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十月》心得體會多篇

《十月》心得體會多篇

《十月》心得體會篇1

七天的軍訓生活結束了,第一次感覺七天原來過得這麼快。還記得第一天時大家嚷嚷着苦,嚷嚷着累,嚷嚷着飯菜太難吃。

每天訓練時20分鐘的軍姿也許是最痛苦的時間。教官總會在這時給我們講很多很多他的故事,他總是會忽然說一些大道理,也總是會跟我們開開玩笑,時不時傳來的一聲“小黑”也總是會讓我們憋笑憋出內傷。

食堂的飯,難吃至極。但是大家每天最盼望的就是一聲哨音過後響亮的一句“開飯”.也許小值日是大家最想做的事情。少訓練20分鐘是件很誘人的事情。每天吃飯時,“坐凳子前三分之一,不許說話,不能翹二郎腿”成爲聽得最多的要求。土豆是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早上土豆中午土豆晚上土豆,土豆絲土豆塊土豆條,每天談論的就是“今天有三個菜是土豆”或者“今天竟然沒有土豆絲”.

帥帥的教官是我們休息時最愛談起的對象,不管多累,一說起教官,大家立刻精神抖擻。臨走時,還看到一班教官簽了兩頁的名然後撕給大家,還有我們追着汪教官要扣扣號、加微信,結果教官特不給面子的說“我不用扣扣和微信”,還有楊教官的扣扣號幾乎傳遍了整個年級。

這七天軍訓生活,最痛恨的口令就是“調整軍姿”、“停”;最喜歡的話就是“大家放鬆站”、“原地休息20分鐘”、“開飯”;最愛的地方就是宿舍和澡堂。

幾乎所有人在家時都沒洗過衣服,可是在這裏,宿舍樓下卻晾的滿滿的都是衣服。平時在家洗澡半個小時都洗不完的我們,在這裏,20分鐘不光可以洗完,連衣服都穿好了跑出來了。

離開的這天,合影時還嘻嘻哈哈的說終於要走了,可是等行李都搬上了車,眼淚便開始嘩嘩的往下掉,不管生活有多苦,我們還是愛上了這裏,不捨得離開這裏,不捨得離開這些可愛的教官。

回到家的這幾天,走路時還是會習慣性的將臂擺開,就像教官教的一樣;站着時還是會習慣性的站成軍姿,坐下時也還會坐凳子前三分之一……

教官說:“我們都是對方生命中的過客,也許你們以後都會忘記我……”,但是我想,這七天的生活,我不會忘,教官,我更不會忘。這將是我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回憶。

《十月》心得體會篇2

蘇東劇變之後,社會主義運動處於低潮,資本主義則發生了新的變化。以美國爲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其在經濟、政治、文化、科技和軍事諸方面的優勢,竭力推行新自由主義,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空間。以信息技術爲先導、主導的高新科技革命也推動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的發展。在這樣一種世界歷史條件下,十月革命的精神和原則是不是已經過時了呢?我們的回答是並未過時。

