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中教育心得體會【多篇】

國中教育心得體會【多篇】

國中教育心得體會 篇一

數學是中學教學中一門極其重要的學科,也是歷年升學考試中的重頭戲。數學的學習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爲數學在當今社會的發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各類科學都要用到的基礎性學科,幾乎找不到一門科學是完全脫離數學而存在的。

“數學是一切科學之母”,它是一門研究數與形的科學,它不處不在。要掌握技術,先要學好數學,想攀登科學的高峯,更要學好數學。數學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增強學生的數學觀念。我在長期的國中數學教學中構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模式,並且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在那裏,我就將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國中階段的數學和國小完全不同,在國中階段,學生們將開始由“算數”向真正的“數學”過渡,但是不少學生的思維難以由“數字”向“字母”和“方程”轉變,難以理解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的轉變。

因此,他們就會覺得數學“很難學”、“不知所云”,進而發展成爲厭惡數學、害怕數學,這樣,數學成績便一落千丈。

單純的數學理論未免過於抽象和枯燥。但是,“數學源於生活”,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便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逐步展示知識的構成過程,“化簡”書本知識,把“身邊的數學”引入課堂,用好用活每一篇教材。把數學和生活緊緊聯繫在一齊,讓學生們覺得數學並不是那麼抽象,而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因此學生就會產生學習好數學的興趣。

二、精心備課,抓住重點教學是也一門藝術,備好課是搞好教學的基本條件。要給自己制定詳細的教學進度計劃,什麼時候要上到什麼地方,這些都要了然於胸,根據自己制定的教學計劃循序漸進,有條不紊。這樣,自己上課的時候心裏就有底,不會有有些知識點的講解過於冗長,導致有些知識點講解過於匆忙,學生不能掌握的狀況發生。

在備課的時候,要把握自己上課時候的思路,先講什麼,後講什麼,要思考如何更好地給學生上好課,相關的知識點就應如何講解才能讓學生易於掌握,如何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夠在簡單快樂的氛圍中學習等等。

另外,要區分哪些是重點,哪些是次要的,在上課時突出重點。

一堂課下來,有次要的地方也有重要的地方,如果不能突出重點資料,全部一齊帶過,學生往往沒有頭緒,不明白這節課老師講了什麼,自己學到了什麼。因此在上課時要主次有序,要突出重點,讓學生明白這節課老師主要是要講哪個知識點,而不能本末倒置。在講重點知識點的時候,我一般會着重強調,並且以富有激情的語音和肢體語言相配合,進行詳細地講解。數學是一環扣一環的,一旦中間的任何一環出現問題,直接影響以後的學習。因此,即便是多花一些時間,務必讓學生把重要的知識點讓學生點弄懂、吃透。

三、引導學生培養自學潛力自學潛力的培養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自學潛力的培養首先應從閱讀開始,尤其是七年級學生閱讀潛力較差,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務必從示範做起,對課文資料逐詞逐句地範讀,對重要的數學名詞、術語、關鍵的語句,重要的字眼要反覆讀,並指出記憶的方法,同時還要標上自己約定的符號。對於例題,讓學生讀題,引導學生審題,確定最佳解題方法。在學生有必須潛力之後,根據學生的理解程度,再從難點、易錯處閱讀提綱,設置思考題,讓學生帶着問題縱向深入和橫向拓展地閱讀數學課外材料,還可利用課外活動小組,組織交流、相互交流、相互啓發,促進學生再次閱讀尋找答案。

平時,在培養學生的自學潛力時,採取提前佈置作業的形式,然後在學生交來的作業中尋找出普遍存在的問題和普遍有疑難的地方,然後再講新課,這樣授課就有針對性,並且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同時,要引導學生用心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透過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構成必須的自學潛力和數學思維。

四、加強學生反思潛力的培養在完成一段時期的學習,我總強調要學生抽些時間回顧近段時間學了那學資料資料,知識點之間有哪些規律和聯繫,自己在回顧的時候是否有新的啓示等等。

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另外,在作業中也要認真反思,尤其是在批改之後的作業,並要求學生仔細分析自己的對題和錯題,寫下自己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還能夠寫下自己的新思路和自己的創新。

一、課堂上老師的主導地位不能丟

新課程強調發揮學生主體性,把課堂還給學生,多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但其實,新教材的內容更要求教師對教材理解得很透,抓住重難點,能很好地啓發學生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讓學生自己看書探究,尤其是我們農村國中學生,他們的自學能力,理解能力還不是很強,所以教師更要講得精,更要善於引導,放手之前要先看學生的水平如何。比如現在我教的有兩個ab班的學生,a班的同學很活躍,設置問題就不能太放手否則課堂就會成爲菜市場,毫無章法;而b班的學生比較安靜,我們得讓他們有話講,適當地設置幽默環節否則課堂就會成爲一潭死水,毫無生機;比較理想的教法是老師一定要擔好引導者的職責,引導思維活躍的學生掌握正確的思考方式,而對於沉悶的課堂,就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我經常採用各種提問方式去激發學生表現慾望。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成爲一名教師,光有愛心還遠遠不夠,愛心只是是作好稱職老師教好書的前提。所謂身正爲範,學高爲師,要作一個好老師,不僅要能得學生心,還要在各方面都能在學生面前起到表率作用,無論是工作還是學識上都應該讓學生佩服,這樣學生纔會對你產生信任感,纔會甘心聽從你的教導,纔會喜歡上你的課。老師對學生的承諾一定要做到,比如學生那裏收繳到的一些小物品,一定要在承諾的時間內歸還,否則在學生心中的信任度就會大打折扣,學生對老師沒有信任感後,無論你實施的什麼制度和提出的建議,學生會容易產生抵抗情緒,管理和教學工作就很難開展。

