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幼師教育書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幼師教育書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幼師教育書心得體會篇1

我於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在xx市第二幼兒園進行了一個學期得頂崗實習。xx個月的實習生涯轉瞬即逝,現在回想起xx個月生活的點點滴滴有些不捨、有些留念。昨日還爲在一個陌生的地方,面對着陌生的人,強迫自己適應着陌生的飲食及行爲習慣而苦惱;今天卻要爲離開這可愛的孩子,可親的老師,及可敬的家鄉文化而傷感。xx這個地方充滿了我這個頂崗實習生的歡樂與淚水,沙xx二幼這所幼兒園飽含了我這個頂崗生的艱難與困苦,同時也見證了我的成長與收穫。

爲期xx個月的實習生活,我已經體驗到了當一名幼兒教師的酸甜苦辣,也更讓我體會到當一名教師所肩負的責任。作爲一名實習教師,我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因此腳踏實地,虛心學習,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便成爲了我實習生活的主旋律。我能以教師身份嚴格要求自己,爲人師表,處處注意自己言行和儀表,愛護實習學校的學生,本着對學生負責的態度盡全力做好帶班老師及教學的每一項工作。同時作爲一名實習生,嚴格遵守實習學校的規章制度,尊重實習學校領導和老師,虛心聽取他們的指導意見,並且和其他實習生一起團結協作完成實習學校佈置給我們的任務。積極的參加實習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很好的塑造了我們河北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的形象,給實習學校留下很好的印象。

20xx年xx月xx日我們頂着黑朧朧的霧霾坐上xx分隊的客車歷經3小時來到xx,實習學校的領導把我們安排好之後請我們吃了一頓飯,我們倍感領導的關懷和重視。第二天我們三個實習生便被分到了不同的指導教師班級。我被安排到了大五班xx老師的班級,第一次看到我的指導老師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早晨的第一縷陽光迎來了我實習期間的第一批孩子,他們看看我,我看看他們,感覺都很陌生。給孩子們介紹完自己,從此便有了新的稱呼“xx老師”。孩子們每天來到幼兒園都不會忘記說一聲“xx老師好”“xx老師,再見”。這種充滿幸福感的聲音還沒有被我這個稚嫩的老師享受完,就被園長的一聲通知調到了大七班。我在大五班只有四天的實習生活,第五天就被調到了大七班,剩下的實習日子便是在大七班度過的。因此,我又有了新的指導老師xx老師。xx老師非常的熱情,在教學方面給了我很多的指導與幫助。在這裏我要向我的指導老師說一聲“謝謝”。謝謝您幫助我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教學工作上自己有了新的提高和上升。

剛走進大七班心情是非常低落的,因爲我已經熟悉了大五班的學生和環境,再者是因爲大七班的環境很差。幼兒園後院有三個班級分別是大七班、中三班、小班,我們三個稱之爲“冷宮”。因爲這三個班級與前院與世隔絕,還有就是環境差,我所在的大七班一個大講臺、一塊大黑板、40個孩子,教室非常的小,座位完全是國小模式。這就是這個班級的大概佈局和設施,完全不像幼兒園的教室。當時心情非常的低落,環境不能改變你但是你可以試着去創設新的環境,想明白後,立馬改變了這種消極的態度,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我新的一批孩子。xx月xx日我便接手了xx老師的班,開始自己去組織管理課堂。但是在我剛帶班時,一個孩子便出了事故。因爲我的一些做法都是模仿這個班的老師做的,中午孩子吃完飯就讓他們出去玩,自己在屋裏收拾衛生。沒想到孩子在自由狀態下,一個女孩摔倒了,這件事情對我的觸動非常深。讓我對幼兒教師這個職業又有了新的認識,同時,在那一瞬間感覺自己成長了!也要感謝xx老師的一句話:作爲新教師自己帶班責任非常重,但是你要有一個“闖”勁,就會做得很成功。一個“闖”字讓我學會了面對班裏發生的一切問題,沒有退縮,重新又開始了我的帶班生涯。總結失敗的教訓和經驗,最後直到實習結束一切都很成功和順利。我想這就是一種成長,這就是實習的一種收穫。

