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2020年新版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銜接作文精品多篇

2020年新版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銜接作文精品多篇爲本站會員“xiaoou”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2020年新版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銜接作文精品多篇

2020年要全面脫貧,還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任務繁重且艱鉅。小偏整理了2020年最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銜接作文優秀範文5篇,感謝您的每一次閱讀。

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銜接作文優秀範文一

2020年要全面脫貧,還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任務繁重且艱鉅。如何啃下難啃的硬骨頭,確保不折不扣如期完成任務?筆者認爲,一定要以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按照十九大打好“三大戰役”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把打嬴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做到兩不誤雙促進。

抓好龍頭建設,發揮好帶頭示範作用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火車跑不快,也是因爲車頭帶不動,動能不足。必須下大力氣抓好龍頭建設,有三方面內容:一是必須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要按照“東南西北中,黨政軍民學,黨是領導一切”的要求,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打造堅強戰鬥堡壘、堅強陣地,鑄造村黨支部在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主心骨、領航人作用;二是必須發展壯大市場主體。要深入研究村情,立足資源實際,做到“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發揮政策優勢,以市場爲槓桿,通過招商引資,建立“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穩定發展戰略,切實發揮企業拉動、產業帶動、政策輻射作用。筆者認爲炮臺村要脫貧摘帽,要實施鄉村振興,必須在“靠海吃海”上下足功夫才行;三是必須實施抱團發展戰略。在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和信息高度發達的社會,傳統的小農經濟無法適應發展需求,抱團發展是產業發展常態。在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中,必須大力倡導和推動抱團戰略實施,通過組建合作社、非經組織等模式,實施農村產業抱團發展戰略。同時,還要通過大力鼓勵和推動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發揮好鄉賢和致富能手的作用。

注重輿論宣傳,對羣衆實施“頭腦風暴”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主觀認識不到位,有偏差,都極大制約和影響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進程。必須抓好輿論宣傳引導,實施“頭腦風暴”,讓羣衆樹立正確的思想認識。首先,大力宣傳和落實國家政策。要強化政策正能量方面的解讀和引導,不搞政策變通,嚴格政策標準,不養閒人、不養懶人。其次,強化鄉風建設。要按照“鄉風文明”要求,大力弘揚和豐富新時代鄉風,強化扶志扶智,杜絕扶懶,進一步提升羣衆的“廉恥”感。再次,描好方圓。要結合本村實際,積極爲羣衆描好鄉村振興的方圓,制定具體的鄉村振興措施,切實加大“新時代新型農村、農業、農民”的宣傳力度,讓鄉村振興更具體化,讓新時代新型農村、農業、農民更形象化,帶動廣大農民實踐和模仿。最後,灌輸危機意識。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信息時代,成功沒有捷徑,機遇稍縱即逝,要強調社會“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規律,灌輸“美好生活都是奮鬥出來的”觀念,大力宣傳“勤勞致富”典型,打壓“好吃懶做、社會寄生蟲”的腐朽思想,引導好個體危中尋機,危中抓機。

適應市場發展,解決好根基不牢問題

經濟發展決定上層建築,經濟發展上不去,說一千道一萬均爲虛,貧困村必須始終把經濟發展作爲第一要務抓實抓好。經濟發展一定要適應市場發展規律,不能拔苗助長。首先,必須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要結合村級實際,充分挖掘盤活集體資源、資產,利用好政策,發揮好優勢,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把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起來,提高村級“兩委”在羣衆中的話語權,讓廣大羣衆自覺團結在村“兩委”周圍。其次,發展特色產業。“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要結合實際,學會把資源優勢發揮到極致,把特色產業發展起來,成爲地域標識、標籤。同時,懂得規避風險,採取產業鏈發展模式,不斷延長和提升產業鏈,提高產業的抗壓抗震能力。再次,築好巢。好巢才能引鳳、留鳳,要加大村級基礎設施建設,在完善水、電、路等規定動作的同時,提檔增質,利用PPP項目融資模式,抓好自選動作的創新,推動村級市場、自來水工程等配套設施的完善,抓好亮化、綠化、美化,爲村級發展經濟打下更好的發展基礎。(來源:欽州日報)

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銜接作文優秀範文二

“四月春光好,正是讀書時”。在春光明媚的四月,我有幸到百年名校——西安交通大學學習,五天的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彷彿經歷了一次文化之旅,一場視聽盛宴。培訓結束後,仍然回味悠長,也引發了我對於鄉村振興的一些思考……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而鄉村振興就是要以農村經濟爲基礎,努力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我認爲建設美麗鄉村始終都離不開文化。

