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講心理健康心得體會範本多篇

講心理健康心得體會範本多篇

講心理健康心得體會篇1

通過學習,我對心理健康有了新的認識。下面談幾點體會:

一、我認爲, 加強教師學習,提高教師心理素質。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須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現代化生活日益緊張和繁忙,給人們帶來許多心理變化,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及來自社會各方面有形無形的壓力,使一些教師產生心理衝突和壓抑感。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必然導致不適當的教育行爲,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學校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師的職業牲特徵要求教師要有極強的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教師要用科學知識調整自己心態使自己始終處於積極樂觀,平和穩定,健康的狀態,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二、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爲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四、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才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爲人師表。

講心理健康心得體會篇2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以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的精神爲指導,嚴格按照市心理健康的要求,全面開展教師心理健康教育,促進教師心理健康發展。

一、培訓目的和意義:

1.促進校內師生的身心健康,構建和諧校園。

2.有利於瞭解全校教師心理健康狀況,防患於未來,構建安全校園。 3.促進教師心理健康,疏導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減少長期教學所造成的疲勞感,幫其獲得動力和幸福感。

4.提高教師的心理應用能力和溝通能力,有助於教師更好地瞭解學生的心理,採取相應的溝通技巧和教學方法,有利於幫助學生解決心理以及學習上所遇到的問題。

5.幫助教師解決長期以來形成的心理上所遭遇的困惑,樹立良好的形象,以積極的姿態影響引導學生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

二、培訓內容:

1.教師心裏減壓

2.如何克服教師職業倦怠?

3.如何識別有心理問題的學生?

4.教師與學生的心理溝通技巧

5.教師人際關係疏通

6、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注意身體保養。

三、培訓形式:

1.心理健康教育骨幹教師培訓講座2.聘請知名專家作專題講座。

四、培訓流程:

1、成立領導小組,提高思想覺悟

學校將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爲一項緊迫的任務來抓,成立以校長任組長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領導小組,抓緊師資隊伍的培訓,力求全員參與。我們要切實加強和提高教師過硬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加強全校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努力提高教師的政治覺悟,做到爲人師表,言傳身教。

2、骨幹教師講座。德育(心理)健康教育骨幹教師做專題講座,並現場解答相關問題。

3、心理培訓學習,提高活動質量

爲更新教育觀念,樹立中國小生心理健康的意識,在教育教學中樹立和諧、平等、民主的新型師生關係,我們要積極組織教師聽專家、教授的講座和看教學錄相,安排教師參加心理健康知識的培訓學習,努力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心理素質。定期進行研究討論,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活動課的教研活動。

20××年3月

講心理健康心得體會篇3

最近與一位搞心理諮詢的朋友聊天,談及教師和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朋友說,現在我們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一些,而教師這塊關注得比較少,這是不科學的。我很贊同朋友的觀點,尤其翻閱了《教師職業生涯發展與心理健康》,更是覺得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教師心理健康是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關注教師心理健康水平,不斷改善教師的內心狀態,能有效促進教育教學工作更好更快的發展。

一、積極改善自己的心理環境

教師有積極的心理環境,就會對教育工作充滿信心,對教育學生有興趣,就會以工作的勞苦爲歡樂,教學效果就會好。反之,當一個教師的教育心理環境不良,有教育偏見,厭煩學生,他的情緒、教育行爲都會 異常表現,對教育教學工作會產生負面影響。教育心理環境的好壞會隨社會大環境、時間、個人閱歷、觀念的變化而變化,可以在自己的主觀努力下得到改善。

