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學會提問心得體會實用 提問心得體會怎麼寫【多篇】

學會提問心得體會實用 提問心得體會怎麼寫【多篇】

主題學會提問心得體會實用 篇一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感恩。

就在剛纔,當我注視着這面色澤鮮亮的五星紅旗的時候,我的心裏正在默默地感恩,感謝這個和平的年代,感謝先輩們爲我們創造的幸福生活,感謝我生活的這個美好的世界。

上星期四,是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週年。無數的抗日英雄和先烈們爲了民族的獨立拋頭顱、撒熱血,前仆後繼不惜犧牲,我們對他們心懷憧憬、心懷感恩。環顧我們的身邊,同學們,你們是否也有想要感謝的人和事,是否也心存感激?

爲了這美好的一切,讓我們一起感恩吧!感謝父母,給我們生命和無私的愛;感謝老師,給了我們知識和看世界的眼睛;感謝朋友,給了我們友誼和支持;感謝許許多多,爲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正默默無聞辛勤工作的人們!

感謝傷害我的人,因爲他磨練了我的心志;感謝欺騙我的人, 因爲他增進了我的見識;感謝絆倒我的人,因爲他強化了我的能力;感謝輕視我的人,因爲他覺醒了我的自尊;感謝生活所給予我的一切,雖然並不全都是美滿和幸福……

感恩,離我們並不遙遠,做起來也很簡單。當有人向你投來讚美的目光時,請你報以甜甜的微笑;當他人向你伸出援手時,請你回贈真誠的謝意;當有人爲你喝彩加油時,請你用語言和行動告訴他——你會努力的!雖然這僅僅小小的感恩,但能溫暖你的親人,朋友,甚至於,只是那個和你有過交集的陌生人。

感恩是一種情懷,更需要一份行動。同學們,讓我們用一個微笑,一張卡片,一句溫暖的話語,去向你的親人朋友表達這份感恩之情吧!因爲,學會了感恩,就學會了感動,學會了寬容,學會了一種幸福生存的方式。那麼,就讓我們心存感恩,幸福的生活吧!謝謝大家!

《學會提問》讀書心得感悟 篇二

在讀《學會提問》之前,以爲可以通過這本書快速掌握怎麼提問,然而經過一週的精讀,最初的想法過於天真,雖然還不具備高水平的提問技巧,但是對批判性思維有了系統的認知。

問題

問題一旦被提出,就需要有人給出一定的答案。通過提出關鍵問題,可以讓你從被動的信息接受者轉變爲平等的互動者。在這一過程中還能夠提高個人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從此不再盲信盲從。

比如,臨近全運會,天津各區在維護市容市貌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另外不少工廠必須停工導致有些小工廠只能晚上偷偷開工。因此近期時常聽到不一樣的聲音:

期待全運會;爲能在天津開展全運會而榮幸;大額財政支出,只爲面子工程;生意沒法做。

面對種種觀點,如果不具備批判性思維,只是純粹的接納,照單全收,甚至再把別人的觀點未加思索分享給其他人。長久下去,大腦中有大量信息,看起來博學多才,其實只是又“淺”又“薄”,淪爲別人思想的奴隸。而有的人,通過批判性思維,堅持用自己的智慧去尋找真相。

兩種思維方式

剛纔提到的對於別人的觀點照單全收,即“海綿式思維”;

而我們提倡的則是“淘金式思維”:不僅動用記憶力,還要動用推理分析能力,質疑接收到的信息,篩選最有價值的信息,重視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和知識開展積極的互動。

批判性思維的強勢與弱勢

難免遇到一些人,以批判性思維爲幌子,利用對手的邏輯漏洞來凸顯自己的正確,抵制反駁甚至狡辯耍賴來捍衛自己的觀點,這便是“弱勢批判性思維”(偏封閉)。

強勢批判性思維(偏開放)目的是爲了接近真理,尋找真相,爲此,質疑包括自己的觀點在內的各種主張,有種海納百川,兼聽則明的大氣感(偏開放)。

也許我們根本就問錯了問題

批判性思維並不是說,一有問題就立即提出來,這並非好習慣。我們要學會的是,如何在對的時間進行有效地提問。那麼我們要提什麼問題呢,爲此,作者分解了批判思維的問題體系,也是書中各個章節名稱:

論題和結論是什麼?

理由是什麼?

哪些詞語意思不明確?

什麼是價值觀假設和描述性假設?

推理過程中有沒有謬誤?

證據的效果如何?

有沒有其他替代原因?

數據有沒有欺騙性?

有什麼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結論?

關鍵是什麼時間,怎樣有效提出以上問題?

