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抗擊疫情小心得優質多篇

抗擊疫情小心得優質多篇

抗擊疫情小心得篇1

8月8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醫師報》社聯合主辦的“健康中國中西合璧——後疫情時代中醫藥高質量發展論壇”線上召開。張伯禮院士在會上發表主題報告分享了中醫藥在抗擊新冠疫情的貢獻。

“中醫藥在抗擊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國人民都看到了。”

大年八年級接到通知,大年九年級一早便到機場報道,雖然對當時的武漢疫情還是一種茫然未知的狀態,但張伯禮院士心中相信會戰勝疫情。

他表示,中醫抗疫有3000多年的歷史,有記載的大疫共有500餘次。祖先總結了很多經驗在書上,研製了很多藥在書上。“我們上前線前,知識在腦子裏。”西醫關注病毒,中醫關注證候、辨證論治。

在此次新冠肺炎防控中,中醫專家很快確定了疫病的發病機理,寒、溼、毒三者結合爲病,據此篩選總結了能夠充分體現中醫藥療效優勢的“三藥三方(三藥:血必淨注射液、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三方: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並廣泛應用,惠及患者,造福社會。

初到武漢,張伯禮院士發現各大醫院的發熱門診里人滿爲患,形成了最佳傳染環境。後來他便提出提出必須將發熱的、留觀的、密接的、疑似的“四類”人員隔離開來,並對這四類人採取“中藥漫灌”的方式,效果非常好。這是他們打的第一仗。

第二仗是建立以中醫管理爲主的方艙醫院。集中管理,分類救治,充分利用資源。在方艙裏,他們提出提出服務、撫慰第一,治療第二,採用醫綜合治療方法。當時方艙醫院比較冷,他們鼓勵患者練八段錦、太極拳,讓患者感覺到了不一樣的溫暖。當時這家中醫方艙醫院收治的500多例患者中,無一例轉陽或轉重症,大大地降低了輕症轉爲重症的比例。

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也充分肯定了中醫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中的重要作用。

張伯禮院士總結道,世紀瘟疫肆虐全球,造成了人類重大死亡,重創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加劇了百年之大變革的不穩定性,令世界動盪不安。疫考全球,也考了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也考了人性,價值觀,更考了綜合國力。“今後,我們應總結經驗,補齊短板,加快建設應急反應和防控救治體系,發揮中西醫結合優勢,奪取抗疫最後的勝利。中醫藥還需再接再厲,再築輝煌。

抗擊疫情小心得篇2

近日,中央組織部印發《關於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爲核心的黨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積極主動履職有效發揮作用的通知》,向全體黨員發出了主動出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作戰令。廣大黨員當以堅決的態度執行命令,以勇敢的精神面對危險挑戰,以科學的防控護佑羣衆健康,爭做基層戰“疫”的急先鋒。

扛起使命,做執行命令最堅決的急先鋒。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主動參與疫情防控,護佑人民羣衆生命安全,是每位黨員義不容辭的光榮使命。打贏全民參與的疫情阻擊戰,基層黨員必須做衝鋒陷陣的勇士,堅決執行命令,率先奔赴戰“疫”戰場,找準戰鬥崗位,構築好羣防羣治、抵禦疫情的嚴密防線。不論在職或是退休,不論休假亦或在崗,每位黨員都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爲核心的黨中央重要指示精神上來,在做好自我防護同時,主動承擔單位、社區、鄉村的聯防聯控、疫情監測排查、宣傳疏導,迎難而上、絕不退縮,以“最美逆行”礪初心、踐使命、暖民心,讓黨員這一面面鮮紅的旗幟在基層戰“疫”的陣地上獵獵飄揚。