讓我們重溫一下列寧著作中的相關論述吧。列寧明確指出:從自由競爭到壟斷的轉變,“是最新資本主義經濟的最重要的現象之一,甚至是唯一的最重要的現象。”他們不僅控制了國民經濟命脈,而且操縱“許多國家以至全世界所有的原料來源”,“壟斷熟練的勞動力,僱用最好的工程師,霸佔交通的路線和工具”,等等。(《列寧全集》第1版第22卷第189、197頁)列寧還指出:“帝國主義的特點,恰好不是工業資本而是金融資本。”“金融資本的統治,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金融資本還導致對世界的直接的瓜分。”針對所謂工人購置少量股票便可稱之爲社會主義的論調,列寧明確指出:“其實經驗證明,只要佔有40%的股票就能操縱一個股份公司的業務,因爲總有一部分分散的小股東實際上根本沒有可能參加股東大會等等。”“‘參與制’不僅使壟斷者的權力大大增加,而且還使他們可以不受懲罰地、爲所欲爲地幹一些見不得人的齷齪勾當,可以盤剝公衆”。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中,列寧在引用了一位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的話後解釋說:“資本主義已經發展到這樣的程度,商品生產雖然依舊‘佔統治地位’,依舊被看作全部經濟的基礎,但……大部分利潤都被那些幹金融勾當的‘天才’拿去了。這種金融勾當和欺騙行爲的基礎是生產社會化,人類歷盡艱辛所達到的生產社會化這一巨大進步,卻造福於……投機者。”列寧還指出:“帝國主義的趨勢之一,即形成爲‘食利國’、高利貸國的趨勢愈來愈顯著,這種國家的資產階級愈來愈依靠輸出資本和‘剪息票’爲生。如果以爲這一腐朽趨勢排除了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那就錯了。”“生產社會化了,但是佔有仍然是私人的。社會化的生產資料仍舊是少數人的私有財產。在形式上被承認的自由競爭的一般架子依然存在,而少數壟斷者對其餘居民的壓迫卻更加百倍地沉重、顯著和令人難以忍受了。”(《列寧選集》第3版第2卷第653、625、631、614、615、594、684―685、593頁)聯繫當今世界的大勢,讀讀這些論述,難道沒有強烈的現實感嗎?有誰能說指引十月革命的這些基本理論過時了呢?

在蘇東劇變後這十多年間,國際壟斷資本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加強。作爲生產和資本國際化、全球化主要載體的跨國公司,數量和規模都在迅速擴大。一方面,以美國等幾個少數國家領銜的以新信息技術爲主導的高科技革命,使資本所僱傭的人數愈來愈少,而產品價格和質量卻愈具競爭力,因而產品的市場便愈具全球性,這便使得他們從世界各地源源不斷地獲得超

《十月》心得體會篇3

金秋十月,天朗氣清,正是登高望遠的好時節,又逢國慶節放假,我和媽媽決定去向往已久的三清山旅遊。

三清山位於江西省上饒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道教名山。這次慕名而來,我非常興奮。經過長途跋涉,終於來到了三清山。站在山腳下,只見羣山連綿起伏,山上雲霧繚繞。

我們先坐索道到了半山腰,隨後就要靠步行往上了。我們一步一步往上爬,雖然很累,但沿路景色卻讓人陶醉。山上的景點很多,有:司春女神、葛洪獻丹、萬壽園、猴王獻寶……其中最有名的要算“巨蟒出山”了。它是一根巨型的花崗岩石柱,遠看像一條大蟒蛇破山而出,在雲霧中忽隱忽現,觀之令人震撼,讓我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後來我們又去了“一線天”,那裏的臺階又窄又陡,很難爬,當我爬到最窄的地方時,發現在兩座山峯之間只剩下一條縫了,人要從中間擠過去,怪不得叫“一線天”呢!

雖然我們很努力地趕路,但因爲時間來不及了,最終沒有去以高空棧道而聞名的陽光海岸和西海岸景區。據說在幾百億年前,三清山這裏還是一片汪洋大海,而西海岸景區就是當年的海岸線,讓人不禁感嘆滄海桑田,時空變幻。

三天的行程很快就結束了,三清山的美景刻在了我的心裏。媽媽說學習就像爬山,只有堅持不懈,埋頭向上,直到最後一擡頭,才發現最好的景色已展現在眼前。

在國慶節那天裏,我和爸爸媽媽、表姐他們一起去看錶演。

國慶節那天我們一起去了三鄉泉林山莊那裏看錶演和一起玩。我們先乘這汽車來到了三鄉泉林山莊那裏玩,我來的時候我看見到裏面真的是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它真的是人山人海我們來的時候看見了一個非常大的游泳池和一個燒烤場,在這個燒烤場,我們也拿到了一個位置來坐。其實,我們來的是來觀看錶演的。

