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課程與教學論的心得體會多篇

課程與教學論的心得體會多篇

課程與教學論的心得體會篇1

隨着疫情形式更加的嚴峻,本着“防控、學習”兩不誤的原則,根據教育局要求,我校積極開展了教師線上指導與學生居家自主學習相結合的線上教學活動,以下是疫情期間我的網上授課教學的一些做法。

1、教學準備。

線上教學的最大優勢就是打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師生不用出門就可以完成教學任務,而且課後還可以看直播回放,彌補了沒有及時聽課或者當時聽不明白的遺憾,但對於我這種年紀較大,連抖音、快手都沒有玩過的菜鳥來說,他卻來得猝不及防。一開始,沒有電腦,沒有教材,沒有練習冊,只有一部手機,心慌、焦慮,怎麼辦?沒有退路,調整心態,先在手機上學習軟件的使用,再在網上找電子課本以及相關優秀的教學資源,忙的是昏天黑地,最後在家人的幫助下,電腦也到位了,基本具備了上課的條件,緊接着又向年輕教師學習,如何進行網絡直播,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天的琢磨終於才入了門。

2、線上教學活動

由於種種條件限制,學校領導後來取消直播課計劃,決定讓學生觀看西安市教育資源平臺推送的直播課,授課的老師都是西安市的優秀教師,講解的十分細緻,教學重難點突出。在孩子們觀看直播的同時,我也認真聽課做筆記,全天候的爲孩子們答疑解難。但是第一天直播時,有部分家長反映因網絡卡頓影響觀看,我和同組教師及時調整策略,把精選的微課視頻資源推薦給孩子,再針對重點知識進行在線輔導,保證全體孩子掌握知識。

通過幾天的自我摸索,以及與同組教師的交流,我漸漸熟悉了常用的手機軟件的功能。當直播中出現與教材不太銜接的地方時,將知識點發微課視頻補充,課後給孩子們推薦一些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免費練習題,最大限度減少疫情給教育教學帶來的影響。

3、作業佈置與批改

作業主要採用班級優化大師發佈,語音作業在qq羣上提交,書面作業在班級優化大師上拍照上傳。學生在線提交作業後,教師及時進行鍼對性的一對一輔導,書面作業則是一一點評。雖然是隔空教學,但是老師依然是兢兢業業地輔導學生、一絲不苟地批改作業。但仍有個別家長對線上教學不重視,孩子不能完成作業,一屏之隔致使自覺性強的學生與無自律學生間產生巨大差異。

4、改進措施

1.及時在qq羣發送直播課程鏈接,在微信羣發消息提醒學生上線。

2.多與家長溝通,及時瞭解學生情況,對不愛學習的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其重視學習。

3.多在作業批改時回覆一些激烈鼓勵學生積極完成學習任務。

網絡教學打破了時間空間區域的侷限性,我深知作爲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不斷實踐,緊跟時代步伐,我會克服困難,竭盡所能做好在線授課工作。

最後,我想說,停課不停學,隔空不隔愛。讓我們一起在這個特殊時期共同努力,一起加油!沒有一個寒冬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待到春暖花開時,你我在校園裏再相遇。

課程與教學論的心得體會篇2

我從事國小語文教學,也就幾十年的時間吧,經驗說不上,只是有幾點心得體會,在那裏與大家分享。

教學理念方面:我一向認爲教育就應是一種潛移默化式行爲,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成長。語文教學同樣如此,如果總是強調學生務必背過、務必默寫過,務必理解等等,看似在強調知識的重要性,實際上卻會在無形中增加學生的壓力,讓他們感到學習是任務,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這樣就容易扼殺學生那份對語文的發自內心的喜愛與迷戀,因而就抹殺了語文教學的初衷――語文素養的培養。

我認爲真正好的教育就應是潤物細無聲的。尤其是我們的語文教學,更容易起到感染、薰陶作用。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精彩所在,我們就應引導學生髮現這些精彩之處,用心去體會、揣摩,發現其中的美,發現那種美的表達方法。從而使學生愛上讀文章,愛上欣賞,甚至期望並學會去表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然能夠了解文章的含義,吸取其中的精華,感悟文章的寫法,到達從知識到精神的成長。