在教學方面,剛開始認真聽園裏骨幹老師講課,吸取經驗。之後在xx月下旬就開始自己備課,修改教案,確保教案教學課件規範,內容準確。積極瞭解幼兒的個性差異,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教學。課堂上積極面對,教學語言表達清晰流暢,虛心聽取指導老師的意見,彌補自己在教學工作的不足。有錯必改,自我進步。

給幼兒上好一節課,導入非常重要,爲了吸取幼兒的注意力,我經常採用的方法有,視頻、頭飾、圖畫等。導入成功這節課便成功了一半。在教學過程中,始終體現以幼兒爲主體的教學模式,尊重幼兒的個性發展,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教育無處不在,對幼兒的教育更貫穿的日常生活中。觀察幼兒的行爲習慣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常規。幼兒園工作雖然繁瑣但是在教學與日常管理中嚴格要求自己,同時也要求幼兒做一名懂禮貌、愛學習的好孩子。真正履行做一名實習教師的職責。

在服務幼兒園方面,我們積極配合幼兒園參加一類園評比活動。每個班級都要創設區域角,而我們大七班,地方非常狹小,什麼材料也沒有,因此創設起來非常的困難。我們三個老師在思索之後,創設了圖書吧、娃娃家、美工區、自然角。所需要的圖書架、美工區的小桌子、自然角的花盆全是我們自己動手做的,正所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創設完成後自己感覺到非常的有成就感。這些都是在學校未接觸到的,在這裏學習到了環境創設和區角創設的經驗,這又是一種成長,一種收穫。

在實習學校工作方面,積極努力的投入到實習學校的各項工作中,充分利用實習的機會,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使自己更加的完善起來。不光只要求自己完成就好,應當更加出色的完成高質量的工作,這樣才能更好的鍛鍊自己。在幼兒園除了教學工作外,我們還參加幼兒園的“教研活動”、“優質課比賽活動”、“案例課題研究活動”、“幼兒運動會”、“組織大班考試”、“師德師風演講比賽”、“六一兒童節表演活動”、“主題課活動”、“簡筆畫比賽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一切活動,並且還得到校領導的多次表揚,榮譽證書便是對自己的鼓勵。這也是一種成長,一種收穫。

在團隊工作方面,我們三個實習生都是來自同一個班級,因此比較認識和了解。在生活和工作方面都相互理解、相互幫助。而我作爲實習小組長負責通知他們學校裏分配的各項任務,組織大家積極完成工作。聽從xx老師的安排,積極配合,完成任務。注重團隊合作,相互學習,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都不能出現分歧,即使有意見應該提出來,大家一起分析解決問題,保證團隊了的和諧和高質量完成任務。這更是一種成長一種收穫。

爲期xx個月的實習生活快要結束了,最後我要對自己說一聲謝謝。謝謝自己的努力,謝謝自己的勇敢,使我最後滿載而歸。相信這xx個月的挑戰生活對自己未來工作和生活都將會影響至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幼兒教師這條道路上我還有很多路要走,但不管怎樣,我都將虛心求教,勇敢的嘗試,因爲我始終相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幼師教育書心得體會篇2

我班幼兒在禮儀方面最突出的問題是經常大聲吵鬧,針對這一現象,在班級內實施了一系列培養幼兒“輕聲”意識的策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圖書角里,兩名幼兒爭着要同一本書:“我先拿的,我要看!”“我也要看,給我看!”兩名幼兒僵持不下,聲音越來越大。

、幼兒行爲問題分析

(一)幼兒自控能力較弱

通過幼兒行爲表現描述,我們能看出各活動環節中教師的“高控制”較少,幼兒的“自由空間”較多,這樣雖然提高了幼兒的自主性,但活動秩序明顯降低。剛升入中班的幼兒,雖然能意識到“好”與“不好”、“可以”與“不可以”,但自控能力仍然不強,有時明明知道“聲音太高會影響別人”,但是當遇到感興趣的話題時,時常會忘記自己應該怎麼做。

