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2020年經典的制度演講心得體會

2020年經典的制度演講心得體會

制度演講心得體會1

開學伊始,縣教體局部署安排各校開展“學規範、講風範、做示範”活動,要求全體教師學習《萬安縣中國小教師職業行爲規範》《萬安縣中國小班主任工作管理細則》《萬安縣中國小教師教學常規管理制度(修改)》。在學習活動過程中,我除了再次明確到教師的職責和義務,也對自己從教經歷進行深刻反思。

回顧自己從教的二十一年,有過拼搏:曾懷揣着對教師職業的無比崇敬走上三尺講臺,憑藉“初生牛犢不畏虎”的勁頭,從村級完小進入中心國小,先後榮獲過縣“優秀班主任”、“先進教育工作者”稱號。有過懈怠:教師的工作確實是辛苦,每天都進行着大量的平凡、瑣碎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壓力面前,我未能克服職業倦怠的心理,瞬間失去了上進的動力,流連平庸,以至於責任感慢慢消逝。努力多年,卻功虧一簣!

2017年9月,我調離原校,來到楓林。這算是人生的又一個轉折點。新學校,新環境,新曆程。在這裏,我第一次與國中階段的學生打交道,擔任九年級的班主任,雖然忐忑,卻也憑內心燃起的不服輸,接受了這個新挑戰。身份的轉變,讓我收穫頗深:責任是助推教育之船前行的槳,智慧是掌握方向的舵,唯有將二者相輔相承,才能迎風揚帆,破浪前行。

責任作槳

“孺子牛獎”獲得者、幾十年如一日紮根青海高原的鄉村老師劉讓賢曾說過:“我的生命在一批又一批孩子們身上延續,我的樂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尋找,我的幸福在一年復一年的工作中獲得。”到底是什麼成了教師兢兢業業、勤於奉獻、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內在動力呢?是什麼使教師甘爲寂寞、勤勤懇懇,充當人梯呢?經歷坎坷之後,我清楚知道:是愛,是對學生們的真摯關愛,是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愛,支撐着他們義無反顧地投身於教育事業。這些愛,就是責任,是每個教師的神聖職責!唯有具備高度責任感的教師,才能在細微處顯精神,從小事中下功夫,在簡單卻又偉大的教育工作中體驗人生價值實現的滿足。

九年一貫制學校獨有的特點,就是學生在這裏學習生活了九年,對環境和教師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他們心中缺少新鮮感,激情缺失、興趣缺失。面對這樣一羣學生,我曾苦笑,可苦笑之後也只能硬着頭皮上,不想輕易放棄自己給出的承諾。從自身做起,是最好的榜樣的力量:早晨提前十分鐘到教室,學生就不好意思次次比我晚到;飯後二十分鐘進教室,學生也慢慢跟上我的節奏;就寢推後半小時離開宿舍,晚上自然就違反紀律的人越來越少……就這樣,班級面貌在無聲中發生變化,學生氣質也在改變。

責任使然,愛意入心。記得那年十月的一個晚上,我在清點學生人數後發現有一個男生未在寢室,清查之後才知道是傳東,學生告訴我他是被老師批評後一聲不吭出去了。於是我打着電筒找他,並在靠近校門的樹下找到他,他一個人坐在長椅上,情緒很激動。在我多次輕聲詢問之後,他才氣沖沖地說:“我要回家!”他內心的糾結與焦躁,完全寫在臉上了。他用近乎咆哮的語氣講述事情全過程,並一直在反覆說“我並沒有錯,爲什麼要批評我”“我要回家,不想讀書”。我驚詫於他反覆說的那些話,第一次感受到他的內心其實很在意老師的評價,可我之前聽到對他的評價是:一個破罐子破摔的學生。那一瞬間,我觸碰到那顆在看似頑皮的外表下的柔弱的心,他是在用這種語氣掩飾內心的柔弱;同時也發現對學生關愛不夠是多麼可怕的事情,一不小心就可能會扼殺他們的前程。於是,我心平氣和地告訴他不要誤解老師的教育,不厭其煩地開導他要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十分肯定地告訴他:“你在我這裏就是一張純白的紙,我不過問你的過去,只在意你以後會在這張紙上寫畫下什麼!”他擡起頭看我時,我依稀看到一縷感激的目光,秋夜的寒氣沒有讓他心更寒,這次突發的談話讓他的心暖起來。在此之後,似乎這一晚的經歷開啓了他的另一扇門,他真的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餘下的國中生活中,他成了我班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即使偶爾有做錯的時候,也會第一時間向我坦白並保證不再出錯。