衝鋒在前,做排險解難最勇敢的急先鋒。84歲的鐘南山院士不顧危險,實地瞭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發佈會、連線媒體直播、解讀最新情況;湖北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定宇隱瞞漸凍症病情,顧不上被感染的妻子,堅守在抗疫最前沿;陝西鎮巴縣醫生張明文寫下“聽從指揮,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時刻等待”的請戰書……基層戰“疫”雖不像白衣戰士那樣拼搏奮戰在最前線,卻是當前疫情防控的關鍵。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守住成千上萬個社區、鄉村這樣的防護網,對打贏這場阻擊戰極爲重要。對轄區進出人員的檢測排查,對居家留觀人員的監測服務,對公共衛生的維護保障,都可能潛在危險隱患。這個時候尤需黨員以足夠的勇氣站出來、頂上去,用“我是黨員,我先來”的錚錚誓言,在急難險重的鬥爭中當先鋒、作表率、耀初心。

講求戰術,做科學防控最睿智的急先鋒。科學防控,是戰勝疫情的重要法寶。奮戰防控一線,把工作落細落實,黨員須當好信息員,堅持實事求是、爲民負責的態度,認真收集、及時上報相關信息,做到不瞞報、不漏報、不誤報,用準確數據爲決策提供服務;須當好監督員,發揮網格作用,對抗疫過程中發現的不當言行敢於制止、及時上報,對於不當輿情要敢於揭露,用科學事實擊破“謠言”,傳遞社會正能量;須當好宣傳員,根據政府權威信息,對廣大羣衆進行科學防控知識與技能的宣傳,引導羣衆正確認識疫情,自覺做好防護,打消恐慌心理,堅定必勝信心,主動協助村鎮、社區做好轄區防控,萬衆一心,衆志成城,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抗擊疫情小心得篇3

三個月的朝夕相處,除對張院士精益求精的醫術有了更深層次的體會之外,也讓他對張院士醫者仁心的付出既敬佩又心疼。

疫情防控全國“一盤棋”,權威專家就是大棋盤上最舉足輕重的“棋子”。作爲“國字號”專家組的中醫藥成員,張伯禮和劉清泉更是身兼數職,重任在肩。

採集患者資料、制定中醫治療方案、記錄研究數據、巡診、會診……近90個日日夜夜裏,張伯禮和劉清泉平均每天只有4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因工作繁忙,張劉二人經常趕不上吃飯。一日,結束工作的二人又一次錯過飯點,劉清泉熟練地拿出兩盒泡麪,準備當做二人午飯。這時,工作人員送來兩個盒飯,飯已經涼了,快餐油很大,考慮到張院士的身體,劉清泉勸其不要吃完,先吃幾口墊一下,後面看看能不能再找到其他吃的。然而,就劉清泉一個轉頭的功夫,張院士已經把盒飯全部吃完,邊吃邊嘟囔着:“不吃完不就浪費了嗎?不能浪費啊。”

由於過度勞累和飲食不當,張伯禮院士膽囊炎發作,腹痛難忍,中央指導組的領導令他住院治療。2月19日凌晨,張伯禮在武漢接受了微創膽囊摘除手術。手術後第三天又投入工作,他風趣地說:“這回把膽留在了武漢,看來這輩子註定與武漢肝膽相照了。”

術後,張伯禮的雙腿又出現血栓,必須臥牀,醫生說至少要休息兩個星期。張伯禮急了,說自己儘量聽話,多給點藥,最後住了一個星期就返回了江夏中醫方艙醫院。

“身爲一位大院士、一位大學校長、一個知名教授,但張老師卻從來沒有在乎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是始終心繫患者,保留着自己最本質的初心,實在令人敬佩!”劉清泉說,在武漢的近距離接觸裏,張院士的言傳身教令他終身難忘,受益匪淺。“老頭兒真的是‘拼了’!”

值得欣慰的是,經過三個月艱苦卓絕的奮戰,武漢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態勢持續向好。4月16日上午9點半,張伯禮和劉清泉這對抗擊疫情戰場上的“最強搭檔”功成揮手,道別武漢,凱旋迴程。

武漢疫情阻擊戰告一段落,但“最強搭檔”的故事傳說還在繼續。爲更好地開展康復者治療工作,6月底,剛剛返程兩個月的張伯禮和劉清泉接到任務——二人將再次攜手,重赴武漢,開設康復門診,爲新冠肺炎患者實施康復管理工作。據悉,張伯禮將於六月底出發,而劉清泉則因參與北京疫情防控專家組指導工作,於七月初啓程。可以預見,這對抗擊疫情戰場上的“最強搭檔”將再次開啓新的征程!

