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文秀精神心得體會多篇

文秀精神心得體會多篇

文秀精神心得體會篇1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黃文秀同志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爲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黃文秀是一名研究生,而且德識才學突出,在大城市會有很多好單位搶她。但黃文秀卻依然選擇了家鄉最貧困的村任第一書記,紮根農村與村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持之以恆,努力工作,埋頭苦幹,勇於擔當奉獻,帶領羣衆脫貧致富,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黃文秀是我們鄉鎮基層黨員幹部學習的好榜樣。

我作爲一名鄉鎮幹部,應該學習黃文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於擔當和奉獻,要用“忠誠之心”忠心耿耿地奉獻精神。我們基層黨員幹部需要像黃文秀那樣,對黨的忠誠,嚴守紀律,一絲不苟,兢兢業業做好基層羣衆工作。要做一名好黨員好乾部,就是要忠誠奮發拼搏,知難勇進,牢固樹立“四種意識”,堅定遠大理想和信念,切實做到思想上對標看齊、行動上步調一致,堅決捍衛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權威。

鄉鎮基層黨員幹部學習黃文秀要敢於擔當,也需要正風肅紀的“戒心”。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培養造就一支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幹伍。其中一條就是“鐵一般紀律”,因此,基層黨員幹部遵守鐵紀律就要做到“心中有戒”。“戒”就是自覺守規矩,倡廉潔,不該做的事情不去做,不該得的利益不去得,不能去的場所堅決不去,不能拿的好處絕對不伸手,所有紅線都不可踩。無論何時何地何處都做到慎微、慎言、慎獨、慎權,管住自己的嘴和手,拒腐崇廉,戒奢尚儉,只有自身像打鐵一樣過得硬,才能站得穩,擔得起。

鄉鎮基層黨員幹部學習黃文秀要有踐行擔當的“責任心”。當前,正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工作的關鍵時刻,作爲基層黨員幹部,就是要儘自己的職責勇於擔當,堅守工作崗位,把普通老百姓的意見、建議和需要解決的問題落到實處,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披荊斬棘,勇於拼搏,做一名爲國爲民奮鬥終身的好乾部。擔當有大有小,考驗基層黨員幹部的膽略和勇氣,要敢於擔當,才能幹出大事業。當前,開化縣構築了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業、生態城市化和生態保護、建設等五大框架。各級政府、部門、鄉鎮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積極踊躍投身於建設五大框架的宏偉戰役中,作爲基層黨員幹部該如何擔當與踐行責任?依我之見,首先要勤於學習思考、善於實踐創新,勇於擔當社會責任;二要慎思篤行,自律自省,以免“溼鞋”;三要明辨是非,善於決斷選擇;四要愛崗敬業,滿懷激情地工作,恪盡職守,作風過硬,勇挑重擔。

鄉鎮基層黨員幹部學習黃文秀要講奉獻,奉獻就是要用“癡心”。奉獻是宗旨、是責任。當今的工作任務越來越繁重,我們基層黨員幹部要加快工作節奏,以高標準嚴要求開展工作,要擁有無私奉獻的“癡心”,踏踏實實做好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奉獻有小奉獻,也有大獻,共產黨人講奉獻,就要有一顆爲黨爲人民矢志奮鬥的心”。作爲鄉鎮基層黨員幹部,做羣衆工作雖然經常“白+黑”“5+2”地連續轉,但我們要以奉獻精神換來工作高效率、快運轉和重大項目的積極紮實落實和推進,這就是一種值得堅守的奉獻。

文秀精神心得體會篇2

當前正值全黨上下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涌現出了我縣新化鎮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同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先進典型,她的先進事蹟和她所彰顯出的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高尚品格和崇高品質感染着我,令我靈魂深受觸動,肅然起敬。

初心就是情懷,詮釋着對黨的忠誠。黃文秀同志是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生,畢業後毅然放棄大城市優越的環境回到家鄉工作,並主動申請到偏遠地區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立志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正是這份堅定的理想信念,正是這份爲人民服務的情懷,讓她從內心真正熱愛這份工作,主動作爲。黃文秀同志的這種忠誠於黨、真心爲民的政治品格非常值得我學習。作爲一名黨員領導幹部,我要始終牢記爲民謀福祉就是我們的初心,牢牢把握理想信念的總開關,做到信念過硬,帶着深厚感情到羣衆最需要的的地方去,到艱苦的地方去,以自己的行動詮釋對黨的忠誠。

