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運河支隊心得體會 運河支隊抗日紀念館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運河支隊心得體會 運河支隊抗日紀念館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推薦運河支隊心得體會 篇一

人生所貴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親。親愛的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代表河南旅行社歡迎您的到來,能夠在這陽光明媚的日子與大家相遇,是我莫大的榮幸,我姓楊,您叫我小楊就好了。那麼,坐在我身邊的,就是本次旅途中最爲勞苦功高的一位,我們的司機康師傅。您別看他臉上長着青春痘,他可是有着十年駕齡的老司機了,本次旅途有他保駕護航,您可以把心放到肚子裏了。在這次旅途中,我會竭誠爲大家服務,如果大家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請一定要找我,俗話說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外出旅遊靠導遊,希望我們能一起擁有一段美好的旅行,爲大家留下一段珍貴的回憶。

【簡介 1分鐘】

從文化意義上講,河南是一塊我們無法忽視的地域。 湟湟千年華夏文明,正是從這塊黃土地上發源流淌,繼爾漫延全中國的。河南在中華文明史上的意義,套用一位河南作家的妙語:“河南人就是咱中國人的媽”來解釋最爲恰當。拂去歷史的塵埃,沿着時間的長河,從春秋走來,從秦漢走來,從唐宋走來,從近代走來的那些河南人,一個個都是人格茁壯,性格鮮明,或察天觀道,或倚劍長笑,或遊刃權謀,或詩筆作刀,無不熱血滾燙,豪氣沖天,一肩擔天下道義,一肩負百姓福利。那麼,就讓我們順着地域文化的長河,從個體文明的源頭開始,沿着祖先的足跡,一起來感受河南獨有的魅力吧。

【過渡 30秒】

今天我們將要參觀的是河南開封清明上河園。清明上河園是仿照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按1:1的比例原樣建造而成的,完美再現出宋代開封繁華如夢的盛景。清明上河園在1992年7月開始動工,1998年10月28日正式對遊客開放。全園佔地面積600畝,是中原地區最大的仿宋建築羣。國家旅遊總局給清明上河園的價值定位是:“步入畫卷,夢迴千年”。每天上午九點,清明上河園都要舉行隆重熱烈的開園儀式,蔚爲大觀,不可錯過。

【開園儀式 1分鐘】

清明上河園的開園儀式隆重熱烈,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大家請看,首先出場的是馬隊。騎手們個個身着宋式短裝,手擎彩旗,在一片沖天鑼鼓聲中呼嘯而來,分列場地兩旁;緊接着奔騰而出的是歡迎盤鼓,盤鼓手也是宋裝打扮。大鼓懸在腰畔,動作整齊劃一,鼓聲震天,鼓點歡快;最後出場的是在張龍、趙虎、王朝、馬漢簇擁下上場的一代名臣包拯包青天。只見他鐵面黝黑,雙目有神,大步向您走來,歡迎您到清明上河園遊覽。接着,馬隊騎手們手中旌旗揮舞,盤鼓手中大鼓齊鳴,遊客們在“包青天”的帶領下,共同走進清明上河園。清明上河園遊覽的序幕拉開了。

【張擇端雕像 1分30秒】

現在請走進迎賓門,您看到的那座大型人物雕像,就是《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張擇端,字正道,號文友,山東諸城人,宋代著名的宮廷畫家。年青時遊學於京師,擅長畫舟、船、車馬、集市、橋樑等景物,風格自成一家。他創作的《清明上河圖》是以北宋東京開封爲背景的長卷風俗畫。整個雕像高6米、重達30噸。您看,這位藝術大師手捧畫卷,凝視遠方,炯炯的目光彷彿是看透了820xx年來的風雲變幻、世事滄桑,又像是在祝福咱們古老開封的再次輝煌。雕像正後方的白色花崗岩浮雕,高3米、寬16米,描繪的正是《清明上河圖》中的傳奇畫面。從車伕、搬運夫、船工到市井商人、公子哥兒,太平盛世中的各色人物都刻畫地栩栩如生。下面我們轉到浮雕的背面進行參觀。《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滅亡流出皇宮後經無數人之手收藏。其中有13位收藏者爲《清明上河圖》做了14闕跋文,來表示對《清明上河圖》的喜愛。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一闕“通衢車馬正喧闐,只是宣和第幾年,當日翰林呈畫本,昇平生物正堪傳”是金代詩人張公藥所寫,我國已故相聲大師馬季所題。當您走進清明上河園,就彷彿來到畫裏一樣,重新回到了千年前的北宋古都。園內有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和民俗表演,希望能使您領略到宋代文化獨特的魅力,爲您留下終生難忘的美好回憶。

