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祕密》讀書心得體會多篇

《祕密》讀書心得體會多篇

《祕密》讀書心得體會篇1

“《寶葫蘆的祕密》?”對!最近,我讀了一本這樣的書,它就像是一本魔法書,讓我時時刻刻都想看,上學的路上看,放學的路上也看,就連上廁所的時候我還在看。今天,就讓我帶你們去領略一下這本書的風采吧!

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內心是開心的,是激動的,是期待的,帶着這樣的心情,我翻開了第一頁,一幅幅精彩的畫面,一串串生動的文字,便映入了我的眼簾,我心中的期待又濃了幾分。我又翻開了第二頁,一個個搞笑、有趣、疑惑的故事,看得我一會兒捧腹大笑,一會兒懊惱不已,一會兒激動,一會兒驚訝,此刻,我的好奇心已經上升到了極點,我帶着這樣的心情又翻開了下一頁,一篇篇精彩的文章,看得我目不轉睛,越看越入迷,不知不覺中,我都看了一大半兒了。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一個叫王葆的小男孩,偶然間,得到了一個神奇的寶葫蘆,從此之後,他的生活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想要什麼,便有什麼,過着神仙般的日子,可是這寶葫蘆也給他帶來了不少的麻煩,例如:有一次數學考試,這是王葆最頭疼的問題,在考試中,王葆不停的請求寶葫蘆幫他變出答案,可是一直沒有反應,直到快要交卷的時候,一個叫蘇鳴鳳的女生,她的試卷竟然不見了!她可是全班最優秀的學生,反而王葆原來的白卷變成了一百分的試卷。“呀!”看到這,我竟失聲喊道,“你想要的東西,全……全都是……是寶葫蘆偷……偷來的!”我不敢相信,原來這就是寶葫蘆的祕密?神通廣大的寶葫蘆竟然是一個可惡的“盜賊”,我揉揉眼睛,再仔細看了看,千真萬確!“寶葫蘆!你怎麼可以這樣!”這時,王葆生氣的把它重重的往地上一砸,現在,就連我也想把寶葫蘆扔掉!如果我擁有寶葫蘆,我一定好好讓它改過自新,讓它變成一個誠實、善良的葫蘆!誠實,就是考試不作弊;誠實,就是偷吃了糖,也要勇敢的說出來;誠實,就是要有一顆敢於面對的心……

看完後,我輕輕地合上了書,但臉上的驚訝還在,原來這一切都是一場夢啊!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心裏感到很欣慰,再仔細回想前面的內容,我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世界上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任何事情都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每個人都有夢想,只要爲夢想付出了汗水,纔會無愧於心!

這,是一本好書!

《祕密》讀書心得體會篇2

昨日,我讀了一本名叫《寶葫蘆的祕密》的書,這是著名的兒童文學家張天翼的作品。

書中主要講的是:小作者王葆夢中擁有了一個神奇的寶葫蘆,這個寶葫蘆要什麼就能變出什麼。這下可把王葆樂壞了,讓寶葫蘆變出名貴的花、漂亮的魚、嶄新的自行車……寶葫蘆不但給王葆帶來了很多快樂,同時也給他帶來了許多煩惱。例如:一次數學考試,王葆在答卷時遇到了許多令他傷腦筋的題。正當他陷入沉思時,隱約傳來三四個同學離開座位準備交卷的聲音。王葆心裏馬上想起了寶葫蘆。恰恰,坐在他前面的蘇鳴鳳也交了卷。就在這時,奇蹟出現了,王葆空白的卷子上竟出現了幾行完整的答案。看到有許多同學都交了卷,王葆也交了卷。

但是,令我想不到的事情又發生了。蘇鳴鳳本來擁有滿滿答案的試卷竟變成了一張白紙。當然,這也逃不過老師的眼睛。老師觀察了一會兒王葆的試卷,發現王葆試卷上的字和蘇鳴鳳平常寫的字一模一樣。於是,老師讓王葆和蘇鳴鳳每人寫兩行試卷上的答案,蘇鳴鳳不一會就寫好了。可王葆遲遲沒有寫一個字。

