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新版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

新版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

最新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1

《愛心與教育》深入淺出、親切感人的教育 ,“愛學生,就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這是李鎮西老師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後一道防線。書中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有的都是李鎮西老師對學生的那種潛移默化的愛,這種愛充盈着整本書,也衝擊着我的個心靈世界。

李老師在書中提到:“愛是打開學生心靈之門的金鑰匙。”因此我們應該給學生以愛,這種愛不是高高在上的平易近人,而是拿他們當朋友的`朋友之愛。當看到李老師與“後進生”萬同的故事時,我是如此感動。作爲一個老師,能夠對一個學生費如此大的心思,那麼什麼樣的學生不會被感化呢?反思我的工作,我要學習李老師善於鍛造"優秀學生"的卓越人格;實施民主科學與個性化教學,把更多的關注投向"後進生"。像李老師那樣,懷着強烈的人道主義情懷,給"後進生"們以心靈的呵護,幫助他們樹立起人的尊嚴,設法喚起他們向上的信心。我把李老師書上提到的馬特洛索夫的一句格言銘記於心,"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既要讓自己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是如此的偉大,對祖國、對社會、對學生是如此的重要。也要讓學生有這種感覺,幫助他們認識生命的偉大,找到生存的意義。指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生命的舞臺中演繹好自己的角色!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角落發射出不同顏色的光芒!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學生不僅要學會學習,還要在實踐中學會發現、創造。這就要求教師關注每個學生:不偏愛分析能力強的優等生,不歧視具有實踐創造能力的中等生和後進生。老師們,不同愛好的學生不可能都成爲具有成功智力的人,但是,如果老師能針對學生的差異進行教學,“以人爲本”的教育思想就能充分體現,成功智力的學生也會大大增加,“個性+特長”的學生也會不斷涌現,社會所需要的成功智力的人才纔會層出不窮。

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的。但只要我們用心感受,愛就在我們身邊。作爲一名教師,要用愛心滋潤童心,我們的愛則愛在平凡中,愛在點滴之處讀了《愛心與教育》,我深刻認識到,教育學生,需要的是羅森塔爾的期待效應;需要的是李鎮西老師的那份堅持。作爲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爲學生打造一個精神家園式的班級,關注每一個學生,帶給學生希望、力量、光明、自信……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去創造自己燦爛美好的明天!

最新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2

假期裏,我完整地通讀了李鎮西老師的這部己經打動過無數人的教育著作《愛心與教育》,書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着我,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不是“感動”,而是“震撼”。李老師運用許多學生的原話真實地寫出他怎樣地愛學生,學生又怎樣地愛他,真是讓人感動。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尤其是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的手記一,一個個感人肺腑的生動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着我。我更是對他萬分崇敬。

在“手記一”裏,李老師所具有的一顆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師對學生的愛心更是令我震撼!學生生日時親手送上的一本書、一張賀卡、幾句誠心的祝福,爲學生辦生日晚會,跟學生一起舉行篝火晚會,一直關注大學聯考落榜學生寧瑋……令學生感動的同時,也折射出了師者崇高的師德風範,然而李老師卻把這一切說成是“在還學生的債”,這是何等的難能可貴!“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而李老師時時都在收穫!當看到學生精心準備的生日禮物時,那一刻,難道不是爲人師者最大的幸福嗎?什麼叫享受教育?這就叫享受教育!而當一個教師能夠真正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獲益,提升自己的時候,他收穫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李老師就是這樣的幸福者!

