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老子道德經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老子道德經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道德經讀後心得感悟 篇一

一本《道德經》,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個真實的人:人的一生,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說會道,有的人不善言辭。有的人甜言蜜語信手拈來,有的人沉默寡言卻內涵豐富。說着悅耳動聽卻不走心的話遠遠比不過說着逆耳忠言卻溢滿關懷的語言來的動聽。“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說明了與其華而不實,不如樸實無華。由衷而出的信言遠遠好過滿嘴奉承的美言。做一個真實的人,求真務實,實事求是。

做一個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辯解,以理服人才是他們的追求。花言巧語善辯之人一味辯解,忠厚老實善良之人從不詭辯。一個人越強調什麼越說明他內心缺少什麼,越是解釋越是掩飾。“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與其強詞奪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忠厚老實,以理服人。

做一個聰明的人:腦袋聰明的人知識大都不怎麼淵博,因爲他們覺得聰明就是資本。知識淵博的人都不怎麼聰明,因爲他們知道腦袋聰明不如內心聰明。睿智高於聰明。與其聰明沒有內涵,不如有內涵地活的聰明。而“明”就告訴我們要有一顆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禮,明人生。而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爲什麼這樣做,怎樣做正確,才能內心明達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獵多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使人睿智使人聰明使人深刻。做個聰明的人,明明德,明歸止。

做一個懂得奉獻和付出的人。給予是一種美德,奉獻是一種品質。一味的索取只會讓人生之路越走越窄。雖然奉獻有可能失去些什麼,但是人總要明白有時候失去是另一種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質”,但是卻贏得了“精神”,給予的幫助越多,得到的內心滿足感越多。讀書筆記當然奉獻與付出不是毫無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計回報並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獻的度,適可而止就好。做一個懂奉獻的人,樂於助人,溫暖他人。

做一個爲而不爭的人,順其自然,踏踏實實,努力過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運”,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強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強求,失去了順其自然,快樂就好……

安靜中體會生命的美好,修養自己,如此安好……

道德經讀後心得感悟 篇二

《道德經》,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實實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金錢、地位、美色的誘惑呢?我們同樣可以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職!

既然我們個體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暫,我們何不端正心態呢?靜心、淨心、盡心就是人們的三個不同心態層面。靜心:靜安人生座標;淨心:淨處人生方向;盡心:盡展人生作爲。

靜心,靜安人生座標。

老子以“清靜爲天下正”,“清靜無爲”爲修道之本。《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強調了致虛守靜的修養。“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通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纔會“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後,莊子強調少私寡慾,以靜養神,這是道教靜中養生的思想理念。

“靜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靜心,纔不受名利得失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總之,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纔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纔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淨心,淨處人生方向。

“淨者,不污也”,天地萬物之間,潔淨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十二章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意思是說五彩繽紛的世界使人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聲音使人震耳欲聾,美味佳餚使人饞涎欲滴,縱橫馳騁的心靈使人心態若狂,擁有貴重難得的貨物使人心驚膽寒。就從視、聽、味、嗅、觸、物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故後人雲: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慾之心。

道德經讀後心得感悟 篇三

我們一直在尋找適合中國的現代社會人際關係,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經研究出最完美的的社會人文構造了,只是沒多少人去鑽研罷了。