(二)幼兒缺乏解決問題的方法

自由閱讀中,當幼兒與同伴發生矛盾時,有時會用“大聲說話”來代表自己的“反抗”與“不同意”,這說明幼兒缺少處理矛盾和爭執的正確方法。

、引導幼兒“輕聲”的策略

尋找“輕聲”的方法

我們一直在引導幼兒注意“輕聲”,幼兒也確實能夠從一些歌曲和故事中習得“輕聲”的方法。但是有時幼兒會困惑地問老師:“我確實很想輕聲,但我又做不到,該怎麼辦?”這名幼兒在取放物品時能夠做到輕拿輕放,但是在說話和走路時就會變得很大聲,於是我們對他的引導重點便落在“說話輕”上:讓該幼兒與同伴說悄悄話、嘗試走近別人的身邊再說話、發現他人聲音大就走近提醒等。我們在引導幼兒學會自控的同時,也試圖引導幼兒同伴間的互動。

、在小遊戲中鍛鍊“輕聲”

教師可以多開展需要幼兒靜下心傾聽他人說話、捕捉關鍵信息的遊戲,如蒙氏手指小歌謠、傳話遊戲以及聽辨節奏跟隨拍打等。在這些遊戲中,教師不需要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幼兒“要安靜”“不要吵”,因爲遊戲的規則決定了幼兒必須安靜傾聽,一旦吵鬧就不能順利進行遊戲了。幼兒在有趣的遊戲中自然地習得“輕聲”的經驗和方法。

幼兒在環境的薰陶和教師的引導下,已經有了“輕聲”的意識,初步掌握了“輕聲”的方法。教師需在一日生活環節中關注幼兒的“執行情況”,即幼兒是否能有意識地控制自己,幼兒是否能堅持“輕聲”的行爲,幼兒是否真正掌握了“輕聲”的。我們會在區域遊戲、餐後自由閱讀、盥洗等環節中進行適當引導,採取集體引導、關注行爲、提醒個別、表揚進步、提出希望的方式,即活動前引導幼兒“輕聲”;活動中關注幼兒行爲表現,如果聲音很吵便提醒幼兒;個別幼兒有進步及時表揚肯定;活動之後集中交流有關“輕聲”的話題,並對個別幼兒提出後期改進和優化建議。這樣的方式便於教師階段性地關注幼兒的變化和進步,教師還可以將幼兒的.點滴進步記錄下來,展示在主題牆上。

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我們從幼兒的行爲表現中看到了點滴的“變化”和“進步:幼兒學着理解他人的感受,學會輕聲,能在教師的引導下習得正確方法並嘗試運用。“輕聲”教育只是我們禮儀教育中很小的一個分支,我們需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不同時期的突出問題繼續有針對性地引導和關注,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

幼師教育書心得體會篇3

有人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我很慶幸自我能夠成爲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能夠做着這份光榮職業。

選擇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就要從心底熱愛這份職業。每當我站上講臺,看着孩子們那一雙雙清澈明亮、求知若渴的雙眸,心中升起的不僅僅是職責,還有對他們的愛護,這讓我深刻地感受到原先熱愛學生是真情流露。每當看到孩子們點點滴滴的成長和提高,我又深深地感受着教師這個職業帶來的幸福感。

我曾有過兩年的高中教學經歷,但我認爲那兩年只是經歷而非經驗。因爲幼教的教學模式和高中完全不一樣,作爲幼教教師,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師去幫忙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構成健全的人格品質,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作爲一名新入職的幼教數學教師,我期望能帶領孩子們從教學中逐漸發現學習數學的樂趣,瞭解數學的奧祕,養成良好的數學思考方式,這些,都將是我努力的方向。

我的教育教學之路剛剛起步,在這條漫長而又新奇的道路中,或許還有許多的關卡等我去突破;或許還有更多的奧祕等我去探索。我將帶着飽滿的熱情,付出不懈的努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我相信,今日含苞待放的花蕾,明日定能盛開出絢麗的花朵。

