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紅色基因傳承心得體會1000字多篇

紅色基因傳承心得體會1000字多篇

紅色基因傳承心得體會1000字篇1

銘記抗戰歷史 賡續奮鬥之志

9月,冷雨悽悽,微風輕拂,帶着無限的哀思吹過你長眠的山谷;細雨綿綿,訴說對烈士的哀思;鮮花錦簇,承載無聲的祭奠,祈願英烈安心長眠。英雄先烈是我們民族的脊樑,是民族的驕傲。75年前,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的浴血奮戰,以3500多萬同胞傷亡的慘痛代價,換來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今日,看到《藍軍出擊》808旅軍史館,想到我輩應重回“歷史現場”,祭奠用血肉換來和平的先輩,傳承偉大的抗戰精神。

踏尋先烈足跡,銘記抗戰歷史

歷史的啓迪和教訓,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進步與反動的決戰。長期積貧積弱、被動挨打的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徹底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沒有烈士血,哪來遍地紅,中國人民的正義之戰捍衛了人類和平事業,開闢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開啓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徵程。作爲新時代的中華兒女,我們生活在了一個和平的國家,而這“歲月靜好”,是有人爲我們在負重前行。我們應踏尋先烈足跡,銘記抗戰歷史,講好英雄故事,以史爲鏡,以史爲鑑,更加地珍惜當前的美好生活。

傳承紅色基因,接受精神洗禮

勝利爲和平奠基,英雄令後人禮讚。今天,當神州大地沐浴在和平的陽光下,我們應更加深情緬懷那些爲抗戰勝利而前仆後繼、血灑疆場的先烈們。作爲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我們更應該傳承紅色基因,接受精神洗禮,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複雜”,“我們面臨的各種鬥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因此,我們要傳承紅色基因,讓我們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能夠堅持正確的方向而不懈奮鬥。

承續奮鬥之志,砥礪家國情?

近日,電視劇《藍軍出擊》中808旅的光榮歷史讓我們感到震撼,但其中“知恥碑”的“警鐘”亦迴響在耳邊。我們要崇尚英雄,也要有808旅的“知恥精神”,不懈奮鬥。作爲新時代的中華兒女,我們要永遠崇尚英雄、捍衛英雄,激揚英雄精神,砥礪家國情懷,築牢信仰的基石、振奮精神的力量,承續奮鬥之志,以更加努力的姿態來實現無數先賢英烈振興中華的未竟夙願。“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如今,中國號巨輪正劈波斬浪,勇往無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讓我們銘記歷史啓示的偉大真理,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英烈不能被遺忘,歷史不能被掩藏,和平來之不易,和平必須捍衛。我們要銘記歷史,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珍惜當前的美好生活;我們要飲水思源,不忘革命先烈爲了今天幸福生活所付出的流血犧牲,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我們要用實際行動,用奮鬥精神和優異成績奏響時代強音,告慰革命先烈在天之靈。

紅色基因傳承心得體會1000字篇2

善用“身邊的風景” 學出“不一樣”的淮塔

鄰家芳草綠,隔岸風景好。比如,一些人,談起遠方和夢想總有着詩意的浪漫和無限的激情,提起身邊的景色和資源,常流露出無聊和失望的神情。這種現象在日常的基層黨組織活動中有所體現,比如,組織黨員外出參學,如果能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不少人會表露出開心和渴望,反之,如果是身邊的參觀點,尤其是比較熟悉的,則往往少了很多的激情和念想。

發揚偉大的淮海戰役精神,需要學好用好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和紀念館等資源,接續傳承紅色基因,團結帶領人民團結一心去奮鬥,這也是新時代徐州黨員幹部義不容辭的責任。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朝陽之下,由毛澤東同志親筆題寫的“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九個鎏金大字熠熠生輝。72年前那個冬天,英勇智慧的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人民軍隊,以氣吞山河之勢發起了這場戰略大決戰。這一偉大戰役,打出了“飲馬長江、解放全中國”的有利態勢,創造了以60萬對戰80萬,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輝煌戰績,1949年1月,偉大的淮海戰役勝利爲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基礎,3萬多名將士、49位團以上幹部獻身疆場。1965年,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淮海戰役紀念館在徐州鳳凰山麓建成。