使命就是擔當,時不我待只爭朝夕。黃文秀同志作爲駐村第一書記,始終把脫貧攻堅的責任扛在肩上。正如她在扶貧心得中寫道“在我駐村滿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車儀表盤的里程數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千公里”“我心中的長征”。黃文秀同志這種嚴謹務實的作風、忠於人民的情懷、只爭朝夕的敬業和吉林大學黃大年教授對地球勘探事業的執著何其相似?他們都是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爲的生動體現,用自己的能力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作爲縣紀委書記,作爲廣大紀檢監察幹部中的一員,更沒有理由鬆懈,更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主動擔當履行職責,帶領全體紀檢監察幹部以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堅韌,以更加嚴格的標準,用正風肅紀的實際成效作爲交給人民羣衆的答卷,切實增強羣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榜樣就是力量,打造過硬紀檢隊伍。黃文秀同志駐村一年多時間,從新手蛻變爲熟悉脫貧攻堅工作的能手,帶領羣衆脫貧奔康;她舍小家顧大家,在父親做手術住院期間,始終心繫羣衆,獲得了羣衆高度讚譽,她是我們新時代的楷模,榜樣的力量激勵我們前行。我們在黃文秀同志身上看到了初心、感受到了使命、更找到了差距。作爲紀檢監察機關,爲全縣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爲脫貧攻堅保駕護航,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是我們的天職使命。作爲紀檢監察幹部,更要以“五個過硬”的要求展現新擔當新作爲,做到“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鍛造一支讓黨放心、人民滿意信賴紀檢監察鐵軍,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文秀精神心得體會篇3

黃文秀 你很勇敢

“我充滿信心,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目標標準不動搖,貫徹精準方略不懈怠……”這是黃文秀關於扶貧的心得體會,字裏行間透露出的勇氣和信念,讓我深深動容。6月17日,廣西百色市凌雲縣一場突如其來的山洪,將黃文秀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

作爲廣西優秀定向選調生,在研究生畢業後回去建設家鄉時,黃文秀曾在日記中寫道“我還不夠勇敢”。但實際上,即便面臨父親病重、羣衆不理解等生活和工作多重壓力,黃文秀依舊樂觀開朗、積極向上,與此同時,脫貧攻堅工作成績斐然。對此,我想說,黃文秀,你已足夠勇敢!

黃文秀,你很勇敢,敢於站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百色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作爲自己的家鄉,面對如此情況,怎麼還有理由不回來呢?”黃文秀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從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她便毅然決然地選擇回到生她養她的家鄉。黃文秀所在的百坭村一共有19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分散居住在幾個不同的山頭,對於初來乍到不熟悉地形的“新手”來說,要在短時間內掌握全村貧困戶的詳細情況,難度可想而知。但黃文秀並沒有在困難面前退卻,她用“讓扶過貧的人像戰爭年代打過仗的人那樣自豪”激勵自己,開啓了自己的新“長征”之路。正是由於黃文秀的迎難而上、敢想敢幹,村裏的道路硬化了,蓄水池建起來了,路燈亮起來了,農民的收入提高了,實現脫貧的羣衆越來越多了。黃文秀帶領村“兩委”幹部如期完成百坭村2018年的各項脫貧攻堅任務,不正是像“打過仗的人”一樣足夠勇敢、值得自豪嗎?

黃文秀,你很勇敢,敢於直面羣衆的質疑和不解。“跟你說了你能幫我們解決問題嗎?來了這麼多第一書記都沒讓我們村富起來,你一個女娃娃就能行?別在這耽誤工夫了,趕緊回城裏享福去吧。”作爲村裏第一個女第一書記,這是黃文秀最初走街串戶時最常聽到的質問。翻山越嶺走村入戶卻受到村民質疑,黃文秀沒有退縮,也顧不上委屈,她收起焦慮,堅持吃住在村,只爲儘快摸透村情民意。再到貧困戶家裏時,她不再拿着本子問東問西,而是幫貧困戶打掃衛生;遇到貧困戶不讓進門,她便去兩次、三次;遇到貧困戶不在家,她便去田裏邊幫幹農活邊聊天。漸漸地,她可以完全用當地方言和貧困戶交流了,她不再是村民眼裏的“鍍金客”,她是“人民的好書記”“壯家的好女兒”。黃文秀全身心融入到貧困戶生活之中,用真誠面對質疑,用熱情融化冷漠,用勇敢和赤誠敲開了百姓的心扉。

