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與學的心得體會多篇

教與學的心得體會多篇

教與學的心得體會篇1

在實施新課改的今天,要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課堂教學是關鍵。而“學案導學’便是一種提高教學效率的手段。它的目的是變傳統的封閉型、單向性的教學爲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教學。它的特點是:學案與導學密切結合,學案指導導學,導學依據學案,重點在“導”,變傳統的講授式“要我學”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式“我要學”。所以要想把整堂課“導”好“導”活,讓學生真正學到知識提高能力,一是:要求學案的編寫要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體現“學生爲主體”的思想,把學生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二是:教師要會“導”。要把握導學的時機,採取有效的手段,真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一、學案的設計

教師對學案的設計,是“學案導學”的關鍵。學案的設計依據循序漸進的原則,有步驟,有層次地從知識技能到理論及運用逐步加深。不同層次的學生可根據不同層次目標指導進行自主學習。

(1)、知識要點:包括學習目的,學習重難點等。通過不長的篇幅,讓學生知道要學什麼,以及在自學時,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學了這節內容後,可以讓自己學到哪些新的知識等。

(2)、自學過程:包括複習引入,新課和例題講解等。根據每節的教學內容和要求,設計不同的引入,引入可以和課本相同,也可以選自課外,但關鍵是簡單易懂,生活化。在對公理、概念和定理內涵的處理上,將這些要素分點列出,後面預留空格,作爲學生自學筆記。學生以此指導自學,在理解的基礎上,將教材相關內容加工濃縮、整理,從而達到鞏固掌握知識的效果。

(3)、運用能力訓練:訓練內容以本節內容爲中心,適當聯繫其他章節相關內容,運用能力訓練應體現難度層次的遞進,學生自學時按照自己能力水平,不同程度地完成訓練。

(4)、小結與反饋:從創造力開發的角度看,提出新問題比解決舊問題更具有深遠意義。在“學案”的最後預留一部分空間,作爲學生自學中探究、反饋、討論的記錄。學生可以把自己發現或設想的新問題記錄在“學案”上面,在課前或課堂上提出,供師生在教學中交流、討論。

二、教師的“導”

“導”即開導,啓迪之意,是啓發式教學的精髓。一個“導”字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人在認知過程中,適當的問題,能激發學習動機。如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不僅能使學生在不斷的體驗成功,維持持久的學習動力,而且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也能縮短獲取知識的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從而培養探索問題的能力。

1、把握誘導的時機

“不憤不啓,不悱不發”是教育家孔子的論述。它恰如其分的點明瞭學生需要啓發的最佳時機。即是說當學生討論熱烈,對問題似懂非懂,想說卻又說不清楚,正是渴望啓發和點撥,將起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2、導學方式的靈活性

導學具有靈活性和多樣性,長時間單一的引導方式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居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就是這個道理。導學與學案是密不可分的,好的學案是教師有一堂好的導學課的先決條件,但教師決不能僅僅侷限於已設計好的學案,因爲再好的學案也不能把課堂上所有的情景都設計到。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依據課堂上的不同情形迅速且不斷的蒐集學生的學習信息,進行多元化備課,對學案進行添加、修改使其進一步完善,而不能受其固定思維框架的束縛。靈活多樣的導學方式,可以給學案注入活化劑,從而極大的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爲學生營造了濃厚的主動學習的氛圍,創設了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和自主探索的主體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思維時空。因此它是一種很有發展前景的教學手段。

教與學的心得體會篇2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一支好的教師隊伍是辦好一所學校的關鍵,而作爲青年教師的我們的培養壯大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根本。爲進一步落實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基本理念,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促進自身專業化成長,推動課改進程,我於11月18日參加了我州舉行的湘西自治州中國小課堂教學改革現場研討會,感受很深。

研討會開幕式上聽取了州教科院副院長宋泱院長的講座,使我知道了什麼是高效課堂、高效課堂的特徵、高效課堂的標準、高效課堂的三個“量”和三個“動”、高效課堂的構建及高效課堂的終極目標。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編寫導學案時,我將圍繞這些來編寫。

