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2020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心得體會多篇

2020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心得體會多篇由本站會員“whbys05”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2020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心得體會多篇

鄉村振興戰略,是十九大提出七個行動計劃之一,是重慶市提出八個行動計劃之一。小偏整理了2020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心得體會三篇,歡迎參考借鑑。

2020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心得體會一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把決戰脫貧攻堅放在各項硬任務之首,集中力量、集中資源打好攻堅戰。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的底線,不能打折扣也沒有退路。中央的目標非常明確,我們必須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把握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各項任務,堅持問題導向,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按照我市所有貧困縣實現全部摘帽,實際留給我們決戰的時間只有大半年,面對最後的硬仗,時間緊迫,任務艱鉅,責任重大,需要動員全市上下,根據中央決策和中央扶貧專項巡視反饋意見,按照省、市委部署,採取“按方抓藥,照單落實”,消解問題,促進發展,才能向上級黨組織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着力解決突出問題。中央巡視組對各地扶貧專項巡視發現的問題很多,在我市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實現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必須抓住主要矛盾,抓住關鍵少數,牽住“牛鼻子”。對此,一號文件明確指出了需要解決的問題,即扶貧產業產銷脫節、風險保障不足,易地扶貧存在搬遷重搬遷、輕後續幫扶,義務教育要控輟保學,築牢鄉村衛生服務網底,扶貧要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加強一線精準幫扶力量,整治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等。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層面,也有政策層面,更有落實層面。具體到每一個地方,情況並不完全相同,結合我所在的貧困村,當務之急需要解決好飲水安全,建設標準化村衛生室,發展長效產業,調整產業結構,建設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繼續改善人居環境,穩定轉移勞動力就業,落實各類社會保障體系措施,紮實開展土地制度改革等,唯此才能根本上拔掉致貧的病根子。

各方聚力精準施策。精準施策的重要前提是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堅持扶貧標準,防止盲目拔高標準、吊高胃口,杜絕數字脫貧、虛假脫貧,杜絕各種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一號文件要求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繼續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特色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生態扶貧、金融扶貧、社會幫扶、幹部人才等政策措施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對重點難點問題,列出清單,逐項明確責任,對賬銷號。要穩定和完善政策支持與制度保障,相關扶貧政策保持穩定,研究解決收入水平略高於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羣衆缺乏政策支持,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銜接。推廣浙江“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提升農村“雙基”工程和生態保護,發展特色產業與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深化農村經營制度和土地與林權制度改革,土地擔保融資。加強黨的建設與鄉村治理。精準施策要把握時間節點,強化施策力度和效果,建立考覈標準和督查機制。組織開展常態化約談,發現問題隨時約談。從而壓實幫扶責任,提高施策實效。

發展長效扶貧產業。如果沒有產業支撐,脫貧就不可長久,只有培育有效的產業,方可穩定脫貧,形成經濟增長點,穩定勞動就業,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實現村級自我發展能力。中央提出今年要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倡導“一村一品”、“一縣一業”。要求積極發展木本油料,發展果菜茶、食用菌、雜糧雜豆、薯類、中藥材、特色養殖、林特花卉苗木等產業。這爲太湖縣依託山場資源,發展油茶等產業指明瞭方向,依靠自然資源稟賦,揚山場優勢,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產業,形成產業鏈,實現價值鏈。儘可能把產業鏈留在縣域,改變農村賣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可以看出,中央在大力鼓勵發展現代農業,着力將農業資源培育成長效產業,鼓勵外出農民工、高校畢業生、退伍軍人、城市各類人才返鄉下鄉創新創業。支持創建一批返鄉創業園。同時中央還大力支持發展適合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經營的農產品初加工,並從政策上扶持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鄉村企業和企業在鄉村興辦生產車間、就業基地,目的就是爲了增加農民就地就近就業、穩定就業。大力挖掘農村能工巧匠,培育一批家庭工場、手工作坊、鄉村車間,使傳統的鄉村文化綻放新姿,創響一批“土字號”、“鄉字號”特色產品品牌。發展適應城鄉居民需要的休閒旅遊、餐飲民宿、文化體驗、健康養生、養老服務等產業。這些政策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對於農村創新創業人員是政策福音,有利於盤活農村資產,發展鄉村產業,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