——題記

老子在《道德經》留下了許多治理國家的方法,或許有些人認爲老子有愚民主義的方向,但在我看來並非如此,而是老子畢生摸索出了完美的社會模型。

在《道德經》第八章中,老子首先提出上善若水的思想,老子善用一些生活中常見,而又不會引起爭議的事物來引喻一種態度或表達一種道理,如同天、地、人、萬物。老子談水,不談水對人或萬物的幫助,而獨闢新徑地談論起了水的“不爭”,水是世界上最柔和的事物,就算有東西擋住了它,它會從它的周邊流去,而不會與事物本身相爭持;它不論最後通往何處,哪裏有路它就會往哪裏去,或許通往地獄,亦或許一去不返,但它依然義無反顧。文末有一句話:“夫唯不爭,故無憂。”因爲你什麼也不去爭,自然什麼也不會失去,這裏的不爭絕非不思進了,而是善於謙讓,在同等機會下讓利於他人,或自知不如而退讓。其實到最後,你依然會得利,因爲不爭,所以多了許多朋友,就有了更多得利的機會,正是“夫爲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試問,若所有人都能做到“不爭”,那社會又如何能不和諧,天下又怎會不安定呢?人們不去爭利,互相謙讓尊重,又如何建立起隔閡。社會學中提到了兩種不同的社會構造,一種是個體理性導致集體非理性,另一種是個性感性導致集體理性。似乎比起理性而言,感性是個貶義詞,但試想,所有人都想着自己手頭的那點利益時,都想着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更大的利益,在中國社會中這種現象叫做“坑”式欺詐,而這樣一個個體理理性的社會,它的最終集體顯現出的形態便是集體混亂。但若如同老子所言,每個人都去謙讓,或許有人稱之爲迂腐,有人稱之爲愚笨,但最後所呈現的卻一定是一個和諧的集體。

打個比方,若是每個人都是一塊棱角分明的石頭,都想着去碰撞對方以得到更大的地盤,那麼到了最後,我們只能剩下一盤亂石散沙,雜亂地分佈在各個角落;若是每個人都像是一股細流,或許在碰到石頭時會被一分爲二,甚至散落各處,但當它們匯聚在一起時,但是無人可擋的奔騰巨流。而這樣的兩種社會相遇,孰勝孰負一目瞭然。相較於西方社會,中國屬於經驗社會,它最寶貴的資源便是老祖宗留下的知識,知識的惟一載體便是書籍,但許多中國人不願去承接這些遺產,因爲它們太過博大,而這對於一個沒有凝結出成體系的科學方法論的國家無疑是一件可怕的現象。

五千多年的歷史使中國積澱了太多太多,我們不能,也沒有資格不去傳承它們。古人的智慧是偉大的,品讀《道德經》讓我悟出了許多,我願化作一條細流,去追尋,去探索,等待着終有一天流入我們自己匯聚成的大海。

道德經讀後心得 篇四

《道德經》是老子所著,故又成爲老子,對道德經的感悟。老子姓李,名耳,諡曰聃,字伯陽,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約生活於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國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偉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道德經》分爲八十一章,分爲上下兩篇,上篇三十七章,起首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稱《道經》;下篇四十四章,起首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人稱《德經》。《道經》講述了宇宙的根本,到處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講述了陰陽變幻的微妙;《德經》講述處世的方略,到處了人事的進退之術,包含了長生久世之道。“道”是人類的自然觀和世界觀,一定要順應宇宙的客觀條件,合乎自然規律地生存。只有愛護宇宙並且與大自然融爲一體,人類才能健康地生存下去。一旦我們破壞了大自然,違背了大自然的規律,那麼我們一定會遭到殘酷的報應和懲罰,甚至會帶來滅頂之災。“德”是人類的人生觀和社會觀,還是要求人類順其自然地與人共處,合乎社會規律地生存。只有返璞歸真地復歸於嬰兒般的自然純真狀態,統治者卑謙若谷,民衆爲而不爭,然後社會才能正常發展。

《道德經》一書中的智慧,源於老子對事態人情的深徹洞察和深刻思索。戰爭頻仍、生命無常,點點滴滴積澱成老子的關於人性修養、處世哲學、治國之道、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等的智慧之學。

那《道德經》究竟內涵和意義何在呢?下面是我們組對《道德經》的一些理解和人生感悟!我們把它概括爲兩點,一是“心存善念悟大道”二是“處下無爲成大德”。什麼是“心存善念悟大道呢?”首先來看看什麼是大道?道德經裏面說“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說可以用語言表達的大道就不是永恆普遍的大道了,爲什麼呢?因爲第一語言具有其侷限性,有些是隻能意會不可言傳的!第二道是運動變化的,不斷展開的,而說明他的語言是固定的,不能隨時運動變化的!舉個例子,有一首歌唱得好啊:你問我到底愛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爲什麼不直接形容表明到底有多愛,而是說月亮代表我的心呢?正是因爲這種愛太深沉,太永恆。所以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不能夠道明。任何華麗的詞藻,在這深沉而又永恆的愛面前是那樣的蒼白無力!所以就像老子所說的越是深沉普遍的東西越無法表達、說清與道明!那既然道是無法說清與道明的,所以我們認爲那隻能“悟”那怎樣去悟呢?要以什麼樣的心態去悟呢?我們認爲要“心存善念”只有心存善念才能領悟到道的真正內涵與真諦!