開幕式結束後,我們又去吉首市八小現場觀摩研討。在八小,我見識到了兩堂高效的導學課,課堂上,教師把學習的主權交給了學生,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對子互學、小組促學、師生釋疑的方式來學習。在這一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成了學習的主體,而且充分調動了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到了自己是學習的主人,並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氛圍中;而教師又能在第一時間內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鍛鍊了學生的膽量,體現了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的學習精神,學習的效果也非常好。這是我從教以來所見到的最優秀的語文課。

現場觀摩後,我多麼希望快點回到學校,把我所見到的和聽到的講給我校其他教師,同時把自己的所見所聞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中。當然要運用一篇完美的導學案上好一堂高質高效的導學課,還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地摸索。但無論條件怎樣艱苦,工作難度怎樣大,我都會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做到學以致用。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祕爲大家帶來的10篇《學案導學的心得體會》,您可以複製其中的精彩段落、語句,也可以下載doc格式的文檔以便編輯使用。

教與學的心得體會篇3

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打造有效課堂,本學期學校大力推行《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我們認爲我們找到了課程改革的突破口。十月份爲打造“書香校園”,學校開展以有效性教學爲目的的讀書月活動,我們忙裏偷閒,靜心書桌,有所收穫,有所體會。

記得美國的布魯巴克說過:“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主學習。”在新課程標準中也提出“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爲本”的理念,可見讓學生學會自主地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因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教不能代替學生的學,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我想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應大力推行學案導學,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所謂“學案導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實際,以課標、課本爲綱,以學案爲載體,以學生爲主線設計的教學活動方案。學案導學是以“學案”爲媒介引導學生在“活動”中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導學”方案的引導下完成學習任務。其精髓,可以從師生關係、時空關係、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等四個角度概括爲四句話:“主導加主體,課外加課內,教材加(導)學案,自主加合作”。

1、學案設計中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有動力。以學生爲主體,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應是教學活動中心,教師、教材、一切教學手段,都應爲學生的“學”服務,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爲主動參與。學生的學習方式不應是過去單一的傳統接受式,而應該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實踐學習、接受學習並舉。物理教學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一旦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不會感到學習是一種負擔。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讓學生愉快有效地學習物理,關鍵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有動力。

2、學案導學中加強學法指導,讓學生有“法”可依。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這充分說明了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它是獲取知識的金鑰匙。學生一旦掌握了學習方法,就能自己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因此,改進課堂教學,不但要幫助學生“學會”,更要指導他們“會學”。

第一,教學生“讀一讀”。課前爲學生編好自主學習內容,並指導學生預習方法,讓學生找到本節課的知識點。

第二,讓學生“講一講”。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對於那些難以掌握的內容,應積極引導學生去議,鼓勵學生去講。在講的過程中,對於學生出現的差錯、漏洞,教師要特別耐心引導,幫助他們逐步正確地表述。讓學生學會合作與交流,讓學生大膽的表達。

第三,引導學生“用一用”。養成學以致用的習慣。

第四,引導學生學會“複習”。俗話說:“溫故而知新”,這就是說,對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和技能要經常複習。

3、學案導學中發展學習能力,讓學生學有創見。

在物理教學中,我們不但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更要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要注意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還要引導學生廣開思路,重視發散思維。教師要精選一些典型問題,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大膽猜想、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4、學案導學中注重因人施教,讓學生有個性。

教學本身就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個性差異,也是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一個重要方面。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可根據不同氣質的學生因人施教,對“興奮型”學生可採用“以忙制動”、“以動制動”等方法。根據他們反應快,願意表達自己看法的特點,多提問,多讓他們發表意見。讓善於思考又不愛發言的“抑鬱型”學生髮表不同看法;讓機靈沉着又穩重內向的“安靜型”學生說一說別人講得對不對,並加以補充等等。這樣圍繞教學內容和要求,根據學生氣質差異因人施教,既有統一要求,又能發展學生的個性,使他們的長處得到充分發揮。

5、學案導學中應運用“最近發展區”理論,實施分層遞進教學

教學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班級教學中學生間獲得同樣知識所需的時間存在較大差異,要在同一時空中按劃一目標發展,部分學生學習時間的浪費十分明顯。