紮實推進鄉村建設。加強鄉村建設是促進高質量脫貧攻堅,加快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措施,也是銜接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推進鄉村建設事關農村“三大革命”和生態環境發展,事關農民的生活質量。“雙基”薄弱是太湖山區農村發展的短板,交通不暢、配套不足成爲最嚴重的制約因素。中央爲此開出“藥方”,鼓勵各地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合理選擇簡便易行、長期管用的整治模式。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等有機結合。開展村莊清潔行動。開展美麗宜居村莊和最美庭院創建活動。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加快完成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完善縣鄉村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繼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全面提升農村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養老、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水平,深入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加快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加快推進農村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支持建設文化禮堂、文化廣場等設施,培育特色文化村鎮、村寨,支持多層次農村養老事業發展。加強農村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同時,中央表示從財政資金中給予政策支持。

激發鄉村發展活力。讓鄉村充滿並迸發活力,是促進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重要途徑。中央推出系列農村改革的重大舉措,目的是以改革促進農村擴大開放,以改革優化農村市場資源配製,以改革釋放農業政策紅利。要求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兩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啓動家庭農場培育計劃,開展農民合作社規範提升行動。加快培育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推進農業水價、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集體林權制度和國有林區林場改革,農場企業化改革。完善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健全土地流轉規範管理制度,發展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允許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擔保融資。全面推開農村土地徵收制度改革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加快推進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開展閒置宅基地復墾試點。允許開展全域鄉村閒置校舍、廠房、廢棄地等整治,盤活建設用地重點用於支持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和返鄉下鄉創業。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範圍,提高農業農村投入比例,重點用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紮實開展新增耕地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餘指標跨省域調劑使用,調劑收益全部用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支持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繼續擴大試點範圍。總結推廣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經驗。積極探索集體資產股權質押貸款辦法。加快構建新型農業補貼政策體系。健全農業信貸擔保費率補助和以獎代補機制。探索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實施以獎代補試點。推動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逐步迴歸本源。中央關於農村經濟制度、土地及產權制度改革,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尤其是確立“三權”,土地流轉、土地入市、土地融資、增減掛鉤等等,都是農村實現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不可多得的政策機遇。

抓黨建促脫貧攻堅。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脫貧攻堅是當前黨的工作重中之重,農村黨組織必須切實擔負起抓好脫貧攻堅的責任。中央提出健全縣級黨委抓鄉促村責任制,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體系建設,建立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建立第一書記派駐長效工作機制。爲了激勵農村黨組織,中央提出要健全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中選拔鄉鎮領導幹部、考錄鄉鎮公務員、招聘鄉鎮事業編制人員的常態化機制。同時要求基層組織要鞏固黨在農村的思想陣地,引導農民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全面落實“四議兩公開”,健全村級重要事項、重大問題由村黨組織研究討論機制。理清村委會、村務監督委員會、集體經濟組織等村級各類組織功能定位。查處發生在農民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工作,引導和鼓勵農村基層羣衆性自治組織採取約束性強的措施,對婚喪陋習、天價彩禮、孝道式微、老無所養等不良社會風氣進行治理。一號文件爲村級黨組織負責人打開了政治上的上升通道,破除了個人升遷的“天花板”,這是對做出突出貢獻的鄉級黨組織人員的政策激勵,同時又賦予村級自治組織自我創新權力,支持村組織在政策和法律制度下,創新工作方式和方法。

2020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心得體會二

鄉村振興戰略,是十九大提出七個行動計劃之一,是重慶市提出八個行動計劃之一。堅決打嬴脫貧攻堅戰,是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決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工作。貧攻堅戰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築牢根基,“不讓一個人掉隊”,不僅是貧攻堅戰的“精準”,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以人爲本”。脫貧攻堅工作經過三年的精準扶貧,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成果。從脫貧攻堅工作啓動時,貧困發生率大大下降。但存在“插號戶”貧困戶,現有未脫貧的建卡貧困戶和已脫貧仍享受政策戶。脫貧攻堅工作進入攻堅拔寨、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關鍵時期。建議以打嬴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通過對基層的調研,面臨以下六點主要問題:

一是未脫貧戶硬骨頭待啃。這部份未脫貧戶因病致貧佔比較大,除繼續加大精準醫療扶貧力度外,更需要在對他們在扶志和扶智上給予心理關懷輸導,對家庭其他成員在就業和產業上因人施策,給予“一對一”的幫扶。

二是特殊困難羣體難度大。建卡貧困戶中致貧原因主要是因病因殘,重病患者、老年人、失能人員較多,幫扶難度較大,脫貧路徑狹小。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缺乏,自信心不足,內生動力不夠,存在“等、靠、要”思想。

三是已脫貧戶需繼續跟蹤。這部份已脫貧戶依然享受政策的脫貧戶,剛剛達到年收入的脫貧標準, 沒有經濟基礎, 根基不牢, 一遇風吹草動,經不起波浪和折騰,返貧致貧風險比較高,仍然需要得到高度關注。

四是危房和交通設施欠賬。農村危舊房存量較大,尚有困難羣衆住房安全無保障。交通基礎設施欠賬多,部分偏遠村社未通公路及未硬化,通達道路自然村公路通達率不暢,村民出行不便。有的山區還存在飲水困難,靠天吃水。農村環境整治任重而道遠。

五是農業產業帶動性不夠。貧困戶位處高山地區,人居過度分散。時下農村“空心村”較爲狀況突出,土地撂荒較爲嚴重。扶貧產業基礎較爲薄弱,支柱產業的示範帶動效應沒有完全顯現,貧困羣衆持續增收能力不夠強。

六是監督檢查需加大力度。農民產業收入、勞務收入、財產收入等經濟狀況的隱蔽性較強,對貧困與否和脫貧帶來評定標準上的一定難度。甚待加強監督檢查,動態性建立切實有效的建檔貧困戶進入和貧困戶退出機制。

爲打嬴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茲建議:

1.提升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再認識。

根據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果的關鍵時刻,在決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成全面小康先行區的關鍵時刻,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堅持科學發展觀,提升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再認識,全面樹立“所有的困難羣衆都是我們扶貧的對象,都是我們所關愛的人”的意識,從思想上把脫貧攻堅工作向更寬更深的領域延伸,把脫貧攻堅與全面奔小康結合起來,確保“不讓一個人掉隊”, 共同致富奔小康。

2.樹立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持久戰思想。

目前脫貧攻堅工作雖然取得了決定性成果,但要力戒自滿情緒,克服“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思想,時刻繃緊脫貧弦,咬緊脫貧不放鬆。對成績不驕傲不自滿,對問題不懈怠不迴避;對工作抓創新抓深度,對成果抓持續抓鞏固。科學應對,動態管理,辨證思維,客觀求實,善於跟進,築牢根基。對存在問題的分析,透過現象釐清本質,力克表面的脫貧遮蓋着事實上的未脫貧,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向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發起最後總攻。

3.堅持對未脫貧戶與已脫貧戶兩手抓。

繼續建立倒逼機制,深化幫扶目標,對未脫貧戶爭取在2019年內全部擺脫貧困,確保2000年打掃戰場。發揮“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協同會戰的作用,對未脫貧戶在心理干預、種養殖輔導、職業中介等方面加大精準力度。發揮羣體力量和“一對一”的作用,扶志扶智,授人以漁,增強內生動力,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勤懇勞動,擺脫貧困。對已脫貧仍享受政策戶“扶上馬,送一程”,加強跟蹤,密切關注,幫助其築牢根基,切實防止返貧。

4.着力加大對基礎設施改造建設力度。

加大農村危舊房改造扶貧力度,精準識別改造危舊房農戶對象,制定實施計劃和方案,爭取和加大資金投入,完成貧困戶D級危房改造,推進C級危房改造,實現農村基本住房安全全覆蓋。加大對鄉村旅遊、農業生產道路建設的支持力度。在開通行政村鄉村公路的同時,着力加強自然村鄉村公路建設。加強行政村鄉村公路的硬化和“白改黑”,加強自然村“便改路”。進一步優化鄉村客運公共交通服務功能,着力解決邊遠山區農民“出行難”。