在泳池裏我看見了許多人分別有小孩和大人,但是小孩都在兒童泳池裏玩和玩水上滑滑梯,而大人在大的游泳池裏游泳,但我的見聞是我看見一個不知道是不是奇象還是我在發夢,我居然看到一個大人在游泳池裏可以遊很多花式和在游泳池裏好像在跳舞那樣跳很多美麗的花式在水上,原來是這裏舉辦了國慶節水上表演,在這個水上表演,我看得非常入神,我看見到這些姐姐在水上輕鬆自如的擺出美麗的姿勢,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我看見到她們就像在跳舞一下子在水裏做出美麗的姿勢,真得似我好像也在這個隊伍裏我也在表演了一份。

還在在水上花式單車和水上踩鋼絲這個水上踩鋼絲真的是令我心驚膽寒,我看見一位像我那樣大的小男孩在鋼絲上頭頂着三個碗和手上抓這兩把傘而這兩把傘是幫助他平衡得上面沒有一條線掉着他。開始了,我看見那位男孩小心翼翼得慢慢走而他頭上得碗也沒有掉真厲害,但是走到中途他也有一些不平衡得但是在他再慢慢得走,我看見他的頭直流汗水。就像斷了線的的珍珠掉下來,最後他終於完成了,我也替他害怕鬆了一口氣,這樣的表演真的是遊很多的耐心才行這真是令我說一聲佩服,而周圍的人也在歡呼着,而爸爸媽媽他們也在連聲說:好,太棒了!

這一次我的國慶節是過得豐富多彩得這些見聞也真讓我大吃一驚。

《十月》心得體會篇4

積木一直是孩子們喜歡的玩具,他不僅可以鍛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還可以讓孩子們大膽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一次在區域活動時,孩子們高興的玩着,我來回巡視着孩子們的表現。當我走到建構區時,孩子們在搭建一座類似城堡的東西,幾個孩子分工合作,有的在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有的幫忙遞積木。當時我心裏想:“積木可真神奇呀!”他讓寶貝們有了合作意識,而且讓他們體驗到共同合作的樂趣。

我說:“寶貝們我可以跟你們一起搭建嗎?”寶貝們高興的點頭。我以一個朋友的身份融入到他們這個小集體。我問:“寶貝們你們建的是什麼呀?”寶貝們說:“我們要建一座大宮殿”。接着我們開始忙碌起來,有的搭建宮殿的門,有的搭建宮殿的院子,孩子合作的非常有秩序,而我在旁邊一邊幫他們遞積木,一邊注意他們的表現,適當的給與他們意見。一會兒一座大型的宮殿完成了。看着這座“宏偉”的工程,我忍不住誇獎:“寶貝們你們的小手真靈巧呀!”孩子們高興的笑了。

通過這件簡單的事情讓我明白:每個孩子都是一位小精靈,他們的小腦袋充滿了無

限的潛力,等待我們給與他們機會去展示。而我們也要毫不吝嗇的給與孩子們誇獎,讓他們愛動手,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

《十月》心得體會篇5

1.建立小組參與競爭模式

在課堂中我們總能看到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每個孩子都十分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在小組學習中,每個孩子都特別注意小組合作。每一次小組活動後老師都會對小組進行評價,這種評價十分有利於小組進一步的學習激情的調動。每個小組在課堂中總是出現互相追逐的場面,這些小組不正像那些爭芳鬥豔的花兒嗎?它演繹的是五彩的春天。

2.對課堂中學生的表現進行不斷地激勵

學生在課堂中總是會出現開小差,思想懈怠,畏縮等現象,這是由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所決定的。此時,教師就不斷用激勵的手段是學生始終保持躍躍欲試的學習狀態,始終以飽滿的情緒參與學習,這樣的教學就會事半功倍。

3.課前五分鐘的練習

孩子在下課時玩了很多的遊戲,到上課時還沉浸在遊戲中,仍然興趣盎然,此時如果我們急急地進入學習,學生的聽課率肯定不高。所以,楊老師總是會讓學生在課前五分鐘背誦一些詩文,複習前面積累的詞語等等。這種練習既是告訴學生我們要準備上課了,又對前面的舊知進行復習鞏固,實在是個好法子。