二、努力提高承受焦慮的能力

教育工作要求教師遇到事情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鎮靜,能接受困難的挫折的考驗。如果教師無承受教育焦慮的能力,遇到困難就不知所云,不如意就灰心,那是無法搞好教育工作的。有的教師在工作中缺乏魄力,遇到事情不想管理,怕引起麻煩,對學生方法簡單,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衝動,都是承受教育焦慮能力較弱的表現。現在教育受到了社會的空前重視,在每個家庭,孩子的教育被放在壓到一切的頭等位置,由此也對教師提出了越來越高的幾近於苛刻的要求。這種要求化成巨大的精神壓力、教學壓力、職稱壓力、繼續教育壓力、競聘壓力等,幻化出七行八狀的繁瑣而無多少實際意義的工作,你不做也得做,做也做不完,做得你汗流浹背,枯燥乏味,做得你身心交瘁,直到無力教學,不能教學。教師的工作很多時候就像是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不停地往山上推石頭,滾下來推上去。如此循環往復,教師的幸福感一點點被偷了去。

時代發展,知識更新,教師要接受培訓是有必要;但培訓一窩蜂飛來,教師是吃不消的。當然,影響教師幸福感的還有其自身的很多因素。如性格的孤僻壓抑,不善於排解壓力,不會尋找快樂元素;工作的盲目低效,業務不能勝任;對自己沒有準確的定位,嫉妒同行,這山望那山高等。但是,無論是誰偷走了你的幸福感,都請你把它找尋回來吧。能承受一定的焦慮有利於教師加強責任心,有利於教師心理品質的鍛鍊,有利於促進教師形態溫和、樂教善管,誨人不倦的教育風格。

三、樂於改進周遭的人際關係

教育的人際關係主要是教師和學生、教師和教師、教師和領導之間的關係。這種人際關係構成教師工作、生活的特殊環境,心理健康水平高的的教師善於主動搞好學生、同事、領導的正常人際關係,消除隔閡,相互理解,縮短相互之間的心理距離。採取寬容的態度去對待別人,多發現別人的長處,從好的一面理解客觀環境中的各種現象,是改善教育人際關係的有效途徑。

四、把持好對待學生的良好心態

其實大多數教師最大的煩惱莫過於學生的進步與否,我們的教師可以不計較得失,不懼怕付出,但卻總是苦惱於“恨鐵不成鋼”之中,也因此而懷疑自己的能力,進而疑惑選擇這個職業的正確性。我們教師應當學會調整心態,在與學生的日常交往中,用一種平常心態去欣賞他,不斷尋找他身上的優點。學生犯錯時,冷靜旁觀,委婉地、不露痕跡地幫助他,去照亮他們的心靈,用大愛的胸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其清濁。要知道手指有長短,人才有良莠,對待這些外在的因素,我們不是去抱怨、去抵抗,去氣急敗壞,而要以良好的心態來處理問題,來保護自己。這樣,心胸開闊了,心態樂觀了,心情舒暢了,職業幸福也就到來了。

五、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人生之所以有意義,就在於人生有追求,有目標。對有追求、有目標的人來說,困難就不是困難,而是磨練;挫折也不是挫折,而是動力。沒有價值追求的人,再輕鬆也不一定有真正意義上的幸福感,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揭示:“人的自我實現”是人的本質需要。教師應當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所追求,樹立積極的人生觀,用樂觀的人生態度主宰自己的思想和言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贏得社會學校家長的認同。我們可以對照這次的汶川地震中的師生們,在那麼艱難的條件下依然不放棄理想與信念,將學習教育放在自己的第一位,這麼積極的人生觀難道不值得我們這些教師去學習嗎?教師就應該在自己的追求中,不斷地進行着創造,增強自己的認知內驅力和自我提高內驅力,不斷地走向成功的彼岸,在實現自己職業理想中,盡享職業的幸福。

六、及時加強心理健康防護

因爲人的內心狀態是在客觀世界的作用下一點一點形成的,並隨外界因素的變化而變化的。特別是在社會大變革的今天,教師更容易被一系列不容迴避的社會問題所捆擾,,容易造成心理狀態失衡,導致心理水平下降。教師只有主動調節自己的心理活動,吸收正面的心理健康影響,抵制削弱心理健康的影響,正確對待生活上的不如意的工作中的挫折,加強心理健康防護,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