善有好多種意義。《道德經》第八章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這裏德善是好人意思,這裏要求我們助人爲樂,與人爲善,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還我們天真純潔之本色,顯我們君子坦蕩之氣度!《道德經》第二十七章說“故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意思是說好人施不好人的老師,不好人是好人的借鑑,因此光獨善其身是不夠的。還要去影響,領導別人,同時也要從別人身上得到借鑑。做到“日三省爾而乎己”。善還要做到寬容不爭。《道德經》第八章說“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意思是說處在大家都不願一去的地方,所以與大道的特性接近。停居喜愛卑下之地,心靈喜歡深淵寧靜。與人交往能夠仁愛,說話能夠講信用。正物能夠安治,做事能夠賢能,行動能夠適時。正是因爲與世不爭,所以就沒有怨恨!這說明上善之人與世無爭和普利萬物的特性!《道德經》第十六章“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意思是說返歸到本源叫做靜,靜下來叫做回到了性命,回到了性命叫做守常,知道守常叫做明。不知道守常就會盲動,盲動就會招致兇禍,知道守常才能包容,能包容才能公道,公道才合王道,王道纔是天道,天道纔是大道,大道才能永恆,終身不會出現困阻!這教育我們要靜心,要寬容!

前面講的都是指善要對別人好,其實善也要對自己好。道德經第十三章“故貴以身爲天下,則可以寄於天下,愛以身爲天下,乃可託於天下”意思是說把自己的生命看得比獲得天下還重要的人,纔可以把天下交給他;對自己的生命比對獲得天下還愛惜的人,纔可以把天下交給他,範文《對道德經的感悟》。老子的意思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話解釋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他要求我們學會一種養生之道!因此只有“心存善念才能領悟到什麼是大道!善是貫穿於整部《道德經》的。裏面關於善的句子還有很多。比如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又如第二十七章“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恆善救人,故無棄人;恆善救物,故無棄物。”再如地四十九章“聖人恆無心,以百姓之心爲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等等。

我對《道德經》德第二點領悟是“處下無爲成大德”。《道德經》第三十九章說“故貴必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是其以賤爲本也?”意思是說貴要以賤爲根本,高要以低爲基礎,因此王候自稱“孤、寡、不穀”,這不正是以賤爲本嗎?孤的含義是孤立無助。寡的含義是寡德,道德不足,不稱職。不穀是不善不好的意思。《道德經》第六十六章還說“江海所以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爲百谷王。”意思是說江海所以能成爲百川歸附的匯聚之所,是因爲他們能處在百川的下位。所以能成爲百川之王!這也是在要求我們要學會處下!《道德經》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玻”意思是說已經有了知識,還以爲沒有知識,只是上等的有知。沒有隻是,還以爲有了知識,這是有知的弊玻這也是在教我們要處下,要謙虛!

但處下並不是懦弱而是要做到外化內不化。所謂外化就是要與他人友好和睦相處,對他人謙和禮讓,時時以比較低的姿態去面對生活。體現在你能夠爲他人爲社會改變和放棄多少外在的東西!這就是外化。那什麼是內不化呢?所謂的內不化就是指在如今紛繁複雜多變而又充滿諸多誘惑的社會,你能保持多少內心的世界不變!能夠始終堅持自己的做人原則,價值觀和人生理念,保持自己的本色永不變,從而達到內心的寧靜與閒和,使自己能夠遇事不憂,處變不驚,臨危不亂,無故加之而不怒!進而使自己的內心將不會受外在事物的影響、觸動和改變!這就是內不化!只有真正做到了內不化才能做到處下!