文化是生態宜居的守護者。習總書記說美麗鄉村建設就是要“看的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鄉村的青山綠水是我們耐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中國自古以來就講究遵循自然法則而生存。繼承和發揚傳統的生態文明觀,讓人們懂得“仁民愛物”,發自內心崇尚自然,珍惜環境,才能從根本上守護住我們的青山綠水。

“鄉愁”對於鄉村來說是對鄉土文脈和故土文化的記憶。鄉愁可能是一棵長在村頭的古樹,可能是一間破舊的祠堂,可能是一出家鄉的戲曲,還可能只是一位兒時的玩伴。這就需要加強對遺址遺蹟、宗族祠堂、田野文物的開發保護,傳承鄉村文脈,讓村民在精神上有歸屬感。讓更多鄉賢回到故土推動鄉村文化的傳承,建設美麗鄉村。

文化是產業興旺的金鑰匙。鄉村產業無論是農業還是第三產業,都需要注入文化內涵,否則就不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我們平利是女媧故里,中國名茶之鄉。當我們的茶飲產業注入文化內涵,整合品牌力量,平利的絞股藍和綠茶也會像西湖龍井、武夷山大紅袍一樣名揚四海。到那時,我們賣的就不僅僅是茶而是健康和文化。

談到鄉村振興就會想到鄉村旅遊。而鄉村旅遊的持續蓬勃發展,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內涵。一個地方的歷史積澱、氣候環境、風土人情、飲食起居,風俗習慣等等構成了一個地方的地域文化,而這種文化帶給人們的是不同於其他地方的精神體驗。譬如,有人喜歡“大漠孤煙直”的蒼涼,有人喜歡“海上生明月”的意境。我們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本地的地域文化,讓每一個來平利旅遊的客人感受到這片土地與衆不同的魅力。

文化是鄉風文明的約束力。“仁義禮智信、誠孝檢勤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在鄉村振興中,如果我們充分發掘鄉規民約、族譜家訓這些道德資源,發揮身邊榜樣的力量。讓向善向美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凝聚人心、引領道德、淳化民風,那麼“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鄰里和睦”等等都會成爲村民發自內心的尊崇。

農村的公共文化建設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只有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才能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權益,提高鄉村文體活動質量,讓廣大村民在豐富的文化體驗中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

《周易·賁卦·彖傳》中解釋文化,“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有形的,更是無形的,它無時無刻都在影響着我們的“三觀”和生活方式,要想振興鄉村,就得以文化鑄魂。有了靈魂的鄉村便有了生機和活力,有了青山綠水和鄉愁,有了希望和未來。

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銜接作文優秀範文三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眼界決定高度,創新決定廣度,思路決定出路,勇氣決定舉措,擔當決定成效。只有“跳出看,走出朔州看朔州,對照看,對比湖州看朔州”,才能準確客觀的發現我們的不足和短板。作爲一名基層鄉鎮黨委書記,如何創造性地貫徹好、落實好市委六屆六次、七次全會精神,在加快實現“鄉村振興的特色區和踐行“兩山”理論的示範區”這一目標的過程中,想在先、走在前呢?我覺得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突破:

一是思想上要解放。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在黨紀法律範圍內主動破除制約鄉村發展的條條框框,爲創新鬆綁、爲發展撐腰。要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全方位反思以前在農村農業工作方面的不足和問題,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探討鄉村振興瓶頸的舉措,把討論活動變成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的過程,用討論的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要在全社會形成人人爲鄉村振興想辦法,不爲不作爲找理由的濃厚氛圍,樹立爲幹事者擔當,爲作爲者負責的正確導向。

二是政策上要吃透。結合現場教學所去村莊,感悟最深的就是湖州人把政策用足用活了。這恰恰是我們工作的一大短板,我們的習慣做法是用政策限制,不是用政策發展。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法規的學習培訓和宣傳力度,提高執行者的業務素質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政策研究的力度,提高解讀政策的能力,創造性地提出貫徹落實政策的細則或舉措,讓政策更接地氣,更服水土,而不是機械教條式的執行政策,更不能把政策變成謀取私利的工具和依據,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政策變成推進鄉村振興的動力。