教學方法方面: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有了良好的教學理念,具體的方法則是千姿百態的。對於不同羣體的學生、不同的教學資料,不同的環境採取的方法自然不同。我們語文課本上,對於不同的年級自然所配備的教材資料都是貼合相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於他們來說,理解文章的資料就應不是什麼難事,所以教授課文時能夠讓學生透過自主的學習,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以及領悟到的東西,老師所要指導的就是學生難以理解的,或遇到的問題。當然對於重點的把握,教師就應視狀況加以引導。在學生自主理解體悟的同時,教師就應有意的引導學生髮現文章的寫法、特點,領悟到如此表達的優勢,從而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學習和寫作及表達的方法。這樣我們就不是單純的教課本、教課文資料,而是教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教學生自我表達的方法。不但讓學生學會了輸入,同時還學會了輸出,也就是運用。

課程與教學論的心得體會篇3

隨着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新教材的使用,讓我們感受到數學教學改革正邁着堅實的步伐前進着。新教材體現了以人的發展爲本的教學理念;向學生提供了現實、有趣、富有挑戰性的學習素材;爲學生提供了探究、交流的操作平臺;展現了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學生髮展的需求。新教材是順應時代發展的產物。然而,我們作爲教師是否能夠充分利用好教材,改變過去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課堂以教師爲主,對學生要求太多,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被動接受,在學習上依賴性強,厭學情緒明顯,學習效率低下等等。下面談談本人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幾點做法。

一、尊重學生,還學生學習的自由,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要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必須使學生對學習有興趣。興趣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是永不枯竭的動源泉。正是因爲這樣,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兩千多年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從自己豐富的教學實際經驗出發,認爲“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赫爾巴特學派甚至將興趣視爲教育過程必須藉助的“保險絲”。他們都認爲“好學”對教育非常重要。可見,將興趣作爲學生學習過程發生的運行機制,是有識之士的共識。

(2)要使學生有興趣,必須留給學生學習的自由。自由活動是人發展的內在依據,學生的學習也應如此。學生並不只受教於老師,而且自己也獨立學習。學生應當是主動的學習者。許多教育事實也反映出,真正的學習並不是由教師傳授給學生,而是出自學生本身,我們應該讓學生自發地主動地學習,留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讓學生自己找到並發現、糾正自己的***。如果我們把每種事情都教給學生或者規定他們按固定的程序完成,就會妨礙他們的主動參與和自主發現,妨礙他們的發展。比如,《打折銷售》這一節,如果課堂上就單純地出示例題,然後分析題意,給出解答過程,接着再模仿練習。最後幫學生總結出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和技巧。那麼這類問題雖然與實際生活相關,但學生卻未必有多大興趣。假若我們設計一個課堂活動,讓學生模擬商店的從進貨、定價、促銷到賣出的全過程,學生一定會非常積極踊躍,樂於去對打折銷售的`過程進行分析、計算。而且在此過程中,學生也自然會聯想到各個環節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比如標價與銷量的關係,進價、標價、售價與打折和利潤之間的關係,這樣需要學生鞏固、提高的知識可能自然就解決了。

(3)要留給學生學習的自由,必須充分尊重學生。教師往往只根據教材內容設計教學過程,最容易忽視學生學習與發展的實際情況。教師憑想象充分準備一堂課,並依此設計如何去講授,雖然可以完成教學任務,但其結果往往也只是學生被動地接受。如果我們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課堂上交給學生恰當的主動權,情況就大不一樣了。比如線段的比較,我們在黑板上畫出兩條線段,然後按教材介紹用圓規怎樣比較,用刻度尺怎樣比較,這時學生也許就會提出:用得着這麼麻煩嗎?不是一看就知道長短了嗎?的

確,在生活中,觀察法也許是用的最多的,我們應當尊重學生的切合實際的觀點,甚至就可以完全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討論如何比較兩條線段的長短,這時學生一定會提出很多不同於教材而又很實用的方法,學生的方法都應該得到老師的充分肯定。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由於數學教學的本質是數學思維活動的展開,因此數學課堂上學生的主要活動是通過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數學思維活動。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參與,而且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才能使學生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數學活動的開放度。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爲學生創造良好的主動參與條件,提供充分的參與機會,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1)巧創激趣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實踐證明,情心創設各種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的求知慾,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意識傾向,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