在實踐中,如能按照“最近發展區”理論把獲得某種知識所需時間和認知發展水平大體相當的學生進行歸類分層,並確定與各層次學生的實際可能性相協調的分層遞進教學目標,實施分層遞進教學,教學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

這裏,“分層”是爲了確保教學與各層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相適應,“遞進”則是不斷地把最近發展區變爲現有發展水平,從而使學生的認知水平通過教學活動不斷向前推進。分層遞進教學是班級授課制中實施個別化教學的新探索,是最近發展區理論的深化和具體應用,對提高教學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要讓學生主動地學習物理,教師必須轉變角色,接受“教師應當作爲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而並非知識的傳授者”的觀點,利用學案導學致力於爲學生的學習活動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習過程和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共同體”,從而正確地發揮教師在教育體制和教育對象之間的“中介”作用,這樣才能把培養和發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落到實處。

教與學的心得體會篇4

20xx年5月12日,我有幸參加了學案導學教研學習。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理論知識,進一步感受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學案導學這種授課模式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動獲取知識,由“學會”變成“會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本事。

一、“學案導學”要求教師着力提高三個方面的本事:

一是“課堂公關”本事。教師必須在“導學案”的輔助下,在教學中激勵、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經過創設寬鬆氛圍、表揚閃光點、小組競爭、個別座談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樹立“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我參與,我歡樂,我提高”“我的課堂我做主”等思想,實施“三先”:題目讓學生先做,問題讓學生先想,答案讓學生先說。變“要我學”爲“我要學”

二是“教學導演”本事。在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導學案”,爲學生創造表演的舞臺,讓課堂充滿魅力。教師必須減少語言密度,精講教學重點,必須根據教材資料,靈活使用教學手段,做到寓教於趣,寓教於情,使學生始終處於學習的亢奮狀態。

三是“指導催變”本事,讓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要求每個備課組選定一名首席學法指導教師,開展經常性的集中學法指導,在每週固定時間組織班級開展學法交流活動,爲自主學習供給方法保障。

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徹底拋棄以往那種“不講不放心。教師在講臺上自我陶醉,學生在下頭渾渾噩噩。教師只爲自我完成教學任務而不關心學生學的情景”等種種傳統做法,不包辦,不搞一言堂,不要認爲課堂上多講幾個題就是課堂容量大了!要切實注重學生的“思維容量”、不要認爲喧囂的課堂氣氛叫“活躍”,要切實注重學生的“思維活躍度”。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給每一個學生供給表現成功的機會。

二、學案編寫至關重要

學案的編寫是整個導學過程的最重要的環節,要求教師對教材要有很深層次的理解、對知識點要正確地把握、對學生的“學情”即“認知程度”要有足夠的瞭解,在做到以上幾點的基礎上,教師才能進行學案的編寫。在突破某個知識點時,以往“教案”無非就是知識點的簡單羅列,然後“灌”給學生。而“學案”的不一樣點就在於,把新知識點“問題化”,就是把新知識點拆解成學生能夠經過思考就能解決的“小”問題,每個小問題點解決後,新知識點即所謂難點的解決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

一篇好的學案,應能充分體現導學的功能,把知識問題化,即經過學案能引導學生更好地去閱讀課本,帶着問題去主動思考課本知識,有效地參與學習過程,最大程度的還原科學發展的過程,有利於學生養成發現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本事。由此可見,學案的實施,看似教師在課堂上講得少了,變“懶”了,實則不然,課下需要根多的付出才能到達目的!倒是原先的“滿堂灌”,纔是真正意義上的“懶”了。

三、課堂上的具體操作

課堂操作要避免兩個誤區:一是單純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不管不問,“放羊式”。二是學生預習後教師再逐一講解,對答案,“灌輸式”。教師應當根據學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饋,有目的地運用導語、演示實驗、歸納總結等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對疑難信息適時點撥引導,對難度較大的傾向性問題給予精講,要畫龍點晴,以實現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和難點的突破,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準確把握學情,進行二次備課。