三是資源上要激活。這裏所說資源指政策資源、社會資源和文化資源。首先政策資源。五四村、魯家村、向陽村等已經全部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現農民承包地經營權全部流轉,股權化既保證了農民的土地收益,又弱化了農民個體實際地塊的界限,限度地降低用地成本,化解了土地糾紛,很好地處理了農村集體和個人的利益關係,極大地釋放和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土地的規模化、集約經營。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這一政策,我們還未用足用活。其次社會資源。鄉村振興不是一部門的事,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統籌整合使用政府資源、統籌調動社會民間力量,引導企業資本參與。參觀的鄉村,村級都設有統一戰線工作組,統籌調動鄉賢、名人等力量助力鄉村治理,這個做法真的不錯,值得借鑑。第三文化資源。一是湖州的所有村都有文化禮堂,都有講習所,都有文化長廊,都有農風家訓,都有村史館,都有農家書屋,都有老年公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隨處可見深入人心,文化育人、文化興村、耕讀傳家的氛圍很濃。二是村級黨組織尊重人才、培養人才的眼光和遠見着實讓我們佩服,可以說照此下去,下一輪的發展引領者仍然是湖州。三是對文化資源的挖掘也要做到極致。這次學習還有一個感受就是湖州的博物館很多,湖筆博物館、桑基魚塘博物館、荻港村名人博物館等等。國級傳統古村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等都做到了極致。我們的傳統古村落、非遺等資源相當一部分在沉睡,未能發揮文化資源在促進經濟、教化鄉鄰、撫育文明風尚中應有的作用。

四是責任上要擔當。從魯家村的成功案例,到向陽村黨支部、村委會、村務監督委員會集體決定、共擔風險,處處閃耀着爲民擔當、幹事創業的情懷。創新發展,先行先試,需要擔當,就要大力傳承弘揚精神。一要有爲羣衆爲集體利益擔當初心。二要有迎難而上、艱苦奮鬥,不怕挫折、不怕失敗,愚公移山的恆心。三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久久爲功,利在長遠,天下爲公的公心。這既是對幹部個人的要求,也是對各級黨組織的要求。

五是黨建上要加強。黨羣服務中心是每個參觀點最突出、最顯眼的標誌。“爲集體操心、讓羣衆省心、請組織放心”、“村莊發展快,要靠書記帶;羣衆生活美,要靠班子領;火車開的穩,要靠黨員撐”、“黨員農家樂”、“黨員文明戶”、“黨員責任牌、責任區”、“黨員請您歇歇腳、上下樓梯慢慢走”等暖心提示清晰顯眼,處處體現了黨員示範帶頭,服務羣衆的理念,體現了黨組織在鄉村振興、鄉村治理中領導核心作用。任何一個美麗鄉村的建設,都離不了黨組織引領、黨員示範帶動,只有強一個支部,才能促一個產業、活一地經濟、富一方百姓。要通過黨建引領,不斷強化“三基建設”,激活基層黨委、農村黨支部內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觀能動性。

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銜接作文優秀範文四

近年來,農村發展問題受到黨和政府的日益重視,從過去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到現在的實現城鄉一體化,不同時期,國家對農業農村的發展都會做出相應的部署。而在如今,十九大報告中,針對農村的發展,又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就成爲新時期指導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行動指南。

鄉村戰略的實施對當前我國農村發展至關重要。這將成爲解決好“三農”、激活農村活力、彌合城鄉差距的重要武器。從我國農村和城市發展的固有軌跡來看,農村發展在很長一段時間處在邊緣地帶,停滯不前。隨着城鎮化的發展、現代化的推進,不少鄉村,尤其是邊遠偏僻的鄉村,逐漸沒落、慢慢消亡。以至於每次談及農村問題時,農村人口流失、農村空心化、留守問題等,不可避免。特別是當前我國在開啓現代化建設的征程中,農村所面臨問題必須解決。所以必須要實現農村振興,讓農村重新煥發出應有的活力。如果沒有農村的現代化,沒有農村的活力繁榮,就不可能有國家的現代化,更不可能實現現代化強國的目標。

十九大報告中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二十個字的總要求,即“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它分別從鄉村的生產發展、生態建設、精神面貌、社會治理、生活狀態這五個角度提出的具體要求。對於農村發展總體要求,曾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上也有提過,當時是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背景下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總要求。相比較而言,此次“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要求更高。這二十個字的表述除了“鄉風文明”表述沒有變化外,其餘四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以前強調“生產發展”,現在要求“產業興旺”,即不僅僅是發展生產,而且要求發展產業,從層次要求更高;以前要求做到“生活寬裕”,如今在即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將要開啓現代化的征程的時代背景下,農民當然也要“生活富裕”;對於農村面貌,以前要求做到“村容整潔”,現在要求做到“生態宜居”,上升到生態環境的高度;以前鄉村要“管理民主”,現在則表述爲“治理有效”,從一維主體的“管理”到多方參與的“治理”,所體現的正是當前社會治理模式的轉變。這些種種變化都是步入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必然要求。