抗擊疫情小心得篇4

將黨的宗旨、大醫精誠融爲一體,爲中醫藥事業奮勇拼搏,鞠躬盡瘁!——張伯禮

翻開他的簡歷,映入眼簾的是一長串頭銜:國家重點學科中醫內科學學科帶頭人、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技術副總師、教育部高等學校中醫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教育指導委員會會長......張伯禮在這一個個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工作,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張伯禮有一個堅定的信念:繼承發展祖國傳統醫藥,爲人民羣衆的健康服務。這個信念使他以驚人的毅力勇攀科研高峯,潛心教書育人,忘我救死扶傷,譜寫出當代共產黨員的華美篇章。

“我的畢生追求是實現中醫藥現代化”

張伯禮常說:“中醫藥學雖然古老,但它的理念、方法並不落後,現代生命科學所遇到的很多困難和挑戰,將從中醫藥學中得到啓發。”30多年來,他嘔心瀝血,鍥而不捨,用現代科學技術繼承和發展中醫藥。共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40餘項,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國家發明獎1項,省部級科技一、二等獎20餘項。作爲科技部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建設專家組組長,參與組織、指導20餘個省市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建設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2006年,張伯禮率先提出了“名優中成藥二次開發”戰略,他主持的對30箇中藥大品種二次開發與產業化研究被列入天津市20項自主創新產業化重大項目。4年來,30個品種中年銷售額過億的品種已從2個增加到9個,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走出了一條新型的產學研結合之路。同時,張伯禮帶領他的團隊開始組分中藥研究,組建了國內首個組分中藥技術工程中心,開展中藥數字化分析及中藥配伍組分研究,構建了10661箇中藥組分和235個化合物的中藥組分數據庫,使中藥研發由單純經驗上升爲優化設計,用現代科技方法揭示中藥成分、作用機理,這項中藥現代化的重要成果爲中醫藥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貢獻。

針對傳統中藥生產中存在的劑型落後、工藝水平陳舊、質量控制水平低等問題,張伯禮潛心探索以提高療效、便於服用爲目的的中藥現代化之路。1999年,他申報的“方劑的關鍵科學問題的基礎研究”獲國家“973”項目資助。他發現了複方丹蔘方的藥效物質基礎、優選了配伍比例,提出了名優中藥小複方二次開發模式,突破了千百年來憑經驗組方的侷限,爲現代中藥研製提供了科學依據。2010年,複方丹蔘滴丸成爲我國第一例完成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二期臨牀試驗的中成藥,邁出了中藥打入發達國家醫藥市場的關鍵一步。

抗擊疫情小心得篇5

2月2日上午,武漢火神山醫院經過不眠不休的火速建設,正式交付人民軍隊醫務工作者。建成後的火神山醫院可容納1000個牀位,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解決現有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疫情面前,分秒必爭的“中國速度”創造了基建奇蹟,國內外網友紛紛點贊。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從1月24日上百臺挖機進場開始土地平整,1月25日正式開工,到2月2日交付使用,建設者們夜以繼日與疫情賽跑,高峯期4000餘名建設者在現場,大型機械設備、車輛近千臺,24小時不間斷施工,累了席地而歇,困了和衣而臥,體現了建設者們“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戰鬥精神。

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使命必達,他們當中有在大婚日子“逃婚”參與援建的袁緒強,有在工地連續度過19個春節依然第一時間請命參加會戰的蔣桂喜,有通宵達旦第一時間拿出醫療廢水處理技術方案和圖紙的彭冠平,還有無數個放棄了與家人團聚,放棄了假日,不顧個人安危與健康,不問回報,逆流而上、負笈前行的“國之棟樑”,讓人不禁感嘆“哪有什麼‘基建狂魔’,不過是樸實善良的逆行者”。