同學們這才知道王葆把蘇鳴鳳的答案抄到了自己卷子上。王葆獨自跑到了河邊,抓起寶葫蘆就問:“你爲什麼不給我做出答案,而要抄別人的答案呢?”“我又沒學過數學,我怎麼會呀?而且,所有我變出來的東西,都是拿別人做好的呀!”寶葫蘆委屈地說。這時的王葆一心想甩掉可惡的寶葫蘆,解除心理的怨恨,但始終沒有甩掉。於是,王葆在同學面前揭發了寶葫蘆,並貼上告示,讓那些被寶葫蘆拿走東西的失主找王葆認領。

讀了這本書後,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做什麼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勞動來取得。我們不能像書中的王葆一樣,凡事都讓寶葫蘆替他做,自己什麼也不幹。最後他想甩掉那可恨的寶葫蘆,也很難甩掉。就像我們養成了個壞習慣,時間一長,想改掉也非常困難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用自己的勞動和智慧來克服困難,取得成功,實現自己的夢想!

《祕密》讀書心得體會篇3

?寶葫蘆的祕密》是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兒童文學家張天翼寫給孩子的一本童話書。書中不乏孩子們天真爛漫。充滿奇思妙想的天性,同時也深深吸引了我們。

書中講述了同是國小生的王葆,從小是在奶奶講的寶葫蘆的故事中大,於是他就想着自己有一天會真的有一個寶葫蘆,而有一天他如願以償的釣上了一個寶葫蘆。他興奮,他激動。寶葫蘆可以滿足他的一切願望他想什麼就有什麼,包括吃的、用的、玩的,甚至金錢,而就在他陶醉其中之時,麻煩卻接踵而來。

先是王葆的一桶魚,讓鄭小登姐弟倆吵得不可開交,王葆又不知道站在那一邊,接着寶葫蘆替王葆拿回了科學畫報,讓同學誤認爲是王葆偷來的,當王葆和同學下棋寶葫蘆就讓王葆把棋子吃了,後來考試數學寶葫蘆把蘇鳴鳳的卷子給了王葆,讓同學們以爲是王葆偷的……在一系列的誤會背後,王葆又不能說出實情,爲了躲避不必要的麻煩,他只好一個人,沒有了朋友。老師。家人,即使有再多玩的吃的他也快樂不起來。最後他終於知道,他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寶葫蘆拿別人的。而楊栓兒也認爲他得到的一切都是偷來的,只不過是他的手段高明而已,自此,王葆終於決定捨棄夢寐以求的寶貝,原來不費吹灰之力得到的東西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幸福,那其中缺少了奮鬥的艱辛和成功的喜悅。

讀完此書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腳踏實地。孜孜不倦的努力,那樣的成功才能被人認可,被人敬仰,自己纔會心安理得享受其中,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天上不會掉餡餅。

《祕密》讀書心得體會篇4

暑假,我看了一部令我難以忘懷的電影《寶葫蘆的祕密》。電影裏有個叫王葆的小男孩,很愛做夢。一天回家,他做着作業便伏在桌上沉沉地睡去,夢見了。

王葆推着單車去釣魚。當他走入一片竹林時,很神奇的,有小鳥爲他指路,青蛙把他引到湖邊。放下釣竿、水桶,想起數學沒有預習,上課又會回答不出問題,同學們又會笑他,不由得對着湖面大喊起來:我要比他們優秀,最好不要費勁。話音剛落,王葆居然釣到了一個萬能的寶葫蘆,從此,王葆便成了寶葫蘆的主人。寶葫蘆幫了王葆很多忙,特別是很多倒忙。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象棋對弈。王葆邊下棋邊說:我要吃掉你的馬。我要吃掉你的炮。躲在樹上助陣的寶葫蘆聽見了,趕緊念起咒語,使一顆顆棋子直飛進王葆的嘴裏,還納悶的問:主人,這東西好吃嗎?王葆邊吐着棋子邊難受的說:這棋子不能吃。這短短的幾分鐘,我一直都在哈哈大笑。