幼師教育書心得體會篇4

教師要成爲研究者,這個概念提出來已有好多年了,剛開始覺得研究者和教師是兩個不同的身份,它們是分開的,如今卻把兩者聯繫在一起,似乎有點誇張。教師是要教書育人的,哪有時間去搞研究呢?搞研究那都是專家們乾的事。其實不然,可能是一開始我們把研究者定義的狹隘了點。教師要成爲研究者不僅僅是表現在發表多少論文,開展多少課題,做了多少實驗,更多是體現在教師是否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傾向。

教師要成爲研究者是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是新《綱要》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實現的必然途徑。成爲研究者不是難於上青天的事,也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我們必須學習,沒有專業理論的支撐不行,光靠死記硬背那些前人的學術理論也不行,這些理論都需要活學活用,理論聯繫實際,不能脫離我們的教育實踐。成爲研究者的學習還應該是一種研究性的學習,不能只接收外部的灌輸,要在教學活動和日常生活中,觀察、發現、研究、論證和分享吸收各種新信息。

教師教育的對象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孩子們總是在不停成長、變化,無法預設的`東西太多了。作爲教師,也是一名研究者,只有在一定的教育理論支撐下,不斷地對教育實踐進行反思,發現問題繼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使教育實踐更有教育意義。研究的內容始於問題但不等於問題,他是透過問題的表現去探索出一些對教育教學活動有意義有實用的、先進的理念和方法措施,來改進教學,提高效率。

作爲新教師,我們還不具備研究課題寫論文的能力時,不能誤把寫文章當作搞科研,但是寫文章正是新教師成爲研究者的一個好的開始。成爲研究者前,我們先成爲研究性學習的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請教,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反思評價,在教育實踐筆記中記錄點點滴滴,慢慢積累經驗、研究技能,逐漸成長爲合格的研究者。

我們年輕,即使不是很自信能夠成功,也不要給自己妄加無謂的壓力。不要把研究看得太過神聖、神祕,只要堅持做到在教育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進行教育實踐,就會逐漸成長。作爲教師,我們研究的主要意義在於對教育實踐的改進作用,主要體現在孩子的變化、教育活動方式的變化以及教師自身的變化等等,在於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種基於理論的思考和行動。相信經過幾年的磨練,大家都會有所進步,成爲研究型、反思型教師。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道路上

來”。謹記這些話,在教育中尋找樂趣,在研究中獲得幸福。

幼師教育書心得體會篇5

五月十二日、十三日,我參加了江油市教師進修校舉辦的幼兒園骨幹教師培訓班的學習。使我在思想上、業務理論上、工作實踐上都獲益匪淺。通過培訓班的學習,讓我在專業理論知識上有了進一步的學習與提高,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教師要轉變角色。

首先教師應樹立新的師幼關係觀,即轉變傳統教育工作者中“唯師是從”的專制型師幼觀,構建教學雙主體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關係。把兒童看成是一個具有歷史性又具備與兒童溝通、交往的能力。

其二教師應通過觀察記錄,熟悉每個兒童的個性特點,主動和兒童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動中促進兒童的個性特點,主動和兒童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動中促進兒童的發展。

第三,做反思型教師。反思是教師着眼於自已的活動過程,分析自己的某種行爲、決策以及所產生的結果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手段。

二、教師要尊重幼兒的發展水平,注重個體差異。

我們要真正關注幼兒的活動過程,不要爲了體現活動結果而只是提問能力強的孩子,忽視個體差異教育。如在觀摩活動中,我們要以平常的心態組織孩子活動,讓各種不同發展水平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機會,甚至要讓能力差的孩子得到更多的機會表現自己的能力,這樣能力差的孩子纔有安全的活動環境氣氛,自信心十足,纔會獲得成功和滿足。