直到現在我仍然慶幸當時沒有給他撲頭蓋臉的呵斥,而是給予了足夠耐心,爲他解開了心結。這次經歷,讓我也意識到:做爲班主任,愛心和責任心是如此重要,心中有愛方能展現教育的神奇魅力。

智慧爲舵

在帶完自己的第一屆國中畢業生之後,我接手學校政工工作併兼任八年級班主任,這次面對的不只是一個班的學生,還有從一年級到九年級的數百名學生。學生的年齡跨度很大,行爲控制力的差異很大,工作中面臨的壓力也很大。想要做好做實學生思想工作,如果只停留在統一管理上,是肯定難以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此時,除了需要責任來作動力,還需要動用智慧來把準方向。

尋找心靈碰撞點,喚醒學生靈魂深處的激情,顯得尤爲重要。長年在同一個學校的生活讓很多學生變得機械甚至慵懶,他們習慣了周而復始的學習、生活,將激情藏於心中。高段學生的行事風格又對低段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讓不少學生從四、五年級就開始不注重學習,也不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符合自己的身份。多年來形成的惡性循環,影響着很多學生的成長。面對這些現狀,我先從自己帶的班開始入手,放低身姿,與學生進行個別談話,以尋找師生心靈之間的碰撞點。對每一個所謂的調皮學生,我都進行了數次談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既剖析以前的不足,也給予足夠的信任,讓他們放下心裏的顧慮,重新定義自己的價值。在這種誠心和信任的作用下,一批學生迅速改變行事風格,成長爲班級的頂樑柱,甚至成爲學生會的中堅力量。班級管理如此,學校政工工作也如此,昔日吊兒郎當的學生變成了經常受表彰的榜樣,對其他學生來說,極具震撼力。學生間的影響進入良性循環,政工工作就開始變得輕鬆,學校風氣也在悄然間發生變化。

破浪前行

先破後立,以點帶面。有了一批得力的學生幹部之後,我便開始充分發揮他們的榜樣作用,抓實全校學生的日常管理;在此基礎上又提出“正字修身、閱讀修身”的更高目標,引領構建有序校園。學生行爲有規範,內心有追求,隊伍更齊、地面更淨、課堂更活躍、自習更安靜,加上書寫訓練和經典閱讀等活動的開展,學生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心中正氣慢慢凝聚,學校秩序井然、正氣盎然。

近兩年的汗水,換來自身思想覺悟的提高,這些恰好與“學規範、講風範、做示範”活動目的相吻合。作爲教師,人生就是實實在在,沒有驚天動地之舉,只有從瑣碎的工作中細細地理出一些思路;沒有驚險的飛躍,只有歲歲年年、朝朝暮暮與學生的風雨兼程。我將會在平凡的崗位上繼續“責任作槳、智慧爲舵、破浪前行”。

制度演講心得體會2

日前,我們小區也正式地加入了垃圾分類行列,這可喜可賀。就在100多天前,強制性垃圾分類制度首先在上海啓動,彼時,對這一全新的垃圾分類制度能否取得成功有着諸多懷疑,甚至是質疑,但筆者始終堅信可以實現政策目標,只不過那時還不清楚實現政策目標的有效途徑是什麼。時至今日,據筆者觀察,上海的強制性垃圾分類制度已經基本落地,其過程值得總結。