【清明上河圖石雕3分鐘】

眼前的這幅石雕,是園方斥巨資聘請能工巧匠按照6倍於原圖的比例打造的石雕《清明上河圖》。全長33.32米,高2.23米。是迄今爲止世界上最大的一幅《清明上河圖》石雕。與原圖一樣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同時石雕也爲我們的參觀欣賞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這幅圖描繪的是東京汴梁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是當年繁榮盛世的見證,突出反映了當時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和各階層人民的生活。大家請看,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城郊農村的景象。廣漠的田野,河渠縱橫。岸邊老樹杈新芽未吐。薄霧輕籠,略顯寒意,正是早春天氣。打麥場上有幾個石碾子,是用於秋收時脫粒用的,此時還閒置在那裏。爲什麼說反映的是清明時節呢?大家請看柳林邊有一支隊伍,最先的三個人前呼後喊正在追趕着一匹奔馬。其後有一頂轎子,轎上插滿柳條。因爲宋代有一種說法是“掃墓歸來不插柳,大鬼小鬼跟着走”,可見圖中展現的是掃墓歸來的景象。又因是在早春時節,而春季只有在清明節纔有上墳掃墓祭拜先祖的習俗。往下看就是全畫的中心----虹橋了。這是一座木結構的橋樑,橋面寬敞,橋身弧形,直接連接兩岸,中間沒有橋墩、橋柱,遠遠望去宛如彩虹。橋面設有護柱,以保護行人安全,兩端立四根風信竿,爲航行者指示風向。這樣一座橋樑,無論從力學結構,還是外觀和使用都十分完美。即使置之於今天衆多的現代化橋樑之中,也毫不遜色。飛橋沒有橋柱,不直接受激流衝擊,所以堅固耐用,五十年都不壞。但是由於是木質材料,卻經不住水浸蟲蝕,如果不經常保養維修是不能保存永遠的。此處也是全幅圖中人物畫得最密集、最熱鬧,也是最精彩的一段。再往前是一座高大的建築物----城門樓。其本身的作用是圖中城裏與城外的分割線。城門樓是《清明上河圖》上一座最大的建築物,它與虹橋不同,橋連接兩岸交通,人物在橋面上活動,在視覺上它不會把畫面割裂,而城樓是龐然大物很容易把人物活動分裂開來。畫家早就料到了這一點,於是在構思上進行了巧妙的設計。爲了使觀賞者的眼睛不遊離出畫面外,還特別安排了一支駱駝隊伍正在走出城門,其首駝已探出了多半個身子快要出城,而尾駝仍留在城內。這種手法就像寫意畫一樣。圖畫到“趙太丞家”就戛然而止,這也正是張擇端的高明之處。圖中展現的城鄉結合處都已經非常繁華熱鬧了,那麼城內究竟會是個什麼樣子呢?這就要靠您自己去想象了。參觀完後,請您向左走大約五十米,就可以到達東京碼頭。

【東京碼頭 1分20秒】

遊客朋友,您現在所在的位置是東京碼頭。在《清明上河圖》中,這裏是一片舟船雲集、水運繁忙的景象。碼頭下面就是被人們稱爲東京“生命之河”的古汴河。汴河是我國最早開發的古運河之一,它的歷史一直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360年,戰國七雄之一的魏國魏惠王爲了稱霸中原,在這裏開挖了鴻溝,從現在的河南滎陽引入黃河水,向東經過開封,再到淮陽進入潁水,中原地區從此形成了以鴻溝爲主體的水上交通網絡,運輸狀況大大改善。秦朝末年,楚漢相爭,西楚霸王項羽和漢高祖劉邦就曾劃鴻溝爲界。到了現在,中國象棋裏的分界線用的也是這條鴻溝。隋朝時,隋煬帝開通大運河,重新疏通了鴻溝;改名爲通濟渠,上起黃河洛陽、下至淮河泗水,直通長江,成爲南北交通和文化交流的大動脈,當時名叫汴州的開封因爲位於運河的中心而逐漸興盛起來。唐代改稱汴河,安史之亂以後,長安、洛陽遭到嚴重破壞,開封的地位更加突出。可以說,正是靠着這種有利的地勢開封才取代長安和洛陽,成爲聞名於世的七朝古都。

【臨水大殿 20秒】

臨水大殿由宣和殿、宣德殿連理而成,兩殿造型巍峨莊重,偎依而立,如同一對在水邊私語的愛侶。兩座大殿在宋代是男賓、女眷的兩個大包廂,與水心榭聯結起來,就是一個功能考究的皇家歌劇院。從這裏俯瞰全園,景色層次分明,尤其是池中諸景,盡收眼底,便於觀賞水上演出的各種遊藝節目

【汴河 20秒】

您眼前看到的汴河,是我們根據《清明上河圖》重建的,全長3800米。如果您有時間和興致,可以走下碼頭,坐一坐仿古的大宋遊船,到園中一遊。北國水城那“半園碧波滿目情”的獨特韻味,一定會令您留戀忘返。接下來請繼續向前走約50米,然後右轉到主題廣場參觀。

【歡送詞 1分鐘】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走到這裏我們本次的河南之旅馬上就要結束了,楊導也要和大家說再見了,感謝一路上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心中縱有萬般不捨,分別卻是必然的,但我相信這次的分離是爲了下次更好的相聚。也許我不是您遇到的最好的導遊,但大家是我遇到的最好的遊客,希望您多提寶貴意見,也請您千萬不要忘了,在河南有一個導遊小楊,隨時等待着您的到來,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最後預祝大家歸途愉快,一路平安!

推薦運河支隊心得體會 篇二

尊敬的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一路辛苦啦!