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鎮西老師對教育的深思。對於工作多年的我來說,也想過該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也想過該如何讓學生喜歡我……但我從未想過,當我讀到李老師的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使我深深震撼了,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僅僅在學生在校期間盡職盡責,即使在學生離開學校後仍牽掛着他們——所以他會給大學聯考落榜的學生寫信——“這個世界如同一個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喬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參天的巨樹,也有纏繞的藤蘿,有鮮豔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陽光下展現自己的勃勃生機。”他把學生比作“容器”,要向這個容器裏面注入高尚的道德思想,美好的情操教育。讓自己的學生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是一種多麼廣闊的胸懷,多麼博大的愛啊!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講的萬同的故事。萬同是書中的一個典型的後進生的形象,在李老師對他所寫的近五十頁的教育手記中,我深深地感到轉化一名後進生到底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爲人師者的愛心與耐心。教育不是神話,它給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漸變的,甚至會經常周而復始地回到原點。在我看來,我們絕大多數的教師都是有愛心的,然而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稀缺的就是耐心與恆心了。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被感動,不斷地在想,不斷反思自己:假如萬同是我的學生,我能有多少耐心來對待萬同這樣的學生,來對待他身上的這些讓人難以預料的反覆?羞愧無比!我想我做不到,我會傷心、憤恨、絕望、無奈,會搬出孔夫子的“朽木不可雕也”來寬慰自己,理直氣壯地把萬同清除出我的心靈之外,因爲教育不是萬能的……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在萬同的身上,我們看到轉化一個後進生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爲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萬同的每一點變化,無論是朝着哪一個方向,都牽動着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的反覆,足以考驗最有耐心的老師,只有愛心的堅持才能創造這樣的奇蹟。

李鎮西老師在《愛心與教育》一書中說“教師應把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極度缺愛的同學。弱勢羣體是不幸的,因爲他們長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壓力,難以擁有健康、快樂、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們能還他們以健康、快樂、自信、向上,那該是多好的教育!”是的,“愛”只一個字,但做起來談何容易,那需要真心地付出。

《愛心與教育》讓我受益匪淺,不僅知道了怎樣跟學生怎樣相處,怎樣教育學生,同時,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國小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該具備的“三心二意”。三心——指愛心、信心、耐心;二意——善意和誠意。我讀了這本書後,一定會好好反思,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時時不忘李老師的警句,把教育工作認認真真的做好!

最新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3

在閱讀《愛心與教育》時,一篇篇講真話,有感情,充滿愛心的文章時常讓我感動。

這本書的作者是李鎮西,由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作者對“逆境”學生的關懷,對“後進”學生的轉化,對“優秀”學生的培養,對“心理”教育的嘗試,對“有效”德育的探索,精要的教理闡述,精典的教例剖析,科學的研究方法,清晰的研究思路,研究的時效性令人佩服。

作者對愛的教育的昇華是這樣說的:“愛的教育,最終目的應該是使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無私的愛後,再把這種愛自覺的傳播給周圍的人,進而愛我們的社會,愛我們的民族,愛我們的國家。”

班裏一名學生劉某,稍有不順的就大發脾氣,希望通過發泄憤怒來引起別人的注意。我爲他提供了釋放的空間,訓練他學會用動作釋放自己的情緒,訓練他在情緒激動時,能從自我的情緒中跳出來,更好的觀察自己和他人,客觀的面對和分析所面臨的問題,改變自己鑽牛角尖的思維方式。

爲了幫助他學會如何愛別人,我召開了一次班會,讓全班同學在教室裏佈置各種障礙物,我蒙上眼睛,讓他扶着我穿過障礙,其他同學觀察,他扶着我胳膊的手柔和而堅定,他很輕聲的告訴我應該怎麼走,我的頭、膝蓋不時碰到他防止我撞上障礙物的手上。在一片黑暗中,他是我的眼睛,我的希望,而他卻是那麼溫和、那麼細心,我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暖流在我心中涌動,但我的心卻在唱歌:他知道如何關心別人,愛別人,愛是人的本能。然後,我又讓以前與他關係比較惡劣的同學蒙上眼睛,讓他扶他們穿過障礙。幾個下來,同學們都反映他十分細心,值得信賴,他也表示以後與同學相處要互相寬容、互相體諒。從此以後,他變得愛同學了,愛老師了,相信他也會用同樣的愛,愛父母,愛社會,愛國家。

