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學習改革開放新時期歷史交流材料

鑑古可以知今,鑑往可以知來。一部厚重輝煌的黨史,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進行的探索史、奮鬥史、創業史,就是一段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國、開展社會主義建設、實行改革開放、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光輝歷程和作出巨大貢獻的歷史。認真學習黨史,能讓我們從黨的發展壯大、新中國的繁榮富強的光輝歷程中汲取養分和智慧,能夠讓我們對中國共產黨爲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爲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爲什麼好有更深刻的理解。

學習改革開放新時期歷史交流材料

2021年,處在“兩個一百年”交匯疊加的時空節點,處在“十四五”時期開局邁步的歷史方位,處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華誕之刻,學習黨史、回顧初心、把握當下、展望前程,無疑具有更加深刻而重大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於2021年2月20日,出席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注重用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啓迪智慧、砥礪品格。”“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教育引導全黨同志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一、深刻認識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

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對我們黨和國家發展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事業。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最鮮明的旗幟。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黨的十七大對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和寶貴經驗進行了回顧總結,作出了“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重大判斷。

一是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粉碎“四人幫”後,中國對外交往迅速擴大,黨和國家領導人紛紛走出國門瞭解外部世界。他們無不痛切地感受到,這些年耽誤的時間太多了。強烈的危機感和緊迫感,使得通過改革開放加快中國發展步伐的總體思路開始形成。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包乾),拉開了中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國營企業的自主經營權得到了明顯改善。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廣東、福建兩省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同時決定在深圳、珠海試辦出口特區(後更名爲經濟特區),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腳步,對外開放成爲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二是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改革開放40餘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巨大建設成就和歷史性變革,開啓了從“追着跑”“跟着跑”到“一起跑”“領着跑”的偉大時代,逐步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40年間,我國GDP從1495億美元增加到12.3萬億美元,按不變價計算,增長33.5倍,年均增長9.5%,我國經濟總量從佔全球1.8%提高到佔15.3%,穩居世界第二位。我國人均GDP從156美元增加到8827美元,按不變價計算,增長22.8倍,年均增長8.5%。在這麼長時間實現這樣高的年均增長速度,不僅中國歷史上沒有過,世界歷史上也沒有過。改革從城市到農村、從東部到西部、從經濟領域到其他各個領域全面展開,逐步深化,使中國社會發生全方位的歷史性轉變。在座各位同志,都見證了改革開放後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也分享了改革開放取得的累累碩果,對政治生態、物質條件、精神文明、自然環境等方方面面日新月異的飛躍和變革,可以說都有切身感受。

三是改革開放的重要意義。2018年12月18日,習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大會上作出重要講話。講話深刻總結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高度讚揚了中國人民爲改革開放事業作出的傑出貢獻,鄭重宣示了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改革開放永遠在路上、堅定不移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信心和決心,明確提出了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不斷把新時代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的目標要求。他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四十年積累的寶貴經驗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着極爲重要的指導意義,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習總書記指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實事求是就是要求人們尊重客觀事物及其存在的內部規律,進而研究規律、掌握規律、應用規律,以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完善理論,實現理論和實踐相統一,更好推動發展車輪滾滾向前。實事求是是一條貫穿黨史的生命線,黨和國家的歷程充分證明,背離實事求是,困難和挫折就會接踵而來;堅持實事求是,我們的道路就越走越寬廣。

一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如何得到重新確立。回顧我黨歷史,粉碎“四人幫”後,要想短期內清除十年“文化大革命”在政治上思想上造成的嚴重混亂,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最突出的阻礙,是當時提出和推行“兩個凡是”。1978年5月,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刊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隨後向全國轉發。文章鮮明地提出,社會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且是唯一的標準,引發了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衝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高度評價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重新確立了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啓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二是爲什麼要反覆強調實事求是。一方面,客觀世界具有複雜性,而人的主觀認識具有曲折性。物質世界是運動的,處在不斷髮展變化之中。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一個從局部到整體、從表象到本質、不完全正確到正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儘管人們的主觀意願良好,但在認識的某個階段得出的相對正確的結論容易使人誤認爲就是完全正確的結論,就有可能導致謬誤的產生,對個人修養和事業進步起到反面作用。孔子的學生顏回在做飯時,發現有骯髒的東西掉進鍋裏去了。他連忙把它撈起來,正想倒掉時,忽然想到,一粥一飯都來之不易啊,於是便把它粘上的米飯吃了。剛巧孔子走進廚房,以爲他在偷食。經過解釋,孔子恍然大悟,說到:“我親眼看見的事情也不確實,何況是道聽途聽呢?”另一方面,由於有的同志黨性修養不夠純粹,政績觀、事業觀存在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的一面,或者潛意識中有畏難情緒、僥倖心理,研究問題有時淺嘗輒止,開展工作有時浮於表面,找不準癥結,碰不了釘子,出不了實招,打不開局面,這就是對實事求是這一原則的踐行落地沒有做到一以貫之。

三是怎樣堅持做到實事求是。實事求是這一道理並不深奧,關鍵在於內化於心、外踐於行,毛澤東說過:“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堅持實事求是,就是要求嚴格落實“三嚴三實”,切實做到“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針對主業的經濟發展,我們要踏踏實實調查研究,認認真真問需問計。在緊扣當前目標任務,對標達標的同時,也要謀劃長遠、詳加計議,把握“十四五”時期開局之年這一契機,務實制定和有效實施強基固本之策,壯大發展後勁。針對個人的立身處世,就是要當老實人、做老實事、說老實話,面對組織、面對同事、面對羣衆,堅持老黃牛、孺子牛、拓荒牛的精神,並做到心底無私、坦蕩真誠,絕不能陽奉陰違、兩面三刀,這樣才能避免觸犯紅線底線,才能獲得上級、下級和同事的信賴,才能獲得廣大羣衆的認可。習仲勳是堅持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典範,他不僅自己堅持實事求是,不說假話、不講空話,而且自覺同弄虛作假的行爲作鬥爭。1943年2月,習仲勳出任中共綏德地委書記兼綏德警備司令部政治委員。就任後不久,他就遵照上級安排,在綏德分區進行了審查幹部的部署。他利用作報告和個別談話等方式,提醒大家一定要對黨忠實,他強調:“我們常講黨性,我看實事求是就是最大的黨性。”正是他的態度,對“左”的那一套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才使綏德分區大批外來知識分子幹部得到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