老子的另一個重要思想無爲又該怎樣理解呢?我認爲老子的無爲是“以無爲之心處有爲之事”。所謂的無爲之心就是指對待事物不能看得太重,要淡泊名利不要被功名利祿所羈絆。以這樣一種輕鬆心態去做一些有所作爲的大事!古之聖賢就是如此,他們都是以一種無爲的心態去處事,但誰又能說老子、莊子、孔子無所作爲呢?

老子第三章說“爲無爲,則無不爲”意思是說用自然無爲的方法去處事,就能無所不成。“無爲”指的是不要去特別地提倡什麼、鼓勵什麼,不去幹任何能勾起慾望地事情。不是什麼也不幹,還是要“實其腹”,“強其骨”滿足人們地要求,讓人好好活着。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需,這些是還是要做的。古人云“能閒世之所忙者,能忙世人之所閒!”能夠把世人所忙祿的事情節省下來,纔能有時間去忙世人所清閒放棄的事情!無爲是有爲的根,只有無爲纔會有有爲。老子第十一章中說到“故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杯子是空的,空才能載物,你纔可能有水,有果汁,有蜜水。我們常人是常常只能看到有爲,爲了各種慾望不停地追逐,爲名利不停去行有爲之事。殊不知萬物“以其終不自大,故能成其大”,大丈夫以有爲爲器,行無爲之大道。有爲就是名,是直接看的見的,而無爲是道,好象是看不見的,但它卻是確實客觀存在的,而且深深的影響着、決定着我們的生活裏的一切。

讀《道德經》給我的感悟頗深,讀之前我時常感慨“學業未成,事業未定;名不遠揚,家不成立;待吾處者,煩勞甚憂。君子存,必,譽響四方,功成名就,流傳千古!”這裏表達的更是一種壯志未酬,追名逐利,重利輕別離的情懷!讀完《道德經》之後,我的感慨有所改變“求學在外,憶往事南尋,雖爲堂堂君子,難免痛苦流淚,欲拭無巾;久居在外,怎不叫人壞鄉!憶親人之語,無一不催人淚下;懷鄉之山水,無一不觸動心絃;念友人之助,無一不深爲感動。”這裏更多表現的是回到人最本質的“情”上去了!去感受那親情,友情和大自然當中的情趣所帶給人的輕鬆與感動。體味親情的滋潤,去欣賞久違的風景,去呼吸闊別已久的空氣!

在如今誘惑頗多煩惱也頗多的社會,我們馬不停蹄地追逐着功名利祿,我們每天都在不停地向生活索取,古書中的氣定神閒,寧靜致遠,淡泊名利似乎與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格格不入,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我們需要讀《道德經》這樣的古書來陶冶我們的情操,來洗滌我們庸俗焦灼的心靈,來寄託我們無所棲息的靈魂,來指明我們前進中的道路。他們的成果如同一面面明鏡照亮我們的面容,如同一個個烙印鐫刻在我的心中,如同一股股氣流催動我勇往直前!

道德經讀後心得 篇五

《老子》又名《道德經》,是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思想家老子留下的一部影響着東方文化發展的重要著作,也是我國道家思想的奠基石。細讀《老子》不難發現此書的本質是一本修身治世之書,其中包含着我們耳熟能詳的“赤子之心”“水德”觀……對個人修養的體悟與警示的修身之思,以及“無爲”“不自有”“柔弱勝剛強”等治世、處事哲學思想。時至今日,老子的這些修身處事的哲學思想對我們也有着重要的人生啓示意義。

初讀《老子》時,難免會迷惑於書中雜亂無章的邏輯,它的章節語言時而通俗易懂,時而艱難晦澀。此次閱讀專門找了一些輔助資料,讀後卻有頓開茅塞之感。在《史記·老莊申韓列傳》中有一段關於老子及《老子》的記錄: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爲罔,遊者可以爲綸,飛者可以爲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爲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爲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劉向的《列仙傳》中也有對老子的記載:後周德衰,乃乘青牛車去。入大秦,過西關。關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強使著書,作《道德經》上下二卷。

