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關於改革開放心得感想 改革開放感悟與收穫(精品多篇)

關於改革開放心得感想 改革開放感悟與收穫(精品多篇)

關於改革開放心得感想 篇一

前幾日,我有幸參加了區委黨校組織的科級幹部理論培訓班,課上我認真聽取了教授對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發展歷程的回顧和對目前國際金融危機形式的分析講解,使我受益非淺。通過切身體會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身邊發生的巨大變化,使我對我國的改革開放更加充滿了信心。

改革開放三十年,每個人都能看到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經濟而論無疑是大大發展大大進步了,人們的衣食住行無疑得到了極大改善,也似乎更現代化了。但是,弊端漸漸顯露,保障缺失已成衆矢之的。對於如何看待中國改革開放30年,這個看起來本不應該成爲問題的問題,事實上成爲人們普遍關注的社會話題。因爲,這些年來,不管是社會上還是黨內,人們對過去近30年的改革開放,在認識上並不是很一致的。有的人甚至把改革開放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簡單地都歸咎於改革開放本身。持有這些觀點的人雖然是很少的,但在社會上產生的影響卻是不容忽視的。在一定意義上說,中國能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達成對改革的共識,重聚改革的人氣,將直接影響着未來我國國家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也關係到能否真正把堅持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和諧,堅持爲實現小康目標而奮鬥的黨的工作大局落到實處。

衆所周知,近30年的中國改革開放,是在中國實行了30年計劃經濟的基礎上展開的,改革開放既要堅持社會主義的方向,又要對計劃經濟時代形成的一系列陳規陋習進行變革,在沒有任何可資借鑑樣板的環境下進行探索,其難度可想而知。因此,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重構經濟和社會秩序,同步加快體制轉軌與社會轉型。這就決定了,中國的改革必將是一個波瀾壯闊的巨大社會工程,涉及面廣,難度大。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探索從撥亂反正、實現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起步,緊緊圍繞市場化改革、建立市場經濟體制這個中心,展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和實踐。

因此,我們要用發展的視野和戰略,總結、觀察和俯瞰30年的改革開放。大量的事實和數據,證實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發生的歷史性變化,突顯了改革開放的劃時代意義,以及對中國經濟、社會,對普通民衆所帶來的巨大變化。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出現的一些突出問題,雖然與我們漸進式改革的推進策略有一定聯繫,但最主要的是由於一些關鍵性的改革還沒有深入、到位所致。因此,繼續深化改革,特別是深化一些關鍵領域的改革,如政府自身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就顯得十分重要,也是化解我們前進道路上遇到問題的惟一途徑。用這樣的視野、高度來分析認識改革開放,不僅可以清晰地分析大勢,研判大勢,保持清醒的頭腦,也不會由於過多地糾纏一些具體的細微末節,影響對改革開放的總體評價。這正像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所說的,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新時期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新時期最突出的標誌是與時俱進,停頓和倒退是沒有出路的。這在一定意義上是對近30年改革開放最好的概括。

回顧總結改革開放的歷程,無疑是爲了更好地把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進行到底。在某種意義上說,中國未來改革開放能否繼續深入發展,不僅關係到我們所面臨的一系列深層次社會經濟問題的解決,也關係到中國未來的前途和命運。我們必須按照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具體來說,要按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進市場化改革;按照城鄉統籌協調的要求,加快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按照提高開放型經濟質量和水平的要求,更加積極地推進對外開放;按照社會和諧的要求,加快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按照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要求,深化政治體制改革。

時代總是在進步的,倒退沒有出路!在當前的國際政治和經濟形勢動盪的時期,我們更應該充滿信心,團結一致,堅定不移地走我們中國特色的改革開放路子。我相信我們的黨有能力讓中國普通老百姓衣食無憂、安居樂業;有能力讓中國的各類社會福利保障與世界接軌,讓最廣大同根同源的老百姓們也能共同分享改革收穫的成果!

關於改革開放心得感想 篇二

30多年前的1978年12月,中央召開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這次會議,打開了塵封幾十年的國門,做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基本國策,從此改變了每一箇中國人的命運。這30年,是波瀾壯闊、激情澎湃、創意萬千、日新月異的30年,是給中國帶來歷史性鉅變、令世界爲之驚歎的30年,是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民族復興光明前景的30年。30多年的實踐無可辯駁地證明:社會主義中國走出了一條成功的發展道路!