5.大力發展農村產業增加可支配收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形成“黨政主導、市場能動、社會參與”模式,着力在產業振興上下功夫。鼓勵貧困戶自力更生,力所能力,發展生產,保障供給;激勵種養殖大戶、農村帶頭人、涉農公司積極吸納貧困戶就業;激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置業,帶動貧困戶就業;引導城市資本下鄉,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幫助貧困戶就業。探索“產業+”新模式,深入實施“千企幫千村”行動,激發民營企業“光彩事業”, 實施產業、商貿等幫扶路徑。

6.科學建立進入與退出長效後扶機制。

針對農民隱蔽性收入的實際情況,對未脫貧戶、享受政策的已脫貧戶、不享受政策的穩定脫貧戶進行隨時跟蹤,按照適時政策、貧困標準、評價體系和程序步驟,科學評定。充分發揮村民自治、人民監督、社會監督、政府管理、民主監督、法律監督的作用,對脫貧攻堅工作進行形之有效的監督檢查。採用動態管理的模式,爲貧困戶建檔,讓脫困戶消號。建立長效跟蹤機制、長效後續機制,真正扶貧濟困、脫貧致富,打通脫貧攻堅“最後一公里”。

2020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心得體會三

更加註重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機制整合,確保兩項工作有效銜接,不斷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隨着脫貧攻堅順利推進,已經出列摘帽的縣區鄉村,還要齊心接續爲鄉村振興的事業而奮鬥。

農村地區脫貧攻堅成績有目共睹,基層幹事創業環境的改變更值得稱道:幹部羣衆“抱得緊”,數百萬工作隊員奮戰脫貧一線,和貧困戶、鄉親們結成了親戚;上下級、各部門“抱得緊”,五級書記抓實脫貧;東西部協作對口幫扶“抱得緊”,形成全社會幫扶大格局。三個“抱得緊”,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重要機制保障、組織保障、作風保障。這場前所未有的人類減貧實踐,本身就在爲鄉村振興“補短板”。五級書記抓脫貧的責任體系,貧困地區統攬全局的動員體系,第三方評估嚴格抽查的評價體系……這些做法,都值得鄉村振興借鑑參考。

鄉村振興,同樣需要發揚鬥爭精神。已脫貧地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保持責任不變、力度不變、隊伍不變,鞏固好脫貧成果,也需要在措施上逐步實現從精準到共享、從特惠到普惠、從管理到服務的轉變。基層脫貧攻堅中一些臨時性、地域性、超常規的舉措,不宜照抄照搬到鄉村振興中來。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鄉村振興而言,適合的纔是最好的。不少地方的探索,已經顯現成效。以雲南省臨滄市爲例,省市縣掛鉤包點確立指導和責任機制,出臺文件明確鄉村振興的內容標準,讓相關工作變得更加精細、更易操作。同時,理出農村人力、物力、存在問題和所需項目4個清單,摸準鄉村振興的基層實際。臨滄市下面的雙江縣,在“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加掛“鄉村振興辦公室”牌子,集中辦公、整合機制,確保兩項工作精準理念延續、政策措施延續、幫扶力度延續、成效檢驗延續。

由此來看,實現鄉村振興,精準同樣是必不可少的方法論。比如,建立相對明晰的指標和責任體系,不宜大而化之;摸清鄉村困難問題和資源條件,規劃先行、步步爲營;打開大門、敞開市場,把更多的資源、人才引入鄉村共襄盛舉;把“指導振興”和“我要振興”結合起來,更加註重理事會等的內生動力培養;注重“典型引路”和“提攜後進”,有重點“抓兩頭”來促進全體振興……更加註重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機制整合,確保兩項工作有效銜接,才能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不斷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作爲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鄉村振興戰略在實施中必須貫徹“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我國脫貧攻堅已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最好成績,秉承新發展理念,借鑑脫貧經驗,用脫貧經驗“金鑰匙”打開鄉村振興之門,廣袤鄉村必將呈現更新更美的圖景。

2020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心得體會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