黃文秀,你很勇敢,敢於在泥濘山路中繼續向前。“長征的戰士死都不怕,這點困難怎麼能限制我繼續前行。”錚錚誓言,字字千鈞。蜿蜒的山路沒有擋住黃文秀前行的腳步,暴雨山洪也同樣沒能阻擋她的一往無前。在“有一輛車已經被水沖走”的情況下,她沒有選擇到安全的地方避難,她選擇了向自己牽掛的土地繼續前進。在泥濘中跋涉,在負重中前行,她用永遠定格的足跡告訴我們:扶貧之路沒有後退,只要確定了就義無反顧。在脫貧攻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她扛起重任,衝鋒在前,勇敢戰鬥,用自己的無畏無懼給奮力進擊者以開拓的勇氣,用自己的熱血青春讓黨的光輝在基層一線更加閃耀璀璨。

“深入基層不放鬆,立根原在羣衆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近期表彰的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有九成來自於基層和工作一線,他們正如黃文秀一樣,懷着一顆初心,默默在基層耕耘,將青春與熱血獻給廣袤的基層土地。新時代的黨員幹部更應該積極響應《關於鼓勵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的意見》的號召,自覺到艱苦邊遠地區經受磨礪,積極到基層一線接受淬鍊,以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業績,爲“人民滿意”這份崇高而神聖的榮譽增光添彩,爲“你真勇敢”這句普通卻難得的稱讚而不懈奮鬥!

文秀精神心得體會篇4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爲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黃文秀,與我們有太多相似的地方,年紀、學歷、經歷、環境、時代等等,感覺是熟悉的我們,卻是不一樣的她。

相似的學歷,但她把所學奉獻在羣衆脫貧致富,實現人身價值。“學習是爲了誰?爲了自己。學習好了誰受益,自己受益……”,這是記憶中對爲什麼學習的一個映象。貌似學習好了,自己得到了利益,人生就完美了。但人生的價值豈能只有一條,黃文秀在大學期間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她的入黨申請書中寫到“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纔會更遠大。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生存得有價值,就不能光爲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爲國家、爲民族、爲社會作出貢獻。”**年她從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回到家鄉白色工作,擔任白坭村第一書記,帶領88戶418名貧困羣衆脫貧致富。她的學識,是用於幫扶貧困羣衆脫貧致富,她的人身價值,是以許黨報國。

相似的年紀,但她把初心奉獻在基層爲人民服務,實現人生意義。30歲的年紀,應該研究生畢業也不久,正是花一樣的年華。我想她肯定有許多同學,在繁華靚麗的大城市,享受着城市帶來的各種便利與舒適,有女孩子的天堂,各種大型購物商場,有朋友圈的常客,各種花樣百出的美食……,但她沒有選擇安逸享樂,她選擇把精力花在基層工作中的攻堅克難上。基層任務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作爲扶貧第一書記,必須要有奉獻精神,必須深入一線,逐戶走訪,瞭解民衆所求、所想、所缺,田間地頭不平坦,風吹日曬不安逸,爲人民服務,是不求回報的,作爲一名共產黨人,實現人生的意義也就在於全新全意爲人民服務。

相似的經歷,但她把曾經的夢想再次撒向祖國的角落。從白色鄉走出,到北京師範大學,農村到城市,圓了她兒時的夢想“走出去,到大城市去看看,做大項目,幹大工程”。從北京到百坭村,,從城市到農村,她爲了圓更多貧困羣衆的夢想―脫貧致富。臧克家1949年紀念魯迅逝世十三週年寫到,“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黃文秀的不幸,我們難以忘懷,但她的事蹟缺像點點**,在扶貧路上燎原。

文秀精神心得體會篇5

致黃文秀師姐的一封信

尊敬的黃文秀師姐:

首先請允許我介紹我自己,我叫丁弘,同你一樣,是一名紮根在西南基層的2018屆選調生,因此我理應叫你一聲“師姐”!6月18日,當你遇難的消息在選調生交流羣裏傳開,我便以這樣特殊的方式認識了你。翻閱你的生平事蹟,處處透露出一種青春的昂揚、使命在肩的信念與矢志不渝的力量,與你文靜的外表形成的巨大反差,讓我受到深深震撼。