“中國速度”的背後有衝鋒在前的“建設戰士”,還有齊心協力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中國力量”。春節期間,有些物資買不到,有些物資買不夠,有些物資買夠了但靠的是吃“百家飯”用多個廠家的多種型號來“拼單”。三峽集團上海院、中鐵工業旗下中鐵重工、中鐵十一局集團公司等央企第一時間火速馳援,山東濱州富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濰坊高新區企業雅士空調、聊城市冠洲集團以及多家集成房屋生產企業復產復工、加班加點,全力配合,做好大量建築部件和模塊的供貨保障。疫情面前,沒有社會各界各行各業的使命擔當、砥礪爭先,就沒有震驚世界的“中國速度”。

爲“中國速度”鼓勁加油的,還有一直在線的“雲監工”們。1月24日以來,網友們高度關注火神山建設進度,被稱爲“甲方團隊”,雖不能到現場出力,但以“雲監工”的身份熬夜參與了全過程,實時“監督”建設進度,還給施工現場的設備們起了“叉醬”“鏟醬”“送灰宗”“焊武帝”等可愛的名字,爲在建設最前線緊急施工的“逆行者”加油助威。網友們的自發“監督”是關心,也是期盼,關心的是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的前線建設者,期待的是醫院的早日建成、疫情的儘快結束。4000萬熱心的“雲監工”是14億人並肩作戰、衆志成城的縮影,見證的是火神山醫院的“中國速度”,體現的是中國人民共克時艱、共同“抗疫”的強大決心。

2月3日起,軍隊抽組1400名醫護人員承擔武漢火神山醫院醫療救治任務,醫護人員中有不少人曾參加小湯山醫院抗擊非典任務以及援助塞拉利昂、利比里亞抗擊埃博拉疫情任務,具有豐富的傳染病救治經驗。相信這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希望,讓我們看到黎明的那道光越過黑暗,打破一切恐懼,找到戰勝疫情的答案。

抗擊疫情小心得篇6

尊敬的醫護人員:

你們好!作爲2020年的大學聯考生,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聽聞新型冠狀病毒的噩耗,我不覺恐慌。每天醒來看到手機最新的新聞總是感染人數又增加了多少、某地又增加了多少、疑似病例多少等令人驚駭的消息。21世紀以來sars、mers以及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你們一直在前線戰鬥,從未退縮。“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軍事家孫子這樣描述一支強大的軍隊。疾和病組成疾病。疾,在漢語中也有快的意思,用“疾如風”“侵掠如火”來形容一場烈性傳染病的傳播擴散是毫不誇張的。而你們,不懼艱難竭蹶,不畏艱辛苦楚,在前線爲國家爭分奪秒,在醫學的戰場上浴血奮戰。你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任何經歷過非典的醫護人員都十分清楚這次的病毒感染有多麼嚴重,可是你們依然沒有退縮。武漢的15名前線醫護人員已經被感染,於1月28日上午十一時出院。協和醫院西院胡醫生表示,出院後,希望能儘快回到抗擊疫情的一線。“做好科學防護,相信黨和國家,相信一起奮戰的白衣戰士,一定會守護好我們的城,一定能打贏這場硬戰!”你們感染治癒後立刻迴歸崗位的時候,是最美的;你們治癒一個一個的感染病人的時候,是世界的逆行者,是我們的照明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全國的醫護人員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擊疫情第一線,涌現出一批敢於鬥爭、敢於擔當的先進典型。

放棄假期,首個請纓,奮戰在抗擊第一線的中心辦公室主任羅黎,下班回家後,一直關注新冠肺炎感染新聞,敏感地意識到了防疫事態的嚴峻,立刻向中心領導表示,取消春節期間外出計劃,留守待命,隨時聽從中心的統一調度及安排。1月24日羅黎接到中心副主任佘毅的電話,轄區有一名密切接觸者,需要立即轉運到指定觀察點。接到命令後羅黎立刻出發到中心,在中心守到凌晨收到任務取消的消息後,才返回家中。回到家中已是11點過,看着家人端上來的湯圓,沒顧上吃晚飯的羅黎纔想起今天是正月七年級。“面對疫情,我選擇迎難而上,衝鋒在前,兌現一名共產黨員莊嚴的承諾。”羅黎說。羅黎是家人的寶貝,更是祖國的堅守者。