另外,在課堂上比較常用的一種模式就是“兵教兵”,這種模式在講評課及複習課中比較實用,“兵教兵”抓住了學生出錯後急於糾錯和學生樂於討論,喜歡簡便活潑課堂的心理特點,放手發動學生,經過板演、解析、點評、提問、討論等形式使問題暴露,不知不覺中解決。例如板演環節,不必須只是計算題,還能夠是選擇、填空。因爲這類問題暴露不明顯,經過出錯學生板演、解析,其他學生點評、提問、討論能較好地解決問題。

“兵教兵”講評方式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教師來說,第一,課前要進行更詳盡的備課,統計出錯率、出錯點、出錯人,設置有層次的問題,有必要的輔以變式題、補救題,進行方法提煉等。第二,必須做到精講點撥,“兵交兵”效果雖好,但耗時較多,教師必須駕馭好課堂,適時設問、啓發、提煉,儘量少講,把機會留給學生。第三,靈活機智應對學生討論中的問題,對學生討論結果進行到位的評點、總結。這要求教師有更深厚的知識儲備。

對學生而言,第一,“兵交兵”能激勵學生。做題時能認真對待,出錯後能認真糾錯,上課時認真聽講,這樣一來學生的主動性就調動起來了。第二,學生樂學,不再是教師一個面孔一個聲音,每個學生都可能成爲這節課的“教師”。學生興趣高了。第三,鍛鍊了思維和獨立解決問題的本事。

四、學案的設計應具備以下特點:

1、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教材,從整體上體現較教材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間的內在聯繫,設計出貼合學生實際情景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確自我的學習目標,以及自我將要掌握的重點知識和要突破的難點知識。

2、設計的問題要有啓發性,對課本中學生難以理解的資料有適當的提示,配以必須數量的思考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一個問題的解決中培養學生的本事,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3、問題設計應有層次性,梯度性,應根據學生對問題的認識逐漸加深,做到循序漸進,使學生意識到要解決教師設計的問題不看書不行,看書不詳細也不行,光看書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這樣學生就能真正從教師設計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看書、學會自學。

教師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爲學生做好舊知識的鋪墊。舊知識是學習新知識的基礎。

第二,教師應要求學生把預習中有疑問的問題做好記錄,讓學生帶着問題走向課堂,這樣做一方面能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本事,另一方面又能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而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一旦構成,往往能使學生受益終身。

教與學的心得體會篇5

控輟保學工作是全面推進以素質教育爲核心的教育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內容,尤其是對於農村中學來說,也是“普九”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學校控輟保學領導小組的領導組織下,我採取了各種措施,努力做好該工作,取得了圓滿成果。

一、提高認識,思想到位。

開學初,學校就召開了全體幹部教師會議,尤其是針對我們班主任老師,使我充分認識到了控輟保學工作的意義和重要性。從而使我對控輟保學工作有了新的認識,這也成爲我努力工作的思想基礎。

二、關心後進生,照顧特困生。

只有思想基礎是不夠的,工作還是需要方法和手段的。在一年來,爲了我班的控輟工作,我動了很大的心思,採取了各種措施。

1、摸清後進生和特困生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本班同學,經濟狀況,家庭狀況,個人素質參差不齊。所以,開學一個月內,我進行了摸底工作。從學生幹部,學校教師,以及問卷調查中,瞭解了我班的後進生和特困生情況,並建立了後進生和特困生檔案。

2、上報特困生的檔案,爲特困生學習掃清經濟障礙。學校每年都會有社會捐資助學的單位和個人,及時上報我班特困生情況,不僅爲學校提供依據,也爲我班的控輟工作開展打下了基礎。

3、建立學生家庭聯繫卡,上面詳細準確記錄每個學生的家庭住址,聯繫方式。堅持每一天考勤制度,嚴格學生請假制度。這樣就基本解決了後進生逃課現象,一旦發現問題和家長及時溝通,避免了由於學生因厭學而誤課過多的輟學現象。