王葆在玩具店看到許多玩具,十分喜歡。寶葫蘆便滿足了主人的願望,將玩具店裏的所有玩具都浩浩蕩蕩地送到王葆家裏,王葆不但沒有高興,反而生氣地將寶葫蘆罵了一頓。王葆的爸爸回家了,送給了王葆一輛山地車,王葆興奮得手舞足蹈。寶葫蘆看在眼裏,失落極了。

數學考試了,王葆不想費勁,卻想考全班第一,只有找寶葫蘆幫忙。寶葫蘆使用魔法,將考得最好的蘇鳴鳳的答案全部轉移到王葆的試卷上,可是連同蘇鳴鳳的名字也一同轉移了過去,讓王葆在老師和同學面前更加出醜了。在這一次倒忙之後,王葆狠心地離開了寶葫蘆,決心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告別了寶葫蘆,依靠自己的勤奮練習,王葆終於在游泳比賽中獲得了冠軍。

看了《寶葫蘆的祕密》,我明白了: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只有一點一滴地不懈努力,才能收穫最美最甜的果實。正如劉老師所說的天下沒有掉餡餅的事,凡事都需要努力。

我也想做一個夢,能和寶葫蘆坐着飛機在天空翱翔,能坐着飛船遊向太空,那是多麼暢快的事啊!不過,還是得自己努力哦!

寶葫蘆的祕密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篇2 你知道寶葫蘆嗎?那是一種你想要什麼就來什麼的寶貝。故事中的王葆從小就聽媽媽講寶葫蘆,後來他做夢夢到釣上一個寶葫蘆,過上了要什麼來什麼,想什麼有什麼的快樂生活。

但是好景不長,寶葫蘆分不出指令的意思,例如上次象棋比賽,王葆爲了贏,悄悄地對寶葫蘆說:吃車!吃象!寶葫蘆糊里糊塗就把棋子喂到了王葆嘴裏。還有一次他數學考試想作弊考一百分就委託寶葫蘆幫忙,可它卻等別人寫完後搬了過來,受到了老師的訓斥,一氣之下他把寶葫蘆扔到了湖裏。

文中有一地方令我深愛啓發:當王葆扔掉寶葫蘆之後,他刻苦學習,按時完成作業,積極參加課外活動,成了校內數一數二的好學生。

雖然寶葫蘆有無窮無盡的魔法,但它沒有自己的想法,別人叫它做什麼它就做什麼,根本不理解這件事的目的。其實人身上也有魔法,那就是潛能,只是有些人不去挖掘它而已。

文中有兩句話使我終生難忘。王葆老師常說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有自己靠自己王葆爸爸常說不要把小心眼放在做壞事上,要放在學習上,學習成績肯定會提高。

《祕密》讀書心得體會篇5

我讀了《童年的祕密》,說實話,剛開始打開扉頁一看主要是寫關於幼兒一些行爲及其理論,我心想這似乎跟我的實際工作聯繫不夠緊密,但看着看着,我漸漸感覺到這書中講的很多其實是我們作爲老師必須瞭解的,而且對我們的實際工作是很有指導意義的。

比如,書中有一段是這麼說的:“人們對兒童心理上的創傷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傷痕大多數是由成人無意識地烙上去的。”這些創傷,幾乎全部都是因爲我們不瞭解兒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們自以爲是爲了孩子好,但其實卻造成了相反的後果。好心辦壞事的例子,太多了。而《童年的祕密》裏,或者指出常識性做法的謬誤,或者提出了一些我們未曾想到過的地方,因此這本書還是非常值得一看。