從這段記錄中可以看到老子的生平及《老子》的成書原因,老子的樣貌如何我們如今已無法知曉,而現今世界幾乎能見到的所有關於老子的畫像、雕塑都有着一個共同的特徵,即一對大耳朵和垂暮老者的形象,這應該與老子的名字有關“名耳,字聃”。老子身爲周朝的圖書館館長,在見到周朝衰亡之景後毅然離周,當他騎着牛過函谷關的時候被守關將領尹喜攔下,因慕於老子的才能便強行讓老子留下一部著作才能過關。於是也就有了如今的《道德經》。老子在不情願的情況下完成這部著作,也就可以理解我初讀時候的那些疑惑了,但無論邏輯是否通順,語言是否流暢,《老子》一書中包含的修身處事之啓示毋庸置疑。

這裏着重說《老子》一書中的一個重要的處事思想即“柔弱勝剛強”,人們普遍認爲,柔弱在剛強面前不值一提,所以在生活中總會呈現出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現象。而老子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將二者的關係說的清楚明白,“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第七十六章)。老子從生死的角度來解析柔弱與剛強,他說人活着的時候筋骨都是柔軟的,而死了則會變得僵硬,植物也是如此,草木生長的時候枝條都是柔脆的,死了則是乾枯堅硬的,那麼堅硬的則屬於死亡一類,而柔弱的則是具有生命力的,所以打仗的時候不要逞強硬來。樹木過於繁盛就會被砍伐,由此看來強大的反而處於劣勢,而柔弱者則佔據上風。由此,老子爲這一理論主張找到了具象的代表——水。

“天下之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第四十三章)。“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第七十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第八章)

天下最柔弱的水,仍然可以在堅硬的岩石中流淌而過,柔弱的水卻可以抵擋銳利的刀劍,滴水可以破石,水亦可以鏽刀,這處處展現着柔弱勝剛強的內涵。這也體現着老子“尚柔”的人生哲學。老子將天下至柔的水的德行與人的德行相連,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修身邏輯體系。老子在《道德經》第八章中說:最好的德行就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能夠在人們所厭惡的環境中停留,水更接近於道的境界。安守着與人無爭的善地,心胸保持沉靜,待人真誠,說話守信用,爲政善與精簡處理,處事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掌握時機,因爲有不爭的美德,所以就不會有幽怨產生。“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是老子對水德的闡述也是對人德的啓示。

居善地: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水在流動的過程中總會流向一些低窪處即被世俗人們所惡之處,但最終水仍會到達它想要去的地方,在流動的過程中也一直以不同的形式發揮着它的價值,它可以是地面上的溪流也可以是天空中俯視一切的雲朵,水的這種順其自然的“不爭”品質帶給它的是出於最高點俯視一切的眼界和胸懷。這種腳踏實地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不爭精神同樣適用於現今世界的我們。

心善淵:“藏心微妙,深不可測”守住內心的寧靜不被外部世界干擾,像水一樣,無論混雜多少泥沙,沉靜下來仍是清澈澄明。

與善仁:待人真誠有包容力,水在流淌的過程中會無差別的接受和對待着任何事物,無論沙石或是寶玉都可一路隨行。

言善信:落地有聲,講誠信。水的形態不同聲音亦不同,可以是小溪的“潺潺”,可以是河流的“嘩嘩”,可以是大海的呼嘯,聽其聲可知其形,這就是“信”。內外一致,表裏如一,既不虛張聲勢,也不矯情僞飾。

老子的“柔弱勝剛強”是在提醒着:我們可以追求強大,但真正的強大是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我們只有放低自己的姿態,保持“柔弱”的狀態,才能取得更大、更長久的成就。我們可以追求強大,但真正的強大是利益別人的高尚境界,“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你能幫助的人越多,就越有價值,就能取得越大的成就。