中心醫務科科長羅娟堅守崗位,大愛無疆,連續工作近10天。戴口罩、護目鏡、橡膠手套、穿隔離防護服,是羅娟在發熱門診每天開始接診前的首要工作。“這套防護裝備的防護性雖好,但透氣性確實不佳,常常會發現自己的髮絲、眉毛上都沾滿水汽。”羅娟說,“穿起這套防護裝備,就不能像往常一樣自由的轉動頭部,坐診時間又基本在6小時以上,等離開診室脫下厚重的防護服時,會覺得如釋重負。但是爲了患者和保護自己,我們必須堅持住。”羅娟是醫護人員,更是抗擊病毒的逆行者,國家的堅守者。

衆志成城,在不經意的細節中展現,大愛無疆,是你們的職業品格。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你們堅守崗位、恪盡職守,站在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線,將廣大人民羣衆的健康放在心頭、護在身後。你們是疫情來襲時最美的逆行者!是國家淪陷時最偉大的堅守者!

向你們致敬禮!向你們學習!

此致

敬禮

抗擊疫情小心得篇7

“我是一名醫生,面對疫情,救治病人是我的職責;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面對困難,挺身而出是我的責任。”清河縣人民醫院內一科主任張春營堅定地說。連日來,清河縣人民醫院198人響應號召,主動請戰。在他們的“請戰”申請中,總少不了“我是黨員”這一堅定理由。有着近20年黨齡的張春營更是身先士卒,捨棄春節期間與家人的團聚,投入到發熱門診的忙碌工作中。

2020年的春節,似乎註定就是那樣的不平凡。不走親,不聚會,不來往……這別樣的節日氣氛中,我們經歷的其實太多。在這太多的故事、人物中,總有太多的感動,讓人情不自禁地憶起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中的感慨:“在朝鮮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着。”隨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防控工作越來越艱鉅,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嚴峻。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是黨員,我先上”依然是最響亮的口號,最豪邁的誓言。

爲什麼該是“我先上”,因爲“我是黨員”,這個因果關係顯現出的是黨員的本色。作爲工人階級的先鋒隊,能否發揮好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羣衆的困難就是試金石。面對無情的“疫情”,從個人而言,誰都希望避而遠之,但是,爲了羣衆的平安,爲了祖國的明天,黨員幹部們就應當衝鋒在前,甚至將生死置之度外,給羣衆作出表率。就像新聞中講的,全村30名黨員喊出了“我是黨員,我先上”的口號,村內126名羣衆被黨員的奉獻精神所感染,主動加入隊伍,分別投入到志願服務崗位。

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我們前行的路上都不會一帆風順,特別是肩負民族復興重任的黨員幹部,更隨時都會面臨千難萬險。但“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隊伍,正是有了這種“不怕困難”的精神,才能取得前行路上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勝利。不管是個人的人生之路,還是黨和人民的事業之路,都需要披荊斬棘、勇往直前。在每一個困難面前,是迎難而上還是知難而退,“我是黨員,我先上”就是人生的高境界。

高爾基說:“感到自己是人們所需要的和親近的人——這是生活的享受,的喜悅。這是真理,不要忘記這個真理,它會給你們無限的幸福。”是呀,這些主動“請戰”的黨員幹部,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也許會付出許多意料之外的代價,甚至有被病毒感染的可能,但他們的內心是幸福的。“每天和數字賽跑、和時間賽跑、和生命賽跑……”這是另一場“飛奪瀘定橋”的戰鬥,把安全留給別人,把危險留給自己,這其中的無限幸福,只有真正的共產黨人,只有心中有他人的勇士,才能體會得到。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儘管打贏這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阻擊戰還困難重重,但是,有廣大黨員幹部“我是黨員,我先上”的請戰承諾,有一線的科技、醫務“勇士”們的不懈奮鬥,有全體人民羣衆的共同努力,必將迎來“柳暗花明”。“我是黨員,我先上”,是情懷,更是擔當,唯有將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交給黨和人民的人,在困難、危險面前纔會說得出並做得到。同志們,行動吧!讓“我是黨員,我先上”蓄起“衝鋒陷陣”的強大動力,伴隨這飄揚的黨旗奏響勝利的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