此前,有很多研究對社區居民垃圾分類開展各種行爲決定因素研究,比如從社區特性、居民人口特徵、行爲特徵等出發展開研究。筆者也曾經陷於這樣的研究邏輯,將主要方向放在探索居民實施垃圾分類的“微觀機制”上,並對部分先行啓動強制性垃圾分類的社區試點進行了實地的調研和分析。應該說,那時調研的結果並不令人樂觀,原因並不是因爲試點成效不好,而是由於在開展試點的社區中,感覺到居民自願開展強制性分類的意願並不強,大部分居民的分類行爲都與社區投入大量的“志願服務”有關,正是在志願者的大力“幫助和監督”下,居民手中的垃圾才被分類,調研過程發現一旦離開了這樣的幫助和監督,居民開展垃圾分類的主動性就大大下降。

對此,筆者曾認爲,強制性垃圾分類的出路在於通過志願者的幫助降低居民垃圾分類的“成本”,並通過監督來提高居民垃圾不分類的“成本”,以此改變垃圾分類的微觀激勵機制,只是這裏面存在一個制約條件,那就是每個社區究竟能否擔負地起高昂的志願服務成本(包括經濟和社會各方面的成本)。

但其實不然,根據筆者親身觀察,截至目前,上海的強制垃圾分類制度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尤其是在最近一段時期,圍繞垃圾分類的部分“困難社區”,可以說是一日千里,取得不俗成效。總結下來,主要在以下幾方面取得成功。

第一,居民的垃圾分類開始從自發走向自覺。如果說開展垃圾分類的習慣一開始是被“逼”出來的,那麼現在從居民家庭到社區,定時定點垃圾分類已經基本變成居民每日生活的“必修課”,成爲一種自覺的新興生活方式這在之前是很難想象的;

第二,居民的垃圾分類從量變走向質變。根據傳統理論,居民垃圾分類行爲會受到居民家庭特徵因素的影響,很難越過某些因素而實現垃圾分類的目標,比如家庭收入、教育背景、職業等,但事實表明,居民垃圾分類還存在一個重要的行爲機制,那就是“跟隨效應”,一旦垃圾分類的佔比越過某個水平,後續的居民和社區其實就已經不大受其家庭和社區特徵的影響,而會自覺地“跟隨”加入垃圾分類的行列,這一點在近期體現的非常充分,比如推動社區開展垃圾分類的難度大大變小了;

第三,社區垃圾開始從增量走向減量。隨着垃圾分類在社區的推進,筆者觀察到各類垃圾已經開始出現明顯的減量化趨勢,最主要的源頭在於分類壓縮了餐廚垃圾的總量,廚房垃圾桶變小了,每日一扔的垃圾分類習慣等等都在時刻“警示”居民要適當控制垃圾數量。

爲什麼會在垃圾分類上能出人意料地取得如此成效呢?我認爲最主要的原因是制度力量以及背後呈現的規律。

其一,強制性垃圾分類制度的本質是一種從屬於“命令與控制”的環境規制,相較於十多年前開始推行的“綠色賬戶”制度,以及各種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工作,這一環境規制無疑具有更強的約束性,並帶有一定的“懲罰”性質。基於環境問題的“公共屬性”,可以發現,環境保護大都正是從“命令與控制”的行政制度建設開始,才能取得後續成效,這是基本規律,也是政府主導的行政制度體系的根本力量所在。

其二,垃圾分類制度要與發展水平和發展階段相適應,兩者間的關係其實正是一種重要的“微觀機制”,也就是說,具體表現爲居民生活內容的發展水平和發展階段,纔是決定垃圾分類能否有效推行的決定性“微觀制度力量”,離開了這個基礎條件,垃圾分類不僅難以實現“他律”,更是難以從“他律”走向“自律”和“自覺”。

