的想念自己已故的親人,不自覺得就想和老年人們親近親近,就像對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樣,想要關心他們,照顧他們,而他們也會把我們當成孫女,孫子一樣,拉着你的手,把他們的那份慈祥加註在你身上,而我們也欣然地接受了。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從孩童到青年,從青年到老年的過程,經歷生與死。我們現在還是青年階段,未來亦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要走,如何走下去,我想,每個人都應該心中有數。也許當我們走完我們的人生旅程,該休息時,是否也會象敬老院的老人那樣快樂開心地度過自己的晚年呢?

在某個敬老院的牆壁上有這樣一段話: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係鞋帶、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頭髮、擰鼻涕。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讓我再想一想……極可能最後連要說什麼,我也一併忘記。孩子!你忘記我們練習了好幾百回,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嗎?是否還記得每天總要我絞盡腦汁,去回答不知道你從哪裏冒出來的嗎?所以,當我重複又重複說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提時代的兒歌時,體諒我。讓我繼續沉醉在這些回憶中吧!切望你,也能陪着我閒話家常吧!孩子,現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繫鞋帶。吃飯時,會弄髒衣服,梳頭髮時手還會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溫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會有很多的溫暖涌上心頭。十年,二十年,三年,四十年……當我們老的時候,是否可能在那個時候又會想起那時候的老人,是否又能過的比他們幸福呢?這一切都是問號,自己的人生由自己來把握。那個時候或許我們也成爲歷史的功臣,成爲新中國歷史長流中璀璨的一個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