道德經讀後心得 篇六

魯迅曾說,“不讀《老子》,不知中國文化”。這無疑是對老子高度的讚譽。的確,老子作爲一代偉大的哲學家,用短短五千言,道出了世間萬物的奧祕,展現了人生別有洞天的崇高境界。欲言其言,先言其人。同孔孟一樣,老子被奉爲中華文化史上的聖人,在多年前,爲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時至今日,他的一些思想還一向被我們實踐着,追求着。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老子思想精華的凝聚體。它告訴我們,凡事要取法自然,僅有取法自然,才能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擺脫痛苦與煩惱;它告訴我們,“一”爲萬物之始,得“一”便可得所有;它告訴我們,禍福相扶相持,無中能夠生有,要辯證的看待事物;它告訴我們,“合抱之木,生於毫末”,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恆;它告訴我們,“功成身遂”,應對成功,應對金錢、權利的誘惑,不要迷失自我?老子以其文約義豐的短短五千言,教給了我們道的哲學,教給了我們處世之道,教給了我們治國之道。

老子教誨我們要辯證的看待事物,宇宙間的萬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對立中存在,在對立中發展的。在必須條件下,事物是能夠互相轉化的。正如“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如果世人對於美、善的認識改變,那醜與惡的標準也就變了,正如難易相對、長短相對一樣。所以,世間沒有絕對的真善美,也沒有絕對的假惡醜,有時,不好的事情不必須就是壞的,換個角度思考,也許另有一番天地。

老子還教誨我們物極必反,所以,強者要學會收斂光芒,以弱者居之,正如“將欲翕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自居於弱勢、靜態而堅持一種彈性,促使敵對一方向膨脹、誇張發展以至成爲脆弱,即產生盛衰的對轉,這也就是“強者下,弱者上”的道理,強者鶴立雞羣,很容易成爲衆矢之的,而弱者則不然,所以,人要學會收斂自我的光芒,學會韜光養晦。

老子還教給我們成功之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成就大事業,要先從身邊瑣事做起,持之以恆,向目標努力。即使困難重重,暫時無法到達目的,也彆氣餒,老子告訴我們“大器晚成”,再接再厲,終會成功。應對成功,要明白“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不要迷失了自我。如果努力了,卻沒成功,沒關係,老子告訴我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夠長久”,“知足之足,常足矣”,正所謂知足常樂。

老子還教誨我們,做事學會“慎獨”。“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千萬不要以爲自我做壞事別人看不見就沒關係,須知,大自然是公平的,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

對於處世,老子還教誨我們要“不盈”、“不爭”、“致虛極,守靜篤”,“柔弱勝剛強”。做到“無爲而無不爲”,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順其自然地去做,做到取法自然。

關於《道德經》,老子還教給我們很多,如人際關係方面,告訴我們“善者,不善人之師。不善者,善人之智。不貴其事,不愛其智,雖知大迷,是謂要妙”,善者能夠做我們的教師,不善者能夠教給我們智慧,學會應對善者與不善者;做人方面,告訴我們“上善若水”,水孕育滋潤萬物,卻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擁有水的品德的人才是有最高德行的人;管理方面,告訴我們“知其白,守其黑”,立足一處,眼觀全局,全面研究問題。

《道德經》是一本充滿智慧的鉅作,這些所感所想只可是是其冰山一角而已。仔細閱讀《道德經》這部智慧鉅著,反覆推敲其中的奧祕,展此刻你眼前的風景將會別有洞天。

道德經讀後心得 篇七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部經典作品——《道德經》中的一句話。《道德經》像一束陽光,把萬事萬物的奧祕和爲人處事的規律照得明明白白,讓我心中豁然開朗。