三、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和課堂管理

備課既注重知識的落實,也努力培養學生的興趣。上課前儘可能地做好充分的準備,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去,這樣在時間的支配和知識上的引導,我們都能盡在掌握。上課過程中重視啓發學生思維,我經常讓學生做到三動既多動腦、動口,動筆,拿着筆上課,改掉部分學生把手放在口袋裏上課的不良習慣,學生在課堂上出現了違紀,應親自參與管理,不能一味地推給班主任,否則威信只會建立在班主任那裏,次數多了,學生只會厭煩你。

四、學生的作業檢查要落實

除了每天上交的作業紙作業以外,對於練習冊和一些輔導作業,檢查任務就交給小組長和科代表,我在班上成立了數學興趣小組,確定小組長,由小組長來檢查,小組長的作業由科代表來檢查。

國中教育心得體會 篇二

“教師是一份奉獻的職業,也是一份良心工作”。在這些年來,我一直遵循這句話,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地耕耘、收穫。信息技術是一門特殊的學科,是一個前沿科目,卻不是學校教學中的“主課”。下面是我從事信息教學工作八年來的部份體會和心得,分爲以下幾個方面:

一、愛崗敬業,執着追求。

幹一行,愛一行,沒有愛崗敬 業的精神你怎樣善待自己的學生? 教師是憑良心上課的,尤其是對於一個信息技術教師來說。因此,我把這句話作爲自己教學的準則。要想有所作爲,首先應該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但僅這樣還不夠,還應努力的鑽研業務。信息技術不像其它學科,它的發展速度太快了,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須要有“一桶水”。

二、從教學方法方面入手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既有趣味又苦澀難學的學科,若是脫離實際講一些枯燥的理論知識,學生會覺得乏味,而且不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那麼,教學的成功與否,教學方法的選擇和使用是關鍵,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將對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首先,可以學習、借鑑其他科目的成功經驗,根據教學需要恰當地採用講解、觀察、討論、參觀、實踐等方法,做到兼容幷蓄、取長補短。其次,可以吸收國內外信息技術教學的成功經驗,在繼承的基礎上大膽改革,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

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慾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托爾斯泰曾說:“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在新授前,我都通過精心設計的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探求和認知興趣,這樣一節課下來,纔會有教爲理想的效果。祕決:多誇獎學生。 利用各種教學方式方法,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除了利用多媒體教學外,在上課時,爲了激發學生興趣,我會將每班分爲若干組,每組有小組長,進行比賽,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觀,這樣,學生們在“玩”中就自然學到了東西。

從教學實際出發,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內容、對象和條件,靈活、恰當地選用教學方法,並善於將各種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任何一種方法和模式的選擇和使用,都應該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內涵的基礎上。好的教育是用50種方法教一個學生;差的教育是用一種方法教50個學生。

三、處理好教師、學生及教材的關係

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情感,以學生髮展爲本。現代社會的發展、課程改革的理念,要求現代課堂教學要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和諧的師生關係,傳統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居高臨下的訓導、灌輸,隨意擺佈的教學行爲應徹底屏棄。要確認學生是一個有一定生活經驗、認知基礎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會學"個體,是一個獨立構建個體。我們既要重視他的情感過程,同時也要注意到學生的思維過程。

四、關注基礎水平和認知特點差異,鼓勵個性化發展

“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關注學生、關組學生的發展是這一理念的具體體現。信息技術課程同樣要以學生髮展爲出發點,瞭解學生的不同特點,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 我們可以通過設立多級學習目標和多樣的學習方式,讓不同的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到合適的內容;還應給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自主探索空間,鼓勵不同意見和創造性思路的迸發,鼓勵多樣化的問題解決方式和方法。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差異、水平差異針對性地實施分層次教學;對於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採用補課的方法爲其奠定必要的基礎,消除他們對信息技術的神祕感,增強其學習的信心;也可以採用夥伴教學的方法,變學生的個體差異爲資源,讓學生在參與合作中互相學習並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協同完成學習任務;對於少數冒尖的學生,給予專門輔導,使其早日成才。

五、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

國中信息技術課程不僅是一門新的學科,而且隨着信息社會和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這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也在作相應的發展。所以,我們必須注意知識的更新,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出新的研究課題,進行科學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科學研究水平。肩負着信息技術教學和教學科研的任務。要完成這樣的任務,必須不斷地學習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豐富自己的信息知識,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以適應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不斷髮展。

