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發言稿 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學院高質量發展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發言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發言稿 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學院高質量發展

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學院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創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勢下我們要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的重大問題,是順應時代潮流、把握髮展機遇、厚植髮展優勢的戰略抉擇,是我們黨關於發展理論的重大昇華。

高職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着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我們作爲新辦高職院校,要深刻認識“五大發展理念”的重大意義,緊密聯繫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聯繫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增強貫徹落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將“五大發展理念”爲指導,在落實學院追趕式發展目標下,引領學院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學院教學水平。

一、用創新發展理念,推動學院傳統專業的建設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是學院發展的重點和力求突破的方向。我院發展過程中,傳統專業曾爲成都區域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今,隨着3D打印技術研發升級,工業機器人擴大應用,智能工廠加快佈局,工業產品智能化進一步發展,各地工業園區加快智慧化改造,中高端工業機器人在汽車、電子、化工、家電等行業將得到廣泛深入應用,智能製造對傳統行業的滲透逐步深化。同時,加上5G普及,智慧城市建設,互聯網應用爲傳統行業注入新活力,涌現一批工業創新應用。傳統行業企業爭相轉變以往“以產品爲中心”的理念,提倡互聯網“以用戶需求爲中心”的思維,積極構建新型企業生態價值鏈。

因此,傳統專業必需緊跟產業發展、企業發展,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要引領企業技術發展。要在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的過程中,引入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用智能製造推動專業的發展和轉型。首先是改革課程體系、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構建智能製造、工業機器人等通識類和專業類課程。其二是改革教學內容,要積極刪減不適用的課程內容,學習領會並增加新的內容,融會貫通,形成新的基於智能製造職業崗位的課程內容體系。其三要改革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用與智能製造相適應的手段,實現教與學的任務要求。其四要着眼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的培養。其五,傳統實踐教學基地需要升級改造。要充分利用產教融合加強傳統實踐教學基地的升級改造,要深入研究基本技能、技術素養訓練之本的同時研究訓練內容和訓練方式的調整創新,軟硬交融培養高素質的職業人。

二、用協同發展理念,解決專業發展不平衡的矛盾

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專業建設發展過程中,要堅持統籌兼顧、綜合平衡,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係,補齊短板、縮小差距,努力推動學院專業建設欣欣向榮、全面發展,特色突出的景象。按照“專業和專業羣同步發展,專業發展與區域產業結構調整趨勢結合,校區與周邊城市功能和產業聯動,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和歷史文化融合”的理念,按照省優秀高職標準和要求,編制學院專業建設發展規劃,健全專業羣結構。堅持和突出專業優勢和專業特色,整合力量建設一流專業,打造重點優勢專業,形成關聯度高、互爲支撐、結構合理、協調發展的專業羣,實現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協調同步,教學、科研、管理協調同步,着力解決“專業設置同質化、管理方式行政化、建設思路功利化”現象,實現學院專業建設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用綠色發展理念,把“綠色製造”融入專業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從教育的視角出發,綠色發展建設,可以分爲人與人、人與大自然、人與機器之間關係的建設。用綠色發展理念,讓教育立足於生命的原點,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將“綠色製造”作爲建設一流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入專業建設發展規劃。按專業教學標準和要求,確定建設目標和路徑。緊緊圍繞綠色、環保、低碳、節能這一核心,加快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保類通識類課程構建。在老實訓場地改造和新實訓場地建設中,全面推進節能環保的建設,打造綠色實訓場建設,注重低碳循環,將綠色環保文化融入實訓環境,達到潤物細無聲的環境育人效果,努力增強學生綠色、節能的責任心。

四、用開放發展理念,深化產教融合構建“1+X”證書制度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用開放發展理念推動專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構建“1+X”證書制度,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連的有機銜接。這樣,不僅能夠擴大教育資源供給,滿足了人民羣衆選擇性教育需求,而且可以加快教育體制與機制創新進程,是多贏之舉。