30多年來,改革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其他各個領域全面展開,逐步深化;對外開放的大門從沿海到沿江沿邊、從東部到中西部循序打開,全方位推進。這場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使社會主義在中國真正活躍和興旺起來,使社會主義制度在除弊創新中不斷完善和發展,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今天,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並豐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使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煥發出勃勃生機,取得了我們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擺脫貧困、加快實現現代化、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成功經驗。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事實最有說服力。30年的實踐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改革開放作爲一場新的偉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這是黨和人民從歷史和現實中得出的不可動搖的結論。

作爲一名21世紀的當代大學生,由於年齡限制,我無法確切知道改革開放前的中國具體是什麼樣子,只能憑着長輩的回憶和書中的描述去盡力體悟,但這阻礙不了改革開放帶給我們的巨大沖擊和幸福生活。巨龍騰飛的過程中,我們再也看不到一毛錢一根的冰棍,看不到裝訂死板的連環畫,看不到笨重的黑白電視佔據一隅。我們趕跑了霸據香港、澳門幾百年的歐洲列強,在霸權主義的重重阻撓下我們擠進了世貿組織,我們也用北京奧運的成功舉辦強有力的回擊了反華勢力。中國近幾年來出口貿易逐年加大,GDP穩居世界第二,無不體現出來改革開放的巨大魅力。改革開放的30年,是教育事業發展的30年!大學聯考制度恢復當年,全國有570萬人參加大學聯考,卻僅錄取27萬名;而到2008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超過了1010萬,錄取新生逾570萬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改革開放的直接受益者!

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爲的黨中央周圍,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於創新,努力學習,提升素質,不爲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堅定不移地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爲廣闊的發展前景,迎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關於改革開放心得感想 篇三

又是一年春暖花開,中華大地一片欣欣向榮,鶯歌燕語鳥語花香,人們安居樂業幸福安康 , 歷史的車輪永不停息,生命的輪迴也永不停止,但我們心中對三十個春天的追憶永遠也不會淡忘。

四十年前偉大的設計師鄧小平提出了震驚世界的改革開放,從此打開了中國與世界溝通的大門!從那一刻開始,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新的壯麗史詩,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樣變化。

改革開放成爲中國發展新時期的最鮮明特點。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其他各個領域,全面改革的進程勢不可擋的展開了;從沿海到內陸,從東部到西部,對外開放的大門毅然決然地打開了。這場歷史上從來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到今天,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因此,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但是,改革開發作爲一場新的偉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需要的是中華民族思想上的真正解放和各方面的創新。

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當代中國大學生以成爲最活躍的閃光點,不僅在這樣的一個時代中輕鬆愉快,自由浪漫,更時刻思考到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改革開放40年心得體會改革開放40年心得體會。

當代大學生是一個朝氣蓬勃,富有創新精神的社會羣體,所具有的年齡,知識,創新等優勢及這個羣體對自身弱點的認識和克服,使這個羣體能夠成爲順應歷史發展的,最具有潛力和活力的,推動社會進步的新生力量,在當代,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爲國家,民族前進發展的靈魂和動力。大學生羣體接受最高層次的教育,因而在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創新精神和能力等各個方面都達到相應水平,在這會使各個羣體的特殊重要地位顯現出來。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信息革命的飛速前進,經濟政治的競爭較量,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使大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信息更加豐富,思想更加解放,面對的矛盾和鬥爭更加複雜,承擔的社會責任更加重大。

大學生們擁有了理想,更承當了民族發展命運的責任。這就不僅要求大學生們要從根本上解放思想,積極提高自身素質,大膽的嘗試各方面的創新,還應該懂得愛國的方式――理智,實質。

我感覺我們是幸運的一代,和父母比我們沒有經歷戰爭,生長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我們也沒有經歷“”,只要我們肯努力,我們就能有機會上大學,而父母也很注重給我們營造這樣的好的環境,讓我們更好地成長。和改革開放前相比,我們的社會變得更有活力,人們的行爲也在隨着社會的發展發生着變化。現在每個人都更加渴望成功,渴望與衆不同,這一切反應出來的也許就是我們社會的競爭更加激烈,而這正是一個社會不斷進步的永動力。從個人層面上來講,我的感覺就是,改革開放,引入新的體制,激發了人的積極性,增加了人們對成功的渴望,從而推進了整個社會以更快的腳步在前進。我們作爲新時代的大學生,應該更加努力,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以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也爲改革開放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覺得,我們80後的大學生在一個非常好的環境中成長。在成長過程中享受着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我們的學習、生活環境與條件可以說是非常優越的。從小到現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年都在見證着改革開放的發展,也在感受着巨大的變化。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機遇,當然也有挑戰,作爲80後的大學生我們更應抓住機遇,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我們80後的大學生應抓住歷史提供給我們的這樣好的機遇,提高自身能力,在改革開放前進的浪潮中能夠有所作爲改革開放40年心得體會心得體會