講心理健康心得體會篇4

大學生健康問題是我們大學生目前所關注的重要話題之一,這學期,我們學習了大學生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經過了幾個禮拜的學習,我學到了許多有關於大學生健康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的學習,有助於我們更好的認識當前大學生中存在的健康問題。下面就是本人學習之後的心得體會:

大學生是從爲數衆多的中學生中選拔出來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強的優越感和自豪感。但是與此同時,大學生則承受着更大的壓力和挑戰。大學生往往自視甚高,很容易受挫折,並隨之發生一系列心理衛生問題。相比生理而言,心裏健康就尤爲重要了,故只談心理方面的問題。

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爲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着全面發展的實現。

那麼,如何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呢?其具體的途徑和方法如下:

第一,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爲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飲酒、不吸菸、講究衛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爲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鍊、休息,使生活有規律。學會科學用腦就是要勤用腦、合理用腦、適時用腦,避免用腦過度引起神經衰弱,使思維、記億能力減退。

第二,加強自我心理調節。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鍊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讓學生正視現實,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同現實的良好接觸。進行自我調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第三,積極參加業餘活動,發展社會交往。豐富多彩的業餘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而且爲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大學生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餘愛好,通過參加各種課餘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通過社會交往才能實現思想交流和信息資料共享。發展社會交往可以不斷地豐富和激活人們的內心世界,有利於心理保健。

第四,求助心理老師或心理諮詢機構,獲得心理諮詢知識。大學生在必要時求助於有豐富經驗的心理諮詢醫生或長期從事心理諮詢的專業人員和心理老師。心理諮詢是指通過人際關係,運用心理學方法和技巧,幫助來訪者自強自立的過程。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有了良好的心態,不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有益於終身的發展。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生理素質相結合,加之其他積極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學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內在條件。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我學習了這門課程後感覺到受益匪淺,對我以後的生活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講心理健康心得體會篇5

通過學習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調適,感觸頗深。擁有健康的身心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保障。教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其教育教學工作的效果,影響着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身心健康是教師應具備的素質,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撐。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社會往往重視教師教育質量高低,而很少關注教師的生活質量;重視教師對學生的責任,而忽視教師對自己和家庭的責任;強調教師的“犧牲”“奉獻”精神,而忽視維護教師的自身利益及身心健康的願望。社會對教師的評價往往只看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升學率,迫使教師不斷地自我加壓,不斷地延長勞動時間去參與生存競爭,最終導致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一個教師要對幾十個學生負責,家長又把希望寄託在子女身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美好願望轉變爲對教師的高期望和高要求,無形中使教師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

若有健全的教師人格,就會修復心理的不適和缺陷舊能做一個受歡迎的老師。當然,不僅如此,要塑造健全的教師人格,必須有高尚的堅強的人格素質,淵博的知識,出色的才能、精湛的技邑、良好的人格和完美的心理,不斷調適自己。教師的高尚人格素質依賴於豐厚的文化知識底蘊,沒有廣博的學識水平,沒有不斷更新探索新知識的能力,就會影響良好的人格素質的形成。揚長避短,培養自己良好的個性,培養多種興趣和愛好,陶冶情操。努力創造和諧的師生關係,使之信其師,親其道,用良好的師德,陽光的心態影響教育每個學生,是融洽的師生關係和良好的人際關係、成爲講臺上常青樹的不竭資源。

一個優秀教師的魅力不僅是具有淵博的知識、出色的才能、精湛的技藝,也必須擁有良好的人格、完美的心理;不僅能成爲學生心理的調節者,也能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師只有學習心理健康的有關知識,掌握心理諮詢的理論和方法,加強心理健康的綜合訓練,纔會促進學生全面的健康成長,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也更利於教師自身健康心理的維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