語言的敏感期我們大家是都知道的,在兒童的某個階段,學語言是非常驚人的,所有的人都是他們的老師,他們只是沉默的聆聽,直到某一天說出他們的第一個字。兒童的敏感期還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敏感期,就是對秩序的敏感。“一個很重要和神祕的時期是兒童對秩序有極端敏感的時期。這種敏感在兒童出生後第一年就出現,並一直持續到第二年。”這時教師要把握幼兒的敏感期,給予及時的引導。比如,我發現我班的孩子最近對數字很敏感,於是在點名活動時,我就會請幼兒來數數女生、男生各有幾個,一共來了幾個幼兒,並在黑板上寫出數字,數數我班椅子有幾張,小朋友多還是椅子多等等。

一直以來在成人的腦海中,保護自己的財產使其免遭侵犯,這幾乎是成人的自然法則。所以,我們經常會阻止我們的孩子不讓他們做很多事情,怕打壞東西總是讓孩子按照我們的節奏來生活。同時,對成人來說,有一條自然法則,即“最大效益法則”,這誘使他運用最直接的手段,在儘可能少的時間內達到他的目的。當他看到一個兒童正在作巨大的努力做某些似乎毫無成效的事情,而這些事情他本人一瞬間就可以做完,並且做得完美得多,這時他感到痛苦,就想去幫助這個兒童。還有我們迫不及待的教小孩子識字,剝奪了他們的樂趣。“過早地強求他們通過閱讀書本來識字也會產生一種消極的影響。

追求這些並不很重要的東西會削弱他們生氣勃勃的心靈的能量。”仔細想一想,我們成人確實經常犯這樣的錯誤。在教育孩子時,結果固然是重要的,但過程更重要。相信孩子,有時也該放開手,把嘗試的機會留給孩子。教師要做個善於發現的觀察者,適時的給與孩子指導。

在成人眼裏,兒童熱中於一些瑣碎的、毫無用處的事物,他們爲此感到不可理喻。因爲他們不理解兒童的這種愛。當一個孩子發現桌布歪了,他就會想到桌布應該怎麼鋪,並且調動他的所以熱情,慢慢地試圖把它弄平整。對這個孩子來說,這是一種令他狂喜的行爲。但對缺乏耐心的成人來說,孩子的這種自由探索行爲是多麼的幼稚,這個過程是多麼的緩慢,他們企圖將一切事情代勞。成人無法理解兒童對感興趣事物的那種熱愛,他們對一切都習以爲常並認爲自己瞭解這些事物。對此現象,蒙臺梭利認爲:成人需要一個新人去喚醒他們,用他們早已失去的那種富有活力的勃勃生機再次激發他們,成人需要一個以不同方式行事的人給他們以更好的生活啓發。

這種啓示,我們可以從蒙臺梭利對兒童與成人的工作比較中得出。首先,我們來分析兒童工作的性質:當兒童工作時,他並不是爲了獲得某些進一步的目的而如此做的。他工作的目的就是工作本身,當他重複一項練習使自己的活動達到一個目的時,這個目的是不受外界支配的。

就兒童個人而言,他停止工作跟勞累沒有關係,因爲使他的工作完全更新,充滿精力是兒童的特徵。這表明有一種基本的差異存在於兒童和成人的自然規律之間。兒童並不遵循規律,而正好相反,他並沒有未來的目的,卻把大量精力消耗在工作中,並在完成每個細節中運用了所有的潛能。跟這種人相對立的是平凡生活的成年人,他們被一些外在的目標所吸引,甚至不惜任何代價去追求;兒童和成年人的工作還存在着一個明顯的差異,那就是兒童並不尋求活力和幫助。兒童必須靠自己進行工作,沒有人能幫他們分擔,代替他們成長;另外,兒童擁有不同於成年人的驅動力。成年人總是爲了某些外在的目的而行動,如果一個人要完成這個使命,他必須從他的兒童期那裏獲得力量和勇氣;最後一點就是兒童不會厭倦他的工作。

由此可見,成人的工作是一種功利的行爲,所以會感到乏味和疲倦,開始對工作不在熱愛,被動行事。兒童的那種專注、探索、發現、創造也自然隨之消失。爲了使我們更富創造力,向兒童學習吧,學習這種愛一切和包容一切的大智慧。