其三,在推行強制性垃圾分類的過程中,居民與社區間呈現出明顯的“競合性”,從一開始的被動觀望,到後面的主動跟隨,體現了居民間、社區間、區域間高水平的理性競爭以及有機合作關係,並極有可能就此形成一種全新的社會治理體系和格局,這一點尤其值得我們關注,也就是揭開居民垃圾分類行爲背後的“行爲制度力量”。

總結成一句話,那就是強制性垃圾分類制度的成功落地,離不開政府的行政制度力量、市場的微觀制度力量以及社會的行爲制度力量,同時也離不開這三種力量背後的內在發展規律。

制度演講心得體會3

按照《關於深入學習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的通知》要求和市委辦公室學習教育的總體安排,近期,市委督查室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同志認真學習了《習近平同志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通過集體研讀學習和個人通讀自學,對當前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通過查擺問題,制定整改措施,更堅定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談一談個人體會。

一、必須不斷強化自身政治意識。作爲黨辦機關的一名黨員,必須清醒而深刻地認識到,黨辦姓黨。學習材料中指出,當前部分機關幹部在講政治上存在溫差、落差、偏差,重業務輕政治等問題,我們認爲問題找的非常準確、非常具體,機關黨的建設是機關建設的根本保證,只有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以黨的政治建設爲統領,才能永葆政治機關的鮮明本色。市委辦公室作爲市委的中樞機關、核心部門,承擔着承上啓下、綜合協調、服務保障等重要職責,是市委履行領導職責的參謀助手,比一般工作機關具有更鮮明的政治屬性。我決心在下一步工作中,始終把“講政治”擺在第一位,切實強化自身政治意識,旗幟鮮明加強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設,無論是籌劃督查工作,還是起草文稿、推進落實都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認識市委辦公室作爲重要政治機關的職責定位和自身工作的政治屬性,尤其是市委督查室,承擔着市委、市政府督查考覈工作,更要旗幟鮮明講政治,把推動各級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作爲督查工作的首要任務和根本要求,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紮實推動各級各部門執行好、落實好上級各項任務目標,勇於擔責、善於履責、全力盡責,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落實。

二、必須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是靠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中央和國家機關必須走在理論學習的前列,在學懂弄通做實上當好示範。學習材料同時指出,一些部門和單位不同程度存在學習時緊時鬆、上熱中溫下冷、學用脫節等問題。從個人來講,作爲黨辦系統的黨員幹部,在學習黨的理論上要更加自覺,在學懂弄通做實上要有更高要求,不能隨大流、一般化。下一步,我將繼續在政治理論學習上“嚴標準”,強化理論武裝的自覺性,堅持理論學習走在前,自覺主動學,強化學習自覺,不僅僅依靠上班時間參加集體學習,還要給自己定好學習時間,每週固定學習幾篇重要講話重要文章,寫出心得體會,及時跟進、聯繫實際學習黨中央作出的新的決策部署、出臺的新文件,養成讀人民日報、《求是》等雜誌的習慣,從漸悟走向頓悟,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不斷提高自身政治素質,學出堅定信仰、學出使命擔當。

三、必須不斷加強自身作風建設。通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我深刻認識到,從事督查工作,一是要力戒形式主義。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推動各級各部門樹立正確政績觀,不定不切實際的目標,不開不解決問題的會議,不發沒有實質內容的文件,不做“只留痕不留績”的事,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二是密切聯繫羣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羣衆工作是我們的看家本領,要大力弘揚密切聯繫羣衆的優良作風。具體工作中,將認真落實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相統一的理念,在抓工作推進、抓目標落實中,時刻體現宗旨意識、人民立場,深入貫徹黨的羣衆路線。三是把紀律挺在前面。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黨員要正確處理自律和他律、信任和監督、職權和特權、原則和感情的關係,正確處理乾淨和擔當的關係,把乾淨和擔當、勤政和廉政統一起來。就督查工作來講,更要適應新形勢、新要求,首先要廉字當頭,做到自身正、自身淨,進而強化責任擔當,工作上做實做細,堅持督查工作深入一線,問題發現在一線,解決問題在一線。