參學淮塔不是走馬觀花看風景,要常學常新、常思常進,真正要把自身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把實踐擺進去,在今昔的對照中,不忘初心、致敬先烈,不負韶華、砥礪綻放新時代的“淮海戰役精神”。

淮塔是紅色基因的載體,是淮海戰役精神的象徵。赴淮塔,參觀紀念館、宣誓紀念碑、觀看黨性教育情景劇等,在一些本地黨員看來輕車熟路、習以爲常,已經是“常規套路”,導致少部分人從心理上不夠重視,甚至私下產生牴觸情緒,暴露了部分黨員政治站位不高、基層黨組織教育引導不力的問題。如果把時空的距離拉長,把視野放寬,把思考投進去:看一看過去的老一輩革命者如何不怕流血犧牲、英勇衝鋒陷陣,想一想自身對待工作、對待困難的態度,看看“敢打必勝、科學決策、勇於擔當、團結協作、依靠羣衆”的淮海戰役精神,想想如何在推進“強富美高”新徐州建設中劈波斬浪、奮勇向前。唯有把自身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把實踐擺進去,在這種今昔比照之中,搞清楚“我是誰、爲了誰、依靠誰”,不斷提振精氣神,纔會更加有力量、有韌性、有方向;才能在直面自我之中,看到自身的進步或退步,看到自身的不足和優長,看到下一步優化和改進的方向;才能任時代風雲變幻,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始終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明大道,矢志不移地走下去、走到底!

參學淮塔不是爲了增加一次活動記錄,更不是爲了名義上豐富學習內容,而是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實實在在地想清楚、弄明白自己的關注點與收穫在哪裏,每次學出“不一樣”的味道。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缺少鈣就會得“軟骨病”。革命先烈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投身於偉大的革命事業中,不少人犧牲的年齡只有十幾歲、二十歲,“一天福沒享卻勇於獻身無怨無悔”。今天的黨員面對新時代答卷,更應當端正學習態度,摒棄過於功利性、淺表化的學習目標,及時“歸零”既有認知,甘於像個“小學生”一樣,真正像海綿一樣把自己沉浸到淮塔的參學中,帶着一顆探究之心去追尋、去發現,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我確信,淮塔之行必定會增添許多發現的趣味。比方說,能否對主題進行系統規劃,突出精準靠譜,一次確定一個方向,一次明晰一個主題,力爭多一份“不一樣”的視角,多一份“不一樣”的心情,多一份“不一樣”的感受?能否探究出是何種力量促使革命者前仆後繼,勇往直前,決戰決勝,是什麼力量指引他們開創瞭如此光輝的事業?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還可以主動爭取在淮海戰役的研究,革命英雄事蹟的挖掘中,找到這份紅色基因的傳承,找到這片紅色土地的根脈,探究如何讓歷史從歷史書中走出來,讓英雄從英雄故事中立起來的有效路徑?探究如何更積極主動挖掘”身邊人身邊事“,使英雄故事的宣講更加生動豐富,更加本土化、本地化?“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而得其下”,我們決不能讓先入爲主的成見堵塞了我們汲取新知識,獲取新體悟的通道。“星光不負趕路人,時光不負追夢人”,我們當葆有一顆求知探究的心去主動求新求變,累積尺寸之功,力促學深一步、學細一步、壓實一步,做到“歸零”之後從新出發、從心出發,我相信定會在努力之下,“目無全牛”“以神遇不以目視”之中發現一個“不一樣”的淮塔,也會成就另一個“不一樣”的、“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的自己。

紅色基因傳承心得體會1000字篇3

“小”展館承載“大”歷史

走進眉山抗戰將士紀念館,一幅幅圖片、一件件遺物、一段段影像,向人們講訴着75年前那段山河破碎、日月同悲的歲月中,抗戰先輩們如何振臂而起,拋灑鮮血,拯救這個風雨飄搖、危在旦夕的國家。知史方知來處,對於生長在和平年代的青年來說,應該更多更真切地瞭解我們的國家和民族一路走來經歷的風雨,以及苦難背後的那些“正能量”。