當愛與國家、民族的命運連接起來的時候,這種愛變得偉大了,我們的職業也變得偉大了。師愛,並用這種無私的愛引導學生,就是愛我們的社會,愛我們的民族,愛我們的國家。

書中深入淺出地講解,精彩的教學案例,讓我更系統地瞭解了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意義,更全面掌握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方法。

其中令我觸動最大的是針對後進生轉化的合作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試着把幾個成績差又不甘落後的學生組織起來,建立了一個學習互助小組,每天一起學習,共同探討個人所碰到的問題,分享大家的經驗,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首先,提高了信心,獲得了羣體認同感。在學習小組中,同學們再也不感到自己是孤獨的,受人歧視的,而是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由於沒有了先前那種怕被人看不起的畏縮心理,因此在小組交流會上每個成員都積極踊躍地發言,爭先恐後地表現自己,一掃以前那種焦慮、沉悶、煩躁的心態。

其次,取長補短,互通有無。在學習小組中,剛開始我就要求他們做到“會的給不會的講,進步快的給進步慢的講,在某科目擅長的給不擅長的講,共同性的難題大家共同承擔”的互助性原則。比如你數學好,你就多承擔數學難題的主攻任務;他英語好,那在英語上就多當當小老師。這樣,講者爲擔當起光榮的使命往往“備課”認真,講解耐心細緻,結果讓自己也更加熟練透徹地掌握了所講的內容;而聽者爲了對得起“老師”的一番苦心,不在“老師”面前丟臉獻醜,總是虛心求教、專心致志。

再者,互相督促,共同進步。在學習較差的學生身上往往存在着懶散、鬆懈的毛病,成立學習小組後,誰都不願意在這個新的小羣體中落後,因而自我約束力大大加強。另外,在平時大家相互監督的環境中,小組還選出了常務小組長,由成員輪流擔當,由他負責監督小組成員中的懶散、鬆懈現象,並及時提醒和批評。

最後,活躍了學習氣氛。在小組學習中,學習形式豐富多彩,比如有演講、朗誦、辯論、抽籤答題、小組對抗、搶答等,大大多於單人學習的形式,其氣氛熱烈,輕鬆活潑,從而消除了精神上的疲勞感。

無論是哪種學習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學習。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向那些優秀的教師那樣,善於鑽研,勇於創新,找到適合自己特點,符合學生實際的有效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方法和途徑,讓學生愛學、會學,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最新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4

第一次拿到《愛心與教育》,隨意地打開一個章節翻看着,就被那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故事而吸引,似乎不經意之間有什麼觸動了我的心房。然後,把它放在枕邊,細細地研讀,那飛揚的文字一次次滲入到我心靈的深處。今天,我做在電腦前,桌子上就放着這本《愛心與教育》,在開始敲下第一個字以前,我情不自禁地再次撫摸着它,彷彿又一次和李鎮西老師進行着心靈的對話,那麼真實的感受到了愛心的跳躍,激情的脈動,詩意的揮發。

是啊,在書中,我讀到了愛:每天定時給汪斌煮一個雞蛋,開學前爲每一個學生寫一封信,每一個學生的生日獻上一份真誠的問候……這是李鎮西老師攜着一顆愛心,走進學生的心靈,感受每一個孩子喜怒哀樂的結果。在書中,我更讀到了教育中理應擁有但卻久久失落了的東西,那就是教育的人情味!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麼教育過程便絕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應該充滿人情味;教育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充滿着對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應該體現出民主與平等的現代意識。雖然就學科知識、專業能力、認識水平來說,教師遠在學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師生之間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爲萬同的轉變,與王銅的溝通,李鎮西老師處處顯示出這種平等,這種民主。

如果說現在的教師大多不愛孩子,未免太絕對了些。哪一個教師會否認自己是有愛心的呢?曾聽說一位國小一年級的女教師,爲了“嚴格要求”學生,竟在課堂上用膠布封住了說話的十幾個學生的嘴巴!她時,她很委屈地說:“我也是爲了學生好!”