四、不斷強化狠抓落實的能力建設。時刻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爲新時代全面提升督查工作的根本遵循。用“硬措施”加強自身素質能力建設,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把加強自身政治素質和能力業務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落實,思想上敢於動真碰硬,行動上堅持雷厲風行,發揚釘釘子精神,堅持“問題導向”,盯住不落實的人、抓住不落實的事,“精準督查、精準考覈”,帶着問題去、對着問題改,切實發揮“督考結合”作用,努力推動在督查機制上形成合力,在督查內容上突出重點,在督查方式上主動創新,在督查結果上問責問效。

今後工作中,我將更加重視加強黨建理論知識學習,堅持以黨建工作爲統領,認真學習、遵守、執行黨章黨規,深入踐行“五個堅持”,落實好“行必忠誠、事必盡善”理念,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地做好“三服務”工作,既要緊盯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督查落實,又要立足自身崗位,搞好黨建工作,努力成爲政治上的明白人、人民羣衆的貼心人、督查工作的內行人,讓黨辦督查工作成爲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落實的“助推器”。

制度演講心得體會4

01第一個故事:合格率的檢查制度二戰期間,美國空軍降落傘的合格率爲99.9%,這就意味着從概率上來說,每一千個跳傘的士兵中會有一個因爲降落傘不合格而喪命。

軍方要求廠家必須讓合格率達到100%才行。廠家負責人說他們竭盡全力了,99.9%已是極限,除非出現奇蹟。

軍方(也有人說是巴頓將軍)就改變了檢查制度,每次交貨前從降落傘中隨機挑出幾個,讓廠家負責人親自跳傘檢測。

從此,奇蹟出現了,降落傘的合格率達到了百分之百。

02第二個故事:付款方式

英國將澳洲變成殖民地之後,因爲那兒地廣人稀,尚未開發,英政府就鼓勵國民移民到澳洲,可是當時澳洲非常落後,沒有人願意去。

英國政府就想出一個辦法,把罪犯送到澳洲去。這樣一方面解決了英國本土監獄人滿爲患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解決了澳洲的勞動力問題,還有一條,他們以爲把壞傢伙們都送走了,英國就會變得更美好了。

英國政府僱傭私人船隻運送犯人,按照裝船的人數付費,多運多賺錢。很快政府發現這樣做有很大的弊端,

就是罪犯的死亡率非常之高,平均超過了百分之十,最嚴重的一艘船死亡率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三十七。

政府官員絞盡腦汁想降低罪犯運輸過程中的死亡率,包括派官員上船監督,限制裝船數量等等,卻都實施不下去。

最後,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勞永逸的辦法,就是將付款方式變換了一下:由根據上船的人數付費改爲根據下船的人數付費。

船東只有將人活着送達澳洲,才能賺到運送費用。

新政策一出爐,罪犯死亡率立竿見影地降到了百分之一左右。後來船東爲了提高生存率還在船上配備了醫生。

03第三個故事:抽水馬桶的清潔標準

某日本高級酒店,檢測客房抽水馬桶是否清潔的標準是:由清潔工自己從馬桶中舀一杯水喝一口。可以想象,這樣的馬桶會乾淨到什麼程度。

04第四個故事:粥的分配製度

七個人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乎,每週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口口聲聲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

大權獨攬,沒有制約,也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互相勾結,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瘴氣。

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裏全是涼的。

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爲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儘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

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05第五個故事:互助與共贏的天堂

有一位行善的徒,去世後向上帝提出一個要求,要求上帝領去參觀地獄和天堂,看看究竟有什麼區別。

到了地獄,看到一張巨大的餐桌,擺滿豐盛的佳餚。

心想:地獄生活不錯嗎?