4、實行經常家訪的措施。以往在班主任工作中,對學生的病、事假確認後就不管不問了。今年,我對後進生和特困生採用了電話確認的方法。學生請了病事假,我在傍晚放學後,還要主動給他們通電話,問一問“病好了嗎?”“明天能上學嗎?”“事情辦好了嗎?”“有什麼我幫忙的嗎?”看似簡單的話語,在家長和學生的心裏卻是曖融融的,拉近了班主任和學生以及家長的距離,爲控輟工作掃清了許多障礙。

三、配合學校各種活動,促進後進生的轉變。

1、後進生往往在學習中缺乏興趣,學校、班級對他們缺少吸引力。針對這種情況,我將開放班級的各種管理工作故意讓後進生來做,增強他們的責任感。這樣,讓他們時時刻刻感覺到班級中自我的存在,感受到自己在受到大家的關注。

2、爲了控輟保學,學校也開展了大量的活動,來吸引學生。做爲班主任老師,我認真配合學校各項活動,從來不去敷衍。每次都按要求認真佈置。這樣,增強了集體的榮譽感,使那些特困生和後進生感受到生活在集體中的樂趣。

四、開展“看誰進步大”評比活動。

每個人都希望被別人關注,後進生也如此,所以在工作中我從不忽視他們一點點的進步,讓那些後進生也有機會進入同學和老師的視線。

教與學的心得體會篇6

“導學案”導學是相對於傳統的“教案”教學而提出的新型教學模式。所謂“導學案”,是教師在充分了解了學生情況、教材、教學大綱的基礎上,把握教材的特點和教學要求,從學習者的角度爲學生設計的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導學材料。經過兩年時間的探索,我對“導學案”導學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體會,現將我實施“導學案”導學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精心編寫導學案,爲課堂教學提供前提條件。

教師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我課前準備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編寫導學案。導學案不同於教案,教案是爲教師組織教學活動服務的,導學案是爲學生的學服務的,同時又要體現導。打造有效課堂,追求的是三化:知識問題化,問題探究化,探究層次化。因此,我在編寫導學案時主要通過由淺入深、層次性的探究問題逐步引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在探究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能力。

編寫導學案,首先要設計好學習目標。這個目標不是我們想當然的目標,在不同的階段,學生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新課標都是有要求的。如新課標對高中語文必修④第二單元目標就有如下的陳述:瞭解詞的一般知識(詞牌、詞的題目、詞的發展成熟過程等);瞭解詞的特點(長於鋪敘、迴環委婉、漸次遞進、不大開大闔等);體會詞的章法(上下片如何過渡、情感如何貫通等)。這一規定就是這一單元課文學習的重難點,也是我們要完成的目標。因此這一單元課文設計導學案目標就要圍繞這一點,並根據課文的思想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柳永詞兩首》這一課導學案我設計的目標是:

1、瞭解詞的相關知識,瞭解作者柳永。

2、反覆誦讀,流暢背誦,品味詩詞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詞中優美的意境。

3、學習柳詞中善於點染、鋪敘、融情於景、虛實相生的藝術特點。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問題的設計纔有核心。也就是說,導學案中的問題要圍繞目標進行。目標是問題設計的方向,問題是爲目標服務的。

編寫導學案,其次要做到知識問題化、問題探究化、探究層次化。在問題的設計上,要體現層次性,層層深入、環環相扣,體現“導”的特徵。對淺層性問題,我要求全體學生掌握,對深層次的問題,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我在設計時做上“”號,指明由“a”層或“b”層的同學做,這樣學生的學就有了明確的目標,“c”層的學生也不會因爲沒有做完而不交導學案了,而“a”、“b”層的同學也有了深層思考的問題。同時我在批改導學案時也能更好地瞭解學情。探究性的問題要充分體現討論性、探究性、深層性。例如,我在教學《望海潮》時,就設計了兩個探究問題:

1、《望海潮》中數量詞的運用使詞體現出不一樣的風格,請結合其中的數量詞來分析本詞的風格特色?