因此我們在教學活動中,要面向全體幼兒,儘可能讓每個孩子有着表現自己的機會,不要只追求結果而放棄過程中尊重幼兒發展水平與個體差異教育的統一。

三、教師應注重綜合性和課程的整合。

兒童的生活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兒童的多個發展領域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它們構成了一個有機的發展整體,就像杜威所說的:“出現在兒童世界裏也並不把他的經驗按學科分門別類地呈現出來的,兒童也並不把他的經驗按學科結構來分門別類,而且兒童也並不足分門別類地去感受、去認識他所經歷到的事物。分科課程與兒童生活的統一性是衝突的。”

因此,幼兒園的教學內容應是綜合的,儘可能使不同的課程內容產生聯繫,以促進學習遷移。在教學實踐中,要綜合各領域的知識進行活動設計,力求幫助幼兒獲得完整的經驗。

四、教師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孩子是個獨立人格的人,他自己的興趣、愛好、要求、願望。老師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對待孩子。對孩子說話的音量要適中,不要大嗓門;儘可能蹲着和孩子說話,用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議。

如“我認爲你這樣做比較好”,並讓孩子明白這樣做的理由和益處,這時孩子會自覺地按你的要求去做。要尊重孩子探究和認識周圍世界的特點,接納孩子的錯誤,不要用相同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孩子,應給於他們更多的獨立和自由,關愛和接納每一個孩子,使孩子不斷感受到和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注、喜愛、鼓勵和支持。

五、教師要學會終身學習。

新課程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首先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把不斷學習作爲自身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其次,教師應把學習貫徹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

再次,在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學前兒童的需要,通過總結經驗,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標努力。

最後,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通訊技術,不斷擴大學習資源和學習空間,及時瞭解專業領域以及其他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注重與其他教師和專家的合作探討,教師要秉承終身學習和教育理念,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浪潮。

幼師教育書心得體會篇6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擔負爲人才培養奠基的艱鉅任務。因此,作爲一名幼教工作者,應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高度,鼓勵孩子去標新立異,努力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訓練孩子的創新潛力。

這天上午,在組織綜合活動歡樂的元宵節時,許多孩子都把逛花燈的歡樂場面和感受透過美術表現出來,當我走到佳音身邊發現她畫的盡是坦克車、大炮、戰鬥機等,我似乎有點不滿意,心想這麼歡樂、祥和的節日,你的畫火藥味怎樣這麼濃。但是我轉念一想還是聽聽她有什麼想法。於是我輕聲地問她爲什麼這樣畫,她興奮地說:"老師,這是解放軍叔叔開着坦克在裏面點燈慶祝元宵節;這是空軍把戰鬥機的燈都開着把天空照亮了,他們也在慶祝元宵節;還有……"。聽!孩子的想象力多麼豐富,我真的很慶幸剛纔有耐心傾聽佳音的想法,纔沒有傷到她的自尊心,同時也讓自我傾聽到其內心的語言。因此,教師只有認真傾聽才能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切忌說"你怎樣這麼煩呢!""你沒看我正忙着嗎,一邊玩去!""你真傻!"等傷害幼兒自尊心的話語。當孩子提問題或與你談話時就應放下手頭的事情,做出注意傾聽孩子說話的姿態,善待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慾望,促使他們產生創造的興趣。

又如:《奇妙的繩子》創新主題活動中,孩子們選取了自我喜歡的繩子隨處玩,任意在手中擺動,一會兒變成搖擺的樹枝、一會兒變成風吹的小樹在晃動、一會兒變成小朋又在跳舞,一會兒變成一幅美麗的圖畫。這一活動中,讓幼兒在玩繩中探索積累,層層撥開層層發散,由一點向多點想象,採用層層遞進的時光讓幼兒層層創新層層發展,有體驗到模仿到創新的結構動靜結合,給予孩子充分想象、創造和自由表現的空間,充分錯金幼兒的創新潛力的發展,嘗試繩子的多種玩法。

幼兒的創造力更多的是受好奇心的驅動,讓幼兒感受到老師是自我最忠實的支持者。因此,教師應瞭解、認識、尊重幼兒,使幼兒感到老師是能夠溝通的,是對其充分支持和合作的,從而大膽地去創造,激發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更加自信、用心主動的進行探索、學習,萌發創造的激情,表現自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