書中重點

書中更多篇幅在以上十一章中,限於篇幅,在推送的第二篇文章中放入了讀書筆記

《學會提問》讀書心得感悟 篇三

讀書的過程,除了愉悅,也是思緒的梳理,這記錄亦是心靈沉澱的過程。連續十天時間,每天按相似的模板進行分析,畫思維導圖。在第十天,突然反思尋找:發散的思維呢?有效的提問呢?原來不知不覺中僵化的思維潛藏在每日的打卡中了。如何破開這種僵化?從而提出有效的關鍵性問題,並拓展開思維?

整體回顧下這本書的幾個論點,在腦中構想下它的框架,這樣就可以得到發散性思維?

不,這只是在腦中對這本書的概念有個大概的感覺,而這個感覺可以帶給我什麼呢?可以讓我再看到具體的實例,案例,能夠觸發對其概念的理解?

前些天在筆記中,思考並將好幾個謬誤的概念寫出,在生活中,卻一時聯想不出,爲什麼呢?是因爲我只知概念,卻沒有聯繫實際,如何聯繫實際?多進行這樣幾次的訓練,那麼遇到同等類似的情景與案例,就會觸發這種概念按鈕。

很多時候在生活中,喜歡用類比進行論述或論證,它在用具有相同特質或屬性的事物,讓人能夠去理解我們想表達的。概念或論點,事實上類比都是錯誤的假設,意思是它其實沒有百分百的能夠嚴謹定義我們所想要類比的概念或論點,但是爲了方便我們去理解所想表述的論點或概念的含義,進行恰當地類比是非常必要的。在寫文的時候會讓文章更加通俗好懂,讓讀者更能夠理解,也更能縮小彼此的知識詛咒。

在進行論證的時候,有沒有替代的原因,辨別論證中數據的欺騙性,同時觀察有沒有重要信息在論證中被省略了,最後在各種假設中得出合理的結論,這樣的論述在邏輯中顯得格外重要,在生活中雖然我們沒有細細的去研讀規則,但細細分析後發現其實很多都時符合其規則的。而其中並不符合的,發生謬誤的,也是我們需要進行仔細辨析並竭力避免。

前些天在思考稻草人謬誤的時候,仔細看了它的含義:歪曲對方的觀點,使它容易受到攻擊,這樣我們攻擊的觀點事實上根本就不存在。

在列舉生活中的例子的時候,我卻產生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空白,後想到了曾看過的這樣一句話:“你今天都沒有和我說話,是不是你不愛我了?”我想你會很容易理解這樣的例子。因爲生活中,小說中經常發生,而這和稻草人謬誤的含義很吻合。

知道這些謬誤有什麼好處呢?在生活中知道這些謬誤,讓我們對話語的構成和表達的含義會更能理解,並且從中得到可以修正的途徑和方法。這樣,我們自己表達的時候也會更嚴謹,在反駁別人的時候也會更有說服力。除了說服別人,讓自己在生活中面對謬誤,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觸發實質的論點。理清思緒,更好的思考與對話。

主題學會提問心得體會實用 篇四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星期一早上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講一個溫暖的話題《珍惜擁有學會感恩》。

在物質生活富裕的今天,我們許多同學不懂得珍惜幸福生活,覺得這一切是應該的,也不懂什麼是感恩,只知道一味地索取,從沒想到過要回報。大家要明白:沒有人生來就應該爲我們付出什麼。人們(包括父母和師長)對我們付出他們的愛,是因爲他們有責任感,他們善良,擁有一顆仁愛之心,他們希望這世界因自己變得美好起來。我們擁有現在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是因爲有很多人在爲我們付出;我們享受生活賜予的甜蜜,是因爲有很多人爲我們付出辛勞和汗水。所以如果我們享受了別人的優待和關照,就要心存感謝。其實,自然界到處都是感恩的和諧和平衡:大海給了魚兒一個廣闊的天空,因爲感恩,魚兒回報給大海一片生機;天空給了鳥兒飛翔的領空,因爲感恩,鳥兒回報給天空一處美麗;大地給了樹木一片沃土,因爲感恩,大樹反贈給大地一絲涼意。大自然都懂得感恩,更何況我們人呢?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祖先爲我們留下的教誨。一個感恩的人,對社會、對他人、對生活和學習,會充滿感激,且這感激之情又會轉化成刻苦學習、勤奮工作、孝敬父母、奉獻社會的動力和行動。

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千手觀音》,讓全國觀衆的感官和心靈受到了一次洗禮,更讓人爲之震撼的是,表演者全都是殘疾人。他們雙耳失聰,聽不到任何聲音,卻能跟着音樂的旋律翩翩起舞,聾啞人跳舞蹈是談何容易的事!但每一個音符都勾勒出他們熱情洋溢的青春,每一個動作都搖曳着他們對生命的感悟。她們用真誠的感恩之心在舞蹈,在表現。他們把對社會,對親友,對關愛他們的人們的感恩之情通過舞蹈演繹得淋漓盡致。