4.集體輿論導向

每天早晨楊老師都會用十五分鐘,要麼讓學生參與討論,要麼就是給學生講一些常規。把每天或者平時同學之間發生的情況或者現象拋出來讓學生了解其中的厲害弊端,從而在班級中建立起正確的輿論,使班級管理進入優良階段。

5.創設和諧班級

每天老師都會注意哪個同學要過生日了,並把這個同學的照片貼於黑板上,同時請每個學生對這個過生日的孩子進行生日祝福,並給這個孩子送上生日禮物。讓這個孩子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在班級中創設一種充滿愛的氛圍。然後讓這個過生日的孩子講幾句話,讓孩子在這種活動中學會感恩。

這一個月是短暫的但是留給我們的思考卻是長久的。我們從學習中學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學到了許多先進的理念。它讓我明白:成功的教育是不留痕跡的,但是不留教育痕跡卻留下了學生的精彩!

《十月》心得體會篇6

近來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觀看了有鍾漢良,吳孟達等新主演的新作《十月圍城》影視劇。深刻領悟到一個道理:時事改變一個人的人生態度,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改變一個人的理想。“時事造英雄”!

晚清時期,大清王朝風雨飄搖,各地反清鬥爭風起雲涌。同盟會組織在全國各地祕密組織“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推翻清王朝的革命鬥爭。香港和廣州地區是革命鬥爭的前沿陣地。

生活在當時的香港的普通車伕王阿四,也是本影視劇的主人翁,和阿純姑娘一起過着平淡而貧窮的生活。整天爲着生活和治好阿純的眼睛而努力工作着。有時候爲幾個銅板勞累了一天,卻發現離治療好純姑娘的眼睛卻是那麼的遙遠。需要500大洋。這時候的他,只爲這些錢和過自己的小日子,對世事變化毫不關心。“革命”兩個詞在他那裏就是亂黨作亂。

李重光,跟阿四長相相似。再一次掩護孫中山安全離開的時候被當時正在上任途中的廣州將軍鐵山刺殺。其父親李玉堂悲痛之下爲了保住李家,防止鐵山對李家的追查,不得不以高價聘請阿四替李重光。這是的阿四,極不情願,被逼的答應。這時候幫助李家,在他看來,就是找死。之所以留下,僅僅是因爲李玉堂給了他較高的費用。這時候的他是一個爲個人利益是圖的`人。

在李家,他逐漸的幫助李玉堂化解了多次來自鐵山的追查和挑釁。保住了李家,贏得了李家的讚賞。直到李玉堂爲阿四而死那一刻,阿四真正意識到當李重光的使命---整個家族的安全,李玉堂的革命遺願。這時候的他幾乎接近革命黨。雖然偶爾也會鬧鬧脾氣。但大方向已定。他實際上已經走上革命道路。

當阿四把自己經營的廣州華南機械製造總局炸掉之後,他真正走上了革命道路。有一次其岳父區肇新問他爲何放着好好的日子不過要去玩命。他說,自己一點家產能夠幫助自己過好的自己的小日子,但是這些錢能幫助那些勞苦大衆關上好日子嗎?自己會安心嗎?不會……這話雖然簡單,但是裏面已經濃厚的包含着革命的“天下爲公”理念。着實讓人感動。

即使在革命黨和鐵山都把他當叛徒的時候,他依然堅定的爲革命做事。用種種實際行動挽救了衆多革命者的姓名。保護了孫中山的安全。保護了革命的勝利果實。

這一條線走下來。一個動盪的年代,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是人民大衆生活痛苦的年代,也是人才輩出的年代。一場場的挑戰,鬥爭,抗爭,逐步的把一個平庸的世俗百姓塑造一個堅定的革命者。這其中除了他本身的聰明才智外,最重要應歸功於時事。英雄從時事而來!時事造英雄!