首先,我代表我所在的旅行社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忱的歡迎。我是本次大家河南之旅的導遊員,這一路上,不僅有我給大家介紹我們河南各地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還有一位性格穩重的老大哥爲大家的安全出行保駕護航,那就是我身旁正在專心開車的李師傅了。他可是我們旅遊車隊的金牌司機!各位就儘管敞開心扉,迎接我們河南人民的熱情吧。在接下來幾天的行程當中,哪位對我或李師傅有意見或好的建議,隨時可以提出,我們會以更優質的服務來滿足大家的合理要求。最後,我預祝本次旅行能夠在各位的支持下圓滿結束。

現在我們的車已經行駛在連霍高速公路上了。一直向西,經過上街、鞏義、偃師,大約2個小時到洛陽市的孟津縣下高速就到了我們今天的旅遊目的地――洛陽黃河小浪底風景區。

說話間,我們已經進來到了鞏義境內。說到鞏義,就不得不提這裏的陵墓。大家是不是覺得很納悶,好好的提陵墓幹什麼?因爲啊,我國著名的北宋時期共有9位帝王,除了宋徽宗趙佶以外,其餘的8位皇帝都埋在鞏義,加上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父親的陵墓和宋徽宗的衣冠冢在內,就形成了大家通常所說的“八帝十陵”。除此以外,鞏義還葬有皇后陵20多座,名將功臣墓9座,皇子公主、親王夫人等皇室宗親陵墓上千座,在鞏義形成一個龐大的陵墓羣,成爲了當地一大旅遊特色。我們所熟知的名臣寇準、包青天包拯、楊家六郎楊延昭都長眠在這裏哪!

接下來,我把我們今天的目的地――古都洛陽給各位簡單地介紹一下。洛陽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城,也是中國著名的八大古都之一。它像一顆輝燦爛的明珠閃爍在世界的東方。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洛陽則是這個搖籃的中心。從商周到隋唐時期,洛陽曾是聞名世界的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與歐洲、北非和亞洲各國有着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廣泛交流。 中國傳統文化儒、佛、道的產生和發展與洛陽密切相關,中國四大發明與洛陽息息相聯。周易八卦在此發祥,老子在此著《道德經》,左思的《三都賦》曾經使"洛陽紙貴"、許慎作《說文解字》、蔡倫改進造紙術、張衡發明地動儀、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司馬光修改《資治通鑑》等等。洛陽因居天下之中,易守難攻,所以,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衆多的王朝先後在此建都。洛陽素以“九朝古都”聞名中外。 所謂“九朝”有兩種含義:一是指衆多的王朝。這一種說法不確切,在中國古代,講究陰陽之說,單數爲陽,“九”爲至尊,它是虛數,泛指最大、最多的意思。二是指九個王朝。這種說法又不符合歷史事實,究竟有多少個王朝建都洛陽呢?依據史實和專家考古發現,認爲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洛陽從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算起,先後被作爲國都時間長達一千五六百年,是中國建都最早、歷時最長、朝代最多的古都。

洛陽豐厚的歷史文化爲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也給後人留下了不盡的思想財富和供人憑弔的遺蹟舊址。河南第一個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產的洛陽龍門石窟是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20xx年又被國家旅遊局首批5a級景區;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被譽爲"釋源"、"祖庭";北部邙山有東周以來諸皇陵形成的我國最大的古墓葬羣,出土了40餘萬件珍貴的文物,建成了目前全國第一座地下式的古墓博物館。而我們今天要去遊覽的黃河小浪底風景區,是河南省以黃河中下游水利樞紐工程、峽谷河流爲主要特色,體現黃河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的大型山嶽湖泊型風景區,是開展觀光、休閒、度假旅遊的最佳場所,它不僅是中國治黃史上的豐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戰性的傑作。

好了朋友們,黃河小浪底風景區的停車場到了。請大家關好車窗,帶上自己的貴重物品隨我下車。我們在黃河小浪底風景區的遊覽時間是2個半小時,請大家記住我們的車牌號是豫a,希望2個半小時後各位準時在車上集合,不要遲到。

謝謝!

推薦運河支隊心得體會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

3、引導學生搜索長城、京杭大運河以及祖先創造的其他人間奇蹟的資料,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

一、出示中國地圖,說說中華奇蹟

1、聽說同學們上課前,都作了預習,對嗎?對課於課文中出現的生詞,你們一般都通過什麼方法去理解?那麼,在字典中,奇蹟是怎樣解釋的呢?(出示幻燈:)

2、中國地圖。

這是我們居住的國土,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這片土地上,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許多的中華奇蹟,誰能說說看,你都知道哪些奇蹟?

3、學生的回答力求簡練,只要說出名稱即可,不必具體描述。

二、在圖上找出長城和運河的位置,導入新課

1、我們祖國曆史悠久,文化燦爛,自盤古開天劈地,到現在,有過多少人間奇蹟啊!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兩個人間奇蹟請看地圖,圖上有兩條線,一條從東到西的橫線運河)

2、誰去過長城?誰遊過運河?今天啊,佘老師就帶着304班的同學們去看一看長城,去遊一遊運河。

3、請同學們設想一下,如果你坐在飛機上,從長城和運河的上空去觀看(俯瞰),長城和運河會是怎樣的一種景象呢?想知道嗎?哪趕快打開書,看看你有什麼發現(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劃出描寫長城和運河的句子)

第一部分:長城的教學

三、瞭解長城的特點,指導美美地誦讀

1、在作者的眼裏,長城是怎樣的?