感恩,不僅是一種內心情感,更是一種外在行爲。感恩有時只需要一句問候、一束鮮花、一次擁抱,甚至一個笑容。

在這裏,我向全體同學發出倡議:學會感恩,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

我們要感恩時代。同過去相比,我們的物質生活可以說是極大地豐富了,我們要感念時代的賜予,珍惜現在的擁有,增強奉獻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懂得回報社會。

我們要感恩團隊。感恩集體中的每一個人給予自己的關心、幫助和支持,珍惜團體共有的每一份榮譽和成功。如果你心存感恩,當同學間有了矛盾,哪怕你再委屈,也會用正確的方法去化解,而不是大打出手,因爲你知道,同學不是敵人,要珍惜這份友情;如果你心存感恩,當你要鑽紀律的窗子時,就會自覺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爲,因爲你知道,集體的榮譽要靠每個成員來維護。如果你心存感恩,你就再也不會隨意扔垃圾,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我們要感恩父母。感念父母對我們生命的賜予,感謝父母的無私付出和養育之恩,對父母長輩多一份關懷、多一句問候,多盡一份孝心。如果你心存感恩,就會體貼父母,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放學時肚子再餓也不會在校外小店鋪逗留,因爲你知道,要按時回家,家人在焦急地等你。

我們要感恩老師。感謝老師對我們的啓迪和成長的幫助,感念老師的辛勤付出和教誨。如果你心存感恩,當你因沒有履行學生的職責而受到老師的批評時,就會虛心接受,因爲你知道,老師是真心幫助你,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無論是嚴格要求還是諄諄教導,是熱情洋溢的表揚還是苦苦的批評,我們的老師都是爲了教會我們怎樣學習,怎樣做事,怎樣做人。還要對老師有禮貌,尊重老師的勞動,專心聽好每一堂課,認真完成各學科作業。

最後,我想用三句話與同學們共勉:

常懷一顆感恩之心,它會讓我們擁有良好的行爲習慣;

常懷一份感恩之情,它會讓我們在學習的道路上奮勇前進;

常懷一種感恩之念,它會讓我們的生活灑滿溫暖的陽光。

生命就像一條大江,時而有寧靜,時而有波瀾,有了感恩,你就有了力量,你就走的更遠,飛得更高!

《學會提問》讀書心得感悟 篇五

最近讀到一本實用性書籍,書名是《學會提問》,這本書不僅僅講授瞭如何提出好問題,更多的是告訴讀者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指導大家通過提問去理解他人的觀點及論述,同時講解了進行批判性思維的主要方法。

爲什麼需要批判性的思維?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無時無刻不被資訊包圍。資訊是信息的承載方式,而資訊的撰寫者常常並未做到光明磊落,時常是真假參半,例如作爲資訊接收者的我,就往往易受情感控制,不能做到理性思考,故而作出錯誤的判斷。

爲了得出正確結論,事實上要做的應該是,傾聽不同領域意見的同時,對資訊進行分門別類和評估,權衡利弊做出取捨,用他們的意見構建對自己有意義的答案。在選擇取捨中,理解了他人的觀點並仔細思考權衡,最終才能選擇個人意義上的最優解。

書中用“海綿式思維”和“淘金式思維”之間的類比,加深了我對批判性思維內涵的理解。海綿式思維指的是類似於海綿吸收水分一樣,儘可能多地吸收外部信息。而淘金式思維則是帶着問題去接收信息,這種思維就需要去主動參與,不斷質疑並作出取捨。

例如讀一本書,海綿式思維頂多是選擇性獲得信息,通常只會在閱讀句子時思考這個句子的意思是什麼,在標註重點時思考這個段落的關鍵在哪裏,而後歸納總結並理解作者的想法。而淘金式思維則是主動思考並與信息提供者互動,比如提出問題,爲什麼作者提出了這個觀點;質疑推理,作者的推導過程是否合乎邏輯;評估材料,思考這些論據可信度有多少,這樣的批判性思考才能讓我們主動發現最有意義的論點並作出自己的評價。

書中指出,在批判性思考時必須注意到三個問題,一是每個人的想法及決定都有自己的經歷、價值觀、訓練和文化習慣等個人印記;二是在接受觀點時情感捲入的危險就在於,很難去清晰思考他人表述的合理性;三是一個成功且積極的學習者,對任何觀點都保持開放性,並願意改變自己過去的成見。