當前,國家在喜迎“百年奧運”這一歡慶時刻,也面臨着“臺獨”,“藏獨”,破壞祖國統一,“雪災”,“地震”,“洪災”,天災不斷的艱難深刻,想讓中國在世界上繼續發展,大學生們不再需要沉默,擔負起歷史責任,放飛理想,實現改革開放。

關於改革開放心得感想 篇四

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國民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從衣、食、住、行幾方面談談切身感受。

一、衣着方面的變遷:

五、六十年代,人民過着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衣衫破爛不堪,春夏秋冬就一身衣服,根本無法更換。記得七三年上師範,全家都爲我高興,可是上學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媽媽非常爲難,只好與嫂嫂子商量,把她的結婚的衣服讓給我穿上。當時我特別激動,對嫂子倍感謝意。體面的來到師範學校,同學們都很羨慕。冬季學校舉行越野賽,我也報了名。可是自己連秋褲都沒有,怎麼能輕鬆完成任務呢?當時我只能捨臉和最好的同學借了一條補丁摞補丁的破秋褲參加比賽。回想起來十分寒酸,而現在,自己的內衣也有十幾套,外衣各式各樣,應有盡有,上到千元,下到幾百元不等,皮衣、羊絨大衣、高檔流行時裝任意穿着。真是冬有棉,夏有單,穿着舒適,美觀大方。

二、飲食方面

以前我們吃糠咽菜,吃了上頓沒下頓,餓得哇哇哭。到了晚上肚子餓得咕咕嚕嚕直叫,根本睡不着覺。白天餓得雙眼冒金星,一片漆黑。整天盼望着過春節,因爲到春節才能吃上頓餃子,吃上頓保飽飯。而現在,天天大米、白麪,頓頓有肉、雞、鴨、魚不斷。天天像過年一樣,吃喝不愁,餐桌食物豐富多樣。隨着季節,吃着時令的新鮮疏菜、水果,就連做飯都發愁不知道吃什麼啦。因爲過年都不覺新鮮啦。

三、住房方面的變化

記得我和愛人戀戀愛時,他家四口人,只住一間半小平房,還是職工宿舍。公婆住一間、愛人和小叔子住一間,二上下牀,偶爾我去一次,都沒地方住,愛人只好到哥嫂家擠住一夜。我們結婚時,公爹從服裝廠爭取一間不到十平米的房子。傢俱也很簡單,一個大衣櫃、一個小衣櫃,一個三屜桌,兩把椅子,一張牀,這就是全部家當。1980年公爹單位分一套三居室,全家人喜氣洋洋搬進了樓房。1990年我愛人單位也分到一套三居室,我們把房子進行裝修,帖上了壁紙,買了全套傢俱,什麼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心裏甭提有多高興啦。連作夢也沒有想到,1990年愛人單位爲了改變職工住房條件,又在良鄉西潞園購買了樓房,我們又分到近九十平米的三居室。再次裝修,上了檔次,居室寬敞明亮,更換全套傢俱家電,一家四世同堂,幸福美滿,齊樂融融,生活無憂無慮,我感到非常稱心如意,同時我還給兒子在市裏購買了一居的樓房,這都託共產黨的福,子女工作順心,安居樂業,我們老倆盡享天倫之樂。

四、出行方面的變遷

過去人們出行全靠兩條腿,無論多遠都是步行。記得上國小時,離家五十多裏地,每天同學們都三一羣兩一夥結伴步行回家吃午飯。當時乘坐公交車只需伍角錢,但是都捨不得花,因爲根本就沒有錢。而現存我們出行非常方便,各種各樣的公交車四通八達,而且車費打折,百姓得到了實惠,出行的人們越來越多。上街購物還需打的,三輪人力車等。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達到家家有汽車,無論大街大小巷到處都看行駛的私家車,我家也先後購買了兩輛汽車,有事一踩油門,想到哪就到哪!出行特別便利。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家的巨大變化,是黨政策給我們帶來幸福生活。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發揮自己的光和熱。望我們祖國更加強大。我爲生長在這樣的國家裏深感驕傲和自豪。使我深深體會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的今天,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家的巨大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