像巨龍穿行大地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

(1)像巨龍穿行在大地:在這句話中,巨龍是指什麼?爲什麼用巨龍來比喻長城呢?(因爲長城長)長城有多長?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全長6700千米,俗稱萬里長城。(出示長城示意圖、及嘉峪關和山海關的圖片)

(2)爲什麼說像巨龍穿行大地呢?可不可以改爲爬行(想想看,作者是在什麼地方看長城?對,飛機上,穿行更生動)

(3)穿行的大地間的長城,有什麼特點呢?(連綿起伏、曲折蜿蜒)這連綿起伏、曲折蜿蜒是什麼樣的呢?(請看錄像)

(4)什麼叫連綿起伏?什麼叫曲折蜿蜒?爲什麼會有起伏?爲什麼會曲折?(因爲長城是順着山勢而建,隨着山勢,自然有起伏,有曲折)

(5)詞語積累:山峯可以有起伏,長城可以有起伏,那麼還有什麼可以有起伏呢?(江水、麥浪)有時候,心情的變化,故事情節的變化,也可以有起伏。出示幻燈片:連綿起伏、波浪起伏、麥浪起伏、心潮起伏、(dié

dàng)跌宕起伏

小結:運用這樣的方式學習語文,積累詞語,這叫舉一反三,你就找到了學習的竅門。

2、在我眼裏,這是一和什麼樣的景象?(奇異)

看到這樣奇異的景象,你的心情怎樣?(興奮、激動、)

帶着這樣的心情去讀詩句的前六句。教師指導讀,要讀出驚奇,要讀出對長城雄偉壯美的那種情感來。

四、瞭解長城的建築,指導自豪的讀。

1、想想看,這樣一座前不見到,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需要多少人去建築?又需要多少條石和城磚?當時,建造長城的條石,一塊有二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着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擡上這陡峭的山嶺。你說,能夠建造這樣宏偉的工程,這是不是人間奇蹟?而我們最應該讚美的是誰?(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

面對着這樣的一個人間奇蹟,面對着我們如此智慧的祖先,你最想說的是什麼?(祖稱真了不起,讚美我們的祖先,內心充滿自豪)

2、帶着這樣的心情,讀長城部分的詩。

五、瞭解長城的歷史,理解不朽,指導深層次地感悟長城。

1、書上說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實際上這萬里長城是我們的祖先創造的,應該說是我們的祖先譜寫了不朽的詩篇,而這詩篇就是萬里長城。在這裏說是萬里長城譜寫詩篇是一種擬人手法,課文爲什麼會說是不朽呢?你是怎樣理解不朽的?

2、一段萬里長城,就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啊!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開始修築長城,直到秦始皇的時候,才修築了萬里長城後來,歷代皇帝都有修建,到了明朝,又修築了從山海關到嘉峪關的明長城,這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長城。每一個朝代修築長城,都流着我們祖先的血汗。

3、起初修築長城,都是爲了保護一方平安,可是歷代的長城都沒有起到保護的作用,秦始皇修築了長城,結果沒有延遲秦朝的滅亡;明朝修築了長城,可是清明入山海關依然輕面是易舉,長城濃縮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啊!

4、(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物化。每一塊磚石,每一方泥土,都記錄着豐富的歷史信息。萬里長城是我們偉大祖國燦爛文化歷史的縮影,是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自強不息的象徵!)於是:長城成了一種精神,成了一種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徵,是巍然峨然的一個民族的魂

出示圖畫:

衆志成城這是一種精神

不到長城非好漢這是一種文化

國歌中不是不有一句嗎用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這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像徵。你說,還有什麼樣的字眼比不朽更能表達這樣的精神呢?長城不朽的是精神;長城不朽的是中華民族的韌勁;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啊!

所以畫家用畫歌唱這種精神(出示畫)

詩人用詩傳頌這種精神(出示圖片)

那麼我們呢?我們用怎樣的聲音去讀這種這種精神

指導讀上篇詩,突出不朽

第二部分:運河的教學

一、導入

我們的祖先創造的人間奇蹟,不只是長城,還有運河。讀下面的詩句,看看我在飛機上看到的運河是怎樣的一種奇異的景象(播放錄像)

二、瞭解運河的特點,指導美美地朗讀

1、看了這段錄像,你有什麼想說的話?如果說長城給你的是雄偉壯觀,那麼運河給你的是什麼?(運河是美麗的)

2、詩中是怎樣描述的呢?像綢帶飄落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在這兒,說運河是一條長長的綢帶,你認爲這樣的比喻好嗎?爲什麼?

3、這是一條什麼樣的綢帶?(閃光的綢帶,水清澈而閃着銀光。這是銀光閃閃,如果是早晨,太陽映照水中,那便是什麼?金光閃閃)

4、拓展積累:在漢語言中,有很多的組詞方式,像這樣的,詞尾重疊,表示一片或者是程度深,還有很多詞,讀一讀這些詞:

銀光閃閃(abcc):微波粼粼、金光閃閃

波濤滾滾、細雨濛濛

涼風習習、烈日炎炎

逃之夭夭、氣勢洶洶

5、這又是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

6、指導讀詩句,運河是美的,誰能讀出這種美?