《祕密》讀書心得體會篇6

兒童的世界非常複雜,成年人對兒童有太多的誤解。讀了蒙臺梭利的書讓我對兒童世界有更清晰的認識,讀童年的祕密,能夠解釋你教育生涯遇到的許多瑣碎問題。在《童年的祕密》這本書裏,蒙臺梭利對兒童的行爲和兒童心靈成長的規律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對教育工作者有很大的啓示作用。尤其作爲一名國小的體育教師,雖說是通過教授身體動作來掌握技術動作的規律,但此學科更接近自然貼近生活,關乎學生身體和內心成長的學科,而此書對幼兒時期的“不理解現象”之謎進行探索和解答,本書闡述了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祕密,是對兒童發育與成長特徵最生動的刻畫,所以,此書更應該細細的讀一讀。

如果問體育老師,國小生體育課是什麼樣子的呢?估計十個有八個老師會說,上課學生沒有紀律性,沒有良好的自控能力,吵吵鬧鬧,嘻嘻哈哈,調皮搗蛋的學生一大堆,組織的教學內容難以進行,想發火但是學生當時能夠安靜一會,下一節課以上種種又“重複”,對與“油鹽不進”皮孩子打不能打,罵不能罵束手無策,以至於體育教師都是感覺苦不堪言,在加上每天有2-3節室外的體育課,身心俱疲;課間十分鐘總感覺時間太快,懼怕學生到操場集合,感覺學生來到操場,從他們的語文數學“正課”解脫,而體育課就成了“放鬆課”、“度假課”、“室外聊天課”。經過讀取這本書,蒙臺梭利對兒童階段的研究揭開了人類童年的祕密,讓我們瞭解兒童的行爲和心靈成長遵循什麼樣的規律,瞭解兒童能夠讓我更好的駕馭課堂,更好的對待他們,重心定位自己,不做“暴力式武夫”體育老師,靜心、鏡心、精心,對學生以愛的立場從心開始。

本書的“缺乏理解力”章節提到:“由於成年人沒有意識到兒童身體活動的重要性,他們就在這方面設置障礙,這成了兒童失調的原因”。作爲室外的體育課,鈴聲響起,學生的心早就將飛向室外,室外有新鮮的空氣,冬日有暖陽,夏天有微風,這一些這一切都是兒童內心敏感期所需要的元素,是兒童對客觀環境建立一種明確關係的途徑。而作爲體育教師視角認爲,體育課堂也應該是“無聲”“安靜”,學生就要像“植物”,是花朵,吵吵鬧鬧就應該是阻止,體育課就不應該發出聲音。其實,體育課就應該“放一放”,這裏的放不是無目的無法則的放。應該是在規則要求之下,教師有引導有任務驅動式讓學生去玩,用感覺器官和運動器官去探索運動項目的內在結束。這與“新基礎教育”中提出的學生立場,教與學重心下移異曲同工之處。體育課堂就應該是亂的,就應該是吵鬧的,但是也需要“規則”,體育課程規則是保證學生安全,保證學生學習更好順利的進行,教師與學生都是規則維護者,是學生來享受“自由”的前提,但是這需要一天一點,一年級一年級的培養。如果從學生上學那一刻起,教師能夠利用自己的專長,在“規則”允許下,對學生進行項目教學,只告訴教學任務,耐心讓學生嘗試,靜心的糾正他們錯誤,當不規範的動作出現時,在作爲示範者去教,而不是一上課就是:“你給我這樣必須這樣做!!!”,“這就是正確動作,不容置疑”。不給他們發展身體活動空間,不能使他自己自由發展的環境。這樣就導致了,低段學生上課時表現還夠讓人接受,學生還能夠積極配合,可是上了高段學生,就像拖了繮繩的野馬,各種頂撞,各種反抗,各種狂亂都來了,感覺看不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看不到他們身上的朝氣蓬勃。這或許是書中所說的“兒童樂於服從成人。但是,當成人要兒童拋棄那些有助於他發展的本能時,他就不可能服從了”。如果老師不知道心理髮展是這樣規律,不顧兒童天然的尊嚴感,一味的批評指責,總感覺有些毛病怎麼批評就是改不了,最後導致結果是老師身心俱疲,對班級學生失去信心,輪到這個班級時就是硬着頭皮上課流程走完,而學生還是“無動於衷”消耗着體育鍛煉時間,且心理對老師“不公平待遇”哀聲抱怨。蒙臺梭利指出孩童做事沒有耐心,沒有紀律性,是因爲他們內心的不快活,心理被扭曲,如果作爲教師能夠多一下耐心,在教學中“等一等”,給孩子創造一個舒服的環境,少去幹預,那麼他們心理恢復了健康,自然會守秩序,有耐心。