第一,通過深化產教融合,全面加快校企聯合開發課程建設,構建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強化一體化課程體系,優化教學內容,踐行“做中學、學中做”教學理念,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第二,通過校企合作、校校聯合實施人才培養,構建“1+X”證書制度,能夠提升畢業生職業崗位的適應能力。第三,通過開放引進高素質企業技術團隊、行業能工巧匠開展實踐教學,可以更好地改善師資結構,建設一流的人才隊伍;通過深度開展合作,不斷匯聚優秀教育理念、教育資源,可以少走彎路,減少投入,縮短改革和創新周。第四,依託企業,更好立足服務“一帶一路”戰略,實施職業教育國際化,開展教育服務輸出,不斷提高學院開放化程度和國際化水平;通過深化校企合作,紮實做好協同創新、協同培養、協同項目,以國際化視野,積極推進國際化步伐並實現新突破。

五、用共享發展理念,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牢固樹立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把共享作爲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重點提出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建設智能化校園,統籌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利用現代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現規模化教育與個性化培養的有機結合。創新教育服務業態,建立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

一是優化升級教育信息化環境。實現網絡教學環境全覆蓋,加快仿真實訓中心、網絡教室、遠程教育培訓中心、多媒體應用中心等數字化設施建設,以信息技術支撐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二是規模化深度應用雲課堂教學平臺。推進信息化教學改革,開展“智慧課堂”試點示範,大力推進翻轉課堂、微課、在線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鼓勵基於移動終端的學習、應用、評價等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實踐,構建大數據精準教學模式,形成學生成長數據畫像,利用人工智能優化課堂教學設計。三是建設“教師學習交流共享平臺”,推進網絡教研、網絡培訓、學習共享等功能,實現“一人一空間,人人用空間”。四是加快構建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推動網絡共享課程建設,推進雲班課數字資源建設中心建設,構建各級教育資源平臺的互聯共享,構建職工培訓網絡課程和高職擴招(退伍軍人)網絡課程體系,深入推進“名師課堂”“公益課堂”建設,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提升網絡扶貧水平。探索學院雲班課教育大數據中心,深度挖掘教學工作大數據在教學管理等方面的支撐作用。五是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開展新一輪教師教學能力大賽,開展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培訓,全面提高教育管理人員和教師的信息素養。

六、用高質量高品質,推動學院追趕式發展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繫的集合體,要統一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交替,哪一個發展理念貫徹不到位,發展進程都會受到影響。同時,新發展理念更加強調高質量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高質量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

當前,我院處在一個職業教育高速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時期,《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爲新時代職業教育規劃好了頂層設計和施工藍圖,開啓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徵程。在這大好歷史發展的背景下,我們更要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爲指導,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以《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爲契機,全力抓好“雙高”建設,用高質量和高品質,開創學院工作新局面。

一是主動對接新經濟、新業態、新技術、新要求,以校企合作爲抓手,全面推進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和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增強辦學實力、提高辦學質量。

二是積極面向成都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密切對接“成都5+5+1”產業發展實際,堅持把“專業羣對接產業羣”作爲專業建設的第一要務,把專業羣建在產業鏈上,着力提升學院服務成都產業轉型升級的能力。未來,緊緊圍繞成都市重點產業,做強智能製造、軌道交通、汽車互聯網+、現代服務“四大專業羣”,探索構建信息技術、鐵道工程、飛機維修等專業羣,形成了主動對接和精準服務成都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建設格局,極大提升專業對產業發展的貢獻度和學院服務企業、行業和產業的能力。

三是對接新發展理念組織開展科研項目。圍繞新發展理念,深化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積極申報國家、省重大、重點教學科研項目,啓動實施了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和改進工作,以高質量高品質項目建設爲載體,推動專業發展,打造省級高水平專業。

四是深化校企合作。以產教融合作爲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進一步擴大與國際知名企業和國內知名企業的合作關係,開展深度合作。依託行業龍頭企業和企業集團,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打造一批產業學院、跨企業協同創新中心、產業研究院、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積極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實現了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零距離對接,着力把工學結合、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向更高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