三、瞭解運河的創造,指導動情地朗讀詩文

1、回到課文中,伸向天邊說明什麼?(運河長)是啊,這條運河是從哪到哪?

2、(它長: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長1747公里)

3、它連通四省二市: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天津、北京;連接: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出示圖)

4、大江東去浪淘盡由於地理的原因,我國的河流都是從西向東流,比如說長江、黃河,它實現了東西的運輸。可是沒有一條河流是南北流向的,這南北運輸可就不方便了。

5、於是我們的祖先就想到開鑿一條運河,將五大水系貫通,實現了南北的運輸流通,你說,能有這樣的想象的人,怎樣?咱們的祖先不僅想到,而且做到了,創造了人間的又一個奇蹟。

6、所以書上說,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動人,就是對這種創造的想象力的高度概括。你說,面對着這條運河,你想說點什麼呢?(我們的祖先多麼有智慧和創造力,有創造力的民族是充滿希望的民族,你看今天,我們神六裁人的成功,不正說明了這點嗎?)

7、指導朗讀詩歌

四.瞭解運河的歷史,指導自豪地朗讀

1、如果我告訴你: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運河,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縱貫南北,是我國第二條黃金水道(這第一條是長江)你會怎樣想?

2、如果我告訴你,這運河的開鑿,最早在春秋時,吳王就開鑿了運河(邗溝),距今2500多年,到了隨朝的時候,開通了從杭州折絡陽再到北京的運河,這運河比現在的運河不要長;我們現在的運河是元朝的時候修建的,你又作何感想呢?

3、如果我告訴你,現在的這條京杭大運河不僅是黃金水道,而且還是我國即將動工的南水北調工程最主要的河道,你又會作何感想?

4、是啊!我們的祖先多偉大啊!

(出示幻燈):

運河美是動人的,千餘年來,運河永不知累,一路流淌;

運河美是動人的,是時間濃縮着美,是風雨凝聚着美,是文化沉積着美。

運河的美是動人的,那是想象的美,是創造的美,是靈動的美。

5、指導自豪地讀詩

第三部分:結課

出示地圖:

一、長城和運河,在中華大地上,從東到西,這好像是一撇;而京杭大運河,從北到南,就好像是一捺;這一撇,從秦漢到現代,又經歷了多少蒼桑,有過多少淚水,但它凝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那是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而這一捺,從隨唐起始,到今天,又有過多少靈動的創造,有過多少憧憬和希望。我們中華民族正是這樣一個充滿着希望和創造的民族,充滿着頑強和不屈的民族。這一撇,一捺,不就是一個大寫的人字嗎?(出示動畫:人)

二、長城運河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歷史啊!在歷史的長河中,長城和運河譜寫着不朽和動人的詩篇,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

三、聽詩

四、讀詩

推薦運河支隊心得體會 篇四

【歡迎詞 1分鐘】

人生所貴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親。親愛的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代表河南旅行社歡迎您的到來,能夠在這陽光明媚的日子與大家相遇,是我莫大的榮幸,我姓楊,您叫我小楊就好了。那麼,坐在我身邊的,就是本次旅途中最爲勞苦功高的一位,我們的司機康師傅。您別看他臉上長着青春痘,他可是有着十年駕齡的老司機了,本次旅途有他保駕護航,您可以把心放到肚子裏了。在這次旅途中,我會竭誠爲大家服務,如果大家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請一定要找我,俗話說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外出旅遊靠導遊,希望我們能一起擁有一段美好的旅行,爲大家留下一段珍貴的回憶。

【簡介 1分鐘】

從文化意義上講,河南是一塊我們無法忽視的地域。 湟湟千年華夏文明,正是從這塊黃土地上發源流淌,繼爾漫延全中國的。河南在中華文明史上的意義,套用一位河南作家的妙語:“河南人就是咱中國人的媽”來解釋最爲恰當。拂去歷史的塵埃,沿着時間的長河,從春秋走來,從秦漢走來,從唐宋走來,從近代走來的那些河南人,一個個都是人格茁壯,性格鮮明,或察天觀道,或倚劍長笑,或遊刃權謀,或詩筆作刀,無不熱血滾燙,豪氣沖天,一肩擔天下道義,一肩負百姓福利。那麼,就讓我們順着地域文化的長河,從個體文明的源頭開始,沿着祖先的足跡,一起來感受河南獨有的魅力吧。

【過渡 30秒】

今天我們將要參觀的是河南開封清明上河園。清明上河園是仿照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按1:1的比例原樣建造而成的,完美再現出宋代開封繁華如夢的盛景。清明上河園在1992年7月開始動工,1998年10月28日正式對遊客開放。全園佔地面積600畝,是中原地區最大的仿宋建築羣。國家旅遊總局給清明上河園的價值定位是:“步入畫卷,夢迴千年”。每天上午九點,清明上河園都要舉行隆重熱烈的開園儀式,蔚爲大觀,不可錯過。