佩服你不忘初心的執着。作爲一名共產黨員,你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纔會更遠大。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生存得有價值,就不能光爲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爲國家、爲民族、爲社會做出貢獻”。這或許與你家境貧寒,是國家的助學政策幫助你完成學業有關,你始終懷揣着對國家、社會的感恩之心,與把自己的力量投入人民和國家事業中的初心。你說過:“百色是脫貧的主戰場,我們黨是切實爲羣衆謀發展謀幸福的黨,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就是我的使命”。扶貧之路充滿艱辛,你卻執着堅守這一份初心與承諾,而後的事實也證明,你的堅守得到了黨和人民的認可,經受住了時間的檢驗。

佩服你擔當使命的堅毅。研究生畢業的你,主動放棄了大都市的繁華,毅然回到革命老區百色,響應組織的號召,到樂業縣偏遠的百坭村擔任第一書記。你說:“說很多人從農村走了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總是要有人回來的,我就是要回來的人”。你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擔當,將青春奉獻給了基層。你主動投身扶貧事業後,脫掉了“華服”,穿上了“戎裝”,把腳扎進泥土,用“鄉土氣息”代替了“擦脂抹粉”。讓我最受感動的是,你將自己的婚姻大事,灑脫地對鄉親們說:“等百坭村的父老鄉親都脫貧了,我一定轟轟烈烈愛一回,讓鄉親們做證婚人”。梁啓超在《呵旁觀者文》中寫道:“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我想,女兒身的你,也絕對配得上“大丈夫”這一稱號。

“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如今,你雖然走了,或許帶着對患病父親的愧疚,或許懷着對未盡事業的遺憾。但我堅信,將會有無數黨員幹部在你事蹟的感召下,繼續撐起你扛過的旗幟,在你走過的道路上前進!你將會看到,你也一定會看到,我們的山村不再貧瘠、我們的農民不再愁苦、我們的祖國一天天繁榮!

願你一路走好,來生幸福!

文秀精神心得體會篇6

願意俯下身子,就是政治上的高站位;爲羣衆辦實事,就是爲黨和國家幹大事。在百色市委宣傳部工作期間,黃文秀一直綜合表現突出。爲鍛鍊基層實踐經驗,組織安排她到田陽縣那滿鎮掛職黨委副書記,3月,她主動請纓到百坭村任黨組織第一書記,在扶貧大舞臺施展學識、建設家鄉。紮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扶貧之路只有前進沒有退路,只要確定了就義無反顧”,“讓扶過貧的人像戰爭年代打過仗的人那樣自豪”。秉持着這樣的爲民情懷,黃文秀幾乎把城裏所有“家當”都搬到了村裏不足10平方米的屋子裏,把自己作爲村裏的一分子,把羣衆當親人,主動融入百坭村這個大家庭。黃文秀不僅自己心繫羣衆,還主動向北師大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提出回母校宣講選調生的故事,發動更多的學弟學妹加入選調生隊伍。畢業後第二年,她如願回到母校,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宣講團成員身份講述自己的選調生經歷,鼓勵同學們到基層去,到實踐第一線去鍛鍊成才。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貧困戶黃美線的丈夫因病去世,家裏經濟狀況很不好,黃文秀幫助她家申請到5萬元貸款,辦起小型農產品加工廠,還開了一家小賣部,如今每月收入超過元。“她幫我們家那麼多事,沒吃過我們家一頓飯。”黃美線說。現在,她把文秀的相片、視頻都保存到手機裏,想念她的時候就拿出來看一看。“黃文秀真是一心一意幫我,比我女兒還要親!去年一年她往我家裏跑了12趟,每次都是問寒問暖,還教着我種上20畝油茶,幫助我申請養老補貼、報銷住院費。”另一貧困戶韋乃情動情地說。入夏以來,百色各地連降暴雨,黃文秀帶領村裏的幹部羣衆四處查看災情,組織彙總受災情況、幫助慰問受災羣衆。6月16日,她週末回家看望剛做完第二次肝癌手術的父親,看到天氣突變,擔心村裏受災,急着返回百坭村。病牀上的父親非常擔心:“天氣預報說晚上有暴雨,現在開車回村裏不安全,明早再回吧?”“正因爲有暴雨更得趕回去,怕村裏受災,我馬上得走了。”面對父親的挽留,黃文秀叮囑了一句“按時吃藥”,便啓程回村。誰也沒想到,這竟成了黃文秀留給父親的最後一句話。回程路上,她自己身處險境卻惦記着羣衆,一遍遍叮囑村幹部關注重點村屯,組織羣衆做好防災救災。她關切的話語還未落,自己卻被無情的山洪吞噬,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芳華綻放的30歲……從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顆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赤子之心,看到了一個舍小家顧大家的巾幗英雄。