(2)運用探究式教學,使學生主動參與。

教學中,在以教師爲主導的前提下,堅持學生是探究的主體,根據教材提供的學習材料,伴隨知識的發生、形成、發展的全過程進行探究活動,教師着力引導學生多思考、多探索,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品嚐到自己發現的樂趣,才能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和創造欲。只有達到這樣的境地,纔會真正實現學生的主動參與。

(3)運用變式教學,確保其參與教學活動的持續熱情。

變式教學是對數學中的定理和命題進行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變式,以暴露問題的本質特徵,揭示不同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繫的一種教學設計方法。通過變式教學,使一題多用,多題重組,常給人以新鮮感,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促使其產生主動參與的動力,保持其參與教學過程的興趣和熱情。三、強化交流和合作,倡導開放的教學活動方式

相對而言,傳統課堂教學較爲重視師生之間的聯繫、溝通,而忽略學生之間的相互聯繫,忽視發揮學生羣體在教學中的作用。現代教學論認爲,數學教學過程應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它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而且也是一個交流合作的過程,爲學生主動學習提供了開放的活動方式,提供了寬鬆和民主的環境,更有利於發展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智力、情感和社會技能的發展及創造能力的發展。爲此,我們以強化小組交流與合作學習爲核心,徹底改變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講,學生主聽”的單一的教學組織形式,促進各個層次學生的共同發展。具體應做好以下幾點:

(1)改革課堂教學的空間形式。

在教學的進行過程中,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合作與交流,這種小組的形式縮短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學生間交往的機會,有利幹小組內成員的交流和含作。

(2)小組學習任務的佈置。

小組內的交流與合作學習主要以協同活動爲中介實現的,因此我們在

組織小組交流與合作學習活動中,應把需要討論、互相啓發、反覆推敲的問題佈置給學習小組,讓小組圍繞問題進行交流和合作學習。我們不僅要指導組內交流,而且要引導組際交流;不僅要交流學習結果,更要重視交流學習方法。

(3)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訓練學生的合作技能。

教育學生樹立集體主義觀念和互幫互助的合作意識,使每個人都能爲集體目標的實現盡心盡力。不斷向學生傳授合作的基本枝能,使他們學會既善於積極主動地表現自己的意見,敢於說出不問的看法,又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相互啓迪,並能夠綜合吸收各種不同的觀點,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地有針對性地予以指導,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四、適當進行數學開放題教學。

數學開放題是指條件不完備,結論不確定,解題策略多樣化的題目。由於它具有與傳統封閉型題不同的特點,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有其特定功能.數學開放題教學爲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與合作的機會,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造了條件;數學開放題的教學過程是學生主動構建,積極參與的過程,有利於培養學生數學意識;數學開放題的教學過程也是學生探索和創造的過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索開拓精神和創造能力。例如,有這樣一道題目:育紅學校七年級學生步行到郊外旅行。(1)班的學生組成前隊,步行速度爲4千米/時(2)班的學生組成排後隊,速度爲6千米/時,前隊出發1時後,後隊纔出發,同時後隊派一名聯絡員騎自行車在兩隊之間斷地來回進行聯

課程與教學論的心得體會篇4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一學期自己的教學工作思緒萬千。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爲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爲課題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興趣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注意新課導入新穎

“興趣是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啓學生學習之門。

(二)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爲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質疑,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是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爲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二、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國小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爲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

三、加強學生的習作水平

(一)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生活本身是豐富多彩的,是作文的源泉。文章是客觀生活的反映,這種反映是以人的心理爲中介的,對國小生來說,則主要是內心世界的種.種心理表象。表象在國小生作文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國小作文教學應着力促進兒童的自覺表象活動的發展,使他們能逐步獲得儘可能穩定、鮮明而深刻的印象。

兒童記憶庫中表象的穩定度、鮮明度越高,就越利於加工,思維就越活躍,就越具有創造性,也就越有可能寫出內容真實、形象具體的好文章。因此筆者首先要做的是,教學生學會去“愛”。愛山,愛水,愛名勝古蹟;愛父母,愛老師,愛周圍的人;愛植物,愛動物,愛小物件;愛看書,愛收集,愛手工製作;還有愛種植,愛採摘,愛參觀訪問等等……正是由於這些愛,孩子們的情感更豐富了,頭腦中儲存的東西更多了,他們會隨筆寫下精彩段落。