這三個問題讓我聯想到在日常信訪工作中與羣衆溝通交流時的場景,而批判性的思維在實際信訪工作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與信訪羣衆面對面時,可以採取“望、聞、問、切”等方法來增進了解,觀察外貌和情緒、傾聽問題及訴求、詢問重點和細節,提出措施及辦法。深入溝通嘗試獲取信訪羣衆經歷、習慣、價值觀等個人印記,從大量口語化的內容中篩選出信訪問題的關鍵部分,摒棄固有習慣,抑制情感介入來清晰思考羣衆表述的合理性,保持質疑和批判並通過調查辦理結果作出最優的判斷。

這本書告訴我批判性思維是我們武裝大腦的利器,學會了批判性思維,就能更好地接近真相、追求真理,也讓我明白尋找結論本身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得到結論的思考過程。

《學會提問》讀書心得感悟 篇六

從國小到研究生,一直充當着學生的角色,習慣了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除了做作業遇到難題會向老師提出疑問,其餘時間似乎很少就某篇文章或某個話題人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並且,十幾年的學生生活,讓我們習慣了全盤接受書本或權威人士的觀點,而很少客觀獨立地去評判某個觀點。

正如美國的尼爾·布朗《學會提問》一書中所言,一直以來,爲了應付考試我們更多運用的是海綿式的思維去吸收書本上的知識,把所有的知識點一股腦地全部裝進腦袋裏。對於閱讀教科書,海綿式的思維效果確實很好。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閱歷的提升,我們不能再像閱讀教科書一樣,純粹地運用海綿式思維去閱讀學習生活中接觸到的各種信息。21世紀,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會通過各種媒介接收到龐大的信息,特別是隨着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各種信息鋪天蓋地迎面襲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學會用淘金式的思維去分析,通過自己的思維加工轉化爲自己的觀點,從而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

淘金式的思維,其實是一種批判性思維,一種互動性的閱讀方式。採用批判性的思維,需要懂得質疑作者爲何要提出各種各樣的主張,需要時時刻刻與自己所閱讀的材料互動,批判性地評價所讀的材料,在客觀評價的基礎上得出自己的結論。批判性思維,有一套相互關聯、環環相扣的關鍵問題意識;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關鍵問題的能力;積極主動地利用關鍵問題的願望。如何激發出我們的批判性思維?這就需要學會提問。

學會提問,首先要抓住作者的論題和結論,瞭解文章的總體框架,從而爲後續閱讀掃清障礙。然後,要明白作者的理由,即論據是什麼。接下來,思考文章中的表達是否客觀、理性,有哪些詞語意思不明確,是否存在歧義。之後,搞清楚作者的價值觀假設和描述性假設,分析文中的推理有無謬誤,以及證據的效力如何,有無替代原因,數據是否具有欺騙性,有無重要的信息被省略,根據已有的信息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結論。按照以上的思路進行閱讀,逐條提出自己的問題並進行思考,如此,才能逐漸訓練於加強對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在閱讀中獲得更大的收益。

哈佛大學的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人不斷地提出問題、思索問題”。怎樣才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學會提問》將給你一份滿意的答案。

主題學會提問心得體會實用 篇七

上一年級前的暑假時,我的對門――小羽已經擁有了一塊滑板,而且還是高級的“鑫奧林”牌滑板。但我卻沒有,只能輪流玩。每天下午去公園時,她都興致勃勃地叫上我,牽着我的手,並肩去練滑板。

一開始,教練先把最需要掌握的技巧“分享”給我們,那就是――腿腳要靈活,如果沒有這招的話,那麼,學滑板就等於――白學――了。我還是新手,她已經練了一年了,就叫我先滑。我先扶着花壇小心翼翼地上滑板,把教練叫過來,然後捏着教練的手跌跌撞撞地滑到空地上。

“左扭扭,右扭扭,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早睡早起,咱們來做運動!”我一邊唱着自己編的“扭扭歌”,一邊招呼小羽過來。我大聲“鄭重”地教她,想讓她學會,到時咱們開一音樂會。這會兒,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小羽身上去了,根本沒注意自己在滑板上。不料,我一下重心不穩,身體往後倒。我好怕,使勁往前靠。小羽見了,叫我先下來休息一下,緩緩神。“哎喲,剛纔差點把我嚇死。”我喃喃自語,出了一身冷汗。

小羽雖然多練習了一年,但也沒怎麼長進,胡亂地繞着“s”形。她一邊滑一邊扭過頭來,看我精神狀態蠻好,便跳下板,向我這跑來。

我們練了半個月,總算會一點了。這一年,我的滑板技術突飛猛進,已經超過我多練了一年的小羽了――75度角的斜坡我都上得去……

這些,爸爸全看在眼裏,他託聖誕老人送我了一塊嶄新的“鑫奧林”牌的、比小羽的還高級的滑板。

現在,我差不多是班裏唯一一個滑板技術最好的了,因爲我已經練了三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