黃文秀擔任村第一書記後,帶着村“兩委”班子熬夜做方案、拿對策,積極籌措資金硬化通屯路,安裝路燈,修建蓄水池,逐步改善了百坭村生產生活條件。圖爲百坭村近貌。 百色市委宣傳部供圖

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血脈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黃文秀“用腳步丈量民情”,時刻將百姓冷暖掛在心間,同羣衆想在一起、幹在一起,懷着真情解民所難,帶着真心幫民所需,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羣衆的“幸福指數”,把口碑深深刻印在羣衆心坎上。“心繫羣衆魚得水,背離羣衆樹斷根。”中國共產黨成立來,正是一代代像黃文秀一樣的共產黨人始終心繫人民、忘我奮鬥,我們黨才能贏得人民的擁護和愛戴,帶領人民創造彪炳史冊的偉績。

“今天,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着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也面臨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時代使命。”他號召廣大青年,珍惜這個時代、擔負時代使命,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讓青春在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廣闊天地中綻放,讓人生在實現中國夢的奮進追逐中展現出勇敢奔跑的英姿。黃文秀以短暫而充實的一生,書寫了新時代青年的生命意義和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奔跑出最美的英姿。走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上,我們需要千千萬萬像黃文秀一樣的優秀青年,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注入不竭動力,匯聚起建設美好生活、共圓復興夢想的磅礴力量。

文秀精神心得體會篇7

初心是什麼?行動是最美的語言,實幹是最好的詮釋。革命戰爭年代,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爲實現中華民族的自由獨立百折不撓、不懈奮鬥。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以非凡的智慧的大無畏的革命氣概,一路披荊斬棘、勇往直前,書寫了一部轟轟烈烈、可歌可泣的人民抗爭史,這部寫滿了苦難與輝煌的歷史,在今天依然閃耀着理想信念的光輝,指引着後來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續奮鬥。

向前走,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不能忘記爲什麼出發。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一種理想,更是一種信仰。無論時代更迭、社會發展如何迅速,在前進的道路上又將面臨如何更加艱鉅、艱險的任務,信仰不滅、精神長存,黨員的旗幟永遠高高飄揚在共和國的藍天下,理想的火炬永遠點亮着初心,照耀着今天和未來的美好願景。

“草帽書記”楊善洲退休後默默爲家鄉綠化荒山植樹造林,把花了20多年種植起來的價值3億多元的林場無償捐獻給國家;畢業於名牌大學的年輕幹部黃文秀,放棄大城市工作機會,毅然回鄉投身脫貧攻堅一線;86歲的女空降兵馬旭和老伴兒一輩子生活清貧,卻將千萬畢生積蓄捐給了家鄉;戰鬥英雄張富清,深藏功名60多年,用自己的樸實淳樸、淡泊名利,書寫了一名老黨員的精彩人生……在今天,有太多太多這樣的人物和故事讓我們動容,值得我們銘記。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他們用自己的堅定和執着表達着“實踐其所信,勵行其所知”,是他們的犧牲和奉獻成就了今天的美好中國。

點亮初心,新時代要有新作爲,新夢想繪就新藍圖。在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征程中,我們每一名黨員,都要衝鋒在前,把黨的初心、黨的使命銘刻於心,以無畏的進取心迎難而上、奮發作爲;以堅定的自信心迎接挑戰、勇往直前;以永遠的平常心求真務實、久久爲功。當我們看到即將90歲的袁隆平依然奮鬥在雜交水稻的科研一線,聽到他談“兩個夢想”會一直追逐下去時,我們知道了夢想與年齡無關,只要初心不改;當我們看到無數平凡如你我的小人物,無論承受怎樣的生活重壓,依然保留心中那份純粹,終有一天美麗綻放時,我們知道了夢想與身份無關,只要初心不改。

只有初心不改,才能心無旁騖、砥礪前行。我們一路走來,個人發展和國家命運始終是不能分割的兩條相交線,每一個個體都是國家發展的參與者、奮鬥者,每一名黨員更要做國家發展的建設者、推動者。初心如炬,點亮它,夢想就一定能夠照進現實,就像習近平主席說的,“有夢想,有機會,有奮鬥,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