這是我的第四篇讀書感悟,讀這本書時,感覺吃力,且本書學術理論性強,短短的一篇讀書感悟,邏輯性甚微,且是一些對工作煩事嘮叨,繼續行走在探索教育奧祕之旅。

《祕密》讀書心得體會篇7

讀了《童年的祕密》的幾個章節,我首先感覺到的是兒童教育遠遠比高等教育以及精英教育要複雜的多,教育者的責任也重的多。

嬰幼兒教育所探索的信息點更隱祕,也更加易變。如果說嬰幼兒在思維成熟前會有一個相對獨立的期間,而這個期間又不是想我們很多成人所認爲的那樣是白紙一張,那麼,在這個時間段裏,他(她)的心理信息應該只有通過成人的解析和表述才能爲外界所承認。許多教育學者和兒童心理專家往往通過大量的心理測試和案例對比來分析和表述嬰幼兒的心理歷程,進而形成科學理論,成爲教學方法,應用到所有的早教、幼教和義務教育中,兒童的可塑性也配合了教育理論的印證。於是,現代教育的成品在許多學者、教育家和社會工作者所組成的生產線上完成了生產再造過程,正式推向市場。

蒙臺梭利博士的教學方法被很多人列爲典範,很多教育學者都將蒙氏教學認爲是一個劃時代的產物,是教育和人權趨於成熟的標誌。蒙氏的教育理論在我看來,它的獨到之處是將嬰幼兒的心理髮展演變成了開放性的學科。它不再像以前一樣對兒童心理髮展下較爲生硬的定義和規定權威的概念,也不再像先前的心理學研究者一樣對所有兒童的行爲進行病理學一樣的研究。總之,蒙氏的貢獻首先是教育了教育者本身更加謙虛,就像序言所說:“我們必須擺脫成年人的那種所謂無所不知的心理角色,披上蒙臺梭利所說的‘謙遜的外衣’。”這是《童年的祕密》給我的最爲深刻的印象之一。

蒙臺梭利博士的教學思想,讓我們對嬰幼兒教育開始小心翼翼起來,既不敢肆無忌憚的放任生命像野草一樣瘋長,又不敢擅自劃分成長的界限,因爲當你面對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造訪者時,蒙臺梭利博士會在你每每想做出一個膽大妄爲的行動時,及時的在你耳邊叮囑:“這是一個生命。這個生命與你我的沒什麼不同,想象下他(她)對你所做的會有何感想?”這時,我相信,即使你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或是皮亞傑,手心都會冒汗了。

但是,我們也應看到,蒙臺梭利的教育方式和理論無論是多麼經典和具有指導意義,其研究方法依然沒有超出根據大量案例的統籌歸納。範例是蒙氏教學的主要依據。所以,對嬰幼兒教育者來講,我個人認爲蒙氏的教學方法應建立在理論基礎上,並以此爲平臺,探索出自己的社會,自己的人羣,甚至是自己的社區的嬰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畢竟,一個在哥特式教堂穹頂下敬畏上帝的少年和一個遠在東方泥土裏耕田的孩子,對自由的概念的理解還是存在差別的。

作爲這個世界的'真正主宰者的一員,面對生命,我也須低下頭,謙遜的審問自己:我真的正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