【開園儀式 1分鐘】

清明上河園的開園儀式隆重熱烈,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大家請看,首先出場的是馬隊。騎手們個個身着宋式短裝,手擎彩旗,在一片沖天鑼鼓聲中呼嘯而來,分列場地兩旁;緊接着奔騰而出的是歡迎盤鼓,盤鼓手也是宋裝打扮。大鼓懸在腰畔,動作整齊劃一,鼓聲震天,鼓點歡快;最後出場的是在張龍、趙虎、王朝、馬漢簇擁下上場的一代名臣包拯包青天。只見他鐵面黝黑,雙目有神,大步向您走來,歡迎您到清明上河園遊覽。接着,馬隊騎手們手中旌旗揮舞,盤鼓手中大鼓齊鳴,遊客們在“包青天”的帶領下,共同走進清明上河園。清明上河園遊覽的序幕拉開了。

【張擇端雕像 1分30秒】

現在請走進迎賓門,您看到的那座大型人物雕像,就是《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張擇端,字正道,號文友,山東諸城人,宋代著名的宮廷畫家。年青時遊學於京師,擅長畫舟、船、車馬、集市、橋樑等景物,風格自成一家。他創作的《清明上河圖》是以北宋東京開封爲背景的長卷風俗畫。整個雕像高6米、重達30噸。您看,這位藝術大師手捧畫卷,凝視遠方,炯炯的目光彷彿是看透了820xx年來的風雲變幻、世事滄桑,又像是在祝福咱們古老開封的再次輝煌。雕像正後方的白色花崗岩浮雕,高3米、寬16米,描繪的正是《清明上河圖》中的傳奇畫面。從車伕、搬運夫、船工到市井商人、公子哥兒,太平盛世中的各色人物都刻畫地栩栩如生。下面我們轉到浮雕的背面進行參觀。《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滅亡流出皇宮後經無數人之手收藏。其中有13位收藏者爲《清明上河圖》做了14闕跋文,來表示對《清明上河圖》的喜愛。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一闕“通衢車馬正喧闐,只是宣和第幾年,當日翰林呈畫本,昇平生物正堪傳”是金代詩人張公藥所寫,我國已故相聲大師馬季所題。當您走進清明上河園,就彷彿來到畫裏一樣,重新回到了千年前的北宋古都。園內有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和民俗表演,希望能使您領略到宋代文化獨特的魅力,爲您留下終生難忘的美好回憶。

【清明上河圖石雕3分鐘】

眼前的這幅石雕,是園方斥巨資聘請能工巧匠按照6倍於原圖的比例打造的石雕《清明上河圖》。全長33.32米,高2.23米。是迄今爲止世界上最大的一幅《清明上河圖》石雕。與原圖一樣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同時石雕也爲我們的參觀欣賞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這幅圖描繪的是東京汴梁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是當年繁榮盛世的見證,突出反映了當時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和各階層人民的生活。大家請看,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城郊農村的景象。廣漠的田野,河渠縱橫。岸邊老樹杈新芽未吐。薄霧輕籠,略顯寒意,正是早春天氣。打麥場上有幾個石碾子,是用於秋收時脫粒用的,此時還閒置在那裏。爲什麼說反映的是清明時節呢?大家請看柳林邊有一支隊伍,最先的三個人前呼後喊正在追趕着一匹奔馬。其後有一頂轎子,轎上插滿柳條。因爲宋代有一種說法是“掃墓歸來不插柳,大鬼小鬼跟着走”,可見圖中展現的是掃墓歸來的景象。又因是在早春時節,而春季只有在清明節纔有上墳掃墓祭拜先祖的習俗。往下看就是全畫的中心----虹橋了。這是一座木結構的橋樑,橋面寬敞,橋身弧形,直接連接兩岸,中間沒有橋墩、橋柱,遠遠望去宛如彩虹。橋面設有護柱,以保護行人安全,兩端立四根風信竿,爲航行者指示風向。這樣一座橋樑,無論從力學結構,還是外觀和使用都十分完美。即使置之於今天衆多的現代化橋樑之中,也毫不遜色。飛橋沒有橋柱,不直接受激流衝擊,所以堅固耐用,五十年都不壞。但是由於是木質材料,卻經不住水浸蟲蝕,如果不經常保養維修是不能保存永遠的。此處也是全幅圖中人物畫得最密集、最熱鬧,也是最精彩的一段。再往前是一座高大的建築物----城門樓。其本身的作用是圖中城裏與城外的分割線。城門樓是《清明上河圖》上一座最大的建築物,它與虹橋不同,橋連接兩岸交通,人物在橋面上活動,在視覺上它不會把畫面割裂,而城樓是龐然大物很容易把人物活動分裂開來。畫家早就料到了這一點,於是在構思上進行了巧妙的設計。爲了使觀賞者的眼睛不遊離出畫面外,還特別安排了一支駱駝隊伍正在走出城門,其首駝已探出了多半個身子快要出城,而尾駝仍留在城內。這種手法就像寫意畫一樣。圖畫到“趙太丞家”就戛然而止,這也正是張擇端的高明之處。圖中展現的城鄉結合處都已經非常繁華熱鬧了,那麼城內究竟會是個什麼樣子呢?這就要靠您自己去想象了。參觀完後,請您向左走大約五十米,就可以到達東京碼頭。