教育需要愛,但是一種怎樣的愛呢?我想不是溺愛,不是不平等的愛,而是一種在民主中的關愛。讓我們象李鎮西老師那樣,在愛中體現民主,在民主中實施關愛吧!

最新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5

近日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不得不爲李老師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真實而感人的事例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腦海裏,只覺得做他的學生實在是無比幸福的事。李老師用自己的真誠和愛心爲我們刻畫了崇高的教育,也教給了我們爲人、爲師的道理:

一、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

愛學生,就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去了解他們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他們有哪些快樂和痛苦。教師對學生真摯的愛是感染學生的情感魅力,這種愛不應該是居高臨下的,而應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當我們故作尊嚴,甚至以犧牲學生的尊嚴來換取自己的尊嚴時,學生根本不會買我們的帳,只會向我們投來冷漠的眼光;而當我們“無視”自己的尊嚴,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誠的感情,並隨時注意維護、尊重學生的尊嚴時,學生會把他們全部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教師對學生愛的表達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學生失意的時候,給他一點鼓勵;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他一點幫助;學生悲傷的時候,給他一點安慰;學生高興的時候,走到他們中間一起分享快樂……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僅把我們當做老師。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是我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一道防線。

二、用心靈贏得心靈

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就必然面向爲數不少的後進生。教育者對後進生的愛,絕不應是爲了追求某種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態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誠情感的自然流露。蘇霍姆林斯基告誡教育者:不能讓兒童那種“成爲一個好人”的願望的火花熄滅。即使是那些被自己認爲“一無是處”、“無可救藥”的學生,其心靈深處或多或少也有美好的道德的萌芽。對後進生的轉化,與其向他們“灌輸”,不如引導他們發現自己身上的善良之處、高尚之處,幫助他們樹立“我是一個有缺點的好人”的道德自信。這種做法,絕不僅是一種教育技巧,而首先是一種有真誠而產生的相互信任。而當我們真正走進學生心靈時,將是無比幸福的,而他們也樂於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時,我們的教育之舟便已駛入了成功的港灣。

三、激勵優生超越自我

教師對優生的感情幾乎是不需要培養的`,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班上的優生多一些,因爲他們有較強的知識接受能力,學習成績優異,各方面的工作能力突出,可以成爲老師的助手。但他們也存在着作爲老師的“好學生”,家長的“好孩子”所特有的一些毛病:容易自滿,不求上進,比較驕傲自負,容易產生虛榮心,面對困難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當然還有個性方面的一些特點。培養優生,要注意:

1、引導優生樹立志向。

引導優生意識到,成績比別人好,就意味着將來比別人多一份責任,從現在就應比別人多一份努力;幫助優生認識自己。幫助優生超越具體的考試分數和名次,通過與其他傑出的少年英才的比較,通過對自己求學過程中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的冷靜分析,通過各種具體的課內外實踐,正確全面的認識自己,進而針對性的發展自己;

2、教育優生保持童心。

讓他們通過與班上同學的平等相處,感受同學們身上值得自己學習的優良品德,讓他們在同學服務的過程中體驗一種奉獻的幸福,讓他們面對分數和榮譽會淡然處之互相謙讓,以培養自己豁達而淡泊的心境。

3、激勵優勝超越自我。

儘可能多地讓他們在各個方面實踐,以發現並發展自己以前沒有意識到的潛質,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一點一滴的小事中戰勝自我,甚至有意識設置一些難題去“折磨”他們,讓他們在一次次自己與自己“過不去”的過程中,體驗到人生的樂趣與輝煌,從戰勝自我到超越自我。

對於孩子,要教導他們,有時很困難,有時也很容易,只要真正愛他們,他們會愛你得更深、更真切。當愛存在與師生之間的時候,就無堅不摧。作爲一個教師,當然需要淵博的知識,也需要紮實的基本功本領,但更需要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