以上是本人的一點教學心得,教學的路還要走很長,相信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還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付出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

國中教育心得體會 篇三

在數學教育逐步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過程中,擺在我們教師面前一項緊迫而艱鉅的任務是:更新觀念,開拓創新,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一、優化教學過程,培養學習興趣。

當前,在數學學科的教學中,“離教現象”較爲嚴重。所謂“離教現象”,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偏離和違背教師正確的教學活動和要求,形成教與學兩方面的不協調,這種現象直接影響着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離教現象”主要表現在課內不專心聽講,課外不做作業,不復習功課,不復習鞏固。這種現象的直接後果是不少學生因爲“不聽、不做”到“聽不懂、不會做”,從而形成積重難返的局面。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怎樣消除沉重的“偏離現象”呢?很多教師的體會是:必須根據教材的不同內容採用多種教法,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幾何第二冊四邊形章,各四邊形的性質判定很難掌握、區分,於是給同學們佈置了這樣一個複習題目,由一個特殊四邊形怎樣逐步過渡到另一個特殊四邊形,看誰想得既全面又符合邏輯。於是大家都積極參與,認真看書總結。教師把一個一個的題目寫成小紙條,以抽籤的形式搞一次競賽,教師列出題目分別是“已知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怎樣一步過渡到菱形?”“已知四邊形是菱形,怎樣過渡到正方形?”“已知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怎樣過渡到矩形?”於是同學們勇於抽籤搶答。教師一條一條小結在黑板上,作爲結論性的東西讓同學記住:“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對角線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於是教師給同學們總結出了一個結論:在判定四邊形性質時,應在已知圖形的基礎上,看是否符合“加邊”這個已知條件。比如平行四邊形開拓轉化成矩形,就不符合。此時就應看其是否符合“加角”這個已知條件,例如“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這樣學生學習特殊的四邊形的性質就不難了。再例如,在講解“有理數”一章的小結時,同學們以爲是複習課,心理上產生了一種輕視的意識。鑑於此,教師把這一章的內容分成三類,即:“概念類”、“法則類”、“運算類”,在限定時間內通過講座的方式,找出了每個“關口”知識點及每個“關口應注意的地方”。如“概念關”裏的正、負數、相反數、數軸、絕對值意義,“法則關”裏的結合律、分配律,以及異號兩數相加的法則,在“運算關”中強調一步算錯全題皆錯等。討論完畢,選出學生代表,在全班進行講解,最後教師總結。通過這一活動,不僅使舊知識得以鞏固,而且能使學生聽得懂、做得來。

二、引導學生培養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自學能力的培養首先應從閱讀開始,七年級學生閱讀能力較差,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必須從示範做起,對課文內容逐詞逐句地範讀,對重要的數學名詞、術語、關鍵的語句,重要的字眼要反覆讀,並指出記憶的方法,同時還要標上自己約定的符號。對於例題,讓學生讀題,引導學生審題,確定最佳解題方法。在初步形成撲克書習慣之後,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再從難點、易錯處閱讀提綱,設置思考題,讓學生帶着問題縱向深入和橫向拓展地閱讀數學課外材料,還可利用課外活動小組,組織交流、相互交流、相互啓發,促進學生再次閱讀尋找答案。平時,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時,採取提前佈置作業的形式,然後在學生交來的作業中尋找出普遍存在的問題和普遍有疑難的地方,然後再講新課,這樣授課就有針對性,並且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引導學生培養思維能力。

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是能力的培養,其中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主要方面。思維能力的`內在實質是分析、綜合推理、應用能力,外在表現是思維的速度和質量。

(1)思維速度的訓練。就國中而言,思維速度的訓練主要依靠課堂,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內容,利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訓練學生的思維速度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如講解新課後,教師可以出部分選擇題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也可以出綜合性較強的題,讓學生積極思考,在規定時間內看有多少同學能夠做出來,或讓每一個同學在規定時間出一份試卷,看誰的試卷質量高。

(2)課本的同一性與發展需要的層次性的關係。現在學生都學同一數學課本(相對一定範圍而言),但今後運用數學的層次又不同,這就要以學生髮展的需要來確定數學要求。因此,有專家指出:“人人學不同的數學。”因爲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發展潛能,所以,數學教學應讓學生在掌握一些共同的基本知識的同時,能夠有機會接觸、瞭解乃至鑽研自己感興趣的數學問題,最大限度地滿足每個學生的數學需要。如組織學生參加數學興趣小組,發展其數學特長。

(3)數學難學與數學必學的關係。數學難學這是大多數學生的體會。數學現在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應用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刻,它是人們必備的知識。人的發展離不開數學作支撐。所以,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化難爲易、化深奧爲通俗,使更多的學生熱愛數學,喜歡數學,學好數學,爲未來的發展打好數學基礎。只要我們教師創造性地教,就能喚起學生創造性地學,教與學就能碰撞出創造的火花,我們的學生就能萌發創新意識,就會富有創新能力,我們的教育就能培養出21世紀所需要的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