(二)作文訓練形式的多樣化

1、擴大閱讀面,注重知識積累,培養學生主動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2、口頭作文與即興作文的訓練合指導。

3、作文應用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加以訓練。

4、自評自改與互判互評也是作文訓練的有效方法。

5、平時一週兩次日記,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

這多種多樣、別緻、有趣的訓練形式,不僅使學生在興趣中寫作,在寫作中盡興,而且把作文與生活,作文與活動,作文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提高了作文的綜合能力。

本學期我雖然盡了自己的責任合能力去完成了教學工作任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有許多問題等待解決,今後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努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課程與教學論的心得體會篇5

18/19年,充斥着未來已來的觀念,誰都不曾想一場疫情,讓每個教育人都直面未來教育的形態:跨區域的在線學習。擁擠的教室變爲獨坐直播的空室,沒有學生的課堂着實讓每個教師都無所適從…猶如小馬過河一樣,每個人都在這個在線授課的河流中小心摸索着。教育部的指導文件要求停課不停學做到一校一案、一班一案、一師一案,只有深入課堂才知其必要性。對於教師在線授課(不是在線學習,範圍更小)我的理解:

一、內容爲王

雖然上課的形式發生了鉅變,但授課內容永遠是重中之重。如何組織好授課內容,是每堂課程教學設計的錨,只有在課堂內容完善的前提下,纔可以考慮技術層面的問題。史蒂芬霍金的演講缺少成功講座的所有元素,甚至演講的聲音都是靠計算機合成的,但引人的話題,發人深思的問題獲得了全球的關注。

二、在線課堂的流程及平臺思考

課前:

發送預習材料、閱讀材料、知識前測試題掌握學情。釘釘的作業系統可以推送預習材料但無法支持客觀題作業批改及數據反饋,老師可以借用問卷星等小程序發放前測試題,後臺分析學情。雨課堂可以提供高校的師生互動平臺,首先不用下載app,其次可以推送預習材料,包括語音材料、前測試題並提供後臺數據,最重要的是永久免費。

課中:

在線知識講授,不同於線下課程,老師不能及時得到教學效果反饋,這要求教師在每個知識點後增加師生互動:師生連線,在線測試,小組討論。對於師生連線我進行了實驗,同時上授課端和聽課端進行測試,結果是延遲8-10秒,也就是說老師的一句話學生聽到是8秒後,一個問題的對話理論上在24-30秒之間,這對於40分鐘的課堂是不允許的,而且通話質量欠佳(理想的對話應該雙方都帶耳麥話筒,可以避免回聲、嘯叫),實屬雞肋。在線測試部分,老師通過簡單的問題設置,學生在互動界面回覆數字進行,缺點是教師無法檢測答題人數及答案數據分析,同樣的問卷星和雨課堂都可以解決,雨課堂更理想。

理想的課堂應該有小組活動,一款在線會議軟件zoom可以實現在線課程分組,老師把學生分爲學習小組,小組內的學生通過視頻語音討論話題,教師還可以進入小組內巡課,是不是很酷,簡直比線下小組討論還棒!討論結束後,小組可以把討論的結果貼在背景板上。老師還可以把課堂互動問題和小組討論相結合。

課後:

依據學情佈置針對性的個性化作業。作業分爲知識作業和實踐作業。實踐作業通過打卡的形式提高學生參與深度,知識類作業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的教學效果分析。

三、注意細節,讓課堂更高效

1.整理電腦系統,刪除多餘的軟件,保障直播。屏蔽彈屏廣告,避免直播翻車。

2.課前屏幕顯示課堂約定(不刷屏、實名制、參與討論),上下課播放鈴聲,讓在線課程有儀式感。

3.條件允許的話使用話筒、數位板,讓課堂更生動。

4.找一個安靜的房間。

5.電腦授課,關閉互動面板,善用學生有意注意。手機打開釘釘查看互動信息。

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通知,提出到20__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兩高”指師生的高信息素養。談及未來教育,迴避不了的問題是:老師會不會失業?之前的答案是不學習的老師會失業,我想現在應該加上定語:沒有信息素養且不學習的老師會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