【東京碼頭 1分20秒】

遊客朋友,您現在所在的位置是東京碼頭。在《清明上河圖》中,這裏是一片舟船雲集、水運繁忙的景象。碼頭下面就是被人們稱爲東京“生命之河”的古汴河。汴河是我國最早開發的古運河之一,它的歷史一直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360年,戰國七雄之一的魏國魏惠王爲了稱霸中原,在這裏開挖了鴻溝,從現在的河南滎陽引入黃河水,向東經過開封,再到淮陽進入潁水,中原地區從此形成了以鴻溝爲主體的水上交通網絡,運輸狀況大大改善。秦朝末年,楚漢相爭,西楚霸王項羽和漢高祖劉邦就曾劃鴻溝爲界。到了現在,中國象棋裏的分界線用的也是這條鴻溝。隋朝時,隋煬帝開通大運河,重新疏通了鴻溝;改名爲通濟渠,上起黃河洛陽、下至淮河泗水,直通長江,成爲南北交通和文化交流的大動脈,當時名叫汴州的開封因爲位於運河的中心而逐漸興盛起來。唐代改稱汴河,安史之亂以後,長安、洛陽遭到嚴重破壞,開封的地位更加突出。可以說,正是靠着這種有利的地勢開封才取代長安和洛陽,成爲聞名於世的七朝古都。

【臨水大殿 20秒】

臨水大殿由宣和殿、宣德殿連理而成,兩殿造型巍峨莊重,偎依而立,如同一對在水邊私語的愛侶。兩座大殿在宋代是男賓、女眷的兩個大包廂,與水心榭聯結起來,就是一個功能考究的皇家歌劇院。從這裏俯瞰全園,景色層次分明,尤其是池中諸景,盡收眼底,便於觀賞水上演出的各種遊藝節目

【汴河 20秒】

您眼前看到的汴河,是我們根據《清明上河圖》重建的,全長3800米。如果您有時間和興致,可以走下碼頭,坐一坐仿古的大宋遊船,到園中一遊。北國水城那“半園碧波滿目情”的獨特韻味,一定會令您留戀忘返。接下來請繼續向前走約50米,然後右轉到主題廣場參觀。

【歡送詞 1分鐘】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走到這裏我們本次的河南之旅馬上就要結束了,楊導也要和大家說再見了,感謝一路上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心中縱有萬般不捨,分別卻是必然的,但我相信這次的分離是爲了下次更好的相聚。也許我不是您遇到的最好的導遊,但大家是我遇到的最好的遊客,希望您多提寶貴意見,也請您千萬不要忘了,在河南有一個導遊小楊,隨時等待着您的到來,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最後預祝大家歸途愉快,一路平安!

推薦運河支隊心得體會 篇五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江南水鄉城市——無錫!

小徐今天帶大家走的是一條比較特殊的水上線路——古運河!希望大家注意安全,千萬不要落入水中,否則,我們中午就多了一道菜----“落湯雞”哦:)

無錫古運河隸屬於京杭大運河江南段,其由無錫西北面五牧流入,穿城而過,至望亭流出無錫境,全長 40.8公里。由於古代水運爲主要運輸方式,這裏舟楫如梭,故而被稱爲“黃金水道”,它也是無錫最主要的一條河道。

講到這裏就不得不把京杭大運河來介紹一下了:中國有四條龍,長江、黃河、長城和京杭大運河。前兩者是大自然賦予的,後兩者是人工創造的奇蹟。京杭大運河是全世界人工運河中最長的,其全長1794公里,北起北京通縣,南至杭州,穿越了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六省市。其中,據說開挖得最早的一段就是泊瀆河,是3220xx年前吳泰伯帶領當地人開挖的。2520xx年前,吳王夫差爲了伐齊又開挖了邗溝,1420xx年前,隋煬帝開鑿了江南運河,公元1292年,元世祖完成了京杭大運河的全線貫通,至此,其成爲了我國古代運輸的一條生命線。

而無錫段運河是至今爲止保留最完好的一段。現今南禪寺一帶近1公里的水弄堂曾讓許多藝術家和考古學家都發出了由衷的讚歎。因爲其他地方的古運河基本已經沒有水上的歷史景物了,唯獨這裏還保留了小橋、流水、人家和許多歷史古蹟!

好了,現在我們的船來到了一片寬闊的水面,這裏三河交匯,原本就是一個湖,叫做“芙蓉湖”,又叫“無錫湖”,古代此湖有15300頃,也就是現在太湖的三分之一左右,處在無錫、江陰、武進三縣境。後隨着人類的圍墾和自然的淤塞,此湖面積越來越小,到清末就只是一個小湖了,但這裏還是留下了許多古蹟,包括前面的黃埠墩和蓉湖莊。

水面上高高架着一座大橋,叫做“吳橋”,這裏原來沒有大橋,明清時期這裏是水上運輸中心,旁邊就是渡口,因衆人爭渡,經常有人落水,於是有位富商,叫吳梓敬的,出了27000兩白銀,仿上海的外白渡橋而建造了一座銅鐵大橋,人們爲了紀念他,就把此橋命名“吳橋”。吳梓敬,安徽人,清同治、宣統年間在無錫、上海都開有絲廠,所以他每年都要來無錫,後病逝於上海,但是他對無錫的貢獻是功不可沒的,此橋一直到1965年改建時,才拆除了鐵樑,稱“解放橋”,但1982年又恢復了原名,現橋是1993年改建的,還獲得了建設部是“魯班獎”。其實這附近除了吳橋,還有三裏橋和蓮蓉橋,名字有三個,橋卻有四個哦!因爲三裏橋有兩座啊!