這座開館不到一年的紀念館是眉山市第一個抗戰將士紀念館,主要爲紀念眉山抗戰將士所做出的貢獻,館內展示了眉山抗戰將士風采、抗戰時期文史資料、抗戰時期日本侵華罪證、新中國發展歷史進程和成就。

一腔愛國志,十萬兒男赴戰場。走過佈滿抗戰將士們紅色手印和生平介紹的牆壁,彷彿穿越時空,350多萬川軍誓師出川的聲音猶在耳畔,10多萬眉山青年離家赴戰場的身影猶在眼前。在他們中,有人獨自穿越野人山,有人親自押送甲級戰犯到日本;有人血戰湘西,有人征戰緬甸;有人大刀飛舞,有人偵查情報;有十二歲從軍的小戰士,也有立志殺敵報國的學生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抗戰先輩們的濃濃愛國之情與拳拳報國之心深刻詮釋了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他們用生命爲我們掙得一個和平的未來。我們青年幹部更該涵養愛國之情,繼承先輩遺志,主動承擔起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

信念不折,“八百進士鄉”亦可“馬上定乾坤”。一件件經過歷史沉澱的衣物、刀槍、畫報、徽章、票證,無聲訴說着那些充滿血淚與痛苦、信仰與希望的故事。4000餘名眉山戰士再沒能回到家鄉,有的永埋山西的冰天雪地中,有的定格在莽莽野人山上。儘管穿草鞋、短褲,拿大刀、步槍,但他們不懼生死,不畏強暴,在切斷滇緬公路的戰役中,在滇西和緬北的戰場上,與日軍血戰到底,譜寫一曲蕩氣迴腸的英雄讚歌。20_年,_歲眉山老兵覃福廷在重返滇西公益行活動到達惠通橋時,想起犧牲在此處的戰友,泣不成聲,深深呼喚“戰友,我的戰友!”“敵軍一日不驅出國境,川軍一日不回川”,他們堅定的信念與頑強的意志融入民族骨血之中,激勵着我們年輕一代在新的歷史征途上艱苦創業、奮鬥不息。

“展示這些抗戰遺物,是爲了讓後人永遠記住老一輩眉山人的豐功偉績,珍惜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將偉大的抗戰精神傳承下去。”紀念館創建人李天玉先生這樣說。由於自幼家境貧寒,但在成長過程中得到很多人的幫助,長大後的李天玉先生投身公益事業20餘年,將這份善心回饋給了社會。館內一千多件展品大多來自李天玉先生多年來走遍全國,甚至遠赴海外收集而來,其中曲折故事暫且不提,這份赤誠與熱血正是對抗戰精神最好的傳承。

故土已無恙,使命應猶在。學習歷史,傳承紅色基因,補足精神之鈣,才能更好的前行。

紅色基因傳承心得體會1000字篇4

讓“紅色”旅遊紅紅火火

紅色旅遊,主要是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爭時期所形成的紀念地、標誌物爲載體,組織接待旅遊者重溫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體驗革命場景、傳承革命精神的主題性旅遊活動。在絕大多數紅色旅遊線路和經典景區,紅色旅遊既是一種精神、一種文化,也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在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八天小長假裏,各處景區人頭攢動,處處洋溢着節日的喜氣,有力地促進了消費和旅遊經濟發展,其中紅色旅遊佔據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講好紅色故事,凝聚“紅色力量”。每一個紅色旅遊景點,都有着動人的紅色故事。各種紀念館、紀念地,以圖片和實物的方式,深入發掘紅色旅遊中的歷史人物故事,既反映領袖、英雄等“大人物”在歷史中的重要作用,也通過“小人物”的故事,使歷史鮮活和豐滿起來,再現戰火紛飛的革命場景和英雄人物的心路歷程,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和心靈震撼,讓人在參觀學習中潛移默化地砥礪初心使命。參觀井岡山紅色景點,可感受革命先烈前赴後繼、英勇戰鬥的英雄故事;參觀延安紅色景點,可感受中國共產黨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壯麗詩篇;參觀抗戰紀念館,可感受中國人民不屈不撓、抵禦外侮的浴血奮戰……每一個紅色景點,都在以鮮活的紅色故事,讓參觀者受到紅色教育,進一步凝聚奮勇向前的紅色力量。