如何來實施鄉村發展戰略?報告裏面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當前“三農”問題仍然我國全面發展的短板問題,在即將開啓現代化國家建設的征程中,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戰略安排,這是堅持問題導向,補好發展短板的必然選擇。這就意味着未來在社會資源要素配置上尤其是公共服務資源的投入上向農村傾斜,爲實現農村振興打好基礎。

報告中特別提出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裏提出的“城鄉融合發展”,可謂是報告中的亮點。在過去“城鄉一體化”的提法上,再次升級,實現“城鄉融合發展”,即通過城市的發展帶動農村,農村發展來促進城市。在現代化的進程中,鄉村決不能處於從屬地位,將其看作城市化發展進程的墊腳石,而是要和城市處於一個平等的地位,相互融合,相互促進。所以,在過去長期的城鄉二元體制的發展模式下,未來我們國家試圖從制度建設、政策體系上開始着力,實現城鄉融合發展。

在農村的土地承包問題上,報告中提出“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這一政策安排,受到廣大人民羣衆尤其是農民羣體的熱烈支持。土地政策的連續穩定是農民安心搞生產的前提,土地承包期長久不變,從短期來看,可以讓農民消除疑慮,全身心的投入農業生產,長遠來看,這更有益於農業農村長期穩定發展。

鄉村的振興離不開基層的有效治理。報告裏提出,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這一政策安排是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中的“治理有效”的具體體現。其中自治是治理有效的基礎、法治是治理有效的保障,德治最終是融合在鄉村自治和法治中,是治理有效的內化與昇華。這三者各盡其能又相互銜接,共同構成鄉村治理格局。治理體系的執行最終要靠人來落實。人才是推動鄉村發展的最關鍵因素,因此報告中提出,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這就有利於把各行業中熱愛“三農”優秀人才吸納進來,充實農村工作隊伍,加強三農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村不能成爲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必須要振興鄉村,使農業強大、農村美麗、農民富裕。這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環節,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客觀要求,也是新時代下回應農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銜接作文優秀範文五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辦好農村的事情,關鍵在黨。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綜合性戰略,需要從農業產業化、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村社會發展等方面協同推進,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新時代黨領導鄉村工作的水平。

以黨建統領發展,讓產業“強”起來。“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產業是農村發展的根基,只有產業發展了,鄉村才能繁榮興盛,才能聚集人氣,形成良性循環。發展鄉村產業,除了發掘鄉村的潛力,更離不開社會資本、各方人財物的投入,因此,一定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統領帶頭作用,不斷加強基層黨員幹部的學習教育,培育幹部業態服務意識,把各方資料整合起來,培育形成“產業本身+產業應用+產業服務”的產業集羣機構,帶動鄉村經濟發展。

以黨建促進治理,讓環境“美”起來。“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鄉村振興戰略用“生態宜居”替代“村容整潔”,是鄉村建設理念的昇華,更是一種質的提升。作爲基層黨組織,要不斷重視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投入,將鄉村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爲生態旅遊發展優勢,其次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紐帶重要,引導當地幹部羣衆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注重鄉村的可持續發展,把農耕文明的精華和現代文明的精華有機結合起來,使傳統村落、自然風貌、文化保護和生態宜居諸多因素有機結合在一起,促進鄉村地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以黨建構建和諧,讓鄉風“淳”起來。“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靈魂,也是在物質基礎普遍改善的基礎上,村民精神層面的更高訴求。十九大報告將“鄉風文明”作爲“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就是要求我們在注重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要注重對村民精神層面的引導。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思想引領作用,引導村民形成科學、健康、文明、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構建和諧的鄉村生態文化體系;以文明村創建爲抓手,深入開展文明戶創建活動,提倡尊老愛幼、鄰里和睦、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通過文明鄉風的導入和培育,提升鄉村整體精神風貌。

以黨建引領“三治”,讓管理“活”起來。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爲鄉村治理體系的改革與完善指明瞭方向。鄉村是國家治理體系的“神經末梢”,加強鄉村治理,是實現鄉村現代化的重要課題,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通過創新基層管理模式,讓“三治”齊頭並進,激發鄉村治理活力。如進一步推動村務公開,擴大村民的監督和參與度,制定和實施村規民約,實現鄉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提高自治水平;依法調節羣衆糾紛,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模式,大力培育鄉村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形成廣覆蓋、多層次、社會化的社區管理體系;加強鄉村倫理道德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爲根本,以社會公德來制約個人行爲。

2020年最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銜接作文優秀範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