大家旁邊的這個四面環水的孤島,便是相傳戰國時期楚國春申君黃歇治理芙蓉湖時留下的遺址----黃埠墩。無錫人把古運河比做一條龍,這裏就是龍頭,據說它原來還會隨着水漲而擡高、水落而降低呢!其又名小金山,面積僅220平方米,但歷史上卻有兩位皇帝、三個宰相、一個青天來過此地。戰國時期春申君封於江東,在在此治理芙蓉湖,興修水利,而黃埠墩也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另一位是無錫宰相李紳,著名的《憫農》時就是他創作的,詩中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至今都爲衆人吟贊。

還有一位就是南宋的丞相文天祥,當年他被派去元軍營中談判,被主和派出賣,遭元軍拘留,押送文天祥回大都時路經無錫,就把他關押在此墩之上,兩岸的老百姓跪淚哭送,文天祥也作了《過無錫》詩一首;一位青天就是明代的海瑞,他在黃埠墩上還寫下了“玩山臨水第一樓”的匾額。兩位皇帝就是六下江南的康熙和乾隆了。乾隆還在頤和園的南湖中仿造了一個“鳳凰墩”,可惜現在已經沒有了,他還寫下了“兩水迴環抱一洲,不通車馬只通舟”的詩句。因爲它的神奇,所以無錫人把它認爲是無錫的“天關”所在。

這裏就是著名的三裏橋米市,叫三裏橋,其實有兩座橋,一座在吳橋下面的新三裏橋,一座是左手邊的老三裏橋,所以三名四橋。據說從老三裏橋到老北門正好三裏故名之。無錫爲魚米之鄉,水運便捷,與湖南長沙、安徽蕪湖、江西九江並稱“中國四大米市”,而無錫居其首。原先無錫米市分八段,三裏橋米市是當中最熱鬧最繁忙的,但是現在已經逐步被新村所代替了,當年衆多的糧船,熱鬧的糧行也已經不復存在了,但三裏橋米市卻是無錫歷史上不可抹滅的一筆。當年這旁邊還有幢漂亮的“芙蓉樓”,它不但是品茶和吃早點的場所,也是糧行、客商們談生意的地方,可以說是當年的“糧食交易中心”。

前面這座高大的橋下面有個大島,無錫人叫“江尖渚”,古運河到這裏就分爲兩流:一流向東,一流向南,與樑溪河交匯。樑溪也是無錫的別稱,因東漢名士梁鴻與其妻孟光曾隱居在無錫鐵山而得名。這江尖渚上原堆放了許多罈罈罐罐和大缸,堆得又高又尖,故名“缸尖”,無錫話“江”和“缸”同音。這裏的陶器鋪特多,而進入江尖要麼擺渡,要麼穿街過巷,故而有“江尖渚上團團轉”的說法。古代每逢七月三十,這裏的人們就會在水中放上塔燈,以紀念元末起義領袖之一吳王張士誠。但現在已經沒有這個習俗了,島上也改建成一個免費的公園了。

過江尖渚不遠就到了無錫的西門了。運河上的這座橋叫“人民橋”。一聽就很有革命性,但據說這是無錫有史料記載的最早的橋。橋下原有條古街,前面是街道,後面是河道,街面上都用遮陽擋雨的涼棚連接着,故名“棚下街”。這裏原本是無錫的糧倉所在哦,不過現在已經是漂亮的五愛家園小區了。

不遠處還有條街,叫“日暉巷”,其實原來叫“石灰巷”,因巷內都堆放着石灰而名,但名字不雅,才用諧音改做“日暉巷”。這裏原先也是店鋪林立,非常熱鬧的。

前面又出現了一個小島,叫“西水墩”。這裏是無錫的“地軸”,和“天關”黃埠墩相互呼應。原先是明代五部尚書秦金的別墅所在,所以又叫“太保墩”。後來明代無錫知縣劉五緯爲民辦好事、洗冤案、興水利,並且爲了治理水患而傾家蕩產,卻遭受不白之冤,無錫人爲了感謝他,而在此建廟祭祀,封他爲“西水仙”,所以叫“西水墩”。現在已經改造成江心公園和展覽館了。上面還有個戲臺,分內外兩面,外面演戲是給漁民老百姓看的,裏面是演給“水仙老爺”看的。

此墩旁有一廊橋與一邊的茂新麪粉廠相連。所以我們無錫早就有廊橋了。旁邊的茂新麪粉廠是民族工商業先驅榮德生等人於1920xx年創辦的,原名叫“保興麪粉廠”。這裏生產的兵船牌面粉曾享譽全國。我祖父也曾是這個廠的工人。這裏是中華民族工商業的發源地的一個縮影。雖然這裏已經停產,但是已經建成了我市的民族工商業博物館,記載了我國民族工商業的發展,非常值得一看。

河的對面是薛福成故居。薛福成是我國清末出使歐洲四國的大使,同時他也是民族工商業發展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兒子薛南溟就是無錫第一屆商會會長。他的家佔地很大,在無錫有“薛半城”之說。現在無錫市政府已經修復了這個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