2、“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句中,哪兩個詞用得好?若將“卷”字改爲“推”字好不好?爲什麼?同時問題設計時也要有具體的方法指導。如《勸學》的導學案中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對照註釋,逐字逐句翻譯課文,對翻譯中的疑難點做好標記。”這裏,既有學習的要求,又有方法的指導。

二、活用導學案轉變學習方式,全面提高課學實效。

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方式教師講得“頭頭是道”,學生聽得“暈頭轉向”,可謂“你講你的道,我睡我的覺”,起不到課堂教學應有的效果。如何改善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我使用“導學案”導學中是這樣做的:

1、學生獨立自學

學生的獨立學習,是讓他們獨立思考去發現去感悟。這種獨立自學中有思維的培養,有語感的積澱,更有創新的火花。獨立自學是交流的前提,沒有獨立自學,沒有形成自己的思想與認識,那麼,在合作學習中只能是觀衆和聽衆。

爲了讓學生充分獨立自學,我做到在時間上“放”,即把晚自習全部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放手學習。自從使用導學案以來,學校硬性規定所有晚自習教師都不準講課,這給我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上課前一兩天我就把導學案發下去,要求學生利用晚自習獨立思考,完成導學案上面的練習,而且還要求學生當自己的思考有了一定的結果時,要整理自己的思維,從心理上做好與人交流的準備。

2、小組課堂羣學

明代學者顧炎武說:“獨學無友,則孤陋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在獨立學習基礎上的羣學,有利於創設良好的情感氛圍,發展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學生在獨立自學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將問題交給學習小組討論交流共同解疑。

爲了小組課堂羣學,我採用異質分組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分組,即將男生和女生、本學科學習較好的和有一定困難的、性格內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種互補。二文班共有34人,我將其分爲6個小組,每個小組5-6人。小組中只有兩種角色:一種是學習的操作者,一種是學習的檢查者,這兩種角色由小組成員輪流擔任。當一名成員向其他人說明自己的理解過程或陳述自己的觀點時,其他成員要對其發言進行評價。

在小組課堂羣學中,教師要深入各組觀察和了解每個小組的活動情況,發現個別學生不能認真參與交流,做與合作學習無關的事情,或個別小組交流不認真,都要及時地加以引導,提出明確的要求,確保合作學習能夠順利開展,並且不流於形式。在討論中,學生時常會出現因爲思維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況,此時教師要做必要的啓發和點拔,引導學生再讀書,在讀中解決重難點,把讀和議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就是在獨立感悟和合作學習的探索過程中,加深理解,進行自主讀書,真正地發揮主體作用的。

3、全班交流、共同釋疑

合作學習最終要讓各小組向全班交流,分享成果。交流的內容一是認知與技能方面的,二是過程與方法方面的,三是情感與價值觀方面的。學生交流的不僅僅是知識,還包括方法。在交流過程中,對學生在小組羣學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適當加以點撥,提交全班探討共同釋疑。同時,教師還要不斷提醒學生注意傾聽發言,記錄下自己沒有想到的,從而達到了更大範圍的資源共享。

在全班交流中,我採用兩種方式:自由發言式和中心發言人發言式。自由發言式可以給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同學充分展示自己見解和才情的舞臺。中心發言人發言式中中心發言人是輪流擔任的,每個人的機會是均等的。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爲了在合作學習中消除權威,體現地位均等與機會均等。培養學生平等合作的意識。小組發言人由組員推選,不同的活動由不同的人員代表發言,每個人都獲得發言機會。中心發言人的交流代表的是小組而不是個人,師生對中心發言人的評價不是對其個人的評價,而是對這個小組的評價。自由發言式和中心發言人發言式兩種方式交替使用。評價時採用個人計分和小組計分相結合的方法,每個月選出兩個表現優異的小組和四個表現優異的個人分別加以表彰,並頒發獎品和我自己設計的獎狀。

自實施課改以來,學生成績、能力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在20xx年上學期期末考試中平均分超四中近十個百分點,20xx年學考語文全部合格,且最高分達到了98分。現在,我終於明白了“給學生一個機會,學生還老師一個驚喜”這句話的含義。

“導學案”導學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探索任務,這其中我有喜悅也有迷茫,但更多的是看到了學生能力的提高與發展。我堅信只要努力,就會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