《道德經》告訴我,要尊重事物的發展變化,並注意之間的轉化,並難得可貴地告訴我們該如何去對待自己的人生,以及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過好自己的生活。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這句話告訴我們:過分私愛必然要有重大的耗費,太多收藏必然會有厚重的損失。以前,我從不知道知足,嫌自己的衣服不夠名牌,用的筆不夠漂亮,嫌媽媽不夠優雅,嫌爸爸不是老闆……讀了這一章後,我明白了要知道知足。衣服雖比不上一些同學的名牌,但是是新的,而且很好看,我每次穿着到農村,農村的孩子們總是圍着我看不夠。而我用的筆從不妨礙我做作業,考出好成績。爸爸媽媽用他們的勞動所得讓我豐衣足食,週末陪我爬山撈魚,還能根據我的意願,出錢讓我學鋼琴、唱歌,打乒乓球……可見,我生活是多麼幸福,我早就該知足了,於是,我放下了心裏的包袱,開始知道滿足了,突然發現,我原來可以生活得這麼快樂。

“輕則失根,燥則失君”告訴我,辦事不能輕率浮躁,否則就無法辦成事情。就如去年我準備參加鋼琴考級,剛剛開始,我還沒有一個音符一個音符仔細彈清楚,我就急着用考級所要求的速度去彈快速的旋律,快是快了,可惜一彈快音符就像被揉成團,亂成了一鍋粥。當我看到這一章《道德經》後,發現我彈琴過於草率,我原來的意圖是希望自己能快些達到考級所要求的速度,可是因爲輕率,急於求成,把曲子的旋律都搞亂了。我靜下心來,重新謹慎地把這些音符慢慢“整理”好,很快,曲子就像樣了,慢慢地速度也上去了。終於,我通過了考級。我從心裏感謝《道德經》,它教會了我做事不要急於求成,要按照規律,踏踏實實努力,才能達到目的。

“無爲而無不爲”、“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均是《道德經》告訴我的道理,讓我漸漸明白了我該怎樣對待我的人生,該怎樣對待我身邊的事物。

道德經讀後心得 篇八

說句實話,只有5000言的《道德經》我沒有完整地看完,當然,不是我的案頭沒有《道德經》,看不完的原因:一是覺得讀它無多大用處,現在的社會變化有多快,我們的狀態似乎永遠在跑,“充電”、“造血”、“補鈣”尚且不及,哪有功夫到“小國寡民”處接受教育;二是不看也不行,現在是國學熱,《道德經》是繞不過的“熱點”,如不知道“上善若水”、“道法自然”、“大巧若拙”、“無爲”等詞彙及其含義,是會被文化人譏諷爲沒文化的。

房價又漲了,某某和某某在西安買房了;股市跌了,某某和某某這回貼賠裏肉了;中美“貿易戰”開打了,中國經濟形勢趨於嚴峻~~~。聽到這類消息,我們從祖先那兒繼承的“儲蓄以備不測”的基因,惶惶跳動,儘管你心急得並沒有好辦法去拉房價。不說現在是以財富論英雄,就是自稱“君子安貧”的孔子也曰“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

上週開會了,A到B地當了一把手;昨晚聚餐,C爲晉級請客了;接到請柬,D於x年x月x日x時舉行開業儀式。聽到這類資訊,你不能不急,儘管你急得並沒有好辦法立刻提升自己的資歷和水平。不說現在是以名人論英雄,就是在逐名路上“惶惶如喪家之犬”的孔子也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張三看你工作,搖頭說“工作不是你這樣乾的”;李四看你教育子女,搖頭說“娃娃不是你這樣管教的”;王五看你愛好,搖頭說“時光不是你這樣打發的”。聽到這類開導,你不能不急,儘管你急得並沒有好辦法把自己的腦子給換了。不說現在是以成功論英雄,就是被封爲“大成至聖文宣先師”的孔子也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見了陌生親戚,母親怪我不熱情;喝了兩杯酒,諸位責怪我沒了君子風;晚上看書,老婆詢問是否討厭眼前人;長期沒個電話,故舊見面嘆息人心炎涼。聽到這類幽怨,你不能不急,儘管你急得並沒有好辦法把自己變成演員。不說現在是以境界論英雄,就是代表文化的孔子也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xǐ),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人生憂患識字始”,這是古人的感慨。可見從古至今文化都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啓迪、豐富和發展人,另一方面也限制、侷促和樊籠人。在世俗流行的文化大舞臺上,似乎功利文化、成功文化、境界文化、水平文化永遠是主角。儘管我一直有些木訥、遲鈍和懶惰,也在文化之中艱難跋涉、彷徨徘徊、痛定反思、幡然變革。憑良心說,我要感謝文化,文化對我施惠多多。只是在追逐文化的過程中,卻也不斷地在丟失自己。這好比衣服越來越寬大越華麗,而自己卻越變越渺小越孱弱。