拓展紅色體驗,傳承“紅色基因”。旅遊不僅是讓遊客參觀,還應創新形式,讓遊客廣泛參與和實際體驗。據相關數據反映,國內紅色旅遊遊客越來越年輕化,平均年齡爲33歲,很多父母帶着孩子來紅色景點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還有很多教育機構組織青少年進行紅色研學旅遊活動。面對年輕遊客,提升紅色旅遊的現場體驗感和時代感,顯得尤其重要。在井岡山的紅色拓展活動中,遊客們吃紅米飯、喝南瓜湯、住土營房,紅色教育與旅遊體驗融爲一體;很多地方的“重走紅軍路”拓展活動,參與者穿着紅軍軍裝,行走在當年長征路上,體驗着紅軍的艱辛;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用全息視頻投影技術生動逼真地呈現了當年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時的惡劣自然環境。各種時尚元素的增加,讓遊客在體驗中感受紅色精神,傳承了紅色基因。

發展紅色產業,激活“紅色經濟”。紅色旅遊只有走產業化之路,才能可持續發展。在全國各地的不少革命老區,都致力於開發紅色旅遊,助力脫貧攻堅。在貴州遵義、在四川瀘定、在陝北延安,用紅色故事發展紅色旅遊產業,有效地提升了人氣,給當地經濟發展增添了動力。江西省崇義縣上堡鄉是南昌起義部隊進行“上堡整訓”的舊址地,通過打造紅色旅遊景點,引導當地羣衆從事紅色景點講解、銷售土特產品,帶動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湖南韶山以紅色文化爲核心特色,以鄉村田園風貌爲生態基底,打造了田園綜合旅遊小鎮。河北石家莊精心培育“紅色西柏坡、多彩石家莊”城市旅遊品牌,實現了旅遊脫貧、旅遊富民。河南省新縣依靠紅色旅遊產業,成功摘掉了貧困帽。各地通過發展紅色旅遊,有力地激活了紅色經濟,讓老區人民闊步前行在小康路上。

紅色基因傳承心得體會1000字篇5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有助於黨員幹部從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中接受教育,時刻不忘共產黨人的歷史責任和精神追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老區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我們永遠不能忘記自己是從哪裏走來的,永遠都要從革命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發揚紅色資源優勢,深入進行黨史軍史和優良傳統教育,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我們在當年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新縣建立了大別山幹部學院,把革命文化資源作爲黨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動教材,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學習黨的歷史,深刻理解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進一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是加強大別山革命精神研究。大別山幹部學院不僅是一個教學基地,更要成爲一個研究基地。我們組織編寫並出版了《大別山革命簡史》等教學叢書,拍攝了反映大別山地區革命四度輝煌的黨性教育專題片《信念的力量》,展示大別山革命前輩奮鬥的歷程、堅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英勇的事蹟;成立了大別山精神研究中心,連續3年召開大別山歷史和大別山精神理論研討會,探索大別山革命精神形成條件、科學內涵與時代價值。強化研究式教學,用主動探究式的學習方法,力求在解惑中傳道、在傳道中解惑。

二是強化體驗式學習。體驗式學習形式內容多樣,能夠使學員在現場教學中獲得體驗與思考,可以是講授精彩、發人深省的專題課,可以是催人淚下、觸動靈魂的現場課,可以是身臨其境、情融其中的體驗課,還可以是樸實無華、詮釋偉大的紅色故事會。每一個紅色遺址都是一個常學常新的生動課堂,蘊含着豐沛的道德滋養。比如在紅田慘案遺址,通過教師聲情並茂的點評、烈士後代感人至深的追憶,爲學員還原300餘名烈士英勇就義時的悲壯場面,把學員拉回到烽火連天的革命歲月,使他們設身處地感受革命鬥爭的殘酷與大別山地區人民誓死不渝跟黨走的堅定信念和赤膽忠誠。

三是強化創新性學習。黨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必須着眼於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爲黨正在進行的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服務。大別山幹部學院開設了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爲主題的系列專題課,開發了《誓言的力量》等現場講授課,實現了教育內容的與時俱進。重視教學方式的不斷創新,先後開發了專題講授課程、情景教學課程、訪談教學課程、紅色故事會教學課程等10餘種教學門類,基本涵蓋了當前黨員幹部教育培訓的主要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