過一會兒,用餐的時間到了,只見一羣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人圍坐在香氣四溢的肉鍋前,只因手持的湯勺把兒太長,儘管他們爭着搶着往自己嘴裏送肉,可就是吃不到,又饞又急又餓。上帝說,這就是地獄。

他們走進另一個房間,這裏跟地獄一般無二,同樣飄溢着肉湯的香氣,同樣手裏拿着的是特別長的湯勺。 但是,這裏的人個個紅光滿面,精神煥發。

原來他們個個手持特長勺把肉湯喂進對方嘴裏。

上帝說,這就是天堂。

同樣的人,不同的制度,可以產生不同的文化和氛圍以及差距巨大的結果。

06這,就是制度的力量!

一個好的制度可以使人的壞念頭受到抑制,而壞的制度會讓人的好願望四處碰壁。建立起將結果和個人責任和利益聯繫到一起的制度,能解決很多社會問題。

當規劃不符合現實的時候該放棄時要放棄。

制度是絕情的,管理是無情的,執行是合情的:

如果真的愛你的夥伴,就考覈他,要求他,逼迫他成長,如果你礙於情面,低目標,低要求,養了一羣小綿羊,這是對夥伴前途最大的傷害!

因爲這隻會助長他們的貪婪、無知和懶惰。

讓下級因爲你而成長,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並具備了完善的品行,不斷的成長,就是領導對夥伴最偉大的愛!

07帶領團隊,必須牢記這些

1、管理是盯出來的,技能是練出來的,辦法是想出來的,潛力是逼出來的,不逼員工,員工就平庸!

2、沒做好就是沒做好,沒有任何藉口。隨便找藉口,成功沒入口。

3、不是沒辦法,而是沒有用心想辦法。用心想辦法,一定有辦法,遲早而已。

4、結果不好,就是不好,執行沒有如果,只有結果。

5、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

6、選擇重於努力,成敗在於選擇之間。過去的選擇決定今天的生活,今天的選擇決定以後的日子。

7、執行力不講如果,只講結果。

8、思想的高度決定行動的高度,文化的高度決定企業的高度。

9、不要指望別人幫助你,要指望別人需要你。

10、請示問題不要帶着問題請示,要帶着方案請示。彙報工作不要評論性地彙報,而要陳述性的彙報。

11、敢於負責任,才能擔重任。簡單的纔是有效的。

12、成功者常改變方法而不改變目標,失敗者常改變目標而不改變方法。

13、像老闆一樣當幹部,用老闆的標準要求自己,像經營事業一樣經營自己的崗位。慈愛是虛僞的,嚴肅的愛才是大愛!管理一定要嚴字當頭!

08負能量,請滾出團隊!

在團隊裏,表面上一池靜水,暗地裏卻暗流涌動。

其中“傳染”最快的不是那些鼓舞人心、積極向上的信息和能量,而是那些讓人消極、倦怠、心裏不爽的人和事。

若你稍不留心,自己也可能捲入負面能量的漩渦,不僅影響正常工作,傷害人際關係,嚴重還可能因此丟了工作。謹記,遠離“負能量”,才能獲得正能量,積極向上!

1.殺傷力最大輻射面最廣——抱怨

團隊裏的“祥林嫂”可男可女,他們總愛數落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不滿,自憐自艾。