《十月》心得體會篇7

幾十年來,在如何評價列寧開闢的十月革命道路的問題上,不時泛起波瀾,特別是蘇東劇變以後,更是遭到一些人的責難。如有人認爲“列寧違背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在先進資本主義國家共同勝利的思想,提出了在落後的東方國家一國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

衆所周知,馬克思、恩格斯通過對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研究,得出了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歷史性結論。這裏講的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原因和歷史的必然趨勢,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與此同時,他們根據當時的情況,也對社會主義革命發生的時間、地點等作出過預言,這是馬克思、恩格斯的具體結論。比如,恩格斯在1847年寫成的《共產主義原理》中指出:“共產主義革命將不是僅僅一個國家的革命,而是將在一切文明國家裏,即至少在英國、美國、法國、德國同時發生的革命。”(《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1卷第241頁)應該說,這一觀點從分析當時以自由競爭爲主要特徵的世界資本主義發展狀況出發,得出了符合當時歷史發展邏輯的結論。但我們應該看到,《共產主義原理》是恩格斯受託爲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的初稿,恩格斯本人並不滿意,後被他在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間同馬克思起草的《共產黨宣言》所代替,而《共產黨宣言》中沒有再使用“同時發生”的提法。隨着資本主義世界的發展變化,1850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已經預見到美國將發展成資本主義世界最大的經濟強國,並認爲歐洲要避免陷入依附美國的地位,唯一的出路就是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在這以後,他們再沒有重提無產階級革命同時發生的設想。恰恰相反,在1848年革命,特別是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敗後,馬克思、恩格斯除了繼續努力爲推進西方發達國家的革命創造條件之外,還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世界的東方,特別是俄國,認爲19世紀80年代的“俄國已是歐洲革命運動的先進部隊了”,說“只要俄國一發生革命,整個歐洲的面貌就要改變。”(參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1卷第251頁,《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19卷第134頁)

我們知道,列寧所處的時代和馬克思、恩格斯所處的時代相差半個世紀。當時的資本主義已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列寧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有關資本集中和壟斷的思想,將其發展爲完整的帝國主義理論。他明確指出,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以後,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空前加劇,一些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跳躍式發展,從而改變了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力量對比,加劇了列強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在這種歷史條件下,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不僅在國內加劇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而且也在世界範圍內加劇工業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間的矛盾。經濟文化落後國家的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不僅受本國資產階級和其他剝削者的壓迫,而且受到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資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這樣,某些經濟文化落後國家就成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統治體系各種矛盾的焦點,容易造成革命形勢,因而“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在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列寧選集》第3版第2卷第554頁)

任何個人、政治派別或階級政黨都不能單憑自己的“意志”製造出一場革命。十月革命絕不是由列寧等無產階級革命領袖強加給俄國的,而是資本主義內部矛盾發展的必然產物。十月革命前的俄國,政治矛盾異常尖銳,再加上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矛盾的激化,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所造成的革命形勢,“‘下層’不願照舊生活而‘上層’也不能照舊維持下去”。(《列寧選集》第3版第4卷第193頁)這就使社會主義革命在俄國這個世界資本主義統治體系的“薄弱環節”,首先發生並取得了勝利。當然,十月革命的成功,也是人民領袖和人民羣衆高度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結果。當時俄國無產階級革命的覺悟程度空前提高;

列寧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俄國實際相結合,爲俄國的無產階級革命作了較充分的理論準備;

尤其重要的是俄國有一個列寧創建的偉大的布爾什維克黨的堅強正確的領導,以及在革命鬥爭實踐中形成了一個以列寧爲首的無產階級領袖集團,這些都是十月革命取得勝利的根本性條件。總之,列寧提出的“一國勝利”說,是從馬克思主義立場出發,科學地考察了世紀之交國際政治經濟狀況,又不拘泥於馬克思、恩格斯早年的“同時發生說”的具體結論而得出的正確結論。這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重大發展。說列寧違背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在先進資本主義國家共同勝利的思想,與當年考茨基所說的蘇維埃政權是一個註定要夭折的“早產兒”論調是一脈相承的。其實質不僅是想否定十月革命道路本身,更是爲了否定我們正在從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進而推銷他們的民主社會主義主張。在這裏,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恩格斯說的是無產階級革命在多國“同時發生”,卻被這些人歸納爲“共同勝利”,這無疑也是對恩格斯原意的誤解或曲解。