前幾天聽有位老師講解《道德經》,因這個機緣,我才重識了一回《道德經》。

在玄乎其玄的《道德經》中,我沒有看到老師所講解的博大精深,但我看到了自己和內心,看到了一個踏實和快樂的人生。實在對不起老師:請允許我的偏頗,請原諒我的淺薄,

先說,人生的價值到底是什麼?若避開“名利”二字,自是虛僞,但“名利”的度要自己準確把握。如果拿拿破崙“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所謂強者文化、國家標準要求自己,恐怕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掙斷筋折了命也達不到。對於達不到的`東西,又何必在所謂的“文化”中折磨生命呢?!《道德經》有言“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想想,我們這輩子接受了多少“過分和奢侈”的文化?我們累在其中矣!

接着說“成功”文化,即所謂的“有用”文化。“不以效益爲目的的行爲,都是浪費生命。”我們不僅要求自己這樣做,而且要求子女必須這樣做,也建議別人這樣做。似乎人生有可以預設的理想、目標、路徑和方法。成功可以複製,勝利可以擒拿,我們幾乎把自己也要求別人活成工廠裏的流水線。《道德經》有言“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想想,人之所以有差異,絕不在於身體或外貌,而在於性格、氣質、稟賦等精神的千差萬別。要“活”的精神去適應“死”的身體,這可能嗎?我們痛在其中矣!

再說“境界”文化,也可以說是“格局”文化。境界確實有高下、大小、俗雅之分。但芸芸衆生,宛如大千世界。牡丹有傾國傾城的魅力,月季也有常開常新的風貌,境界孰高孰低?松柏有傲雪的氣節,凌霄也有纏綿的柔情,格局誰大誰小?龍鳳高雅的人都沒見過,雞狗庸俗的人見了用腳踢,難道要人丟了實在的俗去臆想虛無的雅?《道德經》有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我們本是天地間不同的“芻狗”,何必要憎恨此“芻狗”而羨慕彼“芻狗”呢?我們苦在其中矣!

最後說“水平”文化,本來工農兵學商,舞臺不一,角色迥異,拉到一起比水平,好比牛馬羊比賽跑。現在,藝術家羨慕官員的水平,教授羨慕企業家的水平,農民羨慕包工頭的水平,房地產商羨慕金融家的水平,每個人恨不得化身成千萬,地位、財富、才藝、幸福、健康兼而俱全,缺一樣就長吁短嘆,鬱郁不得志。《道德經》有言“知其榮,守其辱,爲天下谷;知其雄,守其雌,爲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爲天下式。”還有言“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爲天下式。”那麼,不讓人變得安心、變得純粹、變得滿足的所謂“文化”,難道不要擺脫嗎?我們燥在其中矣!

我們知道要道法自然,但我們常常法文化;我們知道要以人爲本,但我們卻不知人之本是自己;我們知道人生來就是受苦的,但我們卻拼命追求生命的歡暢。我們吃”文化”這付藥也中了“文化”的毒。

你見過小草的苦惱嗎,你見過小孩心亂如麻嗎?你見過天的牢騷地的憤懣嗎?當我們被所謂的文化弄得不開朗不舒展不自由的時候,何不讀讀《道德經》,悟一點自然!

忽而想起了蘇軾,想起了他的《定**》。也許當年蘇軾被貶黃州,在人生累苦燥痛之時,重讀了一回《道德經》,發現以前的自己不過是所謂“文化”的一棵牆頭草,發現內心纔是生命的家園自己才能成長一切的根。面對風雨、面對坎坷、面對前程,他釋然了。借一次途中淋雨的機會,小題大作: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