工作中誰沒有壓力,成天抱怨咒罵,讓本來安心工作的人也容易被負面情緒困擾。

抱怨是團隊中最易傳播,輻射最快最廣最具殺傷力的“負能量”。

抱怨讓自己和他人陷入負面情緒中,消極怠工,一個人會傳染一個部門,一個部門會傳染整個公司。有時,爲了“維穩”,公司不得不“和諧”掉這樣的人。

2.最易動搖“軍心”——消極

“公司大概沒前途了吧!”“這樣下去怕是工資也發不出了吧!”辦公室裏,總是有人消極怠惰,對企業發展缺乏信心,患得患失。

這種人的往往內心能量比較弱,而且行動力不高,總在瞻前顧後中蹉跎了時間和機會。

員工消極的心理狀態對團隊氛圍非常不利,當大夥都在爲目標奮力拼搏時,這類人會傳播出各種忐忑不安擾亂“軍心”,對於有攻堅任務的團隊來說,這種人的威脅極大。

3.殺最耐不住寂寞——浮躁

怕左右搖擺的人,也怕急於求成的人。社會夠浮躁了,每個人都急於得到一個“成功”,想要一夜暴富。

在辦公室裏這種急於邀功,做事不踏實的人很容易破壞團隊的協作和平衡,也容易帶動其他人與他一樣“急行軍”,而少了腳踏實地的積累。

不管是處於哪個發展階段的企業,此類人肯定都不會受到青睞。

4.最易演變成辦公室冷暴力——冷淡

團隊人際關係冷淡對團隊建設有很大的負面影響。表現爲工作協作中有意不配合,疏遠同事,甚至有意給同事設置障礙等。

冷淡的問題不及時處理就會演變成團隊“冷暴力”,導致整個團隊人際關係惡化,人心背離,缺乏戰鬥力,極大地影響團隊績效。

不少人對辦公室裏的“冷暴力”倍受壓力,難以負荷就會選擇辭職離開,對公司來說,顯然也是造成人才流失的又一重要要原因。

5.殺最無力無能的表現——自卑

因爲擔心在團隊得罪人,又擔心做錯事被領導批,所以做起事來總是畏畏縮縮,什麼重任都不敢承擔。

這樣的人其實也不會受歡迎,在團隊協作中,大家更喜歡與自信、有擔當的人合作。而對於老闆來說,你的自卑在他看來很可能就是能力不足,往後必定難受重用。

6.殺最禁錮自身發展——妒忌

憑什麼這機會又給了他?他都主管了,還想怎麼樣啊?在這個只以成功論英雄的社會裏,工作中的競爭常常變成了妒忌。

別人的進步和優勢讓自己臉上無光,立馬心生恨意。

競爭中必有強弱之分,但想要自己的綜合競爭力變強,就要從自身修煉開始,一味的敵視別人的進步和優勢,反而會讓自己陷入負面情緒,最自身發展不利。

7.殺盲目追求面子——攀比

一個假愛馬仕包包,也可能在團隊裏引起一場明爭暗鬥。辦公室裏的女人們比包包,比名牌,男人們比車子,比手錶,甚至比“小三”。

如果是工作中一決高下,倒有幾分積極的競爭意識,但只是攀比一些物質上的東西就毫無意義了。

其實這些物質上的東西從職業生涯發展的角度來看,都屬於外生涯範疇,盲目的攀比只會讓人忘了重視內生涯的提升和修煉,容易滋生浮躁情緒。

8.最易影響團隊人際和諧——多疑

“最近老闆沒吩咐什麼任務給我,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今天小李拿我開玩笑,是不是上次工作的事沒配合好,所以才故意整我?”……

同事之間,上下屬之間缺乏信任,總懷疑對方的行爲舉止另有目的。職場女性因心思細膩、對感情和周圍人際變化比較敏感,更容易患上“疑心病”。

其實“疑心病”的根源在於工作壓力,個人注意調節工作節奏,做到張弛有度,避免猜疑變成偏執妄想影響了團隊的和諧和合作。

面對高壓的工作、堆積如山的事務、千絲萬縷的人際關係、競爭激烈的商業競技,職場人在工作着的每一分鐘裏都如同在戰鬥。

如發現自己陷在“負能量”里長時間拔不出來,很有必要重新檢視你的職業定位,分析得失和利弊,對個人職業規劃進行微調,讓計劃跟上發展的步伐,才能讓自己遊刃有餘。

如果是發現自己根本不喜歡這份工作,那麼就很有必要重新進行職業定位,重新梳理你的核心競爭力,找到新方向後再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